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頭孢雷特

鎖定
頭孢雷特是一種,大多數脆弱擬桿菌株是耐藥性的。本品體外對一些擬桿菌顯示了抗菌活性
中文名
頭孢雷特
外文名
Ceforanide
植物別名
氨甲苯唑頭孢菌素、頭孢氨甲苯唑
分子量
519.55
分子式
C20H21N7O6S2

頭孢雷特簡介

通用名稱:頭孢雷特英文名稱:Ceforanide
中文別名:氨甲苯唑頭孢菌素、頭孢氨甲苯唑、頭孢來尼
英文別名:Ceforanide、Precef、Precet
(6R,7R)-7-[[2-[2-(氨基甲基)苯基]乙酰]氨基]-3-[[1-(羧甲基)四唑-5-基]硫甲基]-8-氧代-5-硫雜-1-氮雜雙環[4.2.0]辛-2-烯-2-羧酸

頭孢雷特藥理

為非腸道使用的半合成廣譜抗生素,其殺菌活性是由於其對細菌細胞壁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對一些β-內酰胺酶具高度穩定性。體外對G- 菌如大腸桿菌、克雷白氏菌、奇異變形桿菌、普羅威登氏菌、檸檬酸細菌、流感桿菌、腸桿菌、傷寒桿菌淋病奈瑟氏球菌,G+ 菌如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A型和B型鏈球菌草綠色鏈球菌厭氧菌如梭桿菌、梭狀芽孢桿菌、消化球菌、消化鏈球菌有抗菌性。
肌注0.5g和1g,1小時後平均血濃度分別為40μg/ml和65μg/ml,12小時後則分別降為3.9μg/ml和6.7μg/ml。
靜注1g和2g,30分鐘後平均血濃度分別為125μg/ml和240μg/ml,12小時後,則降為5.9μg/ml和9.0μg/ml。
靜注和肌注後的血漿半衰期是2.9小時,給藥0.5~2g,血漿蛋白結合率為80%。
主要通過腎臟以原形排泄。肌注0.5~1.0g後,在2小時尿中的平均藥物峯值分別是1250μg/kg和2900μg/ml,在9~12小時,則分別為110μg/kg和265μg/ml。靜注1g和2g,在2小時內平均尿中藥物濃度分別為2550μg/kg和5130μg/ml,在9~12小時,則分別為190μg/kg和440μg/ml。每日2次給藥,9.5天后的腎臟排泄情況和清除率不發生變化。肌注和靜注0.5g和2.0g,12小時由尿排泄78%~95%。
丙磺舒不會影響本品的血清濃度。本品可在膽囊、心肌、骨骼、骨骼肌和陰道組織達到有效治療濃度,在心包液、滑液和膽汁中亦能達到有效治療濃度。

頭孢雷特適應症

適用於敏感菌引起的各種感染,如金葡菌(產酶和不產酶株)引起的骨和關節感染、心內膜炎,由金葡菌、肺炎鏈球菌肺炎桿菌流感桿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由金葡菌、肺炎鏈球菌和大腸桿菌引起的細菌性敗血症,由金葡菌、表葡菌、A型和B型鏈球菌、大腸桿菌、奇異變形桿菌和肺炎桿菌引起的皮膚和皮下組織感染,由大腸桿菌、奇異變形桿菌和肺炎桿菌引起的尿路感染
本品亦可用於外科手術預防感染。

頭孢雷特用法用量

肌注或靜注每日2次,每次0.5~1.0g,兒童20~40mg/(kg·d),分二等份間隔12小時給藥。用於預防術後感染時,須在術前1小時肌注或靜注0.5~1.0g,腎功能障礙患者的劑量應酌減。
[製劑與規格]針劑:每小瓶含本品0.5g,1g。

頭孢雷特禁用慎用

對本品和頭孢類抗生素過敏者禁用。對青黴素過敏者、過敏體質者、有胃腸道疾病史(特別是結腸炎)者、孕婦、哺乳婦女以及小兒慎用。

頭孢雷特給藥説明

治療期間應監測腎功能,特別對重症患者,短暫性或永久性腎功能不全者應減少劑量。

頭孢雷特不良反應

有皮疹,蕁麻疹,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短暫性血小板增多,Coombs試驗陽性,嘔吐,噁心,腹瀉,SGOT、SGPT和鹼性磷酸酯酶水平短暫升高,血清肌酸酐和BUN水平短暫升高及CPK上升,局部反應可產生注射部位疼痛和靜脈炎以及嗜睡,精神混亂,頭痛和低血壓。變態反應發生率1.2%,造血系統4.4%,胃腸道0.12%,檢驗值異常5.03%,局部反應0.68%。

頭孢雷特別名

(6R,7R)-7-[[2-[2-(Aminomethyl)phenyl]acetyl]amino]-3-[[1-(carboxymethyl)tetrazol-5-yl]sulfanylmethyl]-8-oxo-5-thia-1-azabicyclo[4.2.0]oct-2-ene-2-carboxylic acid

頭孢雷特分子結構

分子式:C20H21N7O6S2
分子量:519.55
CAS:60925-61-3
本品為半合成第二代頭孢菌素,特點為對革蘭陰性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具有高度抗β內酰胺酶性質。抗菌譜包括大腸桿菌肺炎桿菌吲哚陽性的變形桿菌沙雷氏菌克雷白桿菌流感桿菌沙門菌志賀菌等。對葡萄球菌和多種鏈球菌也有較好作用。臨牀主要用於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心內膜炎腹膜炎腎盂腎炎尿路感染敗血症以及骨、關節、皮膚和軟組織等感染。
頭孢雷特是臨牀中常用的第二代頭孢類抗生素,其臨牀應用前景十分看好。2-氨甲基苯乙酸是生產頭孢雷特的重要中間體,由於該化合物中同時存在氨基和羧基兩個活性集團,因此,在生產中需要先將氨基進行保護,以便羧基進行下一步反應。
製劑:有粉針和注射液兩種,均為賴氨酸
製劑規格:0.5g、1.0g、2.0g。
給藥途徑:肌注或靜注
給藥方法:輕症1日1g,重病可用到2g,均分為2次,靜脈給藥。

頭孢雷特臨牀評價

本品為二代頭孢,是7-氨基頭孢菌酸的衍生物,在結構上與青黴素類相似。本品抗菌活性類似於頭孢孟多,但對大部分革蘭氏陽性菌的抑菌效果較弱。大部分大腸桿菌屬、沙門氏菌志賀氏菌屬、嗜血桿菌菌屬、檸檬酸菌屬、亞力桑那菌屬對本品敏感。本品靜注1g 時Cmax為100mg/ml,消除半衰期長,腎功能正常的患者本品的消除半衰期為3小時,因此大部分病人的劑量為一日2次。本品批准臨牀適應症為:適應於革蘭氏陰性菌引起的肌骨感染、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心內膜炎等。臨牀報道大劑量應用本品時沒有大的不良反應。臨牀試驗顯示,本品在治療皮膚及軟組織感染尿道和呼吸道感染、骨和關節感染以及心內膜炎等具有較好的療效。在預防外科手術感染方面,本品與頭孢噻吩頭孢噻啶具有類似的效果。

頭孢雷特市場評價

本品由Bristol-Myers Squibb首先研發,並於1984年在美國上市(商品名:Precef),後又在比利時、希臘、韓國上市。FDA批准臨牀適應症為:骨與關節感染、心內膜炎下呼吸道感染、皮膚和組織感染、泌尿道感染、敗血病等。
國外頭孢菌素類抗感染藥物中佔較大比重,約佔抗感染藥銷售額的40%,有的國家高於這一數值。1998年頭孢菌素國外銷售額為70.73億美元,居領先的各類藥物中的第五位。從美國的銷售額來看,頭孢菌素佔抗生素市場首位(45%),其次為青黴素類(15%),喹諾酮類(11%),四環素類(6%),大環內酯類(5%),其它類佔18%。
在國內頭孢市場唱主角的為三代頭孢。國家發改委自從2004年5月底開始已連續多次降低生素的零售價格,特別是第3代頭孢如頭孢曲松等。一些通過GMP認證的新競爭對手進入第三代頭孢製劑市場,使第三代頭孢領域內的競爭不斷加劇;並且產品利潤不斷降低,幾乎已到微利的地步。再加上臨牀耐藥菌的不斷出現,因此尋找新的有效且利潤空間較大的抗生素成為臨牀醫師和生產廠家的首選,據相關信息報道,國內已有多家公司進行這方面研究。
頭孢雷特國外的零售價為32$/支/1g。該品尚未在國內進口,亦未見國內對該產品的研發、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