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偉

(山東省中醫院肺病專業知名專家)

鎖定
張偉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山東省中醫院)主任醫師,知名專家,二級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 [1] 
中文名
張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日期
1963年
畢業院校
天津大學
職    業
醫生
出生地
濟南
職    稱
主任醫師 二級教授

張偉主要經歷

1981.09-1986.07 山東中醫藥大學 學士
1989.09-1992.07 山東中醫藥大學 碩士
2004.09-2006.09 天津大學 博士

張偉研究領域

張偉教授從事臨牀、科研、教學近30年,學驗俱豐,積累了豐富的臨牀經驗,形成了獨特的學術特色和臨證風格,研究成果受到同行公認與贊同。 [2]  在臨牀方面,擅長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法對間質性肺炎肺纖維化、肺癌、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肺結節病、反覆感冒等臨牀常見病、疑難病有獨到的見解和較好的療效。尤其針對間質性肺炎、肺纖維化,在長期臨牀實踐過程中不斷摸索,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方案。

張偉學術主張

針對瀰漫性間質性肺疾病(ILD),張偉副院長首次提出了“氣運失常”、“血運失常”、“津液代謝失常”、“臟腑功能失調”及“本虛標實”病機貫穿間質性肺疾病病程始終的理論。首次提出從“毒”論治間質性肺病的學術思想,採取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在治療中擅長應用蟲類藥,並將活血化瘀貫穿間質性肺病治療的始終,形成了獨特的理論認識及用藥經驗,在臨牀上取得了良好的療效。並主持制定了全國第一個《瀰漫性間質性肺病中醫診療指南》。 [3]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牀診治過程中,擅長汲取科研成果,實踐於臨牀。借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證治規律及系列方藥實驗研究”的科研成果,提出“痰、瘀、虛”為慢阻肺發病的關鍵環節,認為痰、瘀、虛三者互相影響共同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生,並促進病程進展。治療上應用主持的課題成果,中醫特色療法-藥罐療法,臨牀收效甚佳。其中藥罐療法技術操作規程已於2001年確立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診療技術項目,擴大了其影響力,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
在支氣管哮喘方面,張偉教授師古而不泥古,另闢蹊徑,從“瘀”論治,豐富了中醫治療支氣管哮喘的理論基礎,為本病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4] 

張偉科研成果

先後主持參與國家級課題5項、主持參與省市級課題20餘項,如主持老年社區獲得性肺炎證治規律與療效評價研究及應用、中醫肺系病多系統相關研究、肺仙抗肺纖維化的臨牀與實驗研究、寒邪及相關因素犯肺的實質分析及模擬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證治規律及系列方藥實驗研究、藥罐療法治療喘息性支氣管炎慢性遷延期技術操作規範的臨牀研究、寒邪與氣象因子相關性分析、肺泰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機理的實驗研究、扶正祛邪法治療遷延期慢性支氣管炎的臨牀研究等課題,一系列研究成果達到國內外領先水平,被同行公認與贊同,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山東省科技進步獎7項(均為第一位),以及其他獎勵4項。發表《血瘀貫穿間質性肺疾病始終探析》、《Jadescreen powder’s affection on the airway pathology changes of COPD white rats》等論文近200篇。擁有4項個人專利,出版《中西醫結合內科新概念》等學術著作8部。已經帶教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100餘名。

張偉榮譽稱號

長期工作在防病、治病的第一線,忘我工作,成績突出,為山東省政府“泰山學者”崗位特聘專家,先後榮獲首屆中國中醫藥十大傑出青年、衞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西醫結合臨牀重點學科帶頭人、國家中藥藥管理局重點專科帶頭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山東名中醫藥專家、山東省醫藥衞生傑出學科帶頭人、山東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等多項榮譽稱號。2020年9月8日,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5] 

張偉社會貢獻

在呼吸系統傳染性疾病防治方面,張偉教授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防治傳染病專家委員會成員,親臨一線多次參與甲流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在非典防治、甲型H1N1、H7N9流感防控工作中,極大的發揮中醫藥優勢,起草了全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中醫方案,並親臨一線參與搶救甲流重症患者,多次受到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山東省衞生廳的表彰,為中醫藥防治甲流做出了突出貢獻。對流感等病毒性呼吸系統傳染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人民大眾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張偉人物評價

張偉
張偉(1張)
張偉教授臨牀之餘,熱心於中醫藥知識的普及,甲流、新冠暴發之時,張偉教授接受山東電視台的專訪 [6]  時強調要發揮中醫中藥的優勢,採用實用價廉、易於為廣大人民羣眾接受的方法應對流感疫情。同時指出,預防流感要運用中藥、針灸推拿等方法提高人體正氣,激發人體自身的抵抗力與病邪抗爭,以達到治病保健的作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