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福林

(原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顧問)

鎖定
李福林(1874-1952),字登同,廣東番禺(今廣州市)人。綠林出身。1907年於新加坡加入中國同盟會。次年由新加坡到越南,參加河口起義。1911年廣東軍政府成立後,任廣陽軍務處會辦。“二次革命”失敗後,一度依附龍濟光,袁世凱稱帝時獲授陸軍中將。1917年孫中山南下護法時,負責中華民國軍政府海陸軍大元帥府警衞,任親軍總司令。1920年參加驅逐桂系軍閥之役。次年參加北伐。1922年“六一六”兵變後回師討伐,兵敗退入江西、福建,所部編入東路討賊軍,任第三軍軍長。1924年6月任廣州市市長兼警務處處長,10月參與平定廣州“商團事件”。1925年8月任國民革命軍第五軍軍長。後任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軍事參議院參議、中央軍事委員會顧問等職。1952年2月,李福林在香港病逝。 [1-2] 
中文名
李福林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廣東番禺(今廣州市)
出生日期
1874年
逝世日期
1952年2月
登同

目錄

李福林人物生平

李福林,字登同。廣東番禺大塘鄉(今屬廣州市海珠區)人。貧農家庭出身,曾讀過一年私塾,後隨父在鄉務農。性任俠,尚習武,喜聽水滸傳等武俠故事,受江湖遊俠思想影響頗深。後在鄉聚集遊蕩青年,結為盟友,訂立誓約,被推為“大佬”,常率眾秘密渡過珠江,入廣州市區打家劫舍。後由於各縣追拿甚緊,李姓族人恐受連累,勸其離境。1907年逃到新加坡,經人介紹加入同盟會。次年由新加坡轉道越南至雲南河口,參加革命黨人黃明堂領導的起義;失敗後重返廣州,以革命黨人的身份,聯絡番禺、南海、三水等地綠林,伺機起義。 [3] 
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各省紛紛響應。11月9日,廣東宣佈獨立,舉胡漢民為都督。李福林奉朱執信命令,以“福”字營統領職,率領3000民軍與南海、三水、順德等地民軍,會師廣州,保衞新政權,從此踏入軍界。李福林部以革命黨民軍為招牌,擁有3000之眾,屯駐廣州河南一帶。 [3] 
1913年7月,二次革命時,南方各省紛紛起兵討伐袁世凱。廣東鎮撫使龍濟光反對討袁,率部鎮壓廣東討袁勢力,旋被袁世凱任命為廣東都督兼民政長。李福林見龍已掌握政權,遂託人疏通,願為龍效力,獲南(海)、番(禺)兩縣清鄉會辦頭銜。不久,袁世凱授李福林為陸軍中將。袁稱帝時,又封李為勳五位,三等文虎章。李福林受寵若驚,派胞弟李芳專程晉京謝恩。1916年護國戰爭時,桂系軍閥陸榮廷兼任兩廣護國軍總司令,東下討伐龍濟光。10月,龍濟光部被擊敗,被迫退出廣州,桂系奪得政權。李福林由其親家譚禮庭拉攏,投靠了桂系,不僅保住了他在廣州河南的地盤,而且於1917年10月被桂系任命為廣惠鎮守使。 [3] 
1920年8月,孫中山為了繼續“護法”,討伐盤踞在廣東的桂系軍閥,奪取廣州作為民主革命根據地,命令陳炯明率領的援閩粵軍回師廣東。李福林見粵軍進展順利,桂系勢力已岌岌可危,在孫中山嚴令催促下,於26日在廣州河南宣佈獨立,策應粵軍回粵討桂。 [3] 
1922年4月,孫中山命令出師桂林的北伐軍,回師入粵,改道從江西繼續北伐,令李福林全軍參加。李為了保住河南老巢,乃依附陳炯明,留下“保商衞旅營”,看守門口。 1923年初,滇、桂軍攻佔廣州,叛軍陳炯明部敗退東江,孫中山重返廣州,建立大元帥府,命令東路討賊軍總司令許崇智、第三軍軍長李福林等部自閩回粵。以後李歷任東莞、番禺、順德三縣剿匪司令、廣州市市長兼警務處長等職。 [3] 
1925年5月19日,駐廣州之滇、桂軍閥楊希閔劉震寰發動叛亂,企圖推翻廣東革命政府,革命政府遷駐廣州河南,形勢緊急。李福林部奉命派4000人,警衞大元帥府,並配合革命軍及廣州工人、農民作戰,平息了楊、劉叛亂。8月,國民革命軍編成,李福林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五軍,李福林任軍長。 [3] 
1926年7月,李部第十六師參加北伐戰爭,隨程潛第六軍攻入南京。 [3] 
1927年10月,寧漢戰爭爆發。國民革命軍第八路總指揮、廣東省政府主席李濟深支持南京政府,令李福林的第十五師由廣州向湖南出兵,討伐唐生智駐湘部隊,配合寧方作戰。李福林認為李濟深企圖消滅他的實力,但又不敢公開抗拒,便以拖的辦法對付。李福林的實力因此得以保存下來。12月12日,李福林夥同張發奎黃琪翔部鎮壓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廣州起義,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羣眾。月底,黃紹竑率部由桂東下,直取肇慶、三水。李福林立即派代表至三水迎接黃紹茲,説是受了汪精衞、張發奎的騙,其實自己是真誠擁護李濟深的。12月29日,李福林在各方壓力下,辭職去香港寓住,從此失去兵權。所部交由鄧彥華統領。1941年日軍佔領香港後,李福林到達重慶,任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顧問。 [3] 
1944年秋,當德、意法西斯臨近倒台、日本敗局已定的時候,蔣介石派李福林為軍委會駐粵軍事特派員,負責組織敵後土匪武裝,阻止共產黨部隊進入大城市,為篡奪勝利果實做準備。李福林欣然領命。1944年冬抵達廣東梅縣,立即與番禺市橋土皇帝、偽師長李朗雞(輔羣)、綠林頭目鳳凰九(葉衍齡)及西、北江的綠林首領聯絡。1945年8月日本投降後,李福林星夜趕回廣州,在多寶路設廣東軍事特派員公署,大派委令狀,把一批汪偽分子、綠林頭目委任為突擊隊“司令”、“大隊長”。這些人打着接收的幌子,乘機公開搶劫、綁架勒索,許多商店被洗劫一空,把廣州市鬧得烏煙瘴氣。 [3] 
1949年廣州解放前夕,李福林見大勢已去,8月底攜眷赴香港。1952年2月在香港病逝。 [3] 
參考資料
  • 1.    李福林  .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引用日期2023-08-14]
  • 2.    粵將李福林  .廣東文史網.2018-07-06[引用日期2023-08-14]
  • 3.    廣州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廣州市志 卷十九.廣州:廣州出版社,199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