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烏夜啼

(詞牌名)

鎖定
烏夜啼,詞牌名,又名“聖無憂”“錦堂春”“烏啼月”等。以李煜烏夜啼·昨夜風兼雨》為正體,雙調四十七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另有雙調四十八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雙調五十字,前後段各五句、兩平韻變體。代表作品有陸游烏夜啼·紈扇嬋娟素月》等。
詞牌名
烏夜啼
別    名
聖無憂
錦堂春
烏啼月
字    數
四十七、四十八、五十
始興年代
唐代
流行年代
宋代
代表作品
《烏夜啼·紈扇嬋娟素月》

烏夜啼詞牌沿革

烏夜啼,唐教坊曲,後用作詞調。崔令欽教坊記》曾言其本事,因諸本文字皆略,任二北《教坊記箋訂》從《樂府詩集》卷四七所引原文補足:“《烏夜啼》者:元嘉二十八年,彭城王義康有罪放逐,行次潯陽;江州刺史衡陽王義季,留連飲宴,歷旬不去。帝聞而怒,皆囚之。會稽公主,姊也,嘗與帝宴洽,中席起拜。帝未達其旨,躬止之。主流涕曰:‘車子歲暮,恐不為陛下所容!’車子,義康小字也。帝指蔣山曰:‘必無此’!不爾,便負。’初寧陵、武帝葬於蔣山,故指先帝陵為誓。因封餘酒寄義康,且曰:‘昨與會稽姊飲,樂,憶弟,故附所飲酒往。’遂宥之。使未達潯陽,衡陽家人扣二王所囚院曰:‘昨夜烏夜啼,官當有赦。’少頃,使至,二王得釋,故有此曲。亦入琴操。”此曲有燕樂雜曲與雅樂琴鹽之分,唐時並行,雜曲曰《烏夜啼》,琴曲曰《烏夜啼引》。《樂府詩集》卷六〇《琴曲歌辭》列《烏夜啼引》,用李勉《琴説》曰:“《烏夜啼》者,何晏之女所造也。初,晏繫獄,有二烏止於舍上。女曰:‘烏有喜聲,父必免。’遂撰此操。”前者為清商曲,後者為琴曲,義同事異,其曲亦異。唐人亦盛奉烏之迷信,張籍、元稹皆有詩,其俗其曲皆受六朝影響。 [1] 
用作詞調後,蓋借舊曲名,另翻新聲,與“相見歡”之別名“烏夜啼”不同。《太和正音譜》注“南呂宮”,又“大石調”。宋歐陽修詞名《聖無憂》,趙令畤詞名《錦堂春》,賀鑄詞名《烏啼月》。又按此調五字起者或名“聖無憂”,六字起者或名“錦堂春”。宋人俱填“錦堂春”體,其實始於南唐李煜,本名“烏夜啼”也。《詞律》反以“烏夜啼”為別名者誤。惟“相見歡”一詞,乃別名“烏夜啼”,與此無涉。 [1]  [2] 

烏夜啼格律説明

正體,雙調四十七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以李煜《烏夜啼·昨夜風兼雨》為代表。此詞前段起句五字,歐陽修“聖無憂”詞及權無染詞正與此同。 歐詞前段第二句“十年一別須臾”,“十”字仄聲。權詞後段第三句“與君高卻看花眼”,“高”字平聲。
變體一,雙調四十八字,前後段各四句、兩平韻。以趙令畤烏夜啼·春思》為代表。此調前段起句六字,宋人皆同,惟蘇軾詞前後段第三句“若見故人須細問”、“更有鱸魚堪切鱠”,平仄獨異。前段第一句,盧祖皋詞“柳色津頭泫綠”,“柳”字仄聲;劉迎詞“離恨遠縈楊柳”,“遠”字仄聲,“楊”字平聲。
變體二,雙調五十字,前後段各五句、兩平韻。以程垓烏夜啼·牆外雨肥梅子》為代表。此詞前後段結句作三字兩句異。汲古閣本《書舟詞》誤刻《西江月》,《詞律》猶沿其誤。今從《詞緯》改定。至《詞律》收程珌詞,乃《錦帳春》,與《錦堂春》迥別,另編不列。 [3] 

烏夜啼格律對照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仄仄平平仄,中平仄仄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
昨夜風兼雨,簾幃颯颯秋。燭殘漏斷頻敧枕,起坐不能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
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醉鄉路穩宜頻到,此外不堪
變體一
格律對照例詞:《烏夜啼·春思》
中仄中平中仄,平平仄仄平。中中中中平中仄,中仄仄平
樓上縈簾弱絮,牆頭礙月低。年年春事關心事,腸斷欲棲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中中中中平中仄,中仄仄平
舞鏡鸞衾翠減,啼珠鳳蠟紅。重門不鎖相思夢,隨意繞天
變體二
格律對照例詞:《烏夜啼·牆外雨肥梅子》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牆外雨肥梅子,階前水繞荷。陰陰庭户薰風灑,冰紋簟,怯菱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春盡難憑燕語,日長惟有蜂。沈香火冷珠簾暮,個人在,碧窗 [3] 
(説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烏夜啼典範詞作

參考資料
  • 1.    馬興榮,吳熊和,曹濟平主編.中國詞學大辭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492
  • 2.    潘慎,秋楓總編.中華詞律辭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8
  • 3.    詞牌烏夜啼  .搜韻網[引用日期2018-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