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楊士聰

鎖定
楊士聰(1602-1648),字朝徹,號鳧岫。明末山東濟寧人,是內閣首輔周延儒的門生。崇禎四年以賜同進士出身及第,與復社核心人物張溥同年,官至翰林院檢討。他為人聰明機敏,善於鑽營,北京被攻佔後投靠李自成政權,後又入清朝為官。
本    名
楊士聰
朝徹
鳧岫
所處時代
明末清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濟寧直隸州
出生日期
1597年
逝世日期
1648年
主要作品
《玉堂薈記》
《靜遠堂稿》
《甲申核真略》
《戊寅紀事》

楊士聰人物生平

楊士聰,字朝徹,號鳧岫。為明末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濟寧直隸州人。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參加科舉考試,得中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同一科當中,有東林領袖張溥為三甲第一名,張溥曾在崇禎年間發動東林黨人,籌集了幾十萬兩白銀賄賂宮中,操控朝政,時人謂崇禎是在朝天子,張溥是在野天子,而其同年楊士聰亦深預其事。其人《明史》無傳,據晚明及清初雜史記載,楊士聰也是東林人士,是周延儒的門生,與復社往來密切。
崇禎皇帝曾對楊士聰寄予厚望,恩寵備至,任命其為皇太子朱慈烺的老師之一,而楊士聰日後所為,實負厚恩,故為人所不齒。
楊士聰為人陰險,毫無氣節。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禎於煤山自盡,史稱”甲申國難“。有太監收斂崇禎,而滿朝大臣爭着向大順政權獻寵,竟然任由崇禎屍體在薄棺中腐敗,往吊者僅十幾人,楊士聰不在其中。 [1] 
據《國難睹記》記載,楊士聰投降大順政權,為偽兵部侍郎 [2]  。但《爝火錄》記載其投靠大順政權為户部侍郎 [3]  。楊士聰雖然投靠李自成,但李自成看不起這些沒有氣節的降官,仍然對其追贓2萬兩。一些平日清廉的官員付不起追贓銀,被拷打至死。但楊士聰很快就付清了2萬兩,所以卒然無事。
清軍南下後,楊士聰又入清朝為官。野史曾謂有士子獻對聯曰:”一二三四五六七;忠信孝悌禮義廉。“上聯隱藏”亡八“二字,下聯隱藏”無恥“二字。按明末降清為官甚多,亦可能是誤將他人事例張冠李戴,但較之楊士聰”三姓家奴“之生平,此對聯之形容亦不為冤。

楊士聰主要著作

楊士聰入清為官後,曾撰野史《玉堂薈記》多有其他史料所不載事,有一定的史料價值。但他因東林黨門户之見,記述當時史事曲意迴護其座師周延儒及其他東林黨人,甚至惡意篡改,”論明末事多有偏頗“,而因為其成書甚早,後來成書的談遷《國榷》、李遜之《三朝野記》,因作者同為東林人士,都引用其不少説法 [4] 
參考資料
  • 1.    計六奇.《明季北略》:1984年,中華書局
  • 2.    《國難睹記》:“凡受賊偽命諸臣,親見其貼欽授銜於門者,……兵政府大堂侯恂,少堂楊士聰。”
  • 3.    李天根.《爝火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 4.    談遷.《國榷》:中華書局,19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