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鎖定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是指在職工因工死亡的情況下,按照規定的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中對其直系親屬支付的一次性賠償。職工的死亡使其親屬喪失了重要的生活來源,導致其生活水平的下降,這是工傷事故的後果之一,因此應當予以賠償。
2023年5月,根據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2022年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公佈的2022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283元,核定2023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為985660元 [5] 
中文名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享受主體
因工死亡職工直系親屬
支付主體
工傷保險基金
司法解釋
《工傷保險條例》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賠償金額標準

第39條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0年全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為19109元,因此該項賠償具體計算方式即為19109*20=382180元。
享受主體 支付主體:工傷保險基金用人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支付。)
享受主體:因工死亡職工直系親屬(包括父母、子女、配偶)。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司法解釋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第3條 一次性賠償包括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職工或童工在治療期間的費用和一次性賠償金,一次性賠償金數額應當在受到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職工或童工死亡或者經勞動能力鑑定後確定。
第5條 一次性賠償金按以下標準支付:
一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6倍,二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4倍,三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2倍,四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0倍,五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8倍,六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6倍,七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4倍,八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3倍,九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2倍,十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倍。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提高賠償標準

中國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黃毅7月23日在北京的一個新聞發佈會上透露,中國將把工傷死亡事故的賠償標準提高一倍以上,以增加企業事故處理成本,促使企業提升安全生產水平,同時也是對職工生命權益的尊重和關懷。以下請聽本台的詳細報道:
在當天國家安監總局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黃毅介紹説,上半年中國各類安全生產事故共死亡33876人,同比下降了11%,事故總量和死亡人數保持下降趨勢,但重特大事故有所反彈。他表示,針對一些企業重生產輕安全,非法違法事故多發的問題,國家安監總局準備從8月底開始到10月底,在全國集中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的專項行動。“矛頭所向就是那些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行為。因為上半年,由於非法違法生產、經營、建設導致的事故佔事故總量的56%。煤礦發生的14起重大以上的事故,其中有11起都是由非法違法生產導致的。就是要通過嚴厲打擊非法違法生產經營行為來遏制重特大事故多發的勢頭。” [1] 
除此之外,黃毅表示,中國還將採取一系列措施提升企業安全水平,其中包括大幅提高工傷事故死亡賠償標準。據介紹,按照現行的《工傷保險條例》,中國一次性工傷死亡補助金標準為48個月至60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按全國平均值計算最高為15萬元人民幣左右。而國務院近日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中規定,將把一次性工傷死亡補助的標準調整為全國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按2009年的收入水平計算,一次性工傷死亡補助金可達34.35萬元,比原來翻一番還多,如果再加上喪葬補助金和供養親屬撫卹金,合計將超過60萬元。
他表示,這項措施將大幅提高企業事故處理的成本,強化對企業行為的約束,同時也是對職工生命權益的尊重和關懷。“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體在17000元人民幣左右,20倍,大概在34萬,這是一次性賠償標準。除此之外,還要按照有關規定支付喪葬費用、親屬的撫卹金。這兩個方面加起來應該説不低於60萬。人的生命是無價的,我們還要從其他方面加大安全生產事故處理的成本,比如説,我們還要進一步推進安全生產責任保險,還要進一步在高危企業實行全員安全生產風險抵押金,這些都會對企業的安全生產產生約束的作用。”
據瞭解,新的工傷死亡賠償標準將實行,《工傷保險條例》的相關條款也將進行相應的修訂,從而保證新賠償標準的法律效力
2020年1月17日上午10點,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最新數據,2020年度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調整為: 42359元×20=847180元。 [2] 
2022年1月17日,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最新數據,2022年度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調整為: 47412×20=948240元。 [4]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工亡的認定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和第十五條規定,認定工亡一共有以下九種法定情形:
1、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
2、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
3、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
4、患職業病的;
5、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8、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
9、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 [3] 

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不得認定工亡的情形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
1、故意犯罪的;
2、醉酒或者吸毒的;
3、自殘或者自殺的。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