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

鎖定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Frederick Jacob Titus Chiluba)(1943年4月30日,基特韋,——2011年6月18日,盧薩卡。)贊比亞共和國第二任總統,贊比亞多黨民主運動前總裁。贊比亞政治家、工會領袖。1991年11月2日——2002年1月2日任贊比亞第三共和國總統(連任兩屆)。
曾任贊比亞駐聯合國代表、國際勞工組織技術委員會、管理委員會主席等職務。1991年2月任多民運黨總裁,同年11月在贊比亞獨立後的首屆多黨制大選中,擊敗執政長達27年的開國總統卡翁達,成為贊比亞歷史上第一位民選總統,1996年11月蟬聯總統。 [1] 
執政初期,奇盧巴允許更大的政治自由,並促進國家經濟自由化,曾一度被視作西方在非洲推行“華盛頓共識”的“樣板”。但是他的政府因嚴重腐敗和管理不善而日益陷入困境,奇盧巴個人也因為奢侈的生活方式而成為批評的目標。奇盧巴在政治上專權,打壓反對派,2001年試圖取消總統任期不得超過兩屆的憲法限制,但遭到黨內及公眾的強烈反對,最後不得不放棄這一努力。這一舉動損害了總統的個人威信,許多贊比亞人認為這是企圖“開歷史倒車”,是對他在初任總統時所鼓吹的民主原則的背叛。 [2]  [1] 
奇盧巴因在當政期間涉嫌貪腐弊案,卸任後一直受到司法調查,直到2009年被撤銷一切指控。 [2] 
中文名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
外文名
Frederick Jacob Titus Chiluba
國    籍
贊比亞
民    族
奔巴族
出生日期
1943年4月30日
逝世日期
2011年6月18日
畢業院校
倫敦大學
出生地
北羅得西亞基特韋
主要成就
贊比亞第一位民選總統
在非洲第一個實現政權的和平輪替
配偶(1)
配偶(2)
薇拉·騰博
配偶(3)
雷吉娜·姆萬紮
子    女
11人
政    黨
多黨民主運動
宗    教
基督教新教五旬節運動
職    務
政治家、工會領袖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人物傳記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早年

1943年4月30日生於贊比亞銅帶省基特韋市一個普通的銅礦工人家庭,奔巴族人。弗雷德裏克·奇盧巴在自小學習刻苦,曾在恩多拉卡萬布瓦讀書,因參與政治活動被卡萬布瓦高中開除後,他當了一名公交車售票員。後在盧薩卡繼續學業,畢業後赴美國英國德國西方國家深造,就讀於英國倫敦大學,積累了豐富的政治經濟學理論知識。1967年回國後,任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團助理會計師、恩多拉銅礦業公司運輸主管及信貸經理。 [3-4]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工會領袖

1967年,奇盧巴加入贊比亞建築工會全國聯盟,並迅速上升到領導層,當選為建築工會全國聯盟總書記。1973年9月任贊比亞共和國常駐聯合國代表。1974——1991年任贊比亞工會大會主席兼總書記。他多次擔任國際勞工組織技術委員會主席、管理委員會主席職務。在此期間,多次領導工會大會發動罷工,反對政府在經濟改革中接受國際金融機構的“結構調整方案”。1981年以工會大會非法總罷工,癱瘓贊比亞經濟為由,奇盧巴和其他工會領導人被卡翁達總統逮捕並繩之以法,但法院隨後裁定監禁違憲,工會領袖被釋放。1987年奇盧巴連任建築工會全國聯盟主席。 [3-4] 
弗雷德裏克·奇盧巴 弗雷德裏克·奇盧巴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創立政黨

奇盧巴曾是“贊比亞人道主義”社會主義思想的追隨者,1974年他開始領導工人運動後,逐漸成為主要反對派領袖和要求恢復多黨民主的急先鋒。1989~1991年,東歐劇變蘇聯面臨解體,多黨民主浪潮猛烈地衝擊非洲大陸,贊比亞處在風口浪尖上。隨着社會主義陣營瓦解,東歐國家紛紛進行多黨制改革,蘇聯也在戈爾巴喬夫改革下解除了黨禁。因此,工會對經濟政策的不滿迅速轉化為對政治體制的不滿,要求恢復多黨制,並舉行大選,組織新政府。奇盧巴在獲釋後公開宣稱“非洲國家應該拋棄一黨制,因為他的創建者東歐國家已經這麼做了”。 [5] 
1990年12月20日,贊比亞宣佈廢除一黨制,恢復多黨制,並確定總統最多兩任制。贊比亞多黨民主運動MMD)正式宣告成立,1991年2月,奇盧巴當選多黨民主運動總裁。他們政治上主張實行多黨制、議會制民主化,經濟上推行私有化、自由化、市場化,思想上崇尚西式自由民主人權。他們在短時間內贏得贊比亞工會大會、主要學生組織法律界教育界新聞界教會等的廣泛支持,爭取了酋長,並深入到廣大農村,被認為非常忠於卡翁達和聯合民族獨立黨的人,也公開拋棄了執政黨轉而加入反對黨,引發一波退黨浪潮,原獨立黨的許多成員改投多民運黨,贊比亞大學的學生也成批加入,這使得多民運黨的勢力迅速壯大。多黨民主運動抨擊聯合民族獨立黨奉行的政策,稱其使贊比亞經濟社會發展停滯、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要求人民儘快結束聯合民族獨立黨的獨裁統治,使贊比亞歷史進入新階段。 [5]  [6]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共和國總統

1991年10月31日,贊比亞在全國舉行多黨制下的總統和議會選舉。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大選異常關注,摩拳擦掌。美國“卡特中心”、英聯邦美國勞工組織、英國法律協會等均派出監督或觀察小組赴贊活動,美國前總統卡特甚至兩次親臨現場。1991年9月,在雙方爭鬥激烈之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實施經濟援助與民主掛鈎的原則,以贊未能償還2000萬美元到期債務為由,突然停止對贊一切經濟援助,使“聯合民族獨立黨”在關鍵時刻失去了西方的支持。 [6] 
選舉結果是瓦文薩式的人物奇盧巴以76%對24%的選票戰勝卡翁達,當選為總統;“多黨民主運動”在150個議會席位中,以125席對25席戰勝“聯合民族獨立黨”成為執政黨。全國人口830萬,選民291萬,投票人數128萬,投票率為44%。當選舉結果尚未最終揭曉而態勢已經明朗時,卡翁達發表了電視講話,承認失敗,接受大選結果,對奇盧巴獲勝表示祝賀,決定和平移交政權。1991年11月2日,弗雷德裏克·奇盧巴宣誓就任贊比亞第三共和國總統,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武裝部隊總司令。1996年11月蟬聯總統。贊比亞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7] 
成千上萬的贊比亞人熱烈歡呼歷史進入新階段。人們對未來寄予厚望、幻想與憧憬,期待國家繁榮、富強、昌盛,使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美國前總統卡特出席就職典禮,目睹贊比亞歷史這一變革時刻。國際社會紛紛對奇盧巴和“多黨民主運動”獲勝表示祝賀,稱讚卡翁達承認失敗,和平交權。西方報刊稱讚比亞是以和平方式從“一黨制”過渡到“多黨制”的“樣板”,是用“選票”而不是用“槍桿子”使“政權更迭”的“典範”。 [7] 
但形勢並非“一邊倒”。一種傾向掩蓋着另一種傾向。事實是:56%的選民沒有投票,不少人沒有上街歡呼,還有不少人情緒複雜:他們投票支持奇盧巴,但當卡翁達發表電視講話時又流下眼淚⋯⋯ [7] 
卡翁達領導的“聯合民族獨立黨”執政27年,由於複雜的內外因素,經濟沒有搞上去,政治上存在弊端,加上競選戰略、策略失當等,導致失敗;西方勢力明目張膽地干預,也是不可低估的外部因素。 [7] 
奇盧巴1967年從事工會運動以來,一直反對卡翁達和“聯合民族獨立黨”,在“多黨民主浪潮”中嶄露頭角,在西方國家支持下,成為反對黨領袖。在普通百姓中,支持反對黨的重要原因是:人心思變。有位朋友坦率地説,他投的既不是對勝者的贊成票,也不是對敗者的反對票,他投的是“變革票”。 [7]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總統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總統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訪華

弗雷德裏克·奇盧巴曾於1993年10月訪問中國,2000年10月再次訪華並率代表團參加中非合作論壇-北京2000年部長級會議開幕式。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為政舉措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鞏固統治

奇盧巴執政後,贊比亞政局基本穩定,儘管經濟上未能徹底擺脱困境,但政府實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已初見成效。 奇盧巴領導的多黨民主運動(簡稱多民運黨)在1991年10月的多黨全民大選中,擊敗了前總統卡翁達領導的聯合民族獨立黨(簡稱獨立黨),從而以和平方式結束了贊長期實行的“一黨制”,順利地過渡到“多黨民主制”。奇就任第三共和國總統後,在政治上積極採取措施,以鞏固和加強自己的統治地位。 [8] 
(一)鞏固在議會中的多數地位,組織清一色的多民運黨內閣。大選中,多民運黨贏得了議會150個席位中的125個,在議會中取得了絕對的優勢。在1994年4月7日舉行的議會補缺選舉中,又輕而易舉地取得全部6個席位,使得該黨在議會中的絕對多數地位更加穩固。此外,奇就職後很快組建了由總統、副總統及25個部長組成的清一色的多民運黨內閣,同時還大規模調整軍隊警察的領導機構,安插親信出任軍警要職;在企事業單位及新聞機構中進行全面的高層次人事調整,並重新安排駐外使節,以確保多民運黨對國家機器的全面控制。 [8] 
(二)對反對黨實行區別對待的策略,嚴厲打擊對其執政構成直接威脅的獨立黨,而對其他小黨則採取拉攏政策。贊比亞共有政黨30餘個,除獨立黨外其他無一個能對多民運黨構成威脅,許多小黨既無綱領,又乏資金,有的黨只是由個人組成。獨立黨雖然在大選中敗北,但畢竟曾執政27年,在羣眾中的影響依然很大,是唯一能同執政黨抗衡的反對黨。1993年2月4日,贊比亞官方報紙報道,獨立黨少數成員制訂了一項代號為“零選擇計劃”的顛覆政府的計劃。奇盧巴據此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相繼逮捕23名獨立黨領導成員,包括卡翁達的3個兒子,搜查獨立黨總部和一些領導人住宅,傳訊獨立黨主席和總書記,該黨領導人約半數被捕。在政府的嚴厲打擊下,獨立黨已元氣大傷,戰鬥力受到極大摧殘。 [8]  [9] 
另外,奇盧巴還通過封官許願的辦法,拉攏卡温德萊和卡蒂奧卡,使從多民運黨分裂出去的聯合民主黨和民族統一議會重新加入多民運黨。 [8] 
(三)清除異己分子,嚴厲打擊腐敗行為。1993年3月,奇盧巴解除了內閣中4位能力最強並有一定個人野心的部長的職務。儘管他們為多民運黨的創立及該黨取得大選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但與奇盧巴貌合神離,已對其統治地位構成一定的威脅。1994年1月,面對西方國家和國內人民嚴厲懲治腐敗販毒的要求,奇盧巴借改組內閣之機,革除了野心畢露的外長姆旺加和羽翼豐滿的總統府辦公廳副主任莫岡巴的官職,進一步控制了各重要部門。 [8] 
為了樹立政府的廉潔形象、杜絕貪污腐敗和嚴懲販毒分子,奇盧巴於1993年成立國家禁毒委員會,1994年初又草擬了一個道德法案提交國會討論。此法案規定,政府部長每月須向公眾公開財產收入,違法的官員和議員都將移交法院審判,同時解除了憲法審查委員會兩名濫用職權官員的職務。1996年頒佈《反腐敗委員會法》。 [8] 
贊比亞第三共和國總統弗雷德裏克·奇盧巴 贊比亞第三共和國總統弗雷德裏克·奇盧巴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經濟改革

奇盧巴政府上台以後,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金融機構的“建議”,對贊比亞的國民經濟進行了以“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想”為指導的經濟自由化改革。奇盧巴政府的經濟自由化改革可大致根據其任期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任期內(1991-1996)為了穩定宏觀經濟,奇盧巴政府放開了對匯率銀行利率的管制;改革税制,調低對內税收和對外關税的税率,並用增值税取代了銷售税;採用現金預算制度,嚴格財政預算紀律。在農業領域,奇盧巴政府取消了對玉米和化肥的財政補貼。同時對正式部門進行改革,大幅裁減政府職員,並對除礦產業外的國有企業進行了大規模私有化改革。 [5] 
到了第二任期時(1996-2001),奇盧巴政府的經濟自由化政策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政府放寬了對現金預算制度的實施要求;實施臨時性徵税方案,調高了國內税率;再次加強了對農業市場的干預;暫停了政府職員的裁減計劃;“贊比亞聯合銅礦公司”的私有化改革也未得到及時的執行。 [5] 
就自由化經濟政策實施情況來看,奇盧巴政府第一任期內的實施情況要好於第二任期,尤其在最初幾年。這一時期改革的目的也是為了轉變經濟體制,推動經濟發展。然而到了第二任期時,政府卻對改革政策進行了較大的調整。許多政策的實施被暫停,尤其是在最後的幾年時間裏,奇盧巴政府經濟自由化改革的目的轉變成了獲取國際社會的援助。 [5] 
在奇盧巴兩屆任期內,儘管有些政策的實施出現過波折,有些政策的實施過程也極為拖沓,但整體看來,奇盧巴政府對贊比亞的國民經濟仍進行了較為徹底的自由化改革,且這些經濟政策都沒有再發生大的逆轉。自由匯率、自由貿易税制改革、私有化改革等自由經濟政策都得到了落實。從經濟發展的實際效果來看,贊比亞的經濟自由化改革卻是失敗的。連續十年的經濟自由化改革非但沒有使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贊比亞的各項經濟指標反而在這十年時間裏均出現了大幅下滑。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大幅下降,外債總額卻繼續上升。銅礦產量和人均糧食擁有量也均低於奇盧巴政府上台之時。2001年10月,贊比亞財政部長在《減貧戰略報告》中不得不承認,“贊比亞的經濟自由化改革加重了國家的貧困程度”。同年12月,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定贊比亞為“重債窮國”,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2001年度《人類發展報告》也將贊比亞列為世界上唯一一個人類發展指數低於其1975年水平的國家。咎其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侷限性所致,二是贊比亞內部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撓,三是贊比亞自身的歷史文化傳統對改革造成的負面影響。 [5] 
奇盧巴政府經濟自由化改革的失敗具有必然性。這是因為推動改革的力量來自於國際援助社會的壓力而非國內經濟發展中的內在矛盾。這種外力來推動力首要目標是輸出其政治、經濟體制和思想意識形態,維護現有的國際經濟秩序,而非幫助贊比亞的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這樣一種外來推動力下的改革,一方面造成了奇盧巴政府的經濟改革政策缺乏針對性和適用性,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其在執行這些政策時缺乏內在動力,從而在執行過程中採取了拖延戰術。當改革的目標變成了獲取國際援助社會的援助而非推動國民經濟發展時,贊比亞的經濟出現進一步衰退也就成了必然。 [5] 
1991年舉行的多黨制選舉曾被西方樹立為非洲以和平方式從一黨制過渡到多黨制的“樣板”,並對這一“樣板”的經濟改革提供了大量的援助和建議。然而,“集權政治”下未能解決的經濟問題,在“民主政治”時期同樣沒能得到解決。作為西方國家在經濟改革方面樹立的“樣板”,奇盧巴政府經濟自由化改革的失敗給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在經濟改革方面提供了大量的經驗教訓。其在學習世界各國經濟發展模式的過程中,必須選取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即根據本國的經濟基礎歷史文化以及自然條件等調整自身的經濟結構,改變原殖民地式的單一模式,從而推動自身經濟發展。無論是奇盧巴政府還是之前的卡翁達政府卻都未能通過解決贊比亞內部矛盾的方式,來推動贊比亞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進而導致贊比亞經濟的持續衰退。 [5]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外交政策

奇盧巴上台後,奉行不結盟、睦鄰友好的對外政策,強調外交多元化,主張在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同世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關係,把“睦鄰、民主、自由、人權、和平”作為外交政策的基石。注重經濟外交,爭取外援,吸引投資。主張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重視發展同鄰國關係,致力於本地區政治、經濟一體化與和平解決南部非洲地區衝突,支持建立“非洲聯盟”。2000年10月,主持召開啓動東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場自由貿易區特別首腦會議,併成為首批加入自由貿易區的成員國之一。 [10] 
2001年7月9日——2002年1月2日,奇盧巴任非洲統一組織執行主席,強調為了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和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擺脱不利處境,南部非洲國家應當以更大的決心加快地區一體化進程 [11] 
贊比亞總統奇盧巴在聯合國大會 贊比亞總統奇盧巴在聯合國大會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虛幻的變革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西式“典範”

將近30年前,贊比亞曾經是非洲亞撒哈拉地區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但時過境遷,風光不再。到20世紀90年代,贊比亞不僅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而且是負債最重的國家之一。贊比亞的外債高達73億美元,相當於每個贊比亞國民平均負債700美元,這在世界上是罕見的。美國等西方國家藉助蘇聯解體、東歐國家蜕變,到處推行“多黨民主制”,將實施“多黨民主”與援助掛鈎,將西方政治制度發展模式價值觀念強加給非洲國家,力圖使非洲重新被納入西方體系,維護西方主導的全球經濟自由化,推行私人跨國公司支配全球自由貿易和自由金融。然而這種民主卻使非洲國家和人民承受了巨大的制度剝削,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5]  [7]  [6] 
贊比亞社會各界普遍期待着新政府能改革開放,帶領國家走向富強。但遺憾的是,事實的發展並非如此。奇盧巴執政後,拋棄了卡翁達的“人道的社會主義”道路,奉行政治多元化、經濟私有化和貿易自由化政策。在國際援助組織的支持下,贊比亞實行了市場經濟改革,減少對經濟活動的干預,解散工業和礦業公司,政府只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取消了商品價格控制外匯管制,實行自由利率、自由貿易,裁減了數千個國家公務員。為了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1992年贊比亞制定了《私有化法》,併成立了私有化委員會(ZPA),開始對國有經濟實行私有化改造,甚至國有大型銅礦都實行了私有化。一系列重大經濟政策的出台受到了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廣泛稱讚,贊比亞連續被樹為非洲經濟管理的典範,世界銀行宣佈贊比亞是非洲大陸實行私有化改造最成功的國家之一。 [5]  [12]  [13] 
但事實並非如此,私有化沒有成為發展經濟的良方,奇盧巴實行經濟改革後並未扭轉經濟下滑的趨勢,貪污腐敗橫行,財政赤字仍居高不下,銀行利率高達85%,贊幣克瓦查與世界其它主要貨幣的比值難以測算,金融形勢混亂,年通貨膨脹率高於100%,經濟呈負增長。隨後,在世界銀行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干涉下實行宏觀經濟穩定措施,到1994年經濟形勢才基本穩定下來,匯率得以控制和預測,銀行利率開始下降,通脹率降至47%,並呈繼續下降趨勢。但1994年和1995年的經濟仍為負增長。 [5]  [12]  [13] 
與此同時,多黨政治並未給贊比亞的發展帶來多少助益。1996年5月,贊比亞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增加了已連任兩屆總統的人不得再任總統和總統出身條款(總統候選人父母和本人必須是贊比亞人,至少第二代贊比亞人才有權參加總統競選),禁止卡翁達(父母均為馬拉維移民,卡翁達曾連任27年總統)參加以後的總統選舉。事實上,奇盧巴本人的出身問題同樣受到質疑,而且奇盧巴的親信後來在1999年提出再次修改憲法,刪除關於總統任期限制的條款,試圖為奇盧巴打破憲法限制,謀求第三度連任提供憲法依據。1996年11月贊比亞舉行第二次多黨民主選舉,獨立黨抵制總統和議會選舉,奇盧巴遂以絕對優勢獲勝,連任總統。 [12]  [13]  [14] 
奇盧巴蟬聯總統後,繼續執行其經濟改革計劃,贊經濟開始出現復甦勢頭,1996年經濟增長率達6.4%,通脹率降至35%。1997年經濟增長率達3.5%,通脹率降低到18.6% ,為十多年來的最低點。但這只是曇花一現。1997年10月28日贊比亞發生未遂政變後,政府實施緊急狀態法,外來投資和外援減少,貨幣繼續貶值,經濟發展再次受挫。1998年3月7日贊比亞解除緊急狀態法,外援和外資開始緩慢增加,但受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貨幣仍繼續貶值,贊經濟仍困難重重,舉步維艱。 [5]  [12]  [13] 
弗雷德裏克·奇盧巴總統 弗雷德裏克·奇盧巴總統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為政之風

政治上,奇盧巴和多黨民主運動取得政權後,愈來愈表現出專制集權和高壓統治的傾向,恣意對包括聯合民族獨立黨在內的反對黨進行強力彈壓,形成事實上的一黨獨大。奇盧巴為政貪鄙狹隘、不擇手段,政治胸懷和器量遠不及卡翁達,對於曾挑戰他權威的人勢必進行打擊報復。執政黨和政府高層貪污腐化日趨嚴重,1992年政府爆發貪腐醜聞,地方政府與住房部長、公共工程部長、農業與畜牧業部長、商業、貿易與工業部長、外交部長、地區發展部長、司法部長相繼辭職,並且出現了關於奇盧巴總統本人涉嫌腐敗的指控。 [15] 
在1996年大選後,卡翁達發起“不服從運動”, 抗議奇盧巴採用了不公正競選手段,贊比亞政治力量分化嚴重,暴力傾向加劇,朝野形同水火。贊比亞國內的政治鬥爭進入最混亂的時期。雖然大選獲勝,但奇盧巴的聲譽已經不如當年,官僚主義和腐敗成為了贊比亞政府的痼疾。1997年8月,盧薩卡市相繼發生小販騷亂、副總統府失火及反對黨領袖卡翁達、瓊圭(自由進步陣線領袖)遭槍擊事件。10月28日,一些下級軍官發動未遂軍事政變。奇盧巴遂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並先後將姆岡巴(人民大會黨領袖)、卡翁達逮捕入獄(後在國際社會壓力和調解下改為軟禁),瓊圭流亡海外。為此,美國和歐盟一度中止了對贊比亞的援助。1998年3月,奇盧巴取消全國緊急狀態,6月釋放卡翁達,開始對涉嫌政變的90餘人進行司法審判。1999年11月,卡翁達的第三子和接班人韋茲·卡翁達被暗殺。反對黨力量大大削弱,奇盧巴的執政地位得到鞏固。 [12]  [13]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總統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總統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放棄連任

隨着2001年大選的臨近,奇盧巴採取系列措施,在2001年4月27日召開的多民運全國代表大會特別會議上,成功刪除了該黨黨章中關於黨領袖至多可連續擔任兩個任期的法律條款。為此,贊比亞各界普遍認為奇盧巴正謀求連任第三任,但贊比亞憲法規定總統最多連任兩任。於是,反對第三任期的議員在議會提出動議,彈劾總統。反對黨空前聯合,非政府組織“綠洲聯盟”、工會組織、各大院校學生等社會各界紛紛舉行集會,在全國範圍掀起了反對奇盧巴謀求第三任期的浪潮,就連執政黨內部也多數持反對意見或態度消極。迫於強大壓力,奇盧巴宣佈不謀求連任第三任期總統。 [15]  [13] 
2001年5月4日,贊比亞總統奇盧巴宣佈放棄競選連任,同時解散了因競選連任問題而分崩離析的內閣。已連任兩屆總統的奇盧巴當晚10時20分在向全國發表電視講話時説:“我將在任期結束時離職。我們都應以國家利益為重,我這樣決定對國家最為有利。”他同時還宣佈解散內閣。5月2日,奇盧巴已經解除了副總統克里斯頓·滕博和8位內閣部長的職務,原因是他們帶頭反對奇盧巴競選連任。 [16] 
贊比亞憲法規定,總統最多隻能連任兩屆,每屆任期為5年。奇盧巴為贊比亞多黨民主運動(多民運黨)總裁,1991年當選總統,並將於今年年底結束第二個任期。多民運黨於2001年4月底舉行全國代表大會,選舉奇盧巴連任第三屆總裁,並推舉他競選下一屆總統。 [16] 
自2001年初以來,贊比亞各派政治力量圍繞奇盧巴能否競選連任進行了激烈的較量,贊政局因此出現動盪。各反對黨、工會組織、宗教團體、非政府組織以及學生紛紛舉行抗議活動。多民運內部也出現分歧,多民運代表大會日前已將原副總統滕博等人開除出黨。 [16] 
此後,多民運黨內鬥爭的焦點轉移到總統候選人人選問題上。總書記邁克爾·薩塔因覬覦總統寶座而與奇盧巴發生分歧,2001年9月宣佈退黨,並組建“愛國陣線”。奇盧巴最後確定為人剛直、沒有貪污腐敗劣跡的前副總統利維·帕特里克·姆瓦納瓦薩作為多民運的總統候選人,並得到了多民運黨內的認可。 [15]  [13]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貪腐案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公審

2003年12月9日,贊比亞歷史上第一位民選總統弗雷德裏克·奇盧巴竊取國家財產一案在贊比亞首都盧薩卡正式開庭審理。奇盧巴至少面臨包括偷竊、貪污腐敗、濫用職權瀆職等在內的169項指控。奇盧巴的律師認為該案審理可能會持續數年。前來旁聽的羣眾將法庭擠得水泄不通,人們都想看看,這位昔日的國家元首究竟如何走上了盜竊國家財產的不歸路、以及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 [1]  [17] 
奇盧巴是贊比亞獨立以來首位民選總統,1991年11月首度當選,1996年11月獲得連任。2002年1月2日總統任期屆滿卸職。隨後,被他一手提攜的姆瓦納瓦薩當選贊比亞新一屆總統。當時,外界還有分析認為,姆瓦納瓦薩即使當選總統,憑他與奇盧巴的關係,也只會成為奇盧巴的傀儡,執政黨“多民運”的真正權力還是掌握在奇盧巴手中。 [1] 
但令眾人始料不及的是,姆瓦納瓦薩上任後,積極展開他所稱的針對前政權腐敗官員的反貪行動,譴責奇盧巴濫用數百萬政府資金,並敦促議會剝奪了奇盧巴的刑事豁免權。奇盧巴此後多次遭到逮捕,還被軟禁過很長一段時間。曾在奇盧巴政府中擔任重要職務的一批官員也相繼被捕。做為迴應,奇盧巴譴責姆瓦納瓦薩對他個人發起政治迫害,以引開公眾注意力,不再關注姆瓦納瓦薩執政時的疏漏。 [1] 
據悉,與奇盧巴相伴33年的前妻薇拉2002年曾將他告上法庭,要求高達25億美元的贍養費,這一數字相當於贊比亞國內生產總值的75%。消息令舉國譁然,大部分國民亦對奇盧巴擁有豐厚家財難以置信。據薇拉説,儘管奇盧巴任總統時每月薪酬僅為1500美元,但她絕非漫天要價,因為奇盧巴絕對有這個財力。事件勢將引起另一番爭議,即奇盧巴是否應被免去前總統特權,以令他就任內貪污的指控作出答辯。 [18] 
然而,自奇盧巴2002年1月2日去職後,贊比亞國民議會就在現總統姆瓦納瓦薩的領導下,開始了對奇盧巴在位期間行為的調查。當年7月,國民議會取消了他的豁免權,使司法機關可以依法對他涉嫌濫用職權、貪污公款等罪行進行審判。2003年2月,贊比亞法庭裁定國民議會的決議有效,從而為正式逮捕奇盧巴掃清了障礙。幾天後,奇盧巴因被指控犯有“竊取國家資源罪”被警方逮捕。但他不久後交付了鉅額保釋金獲得保釋。 [17] 
此後,奇盧巴從普通百姓到總統再到階下囚的“三部曲”又有了新的發展。2003年8月,贊比亞反腐敗特別行動小組對他提出新的指控,稱他涉嫌參與多宗侵吞公共財產案件。在12月9日的庭審中,奇盧巴被控犯有169項與腐敗有關的罪行、69項濫用權力和盜竊國家資產的罪行,盜用的公共財產達4300萬美元。行動小組還稱,奇盧巴身邊有一個“腐敗網絡”,核心成員是四位前政府官員和兩名商人,他們分別負責勾結南非、比利時、英國、美國和加勒比海國家的經濟犯罪團伙,進行洗錢、銷贓等活動。 [17] 
奇盧巴當天身穿一身囚服出現在被告席上,表面上看起來相當平靜,偶爾會翻一翻面前的一本藍皮《聖經》。據法新社報道,在登上被告席前,奇盧巴甚至一臉笑容地對場外記者説“聖誕快樂”。 [17] 
檢察官稱,奇盧巴在位期間,多次指使財政部將資金劃到贊比亞國家商業銀行設在倫敦的分行,以便在以後將這些錢轉移到其他賬户。有四位證人輪流出庭作證,稱奇盧巴確實犯有上述罪行。但奇盧巴否認了全部指控,稱自己無罪。他説,這些經倫敦分行劃轉的錢是用於國家情報機構在海外的活動,他並未中飽私囊。對奇盧巴的抗辯,檢察官毫不猶豫地指出,奇盧巴所稱的“國家情報機構經費”實際上是通過前情報頭子澤維爾·瓊古的手劃到了自己名下,而瓊古本人現也已被收監。 [17] 
經過幾個小時的激烈辯論,控辯雙方當天均未能説服法官,此案被迫推至次日繼續審理。奇盧巴在走出法庭時對媒體稱:“一個真正的拳擊手從不在第一回合結束時做出全局的結論。”而當有記者問他是否取得了“第一回合”的勝利後,他點頭説:“是。”據悉,此輪訴訟將於12日結束,下一輪將在16日舉行。看來,要想真正將奇盧巴定罪,反腐敗特別行動小組還需要經過一番艱苦的努力。 [17] 
負責此案的法官史密斯先生指出,“前總統奇盧巴十年的工資總計是52500英鎊(約合人民幣57萬),而他同期卻在瑞士購買珠寶和服裝精品的價格超過6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650萬)。前總統奇盧巴曾積極倡導防止腐敗,但他自己卻更積極地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了。” [19]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資產凍結

2007年6月6日,倫敦高級法院對贊比亞前總統奇盧巴貪污案的判決傳票已經送達本人,同時送達的還有法院凍結奇盧巴的退休金和兩處房產的凍結令 [20] 
據《贊比亞每日郵報》6日報道,贊比亞司法部的官員4日把上述傳票和凍結令送到了奇盧巴在盧薩卡的住所。根據倫敦高級法院的凍結令,其他6名同案被告數量不等的財產也被凍結。法院還責成被告在傳票送達後的3天之內儘快向贊比亞檢察總長的律師報告他們在世界各地5000美元以上的財產,不管這些財產是否在他們名下。奇盧巴已表示要抗辯倫敦高級法院的裁決。 [20] 
倫敦高級法院5月4日裁定奇盧巴及其同案人4100萬美元的貪污案成立,並責令他們賠償其中的85%,即3500萬美元。 [20]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無罪判決

經過6年調查,贊比亞前總統奇盧巴於2009年8月17日被法庭宣判無罪,恢復清白之身,徹底洗脱了之前稱他在任期間腐敗,利用職權挪用、侵吞鉅額公款等數項指控。 [21] 
17日,在贊比亞首都盧薩卡歷時6 小時的判決結束時,法官瓊斯·奇尼亞馬稱:“因檢察機關無法提供有效證據證明被告(奇盧巴)犯罪,因此,我們要按法定程序宣佈被告無罪釋放。” [21] 
有報道稱,奇盧巴走出法院時,受到了在門口等候的支持者們的熱烈歡迎,其中數十人甚至翩翩起舞慶祝他無罪釋放。 [21] 
自2002年起,奇盧巴與總統姆瓦納瓦薩和多民運黨關係惡化,他被指控貪污。奇盧巴在2006年大選中轉而支持姆瓦納瓦薩的主要對手邁克爾·薩塔,2008年在姆瓦納瓦薩總統去世的背景下,奇盧巴案件出現逆轉。姆瓦納瓦薩的繼任者魯皮亞·班達上台後,對奇盧巴的調查停止,2009年他被撤銷一切指控。奇盧巴在2010年1月宣佈他將在2011年大選中支持總統魯皮亞·班達連任,同時也批評主要反對黨領導人。“透明國際”認為,奇盧巴支持班達,使其保證他的自由,同時他與薩塔的關係同樣至關重要。“奇盧巴會盡一切可能保證他的朋友們仍然掌權。” [22] 
弗雷德裏克·奇盧巴 弗雷德裏克·奇盧巴

弗雷德裏克·雅各布·泰特斯·奇盧巴逝世

2011年6月18日凌晨,贊比亞前總統弗雷德裏克·奇盧巴因心臟病突發去世,享年68歲。其遺體被安葬在盧薩卡使館公園的公墓內。 [23] 
2011年6月27日贊比亞為已故前總統弗雷德裏克·奇盧巴舉行隆重葬禮,其遺體被安葬在盧薩卡使館公園的公墓內。當天,贊比亞總統魯皮亞·班達、剛果(金)總統約瑟夫·卡比拉津巴布韋總理摩根·茨萬吉拉伊、贊比亞開國總統卡翁達坦桑尼亞前總統姆卡帕,以及贊比亞政府官員和社會各界人士千餘人聚集在盧薩卡市中心的聖十字教堂內為奇盧巴舉行悼念儀式,另有近萬人在教堂外草坪上觀看直播。 [23] 
儀式後,奇盧巴靈柩被運至盧薩卡使館公園公墓安葬,儀仗隊鳴禮炮。 [23] 
弗雷德裏克·奇盧巴總統 弗雷德裏克·奇盧巴總統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