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謝升

(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鎖定
謝升(1579年-1645年),字伊晉,號青墩,山東德州人,明末清初政治人物。 [21] 
謝升於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中進士,歷任三河遵化雄縣滑縣知縣,萬曆末召入中央,歷任吏部文選司郎中考功司主事及文選司員外郎。天啓年間,任吏部文選司郎中、太常寺少卿。崇禎二年(1629年),升太僕寺卿,翌年轉任吏部左侍郎,再轉南京吏部尚書。崇禎七年(1634年),在温體仁的引薦下出任吏部尚書,三年後因事罷官。崇禎十二年(1639年),再任吏部尚書,因其負責的人事工作令崇禎帝滿意,於翌年改禮部尚書,拜東閣大學士,躋身內閣,官至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崇禎十五年(1642年),因私下批評崇禎帝及泄露對清議和等事被彈劾·,遭削籍處分。清軍入關後降清,官復原職,入內三院馮銓洪承疇共理機務。 [2-4] 
順治二年(1645年),謝升去世,享年六十七歲。諡號清義,追贈太傅乾隆年間被列入《貳臣傳》。 [3] 
全    名
謝升
別    名
謝陞
伊晉
青墩
諡    號
清義
所處時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山東濟南府德州
出生日期
1579年9月8日(萬曆七年八月十八日)
逝世日期
1645年2月15日(順治二年正月十九日)
主要作品
《修新橋碑記》
最高官職
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

謝升人物生平

謝升早期仕途

謝升祖籍江西贛縣,高祖父謝時榮入山東德州衞軍籍(一説十世祖在洪武年間作為小旗入德州左衞軍籍 [41]  ),從此謝家成為山東德州人。謝升生於萬曆七年(1579年,官年為萬曆十年即1582年 [1]  )八月十八日,他自幼喪母,考中秀才後又喪父。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考中舉人。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在殿試中以三甲第三十五名獲賜同進士出身 [1]  [21] 
謝升登科後,初授三河知縣,任上“負長才,有幹局理煩治劇,凡前令所未為及為而未竟者,輒勇往為之,理官如家,愛民如子”,表現出自己的才幹與擔當。 [22]  後調任遵化知縣,因丁祖父憂去職。 [21]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起復雄縣知縣,隨即改滑縣知縣。任上“器宇嚴肅,操守端潔,執法不撓”,於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行取入京,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擢吏部考功司主事,後為文選司員外郎,天啓三年(1623年)稱病辭官。 [4]  [5] 

謝升宦海沉浮

天啓四年(1624年),謝升在時任吏部尚書的東林黨人趙南星的推薦下出任文選司郎中。以往吏部銓政都由下屬選郎負責,吏部尚書只管批准而已,趙南星則多次寫字條,要求選郎用他想用的人,謝升憤然道:“吾不能為太宰供執筆役也!(我不能給吏部尚書當書童)”隨即辭官。魏忠賢趕走東林黨後,凡是不依附趙南星的人都被升官,謝升也在天啓六年(1626年)二月被起用為太常寺添注少卿。 [4]  [6]  然而,謝升“始不附門户(東林黨等朋黨),終不附逆璫(魏忠賢)”,拒絕加入為魏忠賢建生祠的上疏聯名中,因此完成一次考選後就“潔身勇退”,並曾上書規勸魏廣微 [45]  ,而且在魏忠賢想要殺掉趙南星時向吏部尚書崔景榮上書並“痛哭爭之”,才保住了趙南星的性命。 [46]  魏忠賢倒台後,謝升於崇禎元年(1628年)三月再次被推薦起用。 [7-8]  八月十六日,授太常寺少卿。 [9] 
崇禎二年(1629年)四月,朝廷正在會推缺人的雲南、四川、河南、順天巡撫,謝升向吏部尚書王永光報名加入候選名單。諸臣考慮到謝升曾任遵化知縣,對薊州邊外的蒙古部落比較熟悉,適合當順天巡撫。謝升聽説後,認為這是在害他,又向王永光稱病推辭,王永光同意,改用王元雅出任。等到會推太僕寺卿時,謝升又説自己病好了,遂補為太僕寺卿。閏四月,謝升、王永光因此事遭言官毛羽健彈劾,王永光辯解自己本就無意用謝升,指責毛羽健受人(暗指韓爌)主使,最後此事不了了之。 [3]  [10]  [52] 
崇禎三年(1630年)正月,拜吏部左侍郎。 [11]  崇禎四年(1631年)四月,調任南京吏部尚書。 [12]  崇禎五年(1632年)秋,謝升被推舉為都察院左都御史,言官路振飛彈劾包括避推薊撫在內的種種劣跡,稱之為“九尾狐”,崇禎帝認為“似屬不實”,但終未起用謝升。 [3]  [13] 
崇禎七年(1634年)八月二十一日,在崇禎帝就吏部尚書人選問題舉行的平台召對中,與謝升過從甚密的首輔温體仁以及另一大學士錢士升、大理寺卿朱大啓以及西班武臣都推薦謝升出任吏部尚書,翌日,崇禎帝就認命謝升為吏部尚書。 [3]  [48]  謝升在任上幫助温體仁排擠其政敵許譽卿文震孟。後温體仁另一親信都察院左都御史唐世濟推薦名列欽定逆案的“閹黨”人物霍維華,謝升沒有糾駁,遂遭言官李夢辰等彈劾,謝升遂於崇禎十年(1637年)二月被罷官。 [3]  [4]  [14] 
崇禎十二年(1639年)八月,因新任吏部尚書莊欽鄰數月都未到任,謝升再次被崇禎帝起用為太子太保、吏部尚書。 [15]  [31]  他在任上“一切條用新法”,把人事工作辦理得井井有條,受到崇禎帝賞識。 [2] 

謝升躋身閣臣

崇禎十三年(1640年)四月二十八日,謝升改禮部尚書,拜東閣大學士,與陳演一起躋身內閣。 [16]  八月,加少保,改吏部尚書,進武英殿大學士,不久又升少傅、建極殿大學士 [2]  [3] 
崇禎十四年(1641年)五月,松山、錦州戰事吃緊,明朝難以救援,原任兵部尚書傅宗龍在外放陝西三邊總督前向謝升談到新任兵部尚書陳新甲對清主和,其後寧前道副使石鳳台因向朝廷傳達清方有意議和而被崇禎帝以辱國之罪下獄時,謝升也私下對閣僚表達過對石鳳台的同情與對議和的支持,便讓陳新甲向崇禎帝建議“用間”,以引導崇禎帝同意對清議和(即“款議”)。崇禎帝果然同意議和,並在崇禎十五年(1642年)正月初八日召見閣臣商議此事。閣臣中只有謝升明確表態支持議和,轉述了此前傅宗龍的話,並説:“彼果許款,款亦可恃。”崇禎帝遂委任陳新甲主持議和。 [3]  [17]  [23] 
崇禎十五年(1642年)四月,謝升在與新任科道官議及兵餉時批評崇禎帝“自用聰明,察察為務,天下俱壞”,又説崇禎帝是在奉先殿祈籤後才決定對清議和,囑咐這些科道官不要議論此事。在場的科道官倪仁楨、方士亮、朱徽、廖國遴等紛紛舉報謝升的這些言行,彈劾他“歸罪天子”“誹謗君父,泄禁中語,大不敬,無人臣禮”。崇禎帝大怒,在旨意中有“朕心甚痛”之語,命議處謝升。適逢言官米壽圖在彈劾從松山逃回的兵部郎中張若麒時也要求處置其後台謝升,崇禎帝遂將謝升予以削籍處分。亦有説法是崇禎帝本欲嚴懲謝升,但看到羣臣附和彈劾謝升的奏疏不下上百份,遂從輕處置(崇禎帝用人有“彈章愈多,位愈固”的特點,即對該人的信任與言官對他的彈劾往往呈現反比例關係 [47]  ),只將謝升貶為民而已。 [2]  [3]  [4]  [35] 

謝升降清去世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隨後派吳徵文、閻傑鎮守德州,謝升起兵殺死他們,並立被囚禁於德州的慶王後裔、時任香河知縣的朱帥𨨢為濟王(關於此事的不同説法,參見“人物爭議”目錄)。隨後清軍入關,謝升與同籍御史趙繼鼎盧世㴶等於六月派人到北京奉表降清,提及自己舉兵經過,並請求清廷“興滅繼絕,不泯明祀”。被清廷派去招撫山東的王鰲永也推薦起用謝升,清廷遂命其官復原職。 [3]  八月二十七日,謝升至京,清廷命其入內三院,與馮銓洪承疇共理機務,謝升以年老為由請求歸鄉,清廷予以慰留。 [24]  十月,南明左懋第陳洪範使團在北京見到謝升“時而夷帽,時而南冠,默然忸怩”。 [25]  十二月,謝升參與處理偽太子案,判定所謂前明太子為劉姓人冒充。 [3] 
順治二年(1645年)正月十七日,謝升稱病告假,清廷命太醫診視。 [26]  兩天後,謝升去世。 [27]  清廷贈其為太傅,賜諡號“清義”,賞給他的兒子中書舍人的官職,賜祭九壇,加祭七罈,給全葬銀兩。 [28]  乾隆年間,謝升被編入《貳臣傳》。 [29] 

謝升主要影響

謝升是明朝少有的兩度出任吏部尚書的官僚,也是少有的以吏部尚書入閣的閣臣,對崇禎朝的人事有重要影響。在第一任吏部尚書任上,他幫助温體仁排斥異己、打擊政敵,先後逐走許譽卿、文震孟等。 [3]  [32]  在第二任吏部尚書任上,以逋賦之罪將蘇州知府陳洪謐削籍、松江知府方岳貢奪官,在官吏考選問題上都會請命於崇禎帝,貢士及歲貢二百六十二人都被補為各部、寺司屬以及推官、知縣。 [2]  而且他用人還有一條原則,即凡是同鄉德州人不準參加考選,即使參加也分給不好的官職(也有人質疑他此舉的公正性)。 [33]  因此,崇禎帝對他的人事工作十分滿意,特命入閣。 [2]  入閣後,他“以精自負”,在票擬時苛求細節,反而讓崇禎帝不滿 [49]  ,且其聲譽不佳,給事中王士鑅更將謝升及温體仁、楊嗣昌薛國觀並稱為“四凶”。 [3]  [50] 

謝升歷史評價

  • 曹溶:不附時局,累至尚書,有清譽,獨與何吾騶、文震孟相忤,時論為之不平。 [2] 
  • 陳盟:升歷官清潔,能不附時趨,但溪刻深中,絕少情實。 [4] 
  • 吳甡:自薛韓城(薛國觀)、謝德州在閣,皆嚴刻繩下,致主上疑猜日甚。 [51] 
  • 黃景昉:①謝最落落難合。②德州非端人。③謝城府素深阻,即隻字未易窺探,忽至此(指批評崇禎帝),若魔祟使然。 [18] 
  • 談遷:德州巧宦,詎昧三緘之戒、資人彈射哉?蓋名位已極,藉口直諒,去有餘榮。二三少年嘵嘵交喙,正墮其術中耳。古人有言:“智老而猾。”如德州是也。 [30] 
  • 楊士聰:①德州內附烏程(温體仁),步趨不爽,於同鄉中獨厚宋鳴梧父子,跡其所為,又未嘗不縱不徇也。夫內植黨援,而無關輕重之人,苛求以示公,此輩心事,真不可令人見也。②夫但保自己名位,而排擠桑梓,此謝德州升之所為也。 [34] 

謝升軼事典故

謝升歸咎下人

謝升起初“聖眷頗隆”,但在崇禎十四年(1641年)冬崇禎帝祭拜明光宗御容時,閣臣中只有謝升遲到。言官要彈劾他,謝升上疏辯解説自己出門時衣帶斷了需要縫補,又説給自己抬轎的班役來晚了,所以要求將自己和裁縫、班役一起審訊。崇禎帝雖然令其免議,但對謝升已有所厭惡。 [36-37] 

謝升帝賜子名

謝升年過五十還沒有兒子,崇禎帝説:“清忠若卿,豈終無子者?”於是預賜其子名重光、重輝。後來謝升納妾,果然在崇禎八年(1635年)生子,就用了崇禎帝取的名字。 [39]  [40] 

謝升鬼魂索命

順治元年(1644年)冬,崇禎帝的丈人周奎獻出一名自稱前明皇太子朱慈烺者,刑部山東司主事錢鳳覽經過對前明宦官的調查詢問,認定其為真太子。但清廷繼續要求辨認真偽,謝升曾為太子侍講,遂被派去辨認,認定為偽太子,遭錢鳳覽及百姓怒罵。清攝政王多爾袞下令將錢鳳覽處斬。翌年正月初一日,謝升在朝賀後退朝時看到錢鳳覽,拱手説:“錢老先生在此。”隨後錢鳳覽就不見了。此後謝升卧病數日,病危時脖子忽然逐漸腫脹,並説:“刑部錢老爺至,可獻茶!”臨終前,數語又屢次説:“錢老先生幸少寬,毋太拘急!”然後就死了。多爾袞聽説謝升死亡經過後,暫時放了“偽太子”一馬。直到四月有人起兵欲救“偽太子”,“偽太子”才被殺。 [38] 

謝升修土地廟

相傳,謝升少年時每天乘擺渡去大運河西岸的一所書院求學,有一年夏天旁晚,謝升放學回家,當他走到運河邊時,突然下起暴雨。正當謝升在河邊徘徊時,忽聽身後有人説:“公子是要過河嗎?”謝升回頭一看,是位拄着枴杖的老漢,就説:“老先生你也想過河呀!這樣的天氣,咱們只好在此淋一會了。”老者説:“是呀,看這雨沒有要停的意思。”那老者邊説邊打顫。謝升見此,便將自己的大褂脱下,送到老漢面前説“老先生,你年老體弱,彆着了涼,着涼會生病的。你先穿上避避寒吧!”老者與謝升互相推讓,最後老者將自己的枴杖送給謝升,結果枴杖並稱幾丈的巨棒,成功幫謝升渡河。等謝升進了名為“西方庵”的土地廟避雨時,發現土地爺塑像的枴杖下半截是濕的,才知道那個老者就是這個土地爺。其後謝家集體到西方庵燒香,謝升當眾許願説:“我若金榜題名做了高官,要重修此廟,為尊神塑金身。”等謝升做了大官後,再次參拜西方庵土地爺,並吩咐家人返修西方庵。建成後,謝升回來參加了落成儀式,德州及周邊縣的大小官員均參加了儀式。之後德州的大小官員都會在每年二月初二來此燒香,西方庵土地廟成了德州的一大景觀。後來,土地爺的身後出現少許金色脱落,人們從脱落處看到了裏面的泥塑,隨後謝升就被罷官了。所以,就有傳言稱謝升丟官系言而無信、沒履行諾言所致。從此謝家在德州的聲望一落千丈。到謝升再次出仕清廷時,還淪落到家人出門沒人理,甚至出現了孩子們唱兒歌罵他家的事。 [44] 

謝升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備註
祖父
謝選
贈柱國、少傅 [42] 
父親
萬曆十七年(1589年)進士,官至浙江道御史,贈柱國、少傅 [21] 
母親
焦氏
贈一品夫人 [21] 
繼母
曾氏
贈一品夫人 [21] 
弟弟
謝陛
字紫宸,號丹楓,入清為拔貢生,但不入仕 [41] 
妻子
楊氏
德州人,楊桐之女 [21] 
於氏
陵縣人,於莪之女,十六歲嫁謝升,順治十八年(1661年)卒,享年六十四歲 [42] 
妾室
汪氏
謝升子女均為其所生 [21] 
兒子
謝重光
崇禎八年(1635年)生,早夭 [39]  [40] 
順治元年(1644年)生,官至刑部郎中 [21]  [42] 
女兒
謝氏
嫁盧孝餘 [42] 

謝升主要作品

謝升有《修新橋碑記》一文收入《滑縣誌》中。 [43] 

謝升人物爭議

李自成派兵接管德州時,據説謝升對闖軍追贓不滿而起兵,殺死李自成派到德州的官吏,接着守城。 [19]  謝升後來上書清廷時也稱自己在四月二十七日凌遲了李自成所派州牧吳徵文、防禦閻傑,並奉朱帥𨨢為主,號召遠近州縣反抗李自成。 [3]  南明弘光政權為此加封謝升為上柱國。不過也有説法是起兵者是謝升之弟謝陛,而非謝升。 [20]  張忻為謝升所撰的墓誌銘則稱是謝升授意其弟行此舉 [21]  ,但謝升夫人於氏及謝陛的墓誌銘在述及此事時均只提謝陛而不提謝升。 [41]  [42]  還有記載説當時德州起兵反抗李自成的人士都想邀請謝升出面,謝升卻逃到城外農村別墅中,即使其夫人勸告也不聽。 [39] 

謝升史料索引

  • 《清史列傳·貳臣傳[乙編]·謝升》 [3] 
  • 《清內院大學士謝升墓誌銘》 [21] 
  • 《崇禎五十宰相傳》 [2] 
  • 《崇禎閣臣行略》 [4] 
參考資料
  • 1.    《萬曆三十五年丁未科進士登科錄》謝升條。
  • 2.    曹溶:《崇禎五十宰相傳》謝升條。
  • 3.    清國史館編,王鍾翰點校.《清史列傳》:中華書局,1987年:第6526-6528頁
  • 4.    陳盟:《崇禎閣臣行略》謝升條。
  • 5.    《滑縣誌》(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卷六。
  • 6.    《大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68,天啓六年二月十九日條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10-30]
  • 7.    《崇禎長編》,崇禎元年三月十三日條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10-30]
  • 8.    《崇禎長編》,崇禎元年三月二十八日條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10-30]
  • 9.    《崇禎長編》,崇禎元年八月十六日條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10-30]
  • 10.    《崇禎長編》,崇禎二年閏四月初六日條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10-30]
  • 11.    《崇禎長編》,崇禎三年正月初五日條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10-30]
  • 12.    《崇禎長編》,崇禎四年四月十四日條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10-30]
  • 13.    《崇禎長編》,崇禎五年十月初二日條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10-30]
  • 14.    《崇禎實錄》,崇禎十年二月十二日條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10-30]
  • 15.    《崇禎實錄》,崇禎十二年八月初五日條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10-30]
  • 16.    《崇禎實錄》,崇禎十三年四月二十八日條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10-30]
  • 17.    《崇禎實錄》,崇禎十五年正月初一日條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10-30]
  • 18.    黃景昉著,朱曦林點校.《宦夢錄 館閣舊事》:中華書局,2018年:第61、64、79頁
  • 19.    蔣德璟:《愨書》卷十二,《衰病蒙恩疏》:將過德州,則聞舊輔謝升等被賊拷掠,不勝痛憤,倡士民起義兵,殺偽官及其左右十八人。遂大捐金錢,積糧買馬,據城拒賊。
  • 20.    文秉:《甲乙事案》捲上:加保定巡撫黎玉田為兵部尚書,山東原任大學士謝升上柱國,在借御史盧世㴶太僕寺卿。馬士英奏北信誅偽官之功,故有是命。史可法亦乞選使臣齎監國即位二詔及賜吳三桂、謝升二敕往北直、山東曉諭。時訛傳德王起義,謝升輔佐之故也。先是有朱帥欽者,慶藩宗室,為香河知縣,棄官南走,偽防禦閻傑囚之於德州,傑與偽知州吳徵文比餉酷甚,貢生馬元騄、謝陛等暗結義旅,一呼而起殺傑與徵文,出帥欽於獄奉以為主,權稱濟王,檄告遠近,於是殺逐偽官來附者四十餘州縣,遂訛傳謝陛為謝升也。
  • 21.    王明福編.《德州明清墓誌集註》:線裝書局,2015年:第91-95頁
  • 22.    《三河縣誌》(清康熙十二抄本)捲上。
  • 23.    談遷:《棗林雜俎》仁集:舊輔臣謝升見邊事大壞,憶督臣傅宗龍臨行有“樞臣計專主款”之語,發聞,先帝遂召新甲陛見,切責良久,遍詢諸輔,獨升對曰:“彼若果許款,款亦可恃。”議遂安,時壬午正月初八日事也。
  • 24.    《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卷7,順治元年八月二十七日條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11-09]
  • 25.    鄧凱等.《崇禎長編(外十種)》: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21頁
  • 26.    《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卷13,順治二年正月十七日條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11-09]
  • 27.    《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卷13,順治二年正月十九日條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11-09]
  • 28.    《大清世祖章皇帝實錄》卷13,順治二年正月二十日條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11-09]
  • 29.    《大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卷1022,乾隆四十一年十二月初三日條  .明清實錄數據庫[引用日期2023-11-09]
  • 30.    談遷.《國榷》: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5922頁
  • 31.    文秉:《烈皇小識》卷六:先是,田唯嘉罷斥,升南京右都御史莊欽鄰為吏部尚書,欽鄰遷延半年不至,奉旨詰責,欽鄰調用,而特召謝升為吏部尚書。
  • 32.    文震孟:《烈皇小識》卷四:給事中許譽卿削籍為民,福建右佈政申紹芳革職法司提問。譽卿由壬戌考選,歷任工科都給事中,計今十四年,資俸俱極深。以母老,欲得南京太常少卿,以便迎養。同人俱不可,德州遂欲題升南缺。先文肅愠甚,語侵德州過當,德州懷恨。適台省同時攻德州及總憲,許公謂必須舍德州而專攻總憲。蓋總憲與烏程朋比肆惡,尤不可緩。户科姚思孝業具彈章,以德州、總憲並列。以許公言,遂去德州,德州稍稍相忌矣。而御史張纘曾不通商榷,特疏獨參德州,張寓與許比鄰,德州疑此疏出先文肅及許公意。又山東左佈政勞永嘉輦金六萬兩,主兵科宋之普家,營升登萊巡撫,已入啓事矣。勞,故‘三案’漏網,諸台省擬合力以攻之。德州三過户科宋學顯,曲致殷勤,求諸君稍徐之,候旨下而攻之未晚。蓋旨既下,則前金可分享也。又曰:勞公之座,即申公之座也。申系寒家姻戚,時以右佈政齎表入都,瓜期已及,蓋直以此相期,而台省竟不能待,交章連牘。有旨:“登撫者另推!”而東省諸人,又無不懷恨矣。宋之普力慫德州,謂先文肅決不相容,自時以銓席待南冢及大司農,豈能久留汝耶?德州已心動,適又值張纘曾之疏,以之普語為信然。遂具疏參譽卿與紹芳,坐以爭官講缺,而參紹芳中有“憑藉奧援”等語,閣中相顧錯愕。嘉善謂“爭官須有實跡,當令回奏!”不應。烏程票旨,而悍然搶去,票旨雲:“大幹法紀,著降級調用。”夫既雲“大幹法紀”矣,而僅僅降調乎?次日,果改票:“著削籍為民。”先文肅力爭之,不能得,乃言:“科道為民,極榮之事,敬謝老先生玉成之。”又二日,旨下:“譽卿為民,紹芳提問。”
  • 33.    楊士聰:《玉堂薈記》卷一:德州掌銓,凡德州人,不令來選,來選者輒得劣地歸。德知府楊本針操守治行俱無議,大計忽以浮躁處河南,山東人俱不知所從來,久之乃知一鄉紳府佐有一揭在德州處,止以本針為同鄉,不得不處。夫官評不憑撫按,而憑劣紳之仇揭,冢宰之執法安在也?即以同鄉示公,詎足述乎?
  • 34.    楊士聰.《玉堂薈記》:中華書局,1985年:第6、33頁
  • 35.    文秉:《烈皇小識》卷七:時邊塞議款,上頗秘其事,德州與新甲諮台省,訟言其不可,給事中朱徽首先糾劾,謂:“事關宗社,謝升身系大臣,既知不可,即當極諫,乃諫諍不聞,而昌言於眾,以暴揚皇上之過,大不敬無人臣禮。”上震怒,奉旨有“朕心甚痛”之語,將大有所處分,而羣臣隨聲附和,不下百餘疏,聖意遂從輕,止削籍為民。
  • 36.    文秉:《烈皇小識》卷七:大學士謝升罷。德州由外廷入,聖眷頗隆。去冬,上用十一般茶飯禮祭光廟御容,諸閣臣陪祭,德州最後至,糾儀台省糾之。德州疏辯言:“臣將出門,而衣帶忽斷,再續再繼,以是後期,乞將臣與縫衣者同下法司,嚴加訊鞫。”雖奉旨免議,而聖意已移矣。
  • 37.    楊士聰:《玉堂薈記》卷一:進御容之日,上出甚早,百官多未到者,時德州已入閣矣,亦未到,乃上揭參班役及裁縫。參班役,以其赴寓遲也;參裁縫,以其綴系不堅,臨期而落也。此等舉動,書之史冊,可發大噱。大臣凡事當自引咎,不可諉罪於人,況諉之下役乎?雖微事,可以卜相業。
  • 38.    錢士馨:《甲申傳信錄》卷九:時舊閣臣謝升久入內院升,舊當侍講,認太子,初訊時升亦以為非是,太子呼升曰:“謝先生豈亦不能相識乎?前時某日先生講某書言某事云云,如是先生猶憶之乎?”升默然不復言,乃曲躬打揖,鳳覽復怒升,因詆升不臣……而正陽門商民各具疏請釋太子,共詈謝升悖逆無道禽畜也……鳳覽復疏劾謝升,十二月十日,攝政王御殿諭羣臣曰:“汝等力爭太子,何意?我自有着落,何必爾輩若爭?”於是御史趙開心同錢鳳覽並而奏言太子甚切,攝政王曰:“爾等言太子真偽,皆無傷。言真,不過優以王爵;言偽,必偽家識之乃決。獨晉王為明朝王子,謝升為明朝大臣,而鳳覽不遜晉王,為無君;百姓罵大臣,為無上,如此皆亂民也。除偽太子外,凡繫獄爭言太子無狀及錢鳳覽、趙開心等,盡斬之。”……(錢鳳覽)既殺,明年乙酉正月元夕後,謝升早朝出,見鳳覽於前,謝拱手曰:“錢老先生在此。”忽不見而歸,卧病數日,病篤,頸忽漸腫,曰:“刑部錢老爺至,可獻茶!”將卒,數語曰:“錢老先生幸少寬,毋太拘急!”遂死。攝政王聞之,竟無傷偽太子意矣。四月初六日,東安縣鳳阿營富民祁八忽聚徒劫騾騎及丁壯男子,曰往救太子……初十日,偽太子卒。
  • 39.    錢士馨:《甲申傳信錄》卷九:甲申,闖寇既定山東,德州豪士起義,欲引舊相謝升為重,升匿村墅不出,夫人於氏遣人要之,曰:“速入城共事,毋緩,若依違,鄉野雖義紳亦流賊矣!”升不聽。及清召用,即兼程入京師,邀夫人行,夫人曰:“我已受誥命,於理難安。公欲行,但攜有子妾行可矣,然恐老骨頭亦葬送在外耳。”是年正月,其言竟驗。初升艱於舉子,先皇帝曰:“清忠若卿,豈終無子者?”預賜名曰重光、重輝,後妾果舉子,及升卒,其子蔭為中書。
  • 40.    郭之奇:《宛在堂集》卷二十四,《賀謝青墩冢宰舉長男序》。
  • 41.    王明福編.《德州明清墓誌集註》:線裝書局,2015年:第98-101頁
  • 42.    王明福編.《德州明清墓誌集註》:線裝書局,2015年:第97-98頁
  • 43.    《滑縣誌》(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卷九。
  • 44.    謝閣老與土地爺的傳説  .德城區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3-11-09]
  • 45.    劉若愚:《酌中志》卷十一:吏部文選司謝升起用到京,見光景不好,遂勉完一選,潔身勇退,且以書勸南樂,停止中旨,大拂南樂、逆賢之意。
  • 46.    瞿式耜:《瞿忠宣公集》卷二,《端用人之源疏》:南星忠清為國,首忤權奸,奸相逢迎,賊璫誓殺南星,賴舊銓臣謝升力言於崔景榮,痛哭爭之,僅免逮繫……
  • 47.    《明史 卷二百五十三 列傳第一百四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2-01]
  • 48.    蔣德璟:《敬日堂外集》卷一,《平台召對(崇禎七年八月二十一日)》:於是西班先舉南吏部尚書謝升……大理寺卿朱大啓舉謝升……既畢,於是大學士温體仁、錢士升同舉謝升,王應熊舉唐世濟……上……因詢升、世濟何人,體仁奏:“同官士升從南來,極推謝升。”士升亦奏:“南中惟謝升最有才也。”……數日前舊宰李長庚方歸,即有言當事欲用謝升、唐世濟者,而廿二日特召升、世濟之命下矣。
  • 49.    黃景昉:《館閣舊事》:謝德州公升自家宰入,素以精自負,票本中如小吏姓名、錢糧升合、罪犯所坐詞俱摘出,煩褻非王言體。而魏公照乘尤迂蹇不可耐,傳笑四方,上久亦覺而厭之,於是有仍起宜興(周延儒)、江夏(賀逢聖)之舉。
  • 50.    李清:《三垣筆記》附識捲上:周輔延儒靈穎善對,嘗召對,上雲:“近日科道橫如楊枝起一疏薦四十二人,是用人不在銓部,只在科道。若楊嗣昌、温體仁已物故,薛國觀已賜死,謝升已處分,何王士鑅疏又云四凶?”延儒雲:“堯有四凶。”上色稍怡。
  • 51.    李清.《三垣筆記》:中華書局,1982年:第202頁
  • 52.    畢自嚴:《記述奏對》:吏部尚書王永光出班奏:……羽健竟謂會推時臣先欲推謝升,因謝升揭於臣,臣遂改推。臣原未常[嘗]欲用升,升亦未嘗有揭到臣。……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