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1956年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季奧運會

鎖定
1956年意大利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因為蘇聯的加入而具有特殊的意義,在他們第一次參加的冬季奧運會中,他們就超越所有對手,在獎牌榜上名列第一。在四項速度滑冰項目中,他們奪取三金。科爾欽(Pavel Kolchin)成為第一位奪得越野滑雪金牌的非斯堪的納維亞國家運動員,賽勒(Anton Sailer)奪得全部三枚高山滑雪比賽的金牌,這也是奧運會歷史上第一位橫掃高山滑雪三個項目的運動員,貝爾託(Madeleine Berthod)以4.7秒的巨大優勢奪取了高山速降比賽的金牌作為自己的生日禮物。
中文名
1956年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季奧運會
外文名
Olympic Winter Games Cortina d'Ampezzo 1956 [4] 
舉辦時間
1956年1月26日 至 1956年2月5日
舉辦地點
意大利科爾蒂納丹佩佐
賽事類型
綜合類
參賽國和地區
32
參賽運動員
820人(688男,132女)
項目數
4項運動、8個大項、24個小項
上一屆
1952年奧斯陸冬季奧運會
下一屆
1960年斯闊谷冬季奧運會

1956年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季奧運會申辦與籌備

申請主辦第七屆冬季奧運會的有挪威奧斯陸、美國科羅拉多州斯普林斯和意大利的科爾蒂納丹佩佐3個城市。1949年國際奧委會羅馬會議上終於將曾於1944和1952年兩次申辦未果的科爾蒂納丹佩佐選為了本屆冬奧會的會址。
1949年國際奧委會將這裏選為運動會會址後,又改建和新建了許多冬運設施,其中一些具有世界一流水平,併為花樣滑冰和冰球比賽專門修建了一個有四層看台、能容1~1.2萬人的大型冰場。 [1] 

1956年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季奧運會參賽陣容

本屆應邀參賽的有33個國家和地區(代表隊32個),820名運動員,其中女子132人,男子688人。首次參加的有伊朗玻利維亞蘇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聯邦德國經過協商,組成了德國聯隊參賽。 [3] 

1956年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季奧運會比賽項目

本屆競賽項目又增加了兩個單項:男子18公里滑雪被取消,改為15公里、30公里滑雪;女子列入了3×5公里滑雪接力賽。項目總數為4大項24小項。
項目列表

1956年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季奧運會奧運形象

1956年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季奧運會舉辦地介紹

科爾蒂納丹佩佐市是意大利的一個山間小鎮,當時僅6千人左右。但是它早就是馳名遐邇的冬季運動中心。遠在1897年,這裏就舉行過滑雪比賽。從1902年始,滑冰賽成了家常便飯。而至1908年,除滑雪、滑冰賽外,又增設了雪橇類項目的比賽。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科爾蒂納丹佩佐更以新的面貌出現在旅遊者和冰雪愛好者面前。新的冰雪運動設施不斷出現,一幢幢旅舍飯店拔地而起。每年來此觀光和參加冰雪運動的絡繹不絕。
這個小鎮還曾多次承辦過大型國際冰雪賽,如1927年的世界滑雪錦標賽、1928年的國際大學生冬季運動會,以及1932年的世界高山滑雪錦標賽等。

1956年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季奧運會會徽與海報

會徽由米蘭藝術家弗朗哥·隆蒂內利和熱那亞藝術家博尼勞裏設計,從79位藝術家提交的86個設計方案中選出,徽標整體為雪花造型,主體圖案取自東道主城市的比賽地,奧運會會徽浮於其上方,會徽之上的五角星呼應着意大利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徽標。海報的主體圖案與會徽相同並最終印製了11000份 [5] 
會徽和海報

1956年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季奧運會獎牌設計

本屆冬奧會獎牌由康斯坦迪諾·阿費爾設計,Lorioli A.E.製作。獎牌正面是頭戴五環的女子頭像,右側有奧運火炬。邊緣環繞“VII GIOCHI OLIMPICI INVERNALI”字樣。獎牌背面,波馬加尼翁山脈與雪花圖形相互重疊。邊緣環繞“CITIUS ALTIUS FORTIUS - CORTINA 1956”字樣。 [6] 
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奧會金牌

1956年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季奧運會聖火與開幕式

嚴格地説,這屆冬奧會的聖火不是“奧林匹克”的,因為它是在羅馬點燃的而非希臘的奧林匹亞。
1956年1月22日,聖火在羅馬朱庇特神廟前的台階上被點燃,並放置在來自奧林匹亞的一個三角架上。之後它被放在火盆裏抬到參議院外的台階上,第一棒火炬手從那裏出發。
本屆冬奧會的火炬採用與1948年倫敦奧運會1956年墨爾本奧運會相同的造型,火炬整體為銀色。火炬上端刻有“VII Giochi Invernali Cortina 1956”字樣和奧運五環。
聖火抵達羅馬錢皮諾國際機場後啓程前往威尼斯。在威尼斯期間使用貢多拉向梅斯特雷傳遞。抵達梅斯特雷後,聖火首先以輪滑進行傳遞。1月25日,開幕式前一天,滑雪運動員將聖火從科爾蒂丹佩佐附近的祖爾帶到位於海拔2098米的杜卡德奧絲塔避難所過夜。
1月26日冬奧會開幕當天,1952年冬奧會冠軍澤諾·科洛腳踩滑雪板將聖火帶到科爾蒂丹佩佐。使用火箭來照亮聖火在山谷中前行的道路。在科爾蒂丹佩佐,另外兩名奧運選手塞維裏諾·梅納德和恩里科·科利輪流攜帶聖火到達體育場。隨後由速滑運動員圭多·卡羅利攜聖火滑入主會場。
聖火與傳遞路線
大會於1956年1月26日至2月5日舉行。26日上午11時許,大會在科爾蒂納丹佩佐冰上體育場正式開幕。意大利總統喬瓦尼·格隆基出席了開幕典禮,並宣佈大會開幕。本屆點燃奧林匹克火焰的是意著名男子花樣滑冰運動員吉多·卡羅利,雖然他繞場滑行時被電視電纜絆倒,但小插曲並沒有阻礙他最終點燃主火炬。代表運動員宣誓的為意上屆奧運會女子高山滑雪速降比賽銅牌獲得者朱里亞娜·切納爾·米努佐。她也是奧運會史上第一個執行這種光榮使命的女性。 [7] 

1956年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季奧運會賽況記錄

第七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56年1月26日至2月5日在意大利科爾蒂納丹佩佐舉行。
在速度滑冰比賽中,前蘇聯的葉夫根尼-格里申以40秒2的創世界紀錄的成績獲500米賽的冠軍,並打破了1924~1952年曆屆冬奧會速度滑冰比賽無一人突破世界紀錄的沉寂局面。之後,格里申還與隊友尤里-米哈伊洛夫同時取得1500米比賽2分08秒6的成績,再次刷新世界紀錄,並兩人同登冠軍領獎台、此外,前蘇聯的鮑里斯-希爾科夫還在5000米比賽中奪得了桂冠。速滑中全部4個項目,前蘇聯只有10000米比賽未得金牌,冠軍被瑞典的西格瓦德-埃裏克松獲得。
美國在本屆的男女花樣滑冰中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以艾-詹金斯為首的3名選手包下了男子單人滑的全部獎牌;女子單人滑的金、銀牌則被坦·奧爾布賴特和卡·海斯分獲。奧爾布賴特獲金牌則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心血,她童年時期患了嚴重的骨髓白灰質炎,瀕臨完全癱瘓的危險,病弱的她忍受了各種痛苦,以頑強的毅力戰勝了病魔,終於登上了冠軍的寶座。她後來被選為美國奧委會名譽秘書,還被提名為國際奧委會委員候選人。歐洲在這次花樣滑冰比賽中,只有奧地利的伊-施瓦茨和庫-奧佩爾特在男女雙人滑中贏得了冠軍。
滑雪比賽是本屆冬奧會人們注意的中心,因為冬季奧運會滑雪賽,既是奧運會賽,又是世界錦標賽,可同時獲取奧運會冠軍和世界冠軍。男子越野滑雪的主要競爭者挪威、芬蘭、瑞典和前蘇聯各獲1枚金牌,上屆18公里冠軍挪威的哈-布倫登獲15公里冠軍;上屆50公里冠軍芬蘭的韋-哈庫利寧獲30公里的金牌;瑞典的滑雪名手西-耶恩伯格雖然在15公里和30公里賽中都只獲銀牌,但在50公里賽中終於獲金牌;前蘇聯則以較強的實力在4X10公里中贏得了金牌。女子10公里越野滑雪中,奪標呼聲最高的1954年世界冠軍獲得者,前蘇聯的柳博夫-科濟列掛奪得了勝利。首次列人比賽的女子3 X 5公里接力,芬蘭以27秒的優勢奪冠,前蘇聯屈居亞軍。
有“白色閃電”之稱的奧地利的19歲選手安東-扎勒,在速降、迴轉和大回轉賽中,三奪金牌。因奧運會滑雪成績同時也是世界錦標賽成績,3項的總成績列為錦標賽全能成績,這樣扎勒一下子獲得3枚奧運會金牌和4個世界冠軍,成為滑雪史上取得這樣出色成就的第一個選手。日本的豬谷千春在迴轉中獲銀牌,是亞洲在冬季奧運會上的第一個獲獎者。
瑞士的馬-貝爾託獲女子速降賽金牌,倫-科利亞爾獲女子迴轉冠軍;德國的奧-賴歇特奪得女子大回轉第一名,這也是德國聯隊在本屆賽中取得惟一的一枚金牌。在開幕式上代表運動員宣誓的意大利滑雪選手朱-米魯往只得了兩個第四名。
冰球賽共有10個隊參加,前蘇聯獲冠軍,這是前蘇聯第一次獲奧運會冰球冠軍,並同時獲該年世界和歐洲冠軍。

1956年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季奧運會幕後故事

1956年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季奧運會聖火點燃

這屆奧運會的聖火是從羅馬古鬥場點燃的。

1956年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季奧運會室外花樣滑冰

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季奧運會是花樣滑冰比賽最後一次在室外場地舉行。

1956年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季奧運會首次電視轉播

本屆冬奧會第一次進行了電視轉播。

1956年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季奧運會女子運動員宣誓

這次奧運會開幕式上代表運動員宣誓的是一位來自意大利的女子運動員,這也是奧運會歷史上第一位代表運動員宣誓的女子運動員。

1956年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季奧運會跳台新姿勢

在跳台滑雪比賽中,芬蘭代表隊採用了一種新的空中姿勢,他們的手緊緊貼住身體,而不是像以前的高舉過頭頂。

1956年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季奧運會新的參與者

在這屆奧運會上,蘇聯第一次參加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比賽。 [2] 

1956年科爾蒂納丹佩佐冬季奧運會獎牌榜

本屆運動會共24個單項,因速度滑冰有兩人並列冠軍,總計為25枚金牌。冰壇新貴蘇聯獨佔鰲頭,獲金牌7枚,銀牌3枚,銅牌6枚;奧地利列第二,金牌為4枚,銀牌3枚,銅牌4枚;芬蘭居蘇、奧之後,金、銀牌各3枚,銅牌1枚;多次在冬季奧運會上成績領先的挪威隊,這次僅列第七位,獲金牌2枚,銀、銅牌各1枚。
名次
國家或地區
金牌
銀牌
銅牌
總計
1
前蘇聯
7
3
6
16
2
4
3
4
11
3
3
3
1
7
4
3
2
1
6
5
2
4
4
10
6
2
3
2
7
7
2
1
1
4
8
1
2
0
3
9
德國(德國聯隊)
1
0
1
2
10
0
1
2
3
11
0
1
0
1
12
0
0
1
1
13
0
0
1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