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長相思

(唐代白居易詩作)

鎖定
《長相思》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五言樂府。這首詩描寫了一個痴情女子對情郎的思念。前八句寫女子一年四季日夜思念情郎,心神不寧;中八句寫女子與情郎原是青梅竹馬,女子早已以心相許;後六句表現女子欲與情郎結為百年之好的強烈願望。全詩以代言體形式,運用以景寫情、情景交融的手法和通俗生動的比喻,通過女子之口傾吐刻骨相思和美好願望,情真意切,委婉動人。
作品名稱
長相思
作    者
白居易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樂府詩集
作品體裁
五言樂府

長相思作品原文

長相思
九月西風興,月冷霜華凝
思君秋夜長,一夜魂九升
二月東風來,草坼花心開
思君春日遲一夜腸九回
妾住洛橋北,君住洛橋南。
十五即相識,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蘿草,生在松之側。
蔓短枝苦高,縈迴上不得
人言人有願,願至天必成
願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
願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 [1] 

長相思註釋譯文

長相思詞句註釋

⑴長相思:樂府舊題,屬《雜曲歌辭》,原為古怨思二十五曲之一。
⑵興:起。
⑶霜華:霜花。一作“露華”。華,同“花”。凝:凝集,凝結。
⑷秋夜長:謂因為思念,夜不能寐,故倍感秋夜漫長。
⑸魂九升:形容心神不安。西晉潘岳寡婦賦》:“意忽怳以遷越兮,神一夕而九升。”九,形容次數之多。升,動盪不安。
⑹草坼(chè):草發芽。坼,裂開。《易解》:“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一作“拆”。
⑺春日遲:語本《詩經·豳風·七月》:“春日遲遲,采蘩祁祁。”春季白天變長,給人以日頭移動遲緩的感覺。這裏則因“思君”而嫌春天太長,帶有感情色彩。
⑻一夜:一作“一日”。腸九回:形容憂思之甚,致使肚腸也翻轉不定。西漢司馬遷報任安書》:“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其所往。”回,轉。
⑼洛橋:指洛陽的天津橋,橫跨洛水之上。唐代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有如:猶如,好像。女蘿草:地衣類植物,即松蘿。植物體呈絲狀,多依附松樹生長,古代常用來比喻婦女婚後依附丈夫。此喻女子經常與男子在一起。《詩經·小雅·頍弁》:“蔦與女蘿,施於松柏。”
⑾“蔓短”句:用短蔓難攀高枝比喻女子與男子門不當户不對。蔓,細長不能直立的莖。
縈迴:迂迴,纏繞。
⒀“人言”句:意謂聽人講人要有虔誠的心願。
⒁“願至”句:意謂願心至誠,上天必助其實現。
⒂遠方獸:即《爾雅·釋地》中所説的“比肩獸”。據説這種比肩獸,一個叫(jué),前腿像鼠,後腿像兔,前低後高,善於尋找食物,而行走即跌倒;另一個叫邛邛岠虛,前腿像鹿,後腿像兔,前高後低,不能覓食,卻善於走路。因此,二獸各發揮其特長,互相依存,謂之比肩獸。這裏用來比喻夫妻形影不離。
⒃比肩行:並肩行走。比,並。
⒄連理生:兩棵樹的幹或枝連生在一起,好像一棵樹一樣,叫作連理。常用來比喻恩愛夫妻。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又東晉幹寶搜神記》載,戰國宋康王舍人韓憑,妻何氏,甚美,康王奪之,並罰憑築長城。不久,憑夫婦相繼自殺。鄉人理之,兩冢相望。“宿夕之間,便有大梓木生於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體相就,根交於下,枝錯於上。又有鴛鴦雌雄各一,恆棲樹上,晨夕不去,交頸悲鳴,音聲感人。” [2-3]  [4-7] 

長相思白話譯文

九月颳起了陣陣西風,月色陰冷霜花已凝成。
思念你更覺秋夜漫長,一夜裏夢魂多次飛昇。
二月裏春風徐徐吹來,春草發芽春花兒開放。
思念你更覺春日遲遲,一天裏幾次迴轉愁腸。
我住在這洛橋的北面,你住在那洛橋的南邊。
十五歲那年認識了你,可我今年已經二十三。
好像是那女蘿草一樣,它生長在松樹的旁邊。
蔓兒短又苦松樹太高,盤旋往復夠不到上面。
人們説人要有了心願,心願至誠老天必成全。
心甘情願變作遠方獸,寸步不離並肩走向前。
情願變成深山的大樹,異根而生卻枝枝相連。 [7] 

長相思創作背景

《長相思》是樂府舊題,宋人郭茂倩《樂府詩集》將其列入《雜曲歌辭》。南朝至唐代詩人多用此題寫男女或朋友久別相思之情,通常以“長相思”開頭,通篇句式長短不一。白居易的這一首,則全用五言句式。此詩大約作於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從詩中所寫戀情來看,可能與詩人早年的戀愛經歷有關。建中三年(782),因避家鄉戰亂,白居易舉家遷至父親白季庚任官所在地符離(今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在那裏,他與比他小四歲的鄰居女子湘靈青梅竹馬,朝夕不離,後來二人墜入情網。貞元十四年(798),白居易離開符離去往江南叔父處。貞元十六年(800)初,白居易考中進士,回符離住了近十個月,而母親則以門第不般配為由拒絕了他與湘靈的結婚要求。此詩即是在這種情形下創作的。 [8]  [9-11] 

長相思作品鑑賞

長相思文學賞析

這首詩描寫的是一位女子對所愛慕的人的相思之情。她從十五歲就認識並且愛上了一個男子,直到“今年二十三”還愛着他。如今這個男子不在她身邊,但她卻口口聲聲喊“君”,對他傾訴深情思念和願作“比肩獸”“連理枝”的渴望。
“九月西風興,月冷霜華凝。思君秋夜長,一夜魂九升”寫的是秋夜相思之苦。西風、冷月、霜露這些詞語所造成的意象有力襯托了相思之苦。“二月東風來,草坼花心開。思君春日遲,一夜腸九回”表明自秋至春相思之情不減,春、秋兩季如此,夏、冬兩季如何相思,也就不言可知了。《長恨歌》中的“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所説是春與秋,筆法正相同,都是表明無時無刻不在思念,不管是温暖的春天花開之日,還是寒冷的霜風秋雨的月夜之時,夢魂縈繞輾轉反側,相思之情深切。詩人運用了以景寫情、情景交融的手法。“九月西風興”“二月東風來”,既是寫時間、氣候的變化,也是為寫少女相思渲染氣氛。“月冷霜花凝”“草坼花心開”,既是寫景,又是烘托少女相思之心,其中有比喻的因素。以上八句,四句寫秋夜的相思,四句寫春日的相思,情韻纏綿,感人肺腑。
在描繪了相思之情的深遠久長之後,主人公便以更明確的口吻作自我身世介紹:“妾住洛橋北,君住洛橋南。”這裏洛橋難以指實,亦不必指實,只是表明這位女子與君住得不遠。“十五即相識,今年二十三。”不僅住處相近,相識亦很早,已有八年之久,但是二人沒有結合,至今還在苦苦相思。接下去的“有如女蘿草,生在松之側。蔓短枝苦高,縈迴上不得”交代了原因,原來是門第身份差別太懸殊,就像松樹下的女蘿草,雖然有心攀援纏繞而上,但可惜“蔓短”而松樹枝又很高,“縈迴上不得”。以形象的比喻點出了二人不能結合的原因。
主人公沒有就此罷休,仍然從秋夜到春日在長相思,而且還發出了充滿一片痴情的祝願:“人言人有願,願至天必成。”聽人説人要是有一個美好願望,只要這個願望真誠至極,就會感動上天,上天就能成全,使之成功,所以她才長相思,並且發出“願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願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的美好心願。這很容易使人聯想到《長恨歌》中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二者幾乎雷同,不過是把“比翼鳥”換成“比肩獸”罷了。詩人以“步步比肩行”的“遠方獸”及“枝枝連理生”的“深山木”為喻寫女子的心願,具體形象地寫出了抽象的感情。
此詩以通俗暢達的語句描繪了長相思的女子形象,也表現了詩人對純真愛情的追求與嚮往。詩中有不少數量詞,如“一夜”“九”“十五”“二十三”等,大多兩兩相對,如“九月”對“二月”。這些數量詞與其它詞的巧妙搭配,使語言更加通俗,別具一格。前八句和後四句又用了隔對法。“九月”四句用蒸韻,與“二月”四句用灰韻,句句隔對,交錯迴環;後四句是隔句對,既是排句,又是比喻。這些手法的運用,使詩思豐富深刻,情感纏綿俳惻,情調悽婉哀怨,更能激盪讀者的心靈。 [3]  [7]  [8]  [12] 

長相思名家點評

中國古典文學專家霍松林白居易詩譯析》:在包辦婚姻以合“禮”合“法”的絕對權威禁錮青年男女的純潔愛情、摧毀他們的終生幸福的時代,作者用第一人稱的口氣,讓女主人公直接出面,自訴衷腸,毫無保留地表現她對於愛情的熱烈追求,這是相當大膽的。至於把女方比作女蘿草、把男方比作松樹,當然反映了重男輕女的意識,但在封建社會里,很難有男女平等的思想,對作者不能提出脱離時代的要求。同時,這是從《詩經》以來就沿用的比喻,非作者所獨創。而後面的“願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卻是作者自己提煉出來的一個比喻,很新穎、很形象,而且不含男尊女卑的觀念。
原西安文理學院文學院教授師長泰《白居易詩選評》:此詩以女子自述的口吻,抒寫對意中人的熱烈追求和深情相思。全篇通過人物的獨白,以景物為襯托,運用對比手法和四季相思的格調,以及通俗、生動的比喻,把敍事、寫景、抒情融為一體。基調明快,感情真摯,頗具民歌風韻。
浙江工商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教授宮雲維情詩三百首辭典》:這首《長相思》中的女主人公始終摯愛着一個男子,對他柔情萬種,堅貞如一,並勇敢地表現出對平等、幸福的愛情的大膽追求,但結果仍然是希望落空,不得不陷於長相思之中。這正是門第觀念所造成的人間恨事。也許這首詩是詩人借女主人公之口追憶其痛苦的愛情往事,女主人公就是詩人相戀多年的湘靈,但詩歌卻具有廣泛的社會意義。 [13-15] 

長相思作者簡介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後遷居下邽(今陝西渭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相傳老嫗也能聽懂。與元稹常唱和,世稱“元白”。有《白氏長慶集》。 [16] 
參考資料
  • 1.    (宋)郭茂倩編撰. 樂府詩集 下[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6:856.
  • 2.    霍松林著. 霍松林歷代好詩詮評[M]. 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8:271.
  • 3.    曾凡玉編著. 唐詩譯註鑑賞辭典[M]. 武漢:崇文書局, 2017:905-906.
  • 4.    王思宇選注. 長相思 中國曆代戀情詩[M]. 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2018:170.
  • 5.    林仕億選注. 愛情詩精華[M]. 北京:京華出版社, 2002:149.
  • 6.    (唐)白居易著;施蓉,蘇建科選注. 白居易詩精選精注[M]. 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6:78-79.
  • 7.    李希南,郭炳興編著. 白居易詩譯釋[M].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3:203-205.
  • 8.    呂美生主編. 中國古代愛情詩歌鑑賞辭典[M]. 合肥:黃山書社, 1990:310.
  • 9.    白高來,白永彤編. 白居易洛中詩編年集[M]. 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 2008:2.
  • 10.    鄧紹基,周秀才,候光復主編. 中國古代十大詩人精品全集 白居易[M]. 大連:大連出版社, 1997:10.
  • 11.    王志清撰. 白居易詩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14-15.
  • 12.    李文祿,宋緒連主編;餘冠英,楊仁愷,張震澤,劉萬泉顧問. 古代愛情詩詞鑑賞辭典[M]. 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0:385-386.
  • 13.    (唐)白居易著;霍松林譯釋. 白居易詩譯析[M]. 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1:367.
  • 14.    師長泰注評. 白居易詩選評[M].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8:231.
  • 15.    宮雲維編著. 情詩三百首辭典[M].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006:246-247.
  • 16.    俞平伯,蕭滌非,周汝昌,施蜇存等撰寫. 唐詩鑑賞辭典 3[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7:92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