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城隍廟

(江蘇省如皋市城隍廟)

鎖定
如皋城隍廟創建於明洪武二年,位於縣衙之東的東大街上,街北面南,臨街而建。城隍神為邑人紀信以“永鎮東皋”。民國期間,城隍廟內改建為樓房,國民政府將其更名為“中山堂”,解放後為中共如城鎮委、鎮人民政府機關駐地,2001年隨着舊城改造和如皋市初級中學拓建,陸續全被拆除。 [1] 

城隍廟歷史沿革

如皋城隍廟創建於明洪武二年,幾百年間,皋城上下對祭祀城隍均十分虔誠。縣官到任,必先禮拜城隍,遇有疑案難決亦常夜宿求夢。城隍廟內。
清嘉慶年間,五代十國吳越王錢鏐後裔錢守謙捐資重修廟門;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西書房改作樂善初級小學堂,在獅子巷另外開門進出。
民國11年(1922)4月,後樓失火,房屋、神像和一切用具皆成灰燼。次年道士打算募捐重修後樓,曾請沙元炳先生寫了一份《募修後樓緣起》,可是工程巨大,出錢的人不多,未能如願。道士只好將東書房改作“寢宮”。民國17年(1928)11月,國民黨如皋縣黨部執行內政部《廢除淫祠荒廟的條例》,成立如皋縣破除迷信委員會,袁其炯為總指揮,率領黨員、青年將城隍廟所有神像和法器搗毀。大殿前砌了一座高大的水泥表門,上有“中山堂”三字,作為開大會之處;頭門和戲樓改建成二層樓房,作為百貨商場。後來有人發起,在縣政府前南大街朝東的“鄉約所”裏,重塑了一尊“陸二爹”坐像,還增加了一個玻璃龕子,依然香火不絕。
民國27年(1938)春天,日寇進佔瞭如皋城。日軍頭目找到了幾個喪失民族氣節的紳士,組合了“維持會”。夏季,如皋維持會遵奉上級的命令,為了粉飾太平,籠絡人心,恢復祭孔大典和祭祀城隍神。但城隍廟已被毀,不得不想法恢復。所好房屋尚在,於是將中山堂表門上“中山堂”三個字改成“邑廟”二字。城隍像是重塑的,十殿閻君和判官、小鬼像是從南門外地藏廟(福成寺)移來的。那四位值功曹、二十四司、牛頭馬面以及刀山、油鍋等都無法恢復了。鐘鼓法器有的是從其他廟裏借來的。那些金字匾和六尺長的大算盤不見了。 [2] 
抗日戰爭期間,偽縣長於志文將城隍廟遷至北門范家橋北山西會館內,香煙從此冷落。
1945年日本投降後,如城解放,城隍廟改為法院,將城隍神遷到范家橋北的山西會館大廳上,作為“邑廟”。1949年如城三次解放後,“大躍進”時,邑廟再次被毀,神像被毀,山西會館改作工廠。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城隍廟原址先後有縣人民法院、城區區委、區政府(公所)、如城鎮委、鎮人委、南通地區社教總團等駐此辦公,“文化大革命”期間,為如城鎮“文攻武衞”指揮分部,1970~2000年間,一直為中共如城鎮委、鎮人民政府機關駐地,2001年隨着舊城改造和如皋市初級中學拓建,陸續全被拆除,原址成了中山東路和如皋初中操場的一部分。 [1] 

城隍廟建築分佈

《如皋縣誌》記載,城隍廟始創於明朝洪武年間,在東大街狀元坊東。 [2] 
頭門外有石獅子一對;第二進為戲樓三間,上層朝北,樓下中間為走道;進去是寬闊的天井,朝南有3間正殿,前有白石月台,殿內正中供奉兩尊城隍神塑像:前尊略小,白麪長鬚,頭戴兜鍪,蟒袍玉帶,端正莊重,後尊金身,高大威嚴。左右侍立“年、月、日、時”四值功曹。前列香案、拜墊,左鍾右鼓,兩旁架子上插着“肅靜”“迴避”“敇封忠佑伯”“昭勇將軍”和“日”“月”“陰”“陽”等金字高腳牌,殿檐下有3塊金字橫匾,中一塊“放過誰”3字是乾隆年間知縣譚大經所書,左右還有兩塊,分別是“自問心”“早回頭”。柱子上懸掛着好幾副對聯,有一付是邑人範妍谷所撰:
地獄即在眼前,莫到犯了時方才醒悟;業鏡雖懸台上,只要過得去也肯慈悲。
還有一副:
百事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
另有一副:
陽世三間,積善作惡皆由你;古往今來,陰曹地府放過誰。
前檐樑上,朝裏掛着一張2米長的大算盤,據説是城隍神用來計算黎民百姓功過獎懲的,過去如皋民間流傳一句笑話:“你算不過來,就到城隍廟把大算盤借來。”其實廟內的匾額、對聯和算盤,都是用來警戒人們要棄惡從善,莫使壞的。東西廂房各五間,分列“十殿閻君”“二十四司”“白無常”“陸二爹”等神鬼塑像,以及“牛頭馬面”“刀山油鍋”“碓搗磨舂”“血污池”“奈何橋”等地獄模型,十分恐怖陰森。大殿背後,緊接穿堂,也有一尊城隍神像是出巡時專用的“行像”。後三間樓房,俗稱後宮,樓上有城隍夫婦像,東一間是卧室,有牀櫥桌椅,牀上被褥枕頭俱全,並有梳洗用具。 [1] 

城隍廟祭祀習俗

每年清明、中元(七月半)、開爐(十月朝)三個節日,城隍出巡(即城隍出會)。每年出巡路線不變,出廟門向西,沿大街至大寺巷向北,經北大街,出拱極門(北門),向東至花市街東,停橋休息約半小時,焚紙錢賑孤。再東行,過三官殿橋,沿濠河向南,進靖海門(東門),向西回宮。出巡隊伍之前,有人扛一扇黃紙牌,上寫城隍出巡事由,敲鑼清道。隨後兩人吹嗩吶;四人抬一頂藍呢布轎子,內坐烏紗帽、紅袍、白鬍子的土地神像,作為城隍的前趨。半小時後,有五六個跳馬伕的青年,赤膊紅褲,頭扎紅巾,嘴唇旁插一根一頭有絨球的針,手執多齒鐵叉,一路走,一路跳躍,口裏吆喝,將行人趕到兩旁。隨後兩人各扛一面大鑼,邊走邊敲,名為“鳴鑼喝道”。跟後八人,每人扛一扇高腳牌,兩人抬高香幾,上面香爐裏焚着檀香。接着是“燒拜香”的一步一拜;“燒紅衣香”的婦女,手執長香。有長柄錫做的金瓜、鐵斧等鹵簿(俗稱“鑾駕”),有高大的萬民傘,長柄的掌扇(又名“遮陽”);有擺着蓋碗清茶和水果、茶食盤子的茶擔,各式菜餚的菜擔,還有細吹細打的“六素班”。最後才是“城隍爺”的八人大轎,轎前還有燃着檀香的錫提爐一對,“敕封忠佑伯”的提燈一對,“三班”差役頭戴銅盔,穿黃色上衣,扮着“校衞”在轎子前面,胥吏手捧敕、印,公服步行。道士託着木盤,向沿街店鋪收取“香儀”。轎子後面,還有一大羣或步行或坐轎,手執長香的信男信女。儀仗隊伍有一里多長,緩緩前行。男女老幼夾道觀看,店裏的人也起立致敬。出巡從午飯後開始,至傍晚回廟,由差役行“排衙”儀式,然後結束。有時隊伍裏還有踩高蹺、蕩湖船、河蚌精、獅子舞等文娛項目。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