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冰球

(冰上相互對抗的集體性競技運動項目)

鎖定
冰球運動(Ice Hockey)是以冰刀和冰球杆為工具在冰上進行的一種相互對抗的集體性競技運動,由男子和女子兩個小項組成,在國際體育分類學上屬獨立的冬季運動項目。 [1] 
冰球運動的產生晚於足球曲棍球速度滑冰等運動項目。據考證,現代冰球運動起源於加拿大。在加拿大的英國留學生W·F·羅伯遜,滑冰很出色,他把在英國學習期間瞭解到的曲棍球,移到冰上打,並結合“拉克羅斯球”的特點,於1783年創造了一種新的冰上運動——冰球。 [2]  1875年3月3日,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的維多利亞冰場舉辦第一次正式冰球賽。1910年,舉行第1屆歐洲冰球錦標賽。 [14]  1920年,冰球被作為正式項目納入了第七屆奧運會。1924年,第一屆冬奧會在法國夏蒙尼舉行,加拿大隊贏得了冬奧會冰球比賽的第1枚金牌。1988年,國際冰球聯合會決定從1990年開始定期舉辦世界女子冰球錦標賽。1993年,國際奧委會決定從1998年開始將女子冰球列為冬奧會比賽項目。 [1] 
冰球的重要國際組織有國家冰球聯盟,成立於加拿大的蒙特利爾;國際冰球聯合會,1908年3月15日在法國巴黎成立,現總部設立於瑞士蘇黎世。中國最高組織機構為中國冰球協會,於1981年成立。 [3]  [9]  [11]  [13] 
中文名
冰球
外文名
ice hockey
別    名
冰上曲棍球
類    別
競技類
起源時間
19世紀
起源地
加拿大
主要比賽
斯坦利杯冰球賽、世界冰球錦標賽

冰球項目歷史

冰球歷史溯源

“Hockey”一詞派生於法語的“Hocquet”,即牧羊人用的彎頭枴杖。有人提出冰球是源自北美易洛魁印第安人的一種擊球遊戲。
手持最早的關於冰球的記錄見於17世紀荷蘭的出版物,紳士們腳穿綁有骨頭磨成的刀刃的冰鞋,在結冰的河面上帶着一個圓餅滑行。
在19世紀初期,開始有記載加拿大的印第安斯(Micmac Indians)在進行一種類似的遊戲,他使用的是棍棒和木質的圓餅。 [14] 
早在二三百年以前,世界上就有着不同形式的冰上球類遊戲,如荷蘭的“科爾芬”、北美的“欣尼”、俄國的俄羅斯冰上曲棍球、北歐的“班迪”以及中國的冰上蹴鞠等。由於當時這些國家的社會制度、經濟基礎、民族特點以及人民生活方式等的不同,這些早期的冰上球類遊戲也各有其不同的特點。

冰球發展歷程

現代冰球運動起源於加拿大,據資料記載,早在1855年,每當冬季來臨,加拿大金斯頓(Kingston)地區的一些體育愛好者經常集聚在冰封的湖面上,手中拿着曲棍,腳上綁着冰刀,互相追逐擊打用木片等物製成的球。加拿大早期的冰球比賽沒有統一的規則,比賽也缺乏嚴格的組織。參加比賽的人數不限,最多時每隊達30人,場面十分混亂。裁判員可由運動員挑選,並隨意進行更換。
女子冰球運動始於19世紀60年代。
1875年3月3日,在一位叫克萊·格湯布(Crei Ghtonb)的冰球愛好者的倡導下,在蒙特利爾的維多利亞(Victoria)冰場舉行了世界上首次正式的冰球比賽。
1879年,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McGill)的羅伯遜(Robertson)教授和史密斯(Smith)教授共同制定了一份正式比賽規則,將比賽人數限定為每隊9人。
1885年,蒙特利爾的一些冰球愛好者自發地組織起“加拿大業餘冰球協會”,並將參賽人數由每隊9人改為7人,最後又改為6人。與此同時,金斯頓和安大略的第一個業餘冰球團體也宣告成立。
19世紀90年代,冰球運動席捲加拿大,冰球團體和冰球俱樂部如雨後春筍般地紛紛湧現,直達西海岸。
1892年,為獎勵冰球比賽的優勝者,斯坦利勳爵用48.67美元購置了一個銀盃。就是這個銀盃,後來成為北美國家冰球聯盟(NHL)爭奪的最高獎賞。同年,首次女子冰球正式比賽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北面的巴里(Barrie)舉行的。
1893年,首屆“斯坦利盃賽”的冠軍被蒙特利爾業餘體育協會俱樂部隊獲得。
1894年,當蒙特利爾“3A”隊同渥太華省隊爭奪此杯時,吸引了5000餘名觀眾,賽場人聲鼎沸,場面十分壯觀;同年,加拿大冰球運動員第一次有組織地赴美國表演。
1895年,僅蒙特利爾一個地區就有冰球俱樂部100多個。在冰球運動的行列裏既有學生,市民和商人,又有士兵及政府官員。
1896年,美國第一個冰球團體在紐約創立。
1902年,歐洲的第一個冰球俱樂部在瑞士的萊薩旺(LesAvants)誕生。萊薩旺也因此贏得了1910年第一屆歐洲冰球錦標賽的主辦權。不久,法國、英國、德國、比利時以及捷克的冰球俱樂部也相繼成立。
1908年5月15-16日,法國的普蘭克(Planque)和範德奧埃旺(Van Der Ho-even)、比利時的德克萊休(De Clarcq)和德馬拉雷特(De Malaret)、瑞士的梅洛爾(Mellor)和迪福爾(Dufour)、英國的馬伕羅格羅達託(Mavrogrodato)4個國家的7名冰球代表,應法國新聞人士路易斯·馬格尼斯(Louis Magnus)的邀請齊聚巴黎,共同商討冰球運動的發展。就在這次會議上,成立了國際冰球聯合會(IIHF)。
1909年,國際冰聯第二次代表大會在法國夏蒙尼舉行,會議統一了規則,並決定從1910年開始舉辦歐洲冰球錦標賽,每年一次。
1910年1月10-12日,第一屆歐洲冰球錦標賽在瑞士萊薩旺舉行,參加比賽的有英國、德國、比利時和瑞士。在這次比賽的推動下,冰球運動在歐洲迅速興起。
1916年,在美國俄亥俄州北部的克利夫蘭(Cleveland)舉行了有美國和加拿大參加的首次國際女子冰球賽。
1920年,冰球被作為正式項目納入了第七屆奧運會,大大推動世界冰球運動的發展;同年4月20-30日,來自加拿大,美國,瑞典,捷克斯洛伐克、瑞士、比利時、法國7個國家的冰球運動員參加了在比利時安特衞普舉行的第七屆奧運會冰球比賽。當時,在“班迪”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歐洲冰球運動,在打法上同北美存在較大差異,結果都以較懸殊的比分輸給了加拿大隊和美國隊。這次比賽後來被追認為第一屆世界冰球錦標賽。
1924年,第一屆冬奧會在法國夏蒙尼舉行,加拿大隊再次以絕對的優勢戰勝所有歐洲隊,贏得了冬奧會冰球比賽的第1枚金牌。
1924-1952年,冬奧會和世界錦標賽的金牌幾乎全部被加拿大隊獲得。
20世紀50年代中期,隨着歐洲快速、靈活、講求配合冰球風格的興起,改變了歐、美兩洲冰球力量的對比,1956-1998年,冬奧會冰球比賽的金牌幾乎全部被歐洲隊獲得,直至2002年加拿大隊才重新拿到失去了50年的冬奧會金牌。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隨着國際女子足球和女子馬拉松的興起,女子冰球也逐漸地獲得了普及。先是瑞典和芬蘭,接着是日本、挪威、中國、朝鮮、德國、瑞士及法國。
1987年,由加拿大安大略省女子冰球協會舉辦的國際女子冰球邀請賽對世界女子冰球運動的發展具有決定意義,在這次賽會上,與會代表就世界女子冰球運動的發展進行了磋商,並向國際冰球聯合會遞交了一份關於請求舉辦世界女子冰球錦標賽的報告。鑑於女子冰球運動的發展及各國的要求,
1988年,國際冰球聯合會決定從1990年開始定期舉辦世界女子冰球錦標賽,每2年一次(從1999年改為每年一次)。
1993年,隨着女子冰球運動的發展,經國際奧委會會議通過,決定從1998年開始將女子冰球列為冬奧會比賽項目。
從1908年國際冰球聯合會成立到2002年,冰球運動已發展到世界五大洲7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已有64個國家和地區加入了國際冰球聯合會。 [1] 
冰球

冰球硬件要求

冰球場地

標準冰球場地最大規格為長61米,寬30米;最小規格為長26米,寬15米;四角圓弧的半徑為7-8.5米。國際比賽均採用長61米、寬30米、角圓弧半徑為8.5米的場地。冰球場地四周圍以高1.15米-1.22米木質或可塑材料製成的牢固界牆。除場地正式標記外,全部冰面和界牆內壁應為白色。在冰場兩端,各距端牆4米,橫貫冰場並延伸到邊線界牆,畫出寬5釐米的兩條平行紅線為球門線。兩個球門固定在球門線的中央。兩條30釐米寬的藍線橫貫整個冰場並垂直延伸到邊線界牆,將兩條球門線之間的區域作三等分,自己球門一側為守區,中間為中區,對方球門一側為攻區。在冰場中間,有一條30釐米寬的紅線平行於藍線,橫貫冰場並垂直延伸到邊線界牆,稱為中線。中線的中間有一個直徑為30釐米的藍點為開球點。此外,在中區和兩端區還有8個直徑為60釐米的爭球點和5個半徑為4.5米的爭球圈。在每個球門前有一1.22米×2.44米,由線寬5釐米的紅線連成的長方形,稱為球門區。在中線附近靠近一側邊線界牆的冰面上還畫有半徑為3米的半圓形裁判區。冰球門寬1.83米,高1.22米,球門內最深處不大於1米或小於60釐米。球門支架後面應覆蓋門網,門內懸掛垂網,以便把球擋在門內。球門柱、橫樑等向外的表面為紅色,向內的表面和其餘支架、底座的內表面為白色。在冰場一側的界牆外設有分開的、供比賽隊使用的隊員席,對面邊線界牆外設裁判席和受罰席。為使比賽順利進行,冰球場必須備有信號裝置、公開計時裝置和光線充分良好的照明設備。 [4] 

冰球裝備

比賽裝備 比賽裝備
用具:冰球運動員的用具包括冰球鞋、冰球刀、護具、冰球杆等。 [5] 
球鞋
冰球鞋 冰球鞋
為高腰型,鞋頭、鞋幫、兩踝、後跟等外層均為硬質。前面的長鞋舌加上硬實的高腰,可將腿踝箍緊,幫助運動員支持和用力。冰球鞋原為優質牛皮縫製,60-70年代出現全塑料模壓鞋。現國際上多用尼龍纖維鞋幫、塑料底的冰球鞋。這種鞋比皮製鞋輕,堅硬、耐濕,適合室內冰場使用。 [6] 
球刀
原為鐵托鋼刃,現多采用全塑刀託,優質合金鋼刀刃,具有質量輕、抗擊打、不易生鏽等優點。冰球刀刀身高而短,弧度大,刀刃較厚。刀身高,在運動員急轉彎冰刀傾斜時也不會使鞋觸及冰面;刀身弧度大,和冰面接觸面積小,可以靈活地滑跑和改變方向;刀刃厚,可抗打擊而不彎;刀刃帶有淺溝可使其鋒利持久。守門員冰鞋在鞋的四周包有特殊加厚的硬皮革,以抗球擊打,保護腳部。守門員冰刀與運動員冰刀有較大區別,它全為金屬製做,刀身矮而平,刀刃與刀託有多處連接以防漏球。 [6] 
護具
為防止在緊張激烈的對抗中受傷,運動員全身穿戴護具。護具包括頭盔、面罩、 護肩、護胸、護腰、護身、護肘、手套、褲衩、護腿、護踝等。現代冰球護具一般多采用輕體硬質塑料外殼,內襯海綿或泡沫塑料軟墊。守門員戴有特製的面罩、手套,加厚的護胸及加厚加寬的護腿。 [6] 
球杆
木質材料製成,從根部至杆柄端不能長於147釐米。杆刃不得長於32釐米,寬為5-7.5釐米。守門員球杆杆柄的加寬部分從根部向上不得長於71釐米,不寬於9釐米,杆刃長不超過39釐米,寬不超過9釐米。為了減輕重量現已有碳素材料所制的球杆,在長寬不變的情況下重量減輕,更容易讓選手發揮。 [6] 

冰球比賽規則

冰球發展演變

綜述
從冰球競賽規則的演變和發展來看,它同任何事物的發展一樣,不論在數量上,還是在內容上,都是由少到多,由簡到繁,由低級到高級,由不完全、不繫統、不確切發展到比較完全、比較系統、比較確切。只要冰球運動在不停地向前發展,冰球規則就一定會伴隨着冰球運動的發展而發展、變化,逐步達到完善。
冰球規則的修改對冰球運動的影響
冰球競賽規則的修改,促進了冰球運動的發展。冰球運動是在特殊的規定和條件下進行的一項對抗性強的冰上集體運動項目。冰球比賽緊張、激烈,技戰術變化多端,攻守頻繁,因而深受廣大青少年所喜愛。
冰球是一項具有特殊規律的運動項目,競賽中可以有隊員之間的身體接觸,允許合法的衝撞。但是規則對那些阻礙冰球運動技、戰術發展的犯規動作,不斷地給予不同類別和不同程度的處罰,以保障冰球運動沿着健康的方向發展;這些規定既嚴密又合理,將會使冰球運動向健康文明方向發展。
冰球規則的修改增強了規則的連續性
歷次比賽表明,往注因為規定不明確,球被擊入球門後發生爭執,甚至使比賽中斷。614條規則用運球條款中的七款已有改動。如果攻隊隊員用手打球,從任何隊員或守門員身上彈入門內應判無效。這一條款的規定大大減少糾紛。
規則的修改促進技、戰術的全面發展
當前冰球運動正向着高速度、爭奪激烈、身體接觸頻繁、技術全面、戰術多變的方向發展,要求隊員在競賽中能攻能守,特別是規則允許在全場使用“合理衝撞”,身體接觸加強,更要求運動員具有高超的滑行和控制球的能力。同時規則的日趨完善,也促進了裝備的改善,引起技戰術的變化和發展。 [15] 

冰球詳細規則

一、球隊的組成
每個隊最多允許參加報名20名隊員和2名守門員,全隊總人數22人。在比賽進行中每隊場上不得超過6名運動員。其位置分別為守門員、左衞、右衞、右鋒、中鋒、左鋒。每隊要確定一名隊長和最多兩名副隊長。
如果沒有確定哪個隊是主隊,兩個比賽隊可以通過共同協商、擲幣或類似的方法確定哪個隊為主隊。
主隊的權利:一是選擇運動員席;二是選擇隊服顏色;三是比賽停止後進行爭球時,主隊在客隊之後安排比賽陣容。在比賽中的任何時候,裁判員可以通過隊長要求客隊迅速排好比賽陣容,準備開始比賽。 [7] 
二、關於時間的規定
1.比賽時間
常規比賽有3局,每局由20分鐘淨時間和兩個15分鐘的局間休息組成。這60分鐘的時間稱為“常規時間”。在常規時間每局開始時,比賽雙方交換場地。
2.加時賽
在每輪射門之後,守門員可能會更換,但射門要重複進行。在所有必須分出勝負的比賽中,如果在常規比賽時間內打平,要進行一個突然死亡法的加時賽。
如果雙方在加時賽中仍沒有進球,將採用射門比賽的方法決定勝負。
3.暫停
在正常比賽或決勝局比賽期間,每隊允許有一次30秒鐘的暫停。 [7] 
三、比賽中相關規定
1.運動員的替換
在比賽進行中的任何時候都可以從運動員席上替換隊員和守門員。但具體的換人方式和詳細要求還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2.爭球
(1)在每局的開始和每次比賽停止以後,都將進行一次爭球。
(2)所有爭球都只能在9個指定的爭球點上進行。
(3)在中心爭球點爭球的情況是:一是每局開始;二是進球以後;三是場上裁判員錯判以後;四是守門員早入,除非規則中有專門説明。
(4)當任何攻方隊員在其攻區造成比賽停止時,繼而進行的爭球要在中區最近的爭球點上進行。如果是兩個犯規的原因造成的比賽停止(比如,高杆擊球和有意越位),繼而進行的爭球地點要定在對於犯規隊來説區域優勢小的點上進行。
(5)當球在中區,不明確是哪個隊造成比賽停止時,繼而進行的爭球要在藍線外最近的爭球點上進行。當不明確4個爭球點哪個是最近的爭球點時,就選在中區對主隊來説有最大的區域優勢的爭球點上進行爭球。
(6)比賽中雙方隊員犯規,導致比賽停止時,繼而進行的爭球在那個區域中最近的爭球點上進行。
(7)當隊員受罰時,給某一個受罰隊記受罰時間,接下來的爭球要在犯規隊的兩個端區爭球點之一進行爭球。
3.爭球程序
(1)主裁判員或邊線裁判員應將球擲到兩名爭球隊員的冰球杆之間。
(2)隊員應成直角地面向對方的端區站好,彼此相距大約一個冰球杆的距離,其杆刃放在爭球點的白色部分上。
(3)攻隊隊員在攻區半場爭球時,應首先將杆刃放在冰面上,接着,守隊隊員也立即把杆刃放在冰面上。
(4)但是,在中心爭球點爭球時,客隊應首先將杆刃放在冰面上。
4.越位
(1)攻隊隊員不得先於球進入攻區。
(2)確定越位的決定因素:
①隊員冰刀的位置——在球完全越過藍線前,隊員的兩隻冰刀完全越過了他的攻區的藍線,即為越位;
②球的位置球必須完全越過藍線進入了攻區;
③如果一個隊員倒滑帶球在球之前越過藍線,他不算越位,前提是這名隊員越過藍線之前,他的兩隻冰刀都在中區時,他就已經控制了球。
(3)違反了這一規定應停止比賽,在下面所描述的爭球點進行爭球:
①如果進攻隊員帶球越過藍線,應在最近的中區爭球點爭球;
②在進攻隊員把球傳或射過藍線時,在傳或射發生時,距離最近的中區爭球點爭球;
③如果進攻隊員從自己的守區把球傳出或射出的,那麼,在犯規隊守區的端區爭球點爭球;
④如果,據邊線裁判員或主裁判員的看法,一個隊員故意製造了越位,那麼,在犯規隊守區的端區爭球點爭球。
5.死球
(1)根據規則,冰場中間的紅線將場地劃成兩個半場。控制球的隊最後與球接觸的地點是決定是否造成死球的根據。
(2)人數相等或人數多於對方的隊的某個隊員從自己半場把球射﹑擊或反彈過對方球門線時比賽應停止,判為死球。
(3)爭球在打死球的隊的守區內距該隊最後觸球地點最近的爭球點進行。
6.比賽結果的確定
(1)在常規比賽的常規時間裏,獲得最多進球的隊為獲勝者,獲勝者得3分。
(2)在常規比賽的常規時間裏,如果雙方進球相等,每隊各得1分。比賽繼續進行,以突然死亡法加時賽決出勝負。
(3)在常規比賽的突然死亡法加時賽中獲勝的隊將額外獲得1分。
(4)在突然死亡法加時賽中,如果雙方都沒有得分,那麼,進行射門比賽。
(5)在常規比賽的射門比賽中獲勝的隊將額外獲得1分。
(6)在必須決出勝者的複賽中,將進行突然死亡法加時賽決勝負。如果在加時賽中雙方都沒有進球,將使用射門比賽來決出勝者。
7.處罰—定義和程序
(1)小罰:隊員受到小罰時(守門員除外)應離場受罰2分鐘,這個時間內不允許替補。
(2)隊小罰:對於隊小罰,犯規隊在犯規時在場上的任何運動員,守門員除外,由領隊或教練通過隊長指定,離場2分鐘接受處罰,不允許替補。當某隊因受一個或幾個小罰或隊小罰而人數缺少時,對方射中球門,這些處罰中的第一個自動結束受罰。如果這樣的處罰是與對方同時犯規同時受罰的,並導致雙方都缺少一名隊員時,則下一個小罰或隊小罰的隊員進球時結束受罰。
(3)大罰:隊員,包括守門員,被判大罰時,應在比賽剩餘時間裏退場,但5分鐘後允許替補。
(4)違例:隊員(守門員除外)受到第一次違例處罰時,應離場受罰10分鐘,但允許立即替補。受違例處罰的隊員受罰時間結束後應待在受罰席直到其後的第一次比賽停止。隊員(包括守門員)在一場比賽中受到第二次違例處罰時,應立刻退場至更衣室,但允許立即替補。
(5)嚴重違例:受嚴重違例處罰的隊員,包括守門員或隊的官員,應在比賽剩餘時間內退場到更衣室,但對隊員或守門員可允許立即替補。
(6)停賽:對於停賽,任何隊員、守門員或隊官員要離場回到更衣室,接受比賽剩餘時間的處罰,5分鐘之後可以允許替補。
(7)罰任意球:對隊員遭到從背後犯規應該判罰任意球的六個條件:
①犯規發生在球出了該控球隊員的守區(完全越過了藍線)。
②該隊員正控制着球。
③從背後的犯規。
④該控制球的進攻隊員失掉了可能的得分機會。
⑤該控制球的進攻隊員除了守門員外沒有對方隊員需要越過。
⑥在運動員進行突破的情況下,守門員對運動員犯規,可以判罰任意球,不論是否從背後犯規。
如果該犯規還涉及其他處罰,任意球要罰其他處罰也要判,不管罰任意球的結果是進球還是沒進球。 [7] 

冰球重要賽事

冰球綜述

冰球運動競賽的種類有:錦標賽、聯賽、邀請賽、友誼賽、選拔賽、表演賽等。中國經常舉辦的冰球全國性比賽有:全國冰球聯賽、全國冰球錦標賽、全國青年冰球錦標賽和全國女子冰球錦標賽。
世界性的比賽有:世界和歐洲冰球錦標賽,每年一次,分A、B、C組舉行。世界青年錦標賽分A、B、C組。歐洲青年錦標賽分A、B、C組。另外,還有每2年舉辦一次的世界女子冰球錦標賽。

冰球賽事

一、斯坦利杯冰球賽
斯坦利杯冰球賽是世界職業冰球賽之一,1893年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創辦,斯坦利杯以弗雷德裏克·斯坦利之名命名,是為紀念其為冰球運動的貢獻而設,是國際冰球聯盟的最高獎項,在每個賽季季後賽後頒給聯盟的冠軍隊伍。斯坦利杯為職業運動中歷史最悠久的冠軍獎盃。最早的冰球比賽都是業餘比賽,最初的斯坦利杯也是隻頒發給成績最好的業餘球隊冠軍。最早的職業聯賽出現在1904年的美國,奪得冠軍的隊伍能夠拿到斯坦利杯。目前斯坦利盃賽每年舉辦一次。 [8] 
二、冬奧會冰球比賽
冰球是冬奧會比賽項目,其中冰球運動比賽分男子冰球比賽和女子冰球比賽。 [8] 
三、全國冬季運動會冰球賽
全國冬季運動會是國內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冰雪項目綜合性體育賽會,每四年舉辦一次。 [8] 

冰球組織機構

國際冰球聯合會:1908年3月15日在法國巴黎成立,分為歐洲區和太平洋區,總部設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正式工作語言為英語和德語。國際冰球聯合會的宗旨是組織、發展和管理全世界冰球運動,促進和發展會員協會之間的友好關係。國際冰聯最高權力機構為代表大會。代表大會每四年召開1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領導機構是理事會。理事會由代表大會選出主席1人,副主席2人,秘書長1人,司庫1人和理事6人組成。每屆任期4年。現總部設立於瑞士蘇黎世 [9]  [13] 
國家冰球聯盟(NHL):1917年在國家冰球協會之後,國家冰球聯盟成立於加拿大的蒙特利爾。第一屆冰盟賽於1917年12月19日舉行。國家冰盟現有加拿大和美國的21個隊組成,分成2個區域。 [10] 
中國冰球協會(英文全稱Chinese lce Hockey Association,英文簡稱CIHA):成立於1981年,全國性羣眾體育組織。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的團體會員。最高權力機構是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是執行機構,秘書處是辦事機構。 [11] 

冰球代表人物

一、孫夢熊
中國冰球運動員,國家級教練員,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身高1.78米,體重80千克。1955年,他代表“八一”冰球隊參加全國比賽,同年轉入哈爾濱冰球隊,1956-1965年,該隊曾7次獲全國冠軍。1956年,他參加在華沙舉行的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獲冰球比賽第5名,並榮獲大會體育道德獎。1959年孫夢熊率中國冰球隊訪問蘇聯,獲兩勝一負的成績。1966年以7比4戰勝來華訪問的波蘭隊。1958年以後,兼任教練工作。1983年起任哈爾濱冰球隊總教練。1984-1986年,他率領的哈爾濱隊連獲3屆全國冠軍;1986年在日本札幌舉行的首屆亞洲冬季運動會上,兩勝日本隊,榮獲冠軍;同年參加世界冰球C組錦標賽獲亞軍。 [8] 
二、李萬基
中國冰球運動員,國家級教練員,黑龍江省綏化市人。身高170米,體重65千克。1956-1965年,代表哈爾濱隊7次奪得全國冠軍。1966年世界冰球B組冠軍波蘭隊來中國訪問比賽,他所在的哈爾濱冰球隊以7比4獲得了勝利。1972-1981年擔任國家冰球隊教練工作。李萬基所率領的冰球隊,1972年第一次參加世界冰球C組錦標賽獲得了第三名;1973年獲世界冰球C組第五名;1974年獲世界冰球C組第六名;1977年以4比2戰勝來訪的日本隊。1981年世界冰球C組錦標賽在北京舉行,中國冰球隊獲亞軍,進人世界冰球B組行列。1980年,他當選為全國冰球教練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冰球協會副主席。1983年,他擔任哈爾濱市體委主任。 [8] 
三、王應輔
中國冰球運動員、運動健將,1956年入選國家隊,1961年畢業於北京體育學院,多次赴蘇、捷、波、德等國訪問比賽,曾任隊長,球風快速靈巧多變,擅長門前強行快切、快打,有“小老虎"之稱。1978年,他被國際冰聯批准為國際裁判,1981年晉升為我國第一位銀牌國際裁判,連續多屆受聘擔任世界B組和C組冰球錦標賽和亞洲冰球錦標賽裁判。同年,當選為冰球裁判委員會主席。1985年,獲“全國優秀裁判"稱號。王應輔後任國家體委冰雪司處長,中國滑聯、冰球秘書長。 [8] 
四、楊有科
中國冰球運動員,運動健將,身高1.75米,體重72千克。1978-1983年被選人國家冰球隊。1978年,他在西班牙世界冰球錦標賽C組比賽中,以四勝三負獲第4名。1979年,他參加世界冰球B組錦標賽,獲小組第5名。1977年和1983年,他兩次戰勝來華訪問比賽的日本冰球隊。1981年在北京世界冰球C組錦標賽上,被國際冰聯評為最佳後衞隊員。 [8] 
五、里奧·勒米厄
加拿大男子冰球運動員。馬里奧·勒米厄身高1.83米,體重達90千克,1965年10月出生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蒙特利爾市。勒米厄速度快,動作優雅協調,且射門力量大。力勒米厄是魁北克青年冰球聯盟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他在3年200場比賽中共攻入247球,得562分。在最後兩年(1983-1984年)70場比賽中,他以133粒進球、149次助攻獲得282分。勒米厄加入1983-1984 賽季NHL冠軍隊。自1984-1985賽季走上賽場的那一刻起,勒米厄就以其精湛的進攻技術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崇高理想。勒米厄第一場比賽上場後第一次射門就射進了他的第一個進球。他被選中參加全明星賽,並以2個進球和一次助攻被評選為MVP(最有價值球員)。到賽季結束,他共進43球,得100分。勒米厄作為NHL年度最佳新秀獲得考爾德獎。在1987-1988賽季,他以168分的成績超過了格雷茨基的149分,並被評為聯盟最有價值球員。格雷茨基在1987一1988賽季贏得斯坦利杯,而勒米厄則在1991-1992賽季也贏得了斯坦利杯。 [8] 
韋恩·格雷茨基,身高1.80米,體重79.4千克,加拿大職業冰球明星,加拿大的“偉大冰球手”,全球冰球傳奇人物。他14歲時簽約參加職業聯賽,在美國全國冰球協會征戰了20個賽季,曾為埃德蒙頓煉油者冰球隊、洛杉磯國王隊、聖路易藍調隊和紐約巡遊者冰球隊效過力,於1999年退役。 [8] 
七、哈塞克
哈塞克1965年1月29日生於捷克斯洛伐克帕爾杜比採市。身高1.80米,體重76千克。哈塞克有一個外號一“統治者” 。一個人在不大的活動範圍內就能擊敗對手,能擋住每一個角度過來的球,讓人幾乎想放棄進攻。 [8] 

冰球相關術語

一、開球點
開球點是指紅色中線最中間有一個藍色點。每局比賽開始或者射中球門以後,雙方都要在這個點上爭球,以此開始下面的比賽。
二、爭球點
除開球點外,場地上還有另外8個點,稱為爭球點。比賽中,如果攻隊隊員由本隊半場將球直接打過對方球門線形成“死球”,裁判員要鳴笛停止比賽,把球拿回到攻隊的守區爭球點,雙方爭球,重新開始比賽。
三、爭球
爭球是獲得球權的重要手段,每一場冰球比賽,從開始到結束,都要進行多次爭球。在攻區爭到球后,可直接射門得分,在守區爭得球后,既可減少對球門的威脅,又可立即組織進攻。
爭球時,裁判員將球拋在兩方爭球隊員的冰球杆之間的冰面上。爭球隊員應正面向對方端區站立,彼此相距約一冰球杆遠的距離,杆刃放在冰上,兩腿分立,兩腳距離略比肩寬,集中注意力並對本隊隊員所站位置做到心中有數,待裁判員一拋球,立即迅速擊拍爭球,撥球給同隊隊員。
四、反拍射
射球又稱“射門”,是指在冰球比賽中,運動員利用球杆擊打冰球使其射向球門,以求得分。射球可分腕射.快射、擊射.彈射、反彈射、挑射、反拍射和墊射等。反拍射是指射門時反手運球轉彎切入時或正手拉桿後,用拍杆刃扣住球,然後兩手揮拍、扣腕、指向目標,使球從拍尖旋轉而出,飛向目標。反拍射射門的方向變化大,守門員難以判斷,可增加得分機會。
五、擊射
擊射是一種最快,最有力量的射門方法。擊球前,上體向後移動將杆向後上方舉起,然後後腿用力伸展蹬冰,利用腰腹力量使上體向前移動,同時肩帶、上臂肌肉發力,從後向前迅速揮拍。擊球時,杆刃擊在球后幾釐米的冰面上,利用冰面對杆產生的變形彈力擊打冰球,使球從杆刃後半部向前半部轉動旋出。整個動作短促快速。
六、墊射
墊射是指運動員利用球杆觸球,使從後方或者側方射向球門的冰面球的路線、方向、角度得以改變的射門。
七、壓步轉彎
壓步轉彎用於轉彎的滑行動作,分為向前壓步轉彎和側滑壓步轉彎。向左轉彎時,身體重心落在左腿上,右腿向左腿的前方橫跨邁出,左腿在後面用力祗冰,形成壓步動作。向右轉彎時左右腿動作相反。
八、換人
冰球比賽過程中隨時可以替換隊員且無須請求。替換一般隊員或守門員時,被替換的隊員只要走到隊員席,就可由人數相等的隊員上場替換。
九、越位
比賽中進攻隊員控制球時,同隊隊員先於球進入攻區。判定越位是根據隊員的冰刀位置,只有隊員的雙刀完全超過藍線進入攻區時,方為越位(藍線越位)。同樣,隊員不得從自己的守區向位於中間紅線前的同隊隊員傳球,否則,將被判為傳球越位(紅線越位)。
越位時裁判員鳴笛停止比賽。藍線越位時在中區爭球點或射球的起點爭球;傳球越位時在傳球的起點或最近的爭球點爭球。
十、滯留
滯留是指快速轉彎接快速起動的技術動作。它分為兩種:一種是向左滯留,完成該動作時要求運動員身體重心在右腳上,用左腳冰刀內刃刮冰,身體迅速向左轉,右腳用力蹬冰,左腿同時做變向快速起動的減速滑行;另一種是向右滯留,左右腿動作相反。
十一、蝶式防守
當對方射門時,守門員以正常防守姿勢兩腳刀跟迅速外展,以刀尖為支點,雙膝跪於冰面上,小腿以正“八”掌開角緊貼冰面從而進行防守。
十二、跪擋
跪擋是指冰球比賽中,守方隊員面向進攻者,單膝或雙膝跪於冰面上,將球杆平伸於冰面,用球杆或身體擋球,或者用球杆刺掃對方球杆以阻止對方的射門。
十三、多打少
冰球比賽中經常出現犯規而被判罰出場的情況,這樣場上隊員就形成了以多打少的局面。在本方隊員多於對方的情況下,要充分利用對方受罰的機會,擴大進攻範圍,以最快的速度在攻區內進行陣地戰,分散對方防守力量,依靠人數多的優勢,不斷髮動攻勢,攻擊對方球門。
十四、阻截
阻截是指在冰球比賽中為阻止對方進攻施行的動作。分為前場、後場、刺杆、掃甩、舉杆、挑杆、勾引、身體阻截等多種。 [12] 
參考資料
  • 1.    葉鳴著,冬季奧運會體育欣賞,立信會計出版社,2018.08,第110-112頁
  • 2.    趙權忠,蘇曉明主編.冰球: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8.05:第2-5頁
  • 3.    國際冰球聯合會  .中國奧委會官方網站[引用日期2020-11-14]
  • 4.    趙權忠,蘇曉明主編.冰球: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8.05:第14-15頁
  • 5.    冰球運動介紹大全  .新浪網.2000-03-07[引用日期2013-07-17]
  • 6.    董曉波主編,英語國家社會習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4.09,第140-141頁
  • 7.    葉鳴著.冬季奧運會體育欣賞:立信會計出版社,2018.08:第117-120頁
  • 8.    葉鳴著.冬季奧運會體育欣賞:立信會計出版社,2018.08:第124-127頁
  • 9.    喬丹,程成主編,體育組織辭典,遠方出版社,2006.09,第47頁
  • 10.    劉喚羣等譯,人類奇蹟  1992最新吉尼斯世界紀錄,花山文藝出版社,1992.07,第504頁
  • 11.    張生會主編,體育組織 2,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05,第56頁
  • 12.    葉鳴著,冬季奧運會體育欣賞,立信會計出版社,2018.08,第120-122頁
  • 13.    冰球比賽須全身佩戴護具  .光明網[引用日期2022-01-28]
  • 14.    冰球起源  .北京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08-02]
  • 15.    [1]張顯忠.冰球競賽規則的演變[J].冰雪運動,1983,0(2):60-6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