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徽州民居

鎖定
徽州民居,指徽州地區的具有徽州傳統風格的民居,是中國傳統民居建築的一個重要流派,也稱徽派民居,是實用性與藝術性的結合。 徽州,今安徽黃山市績溪縣及江西婺源縣。古徽州下設黟縣歙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六縣。自秦建制兩千多年以來,悠久的歷史沉澱,加上北亞熱帶濕潤的季風氣候,加之在這塊被譽為“天然公園”裏生活的人們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了獨樹一幟的徽派民居建築風格
中文名
徽州民居
類    別
中國文化遺產
地    點
安徽省黃山市,宣城市,江西省婺源縣
民居種類
十五種之多
組    成
朝北居、屋套屋、重檐、滿頂牀
類    型
古城、古村鎮、祠宇、寺廟、書院

徽州民居發展歷史

徽州民居 徽州民居
徽州,簡稱“皖”,位於新安江上游,古稱歙州宋徽宗在平定方臘起義後,於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從此歷宋元明清四代,統一府六縣(歙縣黟縣休寧婺源、績溪、祁門),行政版圖相對穩定。徽州是徽商的發祥地,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500多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説。徽文化已成為中國傳統三大地域文化之一。1987年,國務院批准改徽州地區主體組建黃山市
古徽州下設黟縣、歙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今屬江西省管)六縣。 自秦建制兩千多年以來,悠久的歷史沉澱,北亞熱帶濕潤的季風氣候,加之在這塊被譽為“天然公園”裏生活的人們以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了獨樹一幟的徽派民居建築風格
在古徽州大地上,明、清古民居建築總計有7000棟,明清古村落100多處。 徽州古民居建築,形式多樣,五花八門,總計約十五種之多。如古城、古村鎮、祠宇、寺廟、書院、園圃、戲台、牌坊、關隘、橋樑、塔、亭、堤壩、井泉、村落。
徽州歷史悠久,文化沉澱深厚,雖然山奇水秀,氣候濕潤温暖,物產豐富,但土地有限,村落密集度大,農民生活困難。因此,生活所迫徽州人不得不背井離鄉,“求衣食於四方”,到外邊去發展。雖然也有客死他鄉,或終無所成者,但大多靠自己的勤勞與智慧,學有所成,勞有所獲,經有所利。一些人從經營木材、茶葉、蠶絲、米發展到經營鹽,很快成為富甲一方的大富户。黟縣西遞村經商鼎盛時期,店鋪多達百家以上。胡家二十世祖胡貫三,除了經營典當業務,還經營茶米生意,號稱“三十六典”、“七條半街,”是當時江南六大首富之一,家財"五百萬金。清代後半葉後,黟縣南屏村的徽商號稱“十萬富?”的不下20户。這些徽商致富後,為光宗耀祖,顯赫一方,於是大興土木,擴建莊園。受儒家思想影響,他們建起豪室後,又向儒商結合,官商結合發展,興學堂,尊儒學,走學而優則士之路。因此,不少徽商建房時,按官家規定的等級建樓擴園,這就是徽派古民居建築形成的原因。
建築,是一個歷史時期社會文明的象徵,是當時一段社會生活的縮影。
徽州人在幾百年的風風雨雨中,面對動盪不安的歷史風雲變幻,面對戰亂的硝煙烽火,面對自然與人為的破壞(破壞最甚是太平天國後期和文革兩個時期),用生命與鮮血,為後世保留了寶貴的民居藝術寶庫。改革開放以來,保護歷史文化遺產已成為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部門的一項神聖職責。不少象西遞宏村那樣的遺產,被申報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單位。不少象歙縣婺源黟縣的古村落被保護並開發成旅遊勝地,不少地方政府已採取各種措施,對古民居進行保護和翻修,徽州古民居象經擦亮的明珠,正放射出更加璀璨奪目的光華。

徽州民居風格

徽州古民居建築之所以享譽海內外,成為徽派,一方面是他保留的完整性,風格的統一性,造型的多樣性,形式的藝術性;另一方面在於他有着十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徽州人崇尚自然美,追求人與自然高度的和諧和統一。這就集中體現在徽州建築的風水美。

徽州民居特徵

他們利用徽州山地“高低向背異、陰晴眾豁殊”的環境,以陰陽五行為指導,千方百計去選擇風水寶地,選址建村,以求上天賜福,衣食充盈,子孫昌盛。在古徽州,幾乎每個村落都有一定的風水依據。或依山勢,扼山麓、山塢、山隘之咽喉;或傍水而居,抱河曲、依渡口、汊流之要衝。有呈牛角型的;如婺源西坑;呈弓型者,如鶩源太白司;有呈帶狀的,如鶩源高砂;有呈之字型的,如鶩源梅林;有呈波浪型的,如黟縣西遞;有呈雲團聚型的,如歙縣潛口;有呈龍狀的,如歙縣江村;還有半月型、丁字型、人字型、口子型、方印型、弧線型、直線型等。形態各異,氣象萬千。
在徽州古民居建築中,儒家嚴格的等級制度,以及尊卑有別、男女有別、長幼有序的封建道德觀表現的也十分明顯。 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統一,是徽州民居的又一典型特點。徽州古民居,大都依山傍水,山可以擋風,方便取柴燒火做飯取暖,又給人以美感。村落建於水旁,既可以方便飲用、洗滌,又可以灌溉農田,美化環境。徽居的古村落,街道較窄,白色山牆寬厚高大,灰色馬頭牆造型別致。
這種結構,節約土地,便於防火,防盜,降温、防潮,使各家嚴格區別,房子的白牆灰瓦,在青山綠水中,十分的美觀。徽居的天井,可通風透光,四水歸堂,又適應了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樸素心理。
舊時徽州城鄉住宅多為磚木結構的樓房。明代以樓上寬敞為特徵。清代以後,多為一明(廳堂)兩暗(左右卧室)的三間屋和一明四暗的四合屋。一屋多進。大門飾以山水人物石雕磚刻。門樓重檐飛角,各進皆開天井,通風透光,雨水通過水梘流入陰溝。俗稱“四水歸堂”,意為“財不外流”。各進之間有隔間牆,四周高築防火牆(馬頭牆),遠遠望去,猶如古城堡。一般是一個家庭之繫住一進,中門關閉,各家獨户過日子。中門打開,一個大門進出祭奠先人。徽州山區氣候濕潤,人們一般把樓上作為日常生活的主要棲息之處,保留土著山越人“巢居”的遺風。樓上廳屋一般都比較寬敞,有廳堂、卧室和廂房,沿天井還設有“美人靠”。

徽州民居組成

徽州民居朝北居

朝北居:假如不是地形特殊,住屋的最佳朝向,當選擇坐北朝南,但徽州明清時期所建民居,卻大多是大門朝北。古徽人的居住習慣有許多禁忌。漢代就流行着“商家門不宜南向,徵家門不宜北向”的説法。究其原因,據五行説法:商屬金,南方屬火,火克金,不吉利;徵屬火,北方屬水,水克火,也不吉利。徽州明清時期,徽商鼎盛,他們一旦發了財,就回鄉做屋,為圖吉利,大門自不朝南,皆形成朝北居。至今徽州仍保留有數以萬計的朝北古民居。

徽州民居屋套屋

屋套屋徽州宅居很深,進門為前庭,中設天井,後設廳堂住人,廳堂用中門與後廳堂隔開,後廳堂設一堂二卧室,堂室後是一道封火牆,靠牆設天井,兩旁建廂房,這是第一進。第二進的結構仍為一脊分兩堂,前後兩天井,中有隔扇,有卧室四間,堂室兩個。第三進、第四進或者往後的更多進,結構都是如此,一進套一進,形成屋套屋。

徽州民居重檐

重檐:徽派民居皆建成雙層屋檐。這重檐習俗的形成,有着一段廣為流傳的故事。據傳,五代十國時,歙州是南唐後主李煜所管轄的地方。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宋朝,親征到了歙州,正當宋太祖抵達今休寧縣海陽城外的時候,天色突變,大雨將至,太祖便至一間瓦房處避雨,為免擾民,太祖下令不得進入室內,可是徽州民居的屋檐很小,遠不及中原地帶的屋檐那麼長,加上這天風大雨急,眾人都被淋了個落湯雞。雨過天晴,居民開門發現太祖此般模樣,以為死罪難逃,跪地不起,太祖卻未責怪,問道:歙州屋檐為什麼造的這麼窄呢?村民答曰“這是祖上沿襲下來的,一向都是如此。”太祖便道:“雖説祖上的舊制不能改,但你們可以在下面再修一個屋檐,以利過往行人避雨。”村民們一聽,連稱有理,於是立即照辦,自此以後,徽州漸漸所有的民居都修上了上下兩層屋檐。

徽州民居滿頂牀

滿頂牀:徽州傳統牀具。因為牀頂、牀後和牀頭均用木板圍成,故稱“滿頂牀”。牀前掛帳幔,猶如消息台。牀柱多用榧木製作,因為榧數年花果同樹而生,取“四代同堂”和“五世昌盛”的彩頭。牀板常用7塊,寓“五男二女”之意。牀的正面,雕飾較為講究,左右兩側一般雕飾為“丹鳳朝陽”,上牙板雕為“雙龍戲珠”。牀周欄板一般均雕有“鳳凰戲牡丹”、“松鼠與葡萄”、“鴛鴦戲水”等精美圖案。

徽州民居壓畫桌

畫桌:徽州宅居的傳統陳設。徽州民居廳堂正中壁上多掛中堂畫、對聯,或用大幅紅紙寫上“天地君親師”五字,均裝裱成卷軸懸掛。在卷軸之下設長條桌,桌面上放置兩個馬鞍形的畫腳,卷軸向下展開至長條桌,擱入畫腳的“馬鞍”內,畫幅即平整穩固,此長條桌則稱“壓畫桌”。

徽州民居影響

徽州古民居村落選址、佈局和建築形態,都以周易風水理論為指導,體現了天人合一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和對大自然的嚮往與尊重。那些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築羣與大自然緊密相融,創造出一個既合乎科學,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環境,是中國傳統民居的精髓。村落獨特的水系是實用與美學相結合的水利工程典範,深刻體現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