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叔文

(唐代政治家、改革家)

鎖定
王叔文(753年—806年),越州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唐中期政治家、 [11]  改革家。 [12] 
好讀書,喜談治道唐德宗時,為棋待詔,與王伾同侍讀東宮。常與太子李誦議論時政,深得太子賞識。永貞元年(805年),太子即位後,任翰林學士,不久兼判度支、鹽鐵副使,轉尚書户部侍郎。推薦友人韋執誼為相,與王伾、柳宗元劉禹錫等人互相援引,力圖進行改革。當政數月間,下令蠲免民間積欠官府各種税額、貶黜貪官污吏、罷宮市,禁五坊小兒擾民、停止鹽鐵使月進錢與地方官員的進奉等。此外,欲以範希朝為左右神策京西諸鎮行營節度使韓泰行軍司馬,謀奪宦官兵權。
王叔文主導的一系列改革,特別是謀奪宦官兵權,引起了宦官集團及部分官員的強烈反對。以俱文珍為首的宦官集團發動政變,強迫唐順宗禪位於太子李純。後唐憲宗即位,貶王叔文為渝州司户參軍永貞二年(806年),被殺於貶所。 [11] 
王叔文是位有理想、有抱負的改革家,既執掌政權,便和當時的士大夫如柳宗元、劉禹錫、韓泰、凌準程異等結交甚密,積極改革唐德宗時留下的不少弊政。 [13] 
全    名
王叔文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越州山陰
出生日期
753年
逝世日期
806年
主要成就
推行“永貞革新
最高官職
翰林學士→開州司馬

王叔文人物生平

王叔文侍奉太子

王叔文是越州山陰縣(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因棋藝任翰林院待詔,略知詩書,喜歡談論治國方略。
唐德宗命他侍奉太子李誦。李誦曾和侍讀們議論政事,談到宮市的弊端,李誦説:“我見皇上時,將盡力陳述這看法。”眾侍讀稱讚李誦的仁德,只有王叔文不説話。眾人散去,太子對王叔文説:“剛才談論宮市,為什麼只有您不説話?”王叔文説:“皇太子侍奉皇上,除按禮節問候飲食身體外,不應擅自干預宮外事務。皇上在位年歲已久,如果有小人離間,説太子收買人心,那麼自己怎能辯解?”李誦感謝他説:“如果沒有先生,我怎能聽到這話!”從此看重他,宮中的事情,倚仗他來決斷。
王叔文常在回答李誦問話時,就説:“某人可任宰相,某人可任將軍,希望今後任用他們。”他秘密結交想尋機快速升遷的當時知名人士,和韋執誼、呂温、李景儉、韓曄、韓泰、陳諫、柳宗元劉禹錫等十幾人,結為生死之交;凌準、程異又通過他的黨羽結識了他;將帥王公,也有秘密送禮請求結交他的。 [1] 

王叔文漸掌大權

王叔文 王叔文
唐德宗駕崩,李誦依遺詔,是為唐順宗。當時唐順宗病倒很久了,不再幹預眾多政務,住在宮中掛着簾幕,宦官李忠言、美人牛昭容在左右侍候,百官呈上奏議,唐順宗從簾幕中決定是否可行。
王伾經常勸皇帝委政王叔文,宮中宦官逐漸都知道了這事。一天,皇帝把王叔文從右銀台門召進宮中,進入翰林院,任學士。王叔文與吏部郎中韋執誼要好,就請求任命韋執誼為宰相。王叔文依靠王伾,王伾依靠李忠言,李忠言依靠牛昭容,相互勾結。政務交給翰林院,王叔文決定取捨,在中書省宣讀詔令後,讓韋執誼在外承旨執行。又與韓泰、柳宗元、劉禹錫、陳諫、凌準、韓曄相呼應,互稱管仲諸葛亮伊尹周公。凡是他們的黨羽都洋洋得意,認為天下無人匹敵。 [2] 

王叔文永貞革新

王叔文未掌權時,常説錢財和糧食是國家根本,掌握好可控制軍費賦税,可操縱市場和士人。王叔文剛進入翰林院,從蘇州司功參軍升任起居郎,不久就兼任度支、鹽鐵副使,任命杜佑為使,實際上王叔文掌權。幾個月後,又任尚書省户部侍郎,仍舊任副使、學士。宦官俱文珍討厭他玩弄權勢,就免去了他學士的職務。命令發出,王叔文大驚,對人説:“我必須不時到這裏商量公務,如不掛這職務,沒辦法進入內廷。”王伾為他請求,才允許三五天進一次翰林院,終於免去了內廷職務。王叔文剛進內廷,私下籌劃,機謀不露聲色,靠以言辭褒貶升任罷免官員。人們沒看出本質,相信他是奇才,等到他掌管兩使的權力,供職外廷,愚者智者都説:“城牆中的狐、山中的鬼,必定夜晚號叫躲在洞裏才能給人禍福,人們才認為它們神奇可畏,一旦白天出來在路上跑,無能是必然的。” [3] 
永貞革新 永貞革新
王叔文在官署裏,不再履行公務,召集他的黨羽私議,策劃奪取宦官兵權。就任命原將軍範希朝統領京城西北各鎮行營兵馬使,韓泰任他的副手。開始,宦官還沒覺察,等到邊境諸位將領各自打報告向神策護軍中尉道別,並説將隸屬範希朝,宦官才察覺兵權被王叔文奪去了,神策護軍中尉就命諸將不要把兵馬交出。
範希朝、韓泰已抵達奉天,諸將不去參見,就回京了。不久,王叔文母親去世了。前一天,王叔文在翰林院擺下酒菜,宴請諸位學士和宦官李忠言、俱文珍、劉光奇等人,飲酒間,王叔文對諸位説:“我母親病重了,近來盡心竭力處理國家事務,不推辭得罪人和困難事的原因,是想報答皇上的重用。如一旦服喪離職,各種壞話都來了,誰是肯幫我説句話的,希望諸位不帶偏見地評價我。”又説:“羊士諤誹謗我,我想用杖刑殺死他,但因韋執誼懦弱而沒成。我生平不認識劉闢,他就轉達韋皋的意願請求掌管三川,劉闢闖門求官,想抓住我的手,難道不是行兇者嗎?我已令人打掃木場,將要殺他,韋執誼堅持不讓。每次想到放走了這兩個傢伙,就讓人不高興。”又自述掌管度支以後,興利除弊,當作自己的功勞。俱文珍接着他的話駁斥他,王叔文無言以對。 [4] 

王叔文慘遭殺害

永貞革新 永貞革新
王叔文不想立皇太子。唐順宗既然久病不愈,百官、京城和各地請求立太子,不久詔書頒下立廣陵王李純為太子,全國人都高興;只有王叔文面有憂色,但也不敢説這事,只是吟誦杜甫題諸葛亮祠堂詩末句説:“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接着哽咽流淚,人們都私下嘲笑他。皇太子代理國政,貶他任渝州司户參軍。
元和元年(806年),王叔文慘遭殺害。 [5] 

王叔文主要成就

王叔文是位有理想、有抱負的改革家,既執掌政權,便和當時著名的士大夫如柳宗元、劉禹錫、韓泰、凌準、程異等結交甚密,積極改革唐德宗時留下的不少弊政:
  • 罷翰林醫工、相工、占星、射覆等冗官42人,節省財政支出。
  • 貶京兆尹李實為通州長史。李實為唐宗室,又得寵於德宗,擔任京兆尹(類似今之首都市長),貪污虐民,殘害百姓,又自恃受寵於德宗,對那些正直的官員也讒言加害。叔文將李實貶官,京師人人相賀。
  • 德宗建中元年實施“兩税法”,規定在兩税之外,官吏敢另有加斂者,以違法論罪。但這項規定未被遵守,建中元年以後的苛捐雜税名目繁多,而且因為德宗鼓勵“進奉”,於是官吏藉口進奉而巧立名目,私自加收捐税,壓榨百姓,叔文當政後,下令禁止正税之外再徵苛捐雜税。同時禁止官吏向皇帝進奉。
  • 宮市,宮中所需的物資由京兆府官吏採購,不許宦官假借皇宮之名外出採購。這一措施受到長安百姓大聲喝彩,認為真是大善政。
  • 禁五坊小兒為害。所謂“五坊”指雕坊、鶻坊、鷹坊、鷂坊、狗坊,每坊中養育一種動物,供皇帝娛樂。小兒指在五坊中畜養動物的工人。德宗時,五坊小兒常在長安市區欺凌百姓,恐嚇施暴、詐財、騙食,像是從皇宮裏出來的一批流氓惡霸,官府也不敢管。叔文當政後,下令禁止五坊小兒為害百姓,並要官府查辦。百姓聞訊,無不稱慶。
  • 鹽鐵使月進錢。鹽鐵使自玄宗時開始設置,是主管國家財務的機關,德宗規定鹽鐵使每月要送錢給皇帝,這是既不合法又不合理的事,叔文當政後,即禁止官吏私人進奉,當然也下令停止鹽鐵使每月進奉金錢。
  • 釋放後宮宮女300人及教坊女妓600人,不但可減少宮中之怨女,合於人道,同時也表現君主不重聲色的態度。
  • 召還陸贄陽城赴京師任職。陸贄、陽城都以正直聞名,由於敢直諫,德宗時二人貶官邊地,王叔文召陸贄、陽城返京,人們慶幸正人君子復職,政治將有清新的局面。
除了推行以上的善政外,當時宦官掌握神策軍,王叔文有意奪取宦官的軍權,於是用右金吾大將軍範希朝為神策軍京西諸城鎮行營節度使,韓泰為行軍司馬,統管神策軍。

王叔文人物評價

王叔文總評

王叔文是唐朝中期頗受爭議的政治人物,曾官至翰林學士(時稱“內相”),是“永貞革新”集團的核心領導者,其主政期間,密交名士、廣結朋黨。憲宗即位後,王叔文被賜死,其餘黨羽被貶為邊遠諸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
在《資治通鑑·唐紀五十二》中,王叔文集團的興起與覆滅佔了較大篇幅,成為唐德宗末期、順宗時期、憲宗早期不可忽視的政治勢力。通讀全篇可以看出,王叔文集團失敗的原因不在於推行新政的本身,而是推行新政的方式。其中有些措施唐憲宗繼位後也是極力推進的,比如削弱藩鎮、整飭吏治、加強財政等,還一度出現了所謂的“元和中興”。但王叔文在推行新政的過程中廣結朋黨、培植親信,不斷壯大自己的“圈子”,觸動了宦官、藩鎮、重臣、宰相、皇室的利益,衝擊了唐代中央集權體系的政治根基,最後王叔文的“圈子”被拆分、稀釋和瓦解,其政治勢力被徹底擊敗,推行不到五個月的“永貞革新”也就偃旗息鼓了。縱覽全局,王叔文可謂是成也“圈子”,敗也“圈子”。

王叔文歷史評價

王叔文造像 王叔文造像
舊唐書》:(韋)執誼、(王)叔文,乘時多僻,而欲斡運六合,斟酌萬幾;劉(禹錫)、柳(宗元)諸生,逐臭市利,何狂妄之甚也!章武雄材睿斷,翦削厲階;洎逐羣、度而相異、鎛,蓋季年之妖惑也,夫何言哉! [6] 
新唐書》:叔文沾沾小人,竊天下柄,與陽虎取大弓《春秋》書為盜無以異。宗元等橈節從之,徼倖一時,貪帝病昏,抑太子之明,規權遂私。故賢者疾,不肖者媢,一僨而不復,宜哉!彼若不傅匪人,自勵材猷,不失為明卿才大夫,惜哉! [7] 
劉禹錫:叔文實工言治道,能以口辯移人。既得用,自春至秋,其所施為,人不以為當非。
馮夢龍:叔文固憸險小人,此論自正。
張燧:王叔文以不良死,而史極意苛謫,以當權奸之首,至與李訓輩齊稱,抑何冤也!觀順宗即位之初,所注措如罷宮市,卻貢獻,召用陸贄、陽城,貶李實,相杜佑、賈耽諸耆碩,革德宗大敝之政,收已渙之人心,皆叔文啓之也。其所最要者,用範希朝為神策行營節度使,韓泰為司馬,奪宦官之兵而授之文武大吏。卒為宦官所持,遂亟貶至砣死,而禍亦最烈,實由於此。當劉闢為韋皋求三川,至許以死,相助金錢,溢於進奏之邸。使叔文小有欲,不難為所餌,顧叱而欲斬之,抑何牡也!皋以逆知叔文之失宦者心,故敢抗疏直言其失而亡所顧忌,豈得為定論耶!嗟乎!叔文誠非賢人君子,然其禍自宦官始,不五月而身被惡名以死,此其情有可原者,故為表之。
王夫之:王伾、王叔文以邪名古今,二韓、劉、柳皆一時之選,韋執誼具有清望,一為所引,不可複列於士類,惡聲一播,史氏極其貶誚,若將與趙高、宇文化及同其凶逆者,平心以考其所為,亦何至此哉!自其執政以後,罷進奉、宮市、五坊小兒,貶李實,召陸贄、陽城,以範希朝、韓泰奪宦官之兵柄,革德宗末年之亂政,以快人心、清國紀,亦云善矣。”“所可憎者,器小而易盈,氣浮而不守,事本可共圖,而故出之以密,謀本無他奇,而故居之以險,膠漆以固其類,亢傲以待異己,得志自矜,身危不悟,以要言之,不可大受而已矣。因是而激盈廷之怨,寡不敵眾,謗毀騰於天下,遂若有包藏禍心為神人所共怒者,要亦何至此哉! [8] 
王鳴盛:叔文行政,上利於國,下利於民,獨不利於弄權之閹臣,跋扈之強藩。 [9] 
李慈銘:史稱叔文非有梟傑之惡,磐石之勢,徒藉久侍東宮之故,乘順宗風痦,乃倚王坯,結李忠言,以通牛昭容,輾轉為奸,遂據勢要。後日宦官一怒,太子監國,叔文就死,如磔孤雛。
蔡東藩:王叔文非真無賴子,觀其引進諸人,多一時知名士,雖非將相才,要皆文學選也。王伾與叔文比肩,較為貪鄙,招權納賄,容或有之,亂政誤國,尚未敢為,觀其貶李實,召陸贄、陽城,罷進奉、宮市、五坊小兒,舉前朝之弊政,次第廓清,是亦足慰人望,即欲奪宦宮之柄,委諸大臣,亦未始非當時要着,閹寺禍唐,已成積習,果能一舉掃除,寧非大幸?誤在材力未足,夸誕有餘,宦官早已預防,彼尚自鳴得意,及叔文請宴自陳,王伾卧牀長嘆,徒令若輩增笑,不待憲宗即位,已早知其無能為矣。韋執誼始附叔文,終擯叔文,卒之同歸於盡。八司馬相繼貶竄,數腐豎益長權威,加以韋皋、裴均、嚴綬等,上表請誅伾、文,復開外重內輕之禍,自是宦官方鎮,迭爭權力,相合相離,以迄於亡,可勝慨哉! [10] 

王叔文史書記載

  • 《舊唐書·列傳第八十五》 [6] 
  • 《新唐書· 列傳第九十三》 [7] 
  • 《順宗實錄》
  • 《資治通鑑·唐紀五十二》
參考資料
  • 1.    《舊唐書》: 王叔文者,越州山陰人也。以棋待詔,粗知書,好言理道。德宗令直東宮。太子嘗與侍讀論政道,因言宮市之弊,太子曰:“寡人見上,當極言之。”諸生稱讚其美,叔文獨無言。罷坐,太子謂叔文曰:“向論宮市,君獨無言何也”?叔文曰:“皇太子之事上也,視膳問安之外,不合輒預外事。陛下在位歲久,如小人離間,謂殿下收取人情,則安能自解?”太子謝之曰:“苟無先生,安得聞此言?”由是重之,宮中之事,倚之裁決。每對太子言,則曰:“某可為相,某可為將,幸異日用之。”密結當代知名之士而欲僥倖速進者,與韋執誼、陸質、呂温、李景儉、韓曄、韓泰、陳諫、柳宗元、劉禹錫等十數人,定為死交;而凌準,程異,又因其黨以進;籓鎮侯伯,亦有陰行賂遺請交者。
  • 2.    《舊唐書》:德宗崩,已宣遺詔,時上寢疾久,不復關庶政,深居施簾帷,閹官李忠言、美人牛昭容侍左右,百官上議,自帷中可其奏。王伾常諭上屬意叔文,宮中諸黃門稍稍知之。其日,召自右銀台門,居於翰林,為學士。叔文與吏部郎中韋執誼相善,請用為宰相。叔文因王伾,伾因李忠言,忠言因牛昭容,轉相結構。事下翰林,叔文定可否,宣於中書,俾執誼承奏於外。與韓泰、柳宗元、劉禹錫、陳諫、凌準、韓曄唱和,曰管,曰葛,曰伊,曰周,凡其黨僴然自得,謂天下無人。
  • 3.    《舊唐書》:叔文賤時,每言錢穀為國大本,將可以盈縮兵賦,可操柄市士。叔文初入翰林,自蘇州司功為起居郎,俄兼充度支、鹽鐵副使,以杜佑領使,其實成於叔文。數月,轉尚書户部侍郎,領使、學士如故。內官俱文珍惡其弄權,乃削去學士之職。製出,叔文大駭,謂人曰:“叔文須時至此商量公事,若不帶此職,無由入內。”王伾為之論請,乃許三、五日一入翰林,竟削內職。叔文始入內廷,陰構密命,機形不見,因騰口善惡進退之。人未窺其本,信為奇才。及司兩使利柄,齒於外朝,愚智同曰:“城狐山鬼,必夜號窟居以禍福人,亦神而畏之;一旦晝出路馳,無能必矣。”
  • 4.    《舊唐書》:叔文在省署,不復舉其職事,引其黨與竊語,謀奪內官兵柄,乃以故將範希朝統京西北諸鎮行營兵馬使,韓泰副之。初,中人尚未悟,會邊上諸將各以狀辭中尉,且言方屬希朝,中人始悟兵柄為叔文所奪,中尉乃止諸鎮無以兵馬入。希朝、韓泰已至奉天,諸將不至,乃還。無幾,叔文母死。前一日,叔文置酒饌於翰林院,宴諸學士及內官李忠言、俱文珍、劉光奇等。中飲,叔文白諸人曰:“叔文母疾病,比來盡心戮力為國家事,不避好惡難易者,欲以報聖人之重知也。若一去此職,百謗斯至,誰肯助叔文一言者,望諸君開懷見察。”又曰:“羊士諤非毀叔文,欲杖殺之,而韋執誼懦不遂。叔文生平不識劉闢,乃以韋皋意求領三川,闢排門相干,欲執叔文手,豈非兇人耶!叔文已令掃木場,將斬之,韋執誼苦執不可。叔文無以對。
  • 5.    《舊唐書》: 叔文未欲立皇太子。順宗既久疾未平,羣臣中外請立太子,既而詔下立廣陵王為太子,天下皆悦;叔文獨有憂色,而不敢言其事,但吟杜甫題諸葛亮祠堂詩末句雲:“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因歔欷泣下,人皆竊笑之。皇太子監國,貶為渝州司户,明年誅之。
  • 6.    《舊唐書·列傳第八十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5-04]
  • 7.    《新唐書· 列傳第九十三》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5-04]
  • 8.    《讀通鑑論》卷二十五“順宗”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5-04]
  • 9.    《十七史商榷》卷七十四〈順宗紀所書善政〉條
  • 10.    王叔文得君怙寵 韋執誼坐黨貶官  .閲讀網[引用日期2014-05-04]
  • 11.    王叔文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5-31]
  • 12.    李永鑫,張仲清主編.紹興名人傳略[M].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01.第78頁
  • 13.    王壽南著.照照歷史的鏡子[M].北京:新華出版社,2012.09.第226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