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郭松年

(桂系軍閥)

鎖定
郭松年,1876年生,又名郭椿森,自小才智過人。1905年留學日本,攻讀政法專業。1911年任雲南法政學堂教務長。曾為同盟會會員,民國國會參議員。南北國會並立時,郭松年在廣州非常國會中曾聯絡有關人士提出並通過改組軍政府組織法案,改大元帥製為總裁合議制。平素善言辭、尚交際的郭松年,很快得到兩廣巡閲使陸榮廷賞識,升任廣西督軍署秘書長,繼而又任廣東督軍少將參謀長。率部征戰年餘,舊桂系戰敗失勢,郭松年敗走上海,隱居於法租界。 [1] 
中文名
郭松年
別    名
又名郭椿森
出生日期
1876年
逝世日期
1950年
畢業院校
日本曲町區政法學校
出生地
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武宣縣桐嶺鄉雅崗村

郭松年人物生平

郭松年又名郭椿森,武宣桐嶺雅崗人,1905年留學日本,政法大學畢業,1911年任雲南法政學堂教務長,歷任廣西督軍署秘書長,廣東督軍少將參謀長,民國第二次國會成員、參議院議員。 [2] 

郭松年讀書留學

郭椿森少時頗聰穎,精識強記且勤奮好學,頗得塾師郭尚堅的嘉許,謂此子異日當出人頭地,決非等閒之輩。郭椿森曾應童子試,中秀才。後其父遂將其由當地私塾轉送至同縣在廂裏(今三里鎮)台村的一所名叫“水月宮”的私塾就讀。該私塾是當地土紳陳西台於清雍正初年所建,自初創以迄清末,英才輩出。郭父把他送往此間就讀,無非是希望他異日能金榜題名,光宗耀祖。但令其父失望的是,郭椿森自到此間就讀後,卻醉心新學,無意於科舉。
光緒二十八年(1902),潯州知府張祖棋在潯州(今桂平市)創辦潯陽公學,郭椿森離開水月宮前往該校,後於師範班肆業。次年畢業回裏後,郭椿森即四處奔走於縣內各地,鼓吹廢科舉辦新學,並協助知縣王鼎昌將該縣仙城書院改為仙城小學。郭椿森被推為校長,這是武宣辦新學之始。然而那時風氣初開,各方面反對新學之聲,此起彼伏,特別是一些學子,他們十載寒窗,本想一舉成名,廢除科舉,不啻毀了他們的前程;而校內也不安靜,三個老師教兩個班,他們殊以為苦,有另謀別業的打算。
處此內外交困之際,郭椿森並不知難而退。在社會上,他找一些有牴觸情緒的人談心,做説服工作,以減少辦學的壓力;在校內,他除了擔任校長外,還和老師們一起上課,領同樣的薪金。最後,終於把老師們的情緒穩定下來,學校越辦越好,為武宣辦新學樹立了典範。
光緒三十一年(1905)夏,郭椿森東渡日本,攻讀法律,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學成回國,被委為廣西法政講習所教習。留學期間,郭椿森曾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加入同盟會,是同盟會的早期會員。 [3] 

郭松年桂系智囊

宣統三年(1911),武昌起義爆發,清廷駐雲南新軍協統蔡鍔欲宣佈雲南獨立,響應武昌義軍,但恐部下統帶羅佩金唐繼堯不予配合,乃派郭椿森對此二人進行遊説,結果,郭椿森憑其口才把他們鼓動起來,表示贊成共和,支持革命。蔡鍔於是於10月30日宣佈雲南獨立,被眾擁為都督,而蔡鍔以郭椿森在獨立運動中有功,乃委其為是昭通府府長。這是郭椿森從政之始。
未幾,蔡鍔欲派郭椿森回廣西,策動廣西提督陸榮廷宣佈廣西獨立,共同出師北伐,支援武漢義軍。蔡鍔之所以派郭椿森執行此項任務,是因郭椿森任廣西法政講習所教習時與陸榮廷曾有一面之緣。惜未成行,廣西獨立的通電已至,只有作罷。那時,四川總督趙爾豐尚據成都,與民軍為敵。於是,蔡鍔決定興師討伐,委郭椿森為糧台督辦。郭椿森方擬束裝赴任,忽接友人覃炳松自家鄉來電,説自廣西獨立後,各地紛紛響應,先後宣佈獨立。惟潯州太守賀源清與武宣知縣與民軍為敵。時下,潯、梧各處黨人正在大起民軍,破平南,圍潯州,揚言先殺賀逆,再攻武宣。覃電還説,為了使家鄉人民免遭兵災,他決定親赴縣城,勸知縣宣佈贊成獨立。如若不成,則赴潯州,勸説黨人緩攻武宣。郭椿森深受感動,決定立即回鄉,與覃炳松一道,為家鄉人民的和平事業奔走。於是,郭椿森向蔡鍔繳印辭回。
1911年11月底,郭椿森在返鄉途中至梧州時,恰遇陸榮廷。陸榮廷此時是廣西副都督,而都督沈秉望已率軍北伐援鄂,所以陸榮廷實際上相當於廣西都督。但要名正言順地當起都督來,陸榮廷感到還有許多困難,別的不説,單是財政一項,廣西就很難自我解決,總想仰仗於廣東的一些幫助。因此,陸榮廷想派郭椿森去廣東面見廣東都督陳炯明,陳述廣西方面的情況,約定有事互相支援,藉此窺探一下廣東方面的態度。那時,前述潯、武事件已經解決,郭椿森已不需為此事而回故里,於是欣然答應陸榮廷的要求。郭椿森到廣東後,不辱使命,得到陳炯明“廣西財政有困難時,能給適當幫忙”的允諾。回來後,陸榮廷嘉其功,任其為廣西督軍署副秘書長。就在這時,廣西組織臨時省議會,邑人推舉郭椿森兼充議員,郭椿森堅辭不就。
此時,江蘇都督程德全、浙江都督湯壽潛通電獨立各省,請各派代表兩人(其中都督府1人,諮議局1人)赴上海開會,組織臨時政府。廣西都督府擬派郭椿森赴會,但郭椿森認為此次會議時間太倉促,且廣西邊遠,恐不能按時與會,故推辭不就。
1912年2月,南京臨時政府令獨立各省派代表到南京商議政務,廣西派3人,郭椿森為其中之一。在此次會議上,郭椿森陳述本省的軍政、民政、財政之況甚詳,並提議中央應及早規定大政方針及統一整頓財政之辦法,頗受關注。
1914年春,郭椿森由南寧回武宣老家探親,當時武宣正奉省令整頓田賦。時任縣長羅會探感到此事難度頗大,關係國計民生,稍有差池,後果非輕。於是懇請郭棒森暫時留縣協助工作。郭椿森因感於羅會探的誠意,且深感田賦整頓的好壞,關係到家鄉人民今後的生活,於是答應羅會探之請,辭職回縣裏當一名清賦委員(主任是羅會探)。此事在武宣一時傳為美談。
1915年春,武宣的田賦整頓工作已基本結束,陸榮廷遂將郭椿森依舊調回省裏,委任他為督軍署秘書長。從此,郭椿森更是任勞任怨,殫精竭力為陸榮廷出謀劃策,效犬馬之勞,於舊桂系的穩定、發展和壯大頗多建樹。
1915年,袁世凱復闢帝制,遭到全國人民的反對。12月26日,蔡鍔在雲南組織護國軍,興師討袁。袁世凱於是乃決定派北洋軍從四川、廣西兩地夾擊雲南,但廣西都督陸榮廷卻不許北洋軍從廣西通過,這使袁世凱感到一時無計可施。後來,當他得知廣東振武上將軍龍濟光的長兄龍覲光與陸榮廷是兒女親家時,便委任龍覲光為徵滇軍總司令,令其率所部兩萬人取道廣西攻滇。龍覲光於是致電陸榮廷,請許其部由廣西通過。陸榮廷礙於親戚情面,不便再行拒絕。
出師之日,新任廣東巡按使張鳴岐向龍覲光進言,請其留兵一萬,以固廣東。龍覲光見張鳴岐説得在理,乃決意照辦。於是又復致電於陸榮廷,請其借兵一萬,以補不足之數。不料,陸榮廷接電後,火冒三丈,認為龍覲光得隴望蜀,貪得無厭,但又不好斷然拒絕,只好派人找來郭椿森商量對策。郭椿森勸陸榮廷將計就計,將龍總部全部吃掉,並將其計劃向陸榮廷細説。陸榮廷聽後感到可行,於是覆電龍覲光,説廣西兵少,無法相借,但若多帶餉械,廣西可以代募。龍覲光不知是計,竟真的請求陸榮廷代募新兵八幹,並説糧餉槍械即日起運。陸榮廷乃命其子陸裕光到梧州去迎接龍覲光,並協助其進行招兵事宜。同時,將自己的部隊化裝成老百姓去應募。這一切都做得天衣無縫,把龍覲光矇在鼓裏。
1916年2月初,徵滇軍順利通過廣西進入雲南,並打了一些小勝仗。龍覲光把這一切都電稟袁世凱,以便邀功。袁世凱得龍覲光的稟告後大喜,以為拿下雲南、蕩平護國軍只不過是早晚的事罷了。2月8日,袁世凱加封龍覲光為臨武將軍、雲南查辦使,令其專事攻滇。可是,袁世凱和龍覲光高興得太早了!後來,當徵滇軍進至雲南的文山廣南之間時,遭到護國軍的李烈鈞第二軍的迎頭痛擊,被打得落花流水。於是,龍覲光決定將部隊退回廣西百色進行短期休整,以便養精蓄鋭,重新再戰。對於這一切,通過陸裕光的秘密電告,桂軍方面知道得一清二楚。於是他們緊張張羅,以等待龍軍的落網。3月14日,龍覲光率部退至百色。15日晨,即收到陸榮廷、陳炳焜宣佈廣西獨立、參加護國討袁的通電。此時,龍軍由於連日來長途跋涉,已疲憊不堪,這對於龍覲光來説,真不啻晴天霹靂,只好下令叫士兵嚴加防範。可是為時已晚,當天下午,陸裕光在早已等候在這裏的韋榮昌、黃自新部的配合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龍軍繳了械。連龍覲光本人也成了俘虜,被解往南寧監禁。此役桂軍不費一彈,不折一兵一卒,得了1萬多支槍,100多萬元的餉銀,從而極頭地增強了桂系的實力。最主要的是使陸榮廷在社會上獲得了極大的讚譽:説他在護國軍處境最困難的時候宣佈廣西獨立,繳了徵滇軍的械,極大地鼓舞了護國軍的士氣,使護國軍轉危為安而這些功績是在郭椿森的策劃下取得的,因而,陸榮廷對郭椿森的感激和信任,自是不言而喻。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病死,黎元洪繼任總統。黎元洪以陸榮廷在護國戰爭中有功,任其為湖南督軍。擴大了地盤,陸榮廷及其手下諸將感到十分高興。於是,陸榮廷即命韋榮昌、莫榮新沈鴻英三統領統兵入湘,以便讓他能早日赴湖南履新。在舊桂系歷史上,此即所謂的“伐北”。但郭椿森對此舉卻力持異議,他認為於此時進軍湖南,實是弊多利少,其理由是:
黎元洪雖是北洋政府總統,但實權則操縱在國務總理段祺瑞之手,二人時起齷齪,今黎元洪委幹公(陸榮廷字幹卿)督湖,名義為護國討袁中有功,其實是想利用桂軍充當馬前卒,去驅趕駐湘北的皖軍(段祺瑞為皖系首領),何苦要為黎火中取栗呢?再者,目前段祺瑞力主以武力統一南方,只因遭到直、奉等系軍閥的反對,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藉口。如若我們先攻皖軍,則無異授彼以動武的口實。時下彼強我弱,不要引火燒身。何況,目前湘南為程潛譚延闓所據,他們和我們一樣,也是反對北方的。如若我們進取湖南,難免同室操戈。若真如此,豈不鷸蚌相爭,讓敵人坐收漁翁之利。為今之計,倒不如把湖南讓給程、譚,若他日段氏真的對南方動武,也可以把他們當作我們的北部屏障。
根據上述理由,郭椿森力主陸榮廷舍湖南而取廣東。陸榮廷採納了他的意見。然而要取廣東,也不是唾手可得龍濟光有粵兵4萬,不可小覷。然而事有湊巧,那年7月,孫中山命李烈鈞率護國軍入粵,而龍濟光勾結北洋政府,阻拒李軍入境,因而雙方在韶關發生激戰。於是,陸榮廷乘機命莫榮新率所部助李軍夾擊龍軍。龍軍不支,於是桂軍乘勢揮師南下佔領三水,與龍軍戰於廣州外圍。10月,桂軍陷廣州,龍濟光逃往海南,廣東遂為桂系所有。陸榮廷於是自任廣東督軍。此時的他,已據有桂、粵兩省,擁兵五萬,成為西南最大的軍閥。當然,這些成就的取得是與郭椿森的出謀劃策分不開的。從此,陸榮廷之於郭椿森更是言聽計從,信任有加,而郭椿森的“桂系智囊”之稱亦從此遠近知名。 [3] 

郭松年破壞護法

1917年4月,北洋政府任命陸榮廷為兩廣巡閲使,陸榮廷於是任命他的親信陳炳焜接替自己為廣東督軍,自己則回廣西,坐鎮武鳴,指揮兩廣。7月,孫中山自上海南下廣州組織護法軍政府,時任廣東省省長朱慶蘭鑑於中山先生沒有自己的武裝,乃於自己的省長親軍中撥出20營,交給孫中山直接指揮。但陳炳焜不同意,他把這20營的省長親軍分散調往各處,並處處與孫中山為難。對此,孫中山十分憤怒,要求陸榮廷將陳炳焜撤換。陸榮廷為了敷衍,乃將陳炳焜調回廣西任護軍使,擢升原廣東廣惠鎮守使、他的拜把兄弟莫榮新為廣東督軍。而莫榮新此時已年近七十,又是一介武夫,有勇無謀,他當督軍,陸榮廷總感到在能力上有些不大放心,於是調時任廣西督軍署秘書長郭椿森為廣東督軍署參謀長,協助莫榮新主政廣東。這使郭椿森達到了他一生事業的頂戴。
莫榮新、郭椿森掌握了廣東的軍政大權後,遵照陸榮廷的意旨,除了繼續不把那20營的省長親軍交給孫中山外,還誣衊孫中山派往各地的招兵人員為匪加以殺害。僅增城一地,被殺者竟達60多人。1918年1月2日,郭椿森派莫正聰(莫榮新之子)率軍赴潮汕,將孫中山派往那裏的招兵人員數人加以逮捕,解回廣州。孫中山致函要求釋放,郭椿森竟置之不理,悍然將此數人槍殺。孫中山忍無可忍,於1月3日晚令海軍炮轟觀音山廣東督軍署。但炮轟之前,莫榮新已事先得到消息,召集手下商討對策。眾皆主張還擊,獨郭椿森力排眾議,主張鎮靜,不予還擊。謂“彼眾我寡(當時在廣州的桂軍不過四五千人,而擁護孫中山的粵軍滇軍約1.5萬人),還擊決無勝算”。
莫榮新聽取了郭椿森的意見,把觀音山上的人員和物資都遷到山下,使孫中山的炮擊得不到預期效果。再加上滇、粵軍因不見桂軍還擊,認為炮轟已給桂軍以致命打擊,因而不再響應,致孫中山的討桂計劃失敗。此後,孫中山先生竟因過度操勞而成疾。
過了幾日,郭椿森讓莫榮新裝做若無其事,親到帥府向中山先生問疾。炮轟督軍署後,在陸榮廷的授意下,莫榮新、郭椿森作了一些讓步,同意把20營的省長親軍交給孫中山。於是孫中山把這支隊伍組成援閔軍,委陳炯明為總司令,令其將援閔軍帶往福建的漳州駐紮。
1918年2月,魏邦平李福林翟汪等為解決孫中山與桂系的矛盾,曾電請陸榮廷調莫榮新為討龍軍總司令,推薦聽命於孫中山的軍政府海軍部長程壁光為廣東督軍。廣東省議會也通電附和。但這一倡議遭到陸榮廷的堅決反對。為了表示對陸榮廷的忠誠,也為了威懾粵人,同月26日,郭椿森指使兇手將程壁光暗殺於珠海。 [3] 

郭松年大勢漸去

1919年2月,北洋政府與南方的護法軍政府各派代表10人,在上海召開和平會議,郭椿森是南方十代表之一。此次會議由於南北雙方各持己見,互不相讓,以致會議無果而散。
1920年7月,北方直皖戰爭爆發,陸榮廷密令莫榮新以驅趕駐福州的北軍為名,突襲了駐閩南的粵軍。8月,孫中山在上海令陳炯明率援閩軍自福建回師廣東討伐桂系,第一次粵桂戰爭由是爆發。桂軍敗績,陸榮廷明知這是桂系在粵不得民心所致,但卻以孫中山組援閩軍時,郭椿森曾推薦過陳炯明任總司令為由,説他“招了個鬼”,因而把全部的戰敗責任推到他的身上,密令莫榮新將其逮捕,解回廣西問罪。但莫榮新與郭椿森有多年袍澤之誼,不忍下手,並將此事密告於郭椿森,令其速走。郭椿森乃於28日,即廣州城陷前兩日,離開廣州逃往上海。事後,莫榮新即以郭椿森有病,月前已赴上海就醫,至今未回為詞,向陸榮廷空言搪塞。
誠然,據一些史料所載以及郭椿森的自述,他在赴廣東任督軍署參謀長初期,確曾與陳炯明過從甚密;他推薦陳炯明任援閩軍總司令,也確有其事。不過郭椿森之所以如此,是因為那時陳炯明與孫中山政見分歧很大,郭椿森希望陳炯明當上總司令後,能從內部擁兵倒孫。不料,陳炯明當上援聞軍總司令率部往福建漳州屯駐後,發展很快,不到兩年,隊伍由數幹人發展到2萬多人,並與孫中山“重歸於好”,其後,奉孫中山之令,自福建回師廣東討伐桂系。這是郭椿森始料不及的。不過,陳炯明後來確實反孫中山,此為後話。
1921年6月,第二次粵桂戰爭爆發,桂軍敗。10月,陸榮廷取道越南逃往上海。郭椿森聞之,不計前嫌,親到碼頭迎接。之後,在陸榮廷居留上海期間,郭椿森對這位昔日的上司亦尊敬如賓,共商恢復大計。1922年10月,郭椿森趁赴京之機(郭此時尚為國會議員),與北洋政府的一些政要及各方面人士頻繁接觸,為陸榮廷的重返廣西多方活動。次年10月,北洋政府委陸榮廷為廣西善後督辦,這其中當有郭椿森的一份功績。
陸榮廷奉委後,邀郭椿森一同回桂襄助辦理善後工作。無奈,郭椿森剛欲成行,他在上海法租界的寓所卻遭人襲擊,包括其妻在內的7人被殺死,造成一時震驚上海灘的大血案。郭椿森為此傷心過度,故一時沒有成行。1925年秋,郭父於家鄉病逝,此時舊桂系剛覆亡不久,加之郭椿森又難以捉摸新建立的新桂系政權對他的態度如何,因而不敢貿然奔喪,只致電其族人,請將其父的靈柩停放在他的家中,以便日後有機會再回家為其父出殯;並囑族人派人將其母送往上海,與他一起生活。
1928年11月6日,陸榮廷病逝於上海。後新桂系的首領李宗仁黃紹竑白崇禧將陸榮廷的遺體運回南寧公祭,致電上海邀請郭椿森回桂參與其事,這是郭棒森與新桂系接觸之始。
1932年夏,郭母病逝於滬寓,此時正值“一二八”淞滬抗戰不久,上海仍戰雲未散,郭椿森認為此時在上海居住已很不安全,於是回家鄉定居,並順便為其父出殯。
郭椿森迴歸故里後,1934年曾協助時任縣長朱昌奎修《武宣縣誌》,同時也還掛着新桂系封的“廣西省政府諮議”這個空銜頭。他還以“武宣中學創辦人”自詡,經常到該校去聽老師授課,向師生訓話。
1950年冬,郭椿森因與土匪暴亂有關,被處決。 [3] 

郭松年人物故居

郭松年莊園距離武宣縣城18公里,距離209國道1.5公里。莊園始建於民國9年(1920年),佔地面積2800平方米,建築面積2741平方米。房間99間,其中大門左右側為二層10間,上下廳29間,兩側橫房40間,後排房14間,四角設四個炮樓,前庭有衞生間2間。花費18萬銀元,用了5年時間建成。
整座建築呈四方集羣狀,左右嚴格對稱。設有前庭後院,前庭有半圓形的池塘,在嶺南建築的基礎上引進了歐式建築藝術,中西結合,佈局完整,功能齊全,下料嚴謹,用工考究,自成一體,造型既精巧玲瓏,又富麗高雅。內外牆壁上古松、花草、飛鳥、走獸等浮雕,栩栩如生,有人道:“材料取鄰鄉,式樣仿西洋,棟樑挑北斗,輝明進南鄉。”
郭松年莊園2017年納入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納入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郭松年莊園已完成基本修繕,但因文物保養需要,暫不具備開放條件。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