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徽

(唐朝宰相)

鎖定
王徽(818年-891年),字昭文,京兆杜陵(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宰相連州刺史王察之孫。 [1-2] 
王徽出身於關中望族京兆王氏唐宣宗時期,王徽進士擢第,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唐懿宗時期,任右拾遺時,數十次上疏,犯顏直諫,受朝臣稱讚。任考功員外郎時,改考功簿硃筆為墨書,杜絕官吏私下塗改之弊。鹹通末年,擢翰林學士,改職方郎中知制誥,正拜中書舍人,再遷户部侍郎、學士承旨、尚書左丞廣明元年(881年),王徽以本官同平章事,後又被授予光祿大夫,守兵部尚書。不久,以本官任京城東面宣慰催陣使。中和元年(881年),王徽建議朝廷聯合李克用,借沙陀兵力擊退黃巢軍,收復京師長安,因功加右僕射。隨後以大明宮留守、京畿安撫制置修奉使之職負責修繕宮闕,維護京城秩序。修築完成後,王徽進位檢校司空御史大夫權知京兆尹事。在任期間他維護百姓不受權貴欺凌,被權貴忌恨,被罷免修奉使職,改授太子少師。後又被貶為集州刺史。光啓二年(886年),僖宗召王徽拜御史大夫,王徽稱腿足有病,乞授散秩,僖宗於是授他太子少師。王徽面見皇帝時,又改授為吏部尚書。當時京師長安連遭戰火,朝綱混亂,銓選失控。王徽認真清理,一一檢核,恢復常規,受到朝野稱讚。進位檢校司空,守尚書右僕射 [1] 
大順元年(891年)十二月,王徽去世,朝廷贈太尉,諡號“貞”。 [1] 
全    名
王徽
昭文
諡    號
封    號
琅邪郡侯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京兆府杜陵縣(今陝西西安市雁塔區
出生日期
818年
逝世日期
891年
主要成就
獻策平亂、修葺京師
最高官職
太尉(贈官),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王徽人物生平

王徽宰相器重

王徽出身於關中望族京兆王氏。於大中十一年(857年),進士擢第,初任秘書省校書郎,後擔任判度支沈詢的巡官、宰相徐商的參佐。 [6] 
鹹通元年(860年),王徽歷任宣武、淮南兩節度使府掌書記,得大理評事,後入朝為官。在任右拾遺時,王徽先後上疏二十三次,議論朝政事務,指陳時弊無所迴避,犯顏直諫,受到朝臣的稱讚。 [8] 
鹹通十年(869年),徐商罷相,外任荊南節度使,鎮守江陵(今湖北荊州)。徐商因王徽是他的舊屬,想向朝廷舉薦,但又擔心王徽不想出京外任,便不忍心上奏。王徽得知徐商的想法後,對徐商説:“我還是進士的時候,您就器重我了,現在您外任為官,我又怎麼能不跟從呢?”徐商十分高興,向朝廷上奏,授王徽為殿中侍御史賜緋,外任荊南節度判官 [9-10] 

王徽革除弊政

當時御史中丞高湜主持法紀,上奏舉薦王徽為侍御史知雜事、兼職方員外郎,後升任考功員外郎 [11] 
王徽任考功員外郎後,發現以前的考功簿上用硃紅色標註的內容時間久了褪色不易分辨,有的官吏便私下塗改。王徽於是改用墨書標註,徹底杜絕了官吏私下塗改的弊端。宰相蕭仿認為王徽有才幹,對他十分器重。 [12] 
乾符元年(874年),王徽調任司封郎中、長安縣令。得到宰相蕭仿的舉薦,被擢翰林學士,改職方郎中知制誥,正拜中書舍人。升任户部侍郎翰林學士承旨。又改任改兵部侍郎尚書左丞,仍兼翰林學士承旨。 [13] 

王徽擢升宰相

廣明元年十二月三日(881年1月6日),盧攜罷相,以王徽為户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29]  同日,黃巢軍攻破潼關(今陝西潼關)。夜間,僖宗出逃興元府(今陝西漢中)。王徽與同為宰相的崔沆豆盧瑑於琮在天亮之時才得知僖宗已經出逃,於是相繼趕往興元。途中王徽跌落崖谷之中,被黃巢軍抓獲,被迫返回京師長安。黃巢軍想授王徽官職,王徽在刀刃相逼下,依然稱病不受,毫無懼色。 [14]  [28] 
黃巢軍於是令王徽返回家中,並派醫生監視。一個多月後,監視的人放鬆監管,王徽乘機逃脱,至河中府(山西永濟),派人持絹表到僖宗所在的興元府。僖宗得知後對他進行了嘉獎,詔授他光祿大夫,守兵部尚書。王徽前往僖宗所在的興元府途中,僖宗又命他以本官任京城東面宣慰催陣使。 [15] 

王徽獻策平亂

中和元年(881年),僖宗派兵部侍郎鄭昌圖鎮守潞州,但州內人士多依附叛將孟方立,鄭昌圖無力制止。宰相們認為需要派重臣前往安撫,僖宗於是授王徽為檢校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義節度使、潞州大都督府長史、澤、潞、邢、洺、磁州觀察使等職。當時,沙陀部李克用率部進攻至潞州一帶。王徽知唐軍難以打敗黃巢軍,更無力去抵抗沙陀部李克用,便與宦官行營都監楊復光商議,赦免包括李克用在內的沙陀族三個部落,命他們進攻黃巢軍,得到僖宗的贊同。王徽於是改任諸道租庸供軍使。後李克用率代北軍進入關中,數戰皆勝,成功收復京師長安,王徽因獻策之功加尚書右僕射 [16-17] 

王徽修葺京師

長安雖被收復,但城內建築破壞嚴重,皇宮觀廟被焚燒殆盡,諸帝陵園也被掘毀。僖宗無法居住,於是命王徽為大明宮留守、京畿安撫制置修奉使,負責修繕宮闕,安撫百姓,維護京城秩序。王徽上任後,立即開始治理財賦、規劃城市。他從外地調集軍隊加強長安的守備,又調集糧食安撫流民百姓。對待百姓猶如自己的孩子。 [18-19] 
經過數年的努力,長安修築完成,宮殿屋室也都重新建好。王徽便上表請僖宗回京。僖宗以此功將他進位檢校司空御史大夫權知京兆尹事。 [19] 

王徽權貴陷害

長安在修繕時,王公大臣們也派人回京修理宅院,期間危害商民。百姓們向王徽告狀,他不懼權貴,公正審理,保護市民,引起權臣忌恨,上奏罷免了王徽修奉使的職位,改授太子少師。王徽以有病為由移居蒲州(今山西臨猗西南)。十日後,王徽辭官。 [20-21] 
光啓元年(885年)春,僖宗返回長安,重新授予王徽太子少師。當時王徽因生病而沒有進京朝謁,宰相便向僖宗進讒言,説王徽有怨氣。他因此被貶為集州刺史(今四川南江),王徽只能帶病上任。同年冬,沙陀李克用部進攻長安,僖宗出逃寶雞(今陝西寶雞)後,認為王徽沒有罪過,召拜他為吏部尚書,封琅邪郡侯,食邑千户。而在長安,襄王李煴在邠寧節度使朱玫的脅迫下稱帝,並召王徽返回長安任職,被他以患上風疾、無法行走為由推辭。李煴又逼迫朝臣簽署誓狀,王徽稱手臂不靈活,不能持筆,沒有在誓狀上署名。 [22] 

王徽治理朝政

光啓二年(886年)十二月,朱玫被殺,兵亂平息,僖宗還朝,行至鳳翔府(今陝西寶雞),召王徽拜御史大夫。王徽上表,稱自己腿足有病患,請求授予閒散官職。僖宗便授他太子少師 [23] 
文德元年(888年),王徽入朝面見昭宗李曄,昭宗看着他説:“你氣色還很好,怎麼能閒着呢?”於是改授王徽為吏部尚書 [24]  [27] 
接連經過兩場戰爭,長安城內朝綱混亂,銓選失控,有的官吏趁機徇私舞弊。王徽擔任吏部尚書後,認真清理弊政,案件一一檢核,恢復常規,受到朝野稱讚。進位檢校司空,守尚書右僕射 [25] 

王徽逝世及贈諡

大順元年十二月(891年1月14日至2月12日間),王徽去世,朝廷贈太尉,諡號“貞”。 [26]  [31] 

王徽為政舉措

王徽有才幹,善於吏治。他在朝為官時,剛直不阿,忠於職守,多次受到皇帝和朝臣的稱讚。
  • 直言規諫
王徽在任右拾遺時,先後上疏二十三次,議論朝政事務,指陳時弊無所迴避。 [8] 
  • 革除弊端
王徽調任考功員外郎後,他發現考功簿上用硃紅色標註的內容時間久了褪色不易分辨,有些官吏便私下塗改。他於是令改用墨書標註,徹底杜絕了官吏私下塗改的弊端。 [12] 
獻策平亂
王徽任宰相時,黃巢軍已經勢力仍十分強大,王徽知道唐軍難以打敗黃巢軍和沙陀部,便向僖宗建議赦免李克用等三個沙陀部落,命他們進攻黃巢軍,僖宗贊同。隨後李克用率部進攻盤踞關中的黃巢軍,數戰皆勝,成功收復京師長安 [17] 
  • 修葺京師
當時京師長安被黃巢軍和藩鎮軍破壞嚴重,王徽被授大明宮留守、京畿安撫制置修奉使,負責修繕宮闕,維護京城秩序。他上任後,外調兵糧,內安百姓,歷經數年修築完成,僖宗得以回京。 [19] 

王徽歷史評價

劉昫趙瑩等《舊唐書》:“徽志吐盜泉,脱身虎口,功名不墜,君子多之。” [4] 
歐陽修新唐書》:“徽有雅望,拜宰相一日而京師亂,故其設施無可道者。” [5] 

王徽軼事典故

  • 拒為駙馬
大中十一年(857年),宣宗李忱下詔,要求宰相們在進士中為公主挑選駙馬。有人覺得王徽不錯,就將王徽的詳細情況稟告了宣宗。宣宗聽後便説,只要王徽答應了,就是鄭顥的連襟。王徽生性淡泊,是個不逐名利之人。當他聽説皇帝的意思後,立即憂慮起來。於是他便請求另一宰相劉瑑,説自己年齡已經四十歲,平日裏多病,不足以跟皇家結親。劉瑑於是上奏宣宗,免了這門親事。 [7] 

王徽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簡介
曾祖
王擇從
唐朝大臣,官至京兆府士曹參軍、麗正殿學士。
祖父
王察
唐朝大臣,唐肅宗至德二載(757年),登進士第,官至連州刺史。
父親
王自立
唐朝大臣,王察之子,官至緱氏令。
兒子
王徽共有三個兒子,分別為王椿、王樗、王松。
參考資料 [3] 

王徽史料索引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4]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五·列傳第一百一十》 [5] 
《資治通鑑·唐紀七十》 [30] 
參考資料
  • 1.    《人物誌(上冊)》第五編·第二章·第一節·王徽  .陝西省地方誌辦公室[引用日期2024-02-07]
  • 2.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八》:王徽,字昭文,京兆杜陵人......祖察,至德二年登進士第,位終連州刺史。父自立,位終緱氏令。
  • 3.    《新唐書·卷七十二·表第十二·宰相世系二(王氏)》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3-06]
  • 4.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3-06]
  • 5.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五·列傳第一百一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3-06]
  • 6.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八》:徽大中十一年進士擢第,釋褐秘書省校書郎。户部侍郎沈詢判度支,闢為巡官。宰相徐商領鹽鐵,又奏為參佐。
  • 7.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八》:時宣宗詔宰相於進士中選子弟尚主,或以徽籍上聞。徽性沖淡,遠勢利,聞之憂形於色。徽登第時,年逾四十,見宰相劉瑑哀祈,具陳年已高矣,居常多病,不足以塵污禁臠。瑑於上前言之方免。
  • 8.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八》:從令狐綯歷宣武、淮南兩鎮掌書記,得大理評事。召拜右拾遺,前後上疏論事二十三,人難言者必犯顏爭之,人士翕然稱重。
  • 9.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八》:會徐商罷相鎮江陵,以徽舊僚,欲加奏闢而不敢言。徽探知其旨,即席言曰:"僕在進士中,荷公重顧,公佩印臨戎,下官安得不從?"商喜甚,奏授殿中侍御史,賜緋,荊南節度判官。
  • 10.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五·列傳第一百一十》:徐商罷政事,守江陵,心欲表徽在幕府,恐其不樂外,忍不言。徽自往曰:"公知徽,安得不從?"商大喜,表為殿中侍御史,署節度府判官。
  • 11.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八》:高湜時持憲綱,奏為侍御史知雜,兼職方員外郎,轉考功員外。
  • 12.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八》:時考簿上中下字朱書,吏緣為奸,多有揩改。徽白僕射,請以墨書,遂絕奸吏之弊。宰相蕭倣以徽明於吏術,尤重之。
  • 13.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八》:乾封初,遷司封郎中、長安縣令。學士闕人,倣用徽為翰林學士,改職方郎中、知制誥,正拜中書舍人。延英中謝,面賜金紫,遷户部侍郎、學士承旨。改兵部侍郎、尚書左丞,學士承旨如故。
  • 14.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八》:廣明元年十二月三日,改户部侍郎、同平章事。是日,黃巢入潼關,其夜僖宗出幸。徽與同列崔沆、豆盧瑑、僕射於琮,至曙方知車駕出幸,遂相奔馳赴行在。徽夜落荊榛中,墜於崖谷,為賊所得,迫還京師。將授之偽命,徽示以足折口喑,雖白刃環之,終無懼色。
  • 15.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八》:賊令輿歸第,命醫工視之。月餘,守視者稍怠,徽乃雜於負販,竄之河中,遣人間道奉絹表入蜀。天子嘉之,詔授光祿大夫,守兵部尚書。將赴行在,尋詔徽以本官充東面宣慰催陣使。
  • 16.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八》:時王鐸都統行營兵馬在河中,累年未能破賊。徽與行營都監楊復光謀,赦沙陁三部落,令赴難。其年夏,代北軍至,決戰累捷,收復京師,以功加尚書右僕射。
  • 17.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五·列傳第一百一十》:帝以兵部侍郎鄭昌圖權守潞,士心多附方立,昌圖不能制。朝議以大臣鎮撫,即授徽檢校尚書左僕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領昭義節度使。是時,李克用亦爭澤、潞,徽商朝廷力未能以兵抗之,奉表固辭,詔可。更為諸道租庸供軍使。因説行營都監楊復光,請赦沙陀罪,令赴難。其夏,沙陀會諸軍,遂平京師,徽助為多,遷右僕射。
  • 18.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八》:時京師收復之後,宮寺焚燒,園陵毀廢,故車駕久而未還。乃以徽為大明宮留守、京畿安撫制置、修奉園陵等使。徽方治財賦,又兼制置,王畿之人,大半流喪,乃招合遺散,撫之如子。
  • 19.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五·列傳第一百一十》:大亂之後,宮觀焚殘,園陵皆發掘,鞠為丘莽,乘輿未有東意,詔徽充大明宮留守、京畿安撫制置脩奉使。徽外調兵食,內撫綏流亡,逾年,稍稍完聚,興復殿寢,裁製有宜,即奉表請帝東還。又進檢校司空、御史大夫,仍權京兆尹。
  • 20.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八》:中外權臣,遣人治第京師。因其亂後,多侵犯居人,百姓告訴相繼。徽不避權豪,平之以法。由是殘民安業,而權幸側目惡其強。
  • 21.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八》:權臣愈怒,奏罷徽使務,以本官徵赴行在。尋授太子少師,移疾退居蒲州。滿十旬,請罷。
  • 22.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八》:僖宗還宮,復授太子少師,疾,未任朝謁。宰相以徽怨望,奏貶集州刺史,徽乃輿疾赴貶所。不旬日,沙陁逼京師,僖宗出幸寶雞,而軍容田令孜得咎。天子以徽無罪,召拜吏部尚書,封琅邪郡侯,食邑千户。徽將赴行在,而襄王僣偽。邠、岐兵士,追逼乘輿。天子幸漢中,徽不能進。李襜偽制至河中府,召徽赴闕。徽託以風疾,不能步履。襜將僣號,逼內外臣僚署誓狀。徽稱臂緩,不能秉筆,竟不署名。
  • 23.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八》:朱玫既誅,天子自褒中還,至鳳翔,召徽拜御史大夫。車駕還宮,徽上章,以足膝風痹,不任朝拜,乞除散秩,復授太子少師。
  • 24.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八》:及便殿中謝,昭宗顧瞻進對,曰:"王徽神氣尚強,安可自便?"乃改授吏部尚書。
  • 25.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八》:大亂之後,銓選失緒,吏為奸蠹,有重疊補擬者。徽從初注授,便置手歷,一一檢視,人無擁滯,內外稱之。進位檢校司空,守尚書右僕射。
  • 26.    《舊唐書·卷一百七十八·列傳第一百二十八》:大順元年十二月卒,贈太尉,諡曰貞。
  • 27.    《新唐書·卷一百八十五·列傳第一百一十》:昭宗立,見便殿,進對詳洽,帝顧宰相曰:"徽神氣尚強,可用。"乃復授吏部尚書。
  • 28.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四》:黃巢得王徽,逼以官,徽陽瘖,不從。月餘,逃奔河中,遣人間道奉絹表詣行在。詔以徽為兵部尚書。
  • 29.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四》:以翰林學士承旨、尚書左丞王徽為户部侍郎,翰林學士、户部侍郎裴澈為工部侍郎,並同平章事。以盧攜為太子賓客、分司。
  • 30.    《資治通鑑·卷二百五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3-09]
  • 31.    大順元年十二月一日至三十日為西元891年1月14日至2月12日間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