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徽

(高麗文宗)

鎖定
王徽(1019年-1083年),高麗王朝第十一任君主(1046年─1083年在位),初名,字燭幽,死後廟號文宗諡號剛正明戴章聖仁孝大王,葬於景陵。
全    名
王徽
別    名
王緒
燭幽
諡    號
剛正明戴章聖仁孝大王
廟    號
文宗
所處時代
高麗
出生地
開京
出生日期
天禧三年(1019年)十二月初一日
逝世日期
大康九年(1083年)七月十八日
陵    墓
景陵
在位時間
1046年 至 1083年
前    任
高麗靖宗王亨
繼    任
高麗順宗王勳
主要作品
上元夜夢至汴京觀燈

王徽人物生平

王徽繼承王位

王徽是高麗顯宗的第三子,母為元惠王后金氏,天禧三年(1019年)十二月初一出生於高麗開京。太平二年(1022年),被封為樂浪君。太平十三年(1033年),被任命為內史令。重熙十五年(1046年)五月十八日,高麗靖宗病死,王徽奉遺詔繼位於柩前。 [14]  重熙十六年(1047年)九月十一日,他被遼興宗所遣使臣宋璘冊封為開府儀同三司、守太保兼侍中、上柱國、高麗國王,食邑七千户、食實封一千户,兼賜“匡時致理竭節功臣”號。 [15]  遼道宗即位後,先後於清寧元年(1055年)、清寧三年(1057年)、鹹雍元年(1065年)三次加封王徽 [16]  ,累進為匡時致理竭節資忠奉上守正保義功臣、開府儀同三司、守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上柱國、高麗國王、食邑二萬三千户、食實封二千三百户。 [17] 

王徽太平盛世

王徽在位年間,治國有方,高麗王朝政治較為清明,經濟高度繁榮,處於太平盛世的局面。王徽還大興文治,任內佛教儒學、美術、工藝等方面都取得長足發展。首先是佛教在高麗全國大盛,不論是地方或中央都有參與發經及講課的活動。王徽用了十二年的時間修建了興王寺,顯宗以來持續了七十年之久的《大藏經》五千零四十八卷刻版工作也在王徽在位年間完成。鹹雍三年(1067年),信奉佛教的王子王煦(義天)在興王寺出家為僧,受封大覺國師,此後王煦又刻《續藏經》四千餘卷。其次,儒學也有發展,私學興起。王徽在位期間最具代表性的儒臣崔衝,被譽為“海東孔子”。 [1]  王徽不僅崇尚佛法,也提倡儒學,曾親臨國子監並對孔子再拜之禮。 [2] 
另一方面,王徽提拔外戚李子淵,納其三個女兒為妃,雖然給他生了十三個兒子,一改族內婚導致的子嗣稀少的狀態,但也埋下了高麗後來動亂(李資義李資謙之亂)的隱患。 [7] 

王徽通貢宋朝

王徽在位年間,還積極發展對宋關係。早在清寧四年(1058年),王徽便下令在耽羅、靈巖等地採伐木材,準備造大船,以便恢復與宋朝的關係,但朝臣因顧忌宗主國契丹而反對,故不得已作罷。 [18]  後來宋朝商人黃慎奉發運使羅拯之命,於鹹雍四年(1068年)和鹹雍六年(1070年)兩度來高麗,拜見王徽,試圖恢復麗宋關係。 [19-20]  王徽大喜,遂順水推舟,於鹹雍七年(1071年)派遣民官侍郎金悌從登州入貢宋朝,恢復了中斷40年之久的麗宋關係。 [21]  金悌此次入貢宋朝,向宋朝進奉了大量財物,宋神宗也因此下了五道敕令稱讚高麗。 [27] 
此後,王徽四次遣使入宋,宋神宗也在大康四年(1078年)派安燾陳睦訪問高麗,宋使回國前,文宗向宋使贈送了大量禮物,多得連船都裝不下,於是安燾等人就請求把禮物換成銀子,文宗答應了他們的請求,由於換的銀子太多,使得很多高麗人都對宋使有怨言。 [26]  翌年又應高麗請求派王舜封等來賜藥材,並在文宗死後專門派楊景略、錢勰等來祭奠、弔慰。高麗聯絡宋朝主要是出於制衡遼朝和吸收宋朝經濟、文化的需求,而宋朝厚待高麗則出於“聯麗制遼”的目的,預備在將來攻遼時取得高麗配合。 [22-23]  在此期間,還有多達15名的宋朝人入仕高麗 [8]  ,文宗時的高麗也獲得了“小中華”的美稱。 [3] 

王徽晚年去世

王徽晚年罹患風疾,曾請醫於宋朝和日本。宋朝派醫官邢慥等人給王徽治病,日本則拒絕,並指責高麗使用“聖旨”字樣的不當。 [11]  儘管如此,王徽還是大康九年(1083年)七月十八日病逝於開京重光殿,死後廟號文宗諡號仁孝(後加諡為剛正明戴章聖仁孝大王)。太子王勳繼位,是為高麗順宗 [24] 

王徽歷史評價

文宗一般被視為高麗王朝的一代英主,高麗在他的統治下進入了自太祖王建開國以來最繁榮強盛的時期。高麗仁宗朝的大臣林完曾謂:“至如文宗之遺風餘烈,距今未遠,時或聞先生長者之言,不覺淚下沾襟。觀其躬行節儉,進用賢才,名器不假於匪人,威權不移於近暱。雖戚里之親,而無功者不妄賞;左右之愛,而有罪者必加罰。宦官給事擇其謹慎少壯者,不過十數輩,以備灑掃。屬內侍,必選其功勞才能者,不過二十餘人。所司庶官,各竭其能,冗官省而事簡,費用節而國富,故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家給人足,時號太平,此我朝賢聖之君也。” [4] 
高麗後期文人李齊賢亦基本上同意林完的看法,並補充説文宗時“宋朝每錫褒賞之命,遼氏歲講慶壽之禮,東倭浮海而獻琛,北扣關而受廛”,但同時以儒家的立場批評文宗的崇佛:“獨其徙一畿縣,作一僧寺(指興王寺),侈峻宇於宮闕,侔崇墉於國都,黃金為塔,百物稱是,殆將比擬蕭梁,而不知欲成人之美者,嘆息於斯焉耳!” [25] 
朝鮮王朝大臣鄭麟趾等編修的《高麗史》評價文宗説:“王幼聰哲,及長,好學善射,志略宏遠,寬仁容眾,凡所聽斷,不復遺忘。” [24] 
宋使徐兢評價文宗“忠順循理,知尊中國,館待使華,禮意勤厚,至遇賈人,亦有體貌,治尚仁恕,享國久長宜矣”。 [10]  《宋史》評價文宗“治尚仁恕,為東夷良主”。 [5] 
韓國當代史學界總結文宗時代“在位37年中大力整備文物制度,通常認為這一時期是高麗的黃金期。從佛教儒教到美術、工藝等全方位的文化取得了巨大的發展。這是在繼承新羅文化的同時吸收宋朝文化,才使高麗文化的創造性形成成為可能的事。” [6] 

王徽軼事典故

高麗文宗王徽與北宋關係友好,他常誦《華嚴經》,祈禱來生投胎中國;又曾夢見北宋都城開封,“備見城邑宮闕之盛,覺而慕之”,乃作詩《上元夜夢至汴京觀燈》以紀其事,詩曰:
宿業因緣近契丹,一年朝貢幾多般。
忽蒙舜日龍輪召,便侍堯天佛會觀。
燈焰似蓮丹闕迥,月華如水泄雲寒。
移身幸入華胥境,可惜終宵漏滴殘。
葉夢得的《石林燕語》和龐元英的《文昌雜錄》均載此詩,文字略有不同,前者稱是王徽所派高麗使臣對館伴張誠一説的,後者説是王徽寫給宋朝船工傅旋,然後由福建路轉運使張徽上報的。 [9]  [12] 

王徽人際關係

關係
稱號
姓名
備註
父親
王詢

母親
金氏

妻妾
金氏
異母姐妹,母元成太后,無子女
李氏
李子淵長女,號延德宮主,1052年冊為王妃
李氏
李子淵次女,號壽寧宮主,1082年封淑妃,諡仁敬
李氏
李子淵三女,號崇敬宮主(又稱崇慶宮主),1082年卒,諡仁節
金氏
門下侍中金元衝之女,號崇化宮主,1094年卒,諡仁穆,靖宗妃容節德妃之姊妹
兒子
王勳
仁睿太后所生
王運
仁睿太后所生,本為國原公
王顒
仁睿太后所生,本為雞林公
大覺國師
王煦
仁睿太后所生,避宋哲宗諱,以字義天
常安英良公
王琇
仁睿太后所生,初為平壤侯,後封公,1095年卒
道生僧統
王竀
仁睿太后所生,1070年出家,1112年捲入謀反案,被流放巨濟島,不久去世
金官莊憲侯
王㶨
仁睿太后所生,1092年卒,無嗣
卞韓章順侯
王愔
仁睿太后所生,1086年卒,無嗣
樂浪侯
王忱
仁睿太后所生,1083年卒,無嗣,追封樂浪侯
聰惠首座
王璟
仁睿太后所生
朝鮮襄憲王
王燾
仁敬賢妃所生,初封朝鮮公,後追封王,娶李子淵的孫女、李頲之女(表姐妹),子王滋、王源、王温
扶余公
王㸂
仁敬賢妃所生,初為扶余侯,後封公,1112年卒,子王沔
辰韓侯
王愉
仁敬賢妃所生,1099年卒,子王沂、王演,女文貞王后,嫁高麗睿宗
女兒
積慶宮主

仁睿太后所生,嫁扶余公王㸂
保寧宮主

仁睿太后所生,嫁樂浪公王瑛(高麗顯宗之孫、靖簡王王基之子)
公主

仁睿太后所生,早卒
公主

公主

仁淑賢妃所生,早卒
公主

公主

仁德穆妃所生,早卒
王女

婢妾所生,嫁金漢忠 [1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