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蘭

(中國中醫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鎖定
林蘭,女,1938年8月20日出生,浙江青田人,1963年畢業於上海中醫藥大學醫療系(六年制)。現任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廣安門醫院內分泌重點專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臨牀擅長治療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甲狀腺疾病及內科疑難病症。
姓    名
林蘭
性    別
籍    貫
浙江青田
出生日期
1938年8月20日
臨牀職稱
主任醫師
教學職稱
教授
畢業院校
上海中醫藥大學
專    業
中醫
科    室
內分泌科
執業地點
廣安門醫院

林蘭教育經歷

1963年畢業於上海中醫藥大學醫療系(六年制)。

林蘭工作經歷

廣安門醫院內分泌重點專科主任、

林蘭出診時間

每週一、二、三、五上午。

林蘭研究方向

1.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研究
2.甲狀腺疾病的研究

林蘭學術兼職

現任國家衞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重點專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中醫內分泌重點專科”和“全國中醫內科內分泌學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中央保健委員會會診專家、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評審專家。曾任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糖尿病、內分泌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理事。

林蘭學術思想

林蘭糖尿病“三型辨證”理論

糖尿病隸屬於中醫消渴病,歷代醫家依據症候進行三消辨證,將消渴病分為上、中、下三消。林蘭教授在三消辨證理論的基礎上,對635例糖尿病患者進行系統的中醫宏觀辨證,以八綱辨證為綱,以臟腑辨證為目,進行深入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患者具有熱盛、陰虛、氣虛陽虛等四大基本證候。根據臨牀所見,林蘭教授認為,糖尿病患者的四大基本證候並非單一出現,而是2種或2種以上證候相互參見。經過分析、歸納和總結,將其分為陰虛熱盛、氣陰兩虛陰陽兩虛三個證型。陰虛為三型之共性,貫穿於糖尿病之始終,是導致糖尿病發生和發展的內在因素,為糖尿病之本。
陰虛熱盛型見於糖尿病起始階段,以實證、熱證為主。治療上應用清泄肺胃,清熱降火的治療原則,達到改善症狀,糾正胰島素抵抗,降低血尿糖,控制病情,預防併發症的發生和發展的目的。
氣陰兩虛型見於中期階段,所佔比例最高,為糖尿病基本證型。以虛證、熱證為主,益氣養陰中藥具有雙向調節胰島素、降低胰高血糖素、增加胰島素受體數目、改善胰島素抵抗的作用。因此治以益氣養陰。此療法對控制病情、延緩併發症的發展有較好作用。
陰陽兩虛型為糖尿病發展到最後的歸宿階段,以虛證、寒證為主,多夾瘀夾濕,治療以糾正異常血液流變學、改善低T3、T4綜合徵,穩定病情,從而達到改善症狀、解除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為目的。治以温補脾腎,活血化瘀。

林蘭科研成果

先後擔任國家“九五”、“十五”攻關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國家中醫管理局課題多項,主持“降糖甲片治療成人糖尿病的臨牀與實驗研究”、“降糖通脈寧治療糖尿病血管合併症的臨牀和實驗研究”、“甲亢寧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研究”等科研課題
創建“糖尿病三型辨證”最早被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衞生部藥政管理局《糖尿病(消渴病)新藥臨牀研究指導原則》沿用至今。
在國內首次倡導“益氣養陰為防治糖尿病基本法則”,研製了國內第一個中藥降糖製劑。在國內最早對中藥複方進行拆方研究,從細胞形態學分子生物學角度探討中藥降糖作用機制。提出“益氣養陰,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血管病變的大法”,對糖尿病及其併發症進行系列研究、發明創制了多種中藥製劑,獲新藥證書4 項、國家專利1 項。

林蘭獲獎情況

“降糖甲片治療成人糖尿病的臨牀與實驗研究”先後榮獲國家(部級)重大科技成果乙等獎和中國中醫研究院科技成果二等獎、獲新藥證書、(後劑改四類新藥“可樂寧膠囊”);
“降糖通脈寧治療糖尿病血管合併症的臨牀和實驗研究”先後獲中國中醫研究院和國家中醫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獎;
“甲亢寧治療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研究”獲中國中醫研究院科技成果2等獎;
此外,獲國家中醫管理局級和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中國中醫科學院科技成果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
榮獲部、局、市級一、二、三等獎16項。
被授予“具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
2022年7月,國家衞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決定,授予林蘭“全國名中醫”稱號。 [5] 

林蘭主要論文

[1]林蘭,張鴻恩,高齊健,馬踐.降糖通脈飲膠囊治療糖尿病血管合併症的臨牀研究[J].中醫雜誌,1992(08).
[2]林蘭.中醫藥治療放射性甲狀腺疾病212例臨牀報告[J].中醫雜誌,1994(07).
[3]林蘭.糖尿病的中醫研究[J].中國醫藥學報,1998(04).
[4]林蘭,劉喜明.中醫藥治療糖尿病及其機理研究[J].河南中醫藥學刊,1999(04).
[5]林蘭,倪青,張潤雲,劉喜明.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病因學研究——附266例臨牀報告[J].遼寧中醫雜誌,1999(10).
[6]林蘭,張潤雲,倪青,胡東鵬,劉喜明,高齊健.糖心平治療糖尿病冠心病的臨牀研究[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0(08).
[7林蘭,倪青,董彥敏.糖尿病腎病中西醫結合診治概述[J].醫學研究通訊,2000(05).
[8]林蘭,倪青,董彥敏.糖尿病腎病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熱點問題述評[J].醫學研究通訊,2000(07).
[9]林蘭,倪青,董彥敏.糖尿病中西醫結合研究的思路與方法[J].醫學研究通訊,2001(09).
[10]林蘭,倪青.對糖尿病中西醫結合研究的幾點看法[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3(11).
[11]林蘭,郭力.糖微康防治糖尿病腎病的臨牀研究[J].醫學研究通訊,2003(05).
[12]林蘭,郭力.糖微康對糖尿病大鼠腎臟的保護作用[J].醫學研究通訊,2003(05).
[13]林蘭,倪青,劉喜明,王兆禮,楚曉燕.糖微康對糖尿病大鼠腎功能的保護作用藥效學研究[J].中國中藥雜誌,2003(01).
[14]林蘭,郭力.糖微康對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誌,2003(04).
[15]林蘭,郭力.中藥糖微康對糖尿病大鼠腎皮質MMP-9表達的影響[J].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003(02).
[16]閆秀峯,倪青,陳世波,肖月星,康凌,林蘭.對林蘭糖尿病中醫“三型辨證”理論的探討[J].中醫雜誌,2005(12).
[17]林蘭.中西醫結合糖尿病診療標準(草案)[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5(01).
[18]林蘭,王洪武.糖尿病腎病中西醫診療研究進展[J].遼寧中醫雜誌,2008(12).
[19]林蘭,劉建文,楊化新,王廣基.胰核糖核酸酶A的原核表達及純化復性研究[J].藥物生物技術,2009(03).

林蘭出版著作

專著《糖尿病中西醫結合論治》、《中西醫結合糖尿病學》2部;主編《中西醫結合糖尿病研究進展》l部;編著《臨牀中藥學》、《糖尿病證治研究》等6部;主審《現代中西醫臨牀內分泌病學》1部。
[1-4] 
參考資料
  • 1.    王琴,胡曉峯.當代名老中醫圖錄:中醫古籍出版社,2007.2
  • 2.    中國中醫藥報.開拓中西醫結合治療糖尿病新天地——記我國著名中醫專家林蘭教授:秦秋,2011 年/5 月/27 日/第 003 版
  • 3.    .http://www.gamhospital.ac.cn/gamadmin/infomanage/comminfo/zj_show.asp?Expert_id=37
  • 4.    .http://www.catcm.ac.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zgzy/s421/201404/11291.html
  • 5.    張伯禮等30位專家,獲頒國醫大師稱號!  .人民網[引用日期202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