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訓

(唐朝宰相)

鎖定
李訓(?-835年),本名仲言,字子訓,改名李訓,字子垂,隴西姑臧(今甘肅省武威市)人 [1]  。唐朝宰相,右僕射李逢吉從子。
出身於隴西李氏進士及第,補位太學助教,進入河陽幕府。因罪流放象州,遇赦還京。後來投奔鄭注,得到權鬮王守澄的推薦,進入禁中,為唐文宗講解《周易》,歷任四門助教、國子博士、侍講學士、兵部郎中
大和九年(835年),拜翰林學士,遷禮部侍郎、同平章事,成為宰相。策劃“甘露之變”,謀劃誅殺宦官,事敗被殺。
別    名
李仲言
子訓,改字子垂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日期
不詳
逝世日期
835年
主要成就
策劃甘露之變
本    名
李訓
官    職
禮部侍郎、同平章事
職    業
宰相

李訓人物生平

李訓早年經歷

李訓年輕時考中進士,補任太學助教,後被闢為河陽節度使幕僚。他形貌魁梧,善於辯論,但好説大話,自以為是。陰險善謀,深受叔父李逢吉信任,與張又新﹑李續等人並稱“八關十六子”。 [2-3] 
寶曆元年(825年),石州刺史武昭罷為袁王府長史,並對宰相產生怨恨之情。當時,宰相李程與李逢吉不和,李程族人李仍叔故意激怒武昭,稱李程曾欲授其官職,但被李逢吉所阻。武昭醉後,向左金吾兵曹茅匯狂言,稱要刺殺李逢吉,結果被人告發。李訓脅迫茅匯,誣陷李程與武昭合謀,茅匯不肯。不久,武昭被杖殺,李訓也被流放象州 [4] 

李訓深得聖眷

寶曆二年(826年),唐文宗繼位,大赦天下。李訓遇赦北歸,後因母親去世,留居東都洛陽。當時,鄭注得到大宦官王守澄的寵遇,李訓嘆息道:“當權者盡皆齷齪,我聽説鄭注重視士人,又有宦官相助,可以共事。”他便前去求見鄭注,二人相處甚歡。 [5] 
太和七年(833年),東都留守李逢吉將價值數百萬的金帛珠寶交付李訓,讓他去長安賄賂鄭注,希望能幫助自己再次成為宰相。鄭注大喜,將李訓引薦給王守澄。王守澄便以鄭注善於煉藥、李訓善講《周易》為由,將他們引薦給唐文宗。當時,李訓正在服喪,便改換民服,號稱王山人,與鄭注進入禁中 [6] 
太和八年(834年),李訓除服,補任四門助教,獲賜緋衣魚袋。同年十月,唐文宗又改任李訓為國子監周易博士、翰林院侍講學士。給事中鄭肅韓佽等人極力勸諫,認為李訓是天下皆知的奸佞之徒,不宜留在皇帝左右。唐文宗不聽。 [7] 
當時,宦官飛揚跋扈,弒殺唐憲宗的兇徒仍未受到懲治。唐文宗雖表面對宦官示以恩寵,內心卻已不堪忍受,想要誅除宦官,但深居內宮,難以對將相明言。此前曾與侍講宋申錫謀劃,因謀劃未妥,差點遭到反噬,使得宦官更加橫行。 [8] 
李訓得寵後,揣知文宗心意,便在文宗面前指斥宦官擅政。唐文宗見李訓才辯縱橫,認為可以與他共謀大事。同時,李訓、鄭注都是王守澄所引薦的,不會引起宦官的懷疑。唐文宗於是以實情相告,李訓、鄭注慨然應諾。他們為唐文宗籌劃太平之策,認為應首先誅除宦官,其次收復河湟失地,再清除河北藩鎮 [9] 
李訓、鄭注在宮內朝夕計議,密圖大計。唐文宗擔心引起宦官的猜疑,故意將六條《易經》義理詔示百官,表示自己只是以師友對待李訓,以此掩人耳目。 [10]  而鄭注則大肆招權納賄。時人只知李訓二人倚仗宦官的權勢擅作威福,卻沒有察覺二人與文宗的密謀。 [11] 

李訓擔任宰相

太和九年(835年),李訓升任兵部郎中、知制誥,並充任翰林學士。九月,唐文宗擢升李訓為禮部侍郎、同平章事,賜紫袍金魚袋,讓他三日一入翰林院,講解《易經》。 [12] 
李訓拜相後,便着手誅除宦官。襄陽監軍陳弘志此前曾弒殺憲宗,李訓將其召還,杖殺在青泥驛。不久,李訓以明升暗降之計,改任王守澄為六軍十二衞觀軍容使,罷其禁軍兵權,又將他鴆殺。 [13]  李訓、鄭注本是通過王守澄得到提拔,卻密謀將其誅殺。時人雖為王守澄被殺而拍手稱快,同時也對李訓、鄭注的陰險狡詐非常厭惡。 [14] 
此後,李訓更受寵信,每逢別殿奏對,同僚宰相都順從其意,宦官、禁軍遇見他都恭敬揖拜。當時,李訓門下雖多是趨炎附勢的狂怪險異之徒,卻也能啓用一些正直之士,利用他們的崇高聲望,來安定人心。時人也對李訓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實現國家太平。 [15] 
李訓雖因鄭注引薦得以重用,但他拜相之後,與鄭注已成不兩立之勢。他以中外呼應為名,任命鄭注為鳳翔節度使。 [16]  鄭注出鎮時,曾與李訓約定:王守澄在滻水下葬時,由李訓奏令宦官中尉以下都去送葬,鄭注奏請以親兵護喪,到時命親兵以利斧砍殺宦官。但是,李訓為爭奪功勞,卻私自改變計劃,決定提前發動。他任命親信郭行餘王璠節度使,讓他們招募士卒,與金吾衞御史台京兆府吏卒一同誅除宦官,並要將鄭注一併除去。 [17] 

李訓政變被殺

十一月二十一日,唐文宗到紫宸殿早朝。金吾將軍韓約奏稱金吾左仗院內石榴樹夜降甘露,並舞蹈拜賀,百官也相繼稱賀。李訓乘機勸唐文宗親自前往觀看。唐文宗到達含元殿,命宰相和中書門下官員先去查看。李訓回來後,對文宗道:“我們檢查過了,不象是真正的甘露。”唐文宗命仇士良魚弘志等宦官前去查看,而李訓則立即進行部署。這時,王璠、郭行餘所募士卒正在丹鳳門外待命,李訓便讓二鎮士卒入內。王璠軍聞訊而入,邠寧兵卻按兵未動。 [18] 
仇士良等人來到左仗後,見韓約神色慌張,情態反常,心中生疑又聽聞幕下有兵戈之聲,察覺有變,立即逃回含元殿,挾持文宗入內。李訓立即指揮金吾衞護駕,並懸重賞,金吾衞應聲而上。仇士良見形勢危急,決開殿後罘罳,抄近道入內。李訓攀住乘輦,死抓不放,一直拖到宣政門,被宦官郗志榮擊倒在地。唐文宗進入東上閣後,宦官關閉閣門,高呼萬歲。隨即派禁軍出擊,大肆殺戮。 [19] 
李訓見事不可為,脱下紫衣,換上綠袍,自稱遭貶,逃奔終南山,投奔僧人宗密。宗密欲藏匿李訓,被僧徒勸阻。李訓無奈,只得逃往鳳翔,結果在盩厔被擒獲,械送京師。李訓擔心自己被宦官折辱,對押送者道:“得我者能得重賞,不如攜帶我的首級前行,免得被別人奪取。”押送者於是將李訓殺死。 [20]  李訓逃走後,宰相王涯賈餗舒元輿被逮捕下獄,遭到嚴刑拷打,被逼自誣謀反。
十一月二十三日,宦官將李訓的首級獻於太廟,又將王涯、賈餗、舒元輿腰斬於興安門外。 [21]  事後,唐文宗頗悼念李訓,屢次對宰相李石、鄭覃稱讚其才。而宦官更加囂張,文宗難以制服,最終鬱鬱而終。 [22] 

李訓軼事典故

李訓除服後,唐文宗欲任命他為諫官,安置在翰林院。李德裕反對道:“李仲言(李訓原名)過去所為,我想陛下都知道,這種人怎能安置在身邊。”文宗道:“難道不允許他改正錯誤?”李德裕答道:“李仲言的過錯,出自內心,怎能改得了!”文宗無奈,欲另授官職。李德裕仍不同意,王涯卻表示贊成。不久,文宗任命李訓為四門助教,給事中鄭肅、韓佽封還敕書,打算駁回任命。李德裕對王涯道:“給事中封還敕書,真值得高興!”王涯卻對鄭肅、韓佽道:“李公剛才對我説,讓二位不要封還敕書。”李訓的任命敕書於是得以通過。李德裕知道後,驚道:“我如果不同意你們二人封還敕書,肯定會當面對你們説,何必叫別人轉達!況且給事中行使封駁權,難道還要秉承宰相的意圖嗎?”二人懊恨而去。 [23] 

李訓人物評價

李訓總評

在宦官當道、強藩割據的晚唐時期,李訓居危不苟且偷安,佐助文宗鋭意求治,提出了內誅宦官、外削強藩的“太平之策”,表現了他的政治才幹。在謀剪宦官的鬥爭中,雖然一度打擊了宦官勢力,加強了皇權,但他對晚唐的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的嚴重性還缺乏深刻的認識,故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以致最後終於失敗。 [24] 

李訓歷代評價

劉昫:昭獻忽君人之大體,惑纖狡之庸儒。雖終日橫經,連篇屬思,但得好文之譽,庸非致治之先。且李訓者,狙詐百端,陰險萬狀,背守澄而勸鴆,出鄭注以擅權。只如盡隕四星,兼權八校,小人方寸,即又難知。但慮為蚤蝨而採溪蓀,翻獲螾蜓之患也。嗚呼明主!夫何不思,遽致血濺黃門,兵交青瑣。苟無藩後之勢,黃屋危哉! [25] 
宋祁:李訓浮躁寡謀,鄭注斬斬小人,王涯暗沓,舒元輿險而輕,邀幸天功,寧不殆哉!李德裕嘗言天下有常勢,北軍是也。訓因王守澄以進,此時出入北軍,若以上意説諸將,易如靡風,而反以台、府抱關遊徼抗中人以搏精兵,其死宜哉!文宗與宰相李石、李固言、鄭覃稱:“訓稟五常性,服人倫之教,不如公等,然天下奇才,公等弗及也。”德裕曰:“訓曾不得齒徒隸,尚才之雲!”世以德裕言為然。《傳》曰:“國將亡,天與之亂人。”若訓等持腐株支大廈之顛,天下為寒心豎毛,文宗偃然倚之成功,卒為閹謁所乘,天果厭唐德哉! [26] 
司馬光:訓、注小人,窮奸究險,為取將相。 [27] 
尚宛甫:訓、注雖譎進,然亂賊人人得誅;舉世畏宦官,訓、注獨捨生誅之,使其謀成,則武、宣、懿三宗必無復廢立之事。 [28] 
謝採伯:漢唐之禍,激於君子,成於小人。成於小人,固勢所必至;激於君子,實念慮有所不及。春秋之法,責備賢者,可恨也。夫陳蕃年八十餘,老成慮事非不詳,而誅曹節不克,遂成黨錮之禍,漢因以亡。李訓通經明易立志,非不正,而誅仇士良不克,遂成甘露之禍,唐自此亦亡。人皆知亡漢唐者由宦官,吾以為亡漢唐者蕃與訓也。蕃、訓之謀不萌,宦者雖用事,幹紊朝綱,然變決不如是之亟,禍決不如是之酷,國決未至於遽亡,則為禍首者,蕃與訓也。 [29] 
王夫之:文宗恥為弒君之宦豎所立,惡其專橫而畏其害己也,旦夕思討之,四顧而求託其腹心,乃擢宋申錫為相,謀之不克,申錫以死,禍及懿親,而更倚李訓、鄭注、王涯、舒元輿以致廿露之變。申錫之淺躁,物望不歸;訓、注則無賴小人,繇宦豎以進,傾危顯著,可畏而不可狎;涯、元輿又貪濁之鄙夫也。 [30] 
王鳴盛李愬目鄭注為奇士,其實訓、注皆奇士,特奇功不成耳。······訓本挾奇進,及權在己,鋭意去惡,欲先誅宦豎,乃復河湟,攘卻回鶻吐蕃,歸河朔諸鎮,志大如此,非奇士乎?······即使本欲攬權,假公濟私,脱令具功得成,亂本拔矣。天不祚唐,俾王叔文一不成,訓、注再不成,以至於不可救,而訓、注固未可深責。傳中譏其詭譎貪沓,皆空底無指實處。……詆譏之詞,安知非沿當日史官曲筆。千載而下,於訓、注但當惜之,不當復惡之。 [31] 
蔡東藩:①訓起自流人,注起自方伎,不數年間,秉鈞軸,侍講筵,誅積年未除之逆黨,進累朝久屈之耆臣,誰得謂其非是?然異己者必排去之,厚己者亦芟鋤之,暴橫太甚,識者早料其不終。乃知君子可大受不可小知,小人可小知不可大受,聖言固不我欺也。 [32]  ②李訓鄭注,皆小人耳,小人安能成大事?觀本回甘露之變,訓注志在誅閹,似屬名正言順,但須先肅綱紀,正賞罰,調護維持,俾天子得操威令,然後執元惡以伸國法,一舉可成,訓注非其比也。注欲興甲於送葬之日,已非上計,然天子未嘗臨喪,內官無從挾脅,尚無投鼠忌器之憂,成固萬幸,不成亦不致起大獄。何物李訓,縈私變計,蠻觸穴中,危及乘輿,譬諸持刀刺人,反先授人以柄,亦曷怪其自致夷滅也。 [33] 

李訓家庭成員

從父:李逢吉,官至宰相。 [34] 
兄弟:李仲景,甘露之變後被殺。 [35] 
族弟:李元皋,曾任户部員外郎,甘露之變後被殺。 [35] 

李訓史籍記載

舊唐書·卷一百六十九·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25] 
新唐書·卷一百七十九·列傳第一百四》 [26] 
資治通鑑·卷二百四十三·唐紀五十九》 [36] 
《資治通鑑·卷二百四十五·唐紀六十一》 [37] 
參考資料
  • 1.    關於李訓的籍貫,史籍並未記載,但根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李訓的從父李逢吉出身於隴西李氏,因此李訓祖籍也應為隴西。
  • 2.    《新唐書·李訓傳》:質狀魁梧,敏於辯論,多大言,自標置。擢進士第,補太學助教,闢河陽節度府。從父逢吉為宰相,以仲言陰險善謀事,厚暱之。
  • 3.    《新唐書·李逢吉傳》:其黨有張又新、李續、張權輿、劉棲楚、李虞、程昔範、姜洽及訓八人,而傅會者又八人,皆任要劇,故號'八關十六子'。"
  • 4.    《資治通鑑·唐紀五十九》:初,陳留人武昭罷石州刺史,為袁王府長史,鬱郁怨執政。李逢吉與李程不相悦,水部郎中李仍叔,程之族人,激怒之雲,程欲與昭官,為逢吉所沮。昭因酒酣,對左金吾兵曹茅匯言欲刺逢吉,為人所告。九月,庚辰,詔三司鞫之。前河陽掌書記李仲言謂匯曰:“君言李程與昭謀則生,不然必死。”匯曰:“冤死甘心!誣人自全,匯不為也!”獄成。冬,十月,甲子,武昭杖死,李仍叔貶道州司馬,李仲言流象州,茅匯流崖州。
  • 5.    《新唐書·李訓傳》:文宗嗣位,更赦還,以母喪居東都。鄭注佐昭義府,仲言慨然曰:“當世操權力者皆齪齪,吾聞注好士,有中助,可與共事。”因往見注,相得甚歡。
  • 6.    《舊唐書·李訓傳》:時逢吉為留守,思復為宰相,且深怨裴度,居常憤鬱不樂。訓揣知其意,即以奇計動之。自言與鄭注善,逢吉以為然,遺訓金帛珍寶數百萬,令持入長安,以賂注。注得賂甚悦,乘間薦於中尉王守澄,乃以注之藥術,訓之《易》道,合薦於文宗。守澄以訓縗粗,難入禁中。帝令訓民服,號王山人,與注入內。
  • 7.    《新唐書·李訓傳》:服除,起為四門助教,賜緋袍、銀魚,時太和八年也。其十月,遷《周易》博士,兼翰林侍講學士。於是給事中鄭肅、韓佽、諫議大夫李珝、郭承嘏、中書舍人高元裕、權璩等共劾仲言憸人,天下共知,不宜在左右。帝不聽。
  • 8.    《舊唐書·李訓傳》:文宗性守正嫉惡,以宦者權寵太過,繼為禍胎,元和末弒逆之徒尚在左右,雖外示優假,心不堪之。思欲芟落本根,以雪讎恥,九重深處,難與將相明言。前與侍講宋申錫謀。謀之不臧,幾成反噬,自是巷伯尤橫。
  • 9.    《資治通鑑·唐紀六十一》:李訓、鄭注既得幸,揣知上意,訓因進講,數以微言動上。上見其才辯,意訓可與謀大事,且以訓、注皆因王守澄以進,冀宦官不之疑,遂密以誠告之。訓、注遂以誅宦官為己任。……李訓、鄭注為上畫太平之策,以為當先除宦官,次復河、湟,次清河北,開陳方略,如指諸掌。上以為信然,寵任日隆。
  • 10.    《舊唐書·李訓傳》:自是二人寵幸,言無不從;而深秘之謀,往往流聞於外。上慮中人猜慮,乃疏《易》義六條,示於百辟,有能出訓之意者賞之,蓋欲知上以師友寵之。
  • 11.    《資治通鑑·唐紀六十一》:注多在禁中,或時休沐,賓客填門,賂遺山積。外人但知訓、注倚宦官擅作威福,不知其與上有密謀也。
  • 12.    《舊唐書·李訓傳》:九年七月,改兵部郎中、知制誥,充翰林學士。九月,遷禮部侍郎、同平章事,仍賜金紫之服。詔以平章之暇,三五日一入翰林。
  • 13.    《舊唐書·李訓傳》:訓既秉權衡,即謀誅內豎。中官陳弘慶者,自元和末負弒逆之名,忠義之士無不扼腕。時為襄陽監軍,乃召自漢南,至青泥驛,遣人封杖決殺。王守澄自長慶已來知樞密,典禁軍,作威作福。訓既作相,以守澄為六軍十二衞觀軍容使,罷其禁旅之權,尋賜鴆殺之。
  • 14.    《資治通鑑·唐紀六十一》:訓、注本因守澄進,卒謀而殺之,人皆快守澄之受佞而疾訓、注之陰狡。
  • 15.    《舊唐書·李訓傳》:訓愈承恩顧,每別殿奏對,他宰相莫不順成其言,黃門禁軍迎拜戢斂。訓本以纖達,門庭趨附之士,率皆狂怪險異之流。時亦能取正人偉望,以鎮人心。天下之人,有冀訓以致太平者,不獨人主惑其言。
  • 16.    《舊唐書·李訓傳》:訓雖為鄭注引用,及祿位俱大,勢不兩立;託以中外應赴之謀,出注為鳳翔節度使。
  • 17.    《資治通鑑·唐紀六十一》:始,鄭注與李訓謀,至鎮,選壯士數百,皆持白棓,懷其斧,以為親兵。是月,戊辰,王守澄葬於滻水,注奏請入護葬事,因以親兵自隨。仍奏令內臣中尉以下盡集滻水送葬,注因闔門,令親兵斧之,使無遺類。約既定,訓與其黨謀:“如此事成,則注專有其功,不若使行餘、璠以赴鎮為名,多募壯士為部曲,並用金吾、台府吏卒,先期誅宦者,已而並注去之。”行餘、璠、立言、約及中丞李孝本,皆訓素所厚也,故列置要地,獨與是數人及舒元輿謀之,它人皆莫之知也。
  • 18.    《舊唐書·李訓傳》:是月二十一日,帝御紫宸。班定,韓約不報平安,奏曰:“金吾左仗院石榴樹,夜來有甘露,臣已進狀訖。”乃蹈舞再拜。宰相百官相次稱賀。李訓奏曰:“甘露降祥,俯在宮禁。陛下宜親倖左仗觀之。”班退,上乘軟舁出紫宸門,由含元殿東階升殿,宰相侍臣分立於副階,文武兩班,列於殿前。上令宰相兩省官先往視之。既還,曰:“臣等恐非真甘露,不敢輕言。言出,四方必稱賀也。”上曰:“韓約妄耶?”乃令左右軍中尉、樞密內臣往視之。既去,訓召王璠、郭行餘曰:“來受敕旨!”璠恐悚不能前,行餘獨拜殿下。時兩鎮官健,皆執兵在丹鳳門外,訓已令召之,唯璠從兵入,邠寧兵竟不至。
  • 19.    《舊唐書·李訓傳》:中尉、樞密至左仗,聞幕下有兵聲,驚恐走出。閽者欲扃鎖之,為中人所叱,執關而不能下。內官回奏,韓約氣懾汗流,不能舉首。中官謂之曰:“將軍何及此耶?”又奏曰:“事急矣,請陛下入內。”即舉軟輿迎帝。訓殿上呼曰:“金吾衞士上殿來,護乘輿者,人賞百千。”內官決殿後罘罳,舉輿疾趨。訓攀呼曰:“陛下不得入內。”金吾衞士數十人,隨訓而入。訓時愈急,邐迤入宣政門。帝瞋目叱訓,內官郄志榮奮拳擊其胸,訓即僵仆於地。帝入東上閣門,門即闔,內官呼萬歲者數四。須臾,內官率禁兵五百人,露刃出閣門,遇人即殺。
  • 20.    《新唐書·李訓傳》:訓既敗,被綠衣,詭言黜官,走終南山,依浮屠宗密。宗密欲匿之,其徒不可,乃奔鳳翔,為盩厔將所執,械而東。訓恐為宦人酷辱,祈監者曰:“得我者有賞,不如持首去。”乃斬之。
  • 21.    《資治通鑑·唐紀六十一》:乙丑,以户部侍郎、判度支李石同平章事,仍判度支。前河東節度使李載義復舊任。左神策出兵三百人,以李訓首引王涯、王璠、羅立言、郭行餘;右神策出兵三百人,擁賈餗、舒元輿、李孝本獻於廟社,徇於兩市。命百官臨視,腰斬於獨柳之下,梟其首於興安門外。
  • 22.    《新唐書·李訓傳》:它日,帝頗思訓,數為李石、鄭覃稱其才。而宦豎益熾,帝末以制,居常忽忽不懌,每遊燕,雖倡樂雜沓,未嘗歡,顏慘不展,往往瞋目獨語,或裴回眺望,賦詩以見情,自是感疢,至棄天下雲。
  • 23.    《資治通鑑·唐紀六十一》:八月,辛卯,上欲以仲言為諫言,置之翰林。李德裕曰:“仲言向所為,計陛下必盡知之,豈宜置之近侍?”上曰:“然豈不容其改過?”對曰:“臣聞惟顏回能不貳過。彼聖賢之過,但思慮不至,或失中道耳。至於仲言之惡,著於心本,安能悛改邪!”上曰:“然則別除一官。”對曰:“亦不可。”上顧王涯,涯對曰:“可。”尋以仲言為四門助教,給事中鄭肅、韓佽封還敕書。德裕將出中書,謂涯曰:“且喜給事中封敕!”涯即召肅、佽謂曰:“李公適留語,令二閣老不用封敕。”二人即行下,明日,以白德裕,德裕驚曰:“德裕不欲封還,當面聞,何必使人傳言!且有司封駁,豈復稟宰相意邪!”二人悵恨而去。
  • 24.    中國通史:第六卷隋唐時期 丁編傳記 李訓  .中國文化網[引用日期2014-09-11]
  • 25.    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9-11]
  • 26.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9-11]
  • 27.    《資治通鑑·卷第二百四十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10-16]
  • 28.    中國通史  .諾秋網[引用日期2014-10-16]
  • 29.    《密齋筆記》  .殆知閣[引用日期2015-10-15]
  • 30.    讀通鑑論:卷二十六 唐文宗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0-11]
  • 31.    《十七史商榷》卷九十一《訓注皆奇士》條,《續修四庫全書》第四五三冊,頁101-102
  • 32.    唐史演義:第八十二回 嫉強藩杜牧作罪言 除逆閹李訓施詭計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9-11]
  • 33.    唐史演義:第八十三回 甘露敗謀黨人流血 鈞垣坐鎮都市弭兵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9-11]
  • 34.    《舊唐書·李訓傳》:寶曆中,從父逢吉為宰相。
  • 35.    《舊唐書·李訓傳》:訓弟仲景、再從弟户部員外郎元皋,皆伏法。
  • 36.    資治通鑑:唐紀五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9-11]
  • 37.    資治通鑑:唐紀六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9-1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