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田世爵

鎖定
田世爵,明代中期容美土司宣撫使,廷器,龍溪,今湖北恩施州鶴峯縣容美鎮人。
生於弘治十二年(1499年),乳名七哥俾。正德十年(1515年)正式襲職司主,被明廷冊封為容美宣撫使;他執政期間,愛民安疆,勵精圖治,從江漢地區引進先進的農耕技術,並聘請漢族名流入司傳播漢文化,使容美土司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都得以“中興”;他本人被後人譽為“中興司主”。
嘉靖年間,他響應朝廷徵調,率領萬名土兵出征抗擊倭寇,在江浙一帶創下赫赫戰功,其事蹟可歌可泣。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田世爵卒於安徽蕪湖軍中,享年63歲。 [1] 
本    名
田世爵
別    名
七哥俾
廷器
龍溪
所處時代
民族族羣
土家族
出生地
湖北恩施州鶴峯縣容美鎮
出生日期
1499年
逝世日期
1562年

田世爵生平

田世爵少年土司

容美土司宣撫使田秀生有七子,嫡子為田世宗、田世祖、田世貴、五哥俾、六哥俾、七哥俾,以及庶長子百里俾,田世爵排行第七,因此乳名七哥俾。
百里俾陰謀篡位,於弘治十八年(1505年)乘着田秀巡邊,將田世宗等五個兄弟及父親殺害。當時田世爵尚在襁褓之中,其乳母覃氏及其夫墨文松(後被賜姓名田勝富)將自己的兒子偽裝成田世爵交給百里俾,之後揹負田世爵逃亡至桑植土司。容美司舍人麥翁宗抵達桑植,效秦庭之哭,桑植土司於是發兵討賊,但百里俾已經挾持印章及財寶趕赴武昌,奏請襲職。土經歷向大保俾追至武昌,向撫按衙門告發,桑植司的申文亦至,於是官府將百里俾拘禁在按察司。向大保俾擔心百里俾行賄脱罪,於是將百里俾毒死在了獄中。
正德二年(1507年),朝廷議決由田世爵承襲,但因年幼,至正德九年(1514年)始送赴部承襲,為容美宣撫使,回司任事。 [2] 

田世爵中興司主

田世爵在任時不斷向四周拓展疆域。嘉靖十三年(1534年),令土目掠奪巴東縣後四里;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親率兵甲一千餘人前往長陽縣巴東縣交界處駐紮,掠奪一百餘户人口,並佔領民田。 [3]  嘉靖三十年(1551年),統兵由野牛關至石門對河劉家橋,殺虜九溪衞麻寮千户所靖安隘百户向威家口,添平守禦千户所土官千户覃繼勳領兵來戰,容美土兵長官施羅俾、惹羅俾被其擒獲。 [4]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皇帝下詔湖廣、川貴總督並節制容美十四司。最初,容美土官田世爵與土官向元楫累世相仇,元楫幼,世爵佯為講好,以女嫁之,謀奪其產,因誣元楫以奸,有司恐激變,令自捕元楫,下獄論死,世爵遂發兵,盡俘向氏,並籍其土,皆沒入之,久之,撫按知其謀,責與元楫對狀,世爵不出,陰與支羅峒土舍黃中等謀叛。朝廷於是向田世爵問罪。 [5] 
土司世崇武功,至田世爵以後,頗事詩書。 [6] 
他襲職以後,總結了歷史經驗教訓,認為亂賊之禍,始於大義不明,要消除內亂,必須知書識禮。欲“知書識禮”,必須推廣漢文字、漢語言,走開化中興的道路。他首先安撫舍把,恤民好士,屯兵邊界,鞏固疆域,創造司內的穩定環境。然後採取一系列措施以求“勵精圖治”:親自出司考察,結交官府,學習漢文、漢語,引進先進技術,與荊州藩、道、府密切往來;聘請漢族名士進司任教,以詩書嚴課諸男,有不嗜學者,叱犬同系同食,以激辱之;他有八男八女,諸子皆練達,併成才;在司內嚴令推行漢語、漢文;田世爵襲職前,人名多為土家語,在他任職以後,不僅土王名字全部使用漢語,就連旗長舍把中也沒有發現再用土家語的人名了。 [2] 

田世爵東南抗倭

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田世爵以“有司不能攝治”之罪,由其長子田九霄襲安撫使職;同年,江浙總督胡宗憲調土兵抗倭,田世爵忍辱負重,與長子九霄、次子九龍一道從徵,率土兵與永(順)保(靖)土兵組成聯軍,開赴江浙,參加抗倭鬥爭,歷時兩年,先後在浙江的嵊縣、三界、陰沙、後梅、丹陽、柘林、乍浦等地,與倭寇激戰,殺敵上千,生擒上百,建立東南第一功,受到胡宗憲的嘉獎。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田世爵和長子九霄,第二次應徵平倭至舟山羣島;是年七月,攻陷賊巢岑港,殺敵數百;嘉靖四十年(1561年),江西盜起,胡宗憲兼管江西,又調永(順)、保(靖)、容美土兵征剿;次年,田世爵病死蕪湖軍中,享年六十三歲。明王朝嘉其忠貞,追封田世爵為宣武將軍。 [7] 

田世爵評價

沙石塔碑文稱讚道:“當龍溪公之初,一髮千鈞之際也,乃能大徵前事,以詩書為義方,且躬履戎行,主功業於世。雖文事武功,在前不乏,而自茲更為振起,所謂裕後光前者,龍溪公有焉。夫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也,百里俾之身填牢户,猶為誅惜哉!” [2] 

田世爵親屬成員

輩分
稱謂
簡介
長輩
田秀,容美土司宣撫使
覃氏
平輩
覃氏
兄弟
田世宗、田世祖、田世貴、五哥俾、六哥俾(嫡),百里俾(庶)。百里俾謀殺兄弟後伏誅。
晚輩
長子
田九霄,承襲宣撫使職
次子
田九龍,承襲宣撫使職
三子
田九成
五子
田九璋,錦衣衞指揮使
六子
田九齡,詩人
七子
田九貢
八子
天九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