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韓子高

(南北朝時期陳國將軍)

鎖定
韓子高(538年—567年),本名韓蠻子,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北朝時期陳朝官員。
韓子高家世寒微,侯景之亂時,寄居於建康(今江蘇南京)。侯景之亂平定後,與時任吳興太守的陳文帝陳蒨相遇。韓子高時年十六歲,尚梳總角,他容貌美麗,看上去像美女一般。後侍奉陳蒨。
韓子高生性恭敬謹慎,盡心盡力地侍奉陳蒨,陳蒨性子急,韓子高總能領悟其意。陳蒨十分寵幸他,不曾讓他離開身邊。
永定三年(559年),陳蒨即位,任命韓子高為右軍將軍。天嘉元年(560年),封文招縣子,食邑三百户。韓子高所統之兵很多,將士依附於他的,他都盡力加以提拔,陳蒨也都加以任用。
天嘉二年(561年),升任員外散騎常侍、壯武將軍、成州刺史,後任假節、貞毅將軍、東陽太守。天嘉五年(564年),平定晉安有功,升任通直散騎常侍,晉爵為伯。天嘉六年(565年),任右衞將軍。廢帝陳伯宗即位後,升任散騎常侍,仍為右衞將軍,移屯新安寺。
陳伯宗即位後,由其叔父陳頊輔政。韓子高因兵權過重,心中很是不安。光大元年(567年),前上虞縣令陸昉和韓子高的軍帥舉報他謀反,後與到仲舉一同賜死,時年三十歲。
中文名
韓子高
別    名
韓蠻子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538年
逝世日期
567年
職    業
官員、將領
出生地
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
爵    位
文招縣子→文招縣伯
官    至
右衞將軍、散騎常侍
世人評價
中國古代著名美男
所處時代
南朝陳

韓子高人物生平

韓子高得遇文帝

韓子高家世原本寒微,侯景之亂時,韓子高寄居在京師建康(今江蘇南京)。侯景之亂平定後,時任吳興太守的陳文帝陳蒨出守吳興,韓子高時年十六歲,值總角之年。韓子高容貌美麗,看上去像個美女一般。在淮渚想要搭部伍之車乘坐還鄉,陳蒨愛之,問他願不願意侍奉自己,韓子高應允。韓子高原名韓蠻子,陳蒨為他改名韓子高。生性恭敬謹慎,盡心盡力地侍奉,常常帶着刀為陳蒨防身,也常為陳蒨端盤子送酒食。陳蒨性子急,韓子高總能領悟其意。年長後,學會了一些騎射之術,處事勇敢果決,希望做個將帥之人。平定杜龕叛亂後,陳蒨配給他士卒。陳蒨十分寵幸他,不曾讓他離開身邊。 [1]  陳蒨曾經做夢夢見自己騎馬登山,道路險惡,幾乎要墜下山去,得韓子高之推扶而得以繼續攀登。 [2] 

韓子高隨討張彪

陳蒨討伐張彪時,沈泰等為先降,陳蒨佔據州城,周文育鎮守北郭香巖寺,張彪自剡縣乘夜回軍偷襲城池,陳蒨從北門逃出,事起倉卒,又值黃昏昏暗,軍人紛紛混亂,周文育也不知陳蒨在哪裏,只有韓子高在陳蒨身邊,陳蒨便派韓子高從亂軍中前往見周文育,覆命酬答,在昏暗中又趕去慰勞眾軍。陳蒨稍稍攏合一些遊散之兵,又由韓子高引導進入周文育的軍營中,因此一道建立了寨柵。次日,與張彪作戰,張彪的部將申縉又來投降,張彪便逃奔松山,浙東地區平定。陳蒨於是將手下的兵馬多配給韓子高,韓子高也輕擲錢財禮賢下士,歸附他的人很多。 [3] 

韓子高歷任官職

永定三年(559年),陳蒨即皇帝位,是為陳文帝,任命韓子高為右軍將軍。天嘉元年(560年),封為文招縣子,食邑三百户。王琳到柵口時,韓子高在台內值宿。等到平定王琳叛亂後,韓子高所統之兵更多了,將士依附於他的,韓子高都盡力加以提拔,陳文帝也都加以任用。 [4] 
天嘉二年(561年),升任員外散騎常侍、壯武將軍、成州刺史。等到征討留異時,韓子高跟隨侯安都屯兵在桃支嶺巖下。當時韓子高兵強馬壯,裝備精良,另外統率一營人馬,單馬衝入敵陣,傷了左頸,頭上髮髻也被削掉一半。平定留異後,擔任假節、貞毅將軍、東陽太守 [5] 
天嘉五年(564年),章昭達等人從臨川征討晉安,韓子高從安泉嶺出發與他在建安會師,在諸將中人馬號稱最為強盛。晉安平定,以功升任通直散騎常侍,晉爵為伯,增加食邑連同舊邑共四百户。天嘉六年(565年),徵召回朝擔任右衞將軍,到京師建康(今江蘇南京),鎮守領軍府。陳文帝病重,韓子高入內侍奉醫藥。天康元年(566年),陳文帝去世,其子陳廢帝陳伯宗即位,升任韓子高為散騎常侍,仍為右衞將軍,移營駐兵於新安寺。 [6] 

韓子高無辜被殺

陳伯宗即位後,由其叔父陳頊輔政。韓子高因兵權過重,心中很是不安,喜歡訪查台閣,便請求出京擔任衡、廣諸州鎮守使。光大元年(567年)八月,前任上虞縣令陸昉和韓子高的軍帥舉報他謀反。當時陳頊在尚書省召集文武百官在位者議立皇太子,韓子高也來參加,清晨韓子高一踏進尚書省,便被捉住,送交廷尉,當晚與到仲舉一同賜死,時年三十歲。其父韓延慶及子侄輩一併赦免。 [7] 

韓子高歷史評價

姚思廉陳書》:①“韓子高、華皎雖復瓶筲小器,輿台末品,文帝鑑往古之得人,救當今之急弊,達聰明目之術,安黎和眾之宜,寄以腹心,不論胄閥。皎早參近暱,嘗預艱虞,知其無隱,賞以悉力,有見信之誠,非可疑之地。皎據有上游,忠於文帝。仲舉、子高亦無爽於臣節者矣。” [8]  ;②“容貌美麗,狀似婦人” [8]  ;③“性恭謹,勤於侍奉” [8]  ;④“稍習騎射,頗有膽決” [8] 
李延壽南史》:“子高權重為戮,亦其宜也。” [9] 

韓子高史料記載

陳書·卷二十·列傳第十四》 [8] 
南史·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八》 [9] 

韓子高家庭成員

韓延慶,韓子高的父親,因韓子高得寵的緣故,官至給事中山陰縣令。 [10] 

韓子高藝術形象

韓子高文學形象

王世貞豔異編·男寵部·陳子高》
王驥德《男王后》
馮夢龍情史·情外類·陳子高》

韓子高影視形象

2016年網絡劇《韓子高》:王奕辰飾演韓子高。
參考資料
  • 1.    《陳書·卷二十·列傳第十四》:家本微賤。侯景之亂,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吳興,子高年十六,為總角,容貌美麗,狀似婦人,於淮渚附部伍寄載欲還鄉。文帝見而問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許諾。子高本名蠻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謹,勤於侍奉,恆執備身刀及傳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恆會意旨。及長,稍習騎射,頗有膽決,願為將帥,及平杜龕,配以士卒。文帝甚寵愛之,未嘗離於左右。
  • 2.    《陳書·卷二十·列傳第十四》:文帝嘗夢見騎馬登山,路危欲墮,子高推捧而升。
  • 3.    《陳書·卷二十·列傳第十四》:文帝之討張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據有州城,周文育鎮北郭香巖寺。張彪自剡縣夜還襲城,文帝自北門出,倉卒暗夕,軍人擾亂,文育亦未測文帝所在,唯子高在側,文帝乃遣子高自亂兵中往見文育,反命,酬答於暗中,又往慰勞眾軍。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導入文育營,因共立柵。明日,與彪戰,彪將申縉復降,彪奔松山,浙東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輕財禮士,歸之者甚眾。
  • 4.    《陳書·卷二十·列傳第十四》:文帝嗣位,除右軍將軍。天嘉元年,封文招縣子,邑三百户。王琳至於柵口,子高宿衞台內。及琳平,子高所統益多,將士依附之者,子高盡力論進,文帝皆任使焉。
  • 5.    《陳書·卷二十·列傳第十四》:二年,遷員外散騎常侍、壯武將軍、成州刺史。及徵留異,隨侯安都頓桃支嶺巖下。時子高兵甲精鋭,別御一營,單馬入陳,傷項之左,一髻半落。異平,除假節、貞毅將軍、東陽太守。
  • 6.    《陳書·卷二十·列傳第十四》:五年,章昭達等自臨川徵晉安,子高自安泉嶺會於建安,諸將中人馬最為強盛。晉安平,以功遷通直散騎常侍,進爵為伯,增邑並前四百户。六年,徵為右衞將軍,至都,鎮領軍府。文帝不豫,入侍醫藥。廢帝即位,遷散騎常侍,右衞如故,移頓於新安寺。
  • 7.    《陳書·卷二十·列傳第十四》:高宗入輔,子高兵權過重,深不自安,好參訪台閣,又求出為衡、廣諸鎮。光大元年八月,前上虞縣令陸昉及子高軍主告其謀反,高宗在尚書省,因召文武在位議立皇太子,子高預焉,平旦入省,執之,送廷尉,其夕與到仲舉同賜死,時年三十。父延慶及子弟並原宥。
  • 8.    《陳書·卷二十·列傳第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3-10-14]
  • 9.    《南史·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5-05]
  • 10.    《陳書·卷二十·列傳第十四》:延慶因子高之寵,官至給事中、山陰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