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家界

(湖南省轄地級市)

鎖定
張家界,原稱“大庸”,湖南省地級市,位於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屬武陵山區腹地, [1]  總面積9516平方千米,轄2個市轄區(永定區武陵源區)、2個縣(慈利縣桑植縣 [61]  ;因旅遊建市,是中國最重要的旅遊城市之一,是湘鄂渝黔革命根據地的發源地和中心區域。2021年,張家界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80.29億元, [69]  年末張家界市常住人口151.03萬。 [75] 
1982年9月,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1988年8月,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被列入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2年,由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等三大景區構成的武陵源風景名勝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2004年2月,被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007年,被列入中國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2]  2017年,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榮譽稱號。 [3]  2021年1月29日,入選湖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的2020年度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地區名單。
中文名
張家界
外文名
Zhangjiajie
別    名
大庸
行政區劃代碼
430800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湖南省
地理位置
華中地區,湖南西北部
面    積
9516 km²
下轄地區
永定區武陵源區慈利縣桑植縣
政府駐地
永定區
電話區號
0744
郵政編碼
427000
氣候條件
中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性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151.03 萬(2021年) [75] 
著名景點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天門山
黃龍洞
寶峯湖
機    場
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
火車站
張家界站張家界西站
車牌代碼
湘G
地區生產總值
580.3 億元(2021年) [76] 
方    言
湘西方言(西南官話
現任領導
劉革安(市委書記兼市長) [4-5]  [56] 

張家界歷史沿革

張家界名稱由來

“界”在市域有兩層含義:一是指領屬界限,一是指高山。清代道光版《永定縣誌》載:“無事溪發源於張家界。”民國版《慈利縣誌》載:“索溪上源於張家界。”此處張家界,指的是今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一帶。張家界之名,最早見於明崇禎四年(1631年)《張氏族譜》序言。序言的作者叫張再昌,是永定衞大庸所指揮使張萬聰的第6代孫。明弘治年間(1488-1506年),朝廷見張萬聰鎮守有功,將今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一帶“山林之地”作為封地賞賜給他。他於是舉家上山守業經營。
崇禎三年(1630年),張萬聰的第6代孫張再弘被賜團官,且設衙署於此。這一帶成為張氏世襲領地,被叫成了“張家界”。截止到20世紀末,張氏子孫在此已歷17代,人口近千人。另一種説法是:相傳西漢留侯張良當年在此隱居,終老後葬在水繞四門,因此很早的時候這裏就叫張家界了。
1958年,這裏建立國營林場,因場址設在張家界農業社的地盤上,林場即取名張家界。1978年,張家界林場最早拉開湖南旅遊開發的序幕。1982年,建立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張姓聚居的張家界村由公園代管。鑑於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自海內外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譽度,1994年,經國務院批准,將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

張家界建制沿革

新石器時代,其境內澧水兩岸就人類活動了。上古時期典章文獻《尚書·舜典》中便有“歡兜於崇山”的記載。又據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農曆乙丑年)楊顯德纂修的《永定衞志》與清道光三年(公元1652年,農曆癸末年)修刊的《永定縣誌》以及《慈利縣誌》和《桑植縣誌》等史書記載,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劃全國為三十六郡,當時的大庸與慈利便屬於黔中郡,它是湖南境內第一個行政區,比省會長沙還早。黔中郡所轄包括慈姑縣(縣址在今慈利蔣家坪鄉太平村一帶),桑植縣與大庸縣(今永定區)、石門縣安鄉縣澧縣津市、臨澧,以及湖北省公安、鶴峯兩縣與湖南桃源縣一部分地區。
西漢時期,除地方設立郡縣外,還加封國,實行的是郡縣國交錯體制。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農曆乙亥年),劉邦當朝,他下令分黔中郡為武陵郡,析慈姑縣為孱陵縣充縣(含永定、武陵源兩區與桑植縣)。
三國時期,吳景帝孫休永安六年(公元263年,農曆癸未年)見嵩梁山洞門大開玄朗如門,以為吉祥,便改嵩梁山為天門山,同時改武陵郡為天門郡 [6] 
唐朝時期,全國改為十道。高祖李淵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農曆辛巳年)下令置澧州澧陽郡,屬山南道,統轄六縣,慈利與崇義縣(今永定、武陵源二區與桑植縣)歸其所轄。
五代十國時期(公元907年-960年),今張家界全境屬楚國管轄。
宋朝時期,宋王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將全國調整為二十三,路下設府、州、軍。宋太祖趙匡胤乾德元年(公元963年,農曆癸亥年)下令將今張家界市全境劃歸澧陽郡,曰慈利縣,並在今桑植縣設安福寨,在今永定區大庸所設武口寨,在武陵源區設索口寨。 [6] 
元朝時期,在全國設立十一個行省,元世祖忽必烈下令,於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農曆丁丑年)改置澧州路總管府所轄四縣(慈利是其中之一,即今張家界市全境),並在今永定區茅岡置茅岡都元帥府。
明朝時期,明王朝廢除元朝的行中書省,在全國設立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實行省一級民政與財政管理。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農曆己酉年),降慈利州改為大庸縣,隸屬於澧州 [6] 
清朝時期,在全國設立二十三個行省,以下設府、州、縣。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農曆庚戌年),桑植與茅岡土司相繼改土歸流,升澧州為直轄州,轄安鄉、石門、慈利等四縣,同時廢永定、九溪兩衞,新設安福縣(今永定、武陵源兩區與慈利、桑植兩縣在當時均屬安福縣) [6] 
民國時期,先在省下設三個道,六十個縣,後廢道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五年(公元1916年,農曆丙辰年)湖南省裁撤武陵道,將大庸、桑植、慈利縣劃歸辰沅道。湖南湖南省調整為10個行政督察區,大庸與桑植屬第四督察區,專員辦事處設在常德 [6] 
張家界
張家界(4張)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張家界市全境解放 [6] 
1985年5月24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大庸縣,設立大庸市(縣級),以原大庸縣的行政區域為大庸市的行政區域 [72] 
1988年5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將大庸市升為地級市,設立永定區武陵源區,將原常德市慈利縣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桑植縣劃歸大庸市 [71] 
1994年4月4日,經國務院批准,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 [73] 

張家界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張家界市轄2個市轄區(永定區武陵源區)、2個縣(慈利縣桑植縣),有7個街道、32個鎮、47個鄉、15個民族鄉。
行政區劃
面積(km²)
政府駐地
街道
民族鄉
居委會
村委會
張家界市
9516.03
7
32
62
15
140
1514
永定區
2173.81
6
9
12
-
58
320
武陵源區
397.48
1
1
3
1
18
24
慈利縣
3480.47
-
13
18
7
42
639
桑植縣
3474 [63] 
-
12
6
5 [64] 
22
531
永定區武陵源區桑植縣享受民族自治地方的政策待遇,慈利縣享受省定少數民族過半縣待遇。 [7] 

張家界地理環境

張家界位置境域

張家界市,地處北緯28°52′—29°48′、東經109°40′—111°20′之間,是湖南省西北部一個正在開發、建設,以發展張家界旅遊業為特徵的新興省轄地級市,北鄰湖北省 [8] 
張家界市位於湖南省西北部,地處雲貴高原隆起與洞庭湖沉降區結合部,介於東經109度40分至111度20分、北緯28度52分至29度48分之間,東接石門、桃源縣,南鄰沅陵縣,北抵湖北省的鶴峯、宣恩縣。市界東西最長167公里,南北最寬96公里,總面積9516平方千米。 [61] 

張家界地形地貌

張家界
張家界(31張)
張家界市的地層複雜多樣,造化了當地的特色景觀。主要有山地、岩溶、丘陵、崗地和平原等,山地面積佔總面積的76%,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石英砂岩峯林地貌,為世界罕見。城市地勢西北高,沿澧水向東南傾斜。 [8] 
在市域另一個突出的表現是由於地殼上升,溪流向下切割作用加大,來不及將河流拓寬,而使河谷形成隘谷、峽谷。河的谷底極竄成線形,兩壁陡峻,灘多水急。張家界市澧水源頭、漊水上游、茅巖河段,就是這種河谷地貌。 [8] 

張家界氣候

溪布街
溪布街(10張)
張家界地處北中緯度,屬中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性濕潤氣候,光熱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嚴寒期短,四季分明,歷年平均日照、氣温和降水量分別為1440小時、16度和1400毫米左右,歷年平均無霜期在216天至269天之間。受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響,境內氣候複雜多變,乾旱洪澇、大風冰雹等自然災害也比較頻繁。年均氣温17℃,1月平均氣温5.1℃,7月平均氣温28℃,年降水量1400毫米。 [8] 
張家界氣候適中,地處北中緯度,屬中亞熱帶山原型季風濕潤氣候。因此,雨量豐沛(歷年平均降水量為1400毫米),陽光充足,無霜期長,嚴寒期短,年平均氣温16.6℃左右。夏季8月極端氣温在37.2℃左右,冬季最冷月平均氣温為4.3℃(以1月最冷,極端氣温在零度左右到4.5℃)。張家界市區海拔183米,景區平均海拔1000米,由於此差異,晝夜温差可達10℃。 [8] 
張家界 張家界

張家界水文

張家界 張家界
張家界市境內溪河縱橫,水系以澧水漊水為主,澧水乾流在桑植縣南岔以上有北、中、南三源。北源為主幹,發源於桑植縣杉木界;中源出八大公山東麓;南源出永順縣龍家寨,三源在龍江口匯合後往南經桑植縣、永定區、慈利縣等河流最後流入洞庭湖,幹流流貫張家界市的長度是313公里,流域面積8135平方公里。 [8] 
漊水是澧水的最大支流,發源與湖北鶴峯,向東南流經桑植、慈利注入澧水,幹流全長250公里,在張家界市境內的流域面積為2565平方公里河流穿行與石灰岩高山深谷之中,此外鏡內還有一部分河流流向沅水流域面積1428平方公里。市境內大於5平方公里的河流212條,其中一級支流48條,二級支流101條,三級支流54條,四級支流8條。 [8] 
澧水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流域跨湘鄂兩省。澧水乾流分北、中、南三源,以北源為主,北源源於湖南省桑植縣杉木界,中源源於桑植縣八大公山東麓,南源源於湖南永順縣龍家寨,三源於桑植縣南岔匯合後東流。沿途接渫水道水涔水等支流,至澧縣小渡囗注入洞庭湖。幹流全長407公里,流域面積18496平方公里(湖南境內1573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31.2億立方米。 [8] 

張家界自然資源

張家界礦產資源

張家界風景(三)
張家界風景(三)(40張)
地層和構造的特殊條件,使張家界的礦產以沉積形成的礦產為主,有煤、鐵、鎳、鉬,其次有低温熱液形成的,非金屬礦產有石灰岩白雲岩大理石螢石重晶石硅石(石英)等,例如青安坪就有豐富的大理石、煤、鐵等資源,還有礦泉水。形成武陵源景區奇特的砂岩峯林地貌的石英砂岩也是一種礦產資源,其二氧化硅含量達百分之九十至九十九點零六,是生產石英玻璃的優質原料。

張家界生物資源

張家界
張家界(32張)
張家界境內有木本植物106科320屬850種,脊椎動物146種。其中有國家級保護植物56種,國家級保護動物40種。珍奇樹種有銀杏珙桐紅豆杉櫻花等;名貴藥材有靈芝天麻何首烏杜仲茅巖莓等;珍稀動物有娃娃魚蘇門羚華南虎雲豹獼猴靈貓等。
張家界市有林業用地面積1012畝,佔71%。森林覆蓋率達64.61%,名列湖南省第一。城市實施了“美化、亮化、淨化”工程,人均擁有綠地1.55平方米,是理想的生態旅遊區、國際度假區。

張家界人口民族

張家界的雪2
張家界的雪2(14張)
2016年底,張家界市户籍總人口170.87萬人,常住人口152.91萬人,按城鄉分,城鎮人口70.43萬人,佔比46.1%;鄉村人口82.48萬人,佔比53.9%。按性別分,男性77.3萬人,女性75.61萬人。按年齡分,0-17歲的33.52萬人,18-34歲的37.47萬人,35-59歲的64.91萬人,60歲以上的34.97萬人。全年出生1.66萬人,出生率9.71‰,比上年下降1.29個千分點。全年死亡1.18萬人,死亡率6.91‰。全年自然增長人口0.48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2.8‰。年末張家界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46.1%,比上年提高1.45個百分點。 [9]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張家界市常住人口為1517027人。 [60] 
張家界是少數民族聚居區。第五次人口普查時,張家界市有少數民族33個,以土家族白族苗族為主,少數民族人口115.25萬,佔總人口的77.19%。2006年末實有土家族人口101.56萬、白族11.21萬、苗族2.67萬,已建立土家族鄉8個、白族鄉7個。 [61] 

張家界政治

市委
市委書記
市委副書記
市委常委
劉樺、單鑄飛、田華玉、郭天保、郭鈺、王令波、李傳榮 [10]  、楊洪峯 [78-79] 
市政府
市長
王洪斌 [59]  [67] 
副市長
尚生龍、祝雲武、汪濤、高靖生、萬東、趙雲海、龍鐵軍、陳瑜 [62]  [67]  楊洪峯 [78-79] 
市人大
黨組書記
主任
副主任
市政協
主席
黨組副書記
副主席
李立、王光明、李文化、陳葉峯、楊餘茂、湯敬波、趙旭、陳豔靜
[11]  [66] 

張家界經濟概況

張家界綜述

2016年,張家界市地區生產總值(GDP)497.6億元,比上年增長8.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6.3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106.8億元,增長5.6%;第三產業增加值334.5億元,增長9.8%。按常住人口計算,張家界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2598元(現價),同比增長7.7%。張家界市三次產業結構為11.3:21.5:67.2。工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7.6%。第一、二、三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5.1%、15.8%、79.1%。其中,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4.5%。按區縣分,永定區地區生產總值202.9億元,比上年增長8.4%;武陵源區地區生產總值50.8億元,增長8.0%;慈利縣地區生產總值167.1億元,增長8.1%;桑植縣地區生產總值82.2億元,增長8.2%。 [9] 
2020年,張家界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56.68億元,比上年增長2.0%,增速較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別提升3.9、3.1和1.9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2.15億元,增長3.8%;第二產業增加值87.24億元,增長3.8%;第三產業增加值387.29億元,增長1.3%。 [57] 
2021年,張家界市地區生產總值580.3億元,比上年增長4.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2.8億元,增長9.0%;第二產業增加值81.7億元,下降5.5%;第三產業增加值415.8億元,增長5.7%。 [76] 

張家界第一產業

張家界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甘薯油菜類。
2016年,張家界市糧食種植面積139.22千公頃,比上年增長0.1%。棉花種植面積0.93千公頃,增長1.1%。油料種植面積45.98千公頃,增長1.9%。蔬菜種植面積35.71千公頃,增長6.4%。煙葉種植面積6.85千公頃,下降3.5%。
張家界市擁有農產品加工省級龍頭企業21家,增長16.7%,農民專業合作社1283個,增長19.9%,家庭農場674個,增長178.5%,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112.2萬千瓦,增長2.6%,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6.1萬噸。
農業產業提質升級“523”行動計劃持續全面推進,各項目標任務全部完成。張家界市新增大鯢70.4萬尾,同比增長49.9%,大鯢養殖規模達到171.6萬尾,完成全年發展目標任務的107.2%;銷售大鯢55萬尾,同比增長63.9%,加工大鯢4.4萬尾,同比增長180.1%,大鯢產業綜合產值達到20億元。張家界市商品蔬菜基地面積達到26.54萬畝(其中新增4.03萬畝),蔬菜總產量85萬噸,實現綜合產值25億元,同比分別增加18%、12%和16%。蔬菜和大鯢質量安全合格率均在98%以上,且沒有發生重大質量安全事故。
全年出欄牲豬99.66萬頭,比上年下降2.6%。出欄牛6.21萬頭,增長1.6%。出欄羊20.88萬頭,增長0.1%。年末存欄牲豬72.56萬頭,比上年下降3.5%。 [12] 
2021年,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7.9億元,比上年增長10.0%。其中,農業產值79.2億元,增長3.2%;林業產值10.3億元,增長12.0%;牧業產值38.6億元,增長22.5%;漁業產值4.4億元,下降5.2%;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5.4億元,增長7.0%。 [76] 

張家界第二產業

張家界工業有農機、水泥、氮肥、棉毛紡織等。
2016年,張家界市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87.8億元,比上年增長6.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7%,實現園區工業增加值17.2億元,增長8.9%。
規模以上工業中,按經濟類型分,國有企業增長16.7%,股份制企業增長11.8%,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下降27.4%。按行業分,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22.1%,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製造業下降28.4%,醫藥製造業下增長137%,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17.5%,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增長115.2%,汽車製造業下降55.8%,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183%,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2.2%。按地域分,永定區增長6.6%,武陵源增長6.5%,慈利縣增長6.7%,桑植縣增長6.9%。
張家界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17.5億元,比上年增長2.6%;利潤總額5.9億元,下降2.6%;利税總額9.7億元,下降1.3%;產品銷售率達98.3%,比上年降低0.62個百分點。張家界市規模以上工業出口交貨值5.82億元,下降33.1%。
張家界市建築業增加值19.1億元,比上年增長2.7%。張家界市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45.2萬平方米,下降19%;其中新開工面積134.3萬平方米,增長5.4%。房屋建築竣工面積136.9萬平方米,下降15.8%。
張家界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量305.7億元,比上年增長14.7%。其中項目投資265.8億元,比上年增長13.1%,佔固定資產投資總量86.9%。
項目投資按經濟類型分,國有投資150.1億元,增長5.4%;非國有投資115.6億元,增長24.9%。民間投資99.1億元,增長14.2%。按投資方向分,工業投資56.9億元,增長16.6%;民生投資22.8億元,增長34.7%;生態投資17.2億元,增長43%;基礎設施投資121.9億元,增長60.3%;高新技術產業投資15.3億元,增長30.3%;技改投資49.7億元,下降12.2%;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32.1億元,增長12.2%。按地區分,永定區投資116.3億元,增長13%;武陵源區投資23億元,下降1.8;慈利縣投資71.2億元,增長24.6%;桑植縣投資41.9億元,增長13.3%。
項目投資本年資金來源合計262.7億元,比上年增長7.8%,其中國家預算資金43.3億元,增長67.5%。施工項目769個,增長40.8%。其中本年新開工項目621個,增長57.2%。本年投產項目563個,增長38.3%。計劃總投資569.6億元,增長37.7%。
張家界市房地產開發投資39.9億元,比上年增長27%。房屋施工面積375.1萬平方米,增長7.4%,其中新開工面積91.5萬平方米,增長81.8%。房屋竣工面積33.1萬平方米,增長5.3%。商品房屋銷售面積58.9萬平方米,增長22.3%。商品房屋銷售額23.5億元,增長33.4%,其中住宅銷售額19.8億元,增長26.1%。張家界市房屋待售面積50.6萬平方米,下降22.5%。 [12] 
2021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3%。其中,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長2.3%,民營企業增加值佔規模工業比重達78.4%。按企業規模分,大中型企業增長38.6%。按經濟類型分,國有企業增長5.9%,股份制企業增長3.2%,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下降13.0%。按行業分,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7.8%,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增長24.7%,醫藥製造業下降22.7%,非金屬礦物製品業下降1.1%,汽車製造業下降5.1%,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下降5.7%,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18.2%。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降低13.5%,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工業增加值增長6.9%。省級及以上產業園區工業增加值佔規模工業比重達61.8%。 [76] 

張家界第三產業

2016年,張家界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8.1億元,比上年增長11.7%。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58.2億元,增長14.7%。按經營地分,城鎮零售額151.9億元,增長10.4%;鄉村零售額46.2億元,增長21.4%。按行業分,批發和零售業實現166.8億元,增長12.1%;住宿和餐飲業實現31.3億元,增長9.8%。按地區分,永定區96.2億元,增長11.8%;武陵源區13.8億元,增長11.7%;慈利縣55.9億元,增長11.6%;桑植縣32.2億元,增長11.5%。
張家界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101.9%。服務項目價格指數101.9%,消費品價格指數101.9%,非食品價格指數101.1%。
張家界市外貿進出口總額7998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1.2%。其中,出口7744萬美元,增長47.3%。分區縣看,永定區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4323萬美元,慈利縣實現1262萬美元,桑植縣實現2413萬美元。
張家界市實際利用外資金額10179萬美元,增長10.6%。新批境外投資企業1家,對外直接投資950萬美元。外排勞務850人,增長20%。實際引進境內省外資金50.1億元。引進億元以上境內省外項目13個,億元以上項目實際到位資金19.4億元。
張家界市國家等級旅遊區(點)19個,增長18.8%。其中,5A級2個,4A級9個,3A級8個。張家界市旅館3199家,其中星級賓館37家。旅館牀位11.3萬張,其中星級賓館1.2萬張。旅行社106家,持證導遊5669人。
全年景點接待旅遊人數6143萬人次,比上年增長21%。接待過夜遊客2857萬人天,增長28%;其中境外遊客447萬人天,增長33.9%。實現旅遊總收入443.1億元,增長30%。其中,門票收入33億元,增長20.4%;外匯收入77580萬美元,增長35.6%。
張家界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94867萬元,比上年增長8.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22127萬元,增長2%;上劃中央收入134665萬元,增長32.7%;上劃省級收入38075萬元,下降4.2%。地方財政收入中,税收收入166105萬元,下降7.9%。張家界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44.9億元,增長8.2%。
年末張家界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683.1億元,同比增長26.4%。其中,住户存款395.3億元,增長12.5%;非金融企業存款140.5億元,增長79.2%。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417.8億元,增長12.6%。其中,住户貸款169億元,增長12.9%;中長期貸款餘額123.8億元,增長10.1%;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248.4億元,增長12.4%。張家界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不良貸款處置力度,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呈現“雙降”態勢。張家界市金融機構盈利9.4億元,比上年增長3.3%。年末金融機構不良貸款餘額8.47億元,比年初減少1.25億元;不良貸款比率2.03%,比上年下降0.59個百分點。
年末境內上市公司1家,證券公司營業部2家。張家界市保險機構保費收入17.68億元,比上年增長39.7%。其中,財產險收入6.14億元,增長23.7%;人身險收入11.54億元,增長50.1%。保險業務支出5.6億元,增長55.6%。其中,財產險支出2.95億元,增長31.6%;人身險支出2.65億元,增長95.2%。 [13] 

張家界社會事業

張家界教育事業

2016年,張家界市普通高校2所,各類民辦學校503所。普通高中招生8455人,中職招生數3939人。民辦學校在校學生3.2萬人。發放中職國家助學金1430萬元,7149人次中職學生得到資助。落實中職免學費資金2483萬元,中職免學費資助中職學生9669人次。發放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1425萬元。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88.1%,落實義務教育保障資金1.94億元,幼兒園在園幼兒5.3萬人。 [12] 
公辦本科
獨立學院
高職專科

張家界科學技術

2016年,張家界擁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全年登記科技成果11項,簽訂技術合同9項,技術合同成交金額0.58億元。專利申請量570件,其中發明專利192件。授權專利273件,其中發明專利32件,大專院校授權73件,工礦企業授權60件。張家界市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9.5億元,增長17.8%。
年末張家界市檢驗檢測機構1個,法定計量檢定機構1個,特種設備檢定機構1個,特種設備生產單位10家。全年開展重點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393批次,抽查合格率56%。全年發放食品生產許可證43張,其中省級部門發放25張,市級部門發放18張,強制檢定計量器具14650萬台件。組織制定國家標準2項,地方標準2項。 [9] 

張家界文化事業

2016年末張家界市藝術表演團體2個,公共圖書館4個,博物館、紀念館7個。全年放映農村公益電影1.8萬場。張家界市電視台4個,有線電視用户31.82萬户,增長14.2%,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6.73%。廣播電台4座,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63.57%。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4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8個。檔案館5個,已開發各類檔案5.2萬卷(件)。 [9] 
國家一級圖書館:張家界市永定區圖書館 [14] 

張家界體育事業

2016年,張家界市體育場地1799個。其中,體育館3座,游泳池28個,運動場10個,各種訓練房71個。張家界市新建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行政村255個,組織開展全民健身項目11項次,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者55萬人。賀龍體育中心主體工程完工。 [9] 

張家界醫療衞生

2016年,張家界市衞生機構(含村和社區衞生機構)1262個。其中,醫院26個,婦幼保健院5個,專科疾病防治院1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19個,村衞生室842個。衞生技術人員8266人,比上年增長4.8%。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3175人,註冊護士3406人。疾病預防控制中心5個,技術人員254人。衞生監督機構5個,技術人員52人。醫院擁有牀位總數5307張,增長7.9%。鄉鎮衞生院94個,牀位數2432張,技術人員1795人。 [9] 

張家界網絡通信

2016年,張家界市電信業務總量27.3億元,比上年增長55.1%,郵政業務總量1.7億元,增長44.5%。年末固定電話用户10.65萬户,增長17.5%,其中本年新增15900户;年末移動電話用户111.1萬户,增長12.8%,其中本年新增12.6萬户;年末互聯網寬帶用户29.9萬户,增長26.7%。 [9] 

張家界對口合作

2022年6月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公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對口合作工作方案》,其中明確,張家界市(湘鄂渝黔革命老區)——南京市 [77]  建立對口合作關係。

張家界交通運輸

張家界公路

交通 交通
2016年,張家界市年末公路通車裏程881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8公里。年末張家界市民用汽車保有量11.2萬輛,比上年增長20.4%。其中,本年新註冊2.2萬輛;私人汽車保有量9.9萬輛,增長23.6%;轎車保有量5萬輛,增長22.6%。 [9] 
2016年,張家界市客貨運輸換算週轉量59.3億噸公里,增長2.4%。貨物週轉量56.6億噸公里,增長3.7%,其中公路週轉量44.5億噸公里,增長4.6%;水運週轉量12.0億噸公里,增長0.5%。旅客週轉量26.92億人公里,下降19.4%。其中公路週轉量26.9億人公里,下降19.4%;水運週轉量0.02億人公里,增長0.5%。 [9] 
2021年,年末張家界市公路通車裏程9240.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車裏程185公里。鐵路貨運量0.8萬噸;水運貨運量72.1萬噸,比上年增長21.5%;民航貨運量0.3萬噸,比上年增長136.6%。公路客運量2690.4萬人,下降2.0%;水運客運量1.9萬人,下降18.9%;鐵路客運量223.4萬人,增長9.6%。公路旅客週轉量9.2億人公里,下降25.8%。 [76] 

張家界鐵路

2016年,鐵路營運里程117公里,鐵路電氣化率100%。 [9] 

張家界航空

張家界荷花國際機場於1994年建成並投入使用,是國內的4D級旅遊機場。1997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航空口岸,開通張家界至香港澳門航線,先後開通張家界至韓國首爾、釜山、日本福岡、大阪等國際客運包機。已經開通至國內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深圳、西安、長沙、青島、瀋陽、鄭州、成都、重慶、徐州、天津、寧波、温州、哈爾濱、杭州、汕頭、香港。

張家界歷史文化

張家界方言

張家界方言(北方語系-西南官話):張家界與常德同屬於西南官話區。流行張家界話的地區包括張家界市及其周邊地區(石門西部和西南部,臨澧西部)。張家界話兒化音較重,接近於貴州、重慶、四川等地的方言,整體上,官話區內部差異較小,可以自由交流。 [55] 

張家界風俗

  • 哭嫁
張家界風光 張家界風光
土家姑娘的結婚喜慶之日是用哭聲迎來的。新娘在結婚前半個多月就哭起,有的要哭一月有餘,至少三、五日。土家人還把能夠唱哭嫁歌,作為衡量女子才智和賢德的標誌。哭嫁歌有“哭父母”、“哭哥嫂”、“哭伯叔”、“哭姐妹”、“哭媒人”、“哭梳頭”、“哭戴花”、“哭辭爹離娘”、“哭辭祖宗”、“哭上轎”等等。少許的苗族也是哭嫁的。不過哭嫁僅是一種儀式罷了。 [15] 
  • 同姓婚規
土家族在同姓為婚的問題上十分謹慎,僅限於同姓不同宗或五服以外的通婚,五服以內通婚為大逆。事實上,即使是符合土家婚規的同姓婚姻,也還是不能為大多數土家人認同。土家族歷史上的婚姻是比較自由的,男女雙方經過自由戀愛,徵得雙方父母同意,即可結為夫妻。在恩施石窯、大山頂等地,有“女兒會”的習俗,即每年農曆七月十二日,青年男女通過“女兒會”,自由戀愛,結為終身伴侶。改土歸流後,土家族被迫實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辦婚姻,清乾隆《鶴峯縣誌》載:“至於選婿,由祖父母、父母主持,不必問女子願否。如女子無恥,口稱不願,不妨依法決罰,一與聘定,終身莫改。” [16] 
  • 趕年
土家族團聚過年有其獨特的習俗:若臘月大則二十九過年:臘月小則二十八過年。土家人把提前一天過年稱之為“趕年”。 [16] 
  • 命字
命字俗稱取號,男子多用朱漆金字木匾迎親,迎親前一日,親友鳴鼓奏樂將木匾送至新郎家中。父親率新郎拜領,謂之拜號匾,拜畢將匾懸掛於堂壁,謂升號匾。升號匾要三吹三打,鳴炮奏樂。鳴炮後,設筵堂中,挑童子九人加新郎共十人,叫做“陪十兄弟”,並且稱十人中新郎為“狀元郎”。 [16] 
  • 九子鞭
九子鞭又叫“天神鞭”,流行於漢、白、土家各族民間,尤以白族人民最為喜愛,他們把幸福、吉祥寄託於神靈,為取悦神佑,伐深山紫竹,竹頂開孔,內置九枚銅錢,鞭長約1米到1.5米左右,大小以本人手握為適,飾以花穗赤綢,紫裏帶紅,十分醒目。打九子鞭既可獨舞,又可羣舞,少則一人,多則上百。表演者手握鞭杆,伴着嗩吶不停舞動。方法有單手拍,雙手舞花,盤繞。時而在腳外側或內側拍打,時而又在肩上臂上輕敲,動作優美而粗獷。鞭杆舞動,古錢相擦,發出的響音富有韻律節奏,頗為動聽。動作有“天女散花”、“姊妹相會”、“雪花蓋頂”、“攔門左右”、“螃蟹夾草”等。 [16] 
土家祭祀
土家人祭土地神,是為了祈求作為一方之主的土地神保佑五穀豐登和六畜興旺,也保佑一村人平安、驅邪護村。土家人對土地神十分虔敬,凡土家族地區每村每寨都有一個或多個土地廟,隨處可見。土地廟形式多種,有用大理石精心搭建的,也有用四塊粗毛板搭建的簡易廟或依山洞巖屋而建的土地廟。 [16] 
  • 高花燈
高花燈是流行於永定沅古坪一帶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表演時,十二人至十四人不等。配有鑼、鈸、嗩吶、鼓等樂器。每人手中拿一盞紙紮燈籠,內點蠟燭兩根,頂扎一木偶像,用五色紙剪成戲文故事如“八仙”、“瓦崗寨”,“梁山英雄”之類。高花燈表演有一套程式,要求東起西落,進一個“半邊月”,出一“月團圓”,舞個“太極圖”。亦可進民房表演,叫“願燈”,多為祝福、還願或為某家喜事湊趣。打吆喝、打口哨則只能到户外表演,叫“眾燈”,是讓大家看的。 [16] 
  • 擺手舞
擺手舞是土家族最有影響的大型舞蹈,帶有濃烈的祭祀色彩。歌隨舞而生,舞隨歌得名。擺手舞又名“社巴”,整個活動以祭典舞蹈、唱歌等為表演形式,以講述人類起源,民族遷徙,英雄事蹟為內容。祭禮儀式畢,由“梯瑪”或掌壇師帶領眾人,進擺手堂或擺手坪跳擺手舞,唱擺手歌。土人作戰前跳此舞以助長士氣。擺手舞分單擺、雙擺、大擺手、小擺手數種。跳擺手舞擊大鼓、鳴大鑼,氣勢宏渾壯闊,動人心魄。舞蹈時雙手呈同邊擺動,踢腳擺手,翩躚進退,成雙成對,意境生動。擺手舞不僅是民間一種娛樂和健身性質的體育活動,亦是舞台上獨樹一幟的藝術奇葩,正是“擺手堂前豔會多,攜手聯袂緩行歌。鼓鑼聲雜喃喃語,嫋嫋餘音嗬囈嗬。” [16] 
  • 三棒鼓
三棒鼓,唐代稱三仗鼓,約於明代傳入本境,並逐漸成為羣眾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形式。每年春節,藝人們結伴走村串寨拜年,表演對象不分貧富,户户必到。如遇貧寒之家,表演者將別家贈送的禮品相送,意在人人過節歡喜。充分體現出土家人熱情好客,心地善良的民族性格。對加強民族間團結有一定的作用。三棒鼓通常由三至五人組成,一人擊鼓唱詞,一人鑼鼓配樂,一人耍花棒。花棒三根,長一尺,舞者左右各執一根,將另一根拋在空中,左右開弓,擊打空中花棒使之不落地。 [16] 

張家界節日

二月初二,土地神生日,作土地會。 [17] 
二月十五日,為花朝大期,幼女穿耳;男女多於此時婚配。 [17] 
三月三日,這天吃蒿子粑粑,叫“蒿子節”。 [17] 
清明插柳葉於門,謂之“清門”,取一年閤家清吉之兆。又以絲棉五色紙製彩幡,掛於祖墳頂,親族為死者祭掃墳墓,叫“插青”或“掛青”,意為掛念親人。 [17] 
四月初八“浴佛節”。此日,農夫俱休息一日,是鄉間古老勞動節。 [17] 
端午節,凡附近寺觀,必印送張真人圖像,至節日必懸掛堂中,小兒輩則以雄黃塗額,以避“邪毒”。當日則食粽子飲菖蒲,系艾蒿懸於門楣。永定及慈利九溪等地,喜於澧水賽龍舟。端午節有大小之分,五月初五為小端午,十五為大端午。 [17] 
六月初六日,土家人曬衣服,謂之“覃後曬皮”,傳説這天是明初土家首領覃后王殉難忌日,為土家族一大民族節日。 [17] 
七月七夕,婦女結綵綢對月穿織,陳瓜果於道以祀牛郎織女 [17] 
中秋節,土家族不興賞月,吃月餅則是土漢共有的習俗。土家人過中秋別有特色,他們披着皎潔的月光,去冬瓜園裏偷瓜,給無生育之夫婦“送子”。 [17] 
十一月十九日,為太陽神生辰,各家皆晨起焚香,極恭敬。 [17] 
十二月二十四,為小年。在桑植縣有個上洞街的地方,還有姓“向”的過年比其他姓的過年要早一天,這裏就有個小傳説,説是以前搶匪很多,怕搶匪搶東西,所以就提前一天過年。 [17] 

張家界文化遺產

截至2012年,張家界有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15類70多項,其中桑植民歌首批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張家界陽戲張家界高花燈、慈利闆闆龍燈首批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張家界硬氣功曾隨國家領導人赴歐洲七國演出。 [18] 

張家界地方特產

張家界特產
張家界特產(8張)
張家界酒、野生菌、石耳杜仲、葛根粉、茅巖莓茶、獼猴桃、龜紋彩石、土家織錦石耳燉雞鴨泥鰍鑽豆腐酸酢魚土家三下鍋、夫妻蘿蔔、十八子魔芋幹、土家合渣、葛根酥、玉露茶。

張家界風景名勝

張家界因旅遊建市,是國內重點旅遊城市。武陵源風景名勝區擁有世界罕見的石英砂岩峯林峽谷地貌,由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和天子山自然保護區索溪峪自然保護區楊家界四大景區組成,風景遊覽區面積264.6平方公里,是中國首批入選的世界自然遺產、世界首批地質公園、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武陵之魂”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世界罕見的物種基因庫”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道教聖地“南武當”五雷山、“百里畫廊”茅巖河萬福温泉等景區也是景色秀美、風光獨特。賀龍故居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省委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普光禪寺、玉皇洞石窟羣、老院子等8處人文古蹟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截至2016年,張家界市國家等級旅遊區(點)19個,增長18.8%。其中,5A級2個,4A級9個,3A級8個。張家界市旅館3199家,其中星級賓館37家。旅館牀位11.3萬張,其中星級賓館1.2萬張。旅行社106家,持證導遊5669人。 [9] 

簡介
圖片
張家界景區
張家界景區張家界景區 張家界景區張家界景區
楊家界
楊家界地處張家界市以西,北鄰天子山,西抵袁家界,離張家界森林公園只有十公里。海拔1000多米,屬張家界四大核心旅遊景點之一,其中烏龍寨、空中走廊、三道鬼門關、土匪窩等景點已列入張家界經典遊覽線路。
楊家界 楊家界
張家界大峽谷
張家界大峽谷緊鄰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區 [19]  2011年成功創建AAAA級景區,2016年躋身張家界市第三大景區,成為全省十二條旅遊精品線,2017年張家界大峽谷正式啓動AAAAA級景區創建工作 [20]  ,2018年成為張家界市首個國家服務業標準化示範區 [21] 
張家界大峽谷 張家界大峽谷
八大公山
八大公山自然保護區距桑植縣城85公里,雄踞武陵山脈北端,澧水源頭,其主峯斗篷山海拔1890米,為武陵山之巔,景區由斗篷山、杉木界、天平山五大林區組成,總面積4.49萬公頃,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長江南部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原始森林。
八大公山自然保護區 八大公山自然保護區
袁家界
袁家界位於杉刀溝北麓,地處張家界世界自然遺產的核心,海拔1000餘米,四周陡壁懸崖,矗立在武陵山區之中,恰似乎地突起高台。是以石英岩為主構成的一座巨大而較平緩的山嶽。
袁家界 袁家界
黃石寨
黃石寨亦名黃獅寨,原名黃絲寨,黃氏寨。因古有一道人名叫黃石公在此隱居而得名,是張家界旅遊區的精華,向來有"不登黃獅寨,枉到張家界"之説。海拔1200多米,由諸多的懸崖峭壁共同托起而形成的一塊南高北低的台地,面積16.5公頃。其主要景點有:天書寶匣、定海神針、南天一柱、金海探龜等,是張家界美景最集中的地方,同時也是張家界最大的凌空觀景台。
黃石寨 黃石寨
金鞭溪
金鞭溪是天然形成的一條美麗的溪流,因金鞭巖而得名。溪水彎曲自西向東流去,即使久旱,也不會斷流。
金鞭溪 金鞭溪
鷂子寨
鷂子寨位於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東北方向,與黃石寨,楊家界形成“三足鼎立”之勢,海拔1500米,以險著稱,原名腰子寨,因形似腰子(腎臟)而得名。它與黃石寨遙遙相對,溝深峯削,山勢很險,但寨頂卻有一個開闊的平地,是絕妙的天然觀景台,面積約60000平方米,四周懸崖深谷,非常險要。
鷂子寨 鷂子寨
五雷山
五雷山是湖南省首批確定的重點宗教場所,張家界東線旅遊核心風景名勝區,它位於慈利縣城東,距常張高速慈利東出口20公里處,北臨石門,東依臨澧,南接桃源,是東入張家界市的必經之地。
五雷山 五雷山
九天洞
九天洞號稱“亞洲第一大洞”,因有九個天窗與地面相通而得名。洞分上中下三層,總面積250萬平方米。九天洞因有九個天窗與洞頂地面相通而得名。1987年山溶洞探險勇士王海然發現,1988年正式對遊人開放,被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九天洞作為國際溶洞組織成員單位是國際溶洞探險基地。
九天洞 九天洞
黃龍洞
黃龍洞是張家界武陵源風景名勝中著名的溶洞景點,享有“世界溶洞奇觀”“世界溶洞全能冠軍”“中國最美旅遊溶洞”等榮譽。已探明洞底總面積10萬平方米;洞體共分四層,洞中有洞、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經中外地質專家考察認為:黃龍洞規模之大、內容之全、景色之美,包含了溶洞學的所有內容。
黃龍洞 黃龍洞
龍王洞
龍王洞是張家界旅遊核心景點之一,被溶洞專家稱讚為“世界溶洞奇葩”,是中國最大、最古老的溶洞之一。龍王洞總長約30公里,平均高度50米,寬80米,有58個廳台、28條石走廊、15處珍珠瀑布、3條地下陰河、湖泊2個、水花池45處,洞中石筍、石鐘乳、石幔、石花遍佈,更有“天下第一柱”之稱的龍王寶柱。
龍王洞 龍王洞
普光禪寺
普光禪寺是張家界景區一部分。普光禪寺建於公元1413年,迄今已有近600年的歷史,寺院佔地8000平方米,是佛教與道教文化相結合的古老人文建築,院內有着普光寺、武廟、文昌祠等景點。
普光禪寺 普光禪寺

張家界著名人物

北宋狀元、吏部尚書:莫儔 [22] 
元朝進士、翰林國史編修:張兑 [23] 
明朝進士、工部尚書:周敍 [24] 
鎮守台灣、收復新疆、抗擊外來侵略者的清末名將:劉明燈孫開華席大成 [25] 
清末革命志士:李炳寰 [25] 田邦璇 [25] 
辛亥革命功臣:唐犧支 [26] 王正雅 [27] 
民國陸軍上將:湯子模 [28]  、福建都督:孫道仁 [29] 
國民黨高級將領:陳有維 [25] 陳牧農 [25]  、王育鍈 [30] 王育根 [31] 朱宜之 [31] 
共產黨早期將領:於兆龍 [32] 王炳南 [33] 賀錦齋 [34] 張一鳴 [35] 佘惠 [36] 
民族英雄:唐仁 [37] 郭宏升 [37] 胡俊德 [25] 孫道元 [38] 覃子斌 [39]  、餘光奎 [25] 
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新中國元帥:賀龍
無產階級革命家、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廖漢生袁任遠範子瑜
南北大俠杜心武、地質學家田奇雋、無線電專家張沈川 [40]  、經濟學家卓炯 [41]  、“兩彈一星元勳”:陳能寬 [18] 

張家界城市榮譽

1982年9月,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成為中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
1988年8月,武陵源被列入國家第二批40處重點風景名勝區之內。
1992年,武陵源自然風景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42] 
2004年,張家界地質公園入選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名單。
2012年,入選“2012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43] 
2017年10月,入選“國家森林城市”。 [44] 
2017年12月24日,張家界入選2017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45] 
2019年11月06日,入選中國地級市百強第53名。 [46] 
2019年11月3日,“中國城市綠色競爭力排名TOP100”發佈,張家界排名第46。 [47] 
2019年11月25日,“2019中國城市品牌評價百強榜(地級市)”發佈,張家界排名第66。 [48] 
2019年12月7日,“2019年中國康養城市排行榜50強”發佈,張家界排名第43。 [49] 
2020年10月,上榜“2020中國旅遊城市排行榜”排名第46名。 [50] 
2020年11月25日,湖南省第十屆雙擁模範城(縣)命名暨雙擁模範單位和個人表彰大會表彰為“湖南省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模範城”。 [51] 
2020年12月25日,被國家衞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52] 
2021年1月,入選2018-2020週期國家衞生城市名單。 [53] 
2021年1月29日,入選湖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的2020年度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地區名單。 [54] 
2021年10月,入選第二批國家文化和旅遊消費試點城市名單。 [65] 
2022年1月,入選2021年中國城市海外短視頻平台影響力榜單,名列第十。 [68] 
2022年2月,獲評2021年度全省二類地區食品安全工作先進單位。 [70] 
2022年4月,入選“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74] 

張家界對外交流

友好城市
國家
城市
締結時間
韓國
2006年3月31日
美國
2009年10月29日
日本
2011年10月26日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