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劉珝

(明朝户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

鎖定
劉珝(1426~1490),字叔温,號古直,山東壽光洋河裏人,祖籍下邳(今江蘇邳州),明朝時期重要大臣。
明朝正統十三年(1448年)進士,官至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户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卒贈太保,諡文和。
劉珝性格粗疏率直,喜歡談論。劉珝與萬安、劉吉在成化年間,明憲宗失德,無所規勸,時有“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之謠。
本    名
劉珝
叔温
古直
所處時代
明代
出生地
山東壽光洋河裏
出生日期
1426年
逝世日期
1490年
主要成就
官至户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
諡    號
文和

劉珝生平經歷

劉珝屢受重用

劉珝自幼聰穎絕倫,自幼跟隨禮部侍郎許彬學習,文多奇氣,人皆稱之。十九歲,考中舉人。次年,參加會試落榜,在太學學習,與王恕邢讓是同學,為國子監祭酒李時勉所器重。
正統十三年(1448)進士,改任庶吉士,授編修。歷任修撰
景泰年間,曾在議接明英宗還朝時直諫。
天順年間,歷任右春坊右中允,侍講東宮
明憲宗即位,以東宮舊屬,遷太常寺少卿,兼侍讀,直經筵日講。《英宗實錄》成,升太常寺卿,仍兼侍讀。再兼侍讀學士,命修玉牒丁母憂服除,復任。
成化十年(1474),進吏部左侍郎,充講官如故。劉珝每次進講,反覆開導,言語從容不迫,聞者內心震動。學士劉定之稱讚其為講官第一,得到明憲宗的重視。
成化十一年(1475),詔以本官兼翰林學士入閣參與機務。明憲宗每次稱呼他為“東劉先生”,賜印章一,文曰“嘉猷贊翊”。尋進吏部尚書,再加太子少保文淵閣大學士。《文華大訓》書成。加太子太保,進謹身殿大學士

劉珝排擠辭官

劉珝性格粗疏率直。自認為是明憲宗的舊臣,遇事無所袒護。員外郎林俊因彈劾梁芳繼曉下獄,劉珝為他辯護得救。李孜省等人以旁門左道,禍亂朝政,欲動搖東宮。劉珝密疏上諫明憲宗,陰謀被阻止。劉珝平日看輕萬安,曾罵萬安負國無恥。萬安懷恨在心,日夜想着中傷劉珝。
起初,商輅彈劾汪直,劉珝與萬安、劉吉幫助他,得以罷免西廠。他日,劉珝又當面羞辱王越於朝,王越慚愧而退。西廠復設,劉珝不能有所爭論。成化十八年(1482),萬安見汪直失寵,揣摩明憲宗的意思,西廠當罷,邀請劉珝共同上奏。劉珝推辭,萬安於是獨奏。疏上,明憲宗對無劉珝的名字頗為驚訝。萬安暗中使人揭發劉珝與汪直有勾結。遇上劉珝之子劉鎡狎妓,同鄉趙賓戲作《劉公子曲》,有人增飾穢語,讓教坊寫成院本演奏。明憲宗大怒,決定罷免劉珝。劉珝遣中官覃昌召萬安、劉吉赴西角門,出明憲宗手封書一函示之。萬安等人假裝驚訝,為劉珝辯解。
成化二十一年(1485)九月,劉珝上疏乞求退休。明憲宗令馳驛,賜月廩、歲隸、白金、楮幣甚厚。排擠劉珝而罷官,是萬安、劉吉兩人的陰謀。
劉珝倉卒辭官後,而彭華尹直相繼入內閣,萬安、劉吉結黨益固。劉珝初遭母憂,廬墓三年。等到還鄉後,侍父盡孝。父親去世後,復廬於墓。
弘治三年(1490)三月六日,卒,諡文和。嘉靖初年,以言官請求,賜祠額曰“昭賢”,仍遣官祭之。 [1-3] 

劉珝文學成就

劉珝詩文清新流麗,自成一家。書法飄逸,尤長於行草,得晉人筆意。 [1] 

劉珝親屬成員

曾祖父:劉讓
祖父:劉良佐
父:劉昺
妻:張氏
繼妻:馬氏
長子:劉鈁,曾任禮部司務
次子:劉鈜
三子:劉鎡,鄉貢 [1] 
四子:劉鈗,字汝中。八歲時,得到明憲宗召見,明憲宗愛其聰敏,且跪拜起立有禮,即命為中書舍人。宮殿門檻高,同僚楊一清常提之出入。明憲宗考慮到牙牌易損,命易以銀。歷官五十餘年,嘉靖年間至太常寺卿,兼五經博士,仍供事內閣誥敕房。劉鈗博學有品行,與長洲人劉棨通曉經史,時稱“二劉”。 [2] 
子:劉錦、劉銓 [1] 

劉珝人物評價

明史》:時內閣三人,安貪狡,吉陰刻。珝稍優,顧喜譚論,人目為狂躁 [2] 
徐溥:①公美姿容,善談論,而天性剛直,遇人無矯飾,出語洞見肺腑,典機務者十年,一惟公道自持。或事在所可否辯論,必當其事上忠誠懇切,多所啓沃謀猷入告,外人莫能知,有所論列,亦不存稿。②平生事親至孝,雖貴左右,奉養無所不至。父性嚴,或以他怒不食,輒引諸孫嬉戲於前,必得一笑。每受賜物,必先緘奉得書,即跪而讀之。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