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凝固性

鎖定
凝固性,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的相變過程。在一定壓強下,液態的晶體物質,其温度略微低於熔點時,微粒便將規則地排列成為穩定的結構。開始是少數微粒按一定的規律排列起來,形成所謂的晶核,而後圍繞這些晶核成長為一個個晶粒。因此,凝固過程就是產生晶核和晶核生長的過程,而且這兩種過程是同時進行的。液態晶體凝固時的温度就是凝固點,温度等於該晶體的熔點,但概念不同,不同的晶體其凝固點亦不相同。
中文名
凝固性
釋    義
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的相變過程
液態晶體物質在凝固過程中放出熱量(稱為凝固熱,其數值等於熔化熱),在凝固過程中其温度保持不變,直至液體全部變為晶體為止。非晶體的液態物質,在凝固過程中,温度降低逐漸失去流動性,最後變為固體。在凝固過程它沒有一定的凝固點,只是與某個温度範圍相對應。熔化是凝固的相反過程。蛋白質凝固:變性蛋白質分子互相凝集為固體的現象稱凝固。
凝固點是晶體物質凝固時的温度,不同晶體具有不同的凝固點。在一定壓強下,任何晶體的凝固點,與其熔點相同。同一種晶體,凝固點與壓強有關。凝固時體積膨脹的晶體,凝固點隨壓強的增大而降低;凝固時體積縮小的晶體,凝固點隨壓強的增大而升高。在凝固過程中,液體轉變為固體,同時放出熱量。所以物質的温度高於熔點時將處於液態;低於熔點時,就處於固態。非晶體物質則無凝固點。液-固共存温度濃度越高,凝固點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