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碳十四

鎖定
碳十四是碳的一種具放射性的同位素,於1940年首次被發現。1940年,美國科學家馬丁·卡門(Martin Kamen) [1]  與同事塞繆爾·魯賓(Sam Ruben) [1]  在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發現碳14 [2]  ,而後時任芝加哥大學教授、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博士威拉得·利比(Willard Libby) 應用碳14發明了碳—14年代測定法並獲得1960年諾貝爾化學獎 [3-6] 
碳14是透過宇宙射線撞擊空氣中的氮十四原子所產生,其半衰期約為5,730年,衰變方式為β衰變,碳14原子轉變為氮原子。 由於其半衰期達5,730年,且碳是有機物的元素之一,我們可以根據死亡生物體的體內殘餘碳14成份來推斷它的存在年齡。生物在生存的時候,由於需要呼吸,其體內的碳14含量大致不變,生物死去後會停止呼吸,此時體內的碳14開始減少。由於碳元素在自然界的各個同位素的比例一直都很穩定,人們可透過傾測一件古物的碳14含量,來估計它的大概年齡。這種方法稱之為碳定年法。其他常用的還有鉀-氬法測定,熱釋光、光釋光測定等。
中文名
碳十四
發現時間
1940年
半衰期
5730年
衰變方式
β衰變
主要用途
推斷死亡生物體的存在年齡
放射性
具有

碳十四簡介

由於碳元素在自然界的各個同位素的比例一直都很穩定,人們可透過傾測一件古物的碳14含量,來估計它的大概年齡。這種方法稱之為碳定年法。
不過,碳14測年法所測得的年代有頗大的誤差。因此,假若所測的物件比較近代,相對誤差也更大。另一方面,碳14測定法亦有可能受到火山爆發等自然因素影響。所以,若沒有其他年代測定方法來檢訂,單單依賴碳14的測年數據是完全不可靠的。

碳十四技術發展

中國碳十四測年技術的發展
1955年,當時的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夏鼐首次關注到碳十四測年技術,並把它向中國考古界作了介紹,馬上引起考古界強烈反響。隨後在夏鼐同志的領導下,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年輕物理學家仇士華蔡蓮珍夫婦被調到考古所,中國第一個碳十四實驗室正式籌建。
面對全新的技術,他們唯一的資料就是利比先生的《放射性碳素測定年代》原著,沒有任何現成的儀器,沒有任何經驗。最終經過四年的艱苦奮鬥,終於完成了全部設備的配裝工作,後又用了三年調試和改進,1965年中國自己的碳十四實驗室終於初生了。
文化大革命初期對實驗室的發展造成了嚴重影響,直到1971年,形勢才有所好轉。時任中科院院長的郭沫若以“出國參展文物沒有具體年代”為由,請求調回碳十四實驗室的人員,以便儘快測出年代。周恩來親自做出批覆。但實驗室的儀器都被造反派破壞了,他們不等不靠,經過艱苦努力,終於修復設備,投入緊張的測年當中。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仇士華和蔡蓮珍都被平反。再之後,實驗室在仇士華的領導下,取得了許多令人振奮的碩果。
比如,北京周口店出土的“山頂洞人”過去一直認為距今十萬年左右,經碳十四測年,為一萬九千年。再比如早期商城鄭州商城偃師商城,專家們對它們的年代誰先誰後,打了多年口水戰,後經測年,發現這兩個商城的年代相差在五十年內,基本上是同時代的產物。
仇士華他們用的還是常規法測年,以當時中國的技術和資金實力,要想短期內建立起AMS加速器質譜儀,還是件不可能的事。但幸運降臨了。由於英國收縮財政支出,著名的牛津大學也被減少資金投入。大學的一個加速器被迫關閉。經過研究,校方準備將此設備無償贈送給某個第三世界國家。這時,中國北大副校長陳佳洱來到英國,聽到這個消息,馬上與有關負責人聯繫,把這套設備爭取過來。牛津大學提出要求,必須把這套設備充分利用,為科學作出貢獻。
專家們經過認真研究,決定將這套設備加裝成加速器質譜儀,並把重點放在考古、地質和生命科學領域。經過五年的努力,建成了中國第一座AMS實驗室。
夏商周斷代工程啓動後,為了把實驗數據做好,國家又投入巨資,購入最先進的設備,把它的技術水平提高到世界先進水平。

碳十四測定方法

自然界中碳元素有三種同位素,即穩定同位素12C、13C和放射性同位素14C,14C的半衰期為5730年,14C的應用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在考古學中測定生物死亡年代,即放射性測年法;二是以14C標記化合物示蹤劑,探索化學和生命科學中的微觀運動。
一、利用宇宙射線產生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來測定含碳物質的年齡,就叫碳-14測年。已故著名考古學家廈鼐先生對碳-14測定考古年代的作用,給了極高的評價:“由於碳-14測定年代法的採用,使不同地區的各種新石器文化有了時間關係的框架,使中國的新石器考古學因為有了確切的年代序列而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那麼,碳-14測年法是如何測定古代遺存的年齡呢?
原來,宇宙射線在大氣中能夠產生放射性碳—14,並能與氧結合成二氧化碳形後進入所有活組織,先為植物吸收,後為動物納入。只要植物或動物生存着,它們就會持續不斷地吸收碳—14,在機體內保持一定的水平。而當有機體死亡後,即會停止呼吸碳—14,其組織內的碳—14便以5730年的半衰期開始衰變並逐漸消失。對於任何含碳物質,只要測定剩下的放射性碳—14的含量,就可推斷其年代。
碳—14測年法分為常規碳—14測年法和加速器質譜碳—14測年法兩種。當時,Libby發明的就是常規碳—14測年法,1950年以來,這種方法的技術與應用在全球有了顯著進展,但它的侷限性也很明顯,即必須使用大量的樣品和較長的測量時間。於是,加速器質譜碳—14測年技術發展起來了。
加速器質譜碳—14測年法具有明顯的獨特優點。一是樣品用量少,只需1~5毫克樣品就可以了,如一小片織物、骨屑、古陶瓷器表面或氣孔中的微量碳粉都可測量;而常規碳—14測年法則需1~5克樣品,相差3個數量級。二是靈敏度高,其測量同位素比值的靈敏度可達10-15至10-16;而常規碳—14測年法則與之相差5~7個數量級。三是測量時間短,測量現代碳若要達到1%的精度,只需10~20分鐘;而常規碳—14測年法卻需12~20小時。
正是由於加速器質譜碳—14測年法具有上述優點,自其問世以來,一直為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和地質學家所重視,並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可以説,對測定50000年以內的文物樣品,加速器質譜碳—14測年法是測定精度最高的一種。
1.碳14是碳的一種具放射性的同位素,於1940年首被發現。它是透過宇宙射線撞擊空氣中的氮原子所產生,其半衰期約為5,730年,衰變方式為β衰變,碳14原子轉變為氮原子。
2. 由於碳14半衰期達5,730年,且碳是有機物的元素之一,生物在生存的時候,由於需要呼吸,其體內的碳14含量大致不變,生物死去後會停止呼吸,此時體內的碳14開始減少。人們可透過傾測一件古物的碳14含量,來估計它的大概年齡,這種方法稱之為碳定年法。

碳十四斷代原理

自然界存在三種碳的同位素,它們的重量比例是12:13:14,分別用碳-12(C12);碳-13(C13);碳-14(C14)表示,它們的含量比例是98.9:1.1:10-10 。前二者是穩定同位素,只有碳-14有放射性,亦稱放射性。碳C14放射β粒子後蜕變為N14,半衰期為5730±40年,反應式為:C14→N14+β一。
C14的半衰期只有五千多年而地球存在已有數十億年,自然界卻存在着保持一定水平的放射性碳元素,為使 C14的產生和衰變處於平衡狀態,保持一定水平,必然存在着一種源泉。這個來源就在大氣高空層,在那裏,宇宙射線中子和大氣氮核作用生成C14。發現這一自然現象並用實驗加以證實的是C14法創始人利比(W.F.Libby)。他從宇宙射線和人工核反應的研究中得到啓發,認為自然界存在生成C14的條件,有可能檢測出來,經過仔細考查計算,並在實驗中解決了低能量低本底測量上的技術問題,測出了自然C14。由此建立了C14測定年代的方法。
最初,外來的宇宙射線與大氣作用產生宇宙射線中子。宇宙射線中子和大氣中氮核起核反應產生碳-14:
0n1+7N14→⒍C14+1H1
這一反應都在高空完成,新生碳原子在大氣環境中不能遊離存在很久,一般都與氧結合生成C14O2分子,C14O2和原來存在於大氣中的CO2化學性能是相同的,因此必然與原有CO2混合參加自然界碳的交換循環運動。
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CO2結合成植物組織,動物依植物為生,這就使生物界都混入了C14.動物通過排泄,死亡,植物通過腐爛,沉積,進入表層土壤而使C14進入土壤,大氣與廣大海面接觸, CO2又與海水中溶解的碳酸鹽和CO2進行交換,因此海水、海生物及海底沉積物中都含有C14。所以,凡是和大氣中的CO2進行過直接或間接交換的含碳物質都包含C14。
這種產生C14的自然現象存在已久,同時C14按5730年半衰期衰變減少,這類碳中C14水平必然會到達平衡值。由於碳在自然界的交換循環相當快,處於與大氣互相交換的各種物質在名地的C14水平基本上是一致的。
利用這種到處都 存在C14的自然現象就可以用來斷代。例如陸地生物、海洋生物在生命過程中由於同大氣經常交換,衰變掉的C14經常能得到補充,但一旦停止了交換(如死亡、沉積),其C14就再得不到補充,C14水平因衰變而降低,每5730年降為原有水平的一半值。因此測量標本現存的C14放射性水平和它原始放射性水平相比較,就可以算出死亡或停止交換的年代,當然,幾千年或幾萬年前處於交換狀態的動植物的放射性水平是無法測知的,但若假定這種產生C14的自然現象幾萬年來都沒有什麼變化,就可以用在世界各地處於交換平衡狀態的動植物放射性水平,作為標本的原始放射性水平,即所謂“現代碳”放射性標準。 我國自主研究,在1981年制定出了適合中國的現代碳標準,即“中國糖碳標準”,經過國內和國外的測試,數據可靠,得到了國內外的一致好評。
放射性衰變規律可用數學式表示,標本年代的計算公式如下:
A=τln No/NA
A: 標本年代
τ:C14平均壽命
NA:標本現有放射性
No:標本原始放射性
C14平均壽命是一個常數,由實驗測定,測出No、NA即可計算出標本年代。
但是,上面的結論要基於以下幾點的假設:
① 假設大氣中 C 的產生率不變。 ② 假定放射性衰變 規律不變,不受任何外界環境的影響,生物樣品一旦死亡就停止與碳儲存庫進行自由交換.③ 地球上各 交換庫中 C 的放射性比重不隨時間、地點、物質種類而改變,這個假設經檢驗基本成立 。國際公認 C 測年中的 B P 起算點是 1950 年(因為之後人工核爆炸產生的大量 C 對大氣影響很大,而且從18世紀工業革命之後,大氣中的普通C大大增加,對C的比率影響很大)④樣品根本沒有受到污染,如果不小心混入了早期或晚期的碳,那測出的結果跟我們想要的肯定會有很大差距。
這就是C14斷代的原理,由於這一方法所依據的是原子核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受周圍環境的物理、化學條件的影響,而C14半衰期(5730年)正適用於對幾千年到幾萬年的標本進行斷代。另外,一些含碳的物質,如木、草、骨、貝殼等動植物遺骸在古代遺址中普遍存在,因此,C14法自1950年建立起,就成為有力的斷代手段而廣泛應用於史前考古學和第四紀晚地質學。

碳十四測量技術

C14測定年代方法在技術上不同於一般放射性同位素測量,它的特點是放射性強度弱,能量低,自然碳中C14含量僅為1.2×10一10 %,每克碳的放射性強度僅幾微微居里,即每分鐘約有10 多個原子衰變,標本的年代越久遠,放射性還會迅速降低,如二萬年以上的標本,其計數率就會降到每分鐘一次以下,針對這種情況,必須專門設計低本底和低能量β射線的高效率探測器,把標本中的碳製備成探測器的組成部分,並在特製的屏蔽室中進行測量,如氣體法將標本碳全部轉成計數管中的計數氣體,液體法則全部轉成閃爍液的溶劑,這些基本要求就決定了C14年代測定必須要有一個完備的實驗室,包括設有化學處理,標本製備的系統,完善的屏蔽設備,特製的探測器和能長時間工作而又穩定的電子測量系統,並且經過精心的操作才能保證數據準確可靠.

碳十四相關書籍

《C14測年及科技考古論集》
《C14測年及科技考古論集》主要內容:夏、商、西周的年代測定是用系列樣品方法進行的,使年代數據的誤差大為縮小。可以説是14C測年技術及研究應用達到了當前一個新的境界。此外,由於考古研究對自然科學技術的需要,編者對其他科技考古研究也有所涉及。所以這本文集選輯了:一、建立實驗室以來關於14C測年的基本原理及實驗技術的研究文章13篇;二、結合史前考古及其他應用學科的研究文章12篇;三、有關夏商周斷代工程的研究文章13篇;四、有關其他科技考古的文章5篇。
《C14測年及科技考古論集》 《C14測年及科技考古論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