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趙廷隱

鎖定
趙廷隱(885年-950年),開封(今河南開封)人,五代十國時期後蜀將領。
趙廷隱在唐末效力於宣武軍,歷仕後梁後唐兩朝,在後唐滅前蜀之戰中隨軍進入西川,隸西川節度使孟知祥麾下為左廂馬步軍都指揮使。他在後唐攻兩川之戰中據守劍州,擊退石敬瑭所率朝廷大軍,奪取利州昭武軍,繼而又在兩川兼併戰爭中攻殺董璋,奪取東川鎮,被任命為保寧軍留後,後實授節度使,加檢校太保。後蜀建立後,擔任左匡聖步軍都指揮使,又受遺詔為後主孟昶的輔政大臣。他晚年請辭軍職,官至太師、中書令,封宋王。
廣政十三年(950年),趙廷隱病逝,終年六十六歲,諡號忠武。
本    名
趙廷隱
所處時代
唐末五代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開封
出生日期
885年
逝世日期
950年
主要成就
輔佐孟知祥建立後蜀
所屬政權
唐朝→後梁→後唐→後蜀

趙廷隱人物生平

趙廷隱早年經歷

趙廷隱年輕時通曉兵法,崇尚義氣,很早便在宣武軍效力,事奉節度使朱温的侄子朱友倫。後來,朱友倫到長安擔任宿衞,卻在一次擊鞠比賽中意外墮馬而死。朱温認為朱友倫死於謀殺,對此嚴加追查。趙廷隱等一眾十數人皆被押回汴州(宣武軍治,在今河南開封),因在此事件中並無過錯,最後被朱温釋放,隨侍在其左右。 [2] 
後梁建立後,趙廷隱歷經太祖朱温、末帝朱友貞兩代皇帝,在梁晉兩河對壘期間已官至邢州都監。他累立戰功,但卻遭到節度使劉重霸的嫉妒。劉重霸誣稱趙廷隱欲率所部軍隊投降晉王李存勖,將他械送汴州。朱友貞雖知趙廷隱無罪,但又不願違背邊臣的請求,於是將趙廷隱貶到南陽,但沒過多久便又將他官復原職。 [3] 

趙廷隱投唐建功

同光元年(923年),晉王李存勖稱帝,建立後唐,史稱後唐莊宗,並在隨後的後唐滅後梁之戰中以大將李嗣源為前鋒,攻破中都(治今山東汶上),俘殺梁軍主將王彥章。趙廷隱此時正在王彥章軍中為裨將,與都監張漢傑、曹州刺史李知節等皆被唐軍俘虜。 [4]  他原本要被處死,但因唐將夏魯奇稱其材可用,因而被李存勖釋放,從此便效力於後唐。 [5] 
同光三年(925年),趙廷隱又參與後唐滅前蜀之戰,隨魏王李繼岌攻打蜀地,並在先鋒軍中任監押。他軍紀嚴明,嚴禁軍士燒殺搶掠,因此頗得蜀地民心。唐軍很快便攻入成都,滅亡了前蜀政權。趙廷隱因功進拜西川左廂馬步軍都指揮使 [6] 
同光四年(926年),李繼岌班師北歸,命趙廷隱與馬步軍都指揮使李仁罕、馬軍都指揮使潘仁嗣、右廂都指揮使張業、牙內指揮使武漳、驍鋭指揮使李延厚統領一支軍隊,留守成都,歸西川節度使孟知祥節制。 [7]  當時前蜀雖滅,但蜀地盜賊蜂起,叛亂頻發。趙廷隱與張業分統兵馬,將蜀地盜亂悉數討平。 [8]  他也因此積功升至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守漢州刺史上柱國,仍充任西川左廂馬步軍都指揮使。 [9]  不久,李存勖在兵變中被殺。李嗣源被擁立為帝,史稱後唐明宗 [10] 

趙廷隱大戰唐軍

孟知祥在李嗣源繼位後,逐漸萌生了據蜀自立之意。 [10]  他大肆擴充兵力,增設義勝、定遠、衝山、義寧、飛棹等軍,交由趙廷隱及李仁罕、張業等統領。 [11]  當時,東川節度使董璋亦有割據之意。兩鎮遂結為同盟,共同對抗朝廷。而李嗣源則以夏魯奇、李仁矩分鎮遂州(武信軍治所,在今四川遂寧)、閬州(保寧軍治所,在今四川閬中)二地,以圖遏制東西兩川 [12] 
遂州之戰示意圖 遂州之戰示意圖
長興元年(930年)九月,孟知祥採納了節度副使趙季良“以東川兵先取遂閬,然後並兵守劍門”的戰略,遣使約董璋一同舉兵。董璋遂舉兵反唐,攻打閬州。孟知祥隨之亦舉兵,讓李仁罕率趙廷隱、張業等攻打遂州。李嗣源以石敬瑭為招討使,進討兩川。董璋很快便攻下了閬州,但卻沒能攻下北面的利州(昭武軍治,在今四川廣元),以致未能增兵據守劍門關(蜀道入川的重要關口,在今四川劍閣東北)。 [13] 
唐軍前鋒部隊很快便攻佔了劍門。董璋遣使向孟知祥告急。孟知祥忙命李肇領兵五千,倍道兼行趕赴劍州(治今四川劍閣),又從遂州前線抽調趙廷隱,讓他率一萬兵馬隨後增援。當時正值嚴寒時節,士卒皆有畏戰之心,觀望不前。趙廷隱哭着對士卒道:“如今唐軍軍勢強盛,你們若不能力戰退敵,一旦西川失守,我們的妻兒將皆為他人所有。”士卒這才軍心振奮,很快便抵達劍州。董璋隨後亦增兵劍州,命王暉率三千兵屯於劍州南山。 [14] 
劍州之戰示意圖 劍州之戰示意圖
石敬瑭所率主力唐軍此時已抵達劍門,進屯於劍州北山。趙廷隱列陣於劍州牙城後山,李肇則與王暉列陣於河橋。石敬瑭率步兵進擊趙廷隱。趙廷隱則嚴陣以待,等到唐軍迫近時突然發起攻擊。石敬瑭敗退,隨後又派騎兵衝擊河橋,卻遭到李肇的強弩攢射,最終只得撤兵。當時,趙廷隱早已挑選五百善射兵士,埋伏在石敬瑭的歸路上。石敬瑭被追兵和伏兵兩面夾擊,大敗之下被迫退回劍門。 [15] 
石敬瑭此後再攻劍州,但仍被趙廷隱擊敗,再次退回劍門。而李仁罕此時卻已攻陷了遂州。石敬瑭見閬州、遂州皆已陷落,且大軍糧運不繼,於是撤軍北歸。趙廷隱率兩川聯軍追擊石敬瑭,一直攻至利州。利州昭武節度使李彥琦棄城而逃。趙廷隱遂進據利州,被孟知祥任命為昭武軍留後。他請求繼續進兵,攻取興元(治今陝西漢中)及秦州(治今甘肅秦安)、鳳州(治今陝西鳳縣)等地,但被孟知祥所拒絕。 [16] 
李嗣源因前線戰事不利,遂有罷兵和解之意。他以離間朝廷與孟知祥、董璋的關係為罪名,於長興二年(931年)閏五月誅殺了主倡此戰的樞密使安重誨,與兩川和解,朝廷征討兩川的戰事至此以失敗告終。後來,趙廷隱稱劍州之戰中與李肇同功,表示願將利州節鎮讓給李肇。孟知祥起初不肯同意,但因趙廷隱連番請求,遂將趙廷隱召回成都,以李肇接任昭武軍留後。 [17] 

趙廷隱討平東川

趙廷隱在劍州之戰後,鑑於董璋詭詐多變,曾建議孟知祥趁其到劍州勞軍將其殺掉,以獨霸兩川。孟知祥因缺乏周密準備,未敢貿然行動。 [18]  朝廷罷兵後,兩川之間矛盾日趨尖鋭,聯盟很快破裂。 [19]  董璋於長興三年(932年)四月突然舉兵攻入西川,聲勢浩大。趙季良勸孟知祥親征以鼓士氣。孟知祥遂以趙廷隱為行營馬步軍都部署,讓他先率三萬兵馬迎戰東川軍。 [20] 
趙廷隱向孟知祥辭行時,恰逢使者送來董璋的檄書以及給趙季良、趙廷隱的書信。董璋在檄書中稱趙季良、趙廷隱與其同謀,招他來攻西川。孟知祥將書信交給趙廷隱。趙廷隱也不看信,直接扔在地上,冷笑道:“不過是董璋的反間之計,想讓您殺掉副使(趙季良)和我而已。”他隨即便領兵出發。而此時,董璋已攻入漢州(治今四川廣漢)。 [21] 
孟知祥隨後親率八千兵馬趨漢州,與董璋會戰於雞蹤橋(在今四川廣漢北)。當時,趙廷隱三戰不利。 [22]  東川軍追擊趙廷隱,卻被孟知祥與張公鐸領兵“直衝其腹” [45]  ,頓時亂不成列。趙廷隱趁機整軍復戰,與孟知祥、張公鐸合軍夾擊,終於大敗東川軍。 [46]  董璋親兵盡喪,僅率數騎逃走。孟知祥奪回了漢州,命趙廷隱追殺董璋,自己徑自返回成都。 [23] 
董璋逃回梓州,卻被部將王暉、潘稠所殺。王暉隨即開城,向趙廷隱投降。趙廷隱進入梓州,封存府庫以待孟知祥前來接收,並獻董璋首級。孟知祥由此吞併了東川,不久便由成都東至梓州,自領東川節度使。 [47]  他隨後又劃出閬州、果州(治今四川南充)、蓬州(治今四川儀隴)、渠州(治今四川渠縣)、開州(在今重慶)五州 [48]  ,復設保寧軍,以趙廷隱為保寧軍留後。 [49] 

趙廷隱佐命後蜀

長興四年(933年),孟知祥未經朝廷詔令,便以墨制的形式署任趙廷隱及武泰軍留後趙季良、武信軍留後李仁罕、寧江軍留後張業、昭武軍留後李肇五人為本鎮節度使。 [24]  不久,朝廷拜孟知祥為劍南東西兩川節度使,封蜀王,同時正式授予趙季良、趙廷隱等五人為節度使。其中,趙廷隱為檢校太保、閬州保寧軍節度使。 [25] 
明德元年(934年),孟知祥在成都稱帝,建立後蜀。趙季良被拜為宰相。趙廷隱則被任命為左匡聖步軍都指揮使,與李仁罕、張業、侯弘實分掌軍權 [26]  ,仍領保寧軍節度使。 [27]  不久,孟知祥病逝,遺詔由太子孟昶繼位,並以趙季良、李仁罕、趙廷隱、王處回、張公鐸、侯弘實為輔政大臣。 [28]  當時,李仁罕恃功自傲,強逼孟昶任命其為判六軍諸衞事。孟昶為了牽制李仁罕 [29]  ,又以趙廷隱為六軍副使,兼任侍中。他後來與趙季良、趙廷隱合謀,在李仁罕入朝時命武士將其逮捕處死。 [30] 
明德三年(936年),石敬瑭攻滅後唐,稱帝建立後晉,史稱後晉高祖。他在次年(937年)發兵攻利州,結果在劍門被趙廷隱領兵擊退。 [31] 
廣政四年(941年),孟昶鑑於將帥遙領節度使的弊端,改以文官任節度使。趙廷隱時任衞聖馬步都指揮使、武德軍節度使(即東川節度使)中書令,與武信節度使王處回、保寧節度使張公鐸一同被加授檢校官,免去所領節度使之職。 [32] 

趙廷隱晚年及病逝

廣政十一年(948年),孟昶又誅殺宰相張業,黜退樞密使王處回。孟知祥時代的故將舊臣至此僅剩趙廷隱。安思謙欲取代趙廷隱 [33]  ,遂趁機誣稱趙廷隱謀反,併發兵包圍其府邸。山南西道節度使李廷珪恰於此時入朝,在孟昶面前進力保趙廷隱無罪。趙廷隱得免,遂稱病請辭軍職。孟昶以趙廷隱為太傅,賜爵宋王,每當有國家大事發生都要到其府中請教。 [34]  後來,趙廷隱又進位太師、中書令。 [35] 
廣政十三年(950年),趙廷隱病逝,終年六十六歲,賜諡忠武。 [1] 

趙廷隱主要影響

趙廷隱是孟知祥的創業勳臣,輔佐其建立後蜀,與趙季良、李仁罕、張業、李肇並稱後蜀開國五節度,後又接受遺詔,成為孟昶的輔政大臣。他在後蜀政權建立、發展過程中的功績主要有:
  • 擊退唐軍:趙廷隱在長興元年(930年)的後唐攻兩川之戰中,隨孟知祥起兵反唐,先是作為李仁罕的副將,隨其圍攻遂州,繼而又領兵北上,據守劍州,抵抗石敬瑭統帥的後唐大軍,多次擊退唐軍的進攻,最終迫使石敬瑭撤軍北歸,並乘勝奪取了利州昭武軍。孟知祥由此取得了戰爭的最終勝利,保持了對西川的割據。 [13-14]  [15]  [16] 
  • 兼併東川:趙廷隱在長興三年(932年)的董璋攻孟知祥漢州之戰中,領兵抗擊董璋,最終在雞蹤橋之戰中大破東川軍,並乘勝攻入東川。攻殺董璋。孟知祥由此吞併了東川鎮,勢力進一步發展壯大。 [20]  [22]  [23] 
  • 輔保幼主:趙廷隱在孟知祥臨終時接受遺詔,成為後主孟昶的輔政大臣,並與孟昶合謀誅殺了恃功跋扈、威脅皇權的李仁罕。 [28]  [30] 

趙廷隱軼事典故

據《蜀檮杌》記載,明德四年(937年)時,後蜀有百姓譙本忤逆不孝,辱罵老母,結果變成一隻老虎,跑上城樓。趙廷隱開弓將老虎射死,並對孟昶道:“老虎是山林之獸,而人能變成老虎在城市中出沒,這可能是一種預兆,虎旅(指軍隊)中有人要圖謀不軌。”當夜,軍中果然有軍士張洪謀叛,事敗伏誅。而張洪,外號正是張大蟲(即張老虎) [50] 

趙廷隱歷史評價

孟昶:漢高帝三傑定海內,朕今得趙季良、趙廷隱、張業、李昊張虔釗孫漢韶,是六傑也;虞舜舉八元而天下治,朕有王處回、毋昭裔、張公鐸、範仁恕,是四元也。 [44] 
脱脱:廷隱拳勇有智略,知祥麾下無及者。 [36] 
吳任臣:文肅等諸人,故高祖創業勳臣,史所號五節度使是也。景從霸主,豹變雲蒸,可不謂盛焉。而運籌敵愾,克保始終,兩趙(指趙季良、趙廷隱)之功績茂矣。 [43] 
陳鱣:季良、廷隱,運籌決勝,厥功甚鉅。 [51] 

趙廷隱人際關係

兒子:趙崇祚,官至衞尉少卿,曾編輯十卷《花間集》。 [37] 
兒子:趙崇韜,官至武定軍節度使、山南武定緣邊諸砦都指揮副使,宋滅後蜀之戰時統兵迎戰宋軍,最終兵敗漢源坡,力戰被俘。 [38]  [39] 
孫子:趙文亮,趙崇韜之子,娶孟昶之女為妻。 [38] 

趙廷隱後世紀念

墓葬
後蜀宋王趙廷隱墓位於成都市龍泉驛區十陵鎮青龍村一組,於2010年11月至2011年5月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墓葬為帶斜坡墓道豎穴磚室墓,由墓道、封面牆、墓門、甬道、主室及南、北、西三耳室構成。出土有陶質庭院一套、趙廷隱墓誌及買地券各一件,以及40餘件陶瓷器、近50件各類彩色陶俑和少量金屬器。 [42] 

趙廷隱史料索引

十國春秋·卷五十一·後蜀四》 [40] 
九國志·卷七》 [41] 
參考資料
  • 1.    《十國春秋·卷四十九》:廣政十三年冬十一月,甲子,太師、中書令、宋王趙廷隱薨,諡曰忠武。
  • 2.    《九國志·卷七》:廷隱少知兵律,尚義氣。始事梁祖子友亮,因擊鞠墮馬死,廷隱、董璋等十數人,皆追赴汴州,知其無過,竟釋不問,令結事左右。
  • 3.    《九國志·卷七》:末帝即位,唐莊宗入鄴,兩河對壘十有餘年。時廷隱為邢州都監,累立戰功,節度使劉重霸嫉之,誣廷隱將所部兵降於莊宗,因械送汴州。末帝知其非罪,又重違邊臣之請,乃貶廷隱於南陽。未幾追復舊職。
  • 4.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二》:同光元年,夏,四月,己巳,升壇,祭告上帝,遂即皇帝位,國號大唐,大赦,改元。……冬,十月,壬申,帝以大軍自楊劉濟河,癸酉,至鄆州,中夜,進軍逾汶,以李嗣源為前鋒,甲戌旦,遇梁兵,一戰敗之,追至中都,圍其城。……王彥章以數十騎走,……馬躓,遂擒之,並擒都監張漢傑、曹州刺史李知節、裨將趙廷隱、劉嗣彬等二百餘人。乙亥,帝發中都,舁王彥章自隨,……帝知其終不為用,遂斬之。
  • 5.    《九國志·卷七》:及彥章敗,廷隱為莊宗所獲,將以就戮。大將夏魯奇奏曰:“此矬也,其材可用。”遂釋之。
  • 6.    《九國志·卷七》:魏王繼岌討西川,以廷隱為先鋒監押。自入敵境,即禁兵士燒廬舍、剽財物,蜀人德之。魏王平成都,錄其功,奏授左廂馬步軍都指揮使。
  • 7.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四》:天成元年,春,正月,戊辰,孟知祥至成都。……魏王繼岌留馬步都指揮使陳留李仁罕、馬軍都指揮使東光潘仁嗣、左廂都指揮使趙廷隱、右廂都指揮使浚儀張業、牙內指揮使文水武漳、驍鋭指揮使平恩李廷厚戍成都。甲申,繼岌發成都。
  • 8.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四》:時成都雖下,而蜀中盜賊羣起,佈滿山林。……蜀中羣盜猶未息,知祥擇廉吏使治州縣,……遣左廂都指揮使趙廷隱、右廂都指揮使張業將兵分討羣盜,悉誅之。
  • 9.    《十國春秋·卷五十一》:已而隨高祖入西川。積功至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守漢州刺史、上柱國,充左廂馬步軍都指揮使。
  • 10.    《十國春秋·卷四十八》:頃之莊宗遇弒,魏王繼岌自殺,明宗入立,改是年為天成元年,知祥乃訓練兵甲,陰有王蜀之志。
  • 11.    《十國春秋·卷四十八》:秋七月,開庫中,得鎧甲二十萬,益置義勝、定遠諸軍、左右牙等兵,……八月,增置左、右衝山等六營,……置義寧等二十營,……又置左、右牢城四營,……九月,又置左、右飛棹兵六營,……命李仁罕及廷隱、知業等分領之。
  • 12.    《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六》:時董璋作鎮東川已數年矣,亦有雄據之意。會朝廷以夏魯奇鎮遂州,李仁矩鎮閬州,皆領兵數千人赴鎮,復授以密旨,令制御兩川。董璋覺之,乃與知祥通好,結為婚家,以固輔車之勢。知祥慮唐軍驟至,與遂、閬兵合,則勢不可支吾,遂與璋協謀。
  • 13.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七》:長興元年九月,癸亥,西川進奏官蘇願白孟知祥雲:“朝廷欲大發兵討兩川。”知祥謀於副使趙季良,季良請以東川兵先取遂、閬,然後並兵守劍門,則大軍雖來,吾無內顧之憂矣。知祥從之,遣使約董璋同舉兵。璋移繳利、閬、遂三鎮,數其離間朝廷,引兵擊閬州。庚午,知祥以都指揮使李仁罕為行營都部署,漢州刺史趙廷隱副之,簡州刺史張業為先鋒指揮使,將兵三萬攻遂州。東川兵至閬州,……庚辰,城陷,殺仁矩,滅其族。丙戌,下制削董璋官爵,興兵討之。丁亥,以天雄節度石敬瑭為東川行營都招討使,以夏魯奇為之副。冬,十月,戊戌,董璋引兵趣利州,遇雨,糧運不繼,還閬州。知祥聞之,驚曰:“……今董公僻處閬州,遠棄劍閣,非計也。”欲遣兵三千助守劍門;璋固辭曰:“此已有備。”
  • 14.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七》:長興元年十一月,己巳,階州刺史王經贄、瀘州刺史馮暉與前鋒馬步都虞候王思同、步軍都指揮使趙在禮引兵出人頭山後,過劍門之南,還襲劍門,壬申,克之。己卯,董璋遣使至成都告急。知祥聞劍門失守,大懼。庚辰,遣牙內都指揮使李肇將兵五千赴之,戒之曰:“爾倍道兼行,先據劍州,北軍無能為也。”又遣使詣遂州,令趙廷隱將萬人會屯劍州。時天寒,士卒恐懼,觀望不進,廷隱流涕諭之曰:“今北軍勢盛,汝曹不力戰卻敵,則妻子皆為人有矣。”眾心乃奮。甲申,董璋遣前陵州刺史王暉將兵三千會李肇等分屯劍州南山。
  • 15.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七》:長興元年十二月,壬辰,石敬瑭至劍門。乙未,進屯劍州北山;趙廷隱陳於牙城後山,李肇、王暉陳於河橋。敬瑭引步兵進擊廷隱,廷隱擇善射者五百人伏敬瑭歸路,按甲待之,矛稍欲相及,乃揚旗鼓譟擊之,北軍退走,顛墜下山,俘斬百餘人。敬瑭又使騎兵衝河橋,李肇以強弩射之,騎兵不能進。薄暮,敬瑭引去,廷隱引兵躡之,與伏兵合擊,敗之。敬瑭還屯劍門。
  • 16.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七》:長興二年春,正月,庚午,李仁罕陷遂州,夏魯奇自殺。癸酉,石敬瑭復引兵至劍州,屯於北山。……敬瑭與趙廷隱戰不利,復還劍門。二月,己丑朔,石敬瑭以遂、閬既陷,糧運不繼,燒營北歸。……兩川兵追石敬瑭至利州,壬辰,昭武節度使李彥琦棄城走;甲午,兩川兵入利州。孟知祥以趙廷隱為昭武留後。……五月,辛巳,昭武留後趙廷隱自成都赴利州,逾月,請兵進取興元及秦、鳳;孟知祥以兵疲民困,不許。
  • 17.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七》:長興二年閏月,庚寅,制以太子太師致仕。……李從璋以甲士圍其第,自入見重誨,拜於庭下。重誨驚,降階答拜,從璋奮撾擊其首。奏至,己亥,下詔,以重誨離間孟知祥、董璋、錢鏐為重誨罪。丙午,帝遣西川進奏官蘇願、東川軍將劉澄各還本道,諭以安重誨專命,興兵致討,今已伏辜。……十二月,癸亥,昭武留後趙廷隱白孟知祥以利州城塹已完,頃在劍州與牙內都指揮使李肇同功,願以昭武讓肇,知祥褒諭,不許;延隱三讓,癸酉,知祥召廷隱還成都,以肇代之。
  • 18.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七》:廷隱遣使密言於知祥曰:“董璋多詐,可與同憂,不可與共樂,他日必為公患。因其至劍州勞軍,請圖之,並兩川之眾,可以得志於天下。”知祥不許。(胡注:趙廷隱所以能拒石敬瑭者,依險而戰也。平原易地,烏能當北兵﹖就使殺董璋,並兩川之眾,亦不能得志於天下。孟知祥之不許,蓋審己量彼也。)璋入廷隱營,留宿而去。廷隱嘆曰:“不從吾謀,禍難未已!”
  • 19.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七》:長興三年春,正月,孟知祥以朝廷恩意優厚,而董璋塞綿州路,不聽遣使入謝,……乃復遣使語之,璋不從。二月,孟知祥三遣使説董璋,以主上加禮於兩川,苟不奉表謝罪,恐復致討;璋不從。三月,辛丑,遣李昊詣梓州,極論利害,璋見昊,詬怒,不許。昊還,言於知祥曰:“璋不通謀議,且有窺西川之志,公宜備之。”
  • 20.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七》:長興三年夏,四月,東川節度使董璋會諸將謀襲成都,皆曰必克;……璋入境,破白楊林鎮,執戍將武弘禮,聲勢甚盛,知祥憂之。趙季良曰:“……璋素有威名,今舉兵暴至,人心危懼。公當自出御之,以強眾心。”辛巳,以廷隱為行營馬步軍都部署,將三萬人拒之。
  • 21.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七》:長興三年五月,壬午朔,廷隱入辭。董璋檄書至,又有遺季良、廷隱及李肇書,誣之雲,季良、廷隱與己通謀,召己令來。知祥以書授廷隱,廷隱不視,投之於地,曰:“不過為反間,欲令公殺副使與廷隱耳。”再拜而行。……璋兵至漢州,潘仁嗣與戰於赤水,大敗,為璋所擒,璋遂克漢州。
  • 22.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七》:長興三年五月,癸未,知祥留趙季良、高敬柔守成都,自將兵八千趣漢州,……甲申,遲明,廷隱陳於雞蹤橋,義勝定元都知兵馬使張公鐸陳於其後。……知祥登高冢督戰,左明義指揮使毛重威、左衝山指揮使李瑭守雞蹤橋,皆為東川兵所殺。趙廷隱三戰不利,牙內都指揮副使侯弘實兵亦卻,知祥懼,以馬棰指後陳。
  • 23.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七》:璋拊膺曰:“親兵皆盡,吾何依乎!”與數騎遁去。……西川兵入漢州府第,求璋不得,士卒爭璋軍資,故璋走得免。趙廷隱追至赤水,又降其卒三千人。……乙酉,知祥會廷隱於赤水,遂西還,命廷隱將兵攻梓州。
  • 24.    《十國春秋·卷四十八》:長興三年八月甲子,知祥令李昊為武泰留後趙季良、武信留後李仁罕、保寧留後趙廷隱、寧江留後張知業、昭武留後李肇等草表,……更令昊為己草表,請行墨制,又表請以季良等五留後為節度使。……四年春二月戊申,知祥以墨制署趙季良等為五鎮節度使。
  • 25.    《舊五代史·卷四十四》:長興四年二月癸亥,以西川節度使孟知祥為劍南東、西兩川節度使,封蜀王。三月乙酉,以西川節度副使、知武泰軍節度兵馬留後趙季良為檢校太保、黔南節度使;以西川諸軍馬步都指揮使、知武信軍節度兵馬留後李仁罕為檢校太傅、遂州節度使;以西川左廂馬步指揮使、知保寧軍節度兵馬留後趙廷隱為檢校太保、閬州節度使;以西川右廂馬步都指揮使、知寧江軍兵馬留後張知業為檢校司徒、夔州節度使;以西川衙內馬步都指揮使、知昭武軍兵馬留後李肇為檢校太保、利州節度使,從孟知祥之請也。
  • 26.    《錦裏耆舊傳·卷七》:長興五年夏四月,文武勸進,即皇帝位。大赦國內,改唐長興五年為明德元年,……左右馬步軍都指揮使李仁罕、趙廷隱、張業、侯洪實分掌軍權。
  • 27.    《十國春秋·卷四十八》:明德元年閏月己巳,王乃即皇帝位於成都,國號蜀。二月癸酉,以趙季良為司空兼門下侍郞、同平章事,領武泰節度使如故;……趙廷隱為左匡聖步軍都指揮使,仍領保寧節度使;
  • 28.    《十國春秋·卷四十八》:明德元年秋七月甲子,立皇子東川節度使、同平章事、親衞馬步都指揮使仁贊為太子,仍監國,召司空同平章事趙季良與李仁罕、趙廷隱、王處回、張公鐸、侯弘實同受遺詔輔政。是夕殂。
  • 29.    《九國志·卷七》:昶襲位,李仁罕求總六軍,將圖非望。以廷隱為六軍副使,以制之。
  • 30.    《十國春秋·卷四十九》:明德元年秋九月甲寅,詔加衞聖諸軍都指揮使、武信軍節度使李仁罕兼中書令,判六軍事;以左匡聖都指揮使、保寧軍節度使趙廷隱兼侍中,為六軍副使。仁罕自恃宿將有功,求判六軍,令進奏吏宋從會以意諭樞密院,又至學士院偵草麻,帝不得已,有是命。……冬十月,帝令繼勳等與趙季良、趙廷隱謀,命武士執仁罕,殺之。
  • 31.    《十國春秋·卷四十九》:明德三年十一月,晉王即皇帝位於柳林。……四年三月,晉遣使告即位。……是歲,晉人侵利州,至劍門,趙廷隱領兵拒退之。
  • 32.    《十國春秋·卷四十九》:廣政四年春二月丙辰,加衞聖馬步都指揮使武德節度使兼中書令趙廷隱、樞密使武信節度使同平章事王處回、捧聖控鶴都指揮使保寧節度使同平章事張公鐸檢校官,並罷其節度使。三月甲戌,以翰林學士承旨李昊知武德軍,散騎常侍劉英圖知保寧軍,諫議大夫崔鑾知武信軍,給事中謝從志知武泰軍,將作監張讃知寧江軍。先是,節度使多領禁兵,或以它職留成都,委僚佐知留務,專事聚斂,政事不治,民無所訴。帝知其弊,因使諸臣各知節度事,略與正帥有異。
  • 33.    《十國春秋·卷五十七》:廣政中,復從臾誅張業于都堂。已又謀盡去舊將,欲代趙廷隱之位,因密告廷隱謀反,以李廷珪力救,事得解。
  • 34.    《十國春秋·卷四十九》:廣政十一年秋七月,司空兼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張業、樞密使保寧節度使兼侍中王處回奢豪專恣;甲子,帝命壯士擊殺業于都堂,籍沒其家,處回聽歸私第,黜為武德節度使兼中書令。戊辰,安思謙密告衞聖都指揮使兼中書令趙廷隱謀反,夜發兵圍其第。會山南西道節度使李廷珪入朝,極言廷隱無罪,得免。甲戌,廷隱稱疾,請解軍職,許之。八月甲申,以趙廷隱為太傅,賜爵宋王,國有大事,就第問之。自是故將舊臣殆盡,帝始親政事於朝堂。
  • 35.    《十國春秋·卷五十一》:既而李仁罕、張業相繼以罪死,廷隱遂致仕廢於家。最後官至太師、中書令。
  • 36.    [元]脱脱著.宋史:大眾文藝出版社,1999.04:4376
  • 37.    《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九十九》:《花間集》十卷(江蘇巡撫採進本),後蜀趙崇祚編。崇祚字宏基,事孟昶為衞尉少卿,而不詳其裏貫。《十國春秋》亦無傳。案蜀有趙崇韜,為中書令廷隱之子。崇祚疑即其兄弟行也。
  • 38.    《宋史·卷四百七十九》:崇韜驍果有父風。……歷左右衞聖步軍都指揮使。選其子文亮尚公主。加領洋州武定軍節度、山南武定緣邊諸砦都指揮副使。漢源之戰,獨策馬先登,及蜀軍敗,猶手擊殺十數人,為宋師所擒。
  • 39.    《宋史·卷四百七十九》:乾德二年,命忠武軍節度王全斌充鳳州路行營前軍兵馬都部署,武信軍節度、侍衞步軍都指揮使崔彥進充副都部署,……寧江軍節度、侍衞馬步軍都指揮使劉廷讓充歸州路行營前軍兵馬副都部署,……率禁兵三萬人、諸州兵二萬人分路討之。……及兵至,昶遣王昭遠、趙崇韜、韓保正、李進等來拒戰。
  • 40.    [清]吳任臣撰,徐敏霞、周瑩點校.十國春秋:中華書局,1983:757-758
  • 41.    [宋]路振撰,連人點校.九國志:齊魯書社,2000:74-76
  • 42.    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年鑑2011:文物出版社,2012-11:386-387
  • 43.    [清]吳任臣撰,徐敏霞、周瑩點校.十國春秋:中華書局,1983:761
  • 44.    實賓錄:卷五  .國學典籍網[引用日期2021-06-19]
  • 45.    《九國志·卷七》:董璋舉兵襲我廣漢,先鋒兵將至成都,公鐸率諸軍從知祥逆戰於雞蹤橋。我師不利,公鐸率所部兵力戰,直衝其腹,璋兵大敗。
  • 46.    《九國志·卷七》:與璋戰雞蹤橋前,頗為所挫,廷隱偽遁,璋逐之。知祥與公鐸領兵繼進,璋軍亂不成列,廷隱復整陣,與知祥、公鐸合擊之,璋軍大敗,斬首數千級。
  • 47.    《資治通鑑·卷二百七十七》:璋至梓州,肩輿而入,……至府第,方食,暉與璋從子牙內都虞侯延浩帥兵三百大嗓而入。……璋至北門樓,呼指揮使潘稠使討亂兵,稠引十卒登城,斬璋首,乃取光嗣首以授王暉,暉舉城迎降。趙廷隱入梓州,封府庫以待知祥。丙戌,知祥入成都,丁亥,復將兵八千如梓州,至新都。趙廷隱獻董璋首。六月,戊午,趙季良帥將吏請知祥兼鎮東川,許之。
  • 48.    《九國志·卷七》:知祥以廷隱功多,且怒仁罕之貪愎,遂自領兩川節度使,以閬、果、蓬、渠、開五州隸之。
  • 49.    《十國春秋·卷五十一》:高祖既據有兩川,復於閬州置保寧軍,授廷隱保寧軍留後。
  • 50.    《蜀檮杌·卷下》:(明德四年)十月,百姓譙本罵母,忽然化成虎上城,趙廷隱射殺之。因見昶言曰:“虎,山林之獸,而人化之,入於城市,疑虎旅中有謀不軌之士。”其夜,張洪謀叛。翌日,為其黨所告,伏誅。洪,太原人,剛勇猛厲,軍中號為張大蟲。至是有虎上城被誅,即其驗也。
  • 51.    [清]陳鱣.續唐書:中華書局,1985:53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