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界首彩陶

鎖定
界首彩陶燒製技藝是指安徽省阜陽界首市的一種地方民間傳統制陶技藝,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經過近千年的發展,界首三彩刻花陶已逐漸演變為今天的三彩刻畫陶。但是,其獨特的造型藝術裝飾藝術依然保持了古老的風韻。
界首彩陶歷史上主要分佈在安徽潁河界首段南岸,散佈於13個村子,因每個村子的村民大都以冶陶為生,並且村子均以陶窯為名,因此,俗稱“十三窯”,即:盧窯、魏窯、後魏窯、計窯、前計窯、朱窯、尹窯、高窯、盆張窯、田窯、沈張窯、韓窯、王窯,現屬安徽省阜陽市界首市田營鎮管轄。1958年,界首在潁河北岸順河路組建的工藝陶瓷廠,現為彩陶的主要生產地。
中文名
界首彩陶
定    義
安徽省阜陽市界首市的一種地方民間傳統制陶技藝,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出    處
安徽省阜陽市界首市田營鎮
著名窯工
盧山義王京勝盧羣山

界首彩陶簡介

界首彩陶
界首彩陶(15張)
位於淮河中游的界首,歷來民風淳樸,文化底藴豐厚。人們用靈巧的雙手不斷創造着物質文明,同時也創造着精美的民間藝術。這裏的剪紙、年畫、陶器等民間技藝,散發着泥土的芬芳,繁華般點綴着農家小院,尤其是界首彩陶,以其獨特的藝術,成為中華民族民間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界首彩陶歷史發展

界首彩陶溯源

陶器的發明,應當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勤勞、聰慧的先民以土為材,挖穴為窯,燒製出精美的低温彩陶。陶器的發明,標誌着新石器文化的開始。這一時期的陶器造型樸實飽滿,比例協調,裝飾圖案簡潔大方,色彩明麗,集實用、美感於一體。
製陶技藝代代相傳,猶如黃河之水綿延不斷。至隋代,界首便有了立窯燒陶的歷史。至唐代,因與唐三彩產地洛陽為鄰,界首三彩刻花陶器隨之問世。經過近千年的發展,界首三彩刻花陶已逐漸演變為今天的三彩刻畫陶。但是,其獨特的造型藝術裝飾藝術依然保持了古老的風韻。

界首彩陶相關傳説

關於界首彩陶的誕生還有一個古老傳説:最初,他們家族只燒黑陶,生產一些日用品,有一年,唐太宗李世民之父李淵經過界首的“琉璃寺”,借住在附近,夜間夢見幡台,上面擺放着綠、黃、白三色陶罐,醒來後,他立即命令附近窯匠做出三色陶。但是由於當時窯匠技藝有限,燒了三天三夜,只燒出了黃、白兩色陶罐,想不出做綠陶的辦法。
正當大家一籌莫展時,一位銅匠經過窯廠,由於連續多日下雨,銅匠被迫在窯廠內做工,一些銅粉被風吹進窯裏,沒想到,這些銅粉竟然改變了陶的顏色,他們生產出來了綠陶。至今,銅粉仍然是他們製陶的原料之一。當蘆家掌握了製作三彩陶的技藝後,開始代代相傳,並逐漸傳佈開來。
到清末時,附近的13個村子都生產彩陶,形成了有名“十三窯”。在幾百年的時間裏,大量的界首彩陶通過附近的大運河運到全國各地,並被作為一種奢侈品供給達官貴人。

界首彩陶工藝發展

界首彩陶綜述

界首彩陶工藝起源的年代並無明確的文字記載。在1999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的淮北柳孜古運河遺址考古發掘中,出土了大量界首彩陶片和部分剔花彩陶完整器,尤其是在一眼宋代井中發現的界首刻花三彩陶片,為我們研究界首彩陶的始燒年代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在徐州明城遺址也出土了界首彩陶器物及殘片。通過這些發現,可以推斷界首彩陶的製作工藝最晚出現在宋代。另外,據《中國歷史地圖集·隋唐部分》,在潁河的發源地嵩山以北不足百里,便是唐三彩三大產地之一的鞏縣,而水運又一直是古代運輸的重要方式,因此可以推斷,界首彩陶工藝的發展很有可能是通過潁河直接或間接受到了唐代的三彩工藝的影響。
界首彩陶 界首彩陶
界首彩陶採用的陶土是取自當地的黃膠泥,窯工又稱之為“黃河淤”,即黃河氾濫後沉積下來的黃色粘土。據《元史·河渠志》記載,黃河氾濫影響潁河是在元仁宗延年間(1314~1320年)。當地窯工介紹,黃膠泥又有大、小膠泥之分,黃河氾濫之前的粘土稱為小膠泥,其性硬,只能做盆、盤、盞等造型簡單的陶器;黃河氾濫以後波及到的地方,沉積的粘土稱為大膠泥,其性軟,可塑性較強,能製作造型較為複雜的陶器。元代以後,界首彩陶吸收了當地比較盛行的木版年畫和剪紙貼花的裝飾技法和紋飾內容,出現了刻畫、剔花工藝,初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藝術風格。在清晚期至民國時期,界首彩陶在繼承前期製陶技藝的基礎上,又受到當時戲曲藝術的影響,紋飾內容更加豐富多彩,除了花鳥魚蟲外,出現了大量以傳統劇目為題材的人物場景畫,刻劃、剔花裝飾工藝更為普遍。建國初期,界首彩陶得到政府的關心和支持,著名窯工盧山義、盧山志被送往中央美院華東分院羣眾藝術研究班學習,使得他們的繪畫、製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1954年,盧山義先生組建了陶器生產合作社,1958年改名為界首工藝陶瓷廠。1954年,蘇聯東方藝術博物館《造型藝術》刊登了盧山義先生製作的三彩“刀馬人”酒罈的照片,在國際上反響很大,東歐地區的一些國家爭相收藏其作品,盧山義先生也被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評為全國優秀民間藝人,與紫砂藝人顧景舟等大師齊名。“文革”後期至20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文化藝術重獲新生,界首彩陶也迎來了一個藝術的春天。界首工藝陶瓷廠在著名工藝美術韓美林先生的指導下,研製出硅硼系列彩釉,如烏金釉金砂釉孔雀藍釉、玫瑰紅釉等,代替了原來的鉛釉,同時把陶器由低温型轉為高温型(窯温達1000℃左右),胎釉結合較前更為緊密,彩釉更加豔美,產品遠銷東歐、美國、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盧山義先生的“三彩刻花缸”還於1984年獲輕工部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優質產品獎。
追溯界首彩陶的裝飾手法演變的歷史,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界首彩陶第一時期

第一時期即界首彩陶的初始時期,嚴格地説,這時的陶器不能稱為彩陶,而只能叫做素燒陶。由於缺乏生產工具,先民們只能用聰慧的大腦和勤勞的雙手揉泥作料,盤泥造型,用柴草低温燒製出沒有釉彩的素燒陶;用泥條盤築而成的陶器,自然而成的條紋便成為獨具美感的裝飾紋樣

界首彩陶第二時期

即界首彩陶的刻花期。此時,先民們已經開始使用陶輪,借用雙腳的外力使陶輪勻速轉動,置泥於輪上,雙手巧妙用力,拉出造型千變萬化的陶胎;晾乾後,施白土於胎面,再晾至半乾,以鐵籤或竹籤刻畫花鳥魚蟲於胎面,再施鉛土諸釉,晾乾並置於窯內,柴火燒至三四天,即得晶瑩三彩彩陶。其刻畫內容,多為自然界之花鳥,又因其壇罐頸部或底部均刻有以花為主題的二方連續圖案,故稱之為刻花陶;陶胎窯燒後呈赭紅色,配飾翠綠和土黃釉色,自然形成三彩釉,二者合一即為三彩刻花陶。

界首彩陶第三時期

界首彩陶刻畫期,從第二時期始經過數百年的實踐,陶器藝人們逐漸豐富了彩陶的刻劃題材。除花鳥魚蟲外,諸如《破洪州》、《戰秦瓊》、《鍘美案》等等傳統戲劇場景也“搬”上了陶壇;在表現技法上,運用了剔、刻、刮等手法,使畫面色彩更加豐富,刻劃主題更加鮮明。這一時期的彩陶裝飾技法一直沿續至今。其裝飾技法主要表現在兩點,一是刻劃工具的特殊性。以刀、針代筆,剔、刻、刮並舉,使畫面產生黑、白、灰藝術效果;這一傳統技藝在國內製陶界尚無他例。二是區域民間藝術的兼容性。界首彩陶的裝飾藝術特色既有當地木版年畫的線刻表現形式,又吸收了界首剪紙線面結合的特點,藝人們信手刻畫,毫無雕鑿之匠氣

界首彩陶藝術特色

界首彩陶風格

界首彩陶秉承唐三彩遺風,又吸收了剪紙、木版年畫的藝術風格,在製陶技藝中自成流派。在胎面的製作上,界首彩陶飾以兩層化妝土,在刻畫過程中表現出赭、黃或赭、白兩種基本對比色;在刻畫題材上,除以生活中的花、鳥、魚、蟲為創作對象外,還着重吸取了傳統戲曲中的藝術元素,以一幕幕場景的形式加以表現,盧山義的"刀馬人"系列是其代表;在燒製方面,界首彩陶製作先除潮,然後素燒,温度一般在攝氏700至800度,成品為磚紅色的刻畫陶,素燒後可以釉燒,即塗以含鉛、二氧化硅粉土的釉料後放入陶製的匣缽內,逐漸加大温度,達到攝氏1000至1050度,燒兩天兩夜,成品為紅底白花的界首彩陶。

界首彩陶內涵

界首彩陶體現了農民敦厚朴實的性格和大拙大巧的審美意趣,反映了中國民間藝術崇尚自然、追求和諧的審美趨向。這樣的藝術品深受國內外市場的歡迎,英國維多利亞博物館就珍藏有界首三彩刻畫陶。界首彩陶鮮豔奪目,色彩豐富,頗受歐洲人的歡迎,建國不久,很多國家領導人喜歡帶着界首彩陶,送給蘇聯東歐等一些國家要員。

界首彩陶構成

界首彩陶造型裝飾方面的獨特藝術是由諸多要素所構成。諸如黃金率的無意識應用、空間的處理、畫面的佈局等等,其多元素的最佳組合,創造出了界首彩陶獨特的藝術個性。但是,界首彩陶是人類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社會生活中不斷觀察、不斷髮現、不斷提煉和不斷創造的結晶;從單純的摹擬刻劃到綜合的藝術創造,從偶爾的發現到熟練的掌握,如此反覆實踐,受到啓發,得到規律,才歸納總結出創造美的原理。因此,界首彩陶的對稱美、均衡美、裝飾美,是源於生活、根植於本土的美的集合。界首彩陶的主要材料取自於潁河兩岸的膠泥層,因此,又具備了本土的、民族的地方特點,從而形成了具有個性的和獨特藝術語言的“界首彩陶”。

界首彩陶造型

界首彩陶的造型多以圓形為主,據考證,具有圓形特徵的決定因素有兩點。其一,源自於這裏的民間風俗。“陶”有“掏”之諧音,“圓”有“團團圓圓”之寓意,二者結合,即為掏個團團圓圓。解放前,淮河中游一帶盛行嫁娶之時女方必陪嫁一件三彩陶壇的習俗,圓形的陶壇上刻有牡丹、梅花喜鵲、蓮花魚等內容,牡丹象徵富貴、梅花喜鵲寓示喜上眉梢、蓮花鯉魚則有連年有餘之意,這些大眾喜聞樂見的題材,無一不體現當婚新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其二,圓形陶器要比其它形器的容量大,實用性更強,而且,在燒製過程中,圓形陶器不易變形。
界首彩陶 界首彩陶
界首彩陶的造型,在圖形的基礎上大量而又科學地運用S線,使造型的外廓線富有變化;其正立面雙側的S弧度的大小、寬度、高低的變化,對陶器的容量和整體美感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從實例中可以看出,界首彩陶的形體十分符合黃金分割法。眾多界首彩陶中的圓形陶壇、陶罐,其高與直徑之比,大多在6:4左右;三彩陶掛盤的底部與盤底之比也多在6:4之間,因此,在自然乾燥和燒製過程中其變形率最低。
界首彩陶更多地運用了變化與統一的造型藝術規律。S形線條的不斷變化,突出了形體的個性特徵,即弧線為主、直線為輔;側面看,從壇罐的底部到頸部都是由具有張力的弧線組成,而頸部至口部則運用了少許直線,如此明顯對比,凸顯其主次分明、曲直對比的鮮明個性。主體部分(即壇體腹部)的曲線擴張,形成膨脹的近似於圓的形體,使S線形極致誇張,具有飽滿、豐碩的視覺效果。而頸部直線的運用,可謂點到為止,恰到好處。這些短直線的運用,起到不可替代的襯托作用,使圓的更圓,飽滿的愈顯飽滿,而且豐富了造型形體語言,即曲中有直,柔中有剛,避免了造型單調、平淡的弊端。直線只有長短的變化,而弧線則有力度和形體的多樣性,直線與弧線的有機結合,形成了界首彩陶統一、協調、均衡和安定的美感。

界首彩陶傳承意義

彩陶製作技藝是不傳外姓的,製作彩陶時,不準外姓人觀看。如果家族子弟想學習的話,只讓他們自己觀看製作過程,然後自己去做,全靠自己摸索,做不好還要捱打。當製作出來的彩陶有七成相似,證明自己有一定"天分"後,祖輩才開始給予指點。據説,學成這項技藝,最少也需要三年,有的還可能學不會。
1958年,界首在潁河北岸順河路組建技藝陶瓷廠,現該廠已成為彩陶的主要製作地,界首彩陶燒製技藝在這裏得到傳延。但是,隨着改革開放的進行,受現代工業產品的衝擊,陶瓷廠不景氣,面臨資金困境,以傳統技藝生產的彩陶製品出現滯銷,市場蕭條,而年輕人多不願從師學藝,因而界首彩陶燒製技藝有後繼無人之憂,有必要對其進行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安徽界首市的王京勝、盧羣山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