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獵鷹

(人工馴養的捕獵鷹類)

鎖定
獵鷹(英文名:Falconry)是歐亞大陸和北美洲用於獵取活動的中大型猛禽獵鷹是通過訓練有素的猛禽獵殺處於自然狀態和棲息地的野生動物。這些被獵殺的小動物通常是一些鳥類和兔子。這種傳統的阿拉伯運動在整個歐洲發展起來。獵鷹是阿聯酋和阿拉伯文化的象徵。 [42] 
全世界約有80個國家從事獵鷹活動,2010年,由於其悠久的文化歷史,獵鷹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39] 
中文名
獵鷹 [1]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3目
3科
8屬
30種 [5-6] 
外文名
Falconry

獵鷹動物學史

獵鷹定義

獵鷹(Falconry),也稱為捕獵鷹,是在狩獵活動中使用的捕獵的鷹,這些獵鷹可以是隼類,也可以是馴養的鷹類或海雕,用它們來進行捕獵活動。“falconer”和“falconry”這兩個詞也適用於所有使用受過訓練的猛禽來捕捉獵物的行為。 [1] 
“獵鷹”一詞也可能有歧義或有些混淆。幾乎任何類型的猛禽都可以進行充分訓練。使用鷹進行狩獵時,也可以使用術語“hawking”或“gamehawking”。但“falconry”是最常用且通常獨立的專業術語。 [2] 
在最傳統的形式中,獵鷹被用作狩獵的一種方法,這種做法是用訓練有素的猛禽在野外狩獵小動物。 或者,也可以用獵鷹來嚇跑討厭的鳥類,來保護一些鳥類的築巢棲息地。 [2] 
獵鷹是用訓練有素的猛禽採集野生獵物。所有晝行性(白天活動)的猛禽在獵鷹的語言中都被稱為“鷹”——無論它們是隼、鷹、雕還是鵟,並且都在野生狀態下自然捕獵。馴鷹者的技能是通過訓練鷹合作狩獵來利用這種自然的狩獵能力。雖然這項運動的性質普遍相同,但由於土地法律、特定地區原生的鷹和隼的不同種類以及獵鷹者可用的地形類型,狩獵風格存在許多打獵差異。 [1] 

獵鷹起源

有證據表明,獵鷹文化可能始於美索不達米亞,最早的記載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隼是古代蒙古部落的象徵鳥。關於這些早期記載是否記錄了獵鷹的做法(來自《吉爾伽美什史詩》),或者是對人類與猛禽的誤解,存在一些分歧。 [7] 
獵鷹作為動詞講,也可稱為鷹獵(Hawking),這是一項古老的運動,自有文字時代以來就一直在進行。 描繪由赫梯人時期(Hittites date)創造的獵鷹的石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世紀,史前遺址的洞穴壁畫可能代表了更早對獵鷹的提及。來自歐洲和英國的商人、冒險家和十字軍在中東熟悉了獵鷹,並在他們返回家園時帶着獵鷹和獵鷹者。 這項運動在中世紀的特權階層中在西歐和不列顛羣島蓬勃發展。在17世紀,霰彈槍出現之後,在開闊土地的圈地和無數的社會動盪之後,鷹獵業幾乎滅絕了,在歐洲主要靠鷹派俱樂部成員的熱情生存下來。 [1] 

獵鷹傳承

獵鷹術可能在公元400年左右被引入歐洲,當時匈奴人阿蘭人從東方入侵。霍亨斯陶芬的弗雷德裏克二世 (1194–1250) 被普遍認為是傳統獵鷹知識最重要的源泉。據信,他在該地區的戰爭期間(1228年6月至1229年6月)獲得了有關阿拉伯獵鷹的第一手知識。他得到了一份穆阿明(Moamyn's )的獵鷹手冊,並由安提阿的西奧多(Theodore)翻譯成拉丁文。腓特烈二世本人在1241年對翻譯進行了更正,產生了《論鳥類狩獵的科學》(De Scientia Venandi per Aves)。國王弗雷德裏克二世最著名的作品就是他的這本獵鷹專著了。這本書是在他生命的盡頭寫成的,被廣泛接受為第一部關於獵鷹的綜合書籍,但它對鳥類學和動物學的貢獻也值得注意。《論鳥類狩獵的科學》融合了從東方到西方的多種學術傳統,是對亞里士多德經常有缺陷的自然解釋的最早和最重大的挑戰之一。 [7] 
從歷史上看,獵鷹是中世紀歐洲、中東和蒙古帝國貴族中流行的運動和身份象徵。拉施德丁(Rashid al Din) 的《編年史綱要》(Compendium chronicles)一書中留下的許多歷史插圖用蒙古圖像描述了中世紀的獵鷹。由於時間、金錢和空間的先決條件,獵鷹在很大程度上僅限於貴族階層。在藝術和文學等文化的其他方面,獵鷹在不再流行之後很長時間仍然是一種身份象徵。由於缺乏倖存的證據,尤其是來自不識字的遊牧和非農業社會的證據,在較低社會階層中獵鷹的歷史意義可能在考古記錄中未被充分體現。在像貝都因人這樣的遊牧社會中,貴族並不是為了娛樂而練習獵鷹的。取而代之的是,在冬季的幾個月裏,獵鷹被困在小型獵物上並被獵殺,以補充非常有限的食物。 [7] 
在英國和歐洲部分地區,獵鷹可能在17世紀達到頂峯,但很快就消失了,特別是在18世紀末和19世紀,因為槍支成為狩獵的首選工具(這可能發生在整個歐洲和亞洲,程度不同)。英國的獵鷹術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重新興起,在此期間出版了許多獵鷹術書籍。這種復興導致在1900年代初期在北美引入了獵鷹。梅雷迪斯(Col R. Luff Meredith)被公認為北美獵鷹之父。 [7] 
在整個20世紀,現代獸醫實踐和無線電遙測技術(與自由飛行的鳥類相連的發射器)的出現延長了獵鷹鳥的平均壽命,並使獵鷹者能夠追求獵鷹和以前導致獵鷹喪失的飛行方式或獵鷹。 [7] 

獵鷹社團

在英國,《英格蘭獵鷹協會》(Falconers’ Society of England)成立於1770年左右,但在1838年因當時的經理伯納斯勳爵(Lord Berners)去世而終止。由於蒼鷺(俱樂部在東安格利亞遊隼的主要獵物)的稀缺,也部分由於鷹獵者騎行的荒原的開墾,英國獵鷹中心遷至荷蘭。1839年,盧·霍金俱樂部(Loo Hawking club),這是一個在荷蘭王儲(即將成為威廉二世國王)庇護下形成的英荷社團。1853年,當皇室的贊助被撤銷時,該俱樂部也隨之終止。獵鷹在英國是由一些貴族業餘愛好者和他們的專業獵鷹愛好者維持的。此外,一系列俱樂部在英國推廣了這項運動,1927年英國獵鷹俱樂部(British Falconers’Club)成立。由於粘液瘤病導致兔子數量減少,許多傳統獵物物種被列入保護名單,這對二戰後的這項運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所有英國猛禽都受到法律的保護,馴鷹者需要獲得內政部的許可證才能將幼鷹帶到馴鷹場。 [1] 
其他歐洲國家也有獵鷹俱樂部。法國香檳俱樂部於1870年消失,但法國獵鷹隊是由法國國家獵鷹協會組織的。在德國,成立於1923年的德國福克諾登俱樂部是一個興旺的俱樂部。在美國,獵鷹協會是北美獵鷹協會的代表。 [1] 

獵鷹形態特徵

獵鷹均是選自鷹科和隼屬鳥類中的猛禽。它們具有鷹和隼的共同特性:
鷹科鳥類彙集了小型、中型和大型物種,羽毛的顏色與它們所處的環境融為一體,通常是棕色、黑色或灰色,帶有一些條紋或橫斑。許多物種的下體比上體更蒼白,下半身和尾羽呈條紋狀,這種圖案可能會使獵物看不到它們。有幾種猛禽在其地理範圍內表現出羽毛多態性(淺色和深色變體)或羽毛變異。 [3] 
隼屬鳥類為體型中等或稍小的猛禽 。喙較鷹科鳥類要短,先端兩側有齒突,基部不被蠟膜或須狀羽;鼻孔圓形,自鼻孔向內可見一柱狀骨棍;翅長而狹尖,扇翅節奏快;尾較細長。翅狹長而尖。例如圖紅隼。雄鳥上體紅磚色,背及翅上具黑色三角形斑;頭頂、後頸、頸側藍灰色。飛羽近黑色,羽端灰白;尾羽藍灰色,具寬闊的黑色次端斑,羽端灰白色。下體乳黃色帶淡棕色,具黑褐色羽幹紋及粗斑。嘴基藍黃色,尖端灰色。腳深黃色。雌鳥上體深棕色,雜以黑褐色橫斑;頭頂和後頸淡棕色,具黑褐色羽幹紋;尾羽深棕色,帶9-12條黑褐色橫斑。 [4] 

獵鷹生活習性

獵鷹可以分為三類——長翼、短翼和闊翼。由於對狩獵環境和獵物的適應,這三類中的每一類鷹都表現出不同的特徵。
  • 長翼型:是隼類,如遊隼、獵隼和長尾隼。它們主要捕獵飛行中的其他鳥類。由於獵鷹對獵物的追捕可以將獵鷹帶到很遠的地方,所以長翼獵鷹會飛越開闊的地形,如沙漠或荒原,這樣獵鷹者可以讓獵鷹保持在視線範圍內。
  • 短翼型:主要採取地面獵取,如兔子野兔,或靠近地面的鳥類,如在野雞的頭頂上捕捉它們。這些獵鷹身體結構適合在封閉的樹木繁茂的鄉村狩獵。它們是真正的鷹,如蒼鷹或雀鷹,通常從樹上捕獵,或直接從鷹獵者的戴手套的拳頭上捕獵。
  • 闊翼型:包括鷹和海雕。寬闊的翼基使它們能夠翱翔,它們最適合在起伏的鄉村和山區狩獵,儘管海雕也可以在樹木繁茂的地區狩獵。 [1] 

獵鷹分佈範圍

儘管獵鷹被認為是一項罕見的運動,但它在世界各地都有開展。這項運動的主要基地存在於英國、美國、中亞和幾個波斯灣國家,特別是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以及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也進行鷹獵。 [1] 
獵鷹國家:阿聯酋、奧地利、比利時、克羅地亞、捷克、法國、德國、匈牙利、愛爾蘭、意大利、哈薩克斯坦、韓國、吉爾吉斯斯坦、蒙古、摩洛哥、荷蘭、巴基斯坦、波蘭、葡萄牙、卡塔爾、沙特、斯洛伐克、西班牙和敍利亞。 [38] 

獵鷹主要物種

獵鷹種類(8屬 30種)

種類
食性
鵟屬(學名:Buteo)
鵟屬物種在北美被稱為“鷹”(hawks),不要與美洲鷲科混淆。紅尾鵟王鵟和很少見的赤肩鵟都是用於獵鷹的該屬物種。紅尾鷹強壯而能力強,捕食野兔和松鼠; 在適當的條件下,還可以偶爾捕捉鴨子或野雞。紅尾鵟也被認為是初學者的好鳥。歐亞鵟也被馴養用於獵殺野兔子,這個物種耐力稍弱。 [1]  [5-6] 
1
紅尾鵟(學名:Buteo jamaicensis
紅尾鵟在捕食上奉行機會主義。它們的食物主要包括各種小型哺乳動物、鳥和爬行類,例如齧齒類、松雞、鵪鶉、水鳥、蝙蝠、鼩鼱、蛇、蜥蜴、甲殼類、昆蟲等等。 [11] 
2
王鵟(學名:Buteo regalis
通常在開闊的田野上低空飛行,高高地翱翔,徘徊或從棲息地俯衝而下。用它們優秀的視力在地面上發現獵物,然後用爪子攻擊。以獵取地松鼠、長毛野兔、老鼠、鳥類、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是為食。根據獵物的大小,會將它們整體吞下,或者用喙將動物撕成碎片。然後將不能消化的食物部分反芻成食物肉丸。在冬季,可以看到多達6-12只不成熟的王鵟亞成鳥,從地面狩獵草原犬鼠 [12] 
3
赤肩鵟(學名:Buteo lineatus
捕食小型哺乳動物,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動物。主要以野兔、齧齒動物、蛙、蜥蜴、蛇、雉雞和其他鳥類與鳥卵等為食,有時也吃死魚和其他動物屍體。有趣的是,它還可以象家雞一樣在地面上走來走去,尋找甲蟲等來充飢。通常站在一走地方等待和觀察動物活動,或者在飛翔時緊緊地盯着地面,發現獵物則立刻衝下捕捉。 [13] 
4
巨翅鵟(學名:Buteo platypterus
肉食性。飲食隨季節性變化,包括昆蟲、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和鳥類。在築巢季節,主要以花栗鼠、鼩鼱和田鼠以及青蛙、蜥蜴。在冬天,大部分食物是昆蟲、蜥蜴、青蛙、蛇、螃蟹和小型哺乳動物。哺乳動物被整體吃掉。青蛙和蛇被剝去皮,鳥被拔毛。 [14] 
5
歐亞鵟(學名:Buteo buteo
主要以森林鼠類為食,食量甚大,曾在1只胃中發現6只老鼠。除齧齒類外,也吃蛙、蜥蜴、蛇、野兔、小鳥和大型昆蟲等動物性食物,有時亦到村莊捕食雞等家禽。捕食方式主要通過在空中盤旋飛翔,通過鋭利的眼睛觀察和尋覓,一旦發現地面獵物,突然快速俯衝而下,用利爪抓捕。此外也棲息於樹枝或電線杆上等高處等待獵物,當獵物出現在眼前時才突襲捕獵。 [15] 
6
斯温氏鵟(學名:Buteo swainsoni
主要吃昆蟲,包括草蜢、蟋蟀及蝗蟲。它們飛行時會獵食蜻蜓,用腳抓住獵物後立即放在喙中。它們也會以相似的方法獵食蝙蝠。若昆蟲受天氣影響留在地面時,它們會走到昆蟲堆中喙食。它們會捕捉因農耕或火勢而走出來的昆蟲。一般而言,它們會站在較高的地方,如燈柱等候獵物的出現。 [16] 
慄翅鷹屬(學名:Parabuteo
慄翅鷹屬僅有2個物種,一種是慄翅鷹。 另一種是白腰鵟。這是一種世界上獵取野兔的最好的猛禽,也擅長捕捉鳥類。 慄翅鷹通常是人工飼養的,因其氣質和能力而非常受歡迎。 它在野外成羣生活,併合作捕獵,具有類似於狼的社會等級。這種高度社會化的行為在任何其他猛禽物種中都沒有觀察到,並且非常適應作為獵鷹。該物種原產於美洲,從德克薩斯州南部和亞利桑那州到南美洲。慄翅鷹經常用於汽車捕獵(或駕駛獵鷹)的現代技術,其中猛禽從移動的汽車的窗户放飛到合適的獵物。 [1]  [5-6] 
7
慄翅鷹(學名:Parabuteo unicinctus
慄翅鷹的食物很雜,經常搜尋捕食所在地的鳥、石雞、松鼠、狐尾林鼠和其他長耳大野兔等齧齒目動物,也吃蛇、蜥蜴,還時常用夜蒼鷺和鴨子作為哺養小鳥的食物。因為它很容易被馴化,這是一隻普遍的馴鷹鳥。 [17] 
鷹屬(學名:Accipiter
鷹屬鳥類在世界範圍內分佈。鷹專家邁克·麥克德莫特(Mike McDermott)曾説過:“鷹的攻擊在各方面都極其迅速、激進和猛烈。” 它們在歐洲和北美的被用於獵鷹使用中廣為人知。數百年來,北方的蒼鷹一直受訓獵鷹,捕食各種鳥類和哺乳動物。用於獵鷹的其他流行的鷹屬物種包括北美的雞鷹條紋鷹,以及分佈於歐亞大陸的雀鷹
鷹屬在獵鷹中的使用不如其他食肉鳥類廣泛,因為大型物種缺乏多功能性(它們主要在大型開闊地狩獵),如果在人口稠密的地區狩獵,對其他人的潛在危險更大,以及訓練和管理鷹的困難。中亞有300多隻活躍的鷹獵者在使用鷹,蒙古西部有250只,哈薩克斯坦有50只,吉爾吉斯斯坦和中國西部的數量較少。 [1]  [5-6] 
8
雞鷹(學名:Accipiter cooperii
主要捕食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的。它們偶爾也會以爬行動物和兩棲動物為食。狩獵時通常棲息在一個隱蔽的地方並注意獵物。等到獵物不知道它們的存在並靠近時,就會迅速俯衝下來抓住。山齒鶉、椋鳥、紅翅黑鸝、東部花栗鼠和松鼠是雞鷹的常見獵物。雞鷹短而圓的翅膀使它們在茂密的森林棲息地中飛行起來非常靈活。這些鷹也在地面上半奔跑半飛地追捕獵物。雞鷹個體捕食的獵物很大程度上受鳥類大小的影響。較大的鷹比較小的鷹吃更大的獵物。 [9] 
9
蒼鷹(學名:Accipiter gentilis
是中小型猛禽。體長可達60釐米,翼展約1.3米。蒼鷹是一種強大的獵手,能夠殺死種類繁多的鳥類和大小不一的哺乳動物。根據它們居住的地方,獵物包括老鼠、鼩鼱、花栗鼠、長耳野兔、松鼠、浣熊、狐狸、鵝、鴿子、啄木鳥和烏鴉。蒼鷹被稱為其他猛禽的捕食者,據記錄可以獵殺紅尾鵟、貓頭鷹和紅隼。 [8] 
10
雀鷹(學名:Accipiter nisus
主要以鳥、昆蟲和鼠類等為食,也捕鳩鴿類和鶉雞類等體形稍大的鳥類和野兔、蛇等。雀鷹發現地面上的獵物後,就急飛直下,突然撲向獵物,用鋭利的爪捕獵,然後再飛回棲息的樹上,用爪按住獵獲物,用嘴嘶裂吞食。攻擊雞類等體形較大的獵物時,常採取反覆進攻的手段,有時第一、二次僅能使獵物受到輕傷或散落一些羽毛,但在多次打擊下,也難免被擊垮,失去抵抗能力,成為雀鷹的“盤中餐”。在雀鷹的食物中,有5%是昆蟲,15%是鳥類,80%是鼠類,因此堪稱是鷹類中的捕鼠能手。 [18] 
11
條紋鷹(學名:Accipiter striatus
主要食物是鳥類、哺乳動物和昆蟲。小型鳥類佔條紋鷹食物的90%,其中還包括小型哺乳動物和大型昆蟲。條紋鷹主要吃雀形目(棲息的鳥類),但也吃隼形目(晝行猛禽)、雞形目(類似雞的鳥類)、鴴形目(水鳥和親屬)、鴿形目(鴿和鳩)、雨燕目(雨燕和蜂鳥)和啄木鳥目(啄木鳥和同類)。它們經常在捕捉鳥類時並從巢中抓走幼鳥。 [19] 
鷂屬(學名:Circus
新西蘭可能是少數幾個使用鷂類獵鷹的國家之一; 在那裏,獵鷹者成功地與分佈在澳洲的沼澤鷂一起狩獵。北鷂也是獵鷹之一。新西蘭已經實施了大約100年的獵鷹術。新西蘭猛禽協會成立於1970年代,旨在支持研究、康復和獵鷹。那時鷂是一種未受保護的物種,獵鷹者無需獲得當時新西蘭野生動物管理局的許可即可使用。在2010年,隨着《野生動物法案》中鷂的重新定位,新西蘭的第一個合法獵鷹許可證由保護部頒發。 [37] 
12
沼澤鷂(學名:Circus approximans
沼澤鷂通常在地面上捕獲了大部分獵物,但這種猛禽也捕捉棲息在樹頂或有時甚至在飛行中的鳥類。在新西蘭,該物種主要以在其領地上築巢的水鳥為目標,偏愛幼小的紫水雞和小野鴨。然而,它們的大部分食物來源於獵取小型有袋動物、兔子和野兔、刺蝟或豪豬。 [20] 
13
北鷂(學名:Circus hudsonius
該物種不是大型捕食猛禽,所以它只捕食中等大小的獵物。成體北鷂的食物中野鼠佔大部分,其他成分是昆蟲、小型齧齒動物(田鼠)和爬行動物。北鷂已經成為捕捉蜥蜴的專家,蜥蜴無論逃跑的速度有多快也沒用。也吃小鳥。當北鷂很飢餓時,甚至會攻擊鴨子大小的鳥類。 [21] 
隼屬(學名:Falco
隼屬在世界各地都有發現,在古代和現代獵鷹中佔據了中心位置。大多數用於獵鷹的物種都是專門的捕食者,最適合捕捉和獵鳥的如遊隼地中海隼灰背隼。一個顯著的例外是在亞洲和西亞的古代和現代獵鷹業中使用沙漠獵鷹,如獵隼,兔子在這裏經常被抓的地方。 [1]  [5-6] 
在北美,草原隼美洲隼矛隼可以用作獵鷹來捕捉小型哺乳動物,例如野兔以及標準的獵鳥和水禽。在美國,年輕的獵鷹新手經常使用美洲紅隼(北美最小的獵鷹)開始練習這項技術。小型物種,如紅隼、灰背隼和燕隼,最常用於獵捕小型鳥類,如椋鳥或麻雀,但也可用於娛樂性的捕捉昆蟲比賽——即獵殺大型飛行昆蟲,如蜻蜓、蚱蜢和飛蛾。 [1] 
14
遊隼(學名:Falco peregrinus
主要捕獵飛行中的鳥類。也會捕捉飛行中的大型昆蟲,例如甲蟲,也食蝙蝠和齧齒動物。捕捉的獵物從山雀到松鴉、鴿子、黑鸝到鴨子,甚至鵝和蒼鷺。在它們的遷徙路線上不需要將獵物帶回懸崖,一般是被當場吃掉。主要捕食野鴨、鷗、鳩鴿類、烏鴉和雞類等中小型鳥類,偶爾也捕食鼠類和野兔等小型哺乳動物。 [22] 
15
獵隼(學名:Falco cherrug
該物種可以像殲擊機一樣在空中對飛行的山雀、百靈等小鳥進行襲擊,追上獵物後,就用翅膀猛擊,直至獵物失去飛行能力,從空中下墜,再俯衝下來將其捕獲。主要的兩個食物來源:一個是齧齒動物,其中包括金花鼠、田鼠、旅鼠和鼴鼠;另外則是鳥類,包括鴿子和鷓鴣,大小從雲雀到蒼鷺不等的鳥類。 [23] 
16
地中海隼(學名:falco biarmicus
追蹤和獵殺的主要是鳥類,如鴿子、鵪鶉或寒鴉,也有較小的猛禽,如紅隼和小紅隼。它們偶爾也以小型和中型哺乳動物、爬行動物和大型昆蟲為食。 [24] 
17
灰背隼(學名:Falco columbarius
發現食物則立即俯衝下來捕食。休息時在地面上或樹上。主要以小型鳥類、鼠類和昆蟲等為食,也吃蜥蜴、蛙和小型蛇類。主要在空中飛行捕食,常追捕鴿子,所以俗稱為“鴿子鷹”,有時也在地面上捕食。 [25] 
18
草原隼(學名:Falco mexicanus
該物種是肉食性鳥類,其中鳥類和哺乳動物的百分比變化很大。在夏季進行的觀察得出哺乳動物佔8%-66%,鳥類佔33%-92%。冬季鳥類佔更大的比例。哺乳動物中黑尾長耳大野兔僅佔捕獲量的8%,但佔生物量的65%。對於鳥類,主要以角百靈為食,但哀鴿和西部草地鷚也是其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 [26] 
19
美洲隼(學名:Falco sparverius
在夏季,美洲隼以昆蟲為食,但也以蜥蜴、老鼠和鼩鼱為食。在夏季,美洲隼通常在晨昏捕食蝗蟲等大型昆蟲,而冬天,則整個白天都在捕食小型哺乳動物、小型鳥類、蛇類、蜥蜴、蛙類和蠍子。成年美洲隼也吃小鳥。一些研究證明,無脊椎動物佔捕食量的52%,哺乳動物佔26%,鳥類佔16%。如果在生物量(攝入有機物的總重量)方面進行相同的分析,昆蟲僅佔整體的2%,而哺乳動物為38%,鳥類為57%。 [27] 
20
矛隼(學名:Falco rusticolus
主要以野鴨、海鷗、雷鳥、松雞等各種鳥類為食,也吃少量中小型哺乳動物。還可以對付鹿這樣的大型食草動物,生活在極地的松雞是矛隼的主要食物。 [28] 
21
紅隼(學名:Falco tinnunculus)
視力敏捷,取食迅速,見地面有食物時便迅速俯衝捕捉,也可在空中捕取小型鳥類和蜻蜓等。經常在空中盤旋,搜尋地面上的老鼠、雀形目鳥類、蛙、蜥蜴、松鼠、蛇等小型脊椎動物,也吃蝗蟲、蚱蜢、蟋蟀等昆蟲。 [29] 
22
燕隼(學名:Falco subbuteo
主要在空中捕食,甚至能捕捉飛行速度極快的家燕和雨燕等。雖然它也同其他隼類一樣在白天活動,常在田邊、林緣和沼澤地上空飛翔捕食,有時也到地上捕食。主要以麻雀、山雀等雀形目小鳥為食,偶爾捕捉蝙蝠,更大量地捕食蜻蜓、蟋蟀、蝗蟲,天牛、金龜子等昆蟲,其中大多為害蟲。 [30] 
雕鴞屬(學名:Bubo
貓頭鷹與鷹或隼沒有密切的關係。很少有人用經典的獵鷹術來討論貓頭鷹在獵鷹術中的使用。然而,至少有兩種物種已成功使用,雕鴞美洲雕鴞。貓頭鷹的成功訓練與鷹和隼的訓練有很大不同,因為它們是以聽覺而不是視覺為導向的。(貓頭鷹只能看到黑色和白色,而且是遠視的)。這通常會導致馴鷹者認為它們不那麼聰明,因為它們很容易被新的或不自然的噪音分散注意力,而且它們對食物線索的反應也不那麼容易。但是,如果訓練成功,貓頭鷹會表現出與鷹和隼同等水平的智力。 [1]  [5-6] 
23
雕鴞(學名:Bubo bubo
雕鴞在夜間常發出“狠、呼,狠、呼”叫聲互相聯絡,感到不安時會發出響亮的“嗒、嗒”聲威脅對方。以各種鼠類為主要食物。被譽為“捕鼠專家”。也吃兔類、刺蝟、狐狸、豪豬、野貓、鼬、昆蟲、蛙、雉雞以及其他鳥類,有時甚至會捕食有蹄類動物。 [31] 
24
美洲雕鴞(學名:Bubo virginianus
主要狩獵體型小至中等的哺乳動物,捕獲的獵物種類繁多(已鑑定超過250種)、但兔子和野兔是其首選獵物。鳥類的獵物包括體型小的戴菊鳥至大如大藍鷺不等。涉禽,尤其是蹼雞屬及鴨科動物,松雞、啄木鳥、烏鴉、火雞、鴿子、紅尾鷹、大藍鷺、鴨子、天鵝、海鷗等。大型昆蟲、蠍子、小龍蝦、蠕蟲、蜘蛛和道路被殺死的動物。 [10] 
25
雪鴞(學名:Bubo scandiaca
主要以北極地區常見的小型哺乳動物為食,主要包括旅鼠和幼巖雷鳥,食物匱乏時也會遊蕩到其他地域取食其他齧齒類動物、雉類、雁鴨類和雪兔等。它們也會捕食多種小型哺乳動物,如草原田鼠、鹿鼠、野兔、麝鼠、旱獺、松鼠、草原犬鼠、老鼠、鼴鼠、狗、狐狸和其他毛皮獸,鳥類包括巖雷鳥、鴨、鵝、涉禽、雉雞、松雞、美洲骨頂、鷗、鳴禽及短耳鴞。 [41] 
雕屬(學名:Aquila
該屬物種幾乎在全球範圍內分佈,用於更強大的物種類型的獵捕。例如,金雕在哈薩克斯坦被用來獵殺狼,在蒙古西部巴彥烏爾蓋省的阿爾泰哈薩克獵手最普遍地使用它來獵捕狐狸和其他大型獵物,在鄰國吉爾吉斯斯坦也是如此。 [1]  [6] 
26
金雕(學名:Aquila chrysaetos
捕食的獵物有數十種之多,如雁鴨類、雉雞類、狍子、鹿、山羊、狐狸、旱獺、野兔等等,有時也吃鼠類等小型獸類。經過訓練的金雕,可以在草原上長距離地追逐狼,等狼疲憊不堪時,一爪抓住其脖頸,一爪抓住其眼睛,使狼喪失反抗的能力,曾經有過一隻金雕先後抓狼14只的記錄。相比之下,它的運載能力較差,負重能力還不到1千克。在捕到較大的獵物時,就在地面上將其肢解,先吃掉好肉和心、肝、肺等內臟部分,然後再將剩下的分成兩半,分批帶回棲宿的地方。 [32] 
27
草原雕(學名:Aquila nipalensis
覓食方式主要是守在地上或等待在旱獺和鼠類的洞口等獵物出現時突然撲向獵物,有時也通過在空中飛翔來觀察和覓找獵物。飛翔時較低,遇見獵獲物猛撲下去抓獲,有時守候在鼠洞口。以齧齒動物為食。主要以黃鼠、跳鼠、沙土鼠、鼠兔、旱獺、野兔、沙蜥、草蜥、蛇和鳥類等小型脊推動物和昆蟲為食,有時也吃動物屍體和腐肉。 [33] 
28
茶色雕(學名:Aquila rapax
食物主要包括哺乳動物,鳥類,爬行類,昆蟲類,兩棲類,魚類和腐肉,每次通常能吃下稱重126克的2.0千克的食物。也會狩獵鷓鴣,野兔,大鴇,甚至獵食體重超過自身兩倍的小羚羊。有時也吃動物屍體和腐肉。覓食方式主要是守在地上或等待在旱獺和鼠類的洞口等獵物出現時突然撲向獵物,有時也通過在空中飛翔來觀察和覓找獵物。 [34] 
29
白腹隼雕(學名:Aquila fasciata
捕捉鳥類和獸類等為食,但不吃腐肉,主要以鼠類、水鳥、雞類、巖鴿、斑鳩、鴉類和其他中小型鳥類為食,也吃野兔、爬行類和大的昆蟲。 [35] 
海雕屬(學名:Haliaeetus
大多數海雕屬物種用於魚類捕捉,但在它們只能在未受保護的國家使用,一些種類已被有效地用於狩獵地面的獵物,例如白頭海雕 [1]  [6] 
30
白頭海雕(學名:Haliaeetus leucocephalus
以大馬哈魚、鱒魚等大型魚類和野鴨、海鷗等水鳥以及生活在水邊的小型哺乳動物等為食。它們常常凌空盤旋,放眼四野,明察秋毫,動作敏捷,能在水面上抓起幾十千克重的大魚。有時,白頭海雕也成雙成對地活動,合力追逐捕捉受傷的或瘦弱的水鳥,偶爾還進攻飛行中的天鵝,或者把浮在水面附近的大魚拖到岸邊。 [36] 
[1]  [5-6] 

獵鷹保護現狀

獵鷹馴鷹許可證

在一些國家,馴鷹者可以合法地誘捕野生鷹,而在其他國家,只能使用人工飼養的鷹。在英國,直到1980年代才發放從野外捕獵鷹的許可證,但是當國內生產足夠數量的鷹以滿足獵鷹者的需求時,英國政府停止發放這些許可證。在美國,鷹派仍然可以在允許的情況下從野外帶走。美國有一套馴鷹師分級制度,新手馴鷹師向經驗豐富的普通馴鷹師或大師級馴鷹師學習兩年。在美國,學徒被允許訓練的唯一類型的鷹是在第一年(在它進入該物種的繁殖種羣之前)被困的野鷹。但是,學徒不得從巢中帶走幼鷹或購買人工飼養的幼鷹,因為如果從這些來源獲得的鷹在訓練完成之前丟失,它將無法自行捕獵。美國的一般馴鷹師(有兩年或兩年以上的經驗)和馴鷹大師(七年或以上)可以獲得從巢中帶走野生鷹的許可證,或者他們可以購買人工飼養的鷹。世界其他地區根據有關物種的稀有程度以及在某些情況下,根據馴鷹者的經驗或資歷來規範捕食野生猛禽。 [7] 

獵鷹人工養殖

在1960年代末和1970年代初,英國、美國和德國的獵鷹者首次在圈養中培育了一些鷹。 這是由於DDT等殺蟲劑進入食物鏈並使野生鳥類的蛋殼變薄,從而導致產卵的某些野生鷹物種(尤其是遊隼)數量急劇下降的結果。 人工養殖的國產鷹的供應改變了許多國家的獵鷹業的面貌,因為非本土物種通過人工飼養鷹的商業貿易可供獵鷹者使用。 [7] 

獵鷹馴鷹技術

訓練有素的獵鷹可以進行多種不同的狩獵方式,其中大多數已經使用了多個世紀。長翼捕食要麼“脱帽”,即脱帽,獵鷹從獵鷹者戴着手套的拳頭直接追擊獵物,要麼以“等待”的方式飛行,獵鷹爬到高處馴鷹人正等着“拱背”看獵物,臉憋紅了。短翼鷹是天生的短跑運動員,從獵鷹者的拳頭或樹上飛出,以加速爆發的速度迅速接近它們的獵物。 寬翼鷹也可以在獵取中直接從拳頭或樹上飛翔,但有些,尤其是蒼鷹,可能會被訓練成翱翔,而獵鷹則在低空飛行尋找獵物。 [4] 
馴鷹人通過視覺或口頭信號的組合來控制飛行中訓練有素的鷹——例如,朝他們希望鷹跟隨的方向行走或吹口哨——所以訓練有素的鷹保持在視線範圍內是很重要的,即使它在高處和遠處, 最好是它離得足夠近,可以聽到喊叫聲或口哨聲。馴鷹人和鳥類之間的這種交流是如此重要,以至於在獵鷹的“第二次降臨”中,馴鷹人失去控制的形象被用作混亂和無序狀態的象徵。 [4] 
鷹派訓練的第一階段稱為“配員”。這字面意思是馴服——讓鷹適應馴鷹人及其新環境。鷹與馴鷹人在一起的時間——用戴手套的拳頭託着——很重要,但鷹的體重也很重要。超重的鷹派會比較狂野。只有當它認識到馴鷹人和手套是食物來源時,它才會開始變得更馴服,而不管這隻鷹是圈養的還是從野外捕獲的。馴鷹人並不拒絕鷹的食物,而是要求它賺取食物,最初是鷹從手套裏餵食,然後在拴在細皮條上跳一小段距離來獲取食物——這是一條輕量級的訓練線。隨着食慾的增強,鷹會飛得更遠去覓食。短翅和寬翅被馴鷹人伸出的手臂作為食物,而長翅被召喚來擺動誘餌,一對鳥的翅膀綁在一起,由馴鷹人揮舞,以模擬它們正在接受訓練的飛行遊戲。馴鷹人每天記錄鷹的表現、重量和食物攝入量,並據此推斷出鷹的飛行重量。 [4] 
一旦鷹在馴鷹人叫它吃東西時立即做出反應,並且會追逐一個模擬其正在訓練的獵物類型的誘餌,然後細皮條被移除,鷹就自由飛翔了。在下一階段,鷹在稱為“進入”的過程中被引入野外獵捕。當鷹完成第一次獵殺時,訓練就完成了,比賽就開始了。到這個時候,馴鷹人和鷹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聯繫,再加上準確的體重控制,減輕了失去鷹的大部分風險。然而,當獵物的飛行將它們帶到相當遠的地方並且遠離獵鷹者的視線時,一些鷹可能會迷路。連接在鷹腿上的小而輕的鈴鐺可以幫助馴鷹者找到這隻鳥,現在許多馴鷹者將發射器連接到訓練有素的鷹身上,以便可以用無線電接收器追蹤它們。 [4] 
最初,獵鷹是為餐桌捕獵的一種手段。 當訓練有素的鷹正在捕獵時,馴鷹人會走近它,並在鷹的喙和屍體之間的手套中夾住一小塊肉。老鷹將注意力轉移到馴鷹人拳頭上的肉上,然後走上手套,將獵物轉移到馴鷹人的獵物袋中,老鷹有足夠的胃口再次捕獵。雖然飼養和訓練鷹的樂趣已成為練習獵鷹的主要原因,但適合食用的獵物通常仍由獵鷹人食用。 [4] 

獵鷹文化遺產

全世界約有80個國家從事獵鷹活動,2010年,由於其悠久的文化歷史,獵鷹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的活生生的人類遺產。 [39] 
獵鷹是訓練和飛行獵鷹(有時是鷹、隼、海雕和其他猛禽)的傳統藝術和實踐。它已經實踐了4000多年。世界許多地方都記錄了早期和中世紀曆史時期的獵鷹活動。獵鷹最初是一種獲取食物的方式,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它已經獲得了其他價值,並作為一種社交和娛樂活動以及與自然聯繫的方式融入了社區。今天,許多國家的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在練習獵鷹。作為其中許多國家的重要文化象徵,它通過各種方式代代相傳,包括通過指導、家庭內部或培訓俱樂部。獵鷹的現代實踐側重於保護獵鷹、獵物和棲息地,以及實踐本身。雖然馴鷹者來自不同的背景,但他們擁有共同的價值觀、傳統和實踐,包括飼養、訓練和照顧鳥類的方法、使用的設備以及馴鷹者與鳥類之間的紐帶。獵鷹社區包括支持實體,如獵鷹醫院、繁殖中心、保護機構和傳統設備製造商。 [4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