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靜脈炎

鎖定
靜脈炎(全稱血栓性靜脈炎)是指靜脈血管的急性無菌性炎症。根據病變部位不同,靜脈炎可分為淺靜脈炎和深靜脈炎。少數病人可有發熱白細胞總數增高等,患者常常陳訴疼痛腫脹。引起靜脈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如創傷、手術、妊娠、分娩、心臟病惡性腫瘤口服避孕藥及長期站立、下蹲、久坐、久卧等,較常見的是外科手術後引發本病。
中醫病名
靜脈炎
外文名
phlebitis
別    名
血栓性靜脈炎
就診科室
血管外科
常見病因
靜脈輸入強刺激性、高濃度藥物,或使用時間較長;淺表靜脈曲張、肥胖、吸煙、外傷;細菌感染
常見症狀
疼痛,腫脹和壓痛的索狀硬條或串珠狀硬結

靜脈炎病因

靜脈輸入強刺激性、高濃度藥物或使用時間較長,損傷靜脈內皮細胞;淺表靜脈曲張、血液淤滯;肥胖、吸煙、外傷造成靜脈內皮損傷;細菌感染等。靜脈血管內膜損傷後,形成血栓,迅速導致整條淺靜脈壁的炎症反應,甚至累及靜脈周圍組織,並有滲出液,局部表現有疼痛,腫脹和壓痛的索狀硬條或串珠狀硬結,全身反應不明顯。

靜脈炎臨牀表現

1.四肢血栓性淺靜脈炎
四肢血栓性淺靜脈炎表現為患肢局部紅腫、疼痛,可觸及痛性索狀硬條或串珠樣結節。累及深靜脈,出現患肢凹陷性腫脹,行走時腫痛加重,靜卧後減輕,皮膚呈暗紅色,有廣泛的靜脈曲張以及毛細血管擴張;後期出現局部營養障礙性改變,伴有淤積性皮炎、色素沉着或淺表性潰瘍
淺靜脈炎症發生部位不定,具有間歇性、遊走性和全身各處交替發作的特點,是人體淺靜脈炎中的一種特殊類型,多合併女性生殖器官及胰腺腫瘤
胸壁、乳房、兩肋緣及上腹壁淺靜脈血栓形成,並同時有炎性病理改變,亦稱Mondor病。

靜脈炎檢查

1.實驗室檢驗
(1)血常規 根據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增高程度判斷是否合併細菌感染。
(2)凝血 可有D-Dimer升高等血栓形成表現。
2.影像學檢查
(1)多普勒超聲 探測局部血流的變化,當有血栓性靜脈炎時可表現為局部血流信號消失或部分缺失,加壓後管腔不能壓扁。此種檢查可發現約95%的近端深靜脈血栓形成
(2)放射性核素檢查 原理為放射性標記的人體纖維蛋白原能被正在形成的血栓攝取。可通過觀察某一部位放射量的增減,判斷血栓形成及演變過程。對小腿靜脈叢內血栓形成檢出率較高。
(3)電阻抗體積描記 靜脈血栓形成時,電阻容積波幅變動小。對於主幹靜脈阻塞的診斷效果較好。
(4)靜脈造影 靜脈注入造影劑,通過有無充盈缺損,判斷有無血栓形成,同時可明確血栓的位置、範圍、形態和側支循環情況。為診斷的金標準
(5)靜脈壓測定 患肢靜脈壓升高,提示測壓處近心端靜脈有阻塞。

靜脈炎診斷

根據病史、局部的表現、相關血液學陽性指標及準確的影像學結果可診斷本病。需注意丹毒等急性皮膚感染也可有類似表現,但較之靜脈炎,前者皮膚紅腫、發熱等局部炎症反應更重,也多伴全身反應,影像學也無明顯血栓形成表現。

靜脈炎治療

去除導致靜脈炎的病因,如靜脈導管等。如合併細菌感染,可酌情予以抗生素。下肢病變在急性期需抬高患肢,避免久站、久坐等,同時可加用醫用彈力襪,促進靜脈血液迴流。局部可採用熱敷、物理治療等促進炎症吸收,止痛。
外用類肝素軟膏、抗炎藥物軟膏,內服促進靜脈迴流等活血化淤藥物。對於位於大腿根部及膝關節周圍的病變,需要採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抗凝治療。對合並細菌感染者,需根據感染細菌類型對應使用抗生素。
局部血栓性靜脈炎可在炎症期消退後,如仍有條索狀硬物伴疼痛,可考慮手術切除。如下肢靜脈曲張合併血栓形成淺靜脈炎,可於炎症消退後行手術治療。

靜脈炎預防

佩戴彈力襪改善下肢靜脈曲張。對於血液高凝狀態的患者在積極糾正基礎疾病的同時,應注意避免四肢、軀幹等好發部位的外傷。此外,靜脈穿刺過程中避免同一部位反覆穿刺及使用強刺激性藥物。同時嚴格無菌操作,防止靜脈植入物造成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