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陸銘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鎖定
陸銘,男,漢族,1973年3月生,研究生,經濟學博士,教授,民建會員。
現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 [1]  [6]  [12]  [14] 
中文名
陸銘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3年3月
畢業院校
復旦大學(學士、博士)
代表作品
大國大城
政治面貌
民建會員

陸銘人物經歷

陸銘教育背景

復旦大學經濟學博士,2001
復旦大學經濟學學士,1996

陸銘工作經歷

法國就業研究中心(le Centre d'études de l'emploi),1999年10月至12月
復旦大學匿名審稿雜誌《世界經濟文匯》編輯,2002年1月至2011年1月
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2003年10月至今
聯合國世界發展經濟學研究院(UNU/WIDER),2004年5月至8月
加拿大女王大學(Queen’s University)訪問學者,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
世界銀行諮詢專家,2007年至2008年
巴黎第九大學(Université Paris Dauphine)訪問教授,2007年10-11月
日本一橋大學客座研究員,2008年9月至今
比利時魯汶大學(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訪問教授,2008年11-12月
亞洲開發銀行諮詢專家,2009年2月至今
巴黎第一(索邦)大學(Université Paris Sorbone)訪問教授,2009年5月
北京大學林肯研究院兼職研究員,2009年4月至今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兼職教授,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
加拿大“UWO/CIGI/BRIC(China) +Ontario Project”特邀研究員,2009年11月至今
里爾第一大學訪問教授,2010年3月
香港科技大學訪問教授,2010年7-8月
世界經濟》編委,2011年1月起
美國哈佛大學和國家經濟研究局(NBER)富布萊特訪問學者,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
新加坡國立大學訪問教授,2013年11-12月
經濟學(季刊)》副主編,2015年9月至今
台灣政治大學訪問教授,2016年10月
Asian Economic Papers編輯,2017年至今
東北財經大學兼職教授,2015年至今
新加坡管理大學兼職教授,2018年至今
復旦大學經濟學系,2001年7月至今(2003年12月晉升為副教授,2007年11月破格晉升為教授,2013年1月後轉為客座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特聘教授,2013年1月至今 [4] 

陸銘研究方向

勞動經濟學、城鄉和區域發展、社會經濟學。

陸銘社會任職

民建上海交大第五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21.7-) [7] 
民建上海市第十四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22.7-) [2] 
中國民主建國會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3] 
中國民主建國會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10] 
政協上海市第十四屆委員會委員 [11]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 [12]  [14] 
上海市宏觀經濟學會第七屆副會長 [15] 

陸銘社會活動

2022年10月8日,參與的系列紀錄短片《大家聊鉅變》第一季將在全網播出。 [9] 

陸銘主講課程

主講課程:勞動經濟學(本科生、研究生)截面和面板數據處理(研究生)激勵理論(研究生)當代中國經濟(研究生、MBA)。

陸銘主要成就

作為主要負責人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和一般項目、教育部重大項目等多項國家和省部級課題,以及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合作研究課題。
論文發表於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World Development,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等外文雜誌以及《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經濟學(季刊)》、《世界經濟》、《管理世界》等國內權威雜誌。
研究成果獲得過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一、二、三等獎、教育部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事部人事科研獎等在內的多個獎項。

陸銘所獲榮譽

獲得的榮譽包括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上海市教委“曙光學者”(2005年)、上海市領軍人才(2009年)和上海市十大青年經濟人物(2010年)。
陸銘
2006,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2006,論文《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國的收入差距、投資、教育和增長的相互影響》(《經濟研究》2005年第12期首篇)獲第八屆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論文類一等獎。
2006,論文《城市化、城市傾向的經濟政策與城鄉收入差距》獲第五屆上海市鄧小平理論研究和宣傳優秀成果論文類二等獎。
2006,論文《城市化、城市傾向的經濟政策與城鄉收入差距》獲得了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2005,“復旦大學復華獎教金優秀世紀之星獎”和“復旦大學復華獎教金優秀教材獎”。
2005,上海市教委“曙光學者”。
2004,教材《勞動經濟學──當代經濟體制的視角》獲得人事部頒發的第四次全國人事科研成果三等獎。
2004,論文《為何改革沒有提高國有企業的相對勞動生產率?》(《經濟學(季刊)》,第2卷第4期,2003)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論文類二等獎。2004,著作《中國所有制結構調整的理論與實證分析》(與陳釗合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著作類三等獎。
2004,博士論文《工資、就業的議價及其對經濟效率的影響》獲得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理論經濟學)和上海市研究生優秀成果(學位論文)獎。
2003,教材《勞動經濟學──當代經濟體制的視角》獲得上海普通高校優秀教材三等獎。
2002,復旦大學“新世紀之星”科研獎。
2002,上海市第四屆鄧小平理論研究和宣傳優秀成果三等獎。
2000,首屆蔣學模獎助金。
1999,中國勞動學會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5] 

陸銘承擔課題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中國的大國發展道路:社會和諧與經濟增長的政治經濟學”,2007-2009。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6年度重大項目立項課題“中國民營企業家成長與企業發展實證研究”,2007-2009。
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學會2006年學術研究諮詢項目“關於收入分配在宏觀與微觀層面之間若干問題的研究”,2006。
上海市教委“曙光學者”項目“城鄉收入差距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實證研究”,2006-2007。
教育部給予全國優秀博士論文作者的研究資助項目“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地理與政策的視角”,2005-2009。
日本發展經濟學研究院合作課題“中國的產業集聚空間經濟學的視角”,2005-2006。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課題“促進上海充分就業的新思路、新舉措研究”,2004-2005。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課題“上海市就業、失業與收入分配的實證研究”,2003-2005。
復旦大學文科科研推進計劃項目,“戰略性勞動分工理論及其應用”,2003-2005。
教育部“十五”規劃重點教材“勞動經濟學”,2002-2003。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青年課題,“中國就業體制的轉軌:議價理論及應用”,1999-2001。

陸銘代表論著

陸銘學術專著

2017,《勞動和人力資源經濟學——經濟體制與公共政策(第2版)》,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大國大城》,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
2016,Government-Enterprise Connection:Entrepreneur and Privat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in China(with Hui Pan),Peking University Press and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Singapore
2016,《邁向社會和諧的城鄉發展:户籍制度的影響與改革》(與陳釗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Toward Balanced Growth with Economic Agglomeration:Empirical Studies of China’s Urban-Rural and Interregional Development(with Zhao Chen),Peking University Press and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 ISBN 978-3-662-47411-2
2013,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Review and Prospect(eds. with Zhao Chen,Xiwei Zhu and Xianxiang Xu),Routledge,Taylor & Francis Group
2013,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Institutions,Growth and Imbalances(with Zhao Chen,Yongqin Wang,Yan Zhang,Yuan Zhang and Changyuan Luo),Edward Elgar
2013,《空間的力量:地理、政治與城市發展》,格致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A New Economic Growth Engine for China-Escaping the Middle-income Trap by Not Doing More of the Same(eds. Wing Thye Woo,Ming Lu,Jeffrey D Sachs,Zhao Chen),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中文版胡永泰、陸銘、傑弗裏·薩克斯、陳釗(主編),2012,《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展望中國經濟增長的持續性》,格致出版社和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中國區域經濟發展:回顧與展望》(與陳釗、朱希偉、徐現祥共同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和格致出版社。
2009,《政企紐帶——民營企業家成長與企業發展》(與潘慧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9,《在集聚中走向平衡——中國城鄉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實證研究》(與陳釗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中國的大國經濟發展道路》(與陳釗、王永欽、章元、張晏、羅長遠合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8,《微觀經濟學》(與陳釗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2007,《勞動和人力資源經濟學——經濟體制與公共政策》,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市場整合與工業集聚》(與陳釗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工資、就業的議價:理論及中國二元就業體制的效率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

陸銘發表論文

2018,“Eurozonization of the Chinese Economy:How Do 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s Affect Local Government Debt in China?”(with Huiyong Zhong)Asian Economic Papers,vol. 17(1),1-18
2018,《執政穩定、制度約束與經濟增長》(與馮博合作),《經濟社會體制比較》,第2期,151-161期。
2017,“Growth Led by Human Capital in Big Cities:Exploring Complementarities and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the Workforce with Various Skills”(with Wenquan Liang),China Economic Review,forthcoming.
2017,《城市、區域和國家發展——空間政治經濟學的現在與未來》,《經濟學(季刊)》,第16卷第4期,1499-1532頁。
2017,《新城之殤——密度、距離與債務》,(常晨合作),《經濟學(季刊)》,第16卷第 4 期,1621-1642頁。
2017,“Congestion and pollution consequences of driving-to-school trips:A case study in Beijing”(with Cong Sun,Siqi Zheng),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50,280–291.
2017,“Housing Prices and Investment:An Assessment of China's Inland-Favoring Land Supply Policies”(with Libin Han),Journal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y,22(1),106-121.
2016,《後工業化時代的城市:城市規模影響服務業人力資本外部性的微觀證據》(與梁文泉合作),《經濟研究》第12期,98-111頁。
2016,“Housing Prices Raise Wages:Estimating the Unexpected Effects of Land Supply Regulation in China”(with Wenquan Liang,and Hang Zhang),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Vol. 33,September,pp. 70-81
2016,“Great Turning:How Has Chinese Economy Been Trapped in an Efficiency-and-Balance Tradeoff?”(with Kuanhu Xiang)Asian Economic Papers,15(1),25-50
2015,“Inclusive Urban Employment:How Does City Scale Affect Job Opportunities for Different People?”(with Hong Gao and Hiroshi Sato)Asian Economic Papers,14(2),98-128
2015,《偏向中西部的土地供應如何推升了東部工資》(與張航、梁文泉合作),《中國社會科學》第5期,59-83頁。
2015,“How Urban Segregation Distorts Chinese Migrants’ Consumption”(with Binkai Chen and Ninghua Zhong),World Development,Vol. 70,June,pp. 133–146
2014,“Urbanization and Urban System in China:Research Findings and Policy Recommendations”(with Guanghua Wan),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28,4,pp. 671–685
2014,“Returns to Dialect:Identity Exposure through Language in the Chinese Labor Market”(with Zhao Chen and Le Xu),China Economic Review,30,27–43
2014,《集聚與減排:基於中國省級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與馮皓合作),《世界經濟》,第7期,86-114頁 。
2014,《理性還是泡沫:對城市化、移民和房價的經驗研究》(與歐海軍、陳斌開合作),《世界經濟》,第1期,30-54頁。
2013,“School Quality and Housing Prices:Empirical Evidence from a Natural Experiment in Shanghai,China”(with Hao Feng),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22,291–307
2013,“Beyond Lewis:rural-to-urban migration with endogenous policy change”(with Zhao Chen,and Xiaofeng Liu),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Vol. 5 Iss:2,pp.213-230
2013,“Income-related Inequalities in Self-assessed Health in Shanghai,China”(with Zhuo Chen),The Chinese Economy,46(1):75-86
2012,“Ensuring Efficiency and Equality in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with Zhao Chen),in Wing Thye Woo,Ming Lu,Jeffrey D. Sachs and Zhao Chen(eds.),A New Economic Growth Engine for China:Escaping the Middle-Income Trap by Not Doing More of the Same,Imperial College Press,and World Scientific,pp. 185-212
2012,《城市規模與包容性就業》(與高虹、佐藤宏合作),《中國社會科學》,第10期,47-66頁。
2012,《地理與服務業——內需是否會使城市體系分散化?》(與向寬虎合作),《經濟學(季刊)》,第11卷,第3期,1179-1096頁。
2012,“Identity,Inequality,and Happiness:Evidence from Urban China”(with Shiqing Jiang,and Hiroshi Sato),World Development,Vol. 40,No. 6,pp. 1190–1200.
2011,《高增長低就業——政府幹預與就業彈性的實證研究》,《世界經濟》(與歐海軍合作),第12期,2-30頁。
2011,《政企紐帶與跨省投資——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與夏立軍、餘為政合作),《管理世界》,第7期,63-75頁。
2011,“Labour Market Transition,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with Hong Gao),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150(1-2):101–126
2011,《中國的城市化和城市體系調整:基於文獻的評論》(與向寬虎、陳釗合作),《世界經濟》,第6期,3-25頁。
2011,“Inter-Industry Inequality:An Important Source of the Urban Income Gap”(with Chen Zhao and Wan Guanghua),Social Sciences in China,May,159-177
2011,《建設用地使用權跨區域再配置——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世界經濟》,第1期,107-125頁。
2010,《户籍制約下的居民消費》(與陳斌開、鍾寧樺合作),《經濟研究(消費金融專輯)》,62-71頁。
2010,《通過買房而擇校——教育影響房價的實證證據》(與馮皓合作),《世界經濟》第12期,89-104頁。
2010,《中國城市體系的“中心-外圍模式”——地理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與許政、陳釗合作),《世界經濟》,第7期,144-160頁。
2010,《社會融合與經濟增長——城市化和城市發展的內生政策變遷理論》(與劉曉峯、陳釗合作),《世界經濟》,第6期,60-80頁(《新華文摘》,2010年第15期轉載,48-51頁)。
2010,《行業不平等:日益重要的城鎮收入差距成因》(與陳釗、萬廣華合作),《中國社會科學》,第3期,65-76頁。
2009,《拜年與擇校》(與周羣力合作),《世界經濟文匯》,第6期,19-34頁。
2009,《誰進入了高收入行業?——關係、户籍與生產率的作用》(與陳釗、佐藤宏合作),《經濟研究》,第10期,121-132頁。
2009,《關係對農村收入差距的影響及其地區差異——一項基於迴歸的分解》(與趙劍治合作),《經濟學(季刊)》,第9卷第1期,363-390頁。
2009,《户籍、社會分割與信任:來自上海的經驗研究》(與汪匯、陳釗合作),《世界經濟》,第10期,81-96頁。
2009,“Power as a Driving Force of Inequality in China:How Do Party Membership and Social Networks Affect Pay in Different Ownership Sectors?”(with Shuang Li and Hiroshi Sato)CESifo Economic Studies,55(3-4):624-647
2009,《分割市場的經濟增長——為什麼經濟開放可能加劇地方保護?》(與陳釗合作),《經濟研究》第3期,42-52頁。
2008,“Labor Market Reform,Income In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with Shiqing Jiang),China & World Economy,Vol. 16,No. 6,63-80
2008,“Is China Sacrificing Growth when Balancing Interregional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with Zhao Chen)in Yukon Huang and Alessandro Magnoli Bocchi(eds.),Reshaping Economic Geography in East Asia,The World Bank,241-257
2008,《放鬆計劃生育政策將如何影響經濟增長——基於家庭養老視角的理論分析》(與劉永平合作),《經濟學(季刊)》,第7卷第4期,1271-1300頁。
2008,《政府幹預與企業家滿意度——以廣西柳州為例的實證研究》(與王亦琳、潘慧、楊真真合作),《管理世界》,第7期,116-125,159頁。
2008,《勞動力流動對中國農村公共信任的影響》(與張爽合作),《世界經濟文匯》,第4期,77-87頁。
2008,“Power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Entrepreneurs:Evidence from Liuzhou,Guangxi,China,”(with Zhao Chen,and Junzhi He),Journal of Asia Pacific Economy,13(3),298-312.
2008,《權勢與企業家參政議政:一項實證研究》,《世界經濟》(與陳釗、何俊志合作),第6期,39-49頁。
2008,《從分割到融合:城鄉經濟增長與社會和諧的政治經濟學》(與陳釗合作),《經濟研究》,第1期,21-32頁。
2008,《從家庭養老角度看老齡化的中國經濟能否持續增長?》(與劉永平合作),《世界經濟》,第1期,65-77頁。
2007,《中國經濟增長如何持續發揮規模效應?──經濟開放與國內商品市場分割的實證研究》(與陳敏、桂琦寒、陳釗合作),《經濟學(季刊)》,第7卷,第1期,125-150頁。
2007,“Economic Opening and Domestic Market Integration,”(with Min Chen,Qihan Gui,and Zhao Chen),in Ross Garnaut and Ligang Song(eds.),China:Linking Markets for Growth,Asia Pacific Press,369-393
2007,《“人以羣分”:非市場互動和羣分效應的文獻評論》(與張爽合作),《經濟學(季刊)》,第6卷第3期,991-1020頁。
2007,《平等與增長攜手並進──一個基於收益遞增的策略性勞動分工模型》(與陳釗、楊真真合作),《經濟學(季刊)》,第6卷第2期,443-468頁。
2007,《社會資本的作用會被市場減弱還是加強?──來自中國農村貧困的實證研究》(與張爽、章元合作),《經濟學(季刊)》,第6卷第2期,539-560頁。
2007,“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Income Inequality:Empirical Evidence from within China”(with Guanghua Wan and Zhao Chen),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53,1,35-59.
2007,《中國的大國發展道路──論分權式改革的得失》(與王永欽、張晏、章元、陳釗合作)《經濟研究》,第1期,4-16頁(首篇)。
2006,《十字路口的中國經濟:基於經濟學文獻的分析》(與王永欽、張晏、章元、陳釗合作),《世界經濟》,第10期,3-20頁(首篇)。
2006,“Urbanization,Urban-Biased Policies and Urban-Rural Inequality in China:1987-2001”(with Zhao Chen),Chinese Economy,Vol. 39,No. 3,42-63
2006,“The Inequality–Growth Nexus in the Short and Long Runs:Empirical Evidence from China”(with Guanghua Wan and Zhao Chen),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Vol. 34,No. 4,654-667.
2006,《中國的地區工業集聚:經濟地理、新經濟地理與經濟政策》(與金煜、陳釗合作)《經濟研究》,第4期,79-89。
2006,《中國國內商品市場趨於分割還是整合?——基於相對價格法的分析》(與桂琦寒、陳敏、陳釗合作)《世界經濟》,第2期,20-30。
2005,《因患寡,而患不均:中國的收入差距、投資、教育和增長的相互影響》(與萬廣華、陳釗合作),《經濟研究》,第12期,4-14頁。
2005,《教育的公平與效率是魚和熊掌嗎——基礎教育財政的一般均衡分析》(與丁維莉合作),《中國社會科學》,第6期,47-57頁。
2005,《全球化與地區間收入差距:來自中國的證據》(與萬廣華、陳釗合作),《中國社會科學》,第3期,17-26。
2004,《考慮離婚的動態家庭分工理論及一個提高分工效率的保險機制》(與陳釗、吳桂英合作),《經濟學(季刊)》,第三卷(中國經濟學年會專輯),167-190。
2004,《城市化、城市傾向的經濟政策與城鄉收入差距》(與陳釗合作),《經濟研究》,第6期,50-58。
2004,《收益遞增、發展戰略與區域經濟的分割》(與陳釗、嚴冀合作),《經濟研究》,第1期,54-63頁。
2003,《為何改革沒有提高國有企業的相對勞動生產率?》,《經濟學(季刊)》,第2卷第4期,833-856。
2002,“Employment Restructuring during China’s Economic Transition”(with Jianyong Fan,Shejian Liu,and Yan Yan),Monthly Labor Review,August.
1998,《就業體制轉軌中的漸進改革措施》(與陳釗合作),《經濟研究》,第11期。 [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