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分享經濟

(名詞解釋)

鎖定
分享經濟(Sharing Economy)指個人、組織或者企業,通過社會化平台分享閒置實物資源或認知盈餘,以低於專業性組織者邊際成本提供服務並獲得收入的經濟現象,其本質是以租代買,資源的支配權與使用權分離。分享經濟將社會海量、分散、閒置資源等,進行平台化、協同化的集聚、複用與供需匹配,從而實現經濟與社會價值最大化利用的新經濟業態。
分享經濟強調的兩個核心理念是“使用而不佔有”(Access over Ownership)和“不使用即浪費”(Value Unused is Waste) [1] 
分享經濟包括不同人或組織之間對生產資料、產品、分銷渠道、處於交易或消費過程中的商品和服務的分享。
中文名
分享經濟
外文名
Sharing Economy
理    念
使用而不佔有、不使用即浪費
特    徵
五大驅動、三大基石、四低四高

分享經濟定義

分享經濟(Sharing Economy)是指將社會海量、分散、閒置資源、平台化、協同化地集聚、複用與供需匹配,從而實現經濟與社會價值創新的新形態。分享經濟強調的兩個核心理念是“使用而不佔有”(Access over Ownership)和“不使用即浪費”(Value Unused is Waste) [2] 
[3] 
對該定義做一下解釋。一是分享的標的物。主要是閒置資源,包括閒置物品碎片時間、認知盈餘(未被充分使用的知識與專長、技能和經驗、關係與服務)和資金盈餘、閒置空間與公共服務。海量指資源的廣泛性及其龐大的數量,分散指多數來自於未被整合協同的個人資源或者是信息不對稱的沉沒資源。二是實現的方式。基於互聯網、ICT、雲計算、大數據等,構建平台,形成規模與協同,以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實現經濟剩餘資源智能化的供需匹配。這是分享經濟2.0的核心。三是實現的結果。分享經濟平台可以使得前述閒置資源實現經濟價值社會價值的創新。過去大量的資源並未進入到價值創造的體系,同時分享經濟可以在可持續發展、生態、就業、協作、文化等方面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此外,分享標的具有私權或公共服務屬性。 [2] 
其他定義:
分享經濟包括不同人或組織之間對生產資料、產品、分銷渠道、處於交易或消費過程中的商品和服務的分享。這個系統有多種形態,一般需要使用信息技術賦予個人、法人、非營利性組織以冗餘物品或服務分享、分配和再使用的信息。一個通常的前提是,當物品的信息被分享了,這個物品對個人或組織的商業價值將會提升。便利,參與感和信任是推動分享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 [4-5] 

分享經濟分享經濟的特徵

分享經濟的特徵可以歸納為五大驅動、三大基石、四低四高。 [2] 

分享經濟五大驅動

用户驅動。消費者主權得到體現,分享經濟由用户意願、用户需求、用户選擇、用户體驗用户價值、用户分享所驅動。
信任驅動。互聯網+分享經濟”重構了連接、交互、關係和信任。
平台驅動。社會化資源藉助互聯網搭建平台,解決信息不對稱和資源集聚,實現供需匹配和交易為分享經濟提供支持,如網約車平台,騰訊開放平台,公共技術服務平台。
數據驅動。開創階段是信息化、數據化;第二個階段是聚類、結構化,進行用户畫像;第三個階段是預測、智能化。如滴滴出行已進化到第三階段,可以預測某時段、某區域的用車需求,甚至預判用户的目的地,為車輛調度、供需匹配、路線優化的精準化提供支持,為利用動態價格機制緩解擁堵提供支持。
價值驅動。閒置資源、過剩產能可以參與價值創造,認知盈餘、閒暇時間可以價值化,連接本身就具有價值,可以使交互更具意義。 [2] 

分享經濟三大基石

信息對稱。降低信息不對稱,對資源的聚集、資源配置、供需連接、用户體驗、主體協同都會帶來正面影響,也會促進交互的有效性
遊戲規則。規則的設計與動態調適對大眾參與分享經濟模式至關重要。規則的公平、透明、均利是基本原則,讓用户、夥伴通過特定的方式參與遊戲規則設計也值得嘗試。
協同協作。參與者彼此依賴,與平台方共建共享;形成協同消費、協同創新。 [2] 

分享經濟四低四高

四低:低交易成本、低信任成本、低門檻、低碳。
四高:高滲透率、高效能、高估值與高留存。 [2] 

分享經濟分享經濟2.0

分享經濟2.0是更智能的分享經濟,是從私域向公域的分享經濟,是數據驅動的分享經濟,是充分釋放社會資源、社會資本社會能力的集聚、融合、協同模式。分享經濟2.0是友好型經濟、普惠型經濟、信任型經濟、協同型經濟、體驗型經濟、生態型經濟、WE眾經濟的融合體。 [2] 

分享經濟分享經濟1.0與2.0的區別

滴滴:分享經濟改變中國》將分享經濟1.0與2.0的區別劃分如下表所示。 [2] 
分享經濟1.0與2.0的區別
比較
分享經濟1.0
分享經濟2.0
分享經濟2.0滴滴為例説明
是否建立互聯網平台
沒有;或者一般性藉助,應用於互聯網環境
對用户而言,主要在移動互聯網平台實現
滴滴出行平台
大數據應用
數據驅動
實現在時間、空間的智能匹配
智能化程度
主要靠人工集聚資源、匹配供需
更高的智能化
滴滴雲調度引擎
社交網絡應用程度
一般通過熟人社交人際傳播,分享範圍較窄
對社交網絡有充分的運用,甚至自身就具有社交屬性
滴滴與微信深度結合,滴滴順風車
效率
效率一般
高效
滴滴日訂單1000萬單
參與者
參與者有限,邊界比較清晰
具有明顯的規模效應,協同效應
滴滴有1500萬司機,近3億用户
生態性
要素有限,行業侷限
要素集聚,跨界生態性強
滴滴一站式出行平台
企業進入門檻

是否有清晰邊界
一般具有
滴滴與Lyft合作“滴滴海外”

分享經濟構建分享經濟2.0平台的九大關鍵節點

1、 對基本邏輯的洞察
2、 打破信息不對稱
3、 數據驅動的智能匹配
4、 沉澱信任性關係
5、 動態優化規則
6、 基於人性的平台架構與業務設計
7、 形成集合價值
8、 塑造信息文明,持續動態調適
9、 借勢社交網絡 [2] 
構建分享經濟2.0平台的九大關鍵節點 構建分享經濟2.0平台的九大關鍵節點

分享經濟中國分享經濟總體發展

中國分享經濟總體發展 中國分享經濟總體發展
分享經濟通過高效利用社會資源,達到供需雙方的有效鏈接,提升企業競爭力,解決產能過剩,促進產業的未來和國家競爭力的商業新模式,成為時代最熱的議題 [6] 
IT桔子(2015)統計,我國分享經濟領域快速崛起16家獨角獸企業,覆蓋出行、短租/長租、金融等八大行業。
智慧出行高擎大旗。在滴滴出行的平台上,有出租車、專車、快車、順風車、巴士、代駕等各種出行工具,在高峯時段,滴滴調動社會運力,承接海量出行需求,通過分享經濟解決城市交通的潮汐問題。2015年9月,滴滴出行的估值已高達165億美元,2015全年完成14.3億訂單;2016年春運,滴滴春運跨城順風車共計190萬人合乘,用户遍及332城,《人民日報》以“滴滴順風車成春運重要補充運力”進行報道。 [7] 
房屋分享持續加速。據艾瑞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是中國在線短租市場的加速年,總計市場交易規模約為1.4億元,增長達18倍。到2014年短租市場交易規模突破40億元,2015年短租市場規模預計突破105億元,環比增長159.3%。 [8] 
知識分享前景廣闊。豬八戒網、在行、分答、值乎各具特色,傳統的知識人分享社區價值中國年初也推出專家分享系統“價值家”。
“共享金融”嶄露頭角。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根據中國社會化創造性實踐提出了“共享金融”這一全新學術概念。相關專家指出,對於互聯網時代的共享金融的實際應用產品,除了目前典型的互聯網P2P和眾籌,共享金融還可能出現在區塊鏈技術領域。 [9] 
開放平台、眾創空間風生水起。以騰訊開放平台、眾創空間為代表的開放空間、公共服務平台形成中國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為創新創業生態化自由生長奠定了基礎。 [2] 
傳統行業與分享經濟 傳統行業與分享經濟

分享經濟分享經濟時代來臨

傳統經濟時代是獨享的世界,獨享才能創造壟斷,才能保持穩定的現狀,也才能鑄就堅固的行業壁壘。以前倡導私人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如今移動社交的出現,讓獨享經濟逐漸走向後台,分享經濟成功上位。 [10]  分享經濟之下,人們的生活更趨向於簡潔化,越來越多的人走到眾享行列當中,不僅僅是主動的應用別人的眾享成果,更是將自己手中的閒置資源眾享給別人。 [11] 
分享經濟的浪潮 分享經濟的浪潮

分享經濟分享經濟是新商業浪潮的下一個風口

互聯網+”時代,分享經濟成為新潮流,消費者基於眾享理念的應用和參與,讓很多的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挑戰。有些行業在獨享經濟時代能夠活的很好,但在分享經濟時代裏卻很難再招徠到消費者,因為消費者完全可以自己通過相互眾享來達成自己的夢想,而不需要過多的產品生產來滿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隨着分享經濟的深入發展,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行業以分享經濟為契機在市場當中掀起眾享潮流,分享經濟時代對行業的變革已經來臨。 [11] 
分享經濟已經成為國際共識,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企業家、專家學者開始研究世界2016世界分享經濟論壇於11月8~10日在中國澳門喜來登國際大酒店舉行,主題是萬億美元的分享經濟投資機會 [6] 

分享經濟共享經濟簡介

共享經濟模式作為社會資源重新配置的新方式,正日益成為全球共識。 UberAirbnb、滴滴等為代表的共享經濟企業正在崛起表明全球共享經濟時代已經到來。根據相關機構統計,2025年,全球共享經濟產值可達到2300億英鎊 [6] 
共享經濟通過高效利用社會資源,達到供需雙方的有效鏈接,提升企業競爭力,解決產能過剩,促進產業的未來和國家競爭力的商業新模式,成為時代最熱的議題 [6] 
當我們沉浸在互聯網創新與變革帶來的便利時,殊不知互聯網作為一個行業正在消失,因為跨界與顛覆帶來的行業格局大洗牌,所有的行業都將互聯網化。面對互聯網的爆發和兇猛浪潮,只有掌握了互聯網的兩大命門:跨界打劫和造反顛覆,才能在未來的商業格局中佔據優勢。
跨界與顛覆是互聯網行業最普遍的商業模式。蘋果跨界進入智能手機行業,取代傳統手機諾基亞[微博]老大的地位;微信跨界進入移動通訊領域,搶了三大移動運營商的飯碗;互聯網金融的出現讓傳統銀行戰戰兢兢……跨界與顛覆無處不在,互聯網正以前所未有之勢跨界、顛覆着所有行業。 [1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