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鼻(拼音:bí),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也有人認為始見於商代甲骨文 [2]  。本義指呼吸與嗅覺器官鼻子,古初以“”為鼻,“自”作“自己”用後,以“”為聲符另造了“鼻”字。後引申指起始、開端。 [3-4]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 [4] 
中文名
拼    音
部    首
五    筆
thlj
倉    頡
HUWML
鄭    碼
NLAN
字    級
一級(編號3128) [1] 
平水韻
去聲 四寘 [5] 
異體字
𢋛 𦤓 鼻 𢍂 𢊵
注    音
ㄅㄧˊ
總筆畫
14
四角碼
26221
統一碼
U+9F3B
字形結構
上中下結構
筆順編號
32511125121132

字源演變

字形演變 字形演變
形聲字。《説文》“從自、畀(bì)”,實為從自、畀聲。形旁自為鼻之象形字,表示鼻的本義與自有關。鼻與畀並質部。古初以自為鼻,後乃為造今字。戰國古文字中聲旁畀有三種字形:一種與象形接近(如圖中1、2),一種距離略遠些(如圖中3、4),一種距離更大(如圖中5)。《説文》主要依據前兩種結構釐定,作圖中6字形(許慎會意結構及畀字從丌、甶聲的分析是理據重構)。隸變楷書作鼻,是小篆的筆勢變化。構件丌或作大(如圖中8、9),沒取得主流地位。魏晉隋唐碑刻中或作其他異體,並俗體。
此字本義即呼吸與嗅覺器官。《·噬嗑》:“噬膚滅鼻,無咎。”引申指器物上隆起如鼻部分。《周禮·考工記·玉人》:“駔琮七寸,鼻寸有半寸。”此指玉紐。 [3]  又從本義引申指起始、開端。在揚雄的《方言》一書中記載着:“鼻,始也。獸之初生謂之鼻,人之初生謂之首。梁益之間謂鼻為初,或謂之祖。”因此有“鼻祖”一詞,也就是創始人的意思。《漢書·揚雄傳》:“有周氏之嬋嫣兮,或鼻祖於汾隅。” [3]  [6]  戰國璽印文字多用作人名。 [3] 
“鼻”字形的甲骨文
“鼻”字形的甲骨文(2張)
甲骨文中有類“鼻”字形之文字 [2]  [7]  ,其義暫無可考。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鼻子。人和動物呼吸兼嗅覺的器官。
nose
荀子·榮辱》:鼻辨芬芳腥臊。
初始,開端。
first
漢書·揚雄傳》:有周氏之嬋嫣兮,或鼻祖於汾隅。
器物的隆起或突出部分。

廣雅·釋器》:印謂之璽,鈕謂之鼻。
本草綱目·果部·蓮藕》:貼水者藕荷,出水者芰荷,蒂名荷鼻。

器物上帶孔的部分。
hole
北周·庾信《七夕賦》:縷條緊而貫矩,針鼻細而穿空。
壺嘴;勺的口部。
spout
禮記·少儀》:尊者,以酌者之左為上尊,尊壺者面其鼻。

獵人穿獸鼻。

正字通·鼻部》:鼻,獵人穿獸鼻曰鼻,猶持弓曰手弓。

小;少。
little
福建通志·方言》:物之至小者曰鼻,少亦曰鼻。

奴隸。
slave
清·翟灝通俗編·稱謂》:《餘氏辨林》:“吳俗諱奴為鼻。”

古邑名。即“有庳”。

集韻·至韻》:庳,有庳,國名,象所封。通作鼻。

姓。

《姓觽·寘韻》:鼻,《路史》雲:舜弟之後。《千家姓》雲:象郡族。

(表格信息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 [8]  《漢語大字典》 [9]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四】【鼻部】鼻
引氣自也。從自。凡鼻之屬皆從鼻。父二切 [4]  [10] 

説文解字注

(鼻)所引氣自畀也。所以二字今補。口下曰所以言食也,舌下曰所以言別味也是其例。老子注曰:天食人以五氣,從鼻入。地食人以五味,從口入。白虎通引元命苞曰:鼻者肺之使。按鼻一呼一吸相乗除,而引氣於無竆。自,讀如今人言自家之自。自本訓鼻。引伸為自家。從自畀。以義為形也。父二切。十五部。凡鼻之屬皆從鼻。 [4]  [11] 

康熙字典

【亥集下】【鼻部】 鼻
〔古文〕自《唐韻》父二切。《集韻》《韻會》毗至切。《正韻》毗意切。並音紕。《説文》:鼻引氣自畀也。《釋名》:鼻嘒也。出氣嘒嘒也。《管子·水地篇》:𦜉發為鼻。《白虎通》:鼻者,肺之使。
又揚子《方言》:鼻,始也。獸初生謂之鼻,人初生謂之首。梁、益閒謂鼻為初,或謂之祖。祖,居也。又人之胚胎,鼻先受形。故謂始祖為鼻祖。揚雄《反騷》:或鼻祖於汾隅。
又獵人穿獸鼻曰鼻。猶持弓曰手弓。張衡西京賦》:鼻赤象,圈巨狿。
又炊鼻,地名。《左傳·昭二十六年》:師及齊師戰於炊鼻。杜注:炊鼻,魯地。
又有鼻,國名,在永州營道縣北。《前漢·昌邑哀王傳》:舜封象於有鼻。師古注:有鼻在零陵。《孟子》作有庳。又鼻息,西方國名。見《風俗通》。又《後漢·杜篤傳》:共川鼻飮之國。注:相習以鼻飮也。
又反鼻,蝮蛇別名。
又類鼻,草名。生田中,葉如天名精。李時珍曰:即豨薟。
內典:阿鼻,此曰無閒。
從自,從畀。俗從白,非。 [4]  [12]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楷體) 字形對比(楷體)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音韻彙集

韻書
小韻
聲調
韻目
字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去聲

開口呼
全濁
毗至切
bʰjei
集韻

去聲

開口呼
全濁
毗至切
bjɪ
韻略


去聲





毗至切

增韻


去聲





毗至切

中原音韻

去聲作陽平
齊微



全清

pi
中州音韻


入聲作平聲
齊微





兵迷切



去聲
齊微





旁謎切

洪武正韻

去聲


全濁
毗意切
b‘ie
(表格信息來源:漢典網 [13]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2-26]
  • 2.    劉釗 編纂.新甲骨文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12:228
  • 3.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291-292
  • 4.      .漢典網[引用日期2018-10-25]
  • 5.    平水韻 四寘 鼻  .搜韻網[引用日期2020-12-26]
  • 6.    鄭春蘭編著.精彩漢字[M].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8.06:20-21
  • 7.    鼻字形演變字源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12-29]
  • 8.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10:65
  • 9.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5094
  • 10.    [漢]許慎撰.説文解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05:74
  • 11.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0:137
  • 1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06:1532
  • 13.    鼻的音韻方言  .漢典網[引用日期2020-12-2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