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虹彩病毒病

鎖定
虹彩病毒感染後主要是會造成造血織組壞死,主要病徵會出現體色變黑、鰓蓋張開及鰓部出血的情況,傳染方式主要是以水平感染為主,這點與神經壞死病毒可透過種魚垂直感染有很大的不同。
中文名
虹彩病毒病
造成傷害
造成造血織組壞死
主要特徵
體色變黑、鰓蓋張開及鰓部出血
傳染方式
以水平感染為主

虹彩病毒病基本信息

虹彩病毒主要感染無脊椎動物和低等脊椎動物,屬大型20面體狀、細胞質型DNA病毒虹彩病毒科(Iridoviridae)共分為5個病毒屬,即虹彩病毒屬(Iridovirus)、綠虹彩病毒屬(Chloriridovirus)、淋巴囊腫病毒屬(Lymphocystivirus)、蛙病毒屬(Ranavirus)和細胞腫大病毒屬(Megalocytivirus)。其中,細胞腫大病毒屬虹彩病毒是魚類重要病毒性病原之一。近年來在東亞、東南亞和歐洲地區,由該類病毒引起的魚類疾病已呈明顯上升趨勢,患病魚的死亡率從30%(成魚階段)到100%(幼苗階段)不等,給水產養殖業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嚴重阻礙了魚類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在國內外受到愈來愈大的關注。

虹彩病毒病地理分佈

迄今為止,文獻報道的魚類細胞腫大病毒屬虹彩病毒已有20餘種,該屬虹彩病毒感染的硬骨魚類包括鱸形目鰈形目鱈形目魨形目等4目近百種海水、淡水魚類
在中國,多種細胞腫大病毒屬虹彩病毒陸續被發現,其宿主幾乎涵蓋了我國主要的海水養殖魚類以及重要的淡水養殖魚類。1992年在台灣澎湖養殖的石斑魚(Epinephelus sp)、真鯛等暴發了一種虹彩病毒病,該病毒可導致養殖石斑魚、真鯛等大量死亡,死亡率高達60%~100%。Chou H Y等通過迴歸感染試驗證明了病毒的致病性,並依據病毒形態特徵將其命名為台灣石斑魚虹彩病毒(Taiwan grouper iridovirus,TGIV)。1994年廣東省養殖魚(Siniperca chuatsi)暴發性流行病是由虹彩病毒引起,在病魚脾臟組織中觀察到截面呈六角型、直徑約150 nm的球狀病毒。由於該病毒主要感染鱖魚的脾臟和腎臟,He J G等建議將該病毒命名為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Infectious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ISKNV)。Weng S P等報道了廣東網箱養殖石首魚(Sciaenop socellata)患有病毒性傳染病,通過對病魚的臨牀症狀、病理及病毒的核酸序列分析後將其鑑定為虹彩病毒。2003年Chen X H等從福建沿海養殖場患病大黃魚(Larimichthys crocea)體內分離到一種病毒,通過組織病理和病毒形態學分析,鑑定為大黃魚虹彩病毒(Large yellow croaker iridovirus,LYCIV)。Shi C Y等在山東半島患病大菱鮃的病變細胞內觀察到一種20面體狀病毒顆粒,並根據病毒的形狀、大小、在細胞內的位置、靶組織類型以及病毒的MCP和ATP酶基因序列同源比對分析等將其鑑定為虹彩病毒,命名為大菱鮃紅體病虹彩病毒(Turbot reddish body iridovirus,TRBIV)。
此外,在其他養殖魚類如魚、羅非魚鱈魚以及觀賞魚類神仙魚非洲燈眼鱂和小密鱸等患病魚體內陸續發現了不同種類的細胞腫大病毒屬虹彩病毒。總的來説,細胞腫大虹彩病毒在東亞東南亞發現最早、種類最多、流行最為廣泛、感染的魚類品種也最多,而在美洲、歐洲等地區則較為少見。

虹彩病毒病臨牀症狀

感染細胞腫大病毒屬虹彩病毒的病魚,其外觀臨牀症狀一般包括:體表無明顯損傷,嗜睡,游泳異常;貧血症狀明顯,血液稀薄、色淡,凝固性差,鰓外觀呈暗灰色;腎臟失血,呈灰白色等。但病魚的臨牀症狀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如Shi C Y等報道,感染TRBIV的大菱鮃病魚腹面沿脊椎骨附近皮下淤血、發紅,側鰭、尾鰭胸鰭及鰭基部充血、發紅。而Kim W S等則發現,感染TBIV(Turbot iridovirus)的大菱鮃呈現體色蒼白、腹部膨脹、眼睛突出等臨牀症狀。
組織病理學變化方面,細胞腫大虹彩病毒通常會導致病魚的脾、腎等病毒靶器官內出現大量嗜鹼性的、細胞質勻質化的、直徑約15 μm~20 μm的腫大細胞,這是該類病毒重要的感染特徵之一,也是該類病毒被命名為“細胞腫大虹彩病毒”的原因。這些腫大細胞內含嗜鹼性的包涵體和固縮的細胞核
Shi C Y等發現患病大菱鮃的鰓組織結構鬆散,次級鰓絲變厚或相互融合,上皮細胞層腫脹、崩解、脱落,柱細胞斷裂、解體;黏液細胞鹽細胞萎縮,結構不清;次級鰓絲的毛細血管中密實充斥着大量血細胞。病魚脾組織解體,橢圓體鞘崩解,細胞離散,其中分散着大量紅細胞淋巴細胞;腎臟造血組織肥大細胞線粒體腫脹,內嵴結構消失。而Kim W S等發現感染TBIV的大菱鮃心內膜以及肝臟竇狀隙實質細胞內均出現炎症細胞魚眼脈絡膜內也出現腫大細胞,並出現壞死灶,腫大細胞的細胞核腫脹、崩解或結構不清。Jung S J等發現患病石鯛的胃、腸等器官的固有層黏膜下層、漿膜層出現壞死的上皮細胞。
以上這些臨牀症狀和病理變化表明,細胞腫大虹彩病毒病是一種全身性、系統性感染,病毒對魚體上皮組織內皮組織親嗜性較強,對脾臟、腎臟等魚類造血器官和組織的破壞尤為嚴重,從而導致病魚貧血、多器官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