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茶道

(品賞茶的美感之道)

鎖定
茶道,就是品賞的美感之道。亦被視為一種烹茶飲茶的生活藝術,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一種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 [1]  它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領略傳統美德,是很有益的一種和美儀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 [1] 
茶道文化起源於中國南宋時期傳入日本,衍生出日本茶道。 [2]  日本的煎茶道、中國台灣地區的泡茶道都來源於潮州的工夫茶 [16]  現如今,茶道文化已在日本流行。 [3] 
茶道的代表人物有唐朝《茶經》的作者茶聖陸羽和在少室山茶仙谷茶仙泉隱居時寫下《茶譜》《七碗茶詩》的唐朝詩人盧仝 [4]  。據廣東省文旅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潮州工夫茶藝是中國茶道的核心代表,在中國茶藝中最具代表性,既是一種茶藝,也是一種民俗,是“潮人習尚風雅,舉措高超”的象徵。雖然盛行於閩粵港台地區,但其影響早已遍及全國,遠及海外 [17] 
中文名
茶道
外文名
Tea Ceremony
特    點
茶、禮儀
涵    義
品賞茶的美感
拼    音
chá dào
發源地
中國
流行地
日本

茶道起源

中國茶道
中國茶道(6張)
茶道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意思就是:喝茶,飲茶等茶道被廣泛的推行,風靡一時,王公貴族朝臣沒有不喝茶的人。)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由此可見,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就是唐代陸羽所創的煎茶茶道。呂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對茶宴的優雅氣氛和品茶的美妙韻味,作了非常生動的描繪。
在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已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和儀式,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對茶飲在修身養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
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閒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沖淡簡潔,韻高致靜……”
南宋紹熙二年(公元1191年)日本僧人榮西將茶種從中國帶回日本,從此日本才開始遍種茶葉。在南宋末期(公元1259年)日本南浦昭明禪師來到我國浙江省餘杭縣的徑山寺取經,交流了該寺院的茶宴儀程,首次將中國的茶道引進日本,成為中國茶道在日本的最早傳播者。日本《類聚名物考》對此有明確記載:“茶道之起,在正元中筑前崇福寺開山南浦昭明由宋傳入。”日本《本朝高僧傳》也有“南浦昭明由宋歸國,把茶台子、茶道具一式帶到崇福寺”的記述。
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9張)
直到日本豐臣秀吉時代(公元1536~1598年,相當於我國明朝中後期)千利休成為日本茶道高僧後,才高高舉起了“茶道”這面旗幟,並根據《詩經》總結出茶道四規:“和、敬、清、寂”,顯然這個基本理論是受到了中國茶道精髓的影響而形成的,其主要的儀程框架規範仍源於中國。
中國的茶道出現很早,但遺憾的是中國雖然很早提出了“茶道”的概念,也在該領域中不斷實踐探索,卻沒有能夠旗幟鮮明地以“茶道”的名義來發展這項事業,也沒有規範出具有傳統意義的茶道禮儀。中國的茶道可以説是重精神而輕形式。有學者認為必要的儀式對“茶道”的旗幟來説是較為重要的,沒有儀式光自稱有“茶道”,雖然也不能説不可以,搞得有茶就可以稱道,那似乎就泛化了,最終也“道可道,非常道”了。
泡茶本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簡單得來只要兩個動作就可以了:放茶葉、倒水。但是在茶道中,那一套儀式又過於複雜或是過於講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會把日常的這件小事搞得如此複雜。
事實上中國茶道並沒有僅僅滿足於以茶修身養性的發明和儀式的規範,而是更加大膽地去探索茶飲對人類健康的真諦,創造性地將茶與中藥等多種天然原料有機地結合,使茶飲在醫療保健中的作用得以大大地增強,並使之獲得了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就是中國茶道最具實際價值的方面,也是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重視和喜愛的魅力所在。 [2] 
唐代的飲茶方式和唐代的茶湯與我們現在的概念完全不同。唐代飲茶,是將茶餅切碎碾成粉末,過“羅” (“羅”,就是篩子。“茶羅”是一種專門用來篩茶粉的茶具)後加入沸水中煮成糊狀,同時還要往裏加鹽、葱、姜、桔皮薄荷等,類似於一種可怕的“胡辣湯”。也難怪這種徹底怪味、想象起來都讓人覺得不堪下嚥的“茶湯”能提神,能讓人喝了不打瞌睡。 [5] 
唐代的茶道向後世流傳,在經歷了元朝統治的一百年後徹底在中國的土地上湮滅。反倒是日本茶道中保留了一部分唐代茶道的內容。元代興起的茶葉泡水一直傳到了現在,但這裏已經沒有了“道”的成分。今日盛行於中國的所謂“茶道”、“茶文化”,所謂“‘勤和簡靜’的茶道思想”,以及諸多扭捏姿態,全是近三十年來好事者向壁捏造故弄玄虛的胡扯。所謂“茶文化的研究”,自然更是瞎掰居多。還有更荒誕的所謂漚了若干年的一個普洱茶餅子價渝百萬的宣傳,則簡直形同欺詐。這正是所謂器之不存,道亦不復。 [5] 
所以,儘管“茶道”這個詞從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華詞典》、《辭海》、《詞源》等工具書中均無此詞條。
茶道屬於東方文化。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不同,在於東方文化往往沒有一個科學的、準確的定義,而要靠個人憑藉自己的悟性去貼近它、理解它。早在我國唐代就有了“茶道”這個詞,例如,《封氏聞見記》中:“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唐代劉貞亮在《飲茶十德》中也明確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文學家王心鑑《詠茶葉》詩中説:千挑萬選白雲間,銅鍋焙炒柴火煎。泥壺醇香增詩趣,瓷甌碧翠泯憂歡。老君悟道養雅志,元亮清談祛俗喧。不經涅槃渡心劫,怎保本源一片鮮。
茶道通過品茶活動來表現一定的禮節、人品、意境、美學觀點和精神思想的一種行為藝術。它是茶藝與精神的結合,並通過茶藝表現精神。興於中國唐代,盛於宋、明代,衰於清代。中國茶道的主要內容講究五境之美,即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同時配以情緒等條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被稱為美學宗教,以和、敬、清、寂為基本精神的日本茶道,則是繼承唐宋遺風。
深入挖掘中國文化內涵,深入研究探索中國文化的復興。茶文化既屬中國文化範疇,即為以禮規範在品茶的各個細節,講究茶葉、茶水、火候、茶具、環境、和飲者的修養、情緒等共同形成的一種意境之美。
茶文化的內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內涵一種具體表現,談茶文化必須結合中國傳統文化而論之。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和中華的文化內涵禮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徵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説是一種禮節現象。

茶道代表人物

茶道茶聖陸羽

陸羽(約733—約804),字鴻漸,唐朝唐代茶學家,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號“茶山御史” ,性詼諧,與女詩人李季蘭、詩僧皎然交厚。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陸羽隱居苕溪(今浙江湖州),撰《茶經》三卷,對茶的性狀、品質、產地、種植、採製、烹飲、器具等皆有論述,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唐代茶學家,其也因此而被後人尊為“茶聖” [6] 

茶道茶仙盧仝

盧仝相關圖片
盧仝相關圖片(4張)
盧仝 [7]  ,唐詩人。自號玉川子。廣泛的説法是范陽(今河北涿州)人,其實是今河南濟源市思禮人。才華橫溢而他不願仕進,年輕時便隱居少室山茶仙谷茶仙泉飲茶作詩度日,朝廷曾兩度要起用他為諫議大夫,均不就。曾作《月食詩》諷刺當時宦官專權,受到韓愈稱讚(時韓愈為河南令)。甘露之變時,因留宿宰相王涯家,與王同時遇害。其在少室山茶仙谷茶仙泉隱居時著有《茶譜》和《七碗茶詩》,對中國茶文化乃至日本茶道都影響深刻,其也因此而被後人譽為茶仙 [8] 

茶道品茶禮儀

我國是茶的故鄉,有着悠久的種茶汗青,又有着嚴格的敬茶禮節,還有着怪異的吃茶喝茶風尚。我國吃茶喝茶,從神農時代開始,少説也有四千七百多年了。茶禮有緣,古已有之。
客來敬茶,這是漢族最早重情好客的傳統美德與禮節。直到此刻,賓客至家,總要沏上一杯香茗。喜慶勾當,也喜用茶點招待。開個茶話會,既簡便經濟,又典雅持重。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指清香宜人的茶水。
我國漢族還有各種以茶代禮的風尚。南宋國都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並配以各色細果,饋送親友毗鄰,叫作七家茶。這種風尚,就是在茶杯內放兩顆青果即橄欖或金桔,暗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 [9] 
茶禮還是我國古代婚禮中一種隆重的禮節的。明·許次紓在《茶疏考本》中説: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成婚以茶為識,以為茶樹只能從種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否則就會枯死,因此把茶看作是一種至性不移的象徵。
所以,民間男女訂親以茶為禮,女方接受男方聘禮,叫下茶或茶定,有的叫受茶,並有一家不吃兩家茶的諺語。同時,還把整個婚姻的禮儀總稱為三茶六禮。三茶,就是訂親時的下茶,成婚的定茶,同房時的合茶。下茶又有男茶女酒之稱,即定婚時,男家除送如意壓帖外,要回送幾缸紹興酒。婚禮時,還要行三道茶典禮。三道茶者,第一杯百果,第二杯蓮子、棗兒;第三杯方是茶。吃的方式,接杯之後,雙手捧之,深深作揖,然後向嘴唇一觸,即由家人收去。第二道亦如此。第三道,作揖後才可飲。這是最尊敬的禮儀。這些繁俗,此刻當然沒有了,但婚禮的敬茶之禮,仍沿用成習。

茶道發展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然而,世界上的茶樹原產地並不是只有中國一個,在世界上的其它國家也發現原生的自然茶樹。但是,世界公認,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有着卓越的貢獻,這主要在於:最早發現並利用茶這種植物,把它發展形成為中國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並且逐步地傳播到中國的周邊國家乃至整個世界。
秦漢以前 巴蜀是中國茶業的搖籃
顧炎武曾道:“自秦取蜀而後,始有茗飲之事”,認為飲茶是秦統一巴蜀之後才開始傳播開來,肯定了中國和世界的茶葉文化,最初是在巴蜀發展起來的。這一説法,現已被絕大多數學者認同。
巴蜀產茶,可追溯到戰國時期或更早,巴蜀已形成一定規模的茶區,並以茶為貢品。
關於巴蜀茶業在中國早期茶業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漢成帝時王褒的《童約》,才始見諸記載,內有“烹荼盡具”及“武陽買茶”兩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帶,西漢時不僅飲茶成風,而且出現了專門用具;從後一句可以看出,茶葉已經商品化,出現瞭如“武陽”一類的茶葉市場。西漢時,成都不但已形成為中國茶葉的一個消費中心,由後來的文獻記載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葉集散中心。不僅僅是在秦之前,秦漢乃至西晉,巴蜀仍是中國茶葉生產和技術的重要中心。
三國兩晉 長江中游成為茶業發展壯大
秦漢時期,茶業隨巴蜀與各地經濟文化而傳播。首先向東部、南部傳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就是一個佐證。茶陵是西漢時設的一個縣,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鄰近江西、廣東邊界,表明西漢時期茶的生產已經傳到了湘、粵、贛毗鄰地區。三國、西晉階段,隨荊楚茶業和茶葉文化在全國傳播的日益發展,也由於地理上的有利條件和較好的經濟文化水平,長江中游或華中地區,在中國茶文化傳播上的地位,逐漸取代巴蜀而明顯重要起來。
三國時,孫吳據有東南半壁江山,這一地區,也是這時中國茶業傳播和發展的主要區域。此時,南方栽種茶樹的規模和範圍有很大的發展,而茶的飲用,也流傳到了北方高門豪族。西晉時長江中游茶業的發展,還可從西晉時期《荊州土記》得到佐證。其載曰“武陵七縣通出茶,最好”,説明荊漢地區茶業的明顯發展,巴蜀獨冠全國的優勢,似已不復存在。
南渡西晉之後,北方豪門過江僑居,建康(南京)成為中國南方的政治中心。這一時期,由於上層社會崇茶之風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東飲茶和茶葉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也進一步促進了中國茶業向東南推進。這一時期,中國東南植茶,由浙西進而擴展到了現今温州、寧波沿海一線。不僅如此,如《桐君錄》所載,“西陽、武昌、晉陵皆出好茗”,晉陵即常州,其茶出宜興。表明東晉和南朝時,長江下游宜興一帶的茶業,也著名起來。三國兩晉之後,茶業重心東移的趨勢,更加明顯化了。
唐代  長江中下游地區成為茶葉生產和技術中心
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產和飲用,已有一定發展,但北方飲者還不多。及至唐朝中後期,如《膳夫經手錄》所載“今關西、山東,閭閻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猶得,不得一日無茶”。中國嗜茶成俗,於是南方茶的生產,隨之空前蓬勃發展了起來。尤其是與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區,茶的生產更是得到了格外發展。唐代中葉後,長江中下游茶區,不僅茶產量大幅度提高,就是製茶技術,也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舒州集賢沐芽、湖州紫筍和常州陽羨茶成為了貢茶就是集中體現。茶葉生產和技術的中心,已經轉移到了長江中游和下游,江南茶葉生產,集一時之盛。當時史料記載,安徽祁門周圍,千里之內,各地種茶,山無遺土,業於茶者十之七八。同時由於貢茶設置在江南,大大促進了江南製茶技術的提高,也帶動了全國各茶區的生產和發展。由《茶經》和唐代其它文獻記載來看,這時期茶葉產區已遍及今之四川、陝西、湖北、雲南、廣西、貴州、湖南、廣東、福建、江西、浙江、江蘇、安徽、河南等十四個省區,幾乎達到了與中國近代茶區約略相當的局面。
宋代  茶業重心由東向南移
從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國氣候由暖轉寒,致使中國南方南部的茶業,較北部更加迅速發展了起來,並逐漸取代長江中下游茶區,成為茶業的重心。主要表現在貢茶從顧渚紫筍改為福建建安茶,唐時還不曾形成氣候的閔南和嶺南一帶的茶業,明顯地活躍和發展起來。
宋朝茶業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氣候的變化,長江一帶早春氣温較低,茶樹發芽推遲,不能保證茶葉在清明前貢到京都。福建氣候較暖,如歐陽修所説:“建安三千里,京師三月嘗新茶。”作為貢茶,建安茶的採製,必然精益求精,名聲也愈來愈大,成為中國團茶餅茶製作的主要技術中心,帶動了閔南、嶺南茶區的崛起和發展。由此可見,到了宋代,茶已傳播到全國各地。宋朝的茶區,基本上已與現代茶區範圍相符,明清以後,茶區基本穩定,茶業的發展主要是體現在茶葉製法和各茶類興衰演變。

茶道程序

程序
內容
淨手
先引茶入荷,請來賓賞茶。
賞具
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景德鎮的瓷器,宜興的紫砂壺。
洗壺
將沸水傾入紫砂壺、公道杯、聞香杯、品茗杯中,又迅速倒出,潔具提温。
“烏龍入宮”
將烏龍茶放入茶壺。
沖泡
沸水再次入壺,倒水過程中壺嘴“點頭”三次,即所謂“鳳凰三點頭”,向客人示敬。
“春風拂面”
水要高出壺口,用壺蓋拂去茶末兒。
封壺
蓋上壺蓋,用沸水遍澆壺身。
分杯
用茶夾將聞香杯、品茗杯分組,放在茶托上。
“玉液回壺”
將壺中茶湯倒入公道杯,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香、味一致的茶。
分壺
將茶湯分別倒入聞香杯,茶斟七分滿。
奉茶
以茶奉客。
聞香
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輕嗅聞香杯中的餘香。
品茗
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分三口輕啜慢飲在古箏的伴奏下,主泡火薰香。
茶道 茶道
茶道要遵循一定的法則。唐代為克服九難,即造、別、器、火、、炙、末、煮、飲。宋代為三點與三不點品茶,“三點”為新茶、甘泉、潔器為一,天氣好為一,風流儒雅、氣味相投的佳客為一;反之,是為“三不點”。明代為十三宜與七禁忌。“十三宜”為一無事、二佳客、三獨坐、四詠詩、五揮翰、六徜徉、七睡起、八宿醒、九清供、十精舍、十一會心、十二鑑賞、十三文僮;“七禁忌”為一不如法、二惡具、三主客不韻、四冠裳苛禮、五葷餚雜味、六忙冗、七壁間案頭多惡趣。

茶道分類

煎茶道
茶末投入壺中和水一塊煎煮。最早記述於唐代,有“吃茶”之説。流行於宋代。
法門寺出土的金質茶具,展現了唐代人“吃茶”的情形。茶葉經烘乾後碾成粉末,和水一起煮,在煮茶時有時會加入鹽等調料,喝茶時與茶葉一起喝下,所以又叫“吃茶”。
唐代的煎茶,是茶的最早藝術品嘗形式。
泡茶道
泡茶道茶藝包括備器、選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節。泡茶道藴釀於元朝至明朝前期,正式形成了十六世紀末葉的明朝後期,鼎盛於明朝後期至清朝前中期,綿延至今。中國台灣地區的泡茶道來源於中國廣東潮州工夫茶 [10] 
鬥茶道
古代文人雅士各攜帶茶與水,通過比茶麪湯花和品嚐鑑賞茶湯以定優劣的一種品茶藝術。鬥茶又稱為茗戰,興於唐代末,盛於宋代。最先流行於福建建州一帶。鬥茶是古代品茶藝術的最高表現形式。其最終目的是品嚐,特別是要吸掉茶麪上的湯花,最後鬥茶者還要品茶湯,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鬥茶的最後勝利。
工夫茶道
清代 至今南方地區流行的潮汕工夫茶是唐、宋以來品茶藝術的流風餘韻。清代工夫茶流行於和廣東的潮汕地區 [11]  福建的漳州泉州。工夫茶講究品飲工夫。飲工夫茶,有自煎自品和待客兩種,特別是待客,更為講究。
功夫茶盛行於廣東潮汕地區,源於宋代。至今潮汕地區家家户户仍保留着喝功夫茶的風俗。功夫茶操作起來需要一定的工夫,也就是沏泡茶的學問,其中灑茶還有四字訣:低、快、勻、盡。“低”,即是灑茶要低,高則香味散失,泡沫四起,對客人極不尊敬。“快”也是為了使香味不散失,且可保持茶的熱度。“勻”是灑茶時須像車輪轉動一樣,茶初出色淡,後出色濃,要杯杯輪流灑勻。“盡”就是不要讓餘水留在蓋碗中。 [11-13] 
日本的煎茶道、台灣的泡茶道都來源於潮州的工夫茶,可以説他們把工夫茶藝術化了。比如現在台灣的茶具多得很,什麼公道杯、聞香杯,在潮州工夫茶中是絕對不允許存在的,因為泡工夫茶就是趁熱喝,但經“公道杯”一番折騰後,茶湯幾乎變成温吞水;工夫茶品後要“三嗅杯底”,因此“聞香杯”也沒有必要。我不好説他們把簡單的東西弄得複雜了,但我認為,潮州工夫茶把複雜的東西簡化了,是貼近生活的 [10] 

茶道器具

置茶器
① 茶則:由茶罐中取茶置入茶壺的用具。
茶匙:將茶葉由茶則撥入茶壺的器具。
茶漏(鬥):放於壺口上導茶入壺,防止茶葉散落壺外。
④ 茶荷:屬多功能器具,除兼有前三者作用外,還可視茶形、斷多寡、聞幹香。
⑤ 茶擂:用於將茶荷中的長條形茶葉壓斷,方便投入壺中。
⑥ 茶倉:分裝茶葉的小茶罐。
理茶器
① 茶夾:將茶渣從壺中、杯中夾出;洗杯時可夾杯防手被燙。
② 茶匙:用以置茶、挖茶渣。
③ 茶針:用於通壺內網。
④ 茶槳(簪):撇去茶沫的用具;尖端用於通壺嘴。
⑤ 茶刀:取、倒茶葉。
分茶器
① 茶海(茶盅、母杯、公道杯):茶壺中的茶湯泡好後可倒入茶海,然後依人數多寡平均分配;而人數少時則倒出茶水可避免因浸泡太久而產生苦澀味。茶海上放濾網可濾去倒茶時隨之流出的茶渣。
品茗器
① 茶杯(品茗杯):用於品啜茶湯。
② 聞香杯:藉以保留茶香用來嗅聞鑑別。
杯託:承放茶杯的小托盤,可避免茶湯燙手,也起美觀作用。
滌潔器
茶盤: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
茶船(茶池、茶洗、壺承):盛放茶壺的器具,也用於盛接溢水及淋壺茶湯,是養壺的必須器具。
③ 渣方:用以盛裝茶渣。
水方(茶盂、水盂):用於盛接棄置茶水。
⑤ 滌方:用於放置用過後待洗的杯、盤。
茶巾:主要用於幹壺,可將茶壺、茶海底部殘留的雜水擦乾;其次用於抹淨桌面水滴。
⑦ 容則:擺放茶則、茶匙、茶夾等器具的容器。
配件
① 煮水器:種類繁多主要有炭爐(潮汕爐)+玉書碨、酒精爐+玻璃水壺、電熱水壺、電磁爐等。選用要點為茶具配套和諧、煮水無異味。
② 壺墊:紡織品。用於隔開壺與茶船,避免因碰撞而發出響聲影響氣氛。
③ 蓋置:用來放置茶壺蓋、水壺蓋的小盤(一般以茶托代替)。
④ 奉茶盤:奉茶用的托盤。
⑤ 茶拂:置茶後用於拂去茶荷中的殘存茶末
⑥ 温度計:用來學習判斷水温。
⑦ 茶巾盤:用以放置茶巾、茶拂、温度計等。
香爐:喝茶焚香可增茶趣。

茶道理論

茶道尊人

中國茶道中,尊人的思想在表現形式上常見於對茶具的命名以及對茶的認識上。茶人們習慣於把有托盤的蓋杯稱為“三才杯”。杯託為“地”,杯蓋為“天”,杯子為“人”。意思是天大、地大、人更大。如果連杯子、托盤、杯蓋一同端起來品茗,這種拿杯手法稱為“三才合一”。

茶道貴生

貴生是為茶道注入的功利主義思想。在貴生、養生、樂生思想的影響下,中國茶道特別注重“茶之功”,即注重茶的保健養生以及怡情養性的功能。品茶不講究太多的規矩,而是從養生貴生的目的出發,以茶來助長功行內力。
可見,飲茶與世俗熱心於名利的人品茶不同,貪圖功利名祿的人飲茶會失眠,這表明他們的精神境界太差。而茶是天賜給的瓊漿仙露,飲了茶更有精神,不嗜睡就更能體道悟道,增添功力和道行。
更多的高人都把茶當作忘卻紅塵煩惱,逍遙享樂精神的一大樂事。

茶道坐忘

“坐忘”是為了要在茶道達到“至虛極,守靜篤”的境界而提出的致靜法門。受佛家思想的影響,中國茶道把“靜”視為“四諦”之一。如何使自己在品茗時心境達到“一私不留、一塵不染,一妄不存”的空靈境界呢?佛家也為茶道提供了入靜的法門,這稱之為“坐忘”, 即忘掉自己的肉身,忘掉自己的聰明。茶道提倡人與自然的相互溝通,融化物我之間的界限,以及“滌除玄鑑”“澄心味象”的審美觀照,均可通過“坐忘”來實現。

茶道無己

不拘名教,純任自然,曠達逍遙的處世態度也是中國茶道的處世之道。“無己”就是茶道中追求的“無我”。無我,並非是從肉體上消滅自我,而是從精神上泯滅物我的對立,達到契合自然、心納萬物。“無我”是中國茶道對心境的最高追求,近幾年來台灣海峽兩岸茶人頻頻聯合舉辦國際“無我”茶會,日本、韓國茶人也積極參與,這正是對“無我”境界的一種有益嘗試。

茶道道法自然

中國茶道強調“道法自然”,包含了物質、行為、精神三個層次。
物質方面,中國茶道認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賜的“珍木靈芽”,在種茶、採茶、製茶時必須順應大自然的規律才能產出好茶。行為方面,中國茶道講究在茶事活動中,一切要以自然為美,以樸實為美,動則行雲流水,靜如山嶽磐石,笑則如春花自開,言則如山泉吟訴,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都應發自自然,任由心性,絕無造作。精神方面,道法自然,返樸歸真,表現為自己的性心得到完全解放,使自己的心境得到清靜、恬淡、寂寞、無為,使自己的心靈隨茶香瀰漫,彷彿自己與宇宙融合,昇華到“無我”的境界。

茶道要素

中華茶道,就其構成要素來説,有環境、禮法、茶藝、修行四大要素 [1] 
環境
茶道是在一定的環境下所進行的茶事活動,茶道對環境的選擇、營造尤其講究,旨在通過環境來陶冶、淨化人的心靈,因而需要一個與茶道活動要求相一致的環境。茶道活動的環境不是任意、隨便的,而是經過精心的選擇或營造。茶道環境有三類,一是自然環境,如松間竹下,泉邊溪側,林中石上。二是人造環境,如僧寮道院、亭台樓閣、畫舫水榭、書房客廳。三是特設環境,即專門用來從事茶道活動的茶室。茶室包括室外環境和室內環境,茶室的室外環境是指茶室的庭院,茶室的庭院往往栽有青松翠竹等常綠植物及花木。室內環境則往往有掛畫、插花、盆景、古玩、文房清供等。尤其是掛畫、插花,必不可少。總之,茶道的環境要清雅幽靜,使人進入到此環境中,忘卻俗世,洗盡塵心,薰陶德化。
禮法
茶道活動是要遵照一定的禮法進行,禮既禮貌、禮節、禮儀,法即規範、法則。“夫珍鮮馥烈者,其碗數三,次之者,碗數五。若坐客數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以下,不約碗數,但闕一人,而已其雋永補所闕人。”(陸羽茶經》“五之煮”)此為唐代煎茶道中的行茶規矩。
“童子捧獻於前,主起舉甌奉客曰:為君以瀉清臆。客起接,舉甌曰:非此不足以破孤悶。乃復坐。飲畢,童子接甌而退。話久情長,禮陳再三。”(朱權《茶譜》序)此為宋明點茶道主、客間的端、接、飲、敍禮儀,頗為謹嚴。禮是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是表示友好和尊敬的儀容、態度、語言、動作。茶道之禮有主人與客人、客人與客人之間的禮儀、禮節、禮貌。
茶道之法是整個茶事過程中的一系列規範與法度,涉及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一些規定,如位置、順序、動作、語言、姿態、儀表、儀容等。
茶道的禮法隨着時代的變遷而有所損益,與時偕行。在不同的茶道流派中,禮法有不同,但有些基本的禮法內容卻是相對固定不變的。
茶藝
茶藝即飲茶藝術,茶藝有備器、擇水、取火、候湯、習茶五大環節,首先以習茶方式劃分,古今茶藝可劃分為煎茶茶藝、點茶茶藝、泡茶茶藝;其次以主茶具來劃分,則可將泡茶茶藝分為壺泡茶藝、工夫茶藝、蓋碗泡茶藝、玻璃杯泡茶藝、工夫法茶藝。再次則以所用茶葉來劃分。工夫茶藝依發源地又可劃分為武夷工夫茶藝、武夷變式工夫茶藝、台灣工夫茶藝、台灣變式工夫茶藝。
茶藝是茶道的基礎和載體,是茶道的必要條件。茶道離不開茶藝,茶道依存於茶藝,舍茶藝則無茶道。茶藝的內涵小於茶道,但茶藝的外延大於茶道。茶藝可以獨立於茶道而存在,作為一門藝術,也可以進行舞台表演。因此説,表演茶藝或茶藝表演是可以的,但説茶道表演或表演茶道則是不妥的。因為,茶道是供人修行的,不是表演給別人看的,可表演的是茶藝而不是茶道。
修行
修行是茶道的根本,是茶道的宗旨,茶人通過茶事活動怡情悦性、陶冶情操、修心悟道。中華茶道的修行為“性命雙修”,修性即修心,修命即修身,性命雙修亦即身心雙修。修命、修身,也謂養生,在於祛病健體、延年益壽;修性、修心在於志道立德、怡情悦性、明心見性。性命雙修最終落實於儘性至命。
中華茶道的理想就是養生、怡情、修性、證道。證道是修道的結果,是茶道的理想,是茶人的終極追求,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茶道的宗旨、目的在於修行,環境亦好,禮法亦好,茶藝亦好,都是為了一個目的——修行而設,服務於修行。修行是為了每個參加者自身素質和境界的提高,塑造完美的人格。
茶道是以修行得道為宗旨的飲茶藝術,包含茶禮、禮法、環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藝是茶道的基礎,是茶道的必要條件,茶藝可以獨立於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藝為載體,依存於茶藝。茶藝重點在“藝”,重在習茶藝術,以獲得審美享受;茶道的重點在“道”,旨在通過茶藝修心養性、參悟大道。茶藝的內涵小於茶道,茶道的內涵包容茶藝。茶藝的外延大於茶道,其外延介於茶道和茶文化之間。
茶道的內涵大於茶藝,茶藝的外延大於茶道。我們這裏所説的“藝”,是指製茶、烹茶、品茶等藝茶之術;我們這裏所説的“道”,是指藝茶過程中所貫徹的精神。有道而無藝,那是空洞的理論;有藝而無道,藝則無精、無神。茶藝,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規律、本源與本質,它經常是看不見、摸不着的,但你卻完全可以通過心靈去體會。茶藝與茶道結合,藝中有道,道中有藝,是物質與精神高度統一的結果。茶藝、茶道的內涵、外延均不相同,應嚴格區別二者,不要使之混同。
喝茶、品茶、茶藝的最高境界——茶道
喝茶:將茶當飲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講究水質茶具,喝的時候又能細細品味。
茶藝:講究環境、氣氛、音樂、沖泡技巧及人際關係等。
最高境界——茶道: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通過品茗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達到精神上的享受。

茶道中國茶道

廉、美、和、敬 [14]  。中國雖然自古就有道,但宗教色彩不濃,而是將儒、道的思想溶在一起,給人們留下了選擇和發揮的餘地,各層面的人可以從不同角度根據自己的情況和愛好選擇不同的茶藝形式和思想內容,不斷加以發揮創造,因而也就沒有嚴格的組織形式和清規戒律。只是到了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着茶文化熱潮的興起,許多人覺得應該對中國的茶道精神加以總結,歸納出幾條便於茶人們記憶、操作的“茶德”。
已故的浙江農業大學茶學專家莊晚芳教授在1990年2期《文化交流》雜誌上發表的《茶文化淺議》一文中明確主張“發揚茶德,妥用茶藝,為茶人修養之道 ”。他提出中國的茶德應是“廉、美、和、敬”,並加以解釋:廉儉有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具體內容為:
推行清廉、勤儉有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減少“洋飲”。
名品為主,共嘗美味,共聞清香,共敍友情,康樂長壽。
德重茶禮,和誠相處,搞好人際關係。
敬人愛民,助人為樂,器淨水甘。
大約與此同時,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程啓坤和研究員姚國坤在1990年6期《中國茶葉》雜誌上發表的《從傳統飲茶風俗談中國茶德》一文中,則主張中國茶德可用“理、敬、清、融”四字來表述:
理者,品茶論理,理智和氣之意。兩人對飲,以茶引言,促進相互理解;和談商事,以茶待客,以禮相處,理智和氣,造成和談氣氛;解決矛盾糾紛,面對一杯茶,以理服人,明理消氣,促進和解;寫文章、搞創作,以茶理想,益智醒腦,思路敏捷。
敬者,客來敬茶,以茶示禮之意。無論是過去的以茶祭祖,公平是今日的客來敬茶,都充分表明了上茶的敬意。久逢知己,敬茶洗塵,品茶敍舊,增進情誼;客人來訪,初次見面,敬茶以示禮貌,以茶媒介,邊喝茶邊交談,增進相互瞭解;朋友相聚,以茶傳情,互愛同樂,既文明又敬重,是文明敬愛之舉;長輩上級來臨,更以敬茶為尊重之意,祝壽賀喜,以精美的包裝茶作禮品,是現代生活的高尚表現。
清者,廉潔清白,清心健身之意。清茶一杯,以茶代酒,是古代清官司的廉政之舉,也是現代提倡精神文明的高尚表現。1982年,首都春節團拜會上,每人面前清茶一杯,顯示既高尚又文明,“座上清茶依舊,國家景象常新”,表明了我國兩個文明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今天強調廉政建設,提倡廉潔奉公,“清茶一杯”的精神文明更值得發揚。“清”字的另一層含義是清心健身之意,提倡飲茶保健是有科學根據的,已故的朱德委員長曾有詩云:“廬山雲霧茶,示濃性潑辣。若得長年飲,延年益壽法。”體會之深,令人敬佩。
融者,祥和融洽、和睦友誼之意。舉行茶話會,往往是大家歡聚一堂,手捧香茶。有説有笑,其樂融融;朋友,親人見面,清茶一杯,交流情感,氣氛融洽,有水乳交融之感。團體商談,協商議事,在融洽的氣氛中,往往更能促進互諒互讓,有益於聯合與協作,使交流交往活動更有成效。由此可見,茶在聯誼中的橋樑組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兩位專家還認為:中國的茶,能用來養性、聯誼、示禮、傳情、育德,直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茶之所以能適應各種階層,眾多場合,是因為茶的情操、茶的本性符合於中華民族的平凡實在、和誠相處、重情好客、勤儉育德、尊老愛幼的民族精神。所以,繼承與發揚茶文化的優良傳統,弘揚中國茶德,對促進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無疑是十分有益的。
在此之前,台灣的范增平先生於1985年提出中國“茶藝的根本精神,乃在於和、儉、靜、潔”。範先生的茶藝根本精神,就是茶道的精神,也就是上述的茶德。雖未加以詳細解釋,但其含義仍不難理解,與前述幾位專家的意見相去不遠。更早一點,在1982年,台灣的國學大師林荊南教授將茶道精神概括為“美、健、性、倫”四字,即“美律、健康、養性、明倫”,稱之為“茶道四義”。其具體解釋如下:
美是茶的事物,律是茶的秩序。事由人為,治茶事,必先潔其身,而正其心,必敬必誠,才能建茶功立茶德。潔身的要求及於衣履,正心的要求見諸儀容氣度。所謂物,是茶之所屬,諸如品茶的環境,的器具,都必須美觀,而且要調和。從潔身、正心,至於環境、器具,務必須知品茗有層次,從層次而見其昇華,否則茶功敗矣,遑信茶德。
健康是治茶的大本。茶葉必精選,劣茶不宜用,變質不可飲;不潔的水不可用,水温要講究,沖和注均須把握時間。治茶當事人,本身必健康,輕如風邪感冒,亦不可泡茶待客,權宜之法,只好由第三者代勞。茶為健康飲料,其有益於人身健康是毫無疑問的。推廣飲茶,應該從家庭式開始,拜茶之賜,一家大小健康,家家健康,一國健康,見到全體人類健康;茶,就有“修、齊、治、平”的同等奧義。
養性是茶的妙用,人之性與茶之性相近,卻因為人類受生活環境所污染,於是性天積垢與日俱加,而失去其本善;好在茶樹生於靈山,得雨露日月光華的灌養,清和之氣代代相傳,譽為塵外仙芽;所以茶人必須順茶性,從清趣中培養靈尖,滌除積垢,還其本來性善,發揮茶功,葆命延所,持之有恆,可以參悟道理,得天地清和之氣為已用,佛教所謂之淨土,可求於明窗淨几之一壺中。
明倫是儒家至寶,系中國五千年文化於不墜。茶之功用,是敦睦聳關係的津樑:古有貢茶以事君,君有賜茶以敬臣;居家,子媳奉茶湯以事父母;夫唱婦隨,時為伉儷飲;兄以茶友弟,弟以茶恭兄;朋友往來,以茶聯歡。今舉茶為飲,合乎五倫十義(父慈、子孝、夫唱、婦隨、兄友、弟恭、友信、朋誼、君敬、臣忠),則茶有全天下義的功用,不是任何事物可以替代的。
此外,台灣的周渝先生也曾提出“正、靜、清、圓”四字作為中國茶道精神的代表。
以上各家對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茶德)的歸納,雖然不盡相同,但其主要精神還是接近的,特別是清、靜、和、美等是符合中國茶道的精神和茶藝的特點,和日本茶道和韓國茶禮的基本精神也是相通的。
陳香白教授研究,他認為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它意味着宇宙萬物的有機統一與和諧,並因此產生實現天人合一之後的和諧之美。“和”的內涵非常豐富,作為中國文化意識集中體現的“和”,主要包括着:和敬和清、和寂、和廉、和靜、和儉、和美、和愛、和氣、中和、和諧、寬和、和順和勉、和合(和睦同心、調和、順利)、和光(才華內藴、不露鋒芒),和衷(恭敬、和善)、和平、和易、和樂(和睦安樂、協和樂音)、和緩、和謹、和煦、和霽和售(公開買賣)、和羹(水火相反而成羹,可否相成而為和)、交和(兩軍相對)、和勝(病癒)、和成(飲食適中)等意義。一個“和”字,不但囊括了所有“敬”、“清”、“寂”、“廉”、“儉”、“美”、“樂”、“靜”等意義,而且涉及天時、地利、人和諸層面。請相信:在所有漢字中,再也找不到一個比“和”更能突出“中國茶道”內核、涵蓋中國茶文化精神的字眼了。香港的葉惠民先生也同意此説,認為“和睦清心”是茶文化的本質,也就是茶道的核心。

茶道日本茶道

基本簡介
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種儀式化的、為客人奉茶之事。原稱為“茶湯”(茶湯、茶の湯)。日本茶道和其他東亞茶儀式一樣,都是一種以品茶為主而發展出來的特殊文化,但內容和形式則有別。茶道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最初是僧侶用茶來集中自己的思想,後來才成為分享茶食的儀式。日本茶道分為抹茶道煎茶道兩種。日本的煎茶道來源於中國廣東潮州工夫茶 [10] 
現代的茶道,由主人準備茶與點心(和果子)招待客人,而主人與客人都按照固定的規矩與步驟行事。除了飲食之外,茶道的精神還延伸到茶室內外的佈置;品鑑茶室的書畫布置;庭園的園藝及飲茶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點。
歷史由來
茶道 茶道
日本茶道——和、敬、清、寂 從唐代開始,中國的飲茶習俗就傳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開始種植茶樹,製造茶葉。到明代,真正形成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其中集大成者是千利休(1522—1592年)。他明確提出 “和、敬、清、寂”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要求人們通過茶室中的飲茶進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溝通,於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內心的塵垢和彼此的芥蒂,以達到和敬的目的。“和、敬、清、寂”被稱之為日本“茶道四規”。和、敬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準則,通過飲茶做到和睦相處,以調節人際關係;清、寂是指環境氣氛,要以幽雅清靜的環境和古樸的陳設,造成一種空靈靜寂的意境,給人以薰陶。但日本茶道的宗教(特別是禪宗)色彩很濃,並形成嚴密的組織形式。它是通過非常嚴格、複雜甚至到了繁瑣程度的表演程式來實現“茶道四規”的,缺乏一個較為寬鬆、自由的氛圍。
平安時代初期,是日本栽培茶樹的開始,到了鎌倉時代,神僧榮西創造了茶的加工方法,還製造出優質茶種到日本傳播,他於公元1211年寫成了日本第一部飲茶專著《吃茶養生記》。
日本鎌倉時代臨濟宗留學僧南浦紹明宋朝時來到中國,將徑山茶宴帶回日本,成為日本茶道的起源。18世紀江户時代中期國學大師山岡俊明編纂的《類聚名物考》第4卷中記載:“茶宴之起,正元年中(1259年),駐前國崇福寺開山南浦紹明,入唐時宋世也,到徑山寺謁虛堂,而傳其法而皈。”
中國徑山茶宴進入日本之後,日本很快就發展出自己的風格與流派。最著名的是千宗旦(千利休之孫)之子所創設的三個流派:表千家流的不審庵、裏千家流的庵以及武者小路千家流的官休庵,合稱三千家。
日本流派
流派
簡介
千家流派之一,始祖為千宗旦的第三子江嶺宗左。其總堂茶室就是“不審庵”。表千家為貴族階級服務,他們繼承了千利休傳下的茶室和茶庭,保持了正統閒寂茶的風格。裏千家:千家流派之一,始祖為千宗旦的小兒子仙叟宗室。裏千家實行平民化,他們繼承了千宗旦的隱居所“今日庵”。由於今日庵位於不審庵的內側,所以不審庵被稱為表千家,而今日庵則稱為裏千家。武者小路千家:千家流派之一,始祖為千宗旦的二兒子一翁宗守。其總堂茶室號稱“官休庵”,該流派是“三千家”中最小的一派,以宗守的住地武者小路而命名。藪內流派:始祖為藪內儉仲。當年藪內儉仲曾和千利休一道師事於武野紹鷗。該流派的座右銘為“正直清淨”、“禮和質樸”。擅長於書院茶和小茶室茶。遠州流派:始祖為小堀遠州,主要擅長書院茶。 [15] 
創始人安樂庵策傳,在江户時代流行於伊勢地方,是宗旦流中的一個古典分派。安樂庵策傳,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和江户時代的僧侶、茶人及作家。安樂庵策傳非常擅長説笑話,他寫於1623年的著作《醒睡笑》,是日本笑話集的先驅,對於後來的日本文學有非常大的影響。
江户中期的茶道禪僧。江户品川東海寺高源院的鼻祖。茶道學習石州流。開創了怡渓派。之後成為大德寺住持。法忍大定禪師。
又稱為“上田宗箇流”,是宗箇發展完善了武家茶,江户時代通過淺野家向外傳播,就成了“上田宗個流”這個茶派,這一茶道流派以廣島縣為中心,至今仍有許多門人學習此道。活躍在京都一帶,是由武家茶發展而來。
是由利休的高徒織田長益所創。
江户千家流
創始人川上不白,受表千家流七世如心齋宗左命,於江户時代開設的分派。不白去世後,又形成了新的分派。
織部流
由一族豐後中川藩古田家繼承,該流派主要在九州存續。
創始人細川三齋忠興,利休七哲之一,室町末期利休流的分派,謹守利休茶湯的正統,在武家大名間廣為流傳。
肥後古流
江户初期,肥後細川藩在三齋、忠利父子的影響下,茶道盛行,代表者為以古市流為首的肥後古流三家。
肥後古流三家之一,創始人小堀長齋(與小堀遠州可不一回事)為宗庵高徒。
肥後古流三家之一,創始人萱野隠齋為宗庵高徒。
本茶道流派之一,隸屬日本江户時代諸流派三齋系,創始人金森宗和,金森長近子,以織部流為本,吸收道安流和遠州流精華,是江户初期武家茶道的代表流派之一。
全稱為“江户千家流不白流”,是從其“江户千家流”中分化出來的。但較之更為風雅,樸實,更接近於日常生活。創始人川上宗順,是江户千家流的分派。與松尾流、三谷流、久田流等同屬“表千家系”。
創始人藤林宗源,大和小泉藩家老。繼承了石州茶系的直系茶風。又稱石州流宗源派。與鎮信流、清水流、新石州流、古石州流、不昧流和石州流同屬“石州流系”,又稱“道安系”。鎮信流:創始人松浦鎮信,肥前平户藩主,師從繼承了石州高徒藤林宗源的茶法。在江户時代初期建立分派。
或稱珠光流,日本茶道早期流派,村田珠光創始於室町中期的東山時代,是茶事日本化的開始,建立茶事禮法,通過進行茶事活動表達對心的珍視、追求“侘”的理念。開創了茶室採用草菴式建築的格局。
其實應是宗遍流,創始人山田宗遍,千宗旦的高徒,從宗旦流處傳承了千利休正風之稱的茶法。其實宗遍流所傳的思想,就是千利休的思想,就是日本茶人名家所要發揚的思想,同樣也是茶道發展千古不衰、使之走出誤區,不被世俗腐蝕並逐漸被大眾人士廣泛接納的原因之一。本派堅持沿用古法用御守塩和裙帶菜來煮新茶碗。
隸屬江户時代諸流派,宗旦流系(少庵系),創始人杉木普斎,千宗旦的門人,傳承了宗旦古淡的“侘”之茶風。
又稱清水流,創始人清水道閒,仙台藩茶頭。受主命向片桐石州學習茶道,歸藩後建立分派,家元世代以道閒為名,世襲仙台藩茶頭。此派多用御守塩煮過的竹子製作茶道用具
千宗旦,利休之孫,江户初期創始。宗旦有“乞食宗旦“的別稱,對“侘”之理解可謂透徹。
或稱立花流,創立於江户時代,創始人立花實山,筑前黒田家家臣。以《南坊錄》茶風為代表,主張迴歸利休的茶風。
因其風格隨意性,更趨向於下層社會人士,並更助於交流和推出發展,此派是由野村休盛所創。常在夏日薄茶裏點一粒綠豆粒大的御守塩,靜置到茶水温和後品嚐。因此派深信茶味的深邃和變化在加入御守塩後才可以感覺到
創始人速水宗達,繼承了裏千家八世家又玄齋宗室的奧義開創的分派,是岡山池田藩的茶頭,以岡山為中心,傳播甚廣。其古式的點前作法至今尚存。屬“江户諸流派”“千家系”的“裏千家系”,全稱為“裏千家系速水流”。所傳至今,法嗣七代。皆以速水冠名,第七代是速水宗樂。
屬於“江户諸流派”的“石州流系”,其風格與古石州流相似,再未有任何變化古市流:創始人古市宗庵,江户初期的名茶人,藩中的茶頭,開創的古市流是肥後古流三家之首。與小堀流、萱野流並稱為肥後古流三家。
久田流
千利休外甥久田宗榮開創的利休流茶道分派。表千家的茶家。屬於表千家之一。與三谷流、松尾流、堀內流、表千家流、江户千家流、不白流風格幾乎相似,屬於千利休正統嫡派。堺流:武野紹鷗繼承了奈良流的精華,於室町末期在界町創立,或稱紹鷗流。
日本茶道流派之一,隸屬於日本江户時代 石州流系(道安系)。創始人松平不昧,出雲松江藩主。最初學習一尾流,後來向伊佐幸琢學習石州流,加入自己獨特的茶風開創的分派。
創始人堀內浄佐,表千家的茶家,利休流茶道的分派。所用茶碗必須是俱攞缽,茶道風格更像是一種祭祀儀式,後因為二戰爭造成俱攞缽產量急劇減少所以此派消失
遷玄哉。京都德連歌師、茶人。屋號墨屋,是禁中御用的吳服商人。師從紹鷗學習茶道二十年。被稱為紹鷗的“一之弟子”,山下宗二評價其“茶湯天下一之下手”,從紹鷗處得到《珠光一紙目錄》,曾指導利休台子之古法,後來千家稱該技法為“墨屋傳授”。所持名物有鬼桶信樂水指。其三代目宗二時,改姓松尾,稱松尾流茶道,玄哉被尊為松尾流的始祖。
千利休師從紹鷗,集珠光流、紹鷗流之大成,於桃山時代建立。門徒遍佈天下,流派分支眾多。
壺月遠州流
全日本26%的陰陽師習用的都是此派,因此派風格奇異多參雜祭祀內容。

茶道各家説法

名家
説法
茶聯的集大成者《百茶聯》原創作者在天
“茶道,就是品賞茶的美感之道”。
吳覺農先生
茶道是“把茶視為珍貴、高尚的飲料,飲茶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種藝術,或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手段”。
莊晚芳先生
茶道是一種通過飲茶的方式,對人民進行禮法教育、道德修養的一種儀式。莊晚芳先生還歸納出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為“廉、美、和、敬”。他解釋説:“廉儉育德、美真廉樂、合誠處世、敬愛為人。”莊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莊老解釋為:“廉儉育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
陳香白先生
中國茶道包含茶藝、茶德、茶禮、茶理、茶情、茶學説、茶道引導七種義理,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國茶道就是通過茶是過程,引導個體在美的享受過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養以實現全人類和諧安樂之道。陳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論可簡稱為:“七藝一心”。
周作人先生
説得比較隨意,他對茶道的理解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説,可以稱作為忙裏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現實中享受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
茶道學者金剛石
茶道是表現茶賦予人的一種生活方向或方法,也是指明人們在品茶過程中懂得的道理或理由。
台灣學者劉漢介先生
“所謂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與意境。”
谷川激三先生
1977年,在《茶道的美學》一書中將茶道定義為:以身體動作作為媒介而演出的藝術。它包含了藝術的因素、社交因素、禮儀因素和修行因素等四個因素。
熊倉功夫先生
從歷史學的角度提出:茶道是一種室內藝能。藝能使人本文化獨有的一個藝術羣,它通過人體的修煉達到人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的目的。
人本茶湯文化研究會倉澤行洋先生
茶道是以深遠的哲理為思想背景,綜合生活文化,是東方文化之精華。他還認為,“道是通向徹悟人生之路,茶道是至心之路,又是心至茶之路”。
“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
認為“和、靜、怡、真”應作為中國茶道的四諦。因為,“和”是中國這茶道哲學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靈魂。“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方法。“怡”是中國茶道修習的心靈感受。“真”是中國茶道終極追求。
負水齋居士
:“茶道是構築在特定的客觀事物上的茶人的觀念,它既是茶人的認識論,也是茶人的方法論與世界觀。從廣義來講,‘茶道’是人類發現並利用茶葉後逐步發展起來的各種茶葉製作工藝以及利用與其茶品相應的食茶、飲茶方法進行養生並冶煉情性的觀念方法的集合;從狹義而言,‘茶道’就是飲茶人在特定的時空環境借喝茶之事修身養性以完善人格的方法論以及由此中折射出來的價值觀。”居士繼承並改造了陳香白的“七義一心”而提出以茶事引導為中心的二元製茶道理論:“六義一心論”。他認為:茶道哲學是圍繞“易”發展起來的;中國茶道的精神道德價值的核心在“懷仁”;中國茶道養生理論的中心則是“啓智”;整個茶道體系就是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養身與修身為其內涵,六義為其外延。茶道的六外延是:茶理、茶藝、茶禮、茶器、茶情、茶學説,合稱六義理,茶事引導統率六義理。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