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茶器

鎖定
茶器,用現在人的觀點來看,飲一杯茶用這麼多複雜的器具似乎難以理解。但在古代人説,則是完成一定禮儀,使飲茶至好至精的必然過程。用器的過程,也是享受制湯、造華的過程。
其實,現代烹飪所用器具較陸羽二十四器更為複雜,只不過廚師作,客人吃,不知其中艱辛而已。
中文名
茶器
外文名
tea ware
類    型
茶文化領域的術語

茶器常用茶器

茶器
茶器(19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是説一般勞動工作茶藝是一種物質活動,更是精神藝術活動,器具則更重要講究,不僅要好使好用,而且要有條有理,有美感。所以,早在《茶經》中,陸羽便精心設計了適於烹茶、品飲的二十四器。
1.風爐:為生火煮茶之用,以中國道家五行思想與儒家為國勵志精神而設計,以鍛鐵鑄之,或燒製泥爐代用。其具體設計思想見後章茶道部分。
2.笤:以竹絲編織,方形,用以採茶。不僅要方便,而且編制美觀,這是由於古人常自採自制自食而特意設置。
3.炭撾:六稜鐵器,長一尺,用以碎炭。
4.火夾:用以夾炭入爐。
5.釜:用以煮水烹茶,似今日本茶釜。多以鐵為之,唐代亦有釜瓷石釜,富家有銀釜。
茶器 茶器
6.交牀:以木製,用以置放茶釜。
7.紙囊:茶炙熱後儲存其中,不使泄其香。
8.碾、拂末:前者碾茶,後者將茶拂清。
9.羅合,羅是篩茶的,合是貯茶的。
10.則:有如現在的湯匙形,量茶之多少。
11.水方:用以貯生水。
12.漉水囊:用以過濾煮茶之水,有銅製、木製、竹製。
13.瓢:杓水用,有用木製。
14.竹莢:煮茶時環擊湯心,以發茶性
15.鹺簋、揭:唐代煮茶加鹽去苦增甜,前者貯鹽花,後者杓鹽花。
16.熟盂:用以貯熱水。唐人煮茶講究三沸,一沸後加入茶直接煮,二拂時出現泡沫,杓出盛在熟盂之中,三沸將盂中之熟水再入釜中,稱之謂“救沸”、“育華”。
17.碗:是品茗的工具,唐代尚越瓷,此外還有鼎州瓷、婺州瓷、嶽州瓷、壽州瓷、洪州瓷。以越瓷為上品。唐代茶碗高足、偏身。
18.畚:用以貯碗。
19.扎:洗刷器物用,類似現在的炊帚
20.滌方:用以貯水洗具。
21.渣方:匯聚各種沉渣
22.巾,用以擦拭器具。
23.具列:用以陳列茶器,類似現代酒架
24.都籃:飲茶完畢,收貯所有茶具,以備來日。

茶器茶器的發展

中國古代茶人,用這樣細膩的描述體味自煎自食的樂趣,也從中表現實踐精神。陸羽當時便説明,所謂“二十四器必備”,是指正式茶宴,至於三五友人,偶爾以茶自娛,可據情簡化。
宋代不再直接煮茶,而用點茶法,因而器具亦隨之變化。宋代茶藝,處處體現了理學的影響,連器具亦不例外,如烘茶的焙籠叫“韋鴻臚”,自漢以來,鴻臚司掌朝廷禮儀,茶籠以此為名,禮儀的含義便在其中了。碎茶的木槌稱為“木侍制”;茶碾叫作“金法曹”,羅合稱作“羅樞密”,茶磨稱“石轉運”,連擦拭器具的手巾都起了個高雅的官銜,叫作“司職方”。且不論這些名稱所表達的禮制規範是保守還是進步,其中的文化內涵則一目瞭然。可見,中國古代茶具不是為繁複而繁複,主要是表達一定思想觀念。宋代全套茶具以“茶亞聖”盧仝名字命名,叫作“大玉川先生”。足見,僅以使用價值來理解古代茶器是難得要旨的。今人蔘觀日本茶道表演,看見方巾、水方、小刷子等一堆器物,而不知其義。不用説現代中國人,即便日本茶道師,使用這些器物也不一定盡知其中含義。因此只能從文化觀念上,才可能作出合理的解釋。
明清廢團茶,散茶大興,烹煮過程簡單化,甚至直接用沖泡法,因而烹茶器皿亦隨之簡化。但簡化不等於粗製濫造,尤其對壺與碗的要求,更為精美、別緻,出現各種新奇造型。由於中國瓷器到明代有一個高度發展,壺具不但造型美,花色、質地、釉彩、窯品高下也更為講究,茶器向簡而精的方向發展。壺、碗歷代皆出現珍品,如明代宜德寶石紅、青花、成化青花、鬥彩等皆為上乘茶具。壺的造型也千姿百態。有提樑式、把手式、長身、扁身等各種形狀。圖案則以花鳥居多。人物山水也各呈異彩。我國唐代茶碗重古樸,而宋代由於鬥茶的出現,以茶花沫餑較品質高低,需要碗色與茶色和諧或形成鮮明對比,所以重瓷器色澤,而明清以後,茶之種類日益增多,茶湯色澤不一,壺重便利、典稚或樸拙、奇巧,碗則爭妍鬥彩,百花齊放。所以,僅明清壺碗組成一個大型展覽亦並不費難。
清代京師,則自有獨特的高雅茶具。老北京大家貴族、宮室皇廷,乃至以後許多高檔茶館,皆重蓋碗茶。此種茶杯一式三件,下有託,中有碗,上置蓋。蓋碗茶又稱“三才碗”。三才者,天、地、人也。茶蓋在上,謂之“天”,茶托在下,謂之“地”,茶碗居中,是為“人”。一副茶具便寄寓一個小天地小宇宙,包含古代哲人“天蓋之,地載之,人育之”的道理。
蓋碗茶源於何時,至今無定論。茶托又稱“茶船”,民間相傳為唐代西川節度使崔寧之女所造,始為木託,後以漆制,始稱茶船。但從目前考古發掘來看,茶托的出現肯定更早,所以崔寧之女創茶船之説也只能作故事傳説來看。益碗茶具有許多花樣,常繪山水花鳥,多出名人手筆。碗內又繪避火圖。有的連同茶托為十二式;也有的十二碗加十二託,為二十四式,以備茶會之用。清化茶托花樣繁多,有圓形、荷葉形、元寶形等等。北京氣候高寒,茶具以保温為要,所以蓋碗茶具一時風行,此風一起,影響各地。尤其是四川等地,大街小巷,處處茶館皆備蓋碗茶,至今特色不減。
明清以後,茶具不僅為實用,而且成為十分典雅的工藝品,許多家庭喜歡擺一套精美茶具,有客來沏一壺好茶,列杯分茗,既是親朋情誼,又是藝術品的陳列欣賞。中國人茶藝觀點可以説已深入千家萬户。
中國瓷器向來知名世界,飲中國茶,又用中國茶具方為完美。茶與茶具結合,推動了中國茶文化向外擴展。自明以來,我國出口貿易中茶與瓷器皆為大宗,近代更是如此。直至現代,中國茶具仍為世界各國所寶愛。今之東南亞國家,明明是自己燒製的茶具,卻以“中國瓷器”相標榜,以抬高身價。小小茶具對推動中外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茶具是離不開茶藝,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屬福建安溪茶藝,通過茶具把茶藝的精神表現的淋漓盡致,講究個心平氣和,可以達到修身養性。

茶器相關經典名句

一器成名只為茗,悦來客滿是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