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城隍廟

(祭祀城隍神的廟宇)

鎖定
城隍廟,是用來祭祀城隍神的廟宇,城隍,有的地方又稱城隍爺,是中國古代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之一,大多由有功於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職權相當於陽界的市長。因此城隍就跟城市相關並隨城市的發展而發展。城隍產生於古代祭祀而經道教演衍的地方守護神。
城隍本指護城河班固兩都賦序》:“京師修宮室,浚城隍。”祭祀城隍神的例規形成於南北朝時。唐宋時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為國家祀典。元代封之為佑聖王。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為王、公、侯、伯四等,歲時祭祀,分別由國王及府州縣守令主之。
城隍廟,明太祖此舉之意,“以鑑察民之善惡而禍福之,俾幽明舉不得幸免”。
中文名
城隍廟
作    用
祭祀城隍神的廟宇

城隍廟原始信仰

城隍廟
城隍廟(5張)
遠古時期,農業經濟在強大的自然力面前,常常顯得軟弱無力,一種潛在的恐懼心理使得民眾往往把希望寄託於對圖騰、祖先和自然神的崇拜之中,通過一定的祭祀求得自然力和祖宗的護佑,在“萬物有靈”與“天人合一”觀念的支配下,出現了有關神靈的崇拜和祭祀儀式,逐步形成原始信仰
城隍是中國原始信仰祭祀的自然神之一。從資料記載看,城隍神最早見於周代《禮記》天子八蜡中的水墉神。《禮記·郊特牲第十一》有:“天子大蜡八。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大蜡八”是指什麼?鄭玄注云:所祭有八神也。許慎説文》雲蠟“從蟲昔聲……曰年終祭名者矣”。

城隍廟祭祀習俗

所以大蜡八即年終祭祀的八位神,他們分別是:司嗇、百種神、農神、郵表、禽獸神、坊、水墉、昆蟲。其中水墉居其七。水墉是農田中的溝渠,水墉神也就是溝渠神。後來古代的城市亦要修築城牆,城牆之外還要有一圈護城壕。有水的城塹稱為“池”,無水的城塹則稱為“隍”。“城隍”二字,始見於《易經泰卦的上六爻辭:“城復於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其中“城”指城牆,“隍”指城壕(護城河)。
城隍一詞連用泛指城池,首見於班固《兩都賦·序》:“京師修宮室,浚城隍。”原始崇拜認為,凡與人們日常生活有關的事物皆有神在,而且“功施於民則祀之,能御災捍患則祀之”(《五禮通考》)。城牆、城壕在防衞敵人、猛獸攻擊,保護一城百姓安全上,功莫大焉。於是水墉神便升格為城隍神,被視為城市的守護神。

城隍廟顯著特點

兼容幷包是我們傳統文化民間信仰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城隍信仰亦是如此。
隨着城隍在民間百姓中的影響日益顯著,道教也將城隍神納入自己的神靈體系。杜光庭編纂的《道門科範大全集》中,就有在齋蘸請神儀式中開列城隍的法位的記載。在以後的發展過程中,城隍神就逐漸成為了道教尊奉的主要冥界神靈之一。道教許多法事活動中,都要請城隍神到場。道教源於民間而又影響民間,甚至滲透到千家萬户。城隍原本是民間的神祀,佛教在中國廣泛傳播以後,接受了佛教的冥界體系,城隍神開始成為陰間的行政長官,掌管陰間事務。 如宋代佛教的“水陸法會”就開始將城隍神列為重要的恭請神明之一。
中國民間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它的一個典型特徵就是,把傳統信仰的神靈和各種宗教的神靈進行反覆篩選、淘汰、組合,從而構成一個雜亂的神靈信仰體系。這鮮明地反映了中國世俗信仰的多元性。所以説,中國民間信仰具有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點。民間信仰的神靈羣體可以説並無體系可言,但這些信仰並沒有本質上的衝突,這一方面體現了中國文化包容性,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民間信仰“尚和”的文化精神特質。
城隍,從中國先民的原始信仰、民間信仰發展到後世的宗教信仰,它們原發於農耕文明。古長安作為農耕文明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又以其長期作為我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特殊地位,決定了它成為精神文化的傳播地。由此,古長安也自然成為城隍信仰的原發地和傳播地。

城隍廟城隍人格神

城隍神是由自然神逐漸過渡到人格神的,在傳統社會中,人們希望英雄人物死後英靈還在,作為地方神來保護自己。在城隍由自然神演變為人神的過程中,漢代的紀信最早,長安不僅是城隍信仰的原發地和傳播地,也產生了最早的城隍人神——紀信。
據《長安縣誌·王曲城隍廟會》記載:“相傳楚漢滎陽之戰中,漢將紀信假扮成漢王,解救劉邦出圍,致被項羽燒死。劉邦得天下後,封紀信為十三省總城隍,在長安王曲建廟立祠,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祭祀,後遂成廟會。”漢代紀信救劉邦的故事在《史記·項羽本紀》和《漢書·高帝紀第一上》及地方相關資料上均有敍述。劉邦稱帝後,厚賞、追封紀信,並賜黃袍加身,擇上林苑(今王曲鎮)修建大型廟堂並祭祀,每年農曆二月初八祭祀,後遂成廟會。據傳文景二帝時期,為了順應民心、強化統治,遂將供奉的紀信封為城隍神,成為長安城的保護神。由史料記載來看,王曲城隍祭祀紀信據今已有兩千餘年的歷史,比三國東吳蕪湖城隍爺周瑜和城隍廟要早四百年。

城隍廟興盛時期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城隍信仰不斷增強,王曲城隍祭祀活動亦不斷興盛。進入唐代,城隍祭祀在各地已經蔚然成風,地方官每年定期或在地方遭遇旱澇天災時,代表一方民眾祭祀城隍。王曲城隍緊鄰唐長安城,更成為官府及民眾祭祀的對象,我們可以想象當時祭祀活動的盛況。宋代城隍神被正式列入祀典,並明確規定,新官到任三日內,必須拜謁城隍廟,這是借用神明的威力來管制官吏。王曲城隍紀信也被封為“忠祐安漢公”,元代時追封為“輔德顯忠康濟王”。明太祖朱元璋大封天下城隍,並完善了祭祀城隍的制度。城隍神與現世行政機構相對應,但其職能高於現世行政長官,由此來達到對地方官吏和百姓的精神統治。王曲城隍被明王朝封為“忠烈侯”,享正三品,祭祀活動更顯重要和隆重。清代繼續沿用明代制度。
據宋代趙與時的《賓退錄》記載,至宋為止,各地共有供奉紀信的城隍廟數十處,城隍“神之姓名具者,鎮江、慶元、寧國、太平、襄陽、興元、復州、南安諸郡,華亭蕪湖兩邑,皆謂紀信”。
現如今,粗略統計,中國仍有奉紀信為城隍的城隍廟三十多處。最著名的有:古都西安,陝西陽曲、興元、户縣,寧國,甘肅蘭州天水西固,河南鄭州方城、固始、滎陽扶溝密縣,江蘇鎮江,浙江臨安、慶元,湖北襄陽,福建南安,上海,遼寧瓦房店復州,四川南充,廣西太平,等等。其中,甘肅天水、四川南充、陝西户縣都把紀信視為本地人,以桑梓故土的身份,建城隍廟以供奉。河南因是紀信行軍戰鬥的主要戰場所在地和最終詐降現身的地方,紛紛立廟拜紀信為城隍。

城隍廟民間信仰

宋代以後,城隍信仰已是民間非常普遍的信仰了,隨着城隍信仰在我國民間的發展,各地人民信奉的城隍神愈加人格化、本土化、多樣化,大多以當地人民普遍認同的、已去世的英雄或名臣奉為城隍神,如古都西安以及中國眾多城市均仍祭祀漢高祖大將軍紀信,蘇州祀戰國時春申君黃歇,北京祀文天祥楊椒山,杭州祀周新,會稽祀龐王,南寧、桂林祀蘇緘等。

城隍廟冊封城隍

公元934年(後唐末帝清泰元年)始封城隍為王爵
元代文宗天曆年間,朝廷讓城隍爺配享夫人,從此城隍廟裏就有了寢殿,專門供奉城隍爺及城隍夫人。
明代,朱元璋更是推崇有加。相傳朱元璋稱帝之前,曾經宿身城隍廟而倖免大難。朱元璋稱帝之後,於1368年(洪武元年),下旨封都城隍為監察司顯佑王,職位正一品;與朝廷的太師、太傅、太保三公”和左右丞相平級。同時封各府城隍為監察司民城隍威靈公、職位正二品;封州城隍為監察司民城隍顯佑侯,職位正三品;封縣城隍為監察司民城隍顯佑伯,職位正四品。正是在這一時期,各州府縣,紛紛修建城隍廟。都城隍廟由皇帝親自敕建,皇宮撥付銀兩,廟內住持由朝廷直接任命,各府、州、縣則按照等級,依次效仿,規模等級完全參照地方官署衙門,按級別配製冕毓官服。1370(明洪武三年)年朝廷頒佈了專門祭祀城隍的典章制度。並下詔去除了城隍封號,封京都城隍為“都城隍”。其它只稱某府某州或某縣城隍。
清代,基本完全繼承了明代的城隍典章制度。

城隍廟城隍夫人

傳説明朝年間,揭陽城鳳圍宋村有一位姑娘,同嫂嫂到城隍進香祈福,見到伯府美貌連聲稱讚,嫂嫂便戲姑説:“小姑若能嫁給一位象伯府這親美貌的姑爺就好哩!”宋姑娘聽後,只是笑而不語。
揭陽城隍廟城隍夫人寶像 揭陽城隍廟城隍夫人寶像
當晚,宋姑娘果然見城隍來到她的閨中,與她同牀共枕。她把一根紅繩繫於城隍足上。翌晨,她把這夢告訴嫂嫂。白天,姑娘又到城隍廟中,果然見她夢中系在城隍的足上的紅繩,還系在神像的足上。後來,這位姑娘無病而終,人們都傳説她被城隍娶去作夫人。後來,人們在城隍廟大殿後連壁建了一座伯府夫人廳 [1]  ,供塑宋姑娘金身,並將其廳前闢成養生池,上面砌一座拱石橋和欄杆,池中又植兩株參天水棉樹,取水水(瑞瑞)棉棉(綿綿)之意,許多善男信女常買鱉來在池中放生祈福。”城隍”廟會 [2] 揭陽市傳統民俗活動,已被列為揭陽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城隍爺出巡”,揭陽榕城各大街道,彩旗飛揚,鑼鼓喧天。遊神隊伍表演舞獅、舞龍、英歌舞,男女老幼傾城而出,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遊神隊伍由城隍禮隊以及舞獅隊、舞龍隊、英歌隊等組成,所到之處都引來無數市民駐足觀看。隊伍路經的沿街樓房站滿了人羣,進賢門城樓也人滿為患,為方便觀看有市民甚至在路旁架起“人”字梯。在進賢門附近一位老伯行動不便也由家人推着輪椅擠在迎神的隊伍中,另一位老伯更是跟着遊神隊伍一路前進。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