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

鎖定
清華大學在國內開展車輛工程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工作已有88年的歷史。1980年,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正式成立,2019年,為應對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帶來的技術變革,清華大學正式成立車輛與運載學院,同時撤銷汽車工程系建制。
學院下設四個研究所,形成“一院四所”佈局。“四所”分別為車輛動力工程研究所、汽車工程研究所、智能出行研究所和特種車輛與動力研究所。“四所”覆蓋了新能源汽車、新型動力、內燃動力、交通能源、汽車設計、汽車動力學、汽車安全、產業戰略、智能汽車、車路協同、智慧信號、智能出行、特種車輛、特種動力、新型裝備等學科方向。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同時擁有車輛工程、動力機械及工程兩個國家重點學科,是中國培養高層次、高水平汽車工程科技和管理人才以及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的重要基地。截止到2020年9月,共培養本科生4882名,碩士生1261名,博士生327名,留學生190名,已出站及在站博士後349名。 [1] 
1995年,依託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建成;2011年,清華大學與蘇州市聯合成立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2016年,獲批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中美清潔汽車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和教育部“車聯網教育部-中國移動聯合實驗室”,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正式形成了“立足國家、放眼國際、輻射地方、精耕省部、深植行業”的縱深發展新格局。
中文名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
外文名
School of Vehicle and Mobility, Tsinghua University
簡    稱
車輛學院
前    身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
創立時間
1932年
學校類別
理工類
主管部門
清華大學
現任領導
李建秋
專職院士數
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
雙聘院士數
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1人
本科專業
3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授權點2個
博士點
2個
國家重點學科
車輛工程
動力機械及工程
知名校友
唐仲文
方紅衞
梁守槃
李天民
孟少農 展開
知名校友
唐仲文
方紅衞
梁守槃
李天民
孟少農
羅士渝
範伯元
林慰梓
黃祖永 收起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歷史沿革

1932年,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成立,內燃機課為全系三年級必修課之一,中國車輛工程人才的培養自此開始。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北京大學、燕京大學的工學院併入清華大學。清華大學設立機械製造系和動力機械系,並在動力機械系內設置汽車專業,成立汽車教研組。
1958年,與北京第二汽修廠合作研製後置風冷發動機無級變速微型汽車,是國內首次嘗試設計無極變速汽車。在微型汽車的研製過程中,收到周恩來總理的關心和鼓勵,周總理還親自試駕該款微型汽車。
1959年,開始在本科畢業生中招收研究生,1964年初,第一批研究生畢業。
1980年,汽車工程系正式成立,包含汽車、內燃機兩個專業,一機部汽車局撥款100萬元資助。朱志武教授為首任系主任。1980~1990年,汽車工程系與熱能工程系合署辦公。
1988年,汽車研究所科研樓及實驗室破土動工,1993年4月竣工。
1995年,依託於汽車工程系的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國家驗收,正式投入運行和對外開放,這是中國汽車領域的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2011年,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吳江)、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相城)相繼成立,標誌着依託汽車工程系正式建立了成果轉化和產業孵化基地;清華汽車行業校友會正式成立,確立了“構建平台、加強聯繫、服務校友、服務母校”的宗旨。
2015年,主要辦公機構、實驗室遷入李兆基科技大樓。
2016年,“中美清潔汽車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第一個省部級實驗室——“車聯網教育部-中國移動聯合實驗室”成立;在清華率先開展本科生機械大類招生試點工作。
2017年,新增本科電子信息大類招生,在機械航空與動力、電子信息兩個大類招收本科生,不斷深化大類培養工作。
2018年,成立清華大學新技術概念汽車研究院,是校內首個以汽車命名的校級研究院。
2019年,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正式成立。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師資隊伍

車輛與運載學院全面貫徹“人才強院”戰略,堅持師資隊伍國際化以及學歷結構多元化,建成一支具有國際一流學術水準的師資力量 [2]  ;堅持人才引進與人才培養相結合,形成“國際頂尖人才-傑出領軍人才-優秀青年人才”的階梯隊伍。
學院現有在職教職員工86人,其中教師系列71人,教授30人,副教授33人,97%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擁有院士4人(含雙聘1人),長江學者6人、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6人、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8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1人,青年人才託舉工程5人,教育部(跨)新世紀人才基金獲得者8人,清華大學百人計劃引進教授3人,講席教授1人。另有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SAE)Fellow 3人、中國汽車工程師學會(CSAE)Fellow 10人、世界汽車工程師學會聯合會(FISTIA)主席2人,各類國際客座教授和高級訪問學者10餘人。 [2]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駿鍾志華(雙聘)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澳洲國家工程院院士、IEEE院士張亞勤
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歐陽明高、李克強、張揚軍王建強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王建強
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楊殿閣李建秋王志王建強李亮鄭新前
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楊殿閣李建秋王志王建強李亮鄭新前羅禹貢李升波
青年長江學者李升波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人才培養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培養理念

車輛與運載學院面向國內外汽車產業發展的重大需求,以“研究型、開放式、國際化”為辦學思路,堅持“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價值塑造”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理念,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和個性化成長,強調不拘一格出人才,培養高層次、複合型汽車工程領域拔尖創新人才。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培養目標

本科生:通識基礎上的專業教育。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視野開闊、能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需求的高素質汽車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
碩士研究生:專業強化和國際化。培養專業能力強、視野寬闊、具有跨專業、跨文化協同工作能力的拔尖汽車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
博士研究生:前沿科學技術研究。培養具有較強科技洞察力、領導力和組織協調能力、能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發揮核心作用、在國際學術界具有競爭力的科技領軍人才。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困助體系

卓越新生獎學金 [3]  :車輛與運載學院聯合國內外知名汽車企業設立多個面向新生的獎學金項目,入選學生在本專業就讀期間可獲得優厚的獎學金與發展資源支持,並有機會到法拉利、沃爾沃等汽車企業海外中心參加實習,培養學生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和全球勝任力。
“We Promote Talent”本科生優秀畢業設計支持計劃:該項目由車輛與運載學院與大眾(中國)、奧迪(中國)聯合設立,獲獎學生可以獲得豐厚的獎學金,傑出獲獎者將得到全額資助赴德國知名企業進行交流考察。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本科生教育

車輛與運載學院現設1個本科生專業——車輛工程,被列入國家和北京市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車輛工程學科有80多年的歷史,是國內最早的汽車專業之一,現設有車輛工程專業,並開設了車輛工程專業車身方向和車輛工程專業電子信息方向兩個人才培養的特色方向。
車輛工程專業具有“學科覆蓋面廣、行業需求旺盛、人才素質全面”的特點,主要培養面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車輛與交通領域的高層次科技及管理人才。課程設置與研究方向涵蓋機械原理與結構、車輛理論與設計、能源轉換與存儲、電子信息與控制、電力電子及驅動、汽車造型及設計等學科。研究對象涵蓋道路交通車輛、智能網聯車輛、混合動力系統、純電驅動系統、燃料電池動力系統、清潔能源與特種動力等領域。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研究生教育

車輛與運載學院的研究生教育旨在培養汽車科技和工程以及其他高新技術領域的高層次、高素質、複合型人才,堅持以“研究型、實踐性、國際化”為培養思路,注重研究生培養的個性化,為學生提供參與國家級及世界級高水平研究課題的機會,打造國際化聯合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平台,培養具有獨特學術個性和創新能力的汽車科技和工程以及相關高新技術領域的複合型高級工程及管理人才。 [4] 
學院擁有“機械工程”和“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的一級學科下的2個二級學科,均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畢業生按一級學科授予工學碩士和工學博士學位。此外,學院還培養“車輛工程”和“動力工程”兩個領域的工程碩士生。
為突出“實踐性、研究型、國際化”的人才培養特色,建立了包含10餘門全英授課的碩士研究生專業課程體院;還積極推動與德國亞琛工業大學、意大利米蘭工業大學等世界著名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
學院從1996年實行“4+X”本科—碩士(博士)貫通式統籌培養模式,每年有60%左右的學生免試推薦攻讀校內外研究生。截止到2020年9月,在校研究生229人,其中碩士生159人(含12名外國留學生),博士生70人。在導師的精心指導下,學院研究生在各項科學研究中取得了很大成績,是學院科研工作中的一支生力軍。
為了促進研究生教育持續健康發展,學院統籌資源,建立了完備的研究生獎助體系,通過“助教、助管、助研”三助體系等一系列研究生獎助政策和措施,提供有競爭力的資助,獎優助學,幫助研究生順利完成學業。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國際聯合培養

車輛與運載學院人才培養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國際化程度高,技術交流頻繁,設有完整的全英文授課研究生培養項目,每年面向全球招收研究生,現有來自德國、法國、美國等十多個國家的留學生68人在學。車輛與運載學院還與歐洲、北美、日本等十餘所著名高校建立了人才培養合作渠道,並與世界眾多知名企業合作,為學生提供多層次、多渠道的國際訪學及實習機會。其中,和德國亞琛工業大學已連續19年碩士生聯合培養,雙方逾210名研究生獲得雙碩士學位。2015年,在中、法兩國教育部的支持下,與法國高等科技學院(ENSTA)建立了專業雙碩士學位聯合培養項目,兩國著名車企參與該項目工程實踐基地建設,並配備專業指導團隊,聯合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符合行業需求的汽車工程及管理領域高端人才。另外,每年有約10名博士生入選中國留學基金委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前往世界一流大學開展聯合學術研究,世界一流水平的教師隊伍更為學生提供了寬闊的學術視野。 [4] 
教學成果
項目
名稱
國家級精品課程
汽車理論
北京市精品課程
汽車理論
清華大學精品課程
汽車理論
汽車發動機原理
汽車電子與控制
立體設計表達
汽車動感形態設計
汽車碰撞安全基礎
透視與結構素描
汽車造型二維設計表達
在線課程(MOOC)
汽車理論
汽車發動機原理(2017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汽車造型二維設計表達
汽車碰撞安全基礎
動態測試與分析
汽車構造2
國家級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實驗室
汽車機電系統實驗室
汽車結構系統分析實驗室
汽車造型設計實驗室
內燃機動力實驗室
新能源動力實驗室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清華大學東風商用車公司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基地
交叉學科人才培養項目
燃燒能源中心“烽火班”計劃項目
清華大學創新創業交叉學科“智能交通”輔修專業
“錢學森力學班榮譽學位”計劃項目
清華大學MEM教育中心“工程管理專業碩士”項目
電子信息方向交叉人才培養項目(本科)
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
一等獎:《創辦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促進高等工程教育實踐教學改革》
二等獎:《車輛工程學科研究生國際化人才培養和課程體系建設》
《工程與藝術結合的汽車車身設計方向人才培養》
《專業試驗課、校外實習、科技活動三位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研究》
《新車輛人才觀理念及實踐——不拘一格車輛工程人才培養二十年探索》
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汽車電子學
立體設計表達汽車油泥模型設計製作
動感形態與汽車造型設計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高級研修

依託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教學及科研資源,以及汽車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為中國汽車行業專門研究和開發了高端人才高級研修項目;並與美國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進行了深度合作;為中國主要汽車企業及時提供了行業技術與理論發展前沿思想,受到了汽車企業及學員廣泛讚譽,同時促進了產學研交流與合作,併為學生實習及就業做出了一定貢獻。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職業發展

近三年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以上,車輛與交通領域重點單位和領航企業就業比例80%以上,博士生學術方向就業比例63%。畢業生廣泛分佈於機械製造、能源動力、軍工航天等國家發展支柱產業和重點科研院所、中央及地方黨政機關。多家國家重點企業和科研單位形成校友集羣,智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領域人才匯聚效果顯著。車輛與運載學院結合青年教師人才後備隊伍建設,鼓勵優秀畢業生出國(境)深造,主要深造院校集中於QS排名前50的大學。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科學研究

車輛與運載學院的科研工作圍繞汽車的安全、節能、環保三大主題,定位於汽車工業共性關鍵基礎技術、汽車工程交叉學科基礎理論、汽車領域宏觀發展基本問題,致力於綠色化、智能化的生態汽車的研究與發展,立足國家發展趨勢,面向未來、面向國際,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優勢領域和特色。2016-2020年9月,到款科研經費11.6億;發表高水平SCI檢索論文1160篇,授權發明專利462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其中以第一完成單位及第一完成人3項;獲得省部級和行業一等獎(含特等獎)共計14項,其中,以第一完成單位和第一完成人獲得特等獎2項,一等獎9項。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科研平台
類別
名稱
國家級科研平台
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美清潔汽車技術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省部級科研平台
“車聯網”教育部-中國移動聯合實驗室
中美電動汽車技術北京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清華大學外派院
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
清華大學自主批建機構
清華大學汽車研究所
清華大學跨學科交叉機構
清華大學智能網聯汽車與交通創新中心
車輛學院自主批建
清華大學(車輛學院)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
清華大學(車輛學院)汽車發展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車輛學院)通用航空技術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車輛學院)智能汽車設計與安全性研究中心
校企聯合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新技術概念汽車研究院
清華大學-滴滴未來出行聯合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豐田氫能與燃料電池聯合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豐田自動駕駛汽車人工智能技術聯合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山東玲瓏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汽車輪胎動力學聯合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車輛學院)-戴姆勒可持續交通能源聯合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車輛學院)-日產智能出行聯合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車輛學院)-殼牌清潔交通能源聯合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車輛學院)-漢騰汽車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聯合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車輛學院)陝西漢德車橋有限公司車橋技術聯合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主要研究方向

車輛動力工程研究所:先進動力系統是新能源汽車和智能汽車的基礎核心技術。近年來,車輛動力工程研究所所圍繞動力電池、燃料電池、先進內燃機、混合動力、分佈式電驅動系統等前沿動力技術開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近5年累計發表SCI/EI論文372篇,授權國內發明專利100餘項,美、日授權專利各5項,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3項。成果應用於國內外主流企業,培育了一批業內一流的技術創業型企業。成立了“中美清潔汽車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通用航空技術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汽車系-殼牌清潔交通能源聯合研究中心”、“北京市氫燃電池發動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機構,成為學術交流、人才培養和創業創新的平台。
汽車工程研究所:汽車動力學與控制是車輛安全核心技術之一,研究聚焦於汽車複雜機電耦合系統動力學機理及其高效安全運行控制新技術,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863計劃等在內的多項科研項目支持。
智能出行研究所:團隊圍繞國際前沿方向,開展了多源傳感器融合、高精度地圖與定位、行駛安全風險評估、羣體學習與智能決策、縱橫向運動控制以及無人駕駛汽車測評等系列化關鍵技術攻關,形成了“人-車-路”一體化且“融合感知、擬人決策、協同控制”的智能汽車技術特色。團隊承擔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項、“973計劃”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8項、“863計劃”課題8項。團隊在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戰略規劃中發揮了重大作用,主筆完成《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推動一系列智能汽車領域的國家及行業標準制定。主導建立中國第一個汽車領域高校成果產業孵化基地(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積極推動汽車領域科技成果的產業化轉化,並建立了國內第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汽車智能安全產品生產線,打破了發達國家的技術壟斷,提升了中國汽車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開發水平和產品競爭力,為中國汽車智能化技術的產業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5] 
特種車輛與動力研究所:車輛與航空、船舶等運載工程技術的跨界滲透與軍民融合發展,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大趨勢。研究所主要圍繞軍用車輛、飛行汽車、電動航空器和艦艇等特種車輛與機動裝備,開展平台系統與動力推進技術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主導成立了“通用航空技術研究中心”。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

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成立於2011年,是清華大學和蘇州市政府依託於清華的品牌、技術和人才優勢、蘇州的經濟和區位優勢共同建設的綜合性汽車產業研究院。圍繞“綠色、智能、網聯”三大主題,堅持“開放、合作、創新、共享”的發展方針,努力建設一個高新技術湧現、科技金融活躍、高端人才匯聚、高技術企業雲集的中國汽車硅谷。研究院以新技術、新產品研發與產業化引領行業發展,以技術、金融和人才服務助推產業創新。通過模式和機制創新,集聚人才、技術、資本和產業資源,累計完成60+項高新技術成果的轉化,孵化企業90+家,為國內外近百家企業提供技術服務,逐步形成了對中國汽車行業創新發展的平台支撐能力。 [6]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國際交流合作與交流

車輛與運載學院一直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堅持與國際一流大學、國際知名公司和研究機構及美國、歐盟等政府部門開展合作,進行人員互訪、合作開展科學研究。
自2010年開始,作為依託單位,牽頭承擔了科技部與美國能源部共同支持的旗艦型項目-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與美國密西根大學、阿崗國家實驗室等40多個在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享有盛譽的國際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組建了中美清潔汽車聯盟,200多位科學家共同開展了動力電池材料及安全性、車輛電動化及輕量化、交通智能化與網聯化、能源系統清潔化與技術路線圖等多方位的協作研究。2010~2020年兩國政府和企業資助經費將達到5000萬美元。
2014年5月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成立大會在清華大學舉行,清華大學是百人會的依託單位,汽車工程系校友、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陳清泰擔任理事長,汽車工程系歐陽明高教授擔任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電動汽車百人會是以促進電動汽車發展為目標,打破行業、學科、所有制和部門侷限,搭建推進多領域融合、協同創新的發展論壇,進一步促進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
2016年,牽頭中美、中日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各1項,與美國通用、康明斯,德國大眾、寶馬,日本豐田、本田、日產,荷蘭殼牌、韓國等公司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周青教授受聘為“大眾講席教授”。
2016年,由科技部和美國能源部聯合資助的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第二階段進入實施過程。清潔汽車聯盟主任單位為汽車工程系和阿崗國家實驗室,主任分別是汽車工程系歐陽明高院士和阿崗國家實驗室能源系統部門主任Don Hillebrand。8月,中美清潔汽車聯盟年會在阿崗國家實驗室舉辦。基於“中美清潔汽車聯盟”、“北京市中美電動汽車技術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的合作成果,“中美清潔汽車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被科技部認定為2016年度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歐陽明高院士為基地負責人。2017年4月,“北京市中美電動汽車技術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被
評為優秀。2016年,依託於汽車工程系,由清華大學、長安大學共建的“車聯網”教育部-中國移動聯合實驗室獲教育部科技司批覆立項,李克強教授為實驗室負責人。“清華大學-戴姆勒可持續交通聯合研究中心”進入第二期合作階段。“清華大學(汽車系)-日產智能出行聯合研究中心”成立。
2016年,趙福全教授當選為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聯合會(FISITA)2018-2020主席。這是全球汽車工程技術人員所能得到的最高榮譽,同時也是清華大學汽車學科乃至整個中國汽車產業的巨大榮譽。
2017年,成立了跨院系的科研機構“清華大學(汽車系)-殼牌清潔交通能源聯合研究中心”,旨在開展跨學科的聯合技術攻關以及跨行業的產業政策研究,為開創更加清潔和美好的交通能源未來做出貢獻。帥石金教授擔任中心主任。
2017年,創建了第一份國際化全英文期刊“Journal of Intelligent and Connected Vehicles,JICV”(智能網聯汽車期刊),對提升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力、提高國際知名度發揮里程碑意義。王建強教授擔任期刊主編。2018年,汽車工程系作為牽頭單位,創立清華大學新技術概念汽車研究院(5年1億元),是校內首個以汽車命名的校級研究院,陳元主席擔任研究院管委會主席,李駿院士擔任院長。
2018年,主辦了4次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包括第18屆國際交通科技年會(CICTP2018)、第14屆國際先進車輛控制大會(AVEC2018)、第5屆國際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年會(CICV2018)、國際氫能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在國內外產生了廣泛影響力;接待了殼牌燃油技術副總裁Steve Bryce博士、瑞典Chalmers理工大學交通研究中心Krajnovic教授、德國亞琛工大WZL實驗室首席工程師Peter Burggräf教授、吉林省副省長安立佳、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司長龐松等來訪。通過學術交流、參觀來訪和合作洽談,進一步擴大學院在國內外汽車行業的影響力。繼續打造學術沙龍交流平台,截止2018年底累計已舉辦224期,邀請院士25名、長江學者16名、傑青19名、國外專家45名。學術沙龍拓寬了學院教師的學術視野,促進了與國內外學者、多行業專家、多學科思想的交流、交叉與融合,對學院人才培養與科研工作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校園生活

車輛與運載學院通過課外科技、社會實踐、公益志願、文化藝術、體育競技等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和基於課堂、宿舍、校園、校友網絡等共同建立成長社區,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由成長的土壤與環境,努力培養學生多樣化成長的自主性、自信心與開放性。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和跨年級、跨業、交叉學科的交流學習,促進學生對大學社區的融入和對校園生活的體驗。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科技創新實踐活動社羣

車輛與運載學院投入百萬元打造學生賽車基地,以“未來汽車興趣團隊”為核心,建設大學生方程式車隊(電動賽車、無人賽車)、節能車隊和智能車隊三大車隊,培養特色人才。學生賽車項目由長聘教授領銜成立指導教師團組,聘請國際國內知名企業提供工程指導,賽車項目與學科發展和前沿技術緊密結合,促進學生之間跨院系、跨學科、跨年級的交流。
車輛與運載學院通過學生科技活動培養特色人才。三支車隊先後培育3名特等獎學金獲得者;方程式車隊培育出中國首位進軍歐洲F2的專業車手;未來汽車興趣團隊孵化2項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金獎項目,產生1名特獎獲得者。車輛與運載學院學生在“挑戰杯”學術科技競賽中攬獲“永久杯”榮譽(全校僅2名),近三年共獲得特等獎4項。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未來汽車興趣團隊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未來汽車興趣團隊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學生參加中國大學生電動方程式大賽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學生參加中國大學生電動方程式大賽
汽車系(車輛與運載學院前身)學生所創辦的科技企業在行業中的影響力不斷提升:
  • 精進電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恆信大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科易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科領動力有限公司
  • 北京智行者科技有限公司
  • 常州易控汽車電子有限公司
  • 蘇州綠控傳動科技有限公司
  • 蘇州智華汽車電子有限公司
  • 蘇州清研捷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紫晶立方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輕客智能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清華大學汽車系(車輛與運載學院前身)學生所創辦的部分企業 清華大學汽車系(車輛與運載學院前身)學生所創辦的部分企業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社會實踐活動社羣

致力於為學生了解行業發展前沿、瞭解國情社情和探索職業生涯提供多方面、深層次的視角和資源,培育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創新思維、寬厚基礎、全球視野和社會責任感。
  • 深入的專業教育與行業實踐
國內重點企業走訪交流
聘請工業界校外導師
  • 豐富的海外科研實踐與知名企業實習
大眾/沃爾沃/法拉利等國際車企海外實習
牛津/劍橋/MIT/密歇根等海外一流學府科研實踐
  • 尊重志趣和鼓勵多元的社會實踐與志願公益活動
提高對現實問題的認知水平、解決能力和社會擔當;培育出“清華大學書脊支教團”、“湖南太陽帆支教團”、“暖風朋輩教育”等多個金牌實踐項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