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陳書

(二十四史之一)

鎖定
《陳書》是唐朝人姚思廉所著的史學作品,屬二十四史之一,是一本紀傳體史類書,凡三十六卷,記載南朝陳朝史。成書於貞觀十年(公元636年)。
《陳書》是姚思廉繼承其父姚察的遺志,奉唐太宗之命編寫而成的。 《陳書》的內容主要是取自姚察所寫南朝陳史的資料,也融匯了他人所作的史料。 《陳書》中包括本紀6卷、列傳30卷,共36卷,所記歷史自南朝陳霸先建國(公元557年)開始,直到隋滅陳(公元589年)結束,共計33年。其中,6卷本紀中共記載了南朝陳的5位皇帝,其中陳武帝2卷,其他4帝則是每帝各1卷;30卷列傳分為《王子傳》《皇后傳》《宗室傳》《諸臣傳》《儒林傳》《文學傳》《孝行傳》,共計7類。 《陳書》比較翔實地記載了有關南朝陳的歷史,但是,書中也存在很多避諱和溢美的言辭,使很多有關歷史的記載存在失實之處。 《陳書》一書由於內容存在為統治階級歌功頌德的地方,因此史學界歷來對它的評價不高。 [3] 
《陳書》描畫了陳朝社會歷史全圖,是現在人研究陳朝歷史的第一手資料,具有重要的史學價值。在文風上,《陳書》一改六朝頹靡文風。 [4] 
作品名稱
陳書
作    者
姚思廉
創作年代
唐代
文學體裁
紀傳體史書
卷    數
36卷
地    位
二十四史之一

陳書內容簡介

《陳書》記事起於557年陳霸先稱帝,終於589年隋滅陳,包括陳朝一代33年的歷史,共36卷,有本紀6卷,列傳30卷,是二十四史中卷數最少的一部史書。
《陳書》記述了陳武帝的“度量恢廓,知人善任”,總結陳朝創建之初恭儉愛民、政策得宜的成功經驗,也記述了陳後主的“就荒為長夜之飲,壁寵同豔妻之孽”,總結了陳末統治者忘患縱慾,偏聽偏信造成國破家亡的教訓。書中記述了大量陳朝時的人物和事蹟,其中爭奪詐偽、蠅營狗苟、勢利小人的行徑,足為世人取戒;安貧樂義,不為禍患勢利所動的高風亮節,又足為世人楷模。 [4] 

陳書作品目錄

陳書本紀

卷次
目次
題目
卷中人物(括號人物為附傳)
卷1~2
本紀第一二
高祖上下
卷3
本紀第三
世祖
卷4
本紀第四
廢帝
卷5
本紀第五
宣帝
卷6
本紀第六
後主

陳書列傳

卷次
目次
卷中人物(括號人物為附傳)
卷7
列傳第一
高祖章皇后、世祖沈皇后、廢帝王皇后高宗柳皇后、後主沈皇后張貴妃
卷8
列傳第二
卷9
列傳第三
卷10
列傳第四
周鐵虎程靈洗(子文季)
卷11
列傳第五
卷12
列傳第六
胡穎徐度(子敬成)、杜稜沈恪
卷13
列傳第七
徐世譜魯悉達周敷荀朗(子法尚)、周炅
卷14
列傳第八
衡陽獻王陳昌南康愍王陳曇朗(子陳方泰陳方慶
卷15
列傳第九
卷16
列傳第十
卷17
列傳第十一
王衝王通(弟王勱)、袁敬(兄子王樞)
卷18
列傳第十二
沈眾袁泌劉仲威陸山才王質韋載(族弟翽)
卷19
列傳第十三
卷20
列傳第十四
卷21
列傳第十五
謝哲蕭乾謝嘏張種王固孔奐蕭允(弟引)
卷22
列傳第十六
卷23
列傳第十七
卷24
列傳第十八
周弘正(弟周弘直,弘直子周確)、袁憲 [8] 
卷25
列傳第十九
卷26
列傳第二十
徐陵(子徐儉,陳份,陳儀,弟陳孝克)
卷27
列傳第二十一
卷28
列傳第二十二
世祖九王-始興王陳伯茂 鄱陽王陳伯山 晉安王陳伯恭 衡陽王陳伯信 廬陵王陳伯仁 江夏王陳伯義 武陵王陳伯禮 永陽王陳伯智 桂陽王陳伯謀,高宗二十九王-豫章王陳叔英, 長沙王陳叔堅、宜都王陳叔明,建安王陳叔卿,河東王陳叔獻, 新蔡王陳叔齊,晉熙王陳叔文、義陽王陳叔達、新會王陳叔坦,淮南王陳叔彪、巴山王陳叔雄,始興王陳叔重,尋陽王陳叔儼,岳陽王陳叔慎,武昌王陳叔虞,湘東王陳叔平,臨賀王陳叔敖、沅陵王陳叔興,陽山王陳叔宣,西陽王陳叔穆,南安王陳叔儉、南郡王陳叔澄、 嶽山王陳叔韶、太原王陳叔匡,新興王陳叔純,巴東王陳叔謨,臨江王陳叔顯,新寧王陳叔隆、新昌王陳。後主十一子-皇太子陳深、會稽王陳莊,吳興王陳胤,南平王陳嶷,永嘉王陳彥、邵陵王陳兢, 南海王陳虔、錢塘王陳恬,信義王陳祗,東陽王陳恮,吳郡王陳蕃 [7] 
卷29
列傳第二十三
卷30
列傳第二十四
卷31
列傳第二十五
卷32
列傳第二十六
卷33
列傳第二十七
卷34
列傳第二十八
卷35
列傳第二十九
卷36
列傳第三十

陳書附錄

曾鞏《陳書》目錄序
《陳書》六本紀,三十列傳,凡三十六篇,唐散騎常侍姚思廉撰。始思廉父察,梁、陳之史官也。錄二代之事,未就而陳亡。隋文帝見察甚重之,每就察訪梁陳故事,察因以所論載每一篇成輒奏之,而文帝亦遣虞世基就察求其書,又未就而察死。察之將死,屬思廉以繼其業。唐興,武德五年,高祖以自魏以來,二百餘歲,世統數更,史事放逸,乃詔撰次。而思廉遂受詔為《陳書》。久之,猶不就。貞觀三年,遂詔論撰於秘書內省。十年正月壬子,始上之。
觀察等之為此書,歷三世,傳父子,更數十歲而後乃成,蓋其難如此。然及其既成,與宋、魏、梁、齊等書,世亦傳之者少,故學者於其行事之跡,亦罕得而詳也。而其書亦以罕傳,則自秘府所藏,往往脱誤。嘉祐六年八月,始詔校讎,使可鏤板行之天下。而臣等言:"梁、陳等書缺,獨館閣所藏,恐不足以定箸。願詔京師及州縣藏書之家,使悉上之。"先皇帝為下其事。至七年冬,稍稍始集,臣等以相校。至八年七月,《陳書》三十六篇者始校定,可傳之學者。其疑者亦不敢損益,特各書疏於篇末。其書舊無目,列傳名氏多闕謬,因別為目錄一篇,使覽者得詳焉。
夫陳之為陳,蓋偷為一切之計,非有先王經紀禮義風化之美,制治之法,可章示後世。然而兼權尚計,明於任使,恭儉愛人,則其始之所以興;惑於邪臣,溺於嬖妾,忘患縱慾,則其終之所以亡。興亡之端,莫非自己致者。至於有所因造,以為號令威刑職官州郡之制,雖其事已淺,然亦各施於一時,皆學者之所不可不考也。而當時之士,自爭奪詐偽,苟得偷合之徒,尚不得不列以為世戒;而況於壞亂之中,蒼皇之際,士之安貧樂義,取捨去就不為患禍勢利動其心者,亦不絕於其間。若此人者,可謂篤於善焉。蓋古人之所思見而不可得,《風雨》之詩所為作者也,安可使之泯泯不少概見於天下哉!則陳之史,其可廢乎?
蓋此書成之既難,其後又久不顯。及宋興已百年,古文遺事,靡不畢講,而始得盛行於天下,列於學者,其傳之之難又如此,豈非遭遇固自有時也哉!
臣恂、臣穆、臣藻、臣覺、臣彥若、臣洙、臣鞏謹敍目錄昧死上 [2] 

陳書創作背景

陳朝封建政權只存在了三十三年,在政治、經濟、文化方面沒有特別的建樹,或許與此有關。《陳書》內容比不上《梁書》那樣充實,本紀和列傳都過於簡略。
《陳書》與《梁書》相同,也是姚思廉在父親姚察舊稿基礎上修成的。然而《陳書》中,僅本紀中有兩篇姚察的史論,其餘皆為姚思廉自己的創作。
宋代曾鞏《陳書目錄序》記載:“觀察等之為此事,歷三世,傳父子,重數十歲,而後乃成,蓋其難如此。”由此可知,《陳書》撰寫時間雖不足10年,卻是姚察父子經數十年努力的結果。
《陳書》的史料來源除陳朝的國史和姚氏父子所編舊稿外,還有《永定起居注》8卷、《天嘉起居注》23卷、《天康光大起居注》10卷、《太建起居注》56卷等歷史材料和他人撰寫的史書,如顧野王的《陳書》3卷、傅綽的《陳書》3卷等。 [4] 
《陳書》成於姚思廉之手,實際上是姚察、姚思廉父子兩代撰成。《陳書》的編撰,始於陳代,姚察即參與其事。姚察以史職參與,由於陳亡之故,《陳書》未成而輟。隋代,姚察又受命撰修梁、陳二史,未成而卒。唐興,天下初定,令狐德棻倡議修前朝史,唐高祖遂於武德四年十一月詔修魏、周、隋、齊、梁、陳六朝史。當時受命撰修陳史的有竇進、歐陽詢姚思廉。由於種種原因,數年而不就。至貞觀三年(629),唐太宗重詔修撰,姚思廉奉敕撰梁、陳二史。貞觀九年,成《陳書》。
《陳書》雖成於姚氏父子,但前人之功不可沒。劉師知《史通》雲:“陳史初有吳郡顧野王、北地傅綽各為撰史學士,其武、文二帝紀即為顧、傅所修。太建初(宣帝),中書郎陸瓊續撰諸篇,事傷煩雜,姚察就加刪改,粗有條貫,及江東不守,持以入關,隋文帝嘗索梁、陳事蹟,察具以所成,每編續奏,而依違荏苒,競未絕筆。皇家貞觀初,其子思廉為著作郎,奉詔撰成二史。於是憑藉舊稿,加以新錄,彌歷九載,方始畢功。”可見,《陳書》的修撰,除了姚氏父子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外,也有他人之功。 [5] 
儘管《陳書》的不當之處不少,但它仍在二十四史之列,足可説明《陳書》是瑕不掩玉,至少是瑕玉互見的。《陳書》的價值之一在於,它成於姚氏父子之手,姚氏父子曾仕於陳,對陳朝之事親身經歷,雖成於唐,但可以説是當世人寫當世事,是現存比較好的原始記載。其二,紀傳中大段甚至全文保留詔令、奏疏,保留了陳代的不少作品,對於窺視陳代文風及典章制度,有較大參考價值。其三,《陳書》以及《梁書》的行文風格,是對六朝文風的變革。散文或古文的倡導與重振,以唐中葉和北宋時期為主,姚氏父子在陳末唐初已開其先河,在古代文學史上的地位不可忽視。 [5] 

陳書作品鑑賞

陳書作品特點

《陳書》在內容上和文字上都趕不上《梁書》,這一方面反映了姚氏父子在史學功力上的差距;另一方面也多少反映出陳朝時期各方面狀況的江河日下。北宋人説:陳朝的特點就是苟且偷安,它沒有什麼“風化之美”“制治之法”可以為後世效仿的。這話説得大致是不錯的。但是,《陳書》所記載的歷史內容,有些還是有意義的。唐朝的魏徵、宋朝的曾鞏、清朝的趙翼都認為;《陳書》在記述陳朝“其始之所以興”“其終之所以亡”方面,尤其是在揭示陳武帝的“度量恢廓,知人善任”和陳後主的“躭荒為長夜之飲,嬖寵同豔妻之孽”方面,還是有它的歷史價值的。另外,《陳書·皇后傳》記後主張貴妃干預朝政,“內外宗族,多被引用”;《江總傳》記江總位當權宰,不持政務,只是天天同一些人陪着陳後主在後庭遊宴,時人把他們稱為“狎客”。這對於後人瞭解陳朝末年的政治腐敗,提供了生動的材料。
《陳書》為統治者避諱的地方也很多,典型的例子是《劉師知傳》對劉師知幫助陳武帝殺死梁敬帝一事隻字不提。這些,在《南史》中大多得到矯正。所以這種比較、對讀,是很必要的。順便説説,讀《宋書》《南齊書》也應參照《南史》來讀,其中情況與上面説的多有類似之處。

陳書不足之處

歷代史家對它的評價並不高,認為非但不能與前四史相提並論,而且在唐八史中也算不得上乘。主要因為《陳書》自身的缺點所致。
首先,作者的唯心主義史觀。在撰述王朝的盛衰和帝王將相的得失成敗時,以宿命論的觀點,強調“天意”和“歷數”,認為王朝的興衰,“大人物”的成敗,都是神意的體現或某種神秘力量的既定安排。在記人記事時,承襲前代的陰陽五行、圖讖災異的陳腐思想,對奇異傳説、鬼怪奇聞、相面望氣、因果報應,着力渲染。姚察是位佛教信徒,習佛法,讀佛經,臨終猶正坐誦佛。姚思廉雖不見有其父之佞佛行為,但對佛事也不加排斥。因此,在《陳書》中,對佛事的記載尤詳。這雖然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尚,但姚氏的崇佛思想,使得他們對佛事的記載充滿了感情色彩,並用佛教所宣揚的因果報應作為對歷史人物的總結,則有失偏頗。
其次,體例有疵。《陳書》的體例,看似嚴謹,細加分析,其中欠妥之處仍不乏時見。在人物立傳方面,凡陳氏子孫,不分賢愚,人人立傳,使《陳書》成了變相的陳氏族譜。在人物的歸類方面,頗有不當之處。
再次,多溢美、隱惡、諱過之筆。姚氏出身庶族,對此他特別忌諱。其父歷仕梁、陳、隋三朝,功名顯赫,隋代封為北絳郡公。在《姚察傳》中,姚思廉洋洋灑灑用了三千餘字來記述,詳敍朝廷之優禮、名流之褒獎及察之遜謝等詞,事極瑣屑,極盡文飾之能事。而對其祖父的記述則簡而又簡,含糊地説:“父上開府僧坦,知名梁武代,二宮禮遇優厚。”詳略之間,出入極大。之所以如此,緣於其祖父只是梁時太醫正,僅因醫術精明而受梁武帝看重。在儒家思想佔統治地位的封建時代,技藝為士林所不齒。姚思廉以士林標榜,而輕視祖父之業。
隱惡諱過之處,多處可見。如,《世祖本紀》及《衡陽王昌傳》對世祖奪嫡、謀殺高祖子衡陽王陳昌一事的記載都極為簡單,並隱瞞真相,説是侯安都請纓前去迎接衡陽王,衡陽王溺水而死。又如陳高祖篡梁一事,《南史》載為:“劉師知為陳武害梁敬帝入宮,誘帝出,帝覺之,繞牀而走日:‘師知賣我,陳霸先反,我本不須作天子,何意見殺。’師知執帝衣,行事者加刃焉。”而從《陳書·高祖本紀》中絕對看不出逼奪之跡,劉師知本傳中也找不出一字涉及此事。如此隱惡諱過,有違事實,《陳書》得不到史家讚譽,自然是在情理之中。 [5] 

陳書史料價值

《陳書》交代了陳朝的歷史興亡之跡,總結了陳朝之初與陳朝之末“其始之所以興”、“其終之所以亡”的歷史教訓,給後人以有益的警戒。如《陳書·江總傳》記江總位當權宰,不持政務,天天陪同陳後主在後庭遊宴,時人把他們稱為“狎客”。《陳書·皇后傳》記後主張貴妃干預朝政,“內外宗族,多被引用”。這些為後人瞭解陳朝末年的政治腐敗,提供了生動的材料。
《文學·何之元傳》載何之元所撰《梁典》的序文,史學價值很高。雖然《梁典》已不存世,但今人可從序文中瞭解這部書的體例和內容。序文説,“開此一書,分為六意”,即《追述》、《太平》、《敍亂》、《世祖》、《敬帝》、《後嗣主》。它還引用史學家臧榮緒的話説:“史無裁斷,猶起居注耳。”是史學上寶貴的思想遺產。
《陳書》與《梁書》一致,一反六朝以來駢儷對偶的頹靡文風,給人以清新之感。清代史家趙翼評論:“世但知六朝之後······而豈不知姚察父子已振於陳末唐初也哉?”對於姚氏父子改變六朝文風的功績給予了肯定。
在編次上,《陳書》較之《梁書》更加嚴謹、合理。《陳書》也有不足之處,《陳書》在內容上和文字上都遜於《梁書》。《陳書》的列傳在寫法上遵循固定的程式,這是當時史書內容空泛、乏味的真實反映。另外,《陳書》書中側重記錄皇族事蹟,全書共36卷,而本紀和皇后、王子宗室的列傳就佔去11卷。《陳書》有刻意為統治者避諱之嫌,如《陳事·劉師知傳》中,對劉師知幫助陳武帝殺死梁敬帝一事隻字未提。 [4] 

陳書版本信息

《陳書》現存最早的版本為南宋四川眉山本。通行的版本有百衲本、開明書店本和中華書局本。
百衲本的意思是指原書的底本不是一套,而是由很多不同的版本湊成的,但所用的底本比較珍貴難得。《陳書》採用的底本是南宋四川眉山本,刊刻較精,學術價值更高。
開明書店本。抗日戰爭前,開明書店印過1套《二十五史》,這套書是精裝鉛字排印本,裝訂得比較經濟,雖由於字體過小,只宜於翻檢,不便於閲讀,但在每部書後附有詳盡的參考書目,對初學者很有用。就《陳書》而言,書後附有關《陳書》的異本、考證質疑者、增補整理者、賞析評論者、博聞廣徵者,對進一步研究《陳書》極有參考價值。
中華書局本。從1958年開始,中華書局在北京、上海兩地聘請全國史學專家,分別對《二十四史》進行校勘、整理和標點工作。《陳書》分以百衲本《陳書》為底本,取校的本子有明南監本、北監本、汲古閣本、清武英殿本、金陵書局本,擇善而從,還參考了《南史》、《冊府元龜》、《資治通鑑》和《資治通鑑考異》的有關部分。在汲取前人成果方面,利用了張森楷、張元濟兩種校勘記的稿本及錢大昕《廿二史考異》等書,並重編了《陳書》的總目,《陳書》中華書局點校本於1973年出版。 [6] 

陳書學術研究

陳書唐宋人的研究和評價

《陳書》問世數十年後,唐代史學家劉知己在其所著《史通·古今正史》中,對《陳書》的編纂經過、史料來源及流傳情況都作了較詳細的敍述,他雖未對《陳書》作任何評價,但《陳書》在其心目中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五代劉晌等奉敕撰寫的《舊唐書》在《姚思廉傳》中,對《陳書》的成書過程作了敍述,對姚思廉“推究陳事”、“編次筆削”之功給予充分的肯定。
宋代,《陳書》的流傳仍不甚廣,對它的研究和評價只限於少數鴻儒碩學。宋祁歐陽修在所著《新唐書·姚思廉傳》中,對姚思廉“推究綜括”之功予以肯定,並稱贊姚思廉之文筆為“治世華採”。
由於《宋》、《齊》、《梁》、《魏》、《陳》諸書傳佈不廣,館閣所藏又往往脱誤,所以,北宋嘉佑年間,開始對上述諸書進行校定。《陳書》由著名學者曾鞏負責校讎。他廣羅京師及州縣藏書之家之藏書,於嘉佑七年(1062)冬開始“相校”,於嘉佑八年(1063)七月始完成。曾鞏的校讎態度嚴謹認真,“其疑者亦不敢損益,特各書疏於篇末。其書舊無目,列傳名氏多闕謬,因別為目錄一篇”。在曾鞏看來,雖然“陳之為陳,蓋偷為一切之計,非有先王經紀禮儀風化之美,制治之法,可章示後世”,卻向我們展示了陳“其始之所以興”,“其終之所以亡”,(《陳書·曾鞏陳書目錄序》)是我們研究陳朝歷史興衰不可或缺的原始資料。曾鞏對《陳書》的評價不可謂不高。.
經過校定,《陳書》於徽宗政和年間頒之學宮,然民間傳佈尚少。靖康之亂,中原淪陷,南北朝各史書幾亡。宋高宗紹興十四年(1144),井憲孟為四川漕,始檄諸學官求當時所頒本。時四川五十餘州,皆未被兵,所頒史書頗有存者,卻往往亡缺不全,收台補綴,命眉山刊行。這就是後世所傳眉山七史,《陳書》亦在其中。
《陳書》在南宋雖經刊行,流佈仍不甚廣。著名目錄學家和藏書家陳振孫在其《直齋書錄解題》中,晁公武在其《郡齋讀書志》中,著名學者洪邁在其《容齋隨筆》中,皆提及《陳書》,但都沒有具體的評述。倒是著名思想家葉適在其《習學記言序目》中對《陳書》作過不少評論。《習學記言序目》是葉適的讀書札記,他通過評論儒家經典和歷史典籍,表達他的政治、經濟和倫理思想。葉適讀《陳書》的札記,重視人力在政治、軍事中的作用,頗多令人深思之處。
另外,宋人對於《陳書》的研究還體現在另一方面。《宋史》卷203《藝文志·史鈔類》著錄周護《十七史贊》30卷、《名賢十七史榷論》104卷,《宋史》卷207《藝文志·類事類》著錄呂祖謙《十七史詳節》273卷,錢端禮《諸史提要》15卷,王先生《十七史蒙求》16卷,都是把《陳書》放在諸史中一齊研究,因為宋人所謂"十七史",是包含了《陳書》的。這些著作雖然大多已經不存在,但我們卻從中可以看到《陳書》在學者心目中的地位。 [6] 

陳書明清人的研究和評價

明代尤其是清代,人們對《陳書》的研究更細緻更深入了。這些研究按性質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有關《陳書》考證質疑的,一類是關於《陳書》增補整理的。前者包括清牛運震《空山堂十七史論》15卷,清李貽德《十七史考疑》,清錢大昕《諸史拾遺》5卷、《十駕齋養新錄》23卷(包括餘錄),清杭世駿《讀史然疑》1卷,清張燴《讀史舉正》8卷,清洪頤煊《嘗諸史考異》18卷,清宋書升《二十四史正訛》、清桂馥《札樸》10卷;後者包括清萬斯同《譬陳諸王世表》1卷、《將相大臣年表》1卷,清徐文範《東晉南北朝輿地表》12卷,清楊守敬《陳疆域圖》1卷,清侯康《補陳書藝文志》1卷,清湯洽《補陳書藝文志》1卷。當然最負盛名的還是清趙翼《陔餘叢考》、《廿二史札記》,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清錢大昕《廿二史考異》。 [6] 

陳書近人的研究和評價

近人研究和評價《陳書》的主要有餘嘉錫張元濟錢基博羅振玉李慈銘等。
餘嘉錫著有《四庫提要辨證》,這是一部系統訂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各類錯誤的專用工具書。作者撰寫此書時,前後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參閲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對《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論述的部分圖書,從內容、版本到作者的家世生平,都作了詳實的考察。其《史部一.正史類》對《陳書》的修撰過程、史料來源、斷限等,都作了精緻的辨證。
張元濟著有《校史隨筆》。該書對《陳書》多所校勘,包括《避陳諱及唐諱》、《卷末疏語》、《大予太子》、《蹬哥歌》、《錢氏考異可信》、《時本誤補墨丁》,可資讀者參考。
王利器編纂的《越縵堂讀書簡端記》中,記有李慈銘讀《廿二史札記》、《十七史商榷》、《廿二史考異》的筆記,涉及《陳書》的有兩條,羅振玉著有《陳書酙議》,錢基博著有《古籍舉要》,對《陳書》有所評議,頗有參考價值。
關於《陳書》的工具書主要有《廿四史傳目引得》、《二十五史人名索引》、《二十四史紀傳人名索引》、《南朝五史人名索引》。 [6] 

陳書作者介紹

陳書姚察

姚察 姚察
姚察(公元533年—公元606年),字伯審,吳興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人,南朝歷史學家。

陳書姚思廉

姚思廉 姚思廉
姚思廉(公元557年~公元637年)字簡之,本名簡,以字行,雍州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父姚察,在梁朝以文才著稱。陳時任吏部尚書,領大著作。
陳滅後入隋,任秘書丞,隋文帝楊堅命他繼續修撰早已着手的梁、陳兩代歷史。史稱其“學兼儒史,見重於三代”。
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姚察死,遺囑思廉繼續完成這兩部史書。貞觀初,姚思廉任著作郎、弘文館學士。後官至散騎常侍。三年(公元629年),奉詔撰梁、陳二史。
姚察及姚思廉父子雖為史學家,但都有較深厚的文字素養,於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簡潔樸素,力戒追求辭藻的華麗與浮泛,繼承了司馬遷及班固的文風與筆法,在南朝諸史中是難能可貴的。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