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林蘭

(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研究員)

鎖定
林蘭,女,1975年10月生,江蘇省南京市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理學博士,應用經濟學博士後。
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與人口發展研究所研究員, [1]  城市戰略與規劃研究室副主任。 [2] 
中文名
林蘭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75年10月
畢業院校
華東師範大學
政治面貌
民盟盟員
性    別

林蘭人物經歷

1998年7月獲華東師範大學理學學士學位,2002年9月攻讀華東師範大學人文地理學碩士學位,2004年9月取得提前攻讀博士學位的資格,2007年7月獲華東師範大學人文地理學博士學位。
上海市第十五屆、第十六屆人大代表, [3]  [5]  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社會建設委員會委員。 [4] 

林蘭研究方向

長期從事區域創新與技術擴散、企業網絡與產業集羣、科技創新與文化創意方面的理論與實證研究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留學基金、國家博士後基金、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上海市科學與技術委員會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20餘項;主持上海市政府及各級區縣政府、其他省市地方政府管理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委託的研究項目70餘項;在《Complexity》、《Erdkunde》、《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等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SSCI論文4篇;在《地理學報》等國內頂級學術期刊與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40餘篇;在《科學出版社》等學術性突出的出版社獨立或合作出版專著4部,在國內外學術界具有較強的影響力。 [1] 

林蘭社會任職

2021年5月21日,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任命林蘭為上海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社會建設委員會委員。 [4] 

林蘭主要項目

重化工業創新網絡合作機制及其空間效應研究(項目編號:4177114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面上項目),項目負責人,2018.01-2021.12;
層級式產業集羣內部技術權力突破與創新升級研究(項目編號:4137114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面上項目),項目負責人,2014.01-2017.12;
重化工業技術擴散與區位佈局研究(項目編號:201308310222),國家留學基金委員會,項目負責人,2013.08-2017.07;
技術權力與外生型高技術企業網絡創新升級研究(項目編號:409010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青年項目),項目負責人,2010.01-2013.12;
基於網絡技術權力的我國高技術園區創新發展研究(項目編號:20100470032),國家博士後基金管理委員會(一等資助),項目負責人,2011.06-2014.05;
上海市工業軟件發展思路研究(項目編號:20692106500),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重點課題),項目負責人,2020.06-2021.05;
長三角製造業產業公地保護與建設思路研究(項目編號:19692101900),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重點課題),項目負責人,2019.06-2020.05;
基於創新生態系統構建的策略組合研究(項目編號:17692180403),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重點課題),項目負責人,2017.06-2018.05;
上海發展創新型經濟的思路研究(項目編號:15692100100),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重點課題),項目負責人,2015.06-2016.05;
上海“十三五”科技發展規劃主線研究(項目編號:14692180201),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重點課題),項目負責人,2014.06-2015.05;
上海第三代科技園區發展模式與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14BJB014),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面上項目),項目負責人,2014.07-2019.12;
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研究重大項目子課題(項目編號:11dz1211002),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項目負責人,2010.06-2015.03;
上海中心城區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路徑研究(項目編號:13692102300),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重點課題),項目負責人,2013.07-2014.06。 [1] 

林蘭代表論著

Cao X Z, Gang Z, Lan L, and Lin Z. Hierarch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ximity Mechanism of Intercity Innovation Networks: A Case of 290 Cities in China[J]. Complexity, vol. 2021, Article ID 5538872, 14 pages, 2021.(通訊作者)
Lin L, Wang F L. Geographical Proximity vs Network Tie: Innovation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Firms in Shanghai, China[J].Erdkund,2019,10.3112:185-198.
林蘭, 曹賢忠, 曾剛. 技術權力影響下重工業集羣創新路徑研究——以上海臨港裝備製造集羣為例[J]. 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9, 51(2): 152-162.
Lin L, Wang D, Si Y F. The Limits of Guanxi for Chinese Nationals Doing Business Abroa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to Chinese Companies in Germany[J].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2018.01.
林蘭.基於共性技術的製造業產業公地建設——德國Fraunhofer協會案例[J]. 科技中國,2020,09(010):43-46.
林蘭.東京產學研合作創新的經驗與啓示[J].科技中國,2018,10(011):31-37.
林蘭,曾剛,呂國慶.基於創新“二分法”的中國裝備製造業創新網絡研究[J].地理科學,2017.10;
林蘭,曾剛,呂國慶.基於創新“二分法”的中國裝備製造業創新網絡研究[J].地理科學,《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2017,37(10): 1469-1477.
林蘭.上海城市創新建設的理論與實踐[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6.09;
林蘭.重化工業集羣式創新機制與空間響應研究[J].地理學報,2016.08;
林蘭,尚勇敏.小微企業生存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16.09;
林蘭.長三角地區水污染現狀評價及治理思路[J]環境保護,2016.09;
林蘭.中心城區科技創新路徑研究[J].南京社會科學,2016.09;
林蘭.德國漢堡城市轉型的產業-空間-制度協同演化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6.08;
林蘭,曹賢忠,曾剛.技術權力影響下重工業集羣創新路徑研究——以上海臨港裝備製造集羣為例[J].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51(02):152-162+188.
Lin, L.; Wang, F. Geographical proximity vs network tie: Innovation of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firms in Shanghai, China.Erdkunde 2019, 73, 185–198. [CrossRef]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