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瓦當

(古代房屋瓦頭裝飾)

鎖定
瓦當,是指中國古代建築中覆蓋建築檐頭筒瓦前端的遮擋;也可將屋檐最前端的一整片瓦稱為瓦當,瓦面上帶着有花紋垂掛圓型的擋片。
特指東漢西漢時期,用以裝飾美化和蔽護建築物檐頭的建築附件。瓦當上刻有文字、圖案,也有用四方之神的“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做圖案的。 [1] 
瓦當的圖案設計優美,字體行雲流水,極富變化,有云頭紋、幾何形紋、饕餮紋、文字紋、動物紋等等,為精緻的藝術品,屬於中國特有的文化藝術遺產
中文名
瓦當
外文名
eaves tile
分    類
工藝品
地    區
中國
用    途
古代房屋瓦頭裝飾
年    代
始於周代

瓦當簡介

瓦當概述

瓦當與滴水
瓦當與滴水(2張)
瓦當俗稱瓦頭,即整片瓦的頭部。是覆蓋建築檐頭筒瓦前端的遮擋(區別於滴水,滴水是指覆蓋建築檐頭板瓦(即滴水瓦)前端的遮擋,呈下垂狀)。是中國古建築的重要構件,起着保護木製飛檐和美化屋面輪廓的作用。不同歷史時期的瓦當,有着不同的特點。秦瓦當紋飾取材廣泛,山峯之氣、禽鳥鹿獾、魚龜草蟲皆有,圖案寫實,簡明生動。這時的瓦當紋飾以動物形象居多,有鹿、四神、鴻雁、魚及變化的雲紋。畫面與寫意相融,圖案構思巧妙,有將畫面一分為二、也有一分為四的,在對稱中求變化,均衡自然,富於生氣。漢代瓦當在工藝上達到頂峯。紋飾題材有四神、翼虎、鳥獸、昆蟲、植物、雲紋、文字及雲與字、雲與動物等。出現了以瓦當心乳釘分隔畫面的佈局形式。帶字瓦當有1字至12字不等,內容有吉祥語如“長樂未央”、“長生未央”、“與天無極”等,也有標明建築物名稱與用途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瓦當當面較小,紋飾以捲雲紋為主,文字瓦當鋭減。在唐代,蓮花紋瓦當最常見,文字瓦當幾乎絕跡。宋代開始用獸面紋瓦當,明清多用蟠龍紋瓦當。
秦代瓦當 秦代瓦當
君友會王愛君文集《瓦當》篇釋義:瓦當,宋,李好文長安圖志謂之瓦頭。蓋中國傳統宮殿建築屋瓦皆系仰列,於兩列仰瓦之間則復以半圓形之「筒瓦」。秦漢筒瓦長二尺餘,兩端皆有筍,延至屋檐則瓦之一端呈正圓形下向以護頭,徑在五、六寸或七、八寸不等,因其正當眾瓦之底,且櫛比於檐端,瓦瓦相值,故有當名。至於仰瓦其延列至檐端,瓦頭下向成半圓形者,俗稱半瓦當。瓦當形制周緣突出,彷彿銅鏡,其上成記宮觀、殿闕、陵廄、關倉之名,或着吉語,或圖寫物象,官私上下得通用之,其時代始於周秦,而訖於六朝。其圖飾花紋者,時代較早,戰國瓦當多作饕餮紋、人物鳥獸紋等;漢代以後有日象紋、月象紋、猿紋、鴻雁紋、蒼龍紋、白虎紋、朱雀紋四神紋、雲紋、草葉紋等。有字瓦當始於秦代,有十二字、四、五字至一、二字不等,多作篆書,隨勢詘曲,字形古異,間或亦呈方整者。其工者為士大夫所書,拙劣者為工匠所為,遺物中著名者如秦的維天降靈、延元萬年、永受嘉福等;漢的甘泉上林、長陵西神、衞字瓦當等。古時煉瓦多堅細,後代好事者每有將之磨為硯者雲。
“漢並天下”瓦當 “漢並天下”瓦當
瓦當文字,秦漢宮殿樓台屋頂瓦片上的模印文字,多作篆書,結字因勢變體,用筆抑揚頓挫,曲屈富變化,具粗獷縱逸的趣味,故為書家珍重,篆刻家也常模擬瓦當風格入印。——《古代碑帖鑑賞》費聲騫

瓦當功能

瓦當又稱"瓦頭",指的是陶製筒瓦頂端下垂的特定部分。瓦,即具有圓弧的陶片,用於覆蓋屋頂;所謂“當”,據解釋:“當,底也,瓦覆檐際者,正當眾瓦之底,又節比於檐端,瓦瓦相盾,故有當名”。瓦當是瓦的頭端,瓦用於古代中國建築的屋面,主要功能作用是防水、排水,保護木構的屋架部分。在實用上,既便於屋頂漏水,起着保護檐頭的作用,也增加了建築的美觀。其樣式主要有圓形和半圓形兩種。瓦當是古代中國建築用瓦的重要構件。
瓦當
瓦當(3張)
中國最早的瓦當集中發現於陝西扶風岐山周原遺址,這裏是西周的發祥地,多為素面半圓形瓦當,個別的有重環紋半瓦當。

瓦當材質

漢並天下瓦當 西漢 漢並天下瓦當 西漢
漢代瓦當基本以灰陶為主。
就質料區分,瓦當主要有灰陶瓦當、琉璃瓦當和金屬瓦當。灰陶瓦當資格最老,也最普通,從西周到明清始終是瓦當中最主要的品種。
大約唐代以後出現了琉璃瓦當。琉璃瓦當是在泥質瓦坯上施釉燒製而成的,顏色有青、綠、藍、黃等多種,都是用於等級較高的建築物。
宋元明清時期,個別建築物上使用了金屬瓦當。金屬瓦當有鑄鐵、黃銅和抹金的三個品種。

瓦當工藝類型

有圓形和半圓形(半瓦當),半瓦當主要見於秦及秦以前。
瓦當 瓦當
瓦當部分多雕飾有各種圖案,常見的有文字瓦當、動物紋瓦當、植物紋瓦當、幾何紋瓦當、以及組合紋瓦當(如幾何紋文字瓦當、動物紋文字瓦當、植物動物紋瓦當等等),也有不用雕飾的素面瓦當。
多為素面半圓形瓦當,個別的有重環紋半瓦當。到了戰國時代,七雄爭霸,各國所用的瓦當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但基本上是以圖象瓦當為多,如山東臨淄齊故城出土的樹木雙獸紋半瓦當;河北易縣燕下都出土的饕餮紋半瓦當;陝西鳳翔秦都雍城出土的動物紋圓瓦當和咸陽出土的雲紋、葵紋瓦當等,其中以秦動物紋瓦當最為傑出。秦代以後,雲紋、葵紋瓦當流行了起來。進入漢代,瓦當在使用的廣泛性和藝術性方面都臻至它的鼎盛時期。分佈的地域極廣。西漢瓦當除了變化多端的各式雲紋瓦當外,西漢中期出現了瓦當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大類——文字瓦當,其直徑多在 15-18.5釐米之間,小的直徑有13釐米,大的可達22釐米。文字少則1字,多則12字。依文字內容可分為宮苑、官署、祠墓、宅舍、吉語、紀事等幾大類。文字的寫法線條在剛柔、曲直、方圓、疏密、倚正等諸多方面都達到了高度的和諧,或方峭,或流美,渾然天成,令人歎為觀止。西漢文字瓦當,字大而遒美,量多而變化無窮,實為西漢書法之珍貴遺存。圖象瓦當已不是漢代瓦當的主流,但漢長安城一帶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當卻是圖象瓦當的壓卷絕唱。四神代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四神瓦當有幾種不同的版別,構圖雍容堂皇,製作精工細緻,藝術水準極高。東漢以後,瓦當藝術走向衰落,伴隨着佛教的傳入,文字瓦當和圖案瓦當逐漸衰落,蓮花紋瓦當興盛起來,還有少數的佛像瓦當。宋以後,瓦當藝術日落西山,完全失去了往日的風采。

瓦當造型

瓦當,開始製作時是素面的,隨着古代人們對建築欣賞藝術水平的提高,瓦當出現了動物、植物等形象的飾樣。
瓦當 瓦當
秦代的瓦當紋飾多種多樣,有動物紋、昆蟲紋、飛禽紋、植物紋等。例如:夔紋、鹿紋、四獸紋、豹紋、飛鴻紋、鳳紋、蟬紋、雲紋、樹紋等。瓦當文,是指瓦當上飾有的文字。瓦當字體通常用秦篆和廖篆,也有隸書。字體富於變化,多隨意彎曲,挺拔遒勁。瓦當上的字數多者十餘字,少者僅一個字。文字瓦當在漢代佔主要地位,大致分兩類,一是建築物專用的,如甘泉宮瓦當“長生未央”。漢武帝蘭田行宮瓦當“鼎湖延壽宮”等。再有就是讚頌與吉祥語文字瓦當最多。如“千秋萬歲”、“長生無極”等。使用四個字的瓦當較多,文字最多的可達12個字。
秦漢瓦當的紋飾美觀大方,形象生動活潑,構思精巧。瓦當紋飾設計精心,文字佈局精巧。在圓形或半圓形的畫面之中,動物顯得自然活潑,神態天真,栩栩如生,文字的合理擺佈,疏密得當,安排合理,顯示了中國勞動人民的天才和智慧。秦漢瓦當又以它獨特的風格,千姿百態的造型藝術風格,更具有裝飾性。
出土於陝西漢長安城遺址的四神瓦當更具特色,而且風格統一,成組配套。
龍紋瓦當,直徑為18.6釐米,邊輪寬約2釐米。表面構圖半浮雕飾一條青龍,身軀健壯,龍口大張,氣勢非凡。龍在古人的心中至高無上,龍又是神靈和權利的象徵,歷代的皇帝稱之為“真龍天子”等。
虎紋瓦當,直徑19釐米,邊輪寬2.1釐米,雄壯的虎身軀,圍繞着中心圓,姿態威武,口張目瞪,利齒露出,首與爪前後對立,虎尾彎曲向上,正巧填補了多餘的空間,協調了整個畫面,使其構圖均衡。
朱雀紋瓦當,直徑15.8釐米,邊輪寬2釐米。朱雀是古人想像中的吉祥物。它是由孔雀、錦雞、綬帶鳥等類飛禽的綜合體。它帶有濃郁的色彩,它又由於時代的變動形象也在不斷的變化。瓦當中的朱雀口銜寶珠,昂首直立,尾翹捲起,更顯得威嚴兇猛。
玄武紋瓦當,直徑18.5釐米,邊輪寬2.1釐米。瓦面構圖為龜作爬伏狀態,為了諧調空間,蛇彎曲盤繞着蛇身,使呆笨的龜與靈敏的蛇成為龜蛇合體。這樣一來使多餘的空間參差錯落,使整個畫面緊湊而不呆滯,而卻顯得活靈活現了。此種瓦當除在建築物上表示方向外,還當玄武闕所用。

瓦當歷史發展

瓦當周代

瓦當 瓦當
周代人們便發明了瓦。西周中晚期周原(今陝西扶風)上的建築已經有瓦當使用。戰國時期,城市建築業的日益發達,隨之引起了磚瓦製陶工藝的發展。最初的瓦當是半圓形的,稱半規瓦,秦代的瓦當由半圓發展為全圓形。而漢代,則流行用圓瓦當。漢代瓦當的製作較戰國時期更為興盛。著名的宮室建築,大多有燒製磚瓦的陶窯,進行專門設計和生產。瓦當圖案的題材多種多樣,基本以祥瑞紋樣為主,有動物,捲雲和文字紋等幾種,中國的瓦當最早起源於西周時期(公元前11世紀~公元前771年)。
約在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晚期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模式,併成為一些大型建築的重要構件。早期的瓦當多為半圓形,主要紋飾為獸面紋,後來逐漸向捲雲紋等其它紋飾發展。當時各諸侯國燒造和使用的瓦當圖案種類繁多,各不相同。秦始皇(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在位)統一六國後,瓦當在圖案形態和題材內容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更加豐富多彩。秦代主要盛行各種動物圖案的瓦當。
西安博物院秦代瓦當 2013-01-03

瓦當漢代

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瓦當工藝發展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的瓦當做工精細,新出現了裝飾有篆體文字的瓦當,這些文字瓦當多為小篆書體,排列組織和諧勻稱,佈局講究,顯示出漢代質樸渾厚的藝術風格。文辭多為一些祈福的吉語,其藝術觀賞性可與精緻的印章相媲美。
秦始皇陵封土之北的宮殿遺址的地下土中,出土了一件上飾夔紋的巨型瓦當,直徑達61釐米。在中國發現的所有瓦當中,這一瓦當是最大的。人稱它為“瓦當之王”。現陳列在陝西曆史博物館中。

瓦當秦漢

瓦當與滴水 瓦當與滴水
秦漢時代書法在建築物上應用相當普遍。瓦當是建築物屋檐筒瓦的下垂部分,用來遮擋椽頭以避風雨剝蝕。戰國時期,尤其秦漢時代,在瓦當面上飾以圖案花紋或文字,反映在社會經濟發展推動中國建築藝術進步的同時,也帶來社會文化的繁榮。陝西是秦漢故都所在,解放後在秦漢宮殿遺址出土的秦磚漢瓦數冠全國。從寶雞到潼關,從陝北到陝南,包括秦都雍城、咸陽、臨潼秦始皇陵、西漢京師倉、漢長安城、漢長陵、甘泉宮等遺址,都有秦漢瓦當出土。
秦漢瓦當有圓形或半圓形的,分文字瓦和圖案瓦兩種類型。面徑一般在15 —18釐米之間,迄今發現的最大型的瓦當高48釐米,寬60釐米。圖案瓦當有動物紋、植物紋、幾何圖形等,大都製作於戰國至秦,漢代也有,如象徵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的“四靈瓦”。
漢代以文字瓦當為主。文字瓦當是圖案瓦當的發展,文字瓦當的出現與漢字的演化有必然聯繫。
文字瓦當分標名類和吉祥語類兩大類別。
標名類是在瓦當上寫明建築物的名稱,即宮殿、官署、陵園之名。如“上林”“蘄年宮當”“宗正宮當”“羽陽千秋”“八風壽存”“平樂宮阿”“長陵西當”“長陵東當”“京師倉當”“齊園宮當”等。
吉祥語類瓦當是表達人們祈禱吉祥的願望,如“延年益壽”“長樂無極”“長生無極”“與華相宜”“千秋萬歲”“永受嘉福”“嘉氣始降”“永壽無疆”“六畜番息”“萬歲未央”等。除此以外,帶有紀念意義的,如“漢並天下”;表示懷念性的,如“長毋相忘”。用於私人居宅及祠堂、陵墓建築物的,如“馬氏殿當”,“李”字瓦當,“金”字瓦當,“冢”字瓦當,“殷氏家當”“巨楊冢當”“冢上大當”等。
西安博物院漢代瓦當 2013-01-03
文字瓦當四個字的較多,也有多字、單字或兩字的。如“衞”字瓦當,“樂”字瓦當,“宮”字瓦當,“便”字瓦當,“商”字瓦當;“甘林”瓦當,“黃山”瓦當,“延年”瓦當,“華倉”瓦當,“上林”瓦當,“都空”瓦當,“佐弋”瓦當,“右將”瓦當等。多字瓦當,如“與民世世天地相方永安中正”“長樂未央延年永壽昌”“千秋萬世長樂未央昌”“千秋萬歲與地無極”“維天降靈延元萬年天下康寧”等。
秦漢瓦當,尤其是文字瓦當,是非常重要的史證資料,對研究建築史、 文字演變史均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從書法的角度看,説明漢字除了表意的功能以外,在兩千多年以前即具有藝術欣賞的意義,故已用以美化人們的生活環境。
單于天降瓦當 單于天降瓦當
秦漢瓦當的造型特點:章法佈局端莊美觀,經營位置得體,且具有突出的思想內涵,是形式與內容高度統一的藝術品;字形結構隨體佶屈而不失古意,融古匯今,是繼承傳統與發展創新的結合;書法筆畫生動,變化多端,剛柔相濟,格調高雅,豐富了中國書法的藝術語言。 [2] 

瓦當六朝

瓦當,是中國古代建築屋面瓦壟檐口的裝飾,正面刻印有多種圖案紋樣,也有的刻印表示吉祥的文字。最初,瓦當多為半圓形,稱為半瓦當,秦漢時開始出現正圓形瓦當,此後一直延續。歷史悠久的瓦當作為中國古代建築體系特有的構件,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精神、審美情趣和一定的文化特徵,是具有強烈的時代和區域特色的文化遺存。古都南京是六朝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隨着南京城市考古工作的深入展開,許多地下六朝建築被不斷髮現,大量形形色色的六朝瓦當陸續出土,為六朝文化的綜合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現擇取其中出土最多的獸面紋、蓮花紋、雲紋瓦當介紹如下: [3] 
獸面紋瓦當(圖1)直徑13釐米、邊輪寬0.9釐米、高0.9釐米。當面所飾獸面上寬下窄,作虎面形,長水滴形雙目斜立,垂膽形高鼻樑,鼻樑上部直達額部並在兩側各伸出3根線條,作樹枝狀。口張大,口外有2道輪廓線,口中露出上下2根長鬚。頭頂上左右各有一個小耳朵,面部兩側和嘴下飾線條硬直的毛須。在鼻、額之間鑽有一孔,孔徑為0.8釐米。
獸面紋瓦當(圖2)直徑13.7釐米、邊輪寬1.1釐米、高1.1釐米。當面所飾獸面上寬下窄,作虎面形,水滴形雙目稍彎曲斜置,目有雙線邊框,眉作卧蠶狀。鼻形小而高凸,額部飾三叉樹枝狀紋。口張大,口角上翹,露出上下兩排門齒和獠牙,吐舌,口外有一道輪廓線,鼻下和上唇間用雙線相連。頭頂兩側各有一小耳,獸面周邊皆飾鬚髮,鼻上部鑽有一孔,孔徑1釐米。
圖1~圖5:獸面紋瓦當
獸面紋瓦當(圖3)直徑14.4釐米、邊輪寬1.2釐米、高1釐米。獸面上部稍寬於下部,獸面輪廓線更顯自由,線條上下皆不封口。橢圓形雙目微凸起。鼻約呈正三角形,鼻根線條直達額部,鼻兩側和眼之間用線條勾勒出橢圓形,圈內又飾一小圓圈。長方形口,口內露出上下兩排細齒。面部兩側和頜下飾少量鬚毛。鼻樑上部鑽一孔,孔徑0.9釐米。
獸面紋瓦當(圖4)直徑13.8釐米、邊輪寬0.8釐米、高0.8釐米。獸面輪廓線簡化。水滴形雙目斜立,細彎眉,高鼻,鼻下部兩側各飾一個三角形凸起。倒梯形口,口內露出上下兩排牙齒和兩邊獠牙,吐舌尖。口部兩側飾長鬚。額部有5根豎立的草葉狀線條,線條兩側各有一橢圓形紋樣。鼻上部鑽一孔,孔徑0.8釐米。
獸面紋瓦當(圖5)直徑14釐米、邊輪寬1.3釐米、高1.5釐米。獸面輪廓線簡化。水滴形雙目斜立,高鼻,大口呈倒梯形,口中露出上下兩排細齒。鼻兩側、口下和麪部兩側滿飾鬚毛。鼻樑上部鑽一孔,孔徑0.5釐米。
蓮花紋瓦當(圖6)直徑11.7釐米、邊輪寬1釐米、高0.8釐米。當面飾9瓣蓮花,瓣間分隔線端作三尖蓮蕾式,中心蓮房凸起,上飾7顆蓮子。當面周邊有一道凸弦紋。蓮房中部稍偏處鑽一孔,孔徑0.6釐米。
蓮花紋瓦當(圖7)當面略有變形,呈橢圓狀,直徑13釐米、邊輪寬0.9釐米、高1.1釐米。當面飾16瓣蓮花,蓮瓣之間有分隔線,線頂端呈箭頭狀突起,箭頭之間以短線相連,使當面被分隔成16個扇面狀框格,每個框格里有一蓮瓣。中央蓮房大而高起,上飾19顆蓮子,蓮子分2圈排列。蓮房中部穿一孔,孔徑0.55釐米。
圖6~圖10:蓮花紋瓦當
蓮花紋瓦當(圖8)直徑12釐米、邊輪寬1.2釐米、高1釐米。當面飾16瓣蓮花,蓮瓣之間有分隔線,線頂端呈箭頭狀突起,箭頭之間以短線相連,使當面被分隔成16個扇面狀框格,每個框格里有一蓮瓣。中央蓮房大而凸起,上飾7顆蓮子,蓮房之外一側鑽一孔,孔徑0.9釐米。
蓮花紋瓦當(圖9)當面飾12瓣蓮花,蓮瓣之間有分隔線,線頂端呈箭頭狀突起,箭頭之間以短線相連,使當面被分隔成12個扇面狀框格,每個框格里有一蓮瓣。中央蓮房高起,上飾9顆蓮子,蓮房中部穿一孔,孔徑0.8釐米。
蓮花紋瓦當(圖10)殘,無邊輪。直徑約14.4釐米。當面飾8瓣蓮花,但僅殘存3瓣。瓣形寬肥,瓣與瓣之間飾倒弧邊三角形紋。中央蓮房大,上飾10顆蓮子,蓮房與當面在一個平面上,蓮房周圍有一道凸弦紋。蓮房中央鑽一孔,孔已殘,部分孔壁仍有保留。
圖11雲紋瓦當 圖11雲紋瓦當
雲紋瓦當(圖11)直徑13.8釐米、邊輪寬0.8~1釐米、高0.9釐米。當面中央為大乳丁紋,乳丁紋之外以三條平行線分隔成四個對稱的扇面形狀,每個扇面內裝飾一朵簡化的蘑菇狀雲紋。雲紋與邊輪之間飾一週鋸齒紋帶。在中央大乳丁紋一側鑽有一孔,孔徑0.9釐米,孔壁光滑,但孔外周邊有局部破損。
雲紋瓦當一般發現於六朝地層的最下部,應為六朝早期東吳至西晉時期的遺物,在造型紋飾上還保留着東漢時期雲紋瓦當的某些遺風。南京出土的六朝雲紋瓦當造型基本相似,變化不多,一般為高邊輪,當面中央為一大乳丁紋,外飾一週凸弦紋,其外以凸起的四組三條平行直線分為四區,每區內各飾一朵雲紋。當面邊緣飾一週由凸起的小三角形或短直放射線條組成的紋飾帶。
獸面紋瓦當一般出土於六朝中、晚期地層內,大約相當於東晉到南朝時期,其外形特徵亦為高邊輪,當面明顯低於邊輪,多以凸起的線條勾勒獸面紋,獸面變化比較多,有的有上寬下窄的臉形輪廓線,有的沒有輪廓線;雙目一般作斜立的水滴形,眼有雙線或單線邊框,也有的沒有邊框;鼻樑短而凸起,位處雙眉正中,大口張開,露出獠牙,神情頗為獰惡;臉的四周以短直放射狀線條表示毛髮。在六朝中晚期,帶有南方造型風格,具有中國傳統思想意味的獸面紋瓦當佔據了重要地位,與當時如日中天的蓮花紋瓦當共同營造了一派具有鮮明時代風範的瓦當格局,而且當形和獸面造型有了新的時代風格。獸面紋瓦當(圖1、2)為東晉早中期,瓦當獸面造型圖案嚴謹而規整,構圖線條硬直;獸面紋瓦當(圖3)東晉中晚期;獸面紋瓦當(圖4、5)為南朝瓦當既保留了早期獸面造型的基本風格,同時又發生一些變化,如上寬下窄的獸面輪廓線已經顯得自由鬆散,輪廓線上下不再閉合,獸面周邊象徵鬚髮的線條由硬直變得柔軟。
蓮花紋瓦當是六朝瓦當中數量最多、造型紋飾特徵最為豐富、分佈範圍最為廣泛的一種類型,其總體特徵為高邊輪,當面中心為蓮蓬,周圍裝飾數量不等的蓮瓣,但在細部紋飾上比較富於變化,比如中央蓮蓬佔據的面積有大有小,裝飾的蓮子數量5、7、10顆不等,其中以7顆最為常見;蓮瓣形態有的瘦削,有的寬肥,有的瓣尖上翹,蓮瓣的數量有8瓣、9瓣、10瓣、16瓣不等,以8瓣為多;在蓮瓣之間的分隔線及蓮瓣紋外緣的裝飾等細節上也不盡相同。蓮花紋瓦當(圖6)為南朝早期劉宋時期;蓮花紋瓦當(圖7、8、9)為南朝中後期(約相當於齊、梁、陳時期);蓮花紋瓦當(圖10)是一種不帶邊輪的瓦當,造型特殊,其蓮瓣肥大,瓣尖之間飾倒弧邊三角形紋,具有時代相對較晚的特徵,為南朝梁代前後。
蓮花紋雖早在秦代就曾作為瓦當的裝飾紋樣,但數量不多,未形成主流,它在六朝時期迅速流行和久遠的歷史影響無疑是與當時佛教在中國的廣泛影響有着重大關係。在佛教藝術中,蓮花代表“淨土”,寓意吉祥,象徵“自性清淨”。早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前,蓮花即在印度倍受珍視,傳入之後,更是隨着佛教文化的傳播,廣為風行。據印度史詩《摩訶婆羅多》所述,天地開闢之始,毗濕奴的臍中生出蓮花,花中坐有梵天,創造萬物,因而蓮花是佛教修持圓滿成就的標誌。因此,從六朝早期開始,蓮花就隨着佛教思想的傳播和佛教中國化的過程而逐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相結合。到了南朝的梁代,佛教空前盛行,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是佛教信徒。在梁武帝的大力倡導下,佛教成為“國教”並得到了更大的發展。蓮花是佛教尊崇的信物,於是蓮花瓦當開始在全國盛行,並且蓮花圖案出現於當時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小到日用器皿,大到佛堂供器,處處可見蓮花紋的裝飾。
最有價值的還是南京出土的人面瓦當,該種瓦當其他地區出土較少,且只出現於東吳東晉時期,後期不知為何銷聲匿跡,因為該種瓦當數量稀少,相當珍貴。

瓦當藝術價值

瓦當價值介紹

瓦當的造型千姿百態,它不但是繪畫、工藝和雕刻相結合的中國藝術,也是實用性與美學相結合的產物,在古建築上起着錦上添花的作用。瓦當不僅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同時也是考古學年代判斷的重要實物資料。此外,瓦當還是中國書法、篆刻、繪畫等方面的寶貴資料,對研究中國古代各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瓦當不但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還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它的圖案、文字有助於瞭解古人的歷史淵源、習俗好尚,並對古代歷史地理、思想意識的研究有相當的參考價值。正因如此,唐宋以來,瓦當已引起了好古者的重視,在唐宋文獻中記載有當時人用瓦當做成硯台使用。清代隨着金石學的興盛,瓦當收藏之風大盛,許多象陳直、陳介祺、羅振玉這樣的大學者都傾心於瓦當的蒐集與研究,康、雍、乾時期開始了對瓦當的專題著錄,而對它的專題研究則是二十世紀後五十年的事情了。

瓦當研究與收藏

瓦當 瓦當
坦誠相見的木傢俱,古樸稚拙的石材,清雅淡定的牆面——在這幅美麗的田園畫卷中,如果再加上瓦當的點綴,就會顯得錦上添花。瓦當,這種古老的中國建築元素如今已成了現代家居裝飾中不可或缺的內容。古樸,且和着歲月痕跡的暗青色。可盡情展現漢文化的美妙內涵。在現代家居中,以瓦當作為裝飾品,更能體現出現代人堅毅處事的性格,同時,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藴又可以顯出主人智慧的一面。看多了擁有誘人迷幻色彩的東西,人們反而被瓦當這有點蒼涼和悲憤的顏調深深地吸引住了,一股瓦當收藏熱潮也隨之而起……其實對瓦當的研究與收藏,早在金石學較為發達的北宋時代就開始了,此後的南宋及元明都有記載,清代乾嘉學派將瓦當的研究推入高峯。當時,在文人士大夫中間瓦當之收藏與研究甚為流行,從清末到民國,在一代又一代的瓦當研究與愛好者的努力下,如今瓦當也走進了尋常百姓的家,成為大眾喜愛的裝飾品和收藏品。人們讚美自然的巧奪天工,喜歡自然的生動和靈性。
瓦當的製作也體現了這種東方的智慧,在有意無意間營造出與泥坯相似的厚重和拙樸,這種不加修飾的簡樸並非簡陋,卻給人們帶來一種貼近天然的心靈驛動。中國發現最早的瓦當,出土於周原西周中晚期的宮殿建築羣遺址,當時瓦當的製作是先製成園筒形的陶坯,然後剖開坯筒,入窯燒造,四剖或六剖為板瓦,對剖為筒瓦。故“瓦解”一詞即源於此。板瓦用於屋頂,筒瓦覆蓋於兩行板瓦之間,真正開始有瓦當,大約在春秋晚期,起初瓦當上的主要紋飾多為獸面紋,後來普遍向捲雲紋發展。到了東周列國,瓦當成一些大型建築的構件,發展迅速,鼎盛一時。瓦當的出現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築技術獨特風貌。瓦當不僅具有遮擋兩行板瓦之間的縫隙,使建築更加牢固和美觀,保護屋檐緣頭免受風雨侵蝕,延長建築物壽命的實用價值,同時更以其千姿百態的圖案、豐富的文字信息,深深地吸引着一代又一代考古工作者和收藏愛好者。
滴水
瓦當的種類很多,就質料區分:瓦當主要有灰陶瓦當、琉璃瓦當和金屬瓦當。灰陶瓦當最古老,也最普通,從西周到明清始終是瓦當中最主要的品種。
瓦當 瓦當
就形制區分:瓦當有半圓形、圓形和大半圓形三種。西周的瓦當都是半圓形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瓦當以半圓形為主,但已經出現了圓形的。在秦漢時期,圓形瓦當佔據主流,半圓形瓦當逐漸被淘汰,到東漢時終於絕跡。大半圓形的瓦當出現於秦代。秦始皇陵北2號建築基址出土一件直徑61釐米,高48釐米的夔紋大半圓形瓦當。當面圖案由兩條造型奇異的夔紋組成,兩夔左右對稱,姿態矯健,氣韻生動,具有很高的裝飾藝術價值。文物考古界譽之為瓦當王。就紋飾區分:瓦當可以分圖案紋瓦當,圖像紋瓦當和文字瓦當三大類。秦始皇內城西牆出土的雲紋圖案瓦當,直徑15釐米,當心為一圓鈕,圓鈕周圍有一圈小乳釘紋,心外對稱均衡地分佈着四朵蘑菇形雲紋,給人一種強烈的規範化、程式化的美感。從瓦當實物來看,文字瓦當字數不拘,從一字到十餘字均有,紋飾圖案各異。它們一個共同特點是組成一個完整的畫面。無論文字與紋飾均能巧妙佈局,排列組織勻稱和諧,特別是文字瓦當充分利用了中國漢字結構的藝術特色。
在收藏界,瓦當以紋飾的精美、圖案的瑰麗和文字的雋秀為收藏家所珍視。
專家介紹,中國對瓦當的研究與收藏,早在北宋時期就開始了。自清中期以來,古代的瓦當被看成一種古董,為人們競相收藏。從清末到民國,瓦當逐漸成為受大眾喜愛的收藏品。近二十年來,瓦當收藏日益興盛,市場價格一直看漲。
據瞭解,秦漢瓦當是中國古代瓦當藝術中的珍品,主要出土於陝西、山東和河南三省。其中,陝西是秦漢都城所在地,出土瓦當數量之多,居全國之首。秦漢瓦當珍貴的研究價值與審美價值歷來為金石家、學者與收藏家們所重視,其市場價格也早在清乾隆年間就已達到高位。
據錢獻之的《漢瓦圖錄》記載,“長樂無極”的瓦當在乾隆年間的價格每枚達到了十兩白銀,最高的一枚動物瓦當時達到了二百兩白銀。光緒末年,端方在陝西收集瓦當時,精品瓦當的價格往往達到五十兩白銀一枚。1940年,秦漢史專家陳直在陝西收集瓦當時,一些珍貴的品種每枚少則十元大洋,高則三十元大洋。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秦漢瓦當的收藏陷入低迷,價格也相對較低,但文字瓦當每枚也要在40元到50元之間。一些常見的文字瓦當每枚價格已升到了300元到600元,動物瓦當則超過了千元,精品則漲至3000元以上。品相好的四靈瓦當每枚價格達到了萬元。2001年,在天津國際拍賣公司的拍賣會上,一枚帶木盒的漢瓦成交價高達11萬元。由於秦漢瓦當數量有限,因此,瓦當的拓片也受到了瓦當愛好者們的喜愛,市場價格一般少則四五十元,多則百元以上,精品達到了數千元。名人收藏過的瓦當拓本更是價格不菲。比如,在1996年嘉德秋季拍賣會上,陳直的《新出漢瓦拓片》以1.98萬元的價格成交。在2001年中國嘉德拍賣會上,一本王孝玉舊藏的清末漢瓦當八品拓本成交價達6600元。

瓦當鑑別瓦當真偽

瓦當收藏的興起使得贗品大量出現,作偽水平也越來越高。主要以偽造文字和圖像瓦當為主。市場上主要有三種仿品:第一種瓦當的瓦是真的,在素面瓦當上進行手工刻制,刻好後在面上塗一層泥,再把泥做舊,這種仿品顯得線條生硬、呆板;第二種是根據出土的具有收藏價值的瓦當來仿作,首先新刻模具,然後燒製、做舊,這種仿品比較新,有切割的痕跡,還有土鏽,用水一衝就看得出來;第三種是用各種殘片拼接,拼出一種特殊的圖案,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有粘貼的痕跡,沒有真品自然流暢。
秦代雙獸紋瓦當 秦代雙獸紋瓦當
一般來説可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鑑別。一看顏色,時代早的瓦當,如秦瓦當是青灰色的,漢瓦當是淺灰色的,顏色由深變淺。二看製作方法,西漢中期以前,大部分瓦當是手工製作的,有手工拿捏的痕跡(尤其是瓦當的當面)。到西漢中期,瓦當主要是輪制的,有輪旋的紋式,很像象形文。三看繩紋粗細,也就是看瓦當所連後面的瓦的繩紋粗細,一般繩紋又細又直或者細直交替的多是秦代的;繩紋直而且粗的多為漢代的。

瓦當秦漢瓦當切莫混淆

一、秦漢瓦當的淵源關係
“上林”瓦當 “上林”瓦當
秦統一六國後,統治者大興土木,營建宮殿廟宇以及陵墓寢堂的現象蔚然成風,因此,使用瓦當十分普遍。當時對瓦當的製作相當講究,可謂精益求精,同時也促使瓦當的圖案裝飾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它一方面繼承了春秋戰國以來寫實的藝術手法和明快樸素的特徵,另一方面又打破了當時僵化的形式及圖案上表現恐怖氣氛的風格,故秦瓦當在圖案紋飾以及題材方面都有所創新。如屬於動物紋的有鹿紋、獾紋、獸紋、豹紋、龍虎紋等;屬於禽鳥紋的有燕紋、鳳紋、飛鴻紋等;屬於昆蟲紋的有蜂紋、蟬紋、蝴蝶紋等;屬於植物紋的有蔓草紋、樹紋、荷花紋等,可謂種類繁多。漢代前期仍繼續沿用秦瓦當的形制和紋飾,但在繼承秦瓦當的傳統基礎上又出現了文字瓦當,從而成為當時一大特徵。如屬於建築物專用的有“長樂未央”(系甘泉宮用瓦),“上林”(系林苑用瓦),“左戈”、“右空”(系官署用瓦)等;屬於陵墓建築用瓦有“萬歲冢當”、“長陵瓦當”、“來谷宮當”等;屬於頌揚吉祥語的有“漢並天下”、“千秋萬歲”、“延年益壽”、“長樂無極”、“億年無疆”等,可謂豐富多彩、異彩紛呈。
二、秦漢瓦當的區別
在形制上,秦瓦當多為圓形,而且其瓦當面徑較小,邊輪也不太規則,瓦當的背面不夠平整。在製作過程中,有着明顯的旋切痕跡,瓦當的呈色以青灰色為主;而漢代瓦當除有圓形外,還有半圓形,瓦當的面徑有所加大,邊輪較為規整,且邊稜較寬,大多數瓦當中央還有圓乳,而且均為模製,瓦當的呈色多為淺灰色。
在工藝上,秦代多采用先制好當心,再以泥條盤築法在當心周圍築起圓筒瓦,在瓦當背用手覆泥壓抹,使其緊密結合,然後在泥坯未開時,用竹刀或繩子切去一半筒瓦而成瓦當,這種工藝較為麻煩,而且很難達到規整;而漢代瓦當多采用整個當面一次範成,然後續接已制好的筒瓦,無需切割,瓦當背平整,不留痕跡,邊輪也較規整,這也是秦漢瓦當的一個明顯區別,藏友在收藏投資時一定要多加留意。
秦漢瓦當是重要文化遺產,宋代以來逐漸為世人所重,清代金石家着重研究上面的文字。收藏瓦當的風氣越來越盛,戰國秦漢瓦當的出土也越來越多,新品種瓦當不斷出現,秦漢瓦當的市場價格也越來越高,瓦當原品越來越少,於是瓦當作偽也越來越多,水平越來越高。鑑別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文字和圖像瓦當的市場價值高,收藏者多,而一般圖案瓦當不受歡迎,所以偽品大多數是文字和動物等圖形瓦當。見到這類希奇稀有的瓦當就要特別注意。
2.假瓦當都是用黃土像燒磚一樣做成,再塗上泥土,就像是出土的一樣,一般市場上的販子不會讓買者清洗,因為一洗真相畢露。
3.瓦當只是整個瓦的頭部,所以真瓦當背面往往有長短不一的筒瓦殘存,假瓦當便多無筒瓦殘存。也出現有這方面作偽的,大多數十分拙劣,應該注意的有殘斷痕跡是否自然,簡瓦背印下的布紋等。
4.也有作偽者用真的圖案瓦當,如較廉價的漢代雲紋瓦當作偽,這種瓦當三五十元可得,而文字瓦要超過百元。方法是先將真瓦的圖案鏟去,再用水泥仔細模仿稀少的文字瓦當上的文字,製造完後再塗抹泥漿掩蓋作舊。以便使得買家上當。鑑別方法是仔細分辯文字,作偽文字寫法多有問題。還有就是洗去瓦當上的泥土,水泥和原漢代瓦當的呈色、質地差別就清楚了。
下舉3例。
“齊園”瓦當,陝西咸陽北塬西漢高祖劉邦長陵21號陪葬墓附近出土,只見一品,直徑16.1釐米,現存咸陽博物館,或釋“齋園”。偽瓦將真的漢代圖案瓦當的圖案鏟去,再以水泥模仿文字,文字堆得較像。洗淨後仔細觀察,當面底部就見刀鏟痕跡。
“長生未央”是流行於西漢中期的重要瓦當品類。偽瓦以同期的雲紋瓦鏟去雲紋後以水泥堆字而成。仔細觀察,文字以外的瓦底尚有水泥沙粒殘留,塗抹的泥漿與真瓦上包漿也不一樣。
“長樂未央”是將西漢晚期常見的,外圈飾網紋的雲紋瓦當上雲紋鏟去,用水泥偽造了一品奇異的“長樂未央”瓦當。文字不對。

瓦當鑑賞養護

鑑賞
瓦當 瓦當
瓦當和其他藝術一樣,也是一定社會經濟觀念形態的反映,是伴隨着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對建築藝術欣賞要求的提高,有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粗糙到精緻,簡單到複雜的發展過程。如漢代出現多為篆體書的文字瓦當;三國兩晉時期瓦當邊緣則有鋸齒紋;王莽時流行一種“四神瓦當”,即在瓦當上面繪燒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形象,用以表示東、南、西、北;東晉後期,開始出現表面黑色磨光的板瓦,檐頭板瓦一端開始加厚,並壓印紋飾,為後世“滴水”的濫觴;到唐代“滴水瓦”普遍應用。早期“滴水”與瓦身的夾角一般為直角,晚期則增加至一百度以上,以利流水外瀉,具有很大的科學性,更顯示了中國古代瓦當具有裝飾性和實用性相結合的功能。漢代是一個生氣勃勃的強盛時代,漢代文字瓦當就是其中的一個縮影,如“長樂未央”、“長生無極”、“千秋萬歲”、“漢並天下”、“延年益壽”、“億年無疆”等,這些文字瓦當多為小篆書體,排列組織勻稱和諧,佈局講究,可與一枚好的印章相媲美。
總之,瓦當的造型,千姿百態,既是繪畫、工藝、雕刻相結合的藝術,又是實用與美術相結合的藝術,在一些古建築上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它不僅以典雅大方、宏偉壯麗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而且在考古學上可以幫助我們斷代,同時還是研究中國書法、篆刻、繪畫等方面的珍貴資料,對研究中國古代各個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等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養護
瓦當雖然是建築的附件,但在它身上卻凝聚和折射着特定歷史階段的思想、政治和民族信仰,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載體。附着於瓦當表面的土鏽(包漿)更體現出一種歷史的沉積,尤為可貴。瓦當表面的土鏽可以與青銅器之犭色和玉器之血、土浸相比美,顯露着樸拙渾茫的朦朧美,我們可以從中感觸到歷史車輪的徐徐滾動。瓦當一旦失去了土鏽這層“外衣”,裸露出新茬,便會顯得索然無味。故此,對其保管應十分當心。要做到輕挪動、不碰撞、少摩挲外,尤其注意不要隨便、大量製作拓片
古人沒有攝影照相技術,對瓦當只能施以拓片法,用拓片進行流傳。這是出於技術的限制,只有如此而為之。照相技術普及,照片的作用不可忽視,可以代替部分拓片。但是,拓片雖然不能完全反映出瓦當紋飾的細微之處,卻可以把握瓦當的總體風韻,簡潔概括,或呈墨黑,或呈硃紅,亦別有一番古樸的意境,十分古雅可愛,此外,拓片周圍空白的地方還可以用於題跋或寫上一些相關的文字。因此,瓦當拓片依舊被藏家重視,是照片不能替代的。所以,照片是不能代替拓片的。然而,無論是擦拓,還是拍拓,或紅或烏,都不能太泛。瓦當為泥質陶器,不比金石玉器質地堅硬細膩不易損,且能拓後清洗。瓦當易吸水,包漿易脱落。再者紙亦易滲漏,多拓會使瓦當呈“包公臉”或“關公臉”,面貌大受其損。如果強調拓片之效果非拓不可,也還是少拓為好,拓工亦當為高手。但不論是館藏還是民藏,不應為商業利益所逐,泛拓瓦當,捨本逐末。尤其是那些孤品和珍品,更不能泛拓。
古瓦當為歷史遺存物,大部分為出土所得。出土後,瓦當表明有時存在泥土等附着物,很堅固。有些附着物甚至把整個瓦當包裹住了。在清理這些附着物時,要特別小心,不能損傷瓦面。在中國南方收藏瓦當,還要注意防潮。如果瓦當受潮,會出現許多黴點,使瓦當表明因腐蝕變色,影響藏品的品相,也使文物受損。

瓦當教材擴展閲讀

瓦當 瓦當
人教版初中《中國歷史》教科書,無論是現行本,還是實驗本,都有瓦當的插圖,不少師生給我們來信,詢問:“瓦當是幹什麼用的?”下面將介紹一些有關瓦當的知識。
瓦當是中國古代宮室房屋檐端的蓋頭瓦,俗稱“筒瓦頭”或“瓦頭”。瓦當文字中有自名“當”者,例如:“蘄年宮當”、“蘭池宮當”、“京師庾當”、“吳尹舍當”等。古人訓“當”為“底”,因為陶瓦一塊壓一塊,從屋脊一直排列到檐端,而帶頭的瓦正處在眾瓦之底。瓦當的下面是椽頭,當可以抵擋風吹、日曬、雨淋,保護椽頭免受侵蝕,延長建築壽命。所以,瓦當的名稱很可能是由其所處的位置和作用而得來的。
瓦當 瓦當
從文獻記載看,中國古代建築用瓦始於夏代;可從考古資料看,殷商時期的宮室、宗廟一類大型建築還都是“茅茨土階”,沒見到有用瓦的痕跡,更不用説瓦當了。迄今為止,瓦的實物最早見於西周早期遺址。瓦當的實物最早見於西周中晚期扶風召陳遺址。瓦和瓦當解決了屋頂防雨水問題,使中國古代建築擺脱了“茅茨土階”的簡陋狀態。在建築史上,瓦和瓦當是我們祖先的一項了不起的獨創性發明。
就形制區分,瓦當有半圓形、圓形和大半圓形三種。西周的瓦當都是半圓形的,春秋戰國時期的瓦當以半圓形為主,但已經出現了圓形的。在秦漢時期,圓形瓦當佔據主流,半圓形瓦當逐漸被淘汰,到東漢時終於絕跡。大半圓形的瓦當出現於秦代。秦始皇陵北2號建築基址出土一件直徑61釐米,高48釐米的夔紋大半圓形瓦當。當面圖案由兩條造型奇異的夔紋組成,兩左右對稱,姿態矯健,氣韻生動,具有很高的裝飾藝術價值。文物考古界譽之為“瓦當王”。這類大半圓形的瓦當在遼寧綏中縣“姜女墳秦漢建築遺址中也有所發現。
瓦當 瓦當
就紋飾區分,瓦當可以分圖案紋瓦當、圖像紋瓦當和文字瓦當三大類。秦始皇內城西牆出土的雲紋圖案瓦當,直徑15釐米,當心為一圓鈕,圓鈕周圍有一圈小乳釘紋,心外對稱均衡地分佈着四朵蘑菇形雲紋,給人一種強烈的規範化、程式化的美感。青海民和縣土唐代羽人圖像瓦當,直徑13釐米,當面為一圓睜雙目拱手站立的童子,兩側有一對刻畫逼真的羽翼,似為天使,天真爛漫,質樸無邪。這是中國古代瓦當中難得的藝術珍品。兩漢時期盛行文字瓦當。瓦當文字數從一字至十二字不等,但尚未發現十一字瓦當。文字瓦當以四字者為最常見。東漢以後,文字瓦當日趨衰落;隋唐以後,文字瓦當已很罕見。
文字瓦當裝飾和美化建築物是通過當面生動美妙的文字來實現的。美妙生動的文字不僅是一種藝術品,而且由於自身所包涵的社會意識形態方面的內容,又時常成為統治者宏揚其政治業績和政治思想的宣傳品。人教版初中《中國歷史》現行本和實驗本上選用的瓦當插圖就都是這種宣傳品。現行本第11課《漢初的休養生息與文景之治》上的瓦當插圖,當面有“漢並天下”字樣,顯然是西漢初期統治者宏揚自己政治業績的宣傳品。實驗本《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第14課《匈奴的興起及與漢朝的和戰》上的瓦當插圖,當面有“單于天降”的字樣,是匈奴最高統治者向臣民灌輸“天命”思想的宣傳品。同時,它也是呼韓邪單于歸降漢朝後漢匈友好關係的歷史見證。
參考資料
  • 1.    餘暉.中國畫技法全書:河南美術出版社,2003年:194
  • 2.    李瑩 張楠. 秦漢瓦當紋樣對現代圖形設計的影響[J/OL]. 現代交際,:(2017-10-08).
  • 3.    蘇瑋. 六朝人面紋瓦當視覺審美與符號研究[D].江南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