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城隍廟

(廣東省揭陽市城隍廟)

鎖定
城隍廟位於廣東省揭陽市東門城隍街,建於宋紹興十年(1140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修。為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中文名
城隍廟
地    址
揭陽東門城隍街
建    於
宋紹興十年
重修時間
明洪武二年

城隍廟寺廟簡介

揭陽城隍廟是廣東省現存最大規模的同類古建築。揭陽城隍廟位於廣東揭陽東門城隍街,建於宋紹興十年(1140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縣丞許德重建。1989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城隍廟內有三山門、拜亭、大殿、養生池、石拱橋、夫人廳等。城隍廟頂為懸山頂,七架樑與金柱之間用三升斗拱架,大殿四壁只起防護作用,不承受屋頂壓力,結構獨特,歷經地震,雖牆壁崩塌而樑架安然。其棟樑雕刻刀路明快,雄渾遒勁,兼有明代建築風格和地方傳統藝術特色,是揭陽市古建築物歷史遺存的精華。

城隍廟佈局結構

廣東揭陽市城隍廟
廣東揭陽市城隍廟(2張)
揭陽城隍廟建築融合了明清建築風格和揭陽本土傳統工藝特色。主體建築為木、石承載結構,力學結構科學嚴謹。大殿四壁僅僅起着防護作用。建築結構防震性能很高,歷經明代以來幾十次地震,巍然不動,展現了古代中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築技藝。成了今人研究古代建築的標本。據《揭陽縣誌·壇祠》載,城隍廟在城東解元坊,深二十六丈,廣八丈。城隍廟廟宇以大殿為中心,南北一中軸線,左右兩廊、兩廂為對稱建築,三進院落。主要建築有牌樓、大門、大殿、鍾、鼓樓、後殿(夫人廳),總面積有2000多平方米。
廟內棟樑間的木雕裝飾,刀法簡潔明快。正殿供奉城隍公,後廳祀奉城隍夫人。正殿入門兩側昂立二位神將。正殿兩邊分祀陰曹眾神,個個怒目橫眉,森嚴肅穆。謂善者進廟,彌矢善心,惡者進廟,邪念斂消。 [1] 
修復後的城隍廟更是引人入勝。

城隍廟寺廟聯楹

有《揭陽城隍廟》詩為證
“黎庶進香煙,祈求大有年。
鼠蛇盤裏巷,蝗蟻滿田園。
狀紙呈何處,災星降自天。
汝官才七品,敢管大羅仙?”

城隍廟民間傳説

傳説明朝年間,廣東揭陽城鳳圍宋村有一位姑娘,同嫂嫂到城隍進香祈福,見到伯府美貌連聲稱讚,
城隍夫人 城隍夫人
嫂嫂便戲小姑説:“小姑若能嫁給一位象伯府這樣美貌的姑爺就好哩!”宋姑娘聽後,只是笑而不語。當晚,宋姑娘果然見城隍來到她的閨中,與她同牀共枕。她把一根紅繩繫於城隍足上。翌晨,她把這夢告訴嫂嫂。白天,姑娘又到城隍廟中,果然見她夢中系在城隍足上的紅繩,還系在神像的足上。後來,這位姑娘無病而終,人們都傳説她被城隍娶去作夫人。後來,人們在城隍廟大殿後連壁建了一座伯府夫人廳,供塑宋姑娘金身,並將其廳前闢成養生池,上面砌一座拱石橋和欄杆,池中又植兩株參天水棉樹,取水水(瑞瑞)棉棉(綿綿)之意,許多善男信女常買鱉來在池中放生祈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