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龔廷賢

鎖定
龔廷賢(1522~1619),古代醫家名。字子才,號雲林山人,又號悟真子。江西金溪人。父龔信,字西園,一説字瑞芝,任職太醫院,撰有《古今醫鑑》8卷。廷賢幼攻舉業,後隨父學醫。他承家學,又訪賢求師,醫名日隆。曾任太醫院吏目。1593年,治癒魯王張妃臌脹,被贊為“天下醫之魁首”,並贈以“醫林狀元”扁額。
別    名
雲林山人
悟真子
出生日期
1522年
逝世日期
1619年
人物名
龔廷賢
子才
名(號)
雲林山人、悟真子
主要成就
中醫藥學
代表作品
《古今醫鑑》
《壽世保元》
《萬病回春》
《魯府禁方》
擅    長
中醫藥學
所在朝代
出生地
江西金溪

龔廷賢人物生平

龔廷賢是明代著名醫家,也是有“醫林狀元”之譽的醫家。龔廷賢出身於世醫之家,早歲業儒,後隨父學醫,心領神悟,盡得其傳,博學宏聞,編述較多,涉及面較廣,包括診斷、本草及內、外、婦、兒、五官各科,內容十分豐富。但主要是引述和折衷各家之説,其個人闡發見解及心得論文較少。
早年隨父習醫,旦暮不輟,3年間盡得其要領。然不以為足,仍苦心鑽研,上祖岐黃,宗倉、越,下及金元劉、張、朱、李,且遍訪民間秘方、驗方,跡遍兩畿及燕、趙、梁、豫。其間寄居中原20年。醫治內、婦、兒、外、五官諸疾,所投隨試輒效,世人稱其為醫之國手。明·萬曆十四年(1586),開封大頭瘟流行,廷賢發秘方“二聖救苦丸”,以牙皂開關竅而發其表,以大黃瀉其諸火而通其裏,全活甚眾。
廷賢自幼業懦,少年時即揮毫弔古,誦愛物濟人之句,不勝神往,懷有一顆仁愛之心。其早年所習舉子業,屢試不售,不償所懷,遂棄儒習醫,隱居雲林山中,潛心研究醫學,直欲追岐黃、倉、越之正派。習醫期間,即以幼時讀張子西之旬——“天下疲癃殘疾,皆吾兄弟”、韓子原之語——“為之醫藥,以濟其夭死”為畢生座右銘

龔廷賢著作

著述甚富,著有《濟世全書》八卷、《壽世保元》十卷(1615年,其中名方“蟠桃丸”是明代及清代宮廷就有經典的養生秘方。)、《萬病回春》八卷(1587年)、《小兒推拿秘旨》三卷(1604年)、《藥性歌括四百味》、《藥性歌》、《種杏仙方》四卷(1581年)、《魯府禁方》四卷(1594年)、《醫學入門萬病衡要》六卷(1655年)、《復明眼方外科神驗全書》六卷(1591年)、《雲林神彀》四卷(1591年)等。併為其父續編成《古今醫鑑》。另著《痘疹辨疑全幼錄》、《秘授眼科百效全書》、《雲林醫聖普渡慈航》、《醫學準繩》等,皆佚。

龔廷賢學術內容

龔氏辨證重脈診,論病首言脈法,認為脈明則病理自明。其在多本著作中,均開卷首言脈理,在論述每一病症時,亦先明脈象,辨明脈之生克,才能於病之輕重瞭若指掌。
“血氣論”詳細闡述了氣血的生理、病理、相互關係及調治方法。指出人身之根本為血氣,血氣不通百病始生。治療以“人之一身,調氣為上,調血次之”為主導思想,重在調氣,氣行則血隨,並強調在調氣調血的同時,要不忘助胃氣,此乃治病之本。在治療血證時,尤勿使滋膩之藥損傷胃氣。龔氏認為氣為陽,血為陰,故左血右氣,夜血晝氣。此觀點對臨牀辨證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脾胃論”中強調脾胃為五臟六腑之主,為血氣生化之源,並説“補腎不若補脾。”脾胃受損乃內傷之根本,將脾胃受損原因概括為飲食勞倦、恣味縱慾、飲食自倍三點,簡明扼要。因飲食與脾胃關係密切,飲食調理與否,直接影響到脾胃的健衰。故龔氏特別注重飲食養生,勿令飲食失調以害生。其總綱為“凡以飲食,無論四時,常令温”。無論是防病、治病還是病後調理,都將調理顧護脾胃擺在重要位置,充分説明了龔氏注重脾胃的思想。
“衰老論”闡釋了人體衰老的機理為腎陰腎陽虛衰,而恣味縱慾會加速衰老以致早夭不救。龔氏提出“善養生者養內,不善養生者養外”,反對單純運用補藥以保生,反對恣食厚味,認為不過加速正氣的衰退。而應重視攝生養性的重要性,倡導節慾清心以保精。
“延年良箴”具體給出了攝養的思想和主張,包括飲食、運動、勞逸、心理等多方面的內容,集中體現了龔氏的養生思想。
龔廷賢的治未病思想包含在養生理論中。除了攝生養性外,亦有獨立之處。提出萬病之原為虛,致虛之由有四,一為飲食失節,損傷脾胃;一為勞役過度,耗散元氣;一為思慮過度,損傷心血;一為房欲過度,耗傷腎水。並説雖智者亦難免犯之一二,故運用王道和平之劑來進行調攝,早晚間服坎離既濟丸保合太和丸。則可免終身之患,延年益壽。
另治未病思想體現在各科證治當中,如預防中風,指出中風先兆為大指、次指麻木不仁或肌肉蠕動。在出現先兆症狀後,及時用藥治療,則不僅可以可避免中風的發作,而且增強正氣,不生他病。
此外,龔氏是一個富有原創精神的醫家,內科上首先命名了“五更瀉”,稱之為“腎瀉”,將五更瀉的病因歸為腎虛
婦科創制了“加減四物湯”,擴大了四物湯的治療範圍,既可治由體虛而引起的外感疾病,又可治內傷飲食等雜病;既可治諸竅不利,又可治肢體不和;既可治經帶胎產諸病,又可隨四時之氣的變化而靈活調方。
寫出了第一部以“推拿”命名的兒科專著,強調望診在小兒疾病診斷的作用,注重乳母飲食及情志變化對小兒的影響。
外科上為記載最早的運用砷劑治療梅毒,根據疾病的不同階段和症情進行不同的治療。明確指出梅毒具有可傳染性
龔氏熟識藥性,將其編為歌括,流傳下來,易頌易記。即為現在大家所熟識的《藥性歌括四百味》。
其《萬病回春》《壽世保元》中之方劑大部為原創。有很多至今廣泛應用於臨牀各科,如烏雞白鳳丸清上蠲痛湯高枕無憂散等。
龔氏亦善於運用前人之方,比如補中益氣湯,廣泛應用於內科雜病、婦產科及五官科、外科,極大地拓寬了方劑的適用範圍。

龔廷賢軼事典故

《魯府禁方》卷二“鼓脹”門錄“附經驗治法”,記載龔氏為魯王妃張氏治癒鼓脹之恙經過:張氏之疾,以藩醫醫治,弗愈,遍訪海內名醫,竟無寸效,公聞君名,特遣官齎詔詣大梁以聘,得龔子醫治,輒愈之。魯王喜稱廷賢為“天下醫之魁手”,並嘉之以銜,獎之以匾,題曰“醫林狀元”。 [1] 
參考資料
  • 1.    李世華、王育學.明清名醫全書大全——龔廷賢醫學全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