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鹹頭嶺遺址

鎖定
鹹頭嶺遺址位於深圳市東南部大鵬街道辦事處鹹頭嶺村, 面積30000平方米。該遺址是1981年在考古普查中發現的,出土的遺存有新石器時代時期的,其中新石器時代的遺存最為重要。根據碳十四測定的數據,該遺址應距今7000―6000年。 [1] 
1981年全市文物調查時發現。現已先後進行過五次考古發掘,出土了大量白陶、彩陶、石器等史前人類文化遺存。經科學鑑定,最早的遺物距今近7000年,是珠三角地區已發現的年代最早的史前文化遺址之一,為建立珠江三角洲地區史前文化編年序列提供了重要標尺,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科學價值。 2014年12月1日,被深圳市人民政府公佈為第六批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鹹頭嶺遺址
地    址
深圳市龍崗區大鵬鎮鹹頭嶺村
年    代
距今7000―6000年
面    積
30000 m²
出土文物
建築遺址 陶器
意    義
探尋珠三角古文化
發掘時間
1985年至2006年
文保級別
深圳市文物保護單位

鹹頭嶺遺址遺址概述

鹹頭嶺遺址位於深圳大鵬灣東北的迭福灣內二、三級沙堤上。西南至東北長120米,西北至東南長110米,遺址面積約13000平方米。 [3] 
深圳市博物館於1985、1989、1997和2004年在遺址的東南部、中部和北部進行過四次發掘。2006年2~4月,深圳市文物考古鑑定所和深圳市博物館又在遺址西北部進行了第五次發掘。前後五次發掘的總面積近2300平方米。 [4] 

鹹頭嶺遺址地理環境

鹹頭嶺遺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高程約為2.5~7米。北部和西北部有求水嶺(海拔高程548.9米);東北部與古瀉湖相依;東南部與觀音山(海拔高程203.7米)相望;西南面海,與現今的海岸線相距300米左右,隔大鵬灣與香港新界的東北部相對;東南側有自東北向西南流人大海的迭福河;迭福灣西北角和東南角有深人大海的岬角,使該海灣形成一個向東北內凹的半環形。遺址所處的地理環境是一個相對封閉的自然地理單元。
鹹頭嶺遺址位置示意圖 鹹頭嶺遺址位置示意圖
迭福灣為大鵬半島西岸的小海灣,基岩為晚侏羅紀燕山三期的黑雲母花崗岩,有一條斷裂通過而發育了由東北向西南展布的迭福河河谷。河谷全長約3.2公里,北側有桔子坑等4條較大的山地河流注入,南側谷口在迭福灣的東南與海相接。迭福灣的原始地形有三列與海岸線大致平行的沙堤。第三列沙堤為距今7000多年前全球大暖期高海面時由海浪潮汐堆積而成,當時的海平面比現今高約2米,因而堆積了較高的沙堤。其後海平面逐漸降低。海岸線西移,所堆積的第二、第一列沙堤高度較第三列沙堤低。 [5-8] 
鹹頭嶺遺址主要位於第三列沙堤和第二列沙堤的部分區域。從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遺物(大約距今近7000-6000年前後)來看,第三列沙堤所出遺物的年代早、晚都有,而第二列沙堤所出遺物的年代則基本偏晚。這與沙堤的形成年代也是吻合的。
考古學界習慣把分佈於沿島嶼的沙灘、沙堤沙洲上的,以沙質為主要堆積的遺址稱為“沙丘遺址”,鹹頭嶺就是一處典型的沙丘遺址。
地理學界則把沿海沙質堆積體按其形成原因稱為海岸沙堤(沙壩),並分為攔灣沙堤(在海灣口)、連島沙堤(與島嶼或半島相連)、濱岸(或稱順岸)沙堤等。鹹頭嶺遺址的沙堤屬於攔灣沙堤,主要是海洋動力和風力把泥沙堆積在迭福灣口而形成。
由於沙堤攔阻灣口及迭福河口,沙堤後方灣內河水積聚形成瀉湖。高出河面和海面的沙堤。成為先民可以免遭洪水海浪侵襲而相對安全的聚居地;沙堤後方迭福河及瀉湖的淡水則為先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生活、生產水源。鹹頭嶺遺址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宜人類的生存,其東北部的瀉湖水位下降逐漸形成沼澤地帶,其中大部分又形成了沉積小平原,這就提供了初步的種植條件;西南面的大海可以進行便利的漁撈;而周圍的丘陵山崗則為採集狩獵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正是由於良好的生活、生產條件。先民才會選擇鹹頭嶺一帶作為居住地。

鹹頭嶺遺址發掘成果

鹹頭嶺遺址出土文物
鹹頭嶺遺址出土文物(13張)
新石器時代的重要遺蹟主要有立石建築基址,以及大面積的紅燒土面等。出土陶器夾砂陶為主,主要器類包括支腳和器座;泥質陶多為白陶彩陶,還有少量的磨光黑陶,器類有、杯、盤、等。石器則有、拍、、石餅、礪石等。
商時期的陶器也以夾砂陶為主,器類主要是折沿或盤口釜等,多飾粗繩紋,少量飾菱格紋;泥質陶多呈灰色和灰黑色,也有淺黃色和白色的,器類主要包括罐、缽、底大口尊和紡輪等,器外表飾有雷紋、菱格紋、曲折紋、重圈紋和方格紋等。石器種類有、礪石等。 [9] 
(圖冊資料來源 [10-13]  ,名片圖來源 [14] 

鹹頭嶺遺址年代分佈

2006年在鹹頭嶺遺址第5次發掘的文化遺存主要包括新石器時代和商時期兩個階段。
根據清晰的地層疊壓關係和各層陶器的特徵及形式變化特點,可以把此次鹹頭嶺遺址發掘出土的新石器遺物分為4個階段。
Ⅰ段:夾砂陶所飾的繩紋都很細,有的甚至可以稱為線紋;夾砂陶釜的口沿均為卷沿;泥質彩陶為淺黃色胎,器表所飾的彩色紋飾以紅褐色條帶紋為主要特徵,有的器物壓印紋中有填彩;見少量磨光黑陶;泥質弧腹圈足杯的口部為大敞口,彩陶壺的領部高而直;泥質圈足器的圈足或口沿部多飾很細的曲線劃紋,鏤孔多比較小;圈足盤、豆的盤腹部多比較深,圈足外斜;白陶較常見,多飾複雜的壓印紋。
Ⅱ段:夾砂陶飾細繩紋;夾砂陶釜的口沿為卷沿;泥質彩陶為淺黃色胎,器表上的紅褐彩紋飾除了條帶紋外,由曲線構成的紋飾很多,還見連續的點狀紋;有少量磨光黑陶;泥質圈足器上的鏤空多比較大;圈足盤、豆的盤部變淺;泥質弧腹圈足杯的口部為小敞口,彩陶壺的領部較低而外斜;白陶常見,大多飾複雜的壓印紋。
Ⅲ段:夾砂陶的紋飾多為粗繩紋;夾砂陶釜的口沿大多為折沿,也有少量盤口;泥質彩陶主要為淺紅色胎,陶器表飾有比較潦草的紅色條帶紋和曲線紋;泥質圈足器上的鏤空均很小,且圈足上多有劃紋;圈足盤的圈足多比較大而直;白陶較少,多為素面,少量有簡單的壓印紋。
Ⅳ段:夾砂陶的紋飾大多為粗繩紋,有的口沿部還見貝劃紋、壓印紋和戳印紋;夾砂陶釜的口沿為折沿;少見彩陶,除見泥質淺紅胎上飾有紅彩外,也見夾砂陶上飾紅彩;白陶鮮見。
商時期的夾砂陶多飾粗繩紋,少量飾菱格紋;夾砂陶釜的口沿多為折沿,也見盤口的;泥質陶多為灰色,也有淺黃色的,飾有雷紋、菱格紋、曲折紋、重圈紋和方格紋等。這些出土物的特徵與環珠江口地區一些年代確定的商時期遺址的出土物特徵一致。
鹹頭嶺遺址新石器時代第Ⅰ段的年代上限,4C測定距今近7000年(經樹輪校正);第Ⅱ段的年代,根據近2 次發掘的木炭標本4C的測定大約在距今6400—6800年;第Ⅲ段的出土物與深圳大黃沙遺址的出土物特點完全一致,年代應該相同,大黃沙遺址4C年代的測定為6255~260(經樹輪校正);第Ⅳ段的年代推測應該在距今6000年。 [9] 

鹹頭嶺遺址發掘意義

發掘表明該遺址是當時規格很高的對周圍遺址有較強輻射力或者控制力的一箇中心性聚落遺址,也是截止2007年,惟一一處可以比較全面地反映珠江三角洲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考古學文化面貌的典型遺址。可以説鹹頭嶺遺址是一把鑰匙,它是深入認識珠江三角洲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考古學文化的關鍵之一,通過對該遺址的深入研究,有望為解決一些久而未決的嶺南史前考古問題提供重要的線索。 [15] 
對遺址的考古研究,為珠江三角洲地區距今6000年前後至近7000年間考古學文化的分期、斷代樹立了一個重要的標尺。另外,距今7000年的遺物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發現的、有準確測年的人類最早的遺物,這些遺物為探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古文化之源提供了重要的線索(截止2013年5月)。
對鹹頭嶺遺址的考古發掘,有重要意義:
1、 在發掘中總結出的一套沙丘遺址發掘技術程序,對今後沙丘遺址的發掘實踐以及發掘水平的提高有借鑑和推進作用;
2、 鹹頭嶺遺址新石器時代遺存的分期和年代研究,為環珠江口地區相關遺址的分期、斷年奠定了基礎,為珠江三角洲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的考古學文化樹立了一個重要標尺,也必將推進鹹頭嶺文化的研究水平;
3、鹹頭嶺遺址是新石器時代中期環珠江口地區最具代表性的遺址之一,其Ⅰ段的遺物也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所發現的有準確年代的新石器時代最早的遺物。從已有資料來看,鹹頭嶺遺址與環珠江口地區同時期其他相關遺址的比較,具有很明顯的幾個特點,它的面積最大,出土遺物最豐富,器物製作工藝水平最高,而且其Ⅰ一Ⅱ段的遺物在環珠江口地區發現的其他20多個相關遺址中少見,這可能表明鹹頭嶺遺址是一箇中心聚落遺址,因此它是深入認識環珠江口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考古學文化的關鍵之一。 [9] 
4、鹹頭嶺遺址Ⅰ段出土的白陶彩陶已經很成熟,而從Ⅰ一Ⅳ段卻顯示出一個逐漸衰落的過程。白陶和彩陶的出現,截止2013年5月,在廣東地區找不到比鹹頭嶺遺址Ⅰ段更早的。截止2013年5月,中國所知年代最早的白陶製品見於湘西沅水流域的高廟文化,同出的還有彩繪和填彩的陶器,高廟文化的年代在距今7800—6800年。隨後在湘西取代高廟文化的松溪口文化中也見不少的彩陶和白陶。鹹頭嶺遺址白陶上的一些複雜的壓印紋、戳印紋、刻劃紋、斂口圈足盤等能在高廟文化和松溪口文化中找到相似的,可以推測鹹頭嶺遺址的白陶和彩陶至少受到了湘西地區新石器文化比較強烈的影響。同時,鹹頭嶺遺址白陶與洞庭湖區的湯家崗文化遺址大溪文化遺址中的白陶也有相似之處。相信通過對鹹頭嶺遺址發掘材料的系統整理和對周邊地區(尤其是和湖南等地)相關遺址的比較分析,可以解決這些考古學文化間的相互關係。 [9] 
測定表明,鹹頭嶺出土的器物是6000年至7000年前新石器時代中期嶺南人的傑作,從而將珠江文明的歷史推至距今7000年前。 [16-17] 

鹹頭嶺遺址文化內涵

考古專家認為,鹹頭嶺遺址透露出文化內涵包括幾個方面:
位於珠江口大鵬灣內側第三級沙堤上,東北部是海拔數百米的丘陵山地,西南面海。遺址所處位置有大片的低地,海拔約8米,東南側有幾條淡水小溪,是較理想的沙丘遺址地貌。深圳早期的考古學文化遺址(新石器時代中期)主要分佈在海邊沙堤,為沙丘遺址。漁獵生產方式是那時的主導經濟方式,原始農業只是作為輔助方式。
鹹頭嶺遺址在20世紀90年代就已經引起了考古學界的高度重視,迄今為止,廣東新石器時代中期早段的遺址寥寥可數,出土遺物不多。遺憾的是前三次鹹頭嶺遺址沒有木炭出土,因而沒有做出碳14測定,2004年8月31日進行了第四次發掘,終於找到了科學測定的標本——碳14 [18] 
鹹頭嶺遺址還是珠江三角洲地區惟一一處可以較全面地反映當時文化面貌的彩陶前時期的遺址。在距今6500—7000年前,珠江口地區已經存在着大羣具較高水平的人類羣體。鹹頭嶺出土的陶器石器的工藝製作水平和審美水平已經相當高了。大量陶器的出土説明當時已經人口眾多,眾多人口聚居又表明當時人們已經具備較強的生產能力,能夠獲取足以讓他們生存的食物。
鹹頭嶺遺址位於珠江流域,而珠江流域與台灣地區以及東南亞地區的考古學文化應該有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繫。 [18] 

鹹頭嶺遺址保護管理

2006年,中國社會科學院將大鵬灣畔鹹頭嶺遺址評選為“2006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鹹頭嶺文化”最終成立。 [19] 
2006年被深圳市龍崗區政府公佈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20-21] 
2009年4月龍崗區文體局委託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制定《深圳市鹹頭嶺遺址保護規劃》。20世紀90年代中期,遺址出現非法挖沙取沙行為,造成嚴重破壞。而東部電廠、中海油轉運站等大型項目興建,也使遺址地表環境、地形地貌發生變化。建設形成的大量平土區,造成迭福河原有水系變化較大,古瀉湖地形地貌遭其地基平整破壞;沿海沙灘下由東南至西北一線也埋入天然氣管道,打破遺址區原有空間結構,“積累上千年的歷史文脈被割斷”。雖然文物保護部門劃定遺址保護範圍與建設控制地帶,在進入遺址路口豎立保護單位標誌碑,但一直未設立保護圍欄等,並未在此後對遺址予以足夠保護、重視,保護區內取沙、傾倒垃圾等行為肆意橫行。2012年8月底,中海油深圳迭福站開建,位置在鹹頭嶺遺址規劃保護區內。保護區內路面車轍便是項目建設用車所留。 [22] 
2013年3月14日,南都以《面臨消失的千年遺址》為題,對遺址遭遇破壞現狀進行披露。 [23] 
2013年5月,媒體連續曝光了位於大鵬新區的古人類文化遺址——鹹頭嶺文化遺址慘遭餘泥渣土掩埋的事件, [24]  遺址歷七千年風雨終覆於泥頭車輪下。 [25] 
亂倒餘泥渣土事件後,大鵬新區設立崗亭對鹹頭嶺遺址進行封閉式管理。 [26]  在進入遺址的主要出入口處,修建好了長達10多米的圍網與大門,工作人員現場每日24小時值守,嚴禁再傾倒淤泥渣土。 [27] 
2022年7月23日,入選第十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