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綱

(唐初大臣)

鎖定
李綱(547-631年), [13]  字文紀,蓨縣(今河北省景縣)人。隋唐名臣,北周車騎大將軍李制的兒子。 [2] 
李綱年少慷慨有風節。李綱初仕北周,為齊王宇文憲參軍。隋開皇末,為太子楊勇洗馬。及勇被廢,敢於辯解,擢尚書右丞。楊素、蘇威惡其剛直,排斥去官,屏居鄠縣。 [14] 
大業末年(618年),李綱於京師謁見李淵,李淵大喜,授李綱丞相府司錄參軍。李淵即帝位後,拜其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武德二年(619年),李綱以年邁請辭職,上解其尚書職,仍為太子少保。貞觀四年(630年),拜太子少師,因足疾,太宗特許綱乘步輦上朝,經常召李綱入宮問朝政之事,每論事則慷慨激昂有不可奪之志。次年卒。 [14] 
別    名
李瑗
文紀
所處時代
隋唐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觀州蓨縣(今河北景縣)
出生日期
547年
逝世日期
631年
主要成就
輔佐隋唐兩代的三位太子
本    名
李綱
官    職
禮部尚書,太子詹事,太子少師
追    贈
開府儀同三司
諡    號

李綱人物生平

李綱早年經歷

李綱年時代意氣風發,崇尚高風亮節。在北周任齊王宇文憲參軍。周宣帝宇文贇準備殺宇文憲,召來他的僚屬誣陷編造罪名,李綱誓死沒有屈從的言辭。
等到宇文憲被殺後,李綱用沒有幃蓋的車子載着宇文憲的屍體。宇文憲生前的屬吏都躲得遠遠的,李綱扶着棺材嚎啕慟哭,為他安葬之後才離開。 [2] 

李綱規勸楊勇

隋朝建立後,李綱擔任太子洗馬。太子楊勇宴請東宮臣子,左庶子唐令則彈奏琵琶。李綱説:“唐令則身為調教輔佐太子的官員,卻將自己當作歌伎,進獻淫聲,惑亂太子的耳目,如果讓陛下知道了,豈不是要連累殿下嗎?臣請求對他治罪。”
楊勇説:“你別管這事,是我自己想聽音樂而已!”後來楊勇被廢黜,隋文帝楊堅嚴詞譴責,東宮裏的官吏僚屬沒人敢插話,惟獨李綱説:“陛下平常不教育太子,所以才到了今天這種地步。太子的天資跟普通人無異,如果讓賢良的人輔佐他就能從善,如果讓不正派的人誘導他就會向惡,為什麼只是太子一個人的罪過呢?”楊堅説:“是朕的過失啊!”提拔李綱為尚書右丞。 [3] 

李綱幾至於死

當時左僕射楊素蘇威受到楊堅寵幸,在朝廷有很大的權勢,李綱堅持自己的意見,不肯和他們相同,因此二人都非常厭惡李綱。
適逢大將軍劉方攻打林邑,楊素言對楊堅説:“林邑多珍寶,不是正直的人不可以委任。”言下之意是説李綱可當此任,楊堅任命李綱為行軍司馬劉方秉承楊素之意,不斷屈辱李綱,幾乎害死他。等到大軍還朝,李綱久久得不到調任。後拜齊王府司馬。
不久,蘇威又令李綱前往南海接待林邑使者,很久不召回。李綱後自來朝廷奏事,蘇威説李綱擅離所職,把他交給執法官吏處理。李綱見善於占卜的人,讓卜者占卜,遇《》,卜者乘機對李綱説:“公改姓之後,才可以得志成為宰輔。應該早些離開,不然會大禍臨頭。”不久,李綱得到赦免,隱居在鄠。 [4] 

李綱直言敢諫

大業末年,賊帥何潘仁強迫他出任長史。李淵建立唐朝後,任命李綱為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教導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任幷州總管,放縱身邊的人四處掠奪,百姓憂愁苦惱,宇文歆勸諫,李元吉不聽從。
《貞觀之治》中的李綱(鄭天庸飾) 《貞觀之治》中的李綱(鄭天庸飾)
武德二年(619年),劉武周攻入太原,李元吉害怕,扔下軍隊逃回京城,幷州陷落。李淵發怒,對李綱説:“齊王年齡小,不熟悉政事,因此我派宇文歆和竇誕輔助他。太原,是我大唐王朝興起的地方,陳兵十萬,粟米可支付十年,為什麼這麼快就丟了?宇文歆建議齊王丟下軍隊逃跑,我應當在軍中殺了他。”李綱説:“齊王有罪過,是竇誕一手造成的。宇文歆侍奉齊王的時間很短,齊王有過失他必定直言規勸。如今幸虧宇文歆這個計策,才使陛下沒有失去愛子,不但無罪而且有功,怎麼能加罪呢?”第二天,李淵醒悟過來了,拉李綱坐上御榻,慰勞他説:“如果你不進言,我就差點要濫用刑罰了。”於是釋放了宇文歆。 [5] 

李綱侍奉建成

後來,太子李建成漸漸開始親近無賴,胡亂猜忌與朝廷有了隔閡,李綱頻頻進諫不被聽從,於是請求退休。李淵罵道:“你能擔任何潘仁的長史,卻羞於擔任朕的尚書郎嗎?”李綱叩頭説:“何潘仁,是賊帥,志在殘殺,然而臣每次進諫他都能停止殺戮,任他的長史,所以心中無愧。陛下大功告成,常常自以為是,臣説的話就好像拿石頭扔進水裏,臣敢長期擔任尚書郎嗎?而且臣侍奉太子,太子又不聽臣的勸告,所以要上交官印。”李淵道歉説:“朕知道你是個正直的人,希望你能自始至終輔助朕的兒子。”於是授予李綱太子少保之職,讓他仍舊擔任尚書郎、太子詹事。李綱多次勸諫李建成,但都不被接受,他因而“鬱郁不得志”。 [6] 
武德二年(619年),李綱因年邁上疏請辭,李淵優詔答允,同意其解尚書之職,仍任太子少保。李淵認為李綱是隋朝的名臣,親自寫敕令時從來沒有直呼過他的名字。 [1] 

李綱壽終正寢

《貞觀之治》中的李綱(鄭天庸飾) 《貞觀之治》中的李綱(鄭天庸飾)
貞觀四年(630年),李綱又任太子少師,教導太子李承乾。李承乾知道李綱患有腳疾,於是親自將老師引上殿,並恭恭敬敬地行禮,又向其虛心請教,態度極為禮敬。
而李世民每次臨朝聽政,必然令李綱與房玄齡王珪陪同坐在身邊。李綱發表言論陳述事理態度堅決不可改變。後來患病,李世民派房玄齡到他家裏慰問。
貞觀五年(631年),李綱去世,享年八十五歲,朝廷追贈他開府儀同三司,諡號為“貞”。李承乾親自立碑。 [7] 
舊唐書·卷六十二·列傳第十二》 [8] 新唐書·卷一百一十二·列傳第二十四》 [12]  有記載。

李綱人物評價

李淵:①今我有公,遂使刑罰不濫。 [8]  ②朕撥亂反正,志在安人,平亂任武臣,守成委文吏,庶得各展器能,以匡不逮。比每虛心接待,冀聞讜言。然惟李綱善盡忠款,孫伏伽可謂誠直,餘人猶踵弊風,俯首而已,豈朕所望哉! [9] 
劉昫:孔子云,“邦有道,危言危行。”如李綱直道事人,執心不回。始對隋文,慷慨獲免;終忤楊素,屈辱尤深。及高祖臨朝,諫舞胡鳴玉,懷不吐不茹之節,存有始有卒之規,可謂危矣。非逢有道,焉能免諸?《易》曰,“王臣蹇蹇,匪躬之故”,李綱有焉。 [8] 
曾鞏:當房、杜之時,所與共事則長孫無忌岑文本,主諫諍則魏徵王珪,振綱維則戴胄劉洎,持憲法則張玄素孫伏伽,用兵征伐則李勣李靖,掌民守土則李大亮。其餘為卿大夫,各任其事,則馬周、温彥博、杜正倫、張行成、李綱、虞世南、褚遂良之徒,不可勝數。 [10] 

李綱軼事典故

李綱官曆北周、隋、唐三朝,與太子很有緣分。先後擔任過隋廢太子楊勇的太子洗馬、唐隱太子李建成的太子詹事、唐廢太子李承乾的太子少師,一生教導過兩朝三位太子,結果三位太子兩位被廢、一位被殺。故而,李綱可以稱得上是“太子殺手”。

李綱親屬成員

祖父:李元則,北魏清河太守;
父親:李制,北周大將軍、冀州刺史、新昌敬公
兒子:李少植、李立言
孫子:李安仁 [11]  ,恆州刺史

李綱影視形象

2006年電視劇《貞觀之治》:鄭天庸飾演李綱。
參考資料
  • 1.    《舊唐書·卷六十二 列傳第十二》:武德二年,以老表辭職,優詔解尚書,仍為太子少保。高祖以綱隋代名臣,甚加優禮,每手敕未嘗稱名,其見重如此。
  • 2.    《舊唐書·卷六十二 列傳第十二》:李綱,字文紀,觀州蓚人也。祖元則(李元則),後魏清河太守。父制(李制),周車騎大將軍。綱少慷慨有志節,每以忠義自許。初名瑗,字子玉,讀《後漢書·張綱傳》,慕而改之。周齊王憲引為參軍。宣帝將害憲,召僚屬證成其罪,綱誓之以死,終無撓辭。及憲遇害,露車載屍而出,故吏皆散,唯綱撫棺號慟,躬自埋瘞,哭拜而去。
  • 3.    《舊唐書·卷六十二 列傳第十二》:隋開皇末,為太子洗馬。皇太子勇嘗以歲首宴宮臣,左庶子唐令則自請奏琵琶,又歌《武媚娘》之曲。綱自勇曰:“令則身任宮卿,職當調護,乃於宴座自比倡優,進淫聲,穢視聽。事若上聞,令則罪不測,豈不累於殿下?臣請遽正其罪。”勇曰:“我欲為樂耳,君勿多事。”綱趨而出。及勇廢黜,文帝(隋文帝楊堅)召東宮官屬切讓之,無敢對者。綱對曰:“今日之事,乃陛下之過,非太子罪也。勇器非上品,性是常人,若得賢明之士輔導之,足堪繼嗣皇業。方今多士盈朝,當擇賢者居其任,奈何以絃歌鷹犬之才侍側,至令致此?乃陛下訓導不足,豈太子之罪耶!”辭氣凜然,左右皆為之失色。文帝曰:“令汝在彼,豈非擇人?”綱曰:“臣在東宮,非得言者。”帝奇其對,擢拜尚書右丞。
  • 4.    《舊唐書·卷六十二 列傳第十二》:當時左僕射楊素、蘇威當朝用事,綱每固執所見,不與之同,由是二人深惡之。會遣大將軍劉方誅討林邑,楊素言於文帝曰:“林邑多珍寶,自非正人不可委。”因言綱可任,文帝以為行軍司馬。劉方承素之意,屈辱綱,幾至於死。及軍還,久不得調。後拜齊王府司馬。未幾,蘇威復令綱詣南海應接林邑,久而不召。綱後自來奏事,威復言綱擅離所職,以之屬吏。綱見善卜者,令筮之,遇《鼎》,因謂綱曰:“公易姓之後,方可得志而為卿輔。宜早退;不然,有折足之敗也。”尋會赦免,屏居於鄠。
  • 5.    《舊唐書·卷六十二 列傳第十二》:大業末,賊帥何潘仁以綱為長史。義師至京城,綱來謁見。高祖大悦,授丞相府司錄,封新昌縣公,專掌選。高祖踐祚,拜禮部尚書,兼太子詹事,典選如故。先是,巢王元吉(李元吉)授幷州總管,於是縱其左右攘奪百姓,宇文歆頻諫不納,乃上表曰:“王在州之日,多出微行,常共竇誕遊獵,蹂踐谷稼,放縱親暱,公行攘奪,境內獸畜,取之殆盡。當衢而射,觀人避箭以為笑樂。分遣左右,戲為攻戰,至相擊刺疻傷致死。夜開府門,宣淫他室。百姓怨毒,各懷憤嘆。以此守城,安能自保!”元吉竟坐免。又諷父老詣闕請之,尋令復職。時劉武周率五千騎至黃蛇嶺,元吉遣車騎將軍張達以步卒百人先嚐之。達以步卒少,固請不行。元吉強遣之,至則盡沒於賊。達憤怒,因引武周攻陷榆次,進逼併州。元吉大懼,紿其司馬劉德威曰:“卿以老弱守城,吾以強兵出戰。”因夜出兵,攜其妻孥,棄軍奔還京師,幷州遂陷。高祖怒甚,謂綱曰:“元吉幼小,未習時事,故遣竇誕、宇文歆輔之。強兵數萬,食支十年,起義興運之資,一朝而棄。宇文歆首畫此計,我當斬之。”綱曰:“賴歆令陛下不失愛子,臣以為有功。”高祖問其故,綱對曰:“罪由竇誕不能規諷,致令軍人怨憤。又齊王年少,肆行驕逸放縱,左右侵漁百姓,誕曾無諫止,乃隨順掩藏,以成其釁,此誕之罪。宇文歆論情則疏,向彼又淺,王之過失,悉以聞奏。且父子之際,人所難言,歆言之,豈非忠懇?今欲誅罪,不錄其心,臣愚竊以為過。”翌日,高祖召綱入,升御坐謂曰:“今我有公,遂使刑罰不濫。元吉自惡,結怨於人。歆既曾以表聞,誕亦焉能制禁?”時高祖拜舞人安叱奴為散騎常侍,綱上疏諫曰:“謹案《周禮》,均工、樂胥不得預於仕伍。雖復才如子野,妙等師襄,皆身終子繼,不易其業。故魏武(魏武帝曹操)使禰衡擊鼓,衡先解朝服,露體而擊之,雲不敢以先王法服為伶人之衣。雖(北齊)齊高緯封曹妙達為王,授安馬駒為開府,既招物議,大絜彝倫,有國有家者以為殷鑑。方今新定天下,開太平之基。起義功臣,行賞未遍;高才碩學,猶滯草萊。而先令舞胡,致位五品;鳴玉曳組,趨馳廊廟,顧非創業垂統貽厥子孫之道也。”高祖不納。尋令參詳律令。
  • 6.    《舊唐書·卷六十二 列傳第十二》:綱在東宮,隱太子建成初甚禮遇。建成常往温湯,綱時以疾不從。有進生魚於建成者,將召饔人作鱠。時唐儉、趙元楷在座,各自贊能為鱠,建成從之,既而謂曰:“飛刀鱠鯉,調和鼎食,公實有之;至於審諭弼諧,固屬於李綱矣。”於是遣使送絹二百匹以遺之。建成後漸狎無行之徒,有猜忌之謀,不可諫止。又思筮者之言,頻乞骸骨。高祖漫罵之曰:“卿為潘仁長史,何乃羞為朕尚書?且建成在東宮,遣卿輔導,何為屢致辭乎?”綱頓首陳謝曰:“潘仁,賊也,誠在殺害,每諫便止,所活極多,為其長史,故得無愧。陛下功成業泰,頗自矜伐,臣以凡劣,才乖元凱,所言如水投石,安敢久為尚書?兼以愚臣事太子,所懷鄙見,復不探納,既無補益,所以請退。”高祖謝曰:“知公直士,勉弼我兒。”於是擢拜太子少保,尚書、詹事並如故。綱又上書諫太子曰:“綱耄矣,日過時流,墳樹已拱,幸未就土,許傅聖躬,無以酬恩,請效愚直,伏願殿下詳之。竊見飲酒過多,誠非養生之術。且凡為人子者,務於孝友,以慰君父之心,不宜聽受邪言,妄生猜忌。”建成覽書不懌,而所為如故。綱以數言事忤太子旨,道既不行,鬱郁不得志。
  • 7.    《舊唐書·卷六十二 列傳第十二》:貞觀四年,拜太子少師。時綱有腳疾,不堪踐履,太宗(唐太宗李世民)特賜步輿,令綱乘至閣下,數引入禁中,問以政道。又令輿入東宮,皇太子(李承乾)引上殿,親拜之。綱於是陳君臣父子之道、問寢視膳之方,理順辭直,聽者忘倦。太子每親政事,太宗必令綱及左僕射房玄齡、侍中王珪侍坐。太子嘗商略古來君臣名教竭忠盡節之事,綱凜然曰:“託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人以為難,綱以為易。”每吐論發言,皆辭色慷慨,有不可奪之志。及遇疾,太宗遣尚書左僕射房玄齡詣宅存問,賜絹二百匹。五年卒,年八十五。贈開府儀同三司,諡曰貞。太子為之立碑。初,周齊王憲女孀居孑立,綱自以齊王故吏,贍恤甚厚。及綱卒,其女被髮號哭,如喪所生焉。
  • 8.    《舊唐書·卷六十二·列傳第十二》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1-07]
  • 9.    《舊唐書·卷七十五·列傳第二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11-18]
  • 10.    曾鞏集:卷十五 書十首   .在線讀書網[引用日期2015-01-07]
  • 11.    《舊唐書·卷六十二 列傳第十二》:子少植,隋武陽郡同功書佐,先綱卒。少植子安仁,永徽中為太子左庶子。屬太子被廢,歸於陳邸,宮僚皆逃散,無敢辭送者,安仁獨涕泣拜辭而去,朝野義之。後卒於恆州刺史。
  • 12.    《新唐書·卷一百一十二·列傳第二十四》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1-07]
  • 13.    張永祿主編.唐代長安詞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90.第246頁
  • 14.    門巋主編.二十六史精要辭典 中.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1993.第1460-1461頁
展開全部 收起