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雙城記

(查爾斯·狄更斯著長篇小説)

鎖定
《雙城記》是英國作家查爾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所寫成的長篇歷史小説,首次出版於1859年。
故事中將巴黎倫敦兩個大城市連結起來,圍繞着馬內特醫生一家和以德發日夫婦為首的聖安東尼區展開故事。小説裏描寫了貴族如何敗壞、如何殘害百姓,人民心中積壓對貴族的刻骨仇恨,導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國大革命。書名中的“雙城”指的是巴黎與倫敦。 [1] 
狄更斯以現實主義作家的見地和勇氣,揭露批評了大革命爆發前法國貴族的殘酷暴虐和荒淫無恥,反映了法國城鄉勞動人民困苦艱難的悲慘生活,從而正確揭示了法國大革命爆發的歷史原因。他把法國大革命期間的兩座歷史名城——巴黎和倫敦進行比較,從而構建了小説的基本結構,並展示出一對平行的主題——暴力革命與博愛思想。 [17] 
作品名稱
雙城記
外文名
A Tale of Two Cities
作    者
【英】查爾斯·狄更斯
文學體裁
長篇小説
首版時間
1859年
字    數
280000

雙城記內容簡介

1757年 [2]  12月的一個月夜,寓居巴黎的年輕醫生馬內特散步時,突然被厄弗裏蒙地侯爵兄弟強迫出診。在侯爵府第中,他目睹一個發狂的絕色農婦和一個身受劍傷的少年飲恨而死的慘狀,原來姐弟二人是侯爵家的佃户,侯爵兄弟為了片刻淫樂殺害了他們全家。他拒絕侯爵兄弟的重金賄賂,寫信向朝廷告發。不料控告信落到被告人手中,醫生被關進巴士底獄,從此與世隔絕,杳無音訊。
儘管人們費盡心機,尋找他的下落,都毫無結果。他妻子因失去丈夫而痛苦萬分。她決定不讓小女兒知道她父親的厄運,並在此情況下把她撫養成人。兩年後,她不幸去世,臨終前她委託特爾森銀行擔任小露西的監護者,因多年來醫生的財務都是託付該銀行經管的。幼小的孤女露西被銀行家洛裏接到倫敦,在善良的女僕普洛斯撫養下長大。
18年後,馬內特醫生獲釋,但身心受到極度摧殘的他對周圍事物已完全失去記憶。這位精神失常的白髮老人被巴黎聖安東尼區的一名酒販、他舊日的僕人德發日收留。這時,女兒露西已經長大成人,專程接他去英國居住。旅途上,他們邂逅法國青年查理·達爾奈,受到他的細心照料。原來達爾奈就是侯爵的侄子。 [16]  他憎恨自己家族的罪惡,毅然放棄財產的繼承權和貴族的姓氏,移居倫敦,當了一名法語教師。
到英國後不久,達爾奈被一場莫須有的官司纏身,他所聘請的律師幫他打贏了官司。律師的助手西德尼·卡頓與達爾奈相貌酷似。卡頓和達爾奈很快成為醫生家的常客。經過露西的細心照料和無微不至的關懷,醫生幾乎已完全擺脱了他那長期的牢獄生活的陰影,只是在他非常激動的時刻,人們才會覺察到他過去精神錯亂時的一些痕跡。露西可愛的容貌使這兩位年輕人都為之傾倒,但露西愛慕的只是達爾奈。馬內特為了女兒的幸福,決定埋葬過去,欣然同意他們的婚事。
在法國,達爾奈父母相繼去世,叔父厄弗裏蒙地侯爵繼續為所欲為。當他駕駛狂奔的馬車若無其事地軋死一個農民的孩子後,終於被孩子父親用刀殺死。一場革命的風暴正在醖釀之中,德發日的酒店就是革命活動的聯絡點,他的妻子不停地把貴族的暴行編織成不同的花紋,記錄在圍巾上,渴望復仇。
1789年 [3]  法國大革命的風暴終於襲來了。巴黎人民攻佔了巴士底獄,把貴族一個個送上斷頭台。遠在倫敦的達爾奈為了營救管家蓋白勒,冒險回國,一到巴黎就被捕入獄。這些消息很快傳到了倫敦。醫生帶着女兒露西趕往巴黎,因為他相信他在巴士底獄長期被監禁的經歷會博得法國人民的同情,從而能有助於搭救他的女婿。隨着時間一天天、一月月的流逝,醫生終於獲得了不處死達爾奈的諾言。
情況在最後發生了逆轉,在巴士底獄遺址中發現了一個文件,其中包括馬內特醫生關於自己如何被劫持和監禁的敍述以及對侯爵家族及其後代的嚴肅的詛咒,“向蒼天和大地控告厄弗裏蒙地家族的最後一個人。”法庭判處達爾奈在二十四小時內將被執行死刑。
此時,卡頓隨後來到了巴黎。他曾經答應過露西為了拯救她所愛的人不惜犧牲自己。通過賄賂,他獲准進入了監獄。利用自己的相貌與達爾奈十分相像這一點,他把被麻醉的達爾奈挪出牢房,自己代替達爾奈在牢房裏,等待着他的末日來臨。馬內特父女早已準備就緒,達爾奈一到,馬上出發。一行人順利地離開法國。
沿着巴黎的街道,六輛押送死囚的囚車裝載着當天去祭斷頭台的祭品。卡頓坐在第三輛囚車裏,他的手被捆綁着。當他聽到街上有反對他的呼喊聲時,只是平靜地微微一笑,同時把頭髮擺動得更鬆散些以遮蓋他的臉部。在斷頭台上,卡頓為了愛情,從容獻身。 [4] 

雙城記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該小説創作於19世紀50年代,正處於英國資本主義經濟快速發展時期,資本主義發展帶來的種種罪惡和勞動人民生活的貧困化,導致下層羣眾中存在極端的憤懣與不滿,英國社會處於爆發一場社會大革命的邊緣,這與18世紀末法國的社會現狀極為相似,狄更斯通過對兩個城市的對比,給當時的英國社會以借鑑及警醒。 [5] 
文學素材
據狄更斯在序言中所説的,1857年在狄更斯和他的孩子們、朋友們一起演出威爾基·柯林斯先生的劇本《冰海深處》時,他開始有了這個故事的主要構想。《冰海深處》的主人公是一個被心愛的姑娘拋棄後,在北極探險時為拯救情敵而犧牲的青年。這種人物的塑造完全和狄更斯產生了共鳴,也完全符合狄更斯對一個有道義的人的定義:捨己為人,品德高尚。這為他在《雙城記》中構思出卡頓這個人物形象提供了素材資料。 [6] 
在序言中,狄更斯還提到了卡萊爾和他的《法蘭西革命》。卡萊爾是英國曆史上的思想家、歷史學家、社會活動家和政治改革家,在19世紀中後期更是名噪一時,又是狄更斯的忘年之交,也是終身好友。1840年,卡萊爾在一次演説會上,初識嶄露頭角的青年小説家狄更斯,此後,狄更斯便將《法蘭西革命》這部作品隨身攜帶、反覆閲讀。如果將《雙城記》與《法蘭西革命》加以對照也不難看出,《雙城記》不僅在思想上深受卡萊爾及《法蘭西革命》的影響,而且小説中反映的歷史進程和歷史事件,大多也以此書為據。 [18] 

雙城記人物介紹

雙城記人物列表

  • 馬內特醫生(Dr. Alexandre Manette),一位老政治犯。
  • 露西·馬內特(Lucie Manette),馬內特醫生的女兒。
  • 查爾斯·達爾奈(Charles Darney),厄弗裏蒙地侯爵的侄子,愛上露西·馬內特。
  • 西德尼‧卡頓(Sydney Carton),一位憤世嫉俗的律師,愛上露西·馬內特。
  • 德發日(Ernest Defarge),馬內特醫生舊日的僕人。
  • 德發日夫人(Madame Defarge/Teresa Defarge),一位堅定的女革命者。
  • 約翰·巴薩(John Barsad),一位間諜。他的真實名字是所羅門(Solomon Pross),是波希小姐(Miss Pross)的哥哥。
  • 波希小姐(Miss Pross),露西的保姆。
  • 羅傑·錫利(Roger Cly),另一位間諜,約翰·巴薩的夥伴。 [7] 
  • 洛裏(Jarvis Lorry),特爾森銀行經理人,是馬內特一家的朋友,露西是在他的關照、撫養下長大的。 [8] 

雙城記詳細介紹

馬內特醫生
在《雙城記》中,馬內特醫生是作者全力塑造的一個理想形象。馬內特醫生醫術精湛,心地善良、為人正直,是一個極其同情貧苦人民遭遇的知識分子
狄更斯將醫生作為理想的化身,表達了通過以德報怨的方式來解決各種現實問題、緩和社會矛盾和尖鋭衝突的理想。作者堅信寬容、善良和仁愛能夠有效化解現實生活中各種尖鋭的階級矛盾,解決下層勞動人民和上層貴族階級之間的激烈衝突,使他們能夠和諧共處。但是,依賴道德榜樣來改良社會的方式具有侷限性,狄更斯思想上的妥協性以及認識上的侷限性顯然也影響到他的文學創作,從而極大地削弱了《雙城記》對現實的批判力度。
卡頓
英國律師卡頓是一個悲劇人物,他才華橫溢,討厭這個骯髒的社會,但又無力抗爭。讀者在一開始閲讀小説時會覺得他是一個頹廢、冷酷、無情且懦弱的人。卡頓認為自己是一個“絕望了的苦力”,他冷漠地告訴大家,“我不關心世上任何人,也沒有任何人關心我”。但是,美麗善良的露西的出現像一道山泉,滋潤了他乾涸已久的心靈。於是,他鼓起了生活的勇氣,改掉了多年的壞習慣,對將來也一下子有了希望。他愛上了美麗善良的露西,卻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去愛她,而且他還身患嚴重的肺病,將不久於人世。最終,他把對露西的愛埋在了心底。露西與達爾奈結婚後,他對達爾奈充滿了羨慕,心中十分難過,萬分失落,但他最終還是選擇為達爾奈和露西道上自己最誠摯的祝福。 [9] 
卡頓甚至做好了隨時為露西犧牲生命的準備,他毫無保留地“願為你和你所愛的人做任何事”,並毫不畏懼,“抓住一切機會,為你和你所愛的人做出任何犧牲。他深愛露西,不求任何回報,只是希望露西能夠“不時想起有這麼一個人”,希望露西記住自己。這也就暗示了卡頓最終為愛犧牲的結局,為下文埋下了伏筆。最終卡頓代替達爾奈走上了斷頭台,用鮮血和生命實現了自己對露西的愛的承諾。卡頓這個人物身上也充分閃耀着人道主義的光芒,他明知自己的單戀沒有結果,卻仍然義無反顧地選擇用生命為所愛之人換來幸福,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去化解殘忍的暴力。卡頓對女主角的深切愛意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也使得《雙城記》的主題精神得到了進一步的昇華,增強了小説的浪漫主義色彩。 [9] 
露西
醫生的女兒露西是博愛的化身,她對身邊所有人都抱着仁愛之心,温和、友善地和所有人相處。她更是用自己的愛心將兩個原本因為仇恨根本無法共存的家庭聯結在一起,這種化解仇恨的方式體現了作者崇尚人道主義的本意。作家着意將露西刻畫為一個完美的聖母形象,她用愛心温暖着父親受傷的心靈和身體,在她的精心照料下,父親的神智恢復了正常。而她又是勇敢的,當丈夫有難時,她義無反顧地離開了平靜温暖的家,來到危險重重的巴黎,竭盡全力挽救丈夫。
達爾奈
達爾奈身為厄弗裏蒙底侯爵的後裔,本應是代表醫生仇人的一個反面形象,但作家卻將他描寫成高大光輝的正面形象。他對貴族階層壓榨窮苦大眾的行徑十分厭惡,甚至對自己家族的各種罪行深惡痛絕,對那些遭到自己家族傷害的無辜的人感到萬分的慚愧。後來,達爾奈以自己的真誠和善良得到了馬內特的寬容和肯定,最終和露西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大革命爆發之後,達爾奈返回巴黎去營救自己的僕人。雖然受到家族背景的牽連而被抓進監獄,但他最擔心的卻是自己的妻女以及岳父的安全。達爾奈是狄更斯心中理想青年、理想統治者的化身。
但是,狄更斯在塑造達爾奈這個理想形象的時候,只單方面地對其道德水平和自身修養進行了突出和美化,並沒有充分描寫其思想基礎和社會基礎,因此,作者筆下的達爾奈的形象是不夠豐滿的,他對貴族階級的種種抗爭也是抽象的,是理想化的抗爭。 [9] 
德發日太太
德發日太太作為一個具有悲慘命運的社會下層女性,其經歷應該是讓人感到同情的,然而作者並沒有將這位童年時期家庭就遭受重大變故的悲慘人物塑造成正面形象,反而是下筆着重刻畫着她的可怕、兇狠和冷酷無情,在自己的親人接連被厄弗裏蒙地所迫害致死之後,這位悲情人物逐漸變得堅強起來。她一直在忍耐,等待着復仇的機會。在革命開始時,她成為了一位令人畏懼的婦女領袖,並逐漸開始了自己的復仇計劃。在作者的筆下德伐日太太苦情的人生並沒有過多的描寫,更多地是對其自身的“冷”和“陰險的黑眉毛”進行描述,甚至誇張地形容連送信的修路人見到她都會渾身發抖。作者使用大量的筆墨去描繪其殘酷和為了復仇而傷及無辜的變態心理,從而通過她折射出殘酷的暴力和復仇以鮮明的結局表達自己反對暴力的人道主義思想。 [10] 

雙城記作品鑑賞

雙城記作品主題

人道主義思想
小説《雙城記》中厄弗裏蒙得侯爵兄弟的殘暴、搶佔婦女、草菅人命等一系列行為與狄更斯提倡的人道主義精神背道而馳,像如此這般的惡魔勢力必遭到社會的唾棄,厄弗裏蒙得兄弟是當時貴族的一個縮影,這樣有違人道主義精神的形象必定會被人民拋棄,正如小説中法國大革命的瞬時爆發,就是法國統治者有違人道主義的必然趨勢,這鮮明的傳達了作者的人道主義思想。小説中馬內特醫生的以德報怨,為了自己女兒的幸福,將自己發之天性的對厄弗裏蒙得家族的憎惡壓制心底,用寬容寬恕的心態接納查爾斯,以及文中最後深愛露西的卡頓為了露西的幸福代替查爾斯上斷頭台,這一切無不體現狄更斯的人道主義思想。
《雙城記》以法國大革命為背景,透過貴族與平民之間的仇舊衝突,作者狄更斯傳達“鮮血無法洗去仇恨,更不能替代愛”的主旨,貴族的暴虐對平民造成的傷痛不會因為鮮血而癒合,平民對貴族的仇恨也無法替代對已逝親人的愛。 [11] 
揭示社會矛盾
小説深刻地揭露了法國大革命前深深激化了的社會矛盾,強烈地抨擊貴族階級的荒淫殘暴,並深切地同情下層人民的苦難。作品尖鋭地指出,人民羣眾的忍耐是有限度的,在貴族階級的殘暴統治下,人民羣眾迫於生計,必然奮起反抗。這種反抗是正義的。小説還描繪了起義人民攻擊巴士底獄等壯觀場景,表現了人民羣眾的偉大力量。作者站在人道主義的立場上,既反對殘酷壓迫人民的暴政,也反對革命人民過於極端的暴力。但《雙城記》備受爭議,因為在狄更斯筆下,失控階段的革命演變成了巨大災難,狄更斯批判革命人民盲目屠殺,在憎恨貴族社會對他們殘酷壓迫的同時,自己也變成了一種畸形的社會階層,除了仇恨和報復,一無所有。
狄更斯反對濫殺無辜。他反對任何種類的暴力,貧窮的起訴,或復仇的窮人盲人。他認識到革命的思想的到來是不可避免的;但當革命來臨,帶來許多可怕的情況和血腥場面,他轉而反對革命。狄更斯的態度從原先的識別革命到後來的否定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但有一個一致的標準:就是反對暴力和濫殺無辜,並促進了人文主義和愛。狄更斯主張非暴力社會改革家,他拒絕在暴力中革命。他認為革命暴力不能解決根本問題,而理性與寬容,善良和愛是要建立一個和平與和諧社會。 [12] 

雙城記藝術特色

懸念
《雙城記》經過狄更斯精心安排的構架,描寫社會氣氛緊張的歷史背景,成功地將階級間的痛苦與衝突展現開來。在閲讀作品時,讀者無論如何,也沒能找出造成馬內特18年牢獄之災的原因,懸念由此產生。但是狄更斯又巧妙地抓住讀者心絃,不斷讓讀者陷入更加令人好奇的情節。這一系列元素都讓讀者感覺非常地好奇。直到後來,馬內特的精神狀況彷彿又帶着讀者回到了巴士底獄的痛苦歲月。直到小説的最後,到法庭宣讀馬內特的血書時,才清楚了兩人的關係,以及代爾那死亡的原因。這種懸念有了很特殊的構架,從而體現了馬內特醫生的經歷是痛苦的,當然,也是神秘的、浪漫的。這種謎底慢慢被揭開時,其跌宕起伏的過程極其充滿藝術美,既體現了小説的主題,又具有人性美和人道主義,使得《雙城記》成為極其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作品。 [13] 
對比手法
在《雙城記》這部小説中,作者使用了很多的對比手法,反映了階級的特點及狀態。這一對比手法體現在厄弗裏蒙地侯爵兄弟和馬內特醫生身上,一個殘酷無情,另一個極度善良;在農村裏,一邊是貴族永無休止的荒淫無恥的生活,而一邊則是農民無知卻又可憐的生活;在城市裏,貧民窟到處都是小孩老人,臉上彷彿都刻畫着由於長期飢餓而形成的削瘦臉型,而另一邊的貴族們卻慢慢地拿起茶杯,品着奢侈的茶,還時刻顯露出不滿的表情。這一幕幕體現了狄更斯的寫作特色,既具深度,又極其巧妙,將《雙城記》貴族的奢侈及貧民的苦厄結合在一起,極具畫面感,且這一畫面是淋漓的、血腥的、無恥的,且都深深印在讀者的內心世界。 [13] 

雙城記作品影響

《雙城記》是狄更斯藝術生涯後期的一部傑作,在英國文學史上有較大的影響。 [19] 
《雙城記》其改編作品種類繁多,涵蓋舞台劇、電視劇、話劇等。其中,電影的傳播較為廣泛,《雙城記》最早於1911年被維塔格拉夫製片廠經由導演查爾斯·肯特改編為無聲電影。受當時電影學説影響,片長只有20分鐘,內容情節較為簡略。隨後,《雙城記》分別於1917、1922、1935、1958、1980年在英美上映6次。其中,1935年版較為成功,收穫奧斯卡金像獎提名。 [20] 

雙城記作品評價

中國學者、作家梁實秋《英國文學史》:仇恨是痛苦的,而痛苦的仇恨應該用仁愛及人道去化解,作品沒有寫法國大革命的歷史,卻因此而造就了大革命的氣氛,化解了暴力行為,體現了人道主義的浪漫色彩。 [13] 

雙城記出版信息

中文譯本
1955年,《雙城記》,羅稷南譯,新文藝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1983)。
1981年,《雙城記》,畢均軻譯,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9年,《雙城記》,張玲、張揚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1993年,《雙城記》,石永禮、趙文娟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4年,《雙城記》,宋兆霖譯,浙江文藝出版社。
1995年,《雙城記》,郭賽君譯,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6年,《雙城記》,陳文伯譯,花城出版社。
1996年,《雙城記》,孫法理譯,譯林出版社。
1997年,《雙城記》,楊學義譯,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1997年,《雙城記》,馬佔穩譯,語文出版社。
2000年,《雙城記》,於世華譯,外文出版社。
2001年,《雙城記》,葉紅譯,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1年,《雙城記》,文怡紅譯,小知堂文化。
2002年,《雙城記》,林曉琴 張筠艇譯,海峽文藝出版社。
2003年,《雙城記》,周輝譯,中國致公出版社。
2003年,《雙城記》,曾克明譯,南方出版社。
2004年,《雙城記》,馬瑞潔譯,天津古籍出版社。
2004年,《雙城記》,許天虹譯,桂冠出版社。
2005年,《雙城記》,趙運芳譯,中國致公出版社。
2006年,《雙城記》,何湘紅譯,廣州出版社。
2007年,《雙城記》,於曉梅譯,哈爾濱出版社。
2007年,《雙城記》,宋兆霖譯,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8年,《雙城記》,王泉根譯,同心出版社。
2012年,《雙城記》,張玲、張揚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5年,《雙城記》,宋兆霖譯,作家出版社。

雙城記作者簡介

查爾斯·狄更斯 查爾斯·狄更斯
狄更斯(1812~1870 [14]  ),英國小説家,出生於海軍小職員家庭,10歲時全家被迫遷入負債者監獄,11歲就承擔起繁重的家務勞動。曾在皮鞋作坊當學徒,16歲時在律師事務所當繕寫員,後擔任報社採訪記者。他只上過幾年學,全靠刻苦自學和艱辛勞動成為知名作家。他生活在英國由半封建社會向工業資本主義社會的過渡時期。其作品廣泛而深刻地描寫這時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鮮明而生動地刻畫了各階層的代表人物形象,並從人道主義出發對各種醜惡的社會現象及其代表人物進行揭露批判,對勞動人民的苦難及其反抗鬥爭給以同情和支持。但同時他也宣揚以“仁愛”為中心的忍讓寬恕和階級調和思想。對勞動人民的反抗鬥爭抱行動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矛盾態度。表現了他的現實主義的強大力量和軟弱空想。狄更斯一生共創作了14部長篇小説,許多中、短篇小説和雜文、遊記、戲劇、小品。代表作有描寫勞資矛盾的長篇代表作《艱難時世》(1854)和描寫1789年法國革命的《雙城記》(1859)。 [15] 
參考資料
  • 1.    詳解“習大大書單” 你看過多少?(組圖)  .中青網.20141027[引用日期2017-09-16]
  • 2.    北京師聯教育科學研究所編.外國小説基本解讀 中長篇小説精品 (Ⅱ):人民武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211頁
  • 3.    7月14日:法國大革命爆發  .CHINADAILY.2012-07-16[引用日期2017-09-24]
  • 4.    丁華民,孟玉婷主編,文豪書系 外國文學名著快讀 第三十五卷[M],吉林文史出版社,吉林音像出版社,2006.3,第68-70頁
  • 5.    熊文娟.淺談對比手法在《雙城記》中的運用[J].語文建設.2012年12期
  • 6.    孟曉媛,劉繼東編著,狄更斯[M],遼寧人民出版社,2014.11,第53頁
  • 7.    查爾斯 狄更斯.《雙城記》: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年
  • 8.    賴幹堅著.狄更斯 為人道而戰的偉大作家:廈門大學出版社,2015.03:第139頁
  • 9.    《雙城記》人物形象解讀 範琳,王桂賢 -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年1期
  • 10.    從人道主義思想賞析狄更斯作品《雙城記》 高維婷-《大眾文藝》2014(8)
  • 11.    《雙城記》中人道主義思想和藝術風格解析 黃睿 - 《金田》- 2014年5期
  • 12.    淺析狄更斯《雙城記》中的革命態度 文林翠 -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7期
  • 13.    張兵.對《雙城記》中對立特點所體現的浪漫主義色彩進行再次探討[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5年01期
  • 14.    我的靈感源泉  .鳳凰網.2012-02-07[引用日期2017-09-24]
  • 15.    狄更斯  .易文網[引用日期2015-01-30]
  • 16.    鄶豔麗編著,從感性走向理性,知識產權出版社,2019.06,第271頁
  • 17.    呂黛,張煜.解讀英美文學中的智慧: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16.11:第27頁
  • 18.    鄭魯南主編.書裏書外: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20.09:第129頁
  • 19.    羅文敏,韓曉清,劉積源編著.外國文學經典導論:民族出版社,2013.03:第110頁
  • 20.    陶君函. 《雙城記》電影改編的價值與藝術反思[J]. 劇影月報, 2023, (3):12-14.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