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汪直

(明朝成化年間宦官)

鎖定
汪直(生卒年不詳),瑤族。大藤峽(今廣西大藤峽)人。 [55]  明朝成化年間宦官。與明英宗時的王振、明武宗時的劉瑾、明熹宗時的魏忠賢並稱為“明朝四大宦官”。 [56] 
汪直初為昭德宮內使,侍候憲宗寵妃萬氏,後升任御馬監太監。成化十三年(1477年)正月,東廠外另置西廠,由汪直任提督,專門在南北兩京偵輯異己並對民間的秘密結社進行鎮壓。作為憲宗寵用的心腹,汪直提督西廠後羅織大獄,逮捕大臣,製造冤案,致使朝野大譁。後被大臣們聯名罷官,汪直還職御馬監。成化十四年(1478年),汪直巡撫遼東(今遼寧省遼陽市),挾其私黨,隨意手撻守令。次年,又巡視大同(今山西省大同市)、宣府(今河北省宣化縣),欲圖立邊功自固,卻激諸部起而報復。成化十七年(1481年),汪直為監軍,三度抗擊入寇大同、宣府的亦思馬因部,取得黑石崖大捷,穩定邊秩。成化十八年(1482年)二月,受命總鎮大同、宣府,專鎮大同。後多次遭到彈劾,最終被罷職奪俸,黜為閒人。 [56]  此後,史書上就未見有關於汪直的記載了,只説他“竟良死”。
汪直作為明朝宦官專權的代表人物,其擅權和為害遠不及王振、劉瑾和魏忠賢。汪直在巡邊的數年中,總的來説,啓釁之事少,平邊之事多,説明汪直對當時邊地秩序的相對穩定確實起過積極的作用,並表現出一定的軍事才能。此外,汪直也為健全明朝的科舉制度,提出過重要建議。 [56] 
全    名
汪直
別    名
汪廠公
所處時代
明朝
民族族羣
瑤族
出生地
廣西大藤峽

汪直人物生平

汪直早期經歷

成化元年(1465年)十二月,韓雍大破廣西大藤峽的瑤族叛亂者, [24]  汪直是大藤峽叛亂中的瑤民後代,被擄往京城。成化三年(1467年),汪直年紀還很小,淨身後被送進皇帝內宮。原為昭德宮內的勤雜人員,侍奉萬貴妃。不久掌管御馬監事宜,給明憲宗管理馬匹。汪直雖然年紀不大,但很伶俐多謀,明憲宗開始寵信他。 [17]  [25] 
成化十二年(1476年),有黑眚出現在宮中,妖人李子龍用巫術勾結太監韋舍私自進入大內,事發後被誅殺。明憲宗很氣憤,急於想了解外面臣民的動向。他認為汪直為人狡猾聰明,於是令他改換服裝,帶一兩名校尉秘密出宮去偵察。當時,人們都不知道汪直,只有都御史王越與汪直相交甚歡。 [1] 

汪直掌權西廠

成化十三年(1477年)正月,因為明憲宗特別想多知道一些內宮外面的事情,就從錦衣衞的官員、小校中選出善於刺探情況的,共計一百多人,在靈濟宮的前面,另外設置廠司,號稱西廠。以區別於永樂年間,明成祖設立的“東廠”。明憲宗放縱汪直隨便出入宮廷內外,由他分別統領西廠的各個小校,廣行刺探督責其事,不論大政方針,還是細微小事,甚至連街談巷議,全都蒐集來報告皇帝。 [27] 
南京鎮監覃力朋上京進貢後回去,用一百艘船隻載運私鹽,騷擾所過州縣。武城縣典史責問他,反倒被覃力朋擊打,牙齒被打斷,另有一人被射殺。汪直查訪得知,報告了明憲宗,結果覃力朋被逮捕,判了斬刑。覃力朋後來僥倖得免,而明憲宗通過這件事認為汪直能探知姦情,更加寵幸他。 [2] 
二月,已故少師楊榮的曾孫,建寧衞(今建甌) [54]  指揮使楊曄(一作“業”),犯罪後避居鄉間,後來又與父親楊泰偷偷地來到京師,躲在姐夫董璵的住所。董璵為他們向錦衣百户韋瑛求情,韋瑛假裝答應,而後立即報告汪直,説是楊曄有家財鉅萬,經常殺人,他正在招降納叛將要下海外逃。汪直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立即逮捕楊曄和董璵來審問,三次“琶”他們。琶,是錦衣衞的一種酷刑,被琶後人的骨節都寸斷,昏死過去又疼醒過來。楊曄不堪忍受這種痛苦的折磨,妄言有黃金寄存在他的叔父兵部主事楊士偉處。汪直不奏請皇上,就將楊士偉逮捕入獄,並掠去他的妻兒。後來定案,楊曄已死於獄中,楊泰論斬,楊士偉等人都被貶官。 [26]  [30] 
三月,左都御史李賓上奏疏説,凡是謊報情況,妖言感眾的人,都應該論罪當斬。這樣,西廠的旗官小校們,便到處搜捕妖言惑眾者,圖的是封官受賞。沒有事實證據的,他們就假造憑證,被捕的所謂妖言惑眾者,根本不經律法審訊,隨便用刑懲罰,冤死的人很多,卻沒人敢於告發他們。 [28] 
夏四月,因受楊曄案牽連, [30]  汪直命令韋瑛把左通政方賢、太醫院判官蔣宗武逮捕起來,押入西廠的牢獄裏。禮部郎中樂章、行人張廷綱出使安南還朝,刑部郎中武清從廣西視事還朝,浙江布政使劉福由於朝廷起用恢復其官職而來到京師,汪直命令韋瑛把這幾個人一起逮捕,投入獄中。御史黃本,從雲南、貴州清理軍隊,帶着篩減人員的名冊回到朝廷,汪直命令韋瑛去黃本家裏搜得象牙笏板一個,為此將其捕進到錦衣衞,問罪去官,廢為平民。 [29] 
此後,從各個王府、邊鎮到南北河道,到處都布有校尉,民間鬥罵雞狗之類的瑣事,也被治以重法,社會秩序大受擾亂。汪直每次出行,隨從很多,公卿大夫都避於道旁。兵部尚書項忠不避,汪直便折辱他,權焰出於東廠之上。 [31] 
五月,大學士商輅萬安劉珝劉吉上奏汪直的罪狀。明憲宗看後發怒説:“難道內廷中一個小小的下人,還能危害整個天下不成!”隨後命司禮監太監懷恩覃吉、黃高到內閣,嚴厲地責問商輅等人道:“這奏疏是出於誰的主意?”商輅很詳盡地口數汪直的罪行,並説道:“臣等同心一意,為國除害,沒有先後之分。”劉珝等人慷慨而泣。懷恩於是回宮據實上奏。第二天,兵部尚書項忠以及其他大臣聲援商輅的奏疏也呈入內宮。明憲宗不得已,下令罷設西廠,並派懷恩當面歷數汪直的罪狀後寬宥了他,令他回御馬監任職,將韋瑛調往邊防衞所,並將各個旗校遣回錦衣衞。朝廷內外人心大快。 [32-33] 
但明憲宗對汪直的寵幸不衰。汪直於是説內閣的奏章是司禮監黃賜陳祖生的主意,目的是為楊曄報仇。明憲宗馬上將黃賜、陳祖貶斥南京。御史戴縉是個佞人,任滿九年不得升遷,他窺探出明憲宗的心意,盛讚汪直的功勞。御史王億也説:“汪直的所行所為,不但可以為當世人所效法,而且也可以為萬世以後的人們所效法。”六月,明憲宗下詔重開西廠,命令汪直仍然主管西廠之事,汪直的氣焰更熾。過了不久,汪直令東廠官校上書誣告項忠,並暗示言官郭鏜、馮貴等人論奏項忠違法的事情。明憲宗命三法司、錦衣衞會審。眾人知道這是出於汪直的主意,不敢違抗,竟將項忠廢為平民。而左都御史李賓因違背汪直的命令而被撤職,大學士商輅也被罷免。此外九卿受彈劾罷免的,還有尚書董方薛遠以及侍郎滕昭程萬里等數十人。汪直以他所交好的王越為兵部尚書兼左都御史陳鉞為右副都御史兼遼東巡撫。 [35-36] 
成化十四年(1478年)三月,建州女真犯邊,汪直欲前去招撫,為司禮監掌印懷恩、大學士萬安等人所阻。五月,汪直奏請選檢武舉也要實行考試,仿照鄉試會試和殿試三級錄取進士的辦法。 [3]  六月,明憲宗令汪直前往遼東處置邊務。 [34] 

汪直巡視守邊

成化十五年(1479年)六月,明憲宗命汪直前往遼東調查遼東激變的事情。 [39]  汪直率領輕騎日馳數百里,御史、主事等官員都迎拜於馬首,一些怠慢的守將都受到了鞭撻。各邊塞的都御史害怕汪直,都佩帶弓箭前往迎謁,在百里之外設帳等候。到了遼東,遼東巡撫陳鉞到郊外迎接,匍伏在地,供應的飲食尤為豐盛,甚至汪直左右的人都得到賄賂。汪直很高興。只有河南巡撫秦紘不畏懼汪直權勢,並密奏汪直巡邊擾民。明憲宗不理。兵部侍郎馬文升正在遼東撫諭,汪直到後,他不以禮相迎,又輕視陳鉞,結果被汪直陷害,説遼東激變,是撫慰遼東的馬文升禁止邊方農器貿易所致。馬文升申辯無用,被下詔獄,謫戍重慶衞。從此,汪直威勢傾天下。 [37-38] 
七月,明憲宗命汪直巡視守邊事宜。十月,遼東巡撫陳鉞,請求朝廷出兵討伐海西女真,明憲宗就以撫寧侯朱永為總兵,陳鉞提督軍務,由汪直為監軍。這時,海西兀者派頭目郎秀等四十人入京朝貢,在廣寧與汪直相遇,可是汪直卻硬是誣稱郎秀等不是進貢,而是藉機窺伺邊境情況,不由分説就把這些人全都殺死了。出塞的時候,他們又乘海西不加防備,放火燒了海西人的廬帳,還朝以後上奏説他們取得很大的勝利。論功行賞時,給汪直增加俸祿,命他監督二十團營。朱永進封保國公,陳鉞為户部尚書。 [40]  不久,海西諸部為報前仇,深入雲陽、青河等塞堡,殺掠男女老幼,並把這些無辜百姓的身體加以肢解。可是,明廷邊將們卻約束兵馬不敢出戰,陳鉞也把這事隱瞞起來不肯上報朝廷。 [41] 
成化十六年(1480年)三月,明憲宗命汪直、朱永、王越率領兵馬出塞外,在威寧襲擊寇賊,破敵而歸,封王越為威寧伯。四月,巡按遼東御史強珍上疏,彈劾汪直、總兵侯謙、巡撫陳鉞以前敗績遼東,卻隱滿不報的罪過。於是,都給事中吳原、御史許進等,也都彈刻陳鉞,把他比為宋朝奸臣黃潛善賈似道 [42]  明憲宗下昭罰減陳鉞的奉祿,陳鉞因此怨恨王越,認為王越既然掌握都察院,就不應該放任強珍來彈劾他。這時汪直巡檢邊境防禦事務剛剛回來,陳鉞出郊外五十里去迎接,並且告訴汪直説,強珍是秉承王越的意旨而彈劾他們的,汪直聽了很憤怒。王越也出城迎接汪直回京,汪直不肯見他。遼東巡撫王宗彝也阿諛汪直,就根據汪直的意思,誣稱強珍彈劾汪直、侯謙、陳鉞的奏章是沒有事實根據的胡言亂語,並把強珍逮捕押送京師,下於錦衣衞的監獄裏,然後貶官去戍守遼東邊境。 [4]  七月,因安南(即今越南)常年侵擾占城(在今越南中南部),占城派遣使節入奏朝廷,請求朝廷出兵討伐安南,汪直因此獻上征討安南的計策,建議出兵征討安南。但因陸容劉大夏等極力阻止而不了了之。 [43] 
成化十七年(1481年)八月,瓦剌部哈剌輝特部首領亦思馬因率領兵馬侵擾大同(今山西大同),明憲宗命威寧伯王越佩戴徵西前將軍的印綬,前去駐兵鎮守,而以汪直為監軍。 [44]  敵人退走後,汪直請求班師。明憲宗不許,將他調往大同鎮守,而將其他將吏全部召回,只留下汪直和王越。 [45]  十月,巡撫宣府都御史秦紘秘密上疏朝廷,疏奏汪直放縱兵卒騷擾百姓,明憲宗看了奏章,竟予寬貸,不加罪於汪直。 [9] 

汪直恩寵日衰

成化十八年(1482年),有盜賊進入皇帝西內廷,被東廠的校尉抓獲。東廠提督尚銘把這件事情報告給明憲宗,明憲宗特別高興,賞賜他很多東西。汪直聽到這一消息後,卻非常惱怒,他説:“尚銘這個人是我推薦提拔任用的,但是,他卻揹着我擅自邀功請賞。”從此,汪直就開始琢磨整治尚銘的辦法。 [47]  尚銘對汪直十分恐懼,就暗中把汪直胡作非為造成禍端的事情整理成材料,報告給明憲宗。自從汪直出任外官離開明憲宗身邊以後,明憲宗內廷的事多用李孜省,萬安則聯絡昭德宮裏邊掌權且痛恨汪直妄自尊大凌上欺下行為的人,一起上奏汪直的惡行,明憲宗由此開始漸漸地疏遠了汪直。於是,科道官員們紛紛上奏章,都説西廠辦事嚴急苛刻,不符命國家的體統。方安也提出罷置西廠。三月,明憲宗罷除西廠,對此朝廷內外都非常歡迎和高興。 [46]  八月,因萬安深怕汪直與王越勾結起來報復反對他們的人,就請求明憲宗下令,把威寧伯王越調去戍守延綏,而以許寧代替王越的職位。 [48] 

汪直黜為閒人

成化十九年(1483年)六月,大同巡撫郭鏜上奏説汪直與總兵許寧不和,恐怕耽誤邊事。明憲宗於是將汪直調往南京御馬監任職。 [49]  [52] 
八月,御史徐鏞上疏,彈劾汪直有欺君圈上之罪。明憲宗認為他説得非常對,採納了意見。降汪直為南京奉御,同時削去王越威寧伯的官爵,把賜給他的封賞官爵的誥券也要了回來,之後把他作為一個編户看管在安陸州。兵部尚書陳鉞、工部尚書戴縉、錦衣指揮使吳授,都被革除官職,廢為平民。 [5]  [51]  不久,汪直再次遭到右都御史李裕和副都御史屠滽的彈劾,結果被罷職奪俸,黜為閒人。 [51]  此後,史書上就未見有關於汪直的記載了,只説他“竟良死”。 [50] 

汪直主要影響

汪直政治

主政西廠
成化十三年(1477年)正月,明憲宗設置了“西廠”,命令汪直偵察刺探朝廷及地方事物。二月,福建建寧衞(今建甌)指揮使楊曄與其父楊泰依仗權勢,“暴橫鄉里,戕害人命”,潛逃入京,藏在姐夫中書舍人董璵家。西廠校尉立即逮捕了楊曄、董璵。楊家被抄家,楊曄死於獄中,楊泰被斬首,涉案官員董璵等也被貶官。幾乎同時,南京鎮守太監覃力朋借進貢之機販賣私鹽,並且沿途“騷擾州縣”,殺死執法人員。汪直得知後立即嚮明憲宗稟告,將覃力朋逮到京師問罪。西廠辦事的高效率,汪直雷厲風行的作風深得明憲宗賞識。就連文官集團的左都御史李賓對此都很讚賞,認為汪直打擊了一些宦官利用運河、官船的走私活動,“深切時弊”。 [30]  [54] 
西廠雖是明憲宗的“特務”機構,但客觀上起到了一定監察的作用,贏得了一部分官吏的讚賞;然而,西廠的一切行為,卻無人監督,汪直和西廠依仗手中權勢,屢興大獄,遂引發了社會騷亂。刑部郎中武清、禮部郎中樂章、行人張廷綱、浙江左布政使劉福、監察御史黃本等,均“因事”先後被西廠校尉逮捕。由於西廠抓人往往不憑事實依據,又不走法律程序,並用酷刑逼供,這種做法引起了文官集團的極大不滿。 [30]  [54] 
成化十三年(1477年)五月,內閣大學士商輅及同僚萬安、劉珝、劉吉上疏,歷數汪直的十大罪狀。迫使明憲宗廢除西廠。但明憲宗在廢除西廠後僅僅只有一個月便恢復了西廠,汪直又重新復出,並開始報復文官集團。一個月之內,支持商輅的兵部尚書項忠被削籍為民,大學士商輅、户部尚書薛遠等數十人相繼被迫致仕。 [51] 
健全武舉制度
成化十四年(1478年)五月,汪直奏請選檢武舉也要實行考試,仿照鄉試會試和殿試三級錄取進士的辦法。 [3]  此後歷代相沿,直迄崇禎年間。明朝的立武學、用武舉是從洪武二十年(1397年)開始的,汪直奏請的意義在於把武科擴大到鄉試和會試,使武舉逐漸發展成為與一般文士考試相對待的體系,利於武科人材的全面選拔。 [51] 

汪直軍事

成化十五年(1479年)十月,汪直作為監軍,與遼東巡撫陳鉞、撫寧侯朱永出兵討伐海西女真。 [40] 
成化十六年(1480年)三月,汪直與朱永、王越率領兵馬出塞外,在威寧襲擊寇賊,破敵而歸。 [42] 
成化十七年(1481年)八月,瓦剌部哈剌輝特部首領亦思馬因率領兵馬侵擾大同(今山西大同),汪直以監軍的身份跟隨威寧伯王越擊退了亦思馬因。 [44] 

汪直歷史評價

明代文學家商輅:朝臣無大小,有罪皆請旨收問,直敢擅逮三品以上京官。大同、宣府,北門鎖鑰,守備不可一日缺,直則一日擒械數人。南京祖宗根本重地,留守大臣,直輒收捕。諸近侍,直輒易置。直不黜,國家安得不危。 [11] 
明代官員戴縉:惟太監汪直釐奸剔弊,允合公論。 [34] 
明代官員王億:汪直所行,不獨可為今日法,且可為萬世法。 [34] 
明代官員徐鏞:汪直與王越、陳鉞結為腹心,自相表裏。肆羅織之文,振威福之勢,兵連西北,民困東南,天下之人但知有西廠而不知有朝廷,但知畏汪直而不知畏陛下。漸成羽翼,可為寒心。乞陛下明正典刑,以為奸臣結黨怙勢之戒。 [10] 
明末清初史學家談遷:神龍不可脱於淵,猛獸不可脱於林,勢使之然也。人主生長深宮,日與宦豎習,盜威福,伺怒喜,因其近幸,外庭毋得聞焉。伏生狎,狎生奸,至於奸而國始蠹矣。汪直年少,矜寵悻功,越在邊陲,久離宮掖。彼內臣紛紛者何限?各思乘間而出其右。耳目漸移,顰笑互中,雖有異眷,豈能要其終哉?直之外鎮也,直自失計耳。向使歸自遼左,戢影禁中,天門沈沈,疇得而窺之。雖然,直而內也,又不止南謫矣。遲發則禍逾重,直之失計,或直之厚幸耳。(《國榷·卷三十九》) [12] 
明末清初史學家查繼佐:偽直傾半天下,真直如何?直亦知何以偽直乎?即帝亦知何以偽直,而天下無敢以福為偽乎?阿醜之戲,為直也,偽也,偽直卻真也,而帝弗罪,直亦弗罪,醜以為諷,帝以為諧。樂諧而諷無罪,故曰愛憎惟帝意。(《罪惟錄·汪直傳》) [19] 
清代張廷玉等:①直為人便黠。②直乃任錦衣百户韋瑛為心腹,屢興大獄。③直年少喜兵。(《明史》) [18] 
清初歷史學家谷應泰:①有明百餘載,海內乂安,朝野蒙業,太阿潛移,刑人執柄,中官之禍屢作。至明憲宗命汪直設西廠,喟然廢書嘆曰:嗟呼!法之涼也,國制亂矣。②明憲宗躬法桓、靈,養奸甫、節。卿貳大臣,直皆收問;局司近侍,直得更張。檻車逮治,南署空曹;緹馳行邊,北門不守。明世中人,多竊寵靈,亦未有顯挈利器,授人斷割如明憲宗者昔。③彼汪直以大藤瑤賊,幼畜禁中,不思日磾寶瑟之忠,妄有祿山赤心之詐。酷好用兵,輒開邊釁,海西一役,幾激降人。而垂羽北陲,邀功南服,不知南海明珠,寂寥久矣。馬文升撫順推功,劉大夏安南焚籍,大臣之委蛇人國,固如是也。阿醜詼諧悟主,談笑除奸;覃懷乃心王室,倚毗正人。夫亦寺人女子之流,淳于、優孟之智也與!談言微中,説人主者又何可不察也。(《明史紀事本末》) [20] 
中國近現代記者楊汝泉:直怙寵立威,三品以上,擅自鈔札,朝臣曲意事之,僭擬至尊,大臣皆曲膝。(《滑稽故事類編》) [13] 

汪直人際關係

黨羽
汪直的黨羽有陳鉞、王越、戴縉、尚銘、韋瑛等。 [51] 

汪直軼事典故

汪直與楊繼宗

(一)
楊繼宗有一次進京覲見時,汪直想要見他,楊繼宗沒有見他。後來明憲宗問汪直:“朝覲官的官員中哪個最廉潔?”汪直回答説:“天下不愛錢的人,只有楊繼宗一個人而已。” [21] 
(二)
楊繼宗的母親去世,歸鄉丁憂,汪直仰慕楊繼宗的名聲,前去弔唁。楊繼宗穿着喪服居於墳所,汪直步行到墳前,拜起後,用手捋着楊繼宗的鬍鬚説:“人們都説楊繼宗,卻不料長得這麼醜陋。”楊繼宗説:“我雖醜陋,卻還不至於損傷父母給我的身體。”汪直沒有吱聲。 [6] 

汪直假汪直

汪直權勢燻人,有皇帝撐腰,誰也不敢得罪他,於是有人便鑽了空子,假借汪直名頭到處招搖撞騙。
假汪直名叫楊福,是江西人,曾在崇王府裏當過內使,到北京見過世面,對官場的事兒有一定了解,加上他本人長得跟汪直有幾分相似,便找了個搭檔,從南京出發,順長江而下,經過江蘇、浙江、福建,一路高調張揚,囂張跋扈,唬騙那些不明底細的地方官員。假汪直一夥被各地官員當神仙供着,一路好吃好喝,好不威風,一旦遇到稍微怠慢的,便喝令拉出去打板子,將狐假虎威的戲演到了極致。直到進入福建終於露出了破綻。對他們起疑心的是福州鎮守太監盧勝,他發現這一夥人手裏沒有任何信物,然後三言兩語一套問,就明白過來他們是假冒的,假汪直楊福遂被處死。
其實假汪直的騙術並不高明,只要稍加盤問,不難看出破綻,他一路暢行無阻,可見地方官員對汪直和西廠懼怕到何種地步。 [7] 

汪直誰家紗帽

據説,汪直每到一個府、縣,當地的官員都得跪着迎接,一旦有什麼不周的地方,汪直就會這樣問:“你頭上紗帽是誰家的?”有一次,一個縣令説:“某紗帽用白銀三錢,在鐵匠衚衕買的。”汪直大笑,也沒有責怪那名縣令。 [8] 

汪直獨贊秦紘

成化十七年(1481年),汪直有事情到了宣府。汪直到的時候,聲勢赫赫,其他的巡撫官員都卑躬屈膝地禮敬他,唯獨巡撫宣府都御史秦紘敢於同汪直抗衡,但是汪直也沒有計較。秦紘秘密地寫了奏章,疏論汪直作威作福,騷擾百姓。後來汪直回京,明憲宗問他在那些巡撫官員中誰最賢能,汪直卻獨獨稱讚秦紘,説他廉潔,又有才幹。明憲宗把秦紘寫的奏章拿給他看,汪直叩頭在地,承認自己確有罪過,還是稱讚秦紘的賢能而不改變看法。 [9] 

汪直與汪霖

巡撫汪霖性格温和,為官沒有多少轟轟烈烈的政績,做事四平八穩,但嚴格按章辦事。當時許多官員都對汪直竭力奉承,汪霖卻不一樣,有關汪直的迎送食宿都公事公辦,惹得汪直有些不高興,發了一通牢騷,傳到汪霖那裏。但汪霖還是老樣子對待他,這種不卑不亢的態度,反而讓汪直刮目相看。 [7] 

汪直孫博記功

成化十六年,兵科給事中孫博上奏説:“東西二廠緝事旗校多列舉一些小事中傷大臣。旗校本是幹雜役的,大臣則是輔佐朝政的,怎麼能信任旗校反而超過大臣呢?應該嚴加禁止。”明憲宗頗為不悦。汪直聽説孫博的上奏涉及西廠,非常生氣,把孫博召來面加詰問。沒想到孫博意氣風發,侃侃而談,讓汪直大為敬服。於是,汪直嚮明憲宗奏請孫博為西征的記功官,每次出征,必要帶上孫博一起前去,眾人都為孫博捏了一把汗。孫博剛開始只是假意承順,威寧海之役後,孫博對汪直頗為折服,也上奏讚揚汪直,並且與汪直同功受賞,由給事中(正七品)升為山西按察司僉事(正五品)。 [22] 

汪直裴泰恭謹

成化十九年(1483年)夏六月,因汪直與許寧不能合作,汪直被調任南京御馬監。汪直剛剛顯貴時,勢力極盛,他的車子所到之處,如果有關官署迎接不及時,這些官署的官員們就會遭到鞭打。各官署的官員們為了免遭這種屈辱,就都事先準備好迎接他的用具,日夜守候着;如果迎接及時,使他手下的人酒足飯飽,汪直就高興了。到這時,汪直被調離任,一路上,他所經過的州縣,官員們都躲着他,再不肯像從前那樣恭而敬之地去迎接他。有一個州的知州,名字叫裴泰,他侍奉汪直,一向恭謹而又周到。這時聽説有上官到來,他就出面迎接,汪直一看是裴泰,非常高興,他向裴泰要來吃的東西,汪直説:“我現在的處境,不能同以前相比了。我這次被調到南京去,還不知道皇帝究竟是什麼意思。當我的事情被舉發的那一天,如果有一個馬伕肯於跟隨我,我也就心滿意足了。”裴泰仍然像從前一樣,拱手站在一邊,殷勤地侍奉着他。 [23] 

汪直影視形象

1995年電視劇《天師鍾馗之蝴蝶夢》:白鷹飾演汪直
譚耀文飾演的汪直形象 譚耀文飾演的汪直形象
2011年電視劇《後宮》:譚耀文飾演汪直 [14] 
2015年電視劇《醫館笑傳》:張一龍飾演汪直 [15] 
2019年電視劇《成化十四年》:劉耀元飾演汪直 [16] 

汪直史料索引

《明史·卷三百四·列傳第一百九十二》 [18]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七汪直用事》 [53] 
參考資料
  • 1.    《明史·卷三百四·列傳第一百九十二》:成化十二年,黑眚見宮中,妖人李子龍以符術結太監韋舍私入大內,事發,伏誅。帝心惡之,鋭欲知外事。直為人便黠,帝因令易服,將校尉一二人密出伺察,人莫知也,獨都御史王越與結歡。
  • 2.    《明史·卷三百四·列傳第一百九十二》:南京鎮監覃力朋進貢還,以百艘載私鹽,騷擾州縣。武城縣典史詰之,力朋擊典史,折其齒,射殺一人。直廉得以聞,逮治論斬。力朋後得幸免,而帝以此謂直能摘奸,益幸直。
  • 3.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七汪直用事》:十四年夏五月,汪直奏請武舉設科,鄉、會、殿試如進士例。
  • 4.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七汪直用事》:詔罰鉞俸,鉞因怨王越掌院事縱珍。而汪直適巡邊還京,鉞郊迎五十里,訴珍承越意旨見劾。直怒,越亦來迓,不見越。巡撫遼東王宗彝遂阿直意,誣珍妄奏,械珍至京,下錦衣衞獄,戌遼東。
  • 5.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七汪直用事》:秋八月,御史徐鏞上疏劾汪直欺罔罪,……上深納其言。汪直有罪罷。削王越威寧伯,追奪誥券,編管安陸州。兵部尚書陳鉞、工部尚書戴縉、錦衣指揮使吳綬革職為民。
  • 6.    《後渠雜識》:都御史楊公繼宗居憂時,閹官汪直以龍幸延攬名士。聞楊公治郡名,往吊。公衰至於墳所,直趨至墳所。拜起,手捋公須,曰:“比聞楊繼宗名,今貌乃爾。”公曰,繼宗貌陋,但虧體辱親,未之敢也。“直不復敢言。直時威震海內,不屈者,公一人耳。
  • 7.    李金海著.皇帝身邊人 2 東廠:台海出版社,2017.11:第78-79、91-92頁
  • 8.    孫桂輝主編.中華宮廷秘史 明宮秘史 清宮秘史 圖文珍藏版:線裝書局,2014.06:第147頁
  • 9.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七汪直用事》:冬十月,巡撫宣府都御史秦紘密疏汪直縱旗校擾民,上釋之。紘既抵宣府,直以事至,聲勢烜赫,他巡撫官率屈禮,紘獨與抗,直亦不為較。紘乃密疏論直。後直還,上問各撫臣賢否,直獨稱紘廉能。上以紘疏示直,直叩頭伏罪,稱紘賢不置。
  • 10.    熊達著.熊達文集 下 古今雜説:武漢出版社,2014.02:第245頁
  • 11.    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編.毛澤東讀書集成 第112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第80572頁
  • 12.    方誌遠著.成化皇帝大傳:遼寧教育出版社,1994.08:第291頁
  • 13.    杜志軍,張雲編著.諧趣小品精華評析:解放軍出版社,2003:第186頁
  • 14.    汪直《後宮》愛心氾濫 譚耀文慘被穿越成廠工  .搜狐網[引用日期2022-04-04]
  • 15.    《醫館笑傳》熱播 張藝龍演繹新版汪直邪魅狂狷  .搜狐網[引用日期2022-05-04]
  • 16.    成龍首次監製網劇《成化十四年》演員陣容首亮相  .中國青年網百家號[引用日期2022-05-04]
  • 17.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七汪直用事》:汪直者,大藤峽瑤種也。瑤賊平,直以幼男入禁中,為昭德宮內使,尋堂御馬監事。年少黠譎,上寵之。
  • 18.    明史·卷三百四·列傳第一百九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09-08]
  • 19.    錢泳、黃漢、尹元煒、牛應之.筆記小説大觀 四十五編 第1-4冊: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3-12:第2622頁
  • 20.    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編.毛澤東讀書集成 第112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第80575-80576頁
  • 21.    《明史·卷一百五十九·列傳第四十七》:入覲,汪直欲見之,不可。憲宗問直:“朝覲官孰廉?”直對曰:“天下不愛錢者,惟楊繼宗一人耳。”
  • 22.    姜正成主編.有趣的中國宦官:中國財富出版社,2014.07:第160頁
  • 23.    (清)谷應泰著;楊暘等譯評.白話精評明史紀事本末:遼瀋書社,1994.07:第671頁
  • 24.    墨竹.不忍細看的大明史:台海出版社,2016.11:第127頁
  • 25.    《明史·卷三百四·列傳第一百九十二》:初給事萬貴妃於昭德宮,遷御馬監太監。
  • 26.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七汪直用事》:二月,籍沒福建都指揮楊業家。業少師榮曾孫也。居鄉逃罪入京師。錦衣百户韋瑛故無賴,冒內官韋姓者從徵延綏,升百户。至是,詣汪直報之,謂業家貲鉅萬,常殺人,將招納亡命下海。直喜,發卒捕之。詞連兵部主事楊仕偉、中書舍人董?,俱下獄瀕死。來竟斃,復遣瑛籍其家。
  • 27.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七汪直用事》:自是上鋭意欲知外事,乃選錦衣官校善刺事者百餘人別置廠於靈濟宮前,號西廠。永樂中,盡夷建文諸臣,懷疑不自安,始設東廠主刺奸。至是,名西廠,以別東廠也。縱直出入,分命諸校,廣刺督責,大政小事,方言巷語,悉採以聞。
  • 28.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七汪直用事》:三月,左都御史李賓奏擬妄報妖言者坐斬。時西廠旗校以捕妖言圖官賞。無籍者多為贗書誘愚民。行事者捕之,加以法外之刑,冤死相屬,無敢言者,故賓奏之。
  • 29.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七汪直用事》:夏四月,汪直令韋瑛執左通政方賢、太醫院判蔣宗武下西廠獄。禮部郎中樂章、行人張廷網使安南還,刑部郎中武清廣西勘事還,浙江布政使劉福起復至京,汪直並令韋瑛執系之。御史黃本雲南、貴州清軍刷卷還,汪直令韋瑛搜得象笏一,執送錦衣衞,問為民。
  • 30.    《明史·卷三百四·列傳第一百九十二》:建寧衞指揮楊曄,故少師榮曾孫也,與父泰為仇家所告,逃入京,匿姊夫董璵所。璵為請瑛,瑛陽諾而馳報直。直即捕曄、璵考訊,三琶之。琶者,錦衣酷刑也。骨節皆寸解,絕而復甦。曄不勝苦,妄言寄金於其叔父兵部主事士偉所。直不復奏請,捕士偉下獄,並掠其妻孥。獄具,曄死獄中,泰論斬,士偉等皆謫官,郎中武清、樂章,行人張廷綱,參政劉福等皆無故被收案。
  • 31.    《明史·卷三百四·列傳第一百九十二》:自諸王府邊鎮及南北河道,所在校尉羅列,民間鬥詈雞狗瑣事,輒置重法,人情大擾。直每出,隨從甚眾,公卿皆避道。兵部尚書項忠不避,迫辱之,權焰出東廠上。
  • 32.    《明史·卷三百四·列傳第一百九十二》:五月,大學士商輅與萬安、劉珝、劉吉奏其狀。帝震怒,命司禮太監懷恩、覃吉、黃高至閣下,厲色傳旨,言:“疏出誰意?”輅口數直罪甚悉,因言:“臣等同心一意,為國除害,無有先後。”珝慷慨泣下。恩遂據實以奏。頃之,傳旨慰勞。翼日,尚書忠及諸大臣疏亦入。帝不得已,罷西廠,使懷恩數直罪而宥之,令歸御馬監,調韋瑛邊衞,散諸旗校還錦衣。中外大悦。
  • 33.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七汪直用事》:大學士商輅疏言……疏入,上怒曰:“一內豎輒危天下乎!”太監懷恩傳旨詰責甚厲,……召懷恩數直罪責之,謫韋瑛戍宣府。
  • 34.    (清)吳乘權編撰;管成學主編.綱鑑易知錄 足全譯本 第9冊 明太祖高皇帝-明熹宗哲皇帝:紅旗出版社,1998.12:第5807-5808頁
  • 35.    《明史·卷三百四·列傳第一百九十二》:然帝眷直不衰。直因言閣疏出司禮監黃賜、陳祖生意,為楊曄報復。帝即斥賜、祖生於南京。御史戴縉者,佞人也,九年秩滿不得遷。窺帝旨,盛稱直功。詔復開西廠,以千户吳綬為鎮撫,直焰愈熾。未幾,令東廠官校誣奏項忠,且諷言官郭鏜、馮貫等論忠違法事。帝命三法司、錦衣衞會問。眾知出直意,無敢違,竟勒忠為民。而左都御史李賓亦失直旨褫職,大學士輅亦罷去。一時九卿劾罷者,尚書董方、薛遠及侍郎滕昭、程萬里等數十人。以所善王越為兵部尚書兼左都御史,陳鉞為右副都御史巡撫遼東。
  • 36.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七汪直用事》:六月,以御史戴縉、王億言,復西廠,命汪直仍刺事。縉言:“近年災變洊臻,未聞大臣進何賢,退何不肖。惟太監汪直釐奸剔弊,允合公論。而止以官校韋瑛張皇行事,遂革西廠。伏望推誠任人,命兩京大臣自陳去留,斷自聖衷。”上悦。時縉九年不遷,以覬進,故頌直。其自陳一事,尤直所喜,蓋直常惡商輅、李賓難於施行也。億言:“汪直所行,不獨可為今日法,且可為萬世法。”
  • 37.    《明史·卷一百八十二·列傳第七十》:明年春,以遼東屢失事,遣直偕定西侯蔣琬、尚書林聰等按之。會餘子俊劾鉞,鉞疑出文升意,傾之益急。直因奏文升行事乖方,禁邊人市農器,致怨叛。乃下文升詔獄,謫戍重慶衞。
  • 38.    《明史·卷三百四·列傳第一百九十二》:十五年秋,詔直巡邊,率飛騎日馳數百里,御史、主事等官迎拜馬首,箠撻守令。各邊都御史畏直,服櫜鞬迎謁,供張百里外。至遼東,陳鉞郊迎蒲伏,廚傳尤盛,左右皆有賄。直大悦。惟河南巡撫秦紘與直抗禮,而密奏直巡邊擾民。帝弗省。兵部侍郎馬文升方撫諭遼東,直至不為禮,又輕鉞,被陷坐戍,由是直威勢傾天下。
  • 39.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七汪直用事》:十五年夏六月,命汪直同刑部尚書林聰即訊遼東事。
  • 40.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七汪直用事》:秋七月,命汪直行邊。冬十月,遼東巡撫陳鉞請討海西,以撫寧侯朱永為總兵,陳鉞提督軍務,汪直監之。直既至遼東,有頭目郎秀等四十人入貢,遇直於廣寧,直誣以窺伺,掩殺之。出塞掩不備,焚其廬帳而還,以大捷聞。論功,加汪直歲祿,監督十二團營。朱永進保國公,陳鉞户部尚書。
  • 41.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七汪直用事》:已而海西諸部以復仇為辭,深入雲陽、青河等堡,殺掠男婦,皆支解以徇。邊將斂兵不出,鉞隱匿不以聞。
  • 42.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七汪直用事》:三月,命太監汪直、保國公朱永、尚書王越率兵出塞,襲敵於威寧,破之,越封威寧伯。夏四月,巡按遼東御史強珍上疏,劾太監汪直、總兵侯謙、巡撫陳鉞前失機隱匿罪。於是都給事中吳原、御史許進等亦以鉞為言,比之黃潛善、賈似道。
  • 43.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七汪直用事》:秋七月,汪直議徵安南。時安南累歲侵擾占城,占城遣使入奏,請討之,直因獻取安南之策。郎中陸容上言:……時劉大夏在職方,故匿其籍,徐以利害告尚書餘子俊,力言沮之,事乃寢。
  • 44.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七汪直用事》:十七年秋八月,亦思馬因寇大同,以威寧伯王越佩徵西前將軍印鎮守,太監汪直監其軍。
  • 45.    《明史·卷三百四·列傳第一百九十二》:十七年秋,命直偕越往宣府禦敵。敵退,直請班師。不許,徙鎮大同,而盡召將吏還,獨留直、越。
  • 46.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七汪直用事》:銘懼,潛以直構禍事達於上。上自直行後,李孜省用事,萬安結昭德宮,頗攬權,惡直浸淫,上亦漸疏之。於是科道交章奏西廠苛察,非國體。萬安亦謂宜罷,劉珝不可。上竟罷西廠,中外欣然,珝有慚色。
  • 47.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七汪直用事》:十八年春三月,復罷西廠。先是,有盜越皇城入西內,東廠較尉緝獲,太監尚銘以聞,上喜甚,厚賜賚。直聞怒曰:“銘吾所用,乃背吾獨擅功。”思有以傾之。
  • 48.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七汪直用事》:秋八月,調威寧伯王越守延綏,都督許寧代。時萬安恐汪直為越所誘,求複用,故有是調。
  • 49.    《明史紀事本末·卷三七汪直用事》:十九年夏六月,調汪直南京御馬監。直與總兵許寧不協,巡撫郭鏜以聞,故有是命。
  • 50.    《明史·卷三百四·列傳第一百九十二》:然直竟良死。
  • 51.    何平. 明朝大宦官汪直用事述評[J]. 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89(1):94-99.
  • 52.    《明史·卷一百八十二·列傳第七十》:而大同巡撫郭鏜復言直與總兵許寧不和,恐誤邊事。帝乃調直南京御馬監。
  • 53.    (清)谷應泰著;楊暘等譯評.白話精評明史紀事本末:遼瀋書社,1994.07:第661頁
  • 54.    陳剛俊. 明朝權閹汪直用事與西廠立廢——兼論明代中期士風[J]. 黃河科技大學學報, 2012, 40(1):60-63.
  • 55.    陳瑞雲主編.大學歷史詞典[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8.05.第194頁
  • 56.    汪直  .故宮博物院[引用日期2023-05-3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