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阿縣

鎖定
平阿縣,漢侯國,後漢亦為侯國,後謂到,東晉後廢,今安徽懷遠縣西南六十里有平阿集,在平阿山下,即故城也。後魏置,在今江蘇高郵安徽天長縣界,蓋南北朝僑置。
中文名
平阿縣
行政區類別
地理位置
江蘇高郵市及安徽天長縣界
地    位
歷史名縣

平阿縣發展歷史

一、漢武帝元狩5年(公元前118年)建高郵縣(江蘇高郵臨澤鎮),屬廣陵國
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漢成帝把他的三舅王譚(字子元)封平阿侯於此。
東漢為平阿縣屬揚州廣陵國。
三國(公元220至265年)時,初屬魏後屬吳,屬揚州廣陵郡。
東晉改平阿縣為三阿,屬南兗州廣陵郡。
劉宋(公元420至479年)初改三阿縣為高郵縣,從此不變。
南宋紹興五年(公元1135年)高郵縣遷移今高郵市區
二、河平三年(前26年),封王譚平阿侯,為侯國(建邑於今縣城西南30公里耿集鄉魏家窪村平阿山南麓);
王莽篡政,改平阿為“平寧”縣。
東漢平阿縣於建武十三年(37年)為功臣耿阜封地,為侯國,後復為縣。
三國魏黃初二年(221年),平阿屬的揚州九江郡改為淮南公國。四年,淮南國改為淮南郡。太和六年(232年),淮南郡改為楚國。嘉平元年(249年),復為淮南郡。
西晉泰始元年(265年)、平阿仍屬揚州淮南郡(仍治壽春)。
十年十一月甲申,改淮南郡為淮南國。永泰元年(300年)八月,國除,仍為淮南郡。平阿屬之。
東晉咸和三年(328年),淮南郡入後趙,平阿縣廢除。
三、公元9年,王莽篡政,改成德縣為平阿縣。東漢建武元年(25年)復。在今安徽壽縣瓦埠鎮李山廟一帶。
四、1943年春,根據平陰、阿東抗日工作的需要,冀魯豫行署決定:平陰縣抗日民主政府與阿東抗日民主辦事處合併為平阿縣抗日民主政府,縣政府機關駐原阿東一帶,後駐原平陰縣城。1945年冬,平阿縣建制撤銷,原阿東地區劃歸東阿縣,原東阿縣黃河以東地區劃歸平陰縣。
高郵未曾叫平阿
高郵市隸屬於地級揚州市,乃一漢代古縣。
“一首之歌,從古唱到今。”古代高郵的行政級別曾屢有變化,或或郡,或軍或,或,但其基本的地域名稱很少發生變化,這是一般人的常識。
但是,這樣的看法近來受到了質疑。認為高郵兩漢至為平阿(或三阿),其始作俑者便是《高郵州志》。查高郵檔案局現存最早的方誌,清·雍正高郵州志》,其卷之一歷代沿革稱:
 《》曰:淮海惟揚州
 《禮》:司馬職方氏,東南曰揚州。高郵古揚州之域
春秋 時為吳邗溝地,越並吳遂屬越
戰國 時楚並越又屬楚
 並楚又屬秦。始築台置郵亭,因名秦郵
 置平阿縣,屬廣陵國。成帝時封元舅王譚為平阿縣侯[至今郵有平阿湖、平阿溪、平阿村、北阿鎮、下阿溪]
屬臨淮郡。封淮南人趙誘為平阿縣侯
東晉 為三阿縣,屬南兗州[南兗轄揚州]
一些地方文化工作者也據此認為,兩漢至晉,高郵確實叫做平阿。如《高郵地名史話》一書,述及高郵沿革,推算出從漢成帝河平二年(前27年),到東晉最後一個帝王司馬德文元熙二年(420年),高郵叫做平阿的時間為448年。
那麼,高郵自漢代設縣至代,其間是否真的叫過平阿呢?

平阿縣西漢時期

一、西漢時期高郵未更名平阿
雍正《高郵州志》認為“漢置平阿縣,屬廣陵國,”其依據是,“成帝時封元舅王譚為平阿縣侯。”
《漢書·元后傳》雲,“河平二年,上(成帝)悉封舅譚為平阿侯,商成都侯,立紅陽侯,根曲陽侯,逢時高平侯。五人同日封,故世謂之五侯。”
漢書·地理志》雲,“廣陵國,……縣四:廣陵,江都,高郵,平安。”顯然,依據《漢書·地理志》的記載,高郵為廣陵國的一個轄縣。在其四個轄縣中,只有高郵縣,而無平阿縣。
《漢書·地理志》漢建置開篇,“京兆尹,故秦內史,……元始二年(2年),户十九萬五千七百二,口六十八萬二千四百六十八。”顏師古注曰,“漢之户口當元始時最為殷盛,故志舉之以為數也。後皆類此。”人口的統計需要遵循嚴格的時間性和地域性,這個時間就是元始二年,這個地域就是元始二年的行政區域建置。顏注“後皆類此”,即是《漢書·地理志》全志遵循的原則。也就是説,《漢書·地理志》反映的郡國縣的名稱,是漢平帝元始二年的制度,比之王譚兄弟的封侯時間遲了整整29年。因此,從時間序列上講,成帝時或成帝以前高郵更名平阿之説,是難以成立的。
《漢書》作者班固(32-92年),系東漢時期史學家、文學家。建武二十三年(47年)前後入洛陽太學,博覽羣書,窮究九流百家之言。建武三十年,在班彪續補《史記》之作《後傳》基礎上開始編寫《漢書》,至漢章帝建初中(76-84年)基本完成。這個時間,距離王譚兄弟的封侯已有100多年。班固以後漢人治前漢史,雖然屬於隔代修史,但其時間間隔並不長。以元始二年計,迄至班固成書之時,僅有80多年的時間。經歷了西漢末年,新莽朝,《地理志》亦未忽略此間的行政區域變化。特別是新莽時期,王莽大改地名,因而志中便添了許多莽曰的地名。幸運的是,高郵不在更改之列。就是説,元始二年之後直至新莽朝,高郵不存在更名的問題。即高郵立縣之後,終西漢一代,高郵就叫做高郵。
又《漢書·地理志》雲, “沛郡……縣三十七:……平阿,侯國。”按譚其驤先生著《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冊,西漢兗、豫、青、徐刺史部,清楚標明,高郵即在現在的位置,而平阿則在現今安徽懷遠地境。可見,在西漢時期,平阿則另有其地。
顯而易見,王譚之封平阿侯,與高郵域名之間並無內在的關聯,更不能以此作為高郵更名平阿的依據。所謂高郵西漢時“置平阿縣” ,當為雍正《高郵州志》編纂者的臆斷之論,根本不足採信。

平阿縣東漢時期

二、東漢時期高郵未更名平阿
《後漢書·郡國志》記載,“廣陵郡,十一城……廣陵,江都,高郵,平安”,反映的是東漢順帝永和五年(140年)行政區域建置。《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冊,東漢時期豫州、兗州、徐州、青州刺史部,高郵隸屬徐州刺史部廣陵郡。
又《後漢書·郡國志》雲,“九江郡秦置……十四城……平阿,故屬沛。”這與《漢書》的記載是一致的,具有明顯的相關性和繼承性。《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冊,東漢時期揚州刺史部,平阿隸屬於揚州刺史部九江郡。平阿較之於西漢,其隸屬關係雖有變化,但治所仍在今天安徽的懷遠地境。

平阿縣三國時期

三、三國時期高郵縣廢
三國志》有傳無志,對於沿革研究是一大缺憾。但在其後成書的沈約《宋書·州郡志》記載,“廣陵太守……高郵令,漢舊縣。三國時廢,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 《三國志·吳書》雲,“(建安)十八年正月(213年),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曹公望權軍,嘆其齊肅,乃退。初,曹公恐江濱郡縣為權所略,徵令內移。民轉相驚,自廬江、九江、蘄春、廣陵户十餘萬皆東渡江,江西遂虛,合肥以南惟有皖城。”三國時期,高郵處於吳魏邊界地帶,縣廢。廢縣的原因,沈約講得很清楚,“三國時,江淮為戰爭之地,其間不居者各數百里,此諸縣並在江北淮南,虛其地,無復民户。吳平,民各還本,故復立焉。”
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三冊,魏國之青州、徐州,為魏景元三年(262年)行政區域建置,清楚地標出了高郵縣,隸屬徐州之廣陵郡,其位置在今天的高郵境。但在標註時,使用的符號為聚邑。對此,《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一冊編例中有説明,“凡此年已廢或始於此年以後的郡縣,一般只選畫前後期所沒有的,採用聚邑註記符號予以表示。”因此,從《宋書·州郡志》的記載,再到譚其驤先生的研究,都論證了三國時期的幾十年間,高郵縣廢。
1990版《高郵縣誌》第一章建置,第一節沿革載,“獻帝建安十八年(213年),高郵廢縣,”是有其史實基礎的。
《三國志·魏書》,“蔣濟字子通,楚國平阿人也。”同書雲,“ 是時,(王)淩外甥令狐愚以才能為兗州刺史,屯平阿。舅甥並典兵,專淮南之重。”《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三冊,兗州、豫州、揚州,平阿隸屬於魏國揚州之淮南郡,位於今天安徽之懷遠縣境。《宋書·州郡志》雲,“義成太守,晉孝武立,治襄陽,今治均。《永初郡國》又有下蔡、平阿縣。……平阿當是何志後省。”這裏所説的何志是沈約依取的何承天《宋書·志》。何承天志迄於元嘉二十年(443年),《宋書·州郡志》郢州巴陵郡條,“何志訖元嘉二十年。”就是説,平阿作為建置縣,其名稱的使用,自西漢一直延續至南北朝劉宋文帝中後期。

平阿縣晉代時期

四、代高郵仍名高郵
雍正《高郵州志》認為,高郵“晉屬臨淮郡。封淮南人趙誘為平阿縣侯。”
《 晉書·地理志》 雲,“臨淮郡漢置,章帝以合下邳,太康元年復立。統縣十……盱眙、東陽、高山、贅其、潘旌、高郵、淮陵、司吾、下相、徐。”《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三冊,西晉時期青州、徐州,為太康二年(281年)行政區域建置。譚其驤先生依據清人的考據和自己的研究成果,將高郵調整為廣陵郡統轄,高郵即在現在的位置。可見,在西晉短暫的統一時期,高郵縣置存在,縣名就是高郵。
《 晉書·地理志》記載:“淮南郡,……統縣十六,……壽春、成德、下蔡、義城、西曲陽、平阿。”顯然,在此一時期,平阿為淮南郡的屬縣。《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三冊,揚州,平阿隸屬於揚州淮南郡,其位置在今天的安徽懷遠地境。
晉書》,“ 趙誘字元孫,淮南人也。……累功賜爵平阿縣侯,代陶侃為武昌太守。”
趙誘為淮南人,因功封為平阿侯,這是歷史的事實。如前所述,淮南郡之平阿與廣陵郡之高郵,在晉代是兩個各自獨立存在而又完全不相關聯的行政地域單元。雍正《高郵州志》將兩地混為一談,並以平阿替代高郵,只能説是缺乏起碼的歷史地理常識了。
雍正《高郵州志》稱,高郵“東晉為三阿縣,屬南兗州[南兗轄揚州] 。”
查《晉書·地理志》,晉時並無三阿縣之名。永嘉之際,天下大亂,五胡亂華,北中國陷入空前的動盪與黑暗之中,中原士族流人舉族南遷,形成了規模龐大的難民潮。東晉朝廷為安撫和安置這些流民,在長江下游兩岸廣為僑置州郡縣。高郵地境及其附近就有幽州、青州、兗州、徐州,雲集林列,播遷更易頻仍。在《中國歷史地圖集》第四冊,東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缺少高郵縣建置及治所。但依《宋書》作者沈約的記述,東晉時,高郵縣置是存在的。地圖上的缺失,當為技術性的省略。《高郵州志》中提到的三阿,在高郵地境西北部,但在《中國歷史地圖集》上,其標識符號僅為一重要的聚邑,而不是縣置。三阿之所以赫然在列,緣於此間發生過的一次著名的會戰。《晉書·載記·苻堅》,“彭超陷盱眙,……遂攻晉幽州刺史田洛於三阿,去廣陵百里,……謝玄自廣陵救三阿。……玄率眾三萬次於白馬塘,俱難遣其將都顏率騎逆玄,戰於塘西,玄大敗之,斬顏。玄進兵至三阿,與難、超戰,超等又敗,退保盱眙。”此役穩住了東晉朝廷的陣腳,實為淝水之戰的前哨戰,在東晉的歷史上有其重要的一筆。
為着閲讀的方便,參照譚其驤先生的《中國歷史地圖集》,筆者將兩漢至晉高郵與平阿之沿革考據的結果製成表格如下:
朝代名稱隸屬治所
西漢 高郵縣 徐州廣陵國 今高郵城
平阿(侯)國 豫州沛郡 今安徽懷遠西南
東漢 高郵縣 徐州廣陵郡 今高郵城
平阿縣 揚州九江郡 今安徽懷遠西南
三國 縣 廢
平阿縣 魏國 揚州淮南郡 今安徽懷遠西南
晉代 高郵縣 徐州廣陵郡 今高郵城
平阿縣 揚州淮南郡 今安徽懷遠西南
如表所載,高郵自西漢置縣,歷經東漢,三國和晉四個重要的歷史時期,跨越了四個多世紀的漫長時間,除了三國時期的幾十年廢置外,高郵縣名就叫做高郵縣。
同期,平阿亦是一侯國、縣,兩縣(國)異地並存。因此,高郵既不可能,也無必要從名平阿。

平阿縣餘 論

雍正《高郵州志》雲,“至今郵有平阿湖、平阿溪、平阿村、北阿鎮、下阿溪,”並以此證明兩漢至晉時期,高郵為平阿(三阿)縣。查1990版《高郵縣誌》,轉引明代《隆慶州志》高郵州境圖(1572年),在高郵湖西菱塘回族鄉到現今金湖縣,有下阿溪、二阿、平阿村、平阿溪、北阿鎮;轉引清代高郵州境圖(1845年),有平阿溪、平阿中村;轉引民國18年版《高郵鄉土表解》(1929年),民國18年高郵縣行政區劃圖,高郵西北有平阿鄉(在今金湖縣)。這些州(縣)境圖所提供的信息表明,高郵境內有平阿鄉、平阿村等行政或聚落地名,有平阿湖、平阿溪等水體的名稱。但是,這些鄉村一級的居民點名稱,並不能和整個高郵的域名相提並論,而與之有連帶關係叫做平阿的小尺度水體,也同樣不能構成佐證的要件。因此,把鄉鎮級別的域名和縣級行政建置混為一談,把十幾個世紀之後的明清時代的鄉村級域名,與晉代以前的縣級行政建置混為一談,並引之為論據,是講不通的。
清人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二十三,高郵州之北阿鎮條,“州西八十里。亦曰三阿。三阿者,鎮之南有平阿湖,又南有下阿溪也。……或雲:平阿湖側有平阿村,村有故平阿縣。魏收《志》:譙州高塘郡領平阿縣,此三阿也。平阿,蓋梁置,後魏因之,後周廢。今下阿入天長縣。”
同書卷二十一,鳳陽府懷遠縣平阿城條雲,“平阿城……梁時復置平阿,在今高郵、天長界,非故縣。”
《高郵州志》的看法,極有可能與這兩段文字存在一定的淵源關係。然而,顧氏的行文措辭為“或曰”、“蓋”,非肯定之語,其時間斷限亦為南北朝時期。《隋書·地理志》雲,“高郵,梁析置竹塘、三歸二縣,及置廣業郡,尋以有嘉禾,為神農郡。”表明南朝蕭梁時期,高郵域名及區劃均有變化,但其本體不叫平阿。 “平阿湖側有平阿村,村有故平阿縣”,其所指亦僅涉及到高郵的西部邊緣部分,並不能指稱整個的高郵地境。
可見,高郵地境與平阿縣之間,在歷史上有無瓜葛都是個問題,更遑論叫做平阿縣了。
事實上,在雍正《高郵州志》之後的乾隆《高郵州志》,就已經發現了前志沿革上的訛誤,並作出了糾正,茲錄如下:
夏 淮海惟揚州
周 東南曰揚州
春秋 吳邗溝地,越並吳屬越
戰國 楚並越屬楚
秦 屬九江郡。始築台置郵亭,以此稱秦郵
漢 置高郵縣屬廣陵國。[舊志作平阿縣。成帝封元舅王譚為平阿縣侯,即此地,未詳所據。查平阿村今尚存,而漢無此縣,晉之三阿亦然。今並依兩漢晉宋諸書正之]
東漢 置高郵縣,屬廣陵郡
三國 廣陵郡地
晉 置高郵縣屬臨淮郡隸徐州。[郡本漢置,章帝以合下邳。晉武帝太康元年復立。按舊志載封淮南人趙誘為平阿縣侯,查晉時平阿縣屬淮南郡,地有塗山,似非郵地。舊志又云東晉為三阿縣,查明帝時嘗僑立幽州於三阿,亦非縣名也]
認為兩漢至晉高郵縣為平阿(三阿)縣,是雍正《高郵州志》的一大謬誤,也誤導了一些地方文化工作者。
實事求是,還原並尊重真實的歷史,是文史工作者應該遵循的科學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