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力資源

(管理心理學領域術語)

鎖定
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簡稱“HR”)即人事,最廣泛定義是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包含六大模塊:人力資源規劃、招聘、培訓、績效、薪酬和勞動關係等。多用於公司的人事部門。也是公司的一個重要的職位。公司的人員招聘,培訓,職員的考核,職員的薪酬,職員調動都和人事有關。
人力資源是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中,處於勞動年齡、未到勞動年齡和超過勞動年齡但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之和。人力資源也指一定時期內組織中的人所擁有的能夠被企業所用,且對價值創造起貢獻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經驗、體力等的總稱。
人力資源還是企事業單位獨立的經營團體所需人員具備的能力(資源)。
中文名
人力資源
外文名
Human Resources
別    名
人事勞動力資源勞動力或人才資源
簡    稱
HR
提出者
戴維·尤里奇(Dave Ulrich)
學    科
管理心理學
應用範圍
多用於公司的人事部門

人力資源定義

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s,簡稱HR)指在一個國家或地區中,處於勞動年齡、未到勞動年齡和超過勞動年齡但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之和。或者表述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總人口中減去喪失勞動能力的人口之後的人口。人力資源也指一定時期內組織中的人所擁有的能夠被企業所用,且對價值創造起貢獻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經驗、體力等的總稱。狹義講就是企事業單位獨立的經營團體所需人員具備的能力(資源)。

人力資源主要內涵

人力資源的廣義定義為一個社會具有智力勞動能力體力勞動能力的人的總和,包括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而狹義的定義為組織所擁有的用以製造產品和提供服務的人力。
人力資源,又稱勞動力資源或勞動力,是指能夠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總和。經濟學把為了創造物質財富而投入於生產活動中的一切要素通稱為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信息資源、時間資源等,其中人力資源是一切資源中最寶貴的資源,是第一資源。人力資源包括數量和質量兩個方面。人力資源的最基本方面,包括體力和智力,從現實應用的狀態,包括體質、智力、知識、技能四個方面。人力資源與其他資源一樣也具有特質性、可用性、有限性。
通常來説,人力資源的數量為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數量,其質量指經濟活動人口具有的體質、文化知識勞動技能水平。一定數量的人力資源是社會生產的必要的先決條件。一般説來,充足的人力資源有利於生產的發展,但其數量要與物質資料的生產相適應,若超過物質資料的生產,不僅消耗了大量新增的產品,且多餘的人力也無法就業,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反而產生不利影響。經濟發展主要靠經濟活動人口素質的提高,隨着生產中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人力資源的質量在經濟發展中將起着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基本方面包括體力和智力。如果從現實的應用形態來看,則包括體質、智力、知識和技能四個方面。具有勞動能力的人,不是泛指一切具有一定的腦力和體力的人,而是指能獨立參加社會勞動、推動整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人。所以,人力資源既包括勞動年齡內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也包括勞動年齡外參加社會勞動的人口。
在勞動年齡,由於各國的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勞動年齡的規定不盡相同。一般國家把勞動年齡的下限規定為15歲,上限規定為64歲。中國招收員工規定一般要年滿16週歲,員工退休年齡規定男性為65週歲(到65歲退休,不包括65歲),女性為60週歲(不包括60歲),所以中國勞動年齡區間應該為男性16-64歲,女性16-59歲。

人力資源概念辨析

人力資源人口人才資源

基本簡介
人口資源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擁有的人口的總量,它是一個最基本的底數,一切人力資源機構、人才資源皆產生於這個最基本的人口資源中,它主要表現為人口的數量。
人才資源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中具有較多科學知識、較強勞動技能,在價值創造過程中起關鍵或重要作用的那部分人。人才資源是人力資源的一部分,即優質的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 人力資源
應當説這三個概念的本質是有所不同的,人口資源和人才資源的本質是人,而人力資源的本質則是腦力和體力,從本質上來講它們之間並沒有什麼可比性。就人口資源和人才資源來説,它們關注的重點不同,人口資源更多是一種數量概念,而人才資源更多是一種質量概念。但是這三者在數量上卻存在一種包含關係。在數量上,人口資源是最多的,它是人力資源形成的數量基礎,人口資源中具備一定腦力和體力的那部分才是人力資源;而人才資源又是人力資源的一部分,是人力資源中質量較高的那部分也是數量最少的。
在比例上,人才資源是最小的,它是從人力資源中產生的,而人力資源又是從人口資源中產生的。

人力資源人力資本區別

聯繫
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都是以人為基礎而產生的概念,研究的對象都是人所具有的腦力和體力,從這一點看兩者是一致的。而且,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大多都是以人力資本理論為根據的;人力資本理論是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的重點內容和基礎部分;人力資源經濟活動及其收益的核算是基於人力資本理論進行的;兩者都是在研究人力作為生產要素在經濟增長和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時產生的。
區別
首先,在與社會財富社會價值的關係上,兩者是不同的。人力資本是由投資而形成的,強調以某種代價獲得的能力或技能的價值,投資的代價可在提高生產力過程中以更大的收益收回。因此勞動者將自己擁有的腦力和體力投入到生產過程中參與價值創造,就要據此來獲取相應的勞動報酬經濟利益,它與社會價值的關係應當説是一種由因索果的關係。
而人力資源則不同,作為一種資源,勞動者擁有的腦力和體力對價值的創造起了重要貢獻作用,人力資源強調人力作為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的生產、創造能力,它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創造產品、創造財富,促進經濟發展。它與社會價值關係應當説是一種由果溯因的。
其次,兩者研究問題的角度和關注的重點也不同。人力資本是通過投資形成的存在於人體中的資本形式,是形成人的腦力和體力的物質資本在人身上的價值凝結,是從成本收益的角度來研究人在經濟增長中的作用,它強調投資付出的代價及其收回,考慮投資成本帶來多少價值,研究的是價值增值的速度和幅度,關注的重點是收益問題,即投資能否帶來收益以及帶來多少收益的問題。人力資源則不同,它將人作為財富的來源來看待,是從投入產出的角度來研究人對經濟發展的作用,關注的重點是產出問題,即人力資源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有多大,對經濟發展的推動力有多強。
最後,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的計量形式不同。眾所周知,資源是存量的概念,而資本則兼有存量和流量的概念,人力資源和人力資本也同樣如此。人力資源是指一定時間、一定空間內人所具有的對價值創造起貢獻作用並且能夠被組織所利用的體力和腦力的總和。而人力資本,如果從生產很多的角度看,往往是與流量核算相聯繫的,表現為經驗的不斷積累、技能的不斷增進、產出量的不斷變化和體能的不斷損耗;如果從投資活動的角度看沒有與存量核算相聯繫,表現為投入到教育培訓、遷移和健康等方面的資本在人身上的凝結。

人力資源發展歷史

1、約翰·R·康芒斯曾經先後於1919年和1921年在《產業榮譽》和《產業政府》兩本著作裏使用“人力資源”一詞,但與21世紀人們所理解的人力資源在含義上相差很遠。
2、20世紀初人們所理解的人力資源的含義是由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於1954年在《管理實踐》中首先提出並加以明確界定的。他認為人力資源擁有當前其他資源所沒有的素質,即“協調能力、融合能力、判斷力和想象力”;它是一種特殊的資源,必須經過有效的激勵機制才能開發利用,並給企業帶來可見的經濟價值
3、20世紀60年代以後,美國經濟學家W·舒爾茨加里·貝克爾提出了現代人力資本理論,該理論認為人力資本體現於具有勞動能力的人身上的、以勞動者數量和質量所表示的資本,它是通過投資形成的。該理論的提出使得人力資源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
4、英國經濟學家哈比森在《國民財富的人力資源》中寫道“人力資源是國民財富的最終基礎。資本和自然資源是被動的生產要素,人是積累資本,開發自然資源,建立社會、經濟和政治並推動國家向前發展的主動力量。顯而易見,一個國家如果不能發展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就不能發展任何新的東西。”從此,對人力資源的研究越來越多,學者對人力資源的涵義也提出了越來越多的解釋。 [1]  [1] 

人力資源六大特徵

人力資源作為一種特殊資源,具有如下特徵。

人力資源能動性

人具有主觀能動性,能夠有目的地進行活動,有目的地改造外部物質世界。其能動性體現為在三個方面。

人力資源兩重性

人力資源與其他任何資源不同,是屬於人類自身所有,存在於人體之中的活的資源,因而人力資源既是生產者,同時又是消費者。人力資源中包含豐富的知識內容,使其具有巨大的潛力,以及其他資源無可比擬的高增值性。

人力資源時效性

人力資源與一般資源如礦產資源不同,礦產資源一般可以長期儲存,不採不用,品質不會降低。人力資源則不然,儲而不用,才能就會被荒廢、退化。工作性質不同,人的才能發揮的最佳期也不同。一般而論,25歲到45歲是科技人才的黃金年齡,37歲為其峯值。時效性要求人力資源開發要抓住人的年齡最有利於職業要求的階段,實施最有力的激勵。 [2] 

人力資源社會性

人力資源處於特定的社會和時代中,不同的社會形態,不同的文化背景都會反映和影響人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思維方法。人力資源的社會性要求在開發過程中特別注意社會政治制度國別政策法律法規以及文化環境的影響。

人力資源連續性

人力資源開發的連續性(持續性)是指,人力資源是可以不斷開發的資源,不僅人力資源的使用過程是開發的過程,培訓、積累、創造過程也是開發的過程。

人力資源再生性

人力資源是可再生資源,通過人口總體內各個個體的不斷替換更新和勞動力的“消耗——生產——再消耗——再生產”的過程實現其再生。人力資源的再生性除受生物規律支配外,還受到人類自身意識、意志的支配,人類文明發展活動的影響,新技術革命的制約。

人力資源八大特性

人力資源特性,是指人力資源所具有的特殊性質,是其他資源所不具備的特殊素質,是人力資源科學性、實踐性的表現。
一、不可剝奪性。人力資源是人的價值意義的內在貯存與外在表現,它是同人的生命力密不可分的,是同人的尊嚴與權益相聯繫的。不可剝奪性主要表現為:
(1)不能壓取,不能騙取,不能奪取;
(2)一切不科學的辦法都將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
(3)一切不正當的手段都將帶來人力資源的破壞;
(4)尊重、支持、滿足人的需要是發揮人力資源作用的最佳方法。
因此,不能剝奪,只能在任用中通過良好的管理與開發讓其自覺運用與發揮。
二、生物性。生物性是人力資源行為特徵的因由與結果。生物性既存在雙向的物質運動,也存在雙向的精神運動,還具有單向的抵抗運動。生物性必然帶來人力資源使用與開發的艱鉅性與複雜性。
三、社會性。人力資源的社會性主要表現為:信仰性,傳統性,人羣性,時代性,地域性,國別性,民族性,職業性,層級性,文化性。社會性反映出人的立場觀點、倫理道德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模式,為人力資源開發提供了基本思想依據。
四、時效性。人力資源的培養、貯存與運用是同人的年齡有直接關係的。不同年齡階段反映出人力資源不同類別發揮的不同程度。這種不同時效的反映,也是一種自然規律制約的結果。它為人力資源使用的社會政策與技術手段提供了重要參考。如青少年時期,主要是培養教育資源增存階段;青中年時期,主要是資源運用與發揮時期;老年時期,主要是剩餘資源價值發掘階段。人力資源的時效性顯示出用時有效,用必及時,用逢其時,過時效用不大或無效用;用必須因類而不同,因目的而不同。 [3] 
五、資本積累性。人力資源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活資本,是最現實的生產力。這種資本是靠不斷地培養、教育、維護而形成的,是投資長期積累的結果。其結果顯示出:
第一,投資伴隨人的終生,資本的積累也伴隨人的終生;
第二,由投資形成的這種活動資本量具有反覆利用性;
第三,滾動式的資源(資本)運用發揮形式,必然造成無限增值性。
資本積累性要求在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過程中,必須加大投資以支持良好的培養、教育和維護。
六、激發性。激發,來源於人的滿足需求心理。人力資源的激發性在實踐中表現為:拉動力量的激發,協同與啓示力量的激發,推動力量的激發,刺激力量的激發。激發性為潛能開發提供了理論方法,是激勵機制的出發點。
七、能動性。能動性,是人在自我價值實現中的自主運動行為,是人力資源作用發揮的前提。能動性表現為正向能動與負向能動,其對社會的作用意義是不同的。人力資源的政策應使其充分發揮正向能動,減少和避免負向能動。
八、載體性。載體性是人力資源具備裝載、運輸、傳遞的能力,是不可剝奪性的必然結果。人力資源的載體性取決於:一是確實有能力承載;二是確實承載了有用資源;三是確實能輸出承載之源。人力資源的載體性,為人才的交流提供了前提條件。
參考資料
  • 1.    劉永芳 管理心理學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6
  • 2.    賀勤龍.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D]. 北京理工大學, 2001.
  • 3.    趙曙明. 人力資源管理理論研究現狀分析[J]. 外國經濟與管理, 2005, 27(1):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