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城隍廟

(河南省安陽市城隍廟)

鎖定
城隍廟,道教廟宇,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古城內鼓樓東街。始建年代不詳,明代洪武二年(1369)重修。
城隍廟坐北朝南,現僅存牌坊、大門和五座大殿及東西廂房等建築,多為1982的重建,昔為祀奉城隍神之所,今是安陽市著名的古蹟之一。 [1] 
中文名
城隍廟
位    置
安陽市古城內鼓樓東街
所屬地區
安陽市
大    殿
六座

城隍廟歷史淵源

安陽市城隍廟原有五進院落,六座大殿。每院以大殿為主體,配有左右對稱的廂房。後部有東西道院,前院西側有7縣城隍廟。1985年動工修復,基本保持原貌。中軸線上有前殿,面闊3間,歇山重檐九脊,綠色琉璃瓦頂。二殿面闊3間,進深3間,懸山綠琉璃瓦頂。

城隍廟佈局嚴謹

其後是廟宇主體院,有東西廂房各19間,建在三級台基上,前有行廊,上覆青布瓦。院北正中有大殿,面闊3間,進深3間,懸山頂覆湖藍色琉璃瓦,下施二昂五踩斗拱,內有八根抹角方石柱支撐樑架。寢宮面闊5間,進深3間。還有其他建築3座,9間。現存廟宇共有53間。整組建築羣佈局嚴謹,規模宏偉。

城隍廟文物保護

城隍廟,1986年列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1] 
現存的安陽府城隍廟佔地面積近一萬平方米,佈局為四進院落、五座大殿,每院以大殿為主體,配有左右對稱的廊房、配房。沿廟內中軸線依次排列着木牌樓、山門、琉璃照壁、泮池拱橋、前殿、拜殿、城隍大殿、寢殿、後殿,五座大殿九門相照。建築類型有懸山式、歇山式、硬山式,單檐或重檐結構。建築造型莊重威嚴、古樸大方,雕刻彩繪內容豐富、圖案精美,體現着高超的建築藝術水平。

城隍廟修繕擴建

據《彰德府志》載,安陽府城隍廟始建年代在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至隋大業十四年(公元618年)之間,以後歷代都有修繕、擴建。等到朱元璋坐了江山,這位落魄時候經常住在城隍廟裏的草莽皇帝不忘舊日恩情,大封天下城隍,安陽城隍爺被賜爵威靈公,安陽府城隍廟也應當在那時進行了史上最大規模的擴建,成為豫北地區最龐大的城隍建築羣落。其實,朱元璋封立天下城隍是有政治意圖的,“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
統治者可以下令將殿宇擴建,但真正讓安陽府城隍廟的樑柱垣壁挺拔堅固、雕紋繪圖栩栩如生的,是工匠的智慧;統治者有權給城隍爺封官賜爵,但真正讓城隍廟門前車水馬龍、充實繁榮,成為商業文化中心的,是民眾的生活熱情;統治者為了管制天下而苦心經營,但真正讓懲奸罰惡等樸素道德觀念在城隍老爺的一聲斷喝下,確鑿成銅規鐵律的,是老百姓的良心。

城隍廟建築藝術

在安陽府城隍廟中欣賞建築藝術,我們彷彿看見留影於歷史的無名工匠們的身形;在鼓樓廣場上品味繁華,我們似乎聽見熔化於歲月的歷代老城居民們的話語。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