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萬安

(明朝中期內閣首輔)

鎖定
萬安(1418年2月25日—1489年4月11日),字循吉。四川眉州府(今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尚義鎮萬衝村)人,明朝中期內閣首輔,與劉珝、劉吉並稱“紙糊三閣老”。 [56] 
正統十三年(1448年)進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歷任左春坊司直郎兼編修、右春坊右中允、尚寶司丞,俱兼編修。天順二年(1458年),轉侍講,升翰林院學士、詹事府少詹事,升禮部左侍郎。成化五年(1469年),命兼翰林院學士,入內閣參預機務,升禮部尚書,加太子少保,改户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成化十四年(1478年),改吏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加太子太保、光祿大夫、柱國。成化十三年(1477年),繼商輅為內閣首輔,歷任少傅兼太子太傅、太子太師、華蓋殿大學士,進少師。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因獻房中術,被迫致仕。 [47] 
弘治二年三月十一日(1489年4月11日),萬安去世,享年七十二歲,贈太師、左柱國,諡號文康。 [46] 
概述圖來源:《中國宰相全傳》 [53] 
本    名
萬安
別    名
萬歲相公
循吉
所處時代
明代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四川眉州府(今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尚義鎮萬衝村)
出生日期
1418年2月25日
逝世日期
1489年4月11日
官    職
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
追    贈
太師、左柱國
諡    號
文康

萬安人物生平

萬安早期仕途

永樂十六年正月二十日(1418年2月25日),萬安出生於四川眉州府(今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尚義鎮萬衝村)。 [50]  他身高體魁,眉目如同刻畫一般,外表寬和而內心深險。 [3] 
正統十三年(1448年),萬安考中進士,明英宗命吏部尚書王直從進士中挑選三十個北方人擔任庶吉士,萬安因冒充北方人,被選中。 [4-5] 
正統十四年(1449年)十二月,萬安被授職翰林院編修。 [6-7] 
景泰三年(1452年)四月,明代宗易儲,萬安被升職為左春坊左司直郎。 [8] 
景泰七年(1456年)五月,《寰宇通志》書成,升任右春坊右中允。 [9] 
天順元年(1457年)正月,升任尚寶司丞。 [10] 
天順二年(1458年)四月,升任翰林院侍講。 [11] 
天順八年(1464年)二月,升任翰林院學士。 [12] 
成化三年(1467年)八月,升任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學士。 [13]  十二月,升任禮部左侍郎。 [14-15] 

萬安投機入閣

成化五年(1469年)五月,明憲宗命萬安兼任翰林院學士,入內閣參預機務。 [16]  當時與萬安同年中進士的詹事李泰,是宦官永昌的養子,比他年輕。萬安把李泰當哥哥對待,很得他的歡心。李泰與萬安同官,每逢應當升遷,必推薦萬安在自己之上。這時朝廷討論選閣臣,李泰又推出萬安,説:“你先入閣,我不愁入閣。”所以萬安得入閣,而李泰突然暴病而死。 [17] 
萬安沒有真才實幹,身居高位,卻萬事推脱,熱衷結交宦官。萬貴妃寵冠後宮,萬安獻殷勤,自稱子侄。萬貴妃曾經對自己無門閥家族而羞愧,聽到萬安的巴結十分高興。萬貴妃的弟弟錦衣衞指揮萬通,遂以同族身份多次走訪萬安之家。萬通的妻子王氏,她的母親從博興來,王氏對母親説:“原來家貧時,曾把妹妹送給別人做妾,現在她在哪?”她母親説:“好像是四川萬編修家。”萬通心疑是萬安,訪問之下,果然是萬安的妾,從此兩家婦人經常往來。萬通的妻子落籍在禁宮內,可以隨便出入,萬安因此得以詳知宮中動靜,更加鞏固了自己的地位。 [18] 
侍郎邢讓、祭酒陳鑑與萬安是同年進士,互不相容。成化七年(1471年)三月,萬安便製造獄案,把兩人除名了。 [19-20] 

萬安結黨營私

成化九年(1473年)五月,萬安升為禮部尚書 [23-24] 
成化十二年(1476年)二月,改任户部尚書 [25]  [27] 
成化十三年(1477年),加封為太子少保,不久升任文淵閣大學士,繼商輅為內閣首輔 [28-29] 
成化十四年(1478年)二月,明孝宗出閣,萬安升為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 [30-31]  十月,加封為太子太保 [32-33]  當時彭時已死,商輅因忤逆汪直而離去,在內閣的有劉珝、劉吉。而萬安作為內閣首輔,與南方人結成朋黨,劉珝與尚書尹旻王越又以北方人為黨羽,互相傾軋。但劉珝疏淺而萬安深鷙,所以劉珝終不能勝過萬安。 [34] 

萬安請罷西廠

成化十八年(1482年)三月 ,汪直受明憲宗的寵愛衰落,言官請撤銷西廠,明憲宗不許。萬安再次上奏請求解散西廠,明憲宗同意了萬安的建議,這件事得到朝廷內外的稱讚。 [35]  十二月,《文華大訓》編成,萬安升為太子太傅華蓋殿大學士 [36-37]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十月,萬安進升為少傅太子太師 [38-39] 
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七月,再進少師 [40]  [42] 

萬安身敗名裂

成化年間,朝政多有失誤,四方經常有災害報來。明憲宗崇信道教,封金闕、玉闕真君為上帝,派萬安在靈濟宮祭祀他們。而李孜省、鄧常恩剛得任用,萬安通過彭時的族弟彭華,勾結道士李孜省、鄧常恩,藉以排除異己。於是劉珝、王恕馬文升秦紘耿裕等大臣相繼被逐出,而彭華便由詹事升為吏部侍郎,進入內閣。朝臣沒有人敢與萬安牴牾 [43] 
明孝宗繼位,萬安起草登基詔書,禁止言官借風聞之事挾私情,中外人士譁然。御史湯鼐到內閣去問,萬安從容説道:“這是裏面的意思。”湯鼐即把萬安的話上奏明孝宗,説萬安壓制阻塞言路,還把過錯歸咎於君主,沒有人臣之禮。於是庶吉士鄒智、御史文貴、姜洪等人紛紛上書論列萬安的罪狀。在此之前,有歙縣人倪進賢,粗知書,但沒有品行,對萬安阿諛奉承,每天跟他講房中術。萬安很喜歡他,讓他去考試,得了進士,被授予庶吉士,任御史。 [44] 
當初,孝穆皇太后之死,內廷紛紛暗指是萬貴妃做的手腳。孝宗即位後,魚台縣丞徐頊上書揭發這件事。廷臣建議逮捕審問曾經出入禁宮的萬氏的親戚等人。萬安驚恐不知所為,説:“我已久不與萬氏往來了。”而劉吉先已與萬氏聯姻,這時也自危。他的黨羽尹直還在內閣,他們共同草擬聖旨壓下了這一建議。孝宗仁厚,也放過他們不問,萬安、劉吉得以無事。 [48] 
有一天,明孝宗在宮中得到一小盒奏疏,發現裏面都是論房中術的,末尾署名是“臣安進”。皇上命太監懷恩拿着它到內閣,説:“這是大臣所應該做的嗎?”萬安羞愧流汗,伏在地上,無法出聲。到大臣們彈劾他的奏章呈入後,明孝宗又命懷恩對着萬安讀。萬安多次跪下乞求哀憫,沒有離去之意。懷恩上前摘下他的牙牌説:“你可以出去了。”萬安這才慌着找馬歸到家中,請求退休離去。當時他已七十多歲了,路上還在望三台星,希望能得複用。 [45] 

萬安黯然去世

弘治二年三月十一日(1489年4月11日),萬安去世,享年七十二歲,明孝宗為其輟朝一日,贈太師左柱國,諡號文康。 [46] 

萬安主要影響

萬安政治

萬安擔任內閣首輔期間,主要有以下舉措:
成化十七年(1481年),汪直之寵日衰,直至其兩年後被貶居南京。汪直落敗前後,在萬安的組織與領導下,南人集團趁機展開了對北人集團的反擊,王越、劉詡、尹旻等數位重要成員在三年之內相繼敗退,面對政敵的攻擊幾無抵抗之力,使南人集團之勢力也由此達至其在成化朝的頂峯。 [55] 
成化十八年(1482年),萬安決心上疏彈劾汪直,請罷西廠。在上疏之前,萬安曾邀請劉詡共署,但劉詡疑心萬安此舉別有所圖,恐於己不利,遂未署名。萬安之疏呈上之後立刻便被憲宗採納,當年三月,西廠再次被罷。 [55]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萬安和禮部尚書周洪謨徇鄉情將南、北卷各減2名,移至中卷內。 [55] 

萬安軍事

成化十九年(1483年),雲南邊疆動亂,引起了守臣的恐慌,南總兵官沐琮將此情況緊急上奏。明廷中央對於處理孟密擾亂邊疆之事基本存在兩種意見:一種是以兵部尚書張鵬為代表,主張對孟密採取用兵,通過武力方式解決孟密問題,以恢復到原有狀態;另一種是以閣臣萬安為代表,主張對孟密撫諭的策略,通過派遣官員進入夷區,以調停孟密同木邦的爭執。 [54] 
萬安因接受了孟密的寶石之賄,為孟密辯護,贊成在當地開設安撫因而在廷議中極力陳言用兵之弊,得到明憲宗的支持,於是派遣右副都御史程宗同譯者蘇銓前往孟密勘察夷情。蘇銓瞭解滇西邊疆地區百夷各部的基本情況,會講當地語言。蘇銓受思柄賄賂,又經萬安指示,將偏袒孟密之意透露給程宗。明王朝的撫諭之策,實際仍然是對孟密採取姑息縱容的策略。曩罕弄以寶石結交萬安取得成功,這為孟密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54] 

萬安歷史評價

明憲宗朱見深:①卿職居輔導,歷事有年。 [26] 《明憲宗實錄》引②卿才識老成,朕所倚毗。 [41] 《明憲宗實錄》引
劉健等:安狀貌魁岸,儀觀甚偉,自未苐時,人皆知為偉器。及官翰林,受知憲朝,在內閣者幾二十年,恩禮隆厚,而又當海內熙洽之餘,其遭際可謂盛矣。顧其為人,外寬內深,惡人異巳。 [47] 《明孝宗實錄》
張志淳:夫猛宻之失,萌於毛勝,盛於錢能、王舉,而成於萬(安)、程(宗),終使再無以善其後。如此不識史書,其事可能不誤否? [2]  《南園漫錄》
張廷玉等:①長身魁顏,眉目如刻畫,外寬而深中。 [1] 《明史》②至萬安、劉吉要結近幸,蒙恥固位。猶幸同列多賢,相與彌縫匡救,而穢跡昭彰,小人之歸,何可掩哉! [1] 《明史》

萬安軼事典故

萬安萬歲閣老

成化七年(1471年)冬,彗星見於大田,侵犯太微。廷臣都説君臣隔絕,應時常召見大臣議政。大學士彭時、商輅力請明憲宗這樣做。司禮監宦官於是約定明憲宗御殿之日召大臣應對,並且説:“君臣初見,感情可能不融洽,不要多言,姑待將來再説。”宦官將入內,又叮囑了一遍。到召見時,彭時説天變可畏,明憲宗説:“我已知道了,卿等應當盡心而為。”彭時又説:“昨天御史有奏疏,請削減京官的俸薪。這樣做武臣不免失望,請照舊為便。”明憲宗答應了。萬安於是叩頭歡呼萬歲,便想出來。彭時、商輅不得已,都叩頭而退。宦官戲笑朝臣説:“你們曾説不得皇上召見。這回見到了,只知道呼萬歲嗎?”一時傳為笑談,稱為“萬歲閣老”。明憲宗從此不再召見朝臣了。 [21] 
後來尹直入閣,想請見明憲宗討論事情。萬安勸他説:“從前彭公請召對,一語不合,即叩頭呼萬歲,以此貽笑。現在我輩凡每事都盡言,由太監選擇嚮明憲宗彙報,明憲宗無不應允,這勝過當面應對多了。”萬安嬉笑不識大體,並且善於歸過於人的做法,多像這樣。 [22] 

萬安畏子如虎

萬安很畏懼自己的兒子萬翼,而萬翼常常辱稱萬安為“老官”(意即丈夫),有一次萬翼盛氣凌人,萬安剛好從外歸來,而萬翼睡在牀上不起來。萬安退休後,把多年貪污賄賂所得的金錢分一半給了自己的愛妾,萬翼知道後把父親愛妾和金錢全部奪走了,萬安因此而悲憤去世,因此萬翼為當時士大夫所鄙視。 [52] 

萬安人際關係

輩分
關係
姓名
簡介
先輩
曾祖父
萬重懿
——
祖父
萬溥榮
——
父親
萬琳
贈光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
母親
周氏
——
平輩
妻子
胡氏
——
後輩
兒子
字瑟之,天順元年(1457年)進士,官至兵部右侍郎、南京禮部侍郎。
孫子
萬弘璧
字廷瑞,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進士,官至翰林編修。
參考資料: [49-50]  [51] 

萬安史料索引

張廷玉等《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 [1] 
參考資料
  • 1.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3-08]
  • 2.    錢茂偉.明代張志淳《南園漫錄》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193-204
  • 3.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萬安,字循吉,眉州人。長身魁顏,眉目如刻畫,外寬而深中。
  • 4.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正統十三年進士。改庶吉士。
  • 5.    《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一百六十五》:正統十三年四月……癸酉,改進士萬安等為庶吉士。先是,上命吏部選進士人物俊秀貫在江北者三十人以聞,尚書王直等選安及曹鼎、熊瓚、劉吉、孫茂、劉珝、王勤、謝瓌、白行順、李泰、宋弼、邢讓、劉清、喬毅、李本、李鏞、王恕、孫昱、孟祥、曹輔、韓敏、尹旻、張斐、李贊、李寬、華顯、霍榮、郭安、李堅、成章引見於內庭。吏部右侍郎兼翰院學曹鼐等言:“宜仿舊例,改為庶吉士,送翰林院讀書,給賜酒饌、房屋、皂隸並筆墨、紙劄、燈油,令本院侍讀習嘉言、侍講王一寧、編修趙恢提督教訓,庶有成效。”從之。
  • 6.    《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一百八十六》:正統十四年十二月……戊辰,升翰林院修撰商輅、彭時俱為本院侍讀,擢庶吉士萬安、劉吉、劉珝、李泰俱為本院編修,邢讓、李本俱為本院檢討。
  • 7.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授編修。
  • 8.    《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十五》:景泰三年四月……置東宮官屬,命寧陽侯陳懋、武清侯石亨、少傅禮部尚書胡濙、少傅吏部尚書王直俱兼太子太師,安遠侯李溥、少保户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陳循、少保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高谷、少保兵部尚書于謙俱兼太子太傅,都督僉事張輗兼太子太保。升吏部尚書何文淵、户部尚書金濂、南京禮部尚書儀銘、刑部尚書俞士悦、工部尚書兼大理寺卿石璞、都察院左都御史陳鎰、王翔俱為太子太保,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江淵、禮部左侍郎兼學士王一寧、户部右侍郎兼學士蕭鎡俱為太子少師,吏部左侍郎俞山為太子少傅,兵部左侍郎俞綱為太子少保,俱仍兼舊職,璞止兼尚書。升翰林院學士商輅為兵部左侍郎兼左春坊大學士,仍兼舊職。命户部左侍郎劉中敷兼太子賓客。升太常寺少卿習嘉言為詹事府詹事。命吏部右侍郎項文耀、禮部右侍郎薩琦俱兼少詹事,禮部右侍郎鄒幹兼左庶子,升翰林院侍讀彭時為左春坊大學士,侍講劉儼為右春坊大學士,周旋為左庶子,趙恢為右庶子,修撰林文為左諭德,侍講徐珵為右諭德,修撰李紹、侍講劉定之俱為司經局洗馬,侍講楊鼎、倪謙為春坊左中允,侍講呂原、修撰柯潛為右中允,俱兼舊職,都給事中李佩、監察御史魏齡俱為詹事府府丞,編修周洪謨、劉俊為左贊善,檢討錢溥、編修兵正為贊善,編修萬安李泰、都給事中林聦、典簿鄒循俱為司直郎,洪謨、王泰俱兼舊職,侍書陳榖、徐泌、監丞鮑相、縣丞高誠俱為清紀郎,檢討曾暹、傅宗、五經博士陸藝、典籍李鑑俱兼司諫,編修王與兼司經局校書郎,中書舍人劉鉞、趙昂俱兼正字,升教諭李瓊為檢書,待詔趙政為詹寺府主簿,教諭劉潔為錄事,序班楊欽、王政、周寧、傅榮俱為通事舍人。
  • 9.    《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六十六》:景泰七年五月……丁丑,以纂修寰宇通志成,命少保、太子太傅、户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陳循兼華蓋殿大學士;少保、太子太傅、工部尚書、東閣大學士高谷,少保、吏部尚書、東閣大學士王文,俱兼謹身殿大學士;太子少師兼户部右侍郎、翰林院學士蕭鎡為户部尚書、太子少師,學士如故;兵部左侍郎、翰林院學士、左春坊大學士商輅兼太常寺卿。升左春坊大學士兼侍讀彭時、右春坊大學士兼侍講劉儼俱為太常寺少卿兼侍讀;侍講學士兼左春坊左中允倪謙為左春坊大學士;侍講學士兼右春坊右中允呂原為右春坊大學士;左春坊右諭德兼脩撰文林為左庶子;司經局洗馬兼修撰李紹、司經局洗馬兼侍講劉定、定之俱為右庶子,俱兼侍講;右贊善兼檢討錢溥為左諭德兼編修;右中允兼修撰柯潛為洗馬,仍兼脩撰;左贊善兼編脩周洪謨、修撰孫賢俱為侍講;編脩黃諫為左中允兼編脩;左司直郎兼編修萬安、李泰俱為右中允,仍兼編脩;編脩陳鑑、劉吉、劉珝、曹恩、王獻、劉宣、童緣俱為修撰;檢討李本、馬昇、江朝宗,中書舍人兼正字趙昂,庶吉士丘浚、彭華、牛綸、尹直俱為編修;耿裕、何琮、甯珍、金紳、黃甄、夏時俱為給事中;劉釪、孟勳、吳禎、嚴洤、陳政、馮定、王寬俱為監察御史。山西平陽府奏所屬蒲、解等州,臨晉等縣,今年春夏無雨,麥苗枯稿,税麥九萬五千三百一十餘石無徵。命户部勘實蠲之。狹西布政司奏守備鎮番衞都指揮蘇得威令倉官糴糧官銀,折支官軍口糧。命巡按御史鞫之。撒馬兒罕等地面使臣指揮馬黑麻、舍力班等請遊在京諸寺,及出阜城門外祭掃祖墳。從之。
  • 10.    《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七十四》:天順元年正月……改左春坊大學士兼翰林院侍講倪謙、右春坊大學士兼翰林院侍講呂原、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講劉定之,俱為通政司左參議,仍兼侍講;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講林文、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講李紹,俱為尚寶司卿,仍兼侍講;左春坊左諭德兼翰林院編修錢溥、司經局洗馬兼翰林院修撰柯潛,俱為尚寶司少卿,仍舊兼職;左春坊左中允兼翰林院編修黃諫、右春坊右中允兼翰林院編修萬安、李泰,俱為尚寶司司丞,仍兼編修;左春坊左贊善兼翰林院編修劉俊、右春坊右贊善兼翰林院編修嶽正、右司直郎鄒循,俱為翰林院修撰;左春坊左清紀郎陳谷、徐佖,俱為翰林院典籍;右春坊右清紀郎鮑相、高誠,俱為翰林院五經博士;司經局校書李瓊,為翰林院侍書;中書舍人兼正字劉鉞、翰林院檢討兼司諫傅宗、典籍兼司諫李鑑,俱革去兼職。
  • 11.    《英宗睿皇帝實錄·卷二百九十》:天順二年四月……己卯,改尚寶司卿兼翰林院侍講黃諫為翰林院學士,司丞兼編修萬安、李泰俱為侍講。
  • 12.    《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二》:天順八年二月……《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二》:天順八年二月……賜敕升太子少保、吏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李賢為少保兼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陳文吏部左侍郎,太常寺少卿兼學士彭時右侍郎,俱兼學士,詹事府少詹事司馬恂兼國子監祭酒,孔公恂改大理寺左少卿,學士林文、劉定之俱太常寺少卿兼侍讀學士,尚寶司卿兼修撰柯潛、侍講萬安俱翰林院學士,中允孫賢、劉珝、贊善牛綸俱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讀,侍講王㒜、編修兼校書徐溥俱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講。以上在東宮,賢等嘗侍講讀也。
  • 13.    《憲宗純皇帝實錄·卷四十五》:成化三年八月……戊午,以修英宗睿皇帝實錄成,監修會昌侯孫繼宗加太傅,總裁禮部尚書陳文、兵部尚書彭時俱加太子少保兼文淵閣大學士,尚書如故;副總裁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劉定之升工部右侍郎兼學士,太常寺少卿兼侍讀學士吳節升太常寺卿,仍兼侍讀學士;纂修翰林院學士柯潛、萬安、侍講學士李泰俱升詹事府少詹事,各仍兼舊職;太常寺少卿兼侍讀孫賢、劉琳升太常寺卿,俱兼職如故;侍讀陳鑑、劉吉升侍讀學士,侍講丘浚升侍講學士,左春坊左諭德黎淳升左庶子,右春坊右諭德童緣、劉宣俱右庶子,修撰王一夔升右諭德,侍講江朝宗、楊守陳俱司經局洗馬,編修彭華、尹直俱侍讀,修撰彭教、編修徐瓊、陳秉中、李永通俱侍講,檢討耿裕、編修鄭環、劉健、汪諧、吳鉞、羅璟俱修撰,檢討周經升編修,稽考察對編修李東陽、倪嶽、謝鐸、焦芳、陳音、程敏政、檢討吳希賢各升俸一級,催纂吏部員外郎韓定升郎中,中書舍人馬麟、焦㻞、李溥升俸一級,謄錄太僕寺卿餘謙升太常寺卿,山東布政司左參議林章升太常寺少卿,禮部郎中吳謙加從四品散官並俸,員外郎何暹、葉攻、陳綱、吏部員外郎王瓊俱郎中,中書舍人凌暉、蔚瑄、黃清、劉詢俱升俸一級,其餘進秩、出身有差。
  • 14.    《憲宗純皇帝實錄·卷四十九》:成化三年十二月……甲寅,以河南左布政使楊璇為户部右侍郎,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學士萬安為禮部左侍郎,河南左布政使曾翬為刑部左侍郎,山東左布政使彭誼為工部左侍郎。
  • 15.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成化初,屢遷禮部左侍郎。
  • 16.    《憲宗純皇帝實錄·卷六十七》:成化五年五月……辛丑,命禮部左侍郎萬安兼翰林院學士,入內閣參與機務。
  • 17.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五年命兼翰林學士,入內閣參機務。同年生詹事李泰,中官永昌養子也,齒少於安。安兄事之,得其歡。自為同官,每當遷,必推安出己上。至是議簡閣臣,泰復推安曰:“子先之,我不患不至。”故安得入閣,而泰忽暴病死。
  • 18.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安無學術,既柄用,惟日事請託,結諸閹為內援。時萬貴妃寵冠後宮,安因內侍致殷勤,自稱子侄行。妃嘗自愧無門閥,聞則大喜,妃弟錦衣指揮通,遂以族屬數過安家。其妻王氏有母至自博興。王謂母曰:“向家貧時,以妹為人娣,今安在?”母曰:“第憶為四川萬編修者。”通心疑是安,訪之則安小婦,由是兩家婦日往來。通妻著籍禁內,恣出入,安得備知宮中動靜,益自固。
  • 19.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侍郎刑讓、祭酒陳鑑與安同年不相能。安構獄,除兩人名。
  • 20.    《憲宗純皇帝實錄·卷八十九》:成化七年三月……禮部左侍郎邢讓、國子監祭酒陳鑑、司業張業俱坐罪除名。國子監舊有會饌、椒油鈔,已而折錢,當輸納者多後期,師生不得時給,出監則委而去,頗有餘積,監中相循以為公用。讓前為祭酒,凡造作等類,法當責諸有司者,不復文移,一切任意為之,故所用尤夥,又不立案著籍,莫可稽考。迨遷禮部,鑑代其任,亦循舊無所更革。禮科給事中成實、户科給事中丘弘皆嘗言及,至是掌助教事檢討葉時等以訐典簿王允發其事,下刑部,請逮讓等置對,詔不許。讓等各上奏申辯,給事中、御史據時所奏語交章劾之,有旨並逮讓等。刑部乃遣官核實,監丞黃明善用言激怒之,又案籍無可據者,但用查估為數,凡鈔三十三萬六千五十八貫、錢一百四十九萬九千九百八十二文,俱無歸著。刑部遂以監守自盜坐讓等,讓自獄中復令家人申理,因奉翰林院學士萬安、李泰平日與己有隙,故倡此説陷己,都給事中丘弘承風奏劾,又日宣言其事於朝,且以危語動刑部,使傅致已罪。奏上,乃命會官雜治廷中,讓等猶不伏,更命御史覆核,遂坐讓、鑑、業前罪論斬,贖為民,典簿王允並以倉糧受賂罪充軍,時等杖徒有差。既而監生盧楷、楊守阯等連名訟其冤,下法司議,寢不行。
  • 21.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七年冬,彗見天田,犯太微。廷臣多言君臣否隔,宜時召大臣議政。大學士彭時、商輅力請。司禮中官乃約以御殿日召對,且曰:“初見,情未洽,勿多言,姑俟他日。”將入,復約如初。比見,時言天變可畏,帝曰:“已知,卿等宜盡心。”時又言:“昨御史有疏,請減京官俸薪,武臣不免觖望,乞如舊便。”帝可之。安遂頓首呼萬歲。欲出,時、輅不得已,皆叩頭退。中官戲朝士曰:“若輩嘗言不召見。及見,止知呼萬歲耳。”一時傳笑,謂之“萬歲閣老”。帝自是不復召見大臣矣。
  • 22.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其後尹直入閣,欲請見帝計事。安止之曰:“往彭公請召對,一語不合,輒叩頭呼萬歲,以此貽笑。今吾輩每事盡言,太監擇而聞之,上無不允者,勝面對多矣。”其容悦不識大體,且善歸過於人如此。
  • 23.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九年進禮部尚書。
  • 24.    《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十六》:成化九年五月……辛亥,敕升兵部尚書商輅為户部尚書,禮部左侍郎萬安為本部尚書,俱仍兼舊職。安上章辭免,詔:卿效勞年久,特茲升擢,不允所辭。
  • 25.    《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五十》:成化十二年二月……手敕升户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商輅為太子少保,改吏部,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萬安改户部,俱兼職如故,仍理內閣事。輅上疏辭免,上曰:“卿職居輔導,歷事有年,特茲加升,所辭不允。”
  • 26.    憲宗純皇帝實錄 卷一百五十 成化十二年 二月 十二日 3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04-05]
  • 27.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久之,改户部。
  • 28.    《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六十五》:成化十三年四月……乙巳,手敕以太子少保、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商輅兼謹身殿大學士,加户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萬安太子少保,升吏部左侍郎劉珝、禮部左侍郎劉吉俱本部尚書仍兼學士。時輅等被旨修續資治通鑑綱目成,故有是命。吉初在禮部,不預修纂,至是奏乞辭免升職,以為:內閣密勿之地,猥以菲才而濫居,久懷屍素之慚;尚書六卿之尊,今又無功而加授,實增過分之愧。雖天恩無私於覆載,奈臣勞未效於纂修,是以聞命驚惶,不敢即受。伏望追寢成命,俾仍舊職,勉圖報稱。上曰:卿歷任年久,特茲升擢,不允所辭。覆命纂修官翰林院學士王獻升詹事府少詹事仍兼學士,左春坊左庶子黎淳少詹事兼侍讀,侍讀學士彭華、侍講學士丘浚、左諭德謝一夔俱學士,右諭德劉健、汪諧左右庶子,侍講程敏政、陸簡左右諭德,修撰鄭環、羅璟司經局洗馬,編修林瀚修撰,其餘謄錄以次進秩、出身有差。
  • 29.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十三年加太子少保,俄改文淵閣大學士。
  • 30.    《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七十五》:成化十四年二月……戊申,皇太子出合進學,命太子少保户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萬安、户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劉珝、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劉吉提調各官講讀;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學士王獻、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黎淳、翰林院學士謝一夔、右春坊右庶子汪諧、司經局洗馬鄭環、羅璟更番侍班;學士彭華、侍讀學士江朝宗、左春坊左庶子劉健、左諭德桂敏政、侍讀周經、修撰陸釴、張昇、張頤更番講讀。經改左中允,昇改左贊善,修撰傅瀚兼校書,太常寺少卿謝宇、禮部員外郎凌暉兼正字,通事舍人選除二員。翌日,改鴻臚寺序班耿寧、紀本為之……庚戌,手敕改太子少保户部尚書萬安為吏部尚書兼謹身殿大學士,户部尚書劉珝、禮部尚書劉吉各加太子少保兼文淵閣大學士。安、珝並吉考試畢,各上疏辭。詔:卿等輔導有年,特茲加秩,宜盡心所事,用副委託,所辭不允。
  • 31.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孝宗出閤,進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
  • 32.    《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一百八十三》:成化十四年十月……庚戌,手敕升太子少保吏部尚書萬安為太子太保仍兼謹身殿大學士,太子少保兵部尚書王鉞為太子太保仍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加兵部尚書餘子俊、刑部尚書林聰、工部尚書王復、掌通政司事工部尚書張文質為太子少保,俱仍舊視事。安上疏辭,詔曰:“卿職居輔導,勞效有年,茲特加升,用隆委任。”子俊等亦上疏辭,詔曰:“卿等受朕委用,歷事年深,特茲加升,俱不允辭。”
  • 33.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尋加太子太保。
  • 34.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時彭時已歿,商輅以忤汪直去,在內閣者劉珝、劉吉。而安為首輔,與南人相黨附;珝與尚書尹旻、王越又以北人為黨,互相傾軋。然珝疏淺而安深鷙,故珝卒不能勝安。
  • 35.    《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二百二十五》:成化十八年三月……壬申,復罷西廠。太監汪直既在大同不得還,六科十三道交章奏其苛察紛擾,大傷國體,請仍罷西廠。得旨,朝廷自有處置。於是內閣臣太子太保萬安約太子少保劉珝曰:“西廠為害久矣,今科道欲革之,朝廷不從,吾輩豈可坐視?當有以勸上,宜從眾言。”珝不然,曰:“”廠行事,有何不公道也?”安曰:“公不欲,吾自為之。”乃自署名,題曰:“仰惟太宗文皇帝建立北京,防微杜漸,無所不用其極。初令錦衣衞官校暗行緝訪謀逆妖言、大奸大惡等事,猶恐外官徇情,隨設東廠,令內臣提督控制之。彼此並行,內外相制,行之五六十年,事有定䂓,人易遵守。往年京城妖狐夜出,人心驚惶,載勞聖慮,添設西廠官校,特命太監汪直提督緝訪,用戒不虞,所以權一時之宜,慰安人心也。自是事情紛擾,臣不贅言。茲者汪直已受敕鎮守大同地方,京都大小官員以及軍民人等眾口一辭,皆謂朝廷革去西廠為便矣。伏望聖明洞察事機,俯順下情,將西廠特頒敕旨革罷,官校悉回本衞,庶舊制以復,人心以安。緣西廠存革,實於人心治體關係最大,臣不敢緘默。”疏入,上乃罷西廠,中外欣然,珝有慚色。
  • 36.    《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二百三十五》:成化十八年十二月……辛未,手敕升太子太保、吏部尚書萬安為太子太傅兼華蓋殿太學士,太子少保、户部尚書劉珝為太子太保兼謹身殿大學士,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劉吉為太子太保兼武英殿大學士,尚書俱如故。安等辭謝,以為:人臣盡心於當為,猶恐無補,其或寵祿之過分,寧免憂慚?茲者伏蒙皇上不以臣等非才,濫叨重寄,寬其屍素之責,加以望外之升,既進保傅極品之官,又兼內殿清貴之職,臣等自揣愚昧,奚敢祗承?雖天恩雨露,不擇物而皆施,奈言謭才樗櫟,於咎戾其何逭?伏望聖慈收回成命,俾臣等以舊職供事,圖報稱於萬一,不勝感戴之至。上曰:卿等輔導有年,盡心厥職,特茲加升,用副委任,所辭不允。
  • 37.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十八年,汪直寵衰,言官請罷西廠。帝不許。安具疏再言之,報可,中外頗以是稱安。《文華大訓》成,進太子太傅、華蓋殿大學士。
  • 38.    《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二百八十三》:成化二十二年十月……己亥,手敕加英國公張懋保國公,朱永太傅兼太子太師,襄城侯李瑾定西侯,蔣琬新寧伯,譚佑昌寧伯,趙勝太保兼太子太傅,大學士萬安升少傅兼太子太師,劉吉少保兼太子太傅,尚書、大學士如故。侍郎彭華升禮部尚書,尹直兵部尚書,俱加太子少保,仍兼學士。安等三人上疏辭謝。時華以病在告,亦辭。上優詔答之,不許。
  • 39.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復進少傅、太子太師。
  • 40.    《憲宗純皇帝實錄·卷二百九十二》:成化二十三年七月……己未,少傅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萬安以一品官滿九載,詔升少師,兼職如故,仍兼支大學士俸,降敕獎諭之。安上章辭免,略雲:少師乃古弘化之官,而二俸兼支,又先朝優禮重臣彝典,臣愚何人,可以膺此。念臣自入內閣,殆經廿載,今以七十衰年,猶日勉強事事,不即自引乞休者,以義在委身事君,不汲汲去國懷鄉,為自安計耳。誤蒙進階三孤之首,兼支五品之祿,叨此望外之榮,伏望撤還新命,庶弭眾口妄冒之譏。上批答雲:卿才識老成,朕所倚毗,茲以年勞,升秩加俸,宜勉就職,不允所辭。
  • 41.    憲宗純皇帝實錄 卷二百九十二 成化二十三年 七月 二十二日 1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04-05]
  • 42.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再進少師。
  • 43.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當是時,朝多秕政,四方災傷日告。帝崇信道教,封金闕、玉闕真君為上帝,遣安祭於靈濟宮。而李孜省、鄧常恩方進用,安因彭華潛與結,藉以排異己。於是珝及王恕、馬文升、秦紘、耿裕諸大臣相繼被逐,而華遂由詹事遷吏部侍郎,入內閣。朝臣無敢與安牴牾者。
  • 44.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孝宗嗣位,安草登極詔書,禁言官假風聞挾私,中外譁然。御史湯鼐詣閣。安從容言曰:“此裏面意也。”鼐即以其語奏聞,謂安抑塞言路,歸過於君,無人臣禮。於是庶吉士鄒智,御史文貴、姜洪等交章列其罪狀。先是,歙人倪進賢者,粗知書,無行,諂事安,日與講房中術。安暱之,因令就試,得進士。授為庶吉士,除御史。
  • 45.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帝一日於宮中得疏一小篋,則皆論房中術者,末署曰“臣安進”。帝命太監懷恩持至閣曰:“此大臣所為耶?”安愧汗伏地,不能出聲。及諸臣彈章入,復令恩就安讀之。安數跪起求哀,無去意。恩直前摘其牙牌曰:“可出矣。”始惶遽索馬歸第,乞休去。時年已七十餘。尚於道上望三台星,冀複用。
  • 46.    《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二十四》:弘治二年三月……己巳……致仕少師兼太子太師、吏部尚書、華蓋殿大學士萬安卒。安,字循吉,眉州人。正統十三年進士,選為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升左春坊司直郎兼編修,尋升右春坊右中允,改尚寶司丞,俱兼編修。轉侍講,升學士、詹事府少詹事,仍兼學士,升禮部左侍郎。成化五年,命兼學士,入內閣參幾務,升本部尚書,加太子少保,改户部兼文淵閣大學士。孝廟出,合改吏部兼謹身殿大學士,加太子太保、光祿大夫、柱國,歷少傳兼太子太傅、太子太師、華蓋殿大學士,進少師。二十三年致仕,至是卒。訃聞,輟朝一日,贈太師,加特進左柱國,諡文康,賜祭葬如例。
  • 47.    孝宗敬皇帝實錄 卷二十四 弘治二年 三月 十一日 3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04-05]
  • 48.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初,孝穆皇太后之薨,內庭籍籍指萬貴妃。孝宗立,魚台縣丞徐項上書發其事。廷臣議逮鞫萬氏戚屬曾出入宮掖者。安驚懼不知所為,曰:“我久不與萬氏往來矣。”而劉吉先與萬氏姻,亦自危。其黨尹直尚在閣,共擬旨寢之。孝宗仁厚,亦置不問,安、吉得無事。
  • 49.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子翼,南京禮部侍郎。孫弘璧,翰林編修。
  • 50.    龔延明主編,天一閣藏明代科舉錄選刊 登科錄 上 點校本,寧波出版社,2016.05,第134頁.
  • 51.    陳文新主編,明代科舉與文學編年 中,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09,第1114頁.
  • 52.    《孝宗敬皇帝實錄·卷九十八》:養病南京禮部左侍郎萬翼卒。翼,四川眉州人,大學士安之子……又悖逆不敬,常呼其父安曰老官,安反畏之。嘗盛怒倨坐,安自外歸,不為起。安既退休,有巨賄匿其半與愛妾,翼知而盡奪之,安因憤惋暴死,故重為士大夫所不齒雲。
  • 53.    車吉心主編,中國宰相全傳 第25卷,山東教育出版社,2008.05,第6629頁.
  • 54.    胡鵬飛. 孟密土司與明代雲南西部邊疆變遷研究[D]. 雲南大學, 2017:38-39.
  • 55.    王超偉. 明成化朝南北官僚集團政爭研究[D]. 廣西師範大學, 2018:12、31、34.
  • 56.    《明史·卷一百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初,吉與萬安、劉珝在成化時,帝失德,無所規正,時有“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之謠。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